寄宿制國小心理調試成長期關懷調查報告

來源:巧巧簡歷站 2.67W

寄宿制國小心理調試成長期關懷調查報告

寄宿制國小心理調試成長期關懷調查報告

近幾年,隨着我國經濟發展與教育改革的持續深入,寄宿制學校如雨後春筍在全國興起。寄宿制學校不是今天才有的,但它的規模化發展,事實上還是對學校教育的未來發展產生着影響。尤其是由於寄宿制學校的有別於常日製學校的辦學模式和學生在校學習生活的差異和獨特性,以及它對學生心理健康和成長期發展可能產生的影響,是我們必須給予關注和反思的重要問題。

心理調適和成長期關懷,作為寄宿制國小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不僅有其心理教育的基本屬性,更構成了寄宿制國小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和基本內核。從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具體要求而言,該項工作是本質地貫穿於學校教育全過程的,必將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素質養成和全面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因此,給予寄宿制國小生以必要的心理調適和全面的成長期關懷,對完善學校教育的功能是顯而易見的。實踐證明,培養學生的健康心理,注重學生成長關鍵期的發展,是寄宿制國小不可推卸的責任,應予以高度重視。其具體目標是對開始出現心理偏差的學生進行有效地心理調適,而對全體學生更應傾注成長期的關懷,為寄宿制國小生的在校學習生活,創設一個有利於他們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的保護性、支持性環境,使學生的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得以形成和發展。這對“二期課改”條件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構想在學校教育中得以實現,是有其重要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的。

基於這樣一種考慮,本文試圖從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整體教改的視角,對寄宿制國小生的心理調適與成長期關懷問題及其內在規律和機制,給予初步的探討與闡明,希望對改進我們的教育有所幫助。

一、心理調適與成長期關懷——寄宿制國小生教育的重要課題

對寄宿制學校種種不同的評價。從積極的方面看,首先,對於“獨生子女”這一代的諸如過分依賴父母、自我中心、不合羣等“通病”,通過寄宿學校的學習生活,常可以獲得程度不同的改善;其次,隨着寄宿制學校學生社會化程度的相對提高,學生的公共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相比常日製學校的學生也要更強;再次,由於寄宿制學校的學生和家庭生活產生了相對距離,寄宿制學校孩子回到家中,與家長的親情和交流反而增強了,對家庭生活的融入似乎也更深。總之,從孩子長遠發展與健康成長的角度看,寄宿制學校學生的學習生活,對孩子心理健康和發展確有很多好處。

但事物總有其兩面性。從消極的方面看,寄宿制學校的孩子,由於寄宿生活與常日製學校以及家庭生活的巨大差異,也容易產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由於教育等方面的原因,“獨生子女族”的通病,不僅不能有效去除,有時甚至還可能趨於強烈,尤其是當其以超越行為習慣和一般心理的人格方式表現出來時,更是如此。所以,無論是從寄宿制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還是從學生的人格生成與長遠發展來看,良好的心理素質和人格養成,都是至為關鍵的。尤其是寄宿制國小,如何為學生創設一個積極有效的保護性、支持性環境,關愛學生的心理健康、健全人格和成長期的發展,就成為現代寄宿制學校辦學理念的重要內容和基本構成,學校不可推卸的教育責任和道德承諾,也是深入推進整體教改,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條件和根本前提。

培養學生的健康心理是學校不可推卸的責任,寄宿制學校尤應予以高度的重視。其基本途徑是對開始出現心理偏差的學生進行有效地心理調適,而對全體學生更應傾注成長期的關懷,為寄宿制國小生的在校學習生活,創設一個有利於他們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的保護性支持性環境,使學生的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得以形成和發展。

二、寄宿制國小生心理調適和成長期關懷的作用和意義

(一)心理調適和成長期關懷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寄宿制國小生的心理調適和成長期關懷,具有較為突出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素質教育”的意義。所謂心理健康教育,通常認為是根據學生生理、心理髮展的特點,依據心理學的原理,運用有關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進而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教育活動。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心理調適,是指教師通過了解學生,開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諮詢活動,創設健康的心理環境,進行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心理疏導,使學生的典型心理問題得到緩解和糾正,使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心理調適的根本目的是針對學生心理問題給予積極有效的正面干預,對國小生而言,它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呈現方式和實現形式之一。

成長期關懷,則是建立在心理健康教育基礎上的,以學生的成長期發展為對象的素質教育實踐。具體而言,成長期的關懷是指學校教育者要充分了解學生成長期的身心發展的需求,密切關注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身心變化與發展,從各個方面創設有利於孩子生長髮展的條件和氛圍,給予積極的引導和全方位的關懷,使處於成長關鍵期的國小生的身心沿着健康的軌道發展。基於成長期關懷的素質教育目標與特徵,對寄宿制國小生的成長期關懷,是全面滲透於學生在校學習和寄宿生活的整個過程之中的。寄宿制國小生心理調適和成長期關懷,其宗旨體現了“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目的在於通過教育教學的改革,培養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尤其注重學生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的養成。

相比而言,心理調適是具體的、局部的,具有極強的科學性和實踐針對性;而成長期關懷,則主要面向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涉及學生的學習、生活以及精神情感的各個方面。一般心理調適傾向於矯治和糾正,以解決學生已經發生的心理問題為主;而成長期關懷是對學生學習、生活、行為與人格的全面的關懷,是直接面向、關注並滿足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全方位需要,提供全面的保護與支持。總體上講,二者不僅在目標取向上高度一致,而且在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指向未來的全面發展上又是互補的。

(二)心理調適和成長期關懷的教育教學改革的作用和意義

社會學研究發現,步入國小生活的孩子,事實上都將面臨真正意義上的人生第一次挑戰。對孩子而言,國小較之幼兒園,具有更加完全意義上的有別於家庭的社會化的、組織化的特性。孩子們如何適應國小的社會化程度更高的交往和學習生活,如何從心理上儘快適應?如何使學生在寄宿生活中獲得成長關鍵期的健康發展?應該成為寄宿制國小制定其培養目標與教育計劃的基本考慮。孩子們進入學校後,由於受社會化程度相對較高的學校生活以及其他一些因素的影響,許多孩子會因習慣了的生活環境改變而變得無所適從,加上人際關係需要重新協調,認知結構和行為模式也將發生大的轉變,需要他去處理與他年紀不相稱的任何需要處理的事情,甚至需要他們超越直接的感性需要,在義務、道德、責任等人格層面,作出同以往經驗和標準不同的自我判斷、自我評價與自主選擇。這與孩子心理髮展的既有水平具有較大差異,從而產生多樣性的心理不適。我們在此給予“換位思考”,不難得出這樣的判斷:從離開熟悉的家庭而進入新奇然卻陌生的學校的第一天起,周遭環境的巨大差異,原有的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生活似乎劃上了句號。面對相同的新環境與同一起跑線,孩子們的反應則相差很大。一些比較內向、自理能力較弱的同學,很容易產生類似於“無助者”般的感覺。

他們中的大多數孩子都有着幼兒園的生活經歷,但同學的年齡差距加大,而老師的授課教學方法和言談舉止,也有其不同於幼兒園教師的自身規律和特點;尤其是學習主要是通過學科教學的方式進行,強度增加,難度加大,導致學生需要有更高的自我調節和適應能力。這對學生中的大部分,都構成了直接的挑戰。面對變化了的內心感受和外部評價,難免引起情感反應乃至強烈的情緒波動。對剛剛離開家庭和父母呵護的孩子來説,極易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惑,甚至出現某種心理偏差。比如個體情感與紀律約束之間的矛盾,社會交往的需要與對社會交往的不適應乃至恐懼之間的矛盾,本能的求知慾與因學習對象和學習方式改變而產生的獲取知識的困難之間的矛盾,還有比如個別化的興趣愛好與集體生活的目標指向方面的矛盾等,都將直接、間接地影響他們的自我評價和自我發展。在產生這些某種意義上説是不可避免的心理問題時,教師的幫助、指導、關愛,對學生身心健康和良好適應能力的形成就有着重要意義。筆者所在學校相關課題的研究證明,針對寄宿制國小生的心理調適和成長期關懷,起碼有以下這樣一些積極價值和意義:

1.有利於學生心理問題得以緩解和糾正。

專家研究認為:“由於學生心理髮展源於環境系統的結構和功能變化,學生的心理健康根本上取決於環境系統的健康”。[1]寄宿制國小在這方面有着常日製國小所沒有的優勢教育資源,比如通過“全日化”的師生交往、正面引導和全身心關愛,通過集體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關心包容,師生同學的友誼和兄弟姐妹般的情感,以及健康、温馨、快樂的集體氛圍和校園環境的創設等,形成了在促進學生髮展方面的優勢。

2.有利於學生成長關鍵期的發展。

國小階段身心發展非常迅速。“各方面都處於形成狀態,又充滿多方面需要和發展可能。”[2]這段時期的心理調適和成長關懷,其價值,“遠遠超出該階段而擴展到終生”。[3]從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對於學生寄宿生活以方方面面、點點滴滴的關心、幫助與支持,對學生成長關鍵期的發展極其有益。

3.有利於學生的全面和諧的發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從發展的觀點看,健全的人格最終將表現在自立合作精神、生存能力和思想情感等各個方面。事實證明,人格上的偏差是個體融入社會的最大障礙之一。寄宿學校作為一個“小社會”,師生、生生間所發生的一切事情矛盾,都要孩子以社會成員的名義去獨立面對。在這個過程中,給予學生以及時的心理調適和全面的成長關懷,充分關注學生的心理感受,主動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有意識地進行良好的心理暗示與疏導,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提高其社會適應能力。

4.有利於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不落在實處就是一句空話。素質教育就是要對學生的思想情感、個性特點、行為能力進行全面的干預和培養。心理調適和成長期關懷使學校教育更趨完善,是對素質教育一種最好的實現形式。全體學生的健康和諧全面的發展,是寄宿制學校所有的教育教學改革的目標指向。心裏調適和對學生成長期的關懷,貫穿於學校教育教學整體改革的全過程,是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更深層次的研究,更有利於學生的素質發展。

綜上所述,心理調適和成長期關懷,最終指向的是學生的精神素質的發展,是對學生的積極、健康的社會人格的全面養成。對作為寄宿制國小生心理調適和成長期關懷的研究發現,心理調適與成長期關懷除了其本身的直接教育教學價值以外,還有着改進現行國小教育理念、教育目標、教育手段的整體教改和教育教學的實踐意義。同時,它還深刻體現了素質教育的教育理念,隨着教育工藝和教育技術的日臻完善,還可能發展成為寄宿制國小的教育教學常規。所以,我們可以將寄宿制國小生的心理調適和成長期關懷,看作是素質教育的具體呈現方式和實現形式之一。

三、心理調適和成長期關懷的構成原理和實施原則

(一) 心理調適和成長期關懷的原理

心理調適是一個具有較強的專業性、綜合性和應用廣泛的科學概念。本文是將其作為針對寄宿制國小教育教學改革的一個實踐性策略加以具體應用的,主要是指寄宿制國小生的心理調適。它的具體含義是指通過積極健康的校園文化的營造和學生學習、生活環境的改善,運用科學有效的心理教育,對學生中具體存在的消極情緒、心理進行疏導、糾正的教學行為和改進教育的策略。現行的主要方式與途徑是:(1)引導學生傾述心中壓抑,去除消極情緒;(2)引導學生學會積極、全面對待生活,正確的評價自己、表現自己,增強自信心;(3)引導學生進行積極、有效、適度的社會交往、情感交流,形成具有較強的社會適應性的健康心理。

成長期關懷,則是在心理調適的基礎上,結合寄宿制國小生的具體實際和相關教育理念所設計、實施的綜合性更強的教育工程。成長期關懷更注重學生心理健康和人格發展所必須的保護性、支持性教育生活環境的營造,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所給予的總體關注和全程幫助。成長期關懷將超越一般心理教育的範疇,向學生在校的全部學習和生活領域全面滲透,指向學生的全面發展、終身可持續發展。本文是在對教育教學改革的具體探索與實踐的經驗總結的基礎上,從行動研究的角度,對其原理作出如下初步概括:(1)成長期關懷是在師生、生生的積極互動中增進了解,給予關懷。學生之間主要通過互相傾述、表露內心世界等積極的交流、互動的方式,以增進相互瞭解,培養同情心和愛心,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幫助他們融入社會生活,個性獲得發展;(2)成長期關懷必須表現為個人經驗與感受可以為集體共享、分擔。成功與喜悦的共享,可以加強個體歸屬感和集體凝聚力;而個人遭遇困難和情緒不佳,常常會感到無助和失望因而自怨自艾,但在良好的集體氛圍中,他們會因傾訴、理解、關心、同情而彼此接近。 “這種感受與經驗的分擔具有治療功能可以消除個體自責、自卑、退縮等不良情緒,增強彼此的理解與支持”。[4](3)面對多元價值和信息的衝擊,集體中同學對問題的不同觀點與理解,不同視角不同立場的多元信息可以互相開啟思路,互相啟示打破自我封閉。(4)成長期關懷可以提高學生應對學習生活和個體發展中實際問題的能力。集體是社會的縮影,也是社會的真實反映。利富特(lifton,1972)説過:“團體諮詢提供成員在一個與真實生活類似的情境中,接受多元的刺激,來學習面對、處理自己的困難的問題。”[5]寄宿學校的班集體,是學習面對處理困難的有效場所,這更有利於學生提高現實生活中的適應能力。

綜上所述,成長期關懷的教育理念和教改實踐,構成了心理調適教育的拓展、延伸和互補。進而表現為這樣一些機制性的關聯:心理調適主要是糾正已經發生的心理矛盾和偏差,成長期關懷則是預防可能發生的,發展有待形成的健康心理;心理調適的對象一般是消極的被動的接受,成長期關懷重視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心理調適是針對局部學生,而成長期關懷是面向全體學生及其全面發展。

(二)心理調適和成長期關懷的實施原則

1、 針對性原則

心理問題有它的普遍性又有個人的特殊性,所以不是一般性的調適而是有針對性的。國小生寄宿在校,獨立面對來自方方面面的影響,會產生各種心理矛盾和偏差。針對學生的個體,心裏調適的目的在於幫助他們走出困境,並通過解決問題的過程,使他們的“自信心和今後戰勝類似障礙的能力增強”。[6]學生羣體的調適與關愛,其通性是針對學生的情感生活,身心健康,如:寄宿制國小生最需要的是關愛,他們從小就不在父母身邊生活,使他們對親情充滿渴望。所以關愛都是內在的東西調適也是內在的東西,指向學生的身心健康。增強社會適應性和促進人格成長。

2、私祕性原則

在心理調適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嚴格遵守保密性原則”。[7]對學生和家長所反映的背景資料和談話內容保密。在心理調適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觸及到學生的痛苦和隱私,”[8]家庭的矛盾衝突,以及師生間,學生間的看法與矛盾。“瞭解問題的細節有助於解決問題,”[9]決不是獵奇或當作閒談資料,更不能在學生中擴散。處理不當會給學生帶來更大的痛苦和傷害。

3、自願性原則

在心理調適時要引導學生自願參加心理諮詢,主動尋找喜愛或信任的老師敞開心扉,宣泄內心鬱積的事情和消極的情緒。千萬不可讓學生感到一絲勉強和為難。要讓學生了解,參加心理諮詢是讓我們遠離痛苦,尋求健康快樂生活的有效途徑。是現代人的一種生活方式。

4、集體性原則:

成長期關懷更多的要依靠集體的力量和學校的力量。教師是集體的一員,更是集體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寄宿生活使同齡人的交往增多,集體生活是他們習以為常的環境。要有意識引導學生羣體間的互相關愛,培養如兄弟姐妹般的手足之情。集體的温馨,同學間的理解,同齡人對他的疏導更容易引起情感的共鳴,給他以面對困難的勇氣和力量。

5、滲透性原則

心理調適和成長期的關懷,應該滲透於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每一個層面和細節。學生在課堂教學、課餘活動、生活作息等全天候的寄宿生活中“不僅表現出他們各種心理品質、心理狀態、適應能力、人際關係,而且他們的不適應行為,心理障礙也會在自然的狀態下表露出來”。[10]成長期的關懷需要教師每時每刻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尋找和把握適當時機給予學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關懷和引導。教師要善於把關愛、預防和糾正有機整合,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有效的呵護。

四、實施心理調適和成長期關懷的具體策略和做法

(一)、加強保護性、支持性校園生活和文化環境的營造

學生的寄宿生活是多元的,班級活動、課堂學習,生活休閒,與教師溝通或與同學相處等,寄宿生活的多元性,對學生心理的影響也將是廣泛而深刻的。因此,為學生寄宿生活營造一個保護性、支持性的環境,對學生心理髮展將產生積極作用。“欲真正持久地維護和促進學生心理建康,或許更應貫徹某種‘大健康’概念”,將其置於成長期的總體發展的背景中來理解,“以系統發展觀和生態發展觀為指導,探討學生心理的生態模型”,[11]關注對學生心理健康具有保護性和支持性的校園生活的建設與維護。大處着眼,小處着手,促使學生健康、全面、持續地發展。為此,必須要形成針對性的策略與具體做法:

1.類家庭環境的建設

家庭環境和家庭教育是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學校雖然不可能完全替代家庭和家長的作用,但可以努力創建家庭的環境,努力使學生對愛的需求和親情得到滿足,使學生在這方面的缺失降到最低程度。如教師在生活護理方面,儘可能充當媽媽的角色,耐心地傾聽他們的述説,充分理解和滿足孩子對愛的渴望。對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學生,可以親切的撫摸與擁抱,為她們梳頭,整理衣衫;臨睡前為他們講故事。教師和孩子們一起佈置寢室,使其充滿童趣,符合學生的審美觀,又有家的感覺,使孩子進入宿舍就產生回家的愉悦。

此外還要培養學生間兄弟姐妹般的手足之情,學會人與人之間互相包容,互相關愛,學生的感情有所寄託可適當彌補親情的缺失。

2.在班級裏建立起促使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氛圍

(1)引導宣泄,調控情緒。教師要嘗試傳授給學生一些轉移不良情緒的方法:倘若一個人在不開心的時候,可以找個朋友傾訴,可以寫日記、彈琴、唱歌、聽音樂,還可以做件能使自己愉快的事,玩一玩自己喜歡的活動等。諸如此類的宣泄方法,可使人的不良情緒逐漸消除。如作文“我的煩惱”,眾多的學生在文章中敍述了種種不盡人意的事例,在傾訴衷腸的同時,不良情緒也得到了宣泄,得到了消除。

(2)指導樂觀,開朗性格的養成。為讓學生感覺到我們這個世界是美好的,生活是快樂的,教師可以讓他們人人備有一本“快樂本”,讓他們學着做個生活的有心人,努力尋找身邊方方面面的快樂。具體的着眼點是:養成幽默風趣的生活態度,它不僅可以給生活增添樂趣,而且還能增添戰勝和藐視困難的勇氣;多結交身邊的好朋友,要真誠相助,互相激勵;多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豐富生活內容。

(3)分享快樂,感受快樂。學生每週交流一次身邊的快樂,使一個快樂變成無數個快樂。大家互相學習,互相啟示,感受快樂的心靈世界,並評選出本週的“快樂之星”,使孩子的心靈充滿陽光。

(4)要創設親近自然,充滿童趣,温馨和諧的寄宿生活氛圍。校園生活節奏要安排緊湊、有豐富的生活內容。用激動人心的活動,興趣盎然的學習,情調高雅的休閒,規範有序的生活,温馨和諧的氛圍把學生的心靈填得滿滿的。使學生在校不想家,放假思念同學和老師,畢業懷念母校生活。

3.幫助學生自我調控和互相寬慰

心理調適和成長期的關懷要努力營造支持性和保護性的寄宿生活環境。在這個環境的建設中,不能忽視學生的主體性的作用。主體主動尋求心理健康發展的行為,使心理調適的過程實現互動,不僅僅是教師單方面的指導和輸入,而是引導學生個體之間,學生羣體與個體之間相互作用對學生的心理產生積極的影響,使成長期的關懷更趨於自然和深厚。

在發現學生出現心理危機的時候,教師要及時介入,善於運用班集體的力量幫助學生自我調控和互相寬慰。例:一個學生因父母生意忙不管他,小小年紀覺得活着沒意思,情緒一落千丈,成績急劇下降。老師及時引導班級的學生用各自的方法開導他。同學們用自己的親身感受現身説法。雖然他們處境相同,但認識與感受不同:有的覺得“父母讓我在寄宿制學校讀書,是培養鍛鍊我,讓我早日成才”;有的則表達對父母的理解,“他們忙於事業才無法照顧我們,成功人士都很忙”;還有的用詩句格言勉勵他:“要珍惜生命,自強不息,回報父母”。學生互相安慰互相勉勵,哭在一起笑在一起,通過心靈的溝通,一個憂愁被大家分擔。不僅解救了一個學生的心理危機,同時也使全班同學的心理得到疏導。

教師要通過心理健康課、心理諮詢等途徑引導學生:面對挫折,勇於正視,善於自我調節心理。要使他們懂得人生總要經歷風風雨雨,問題是怎樣勇敢地面對,怎樣使自己百鍊成鋼。

教師要幫助學生學會:由衷地為同學進步高興,為有困難的同學伸出援助之手;當同學有苦悶時,會傾聽、會安慰、會講笑話轉移別人的情緒。

(二)、優化管理機制,推進全面實施。

心理調適和成長期關懷,對於學校工作來説是一個全新的理念。雖然在課題研究中,我們有了以上的種種認識,積累了我們認為可行的策略和方法。但能否在寄宿制國小的課堂教學,行為習慣養成,在生活護理和輔導等各項常規工作中得以推廣、落實,成為寄宿制國小的辦學目標,還是一個需要在管理層面加以解決的問題。作為學校領導層,應努力在如何優化學校管理上下功夫。筆者對此問題作了如下初步思考:

1、通過任務驅動,實現目標管理

在“二期課改”的管理實踐中我們發現,教師對教學改革產生了迫切需要後,會產生巨大的學習和研究的慾望,而且會在團隊的作用下,使研究廣泛而持久的開展。由此遷移,我們結合教師日常工作中的困惑和困難對學生的現狀及學校教育教學現狀進行分析,使教師深刻理解對寄宿制國小生實施“心理調適和成長期關懷”與提高素質教育的實效性之間的本質聯繫,對學校教育教學改革整體推進方面產生的重要作用,以及對提高每一位教師專業化水平的積極意義。心理調適和成長期關懷,涉及學校工作與整體教改的大局,因此學校應在把它作為學校的辦學目標和學生的培養目標的基礎上,分解為具體的工作任務。對學校各個部門以及全體教師的工作與應當承擔的責任,提出相應的任務和要求。促使教師產生改革教育、改進工作的迫切願望、內在要求和具體工作指標,以對學生的心理調適與成長期關懷為己任,從中獲得動力,並且能將心理調適和成長期關懷的教育教學內容,落實在教育教學的具體過程中。使學校發展目標與每個人的工作目標以及發展目標統一起來,最終從總體上推動心理調適和成長期關懷的整體推進和全面落實。

2、把剛性的行政指令轉變成柔性的引導和服務

心理調適和成長期關懷的工作,本質上是一個類似於向學生在校學習和生活、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全方位滲透和無間融合的極富創造性的、主題鮮明、形式多樣、動態發展的生命流動過程。需要廣大教師轉變觀念,深度參與、相互合作、自主創造,很難用一把尺子去衡量,因此也很難通過具體的行政管理進行約束和控制。同時,教師在實踐過程中總會碰到很多困難,或者一些需要方方面面協調的問題,同時,因老師對心理調適和成長期關懷工作的認識理解的程度不同,方法各異,所要解決的具體問題的差別等等,剛性的管理很難實現對其一一提出要求,統一給予指導。所以,必要改變以往行政指令式的剛性管理模式,而變剛性的管理為柔性的管理,加強引導和服務。這樣不僅有助於工作的深入和展開,同時也有助於發揮團隊精神和教師的主觀能動性的整體協調,從而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開發和整合,提高教育教學效益。柔性管理通過對廣大教師的恰當引導和熱忱服務,採用共同探討,相互切磋的柔性管理方式。比如為教師提供專業諮詢,提供學習資料,心理疏導方法的培訓,對具體問題進行集體診斷,資源共享,協調“調適”與“關懷”的具體方法和實施途徑。也可以通過組織教師討論案例,使教師交流中更多的吸取有關心理調適和成長期關懷的成功經驗,掌握碰到棘手問題時的應對策略。使教師逐步地深入其中,探索心理調適和成長期關懷的規律性的東西。

3、把心理調適和成長期關懷轉換成教育教學常規

任何教育教學改革的嘗試,在取得成功經驗後,只有轉化為教育教學常規時,才能體現改革的真正價值和生命力。寄宿制國小的心理調適和成長期關懷作為寄宿制國小整體改革的工程,更應如此。在心理調適和成長期關懷研究和實踐不斷深入的情況下,不斷將在點上獲得的趨於成熟的成功經驗和方法,在面上全面推開,就要不斷地轉化為教育教學的常規,並在實踐和探索的過程中不斷進行完善,將其同已有的管理常規互為補充、相互融合。唯有如此,才能將工作更好地在學校教育的各個領域具體推進和教育教學的各個層面有效展開,也有利於實現全員動員,並且在具體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得到貫徹。從心理調適和成長期關懷的素質教育的目標指向而言,只有轉換為教育教學的常規,也才能將全體教師全方位實施心理調適和成長期關懷的工作,與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目標,在日常工作中得以實現。

(三)、優化教育資源,改進教育方法

學校教育實踐的歷史積澱,為我們的教育教學改革留下了豐厚的可用教育資源。寄宿制國小可以通過進一步優化教育資源和教育手段,進而加以合理的開發、利用。同時,也可以在既有教育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基礎上,加以針對性的優化和創新,為當前的教育教學改革服務。本文認為,可以嘗試通過以下途徑實現:

1.以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標的昇華、轉變為基礎,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化和合理配置。心理調適和成長期關懷的教育對學校教育工作的改進影響巨大,隨着教育目標的拓展和轉換,在達成既有的教學目標或德育目標時,進一步指向學生心理健康、人格完善的更為內在的、本質的方面。因此,需要對既有教育資源進行優化,並加以有效的開發和合理配置,為心理調適和成長期關懷的教育教學改革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服務。

比如,通過潛課程的開發,積極開發優質教育資源,提高教育教學效益。潛課程雖然在正式的課程計劃裏體現不出來,但卻能起到顯課程起不到的作用。走向社會,親近自然使學生的心理趨向健康。可以讓學生融入大自然之中,在大自然的萬物生靈中放飛心靈。可以通過班隊活動考察父輩創業的足跡,讓學生理解父母創業的艱難和無奈,學會寬容與關愛。開放式的體驗中,學生獲得對生活的深刻認識,再把自己的所感、所思、所想表達出來,互相溝通和啟發。學生在感悟人生中不斷走向成熟。

此外,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也是優化教育資源的重要途徑。事實説明,校園藝術環境的薰陶,對學生心靈的撫慰所起的作用是神奇的。課間時常飄蕩着柔和的古典音樂和學生稚嫩的鋼琴聲;走廊裏,學生的美術作品,攝影作品,電腦作品,科技作品的優雅佈置;學校經常組織體育、藝術、科技等活動,培養學生多才多藝,展示學生才能,吸引學生全身心地投入。藝術展現着她神奇魅力,充滿學生心靈,陶冶學生情操。

2.改變教育教學方法,優化教學。對國小生而言,通過教育教學方法的改變,使之適應心理調適和成長期關懷的具體要求,是改革教學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手段。例:一年級課改新教材的口試是檢測學生識字效果,為了使學生能在寬鬆的環境中獲得測試成功,我們改變了師生一對一的口試方式,採用高、低年級學生一對一的口試方式,使每一個剛入學的孩子面對大哥哥大姐姐考試顯得放鬆和自然,更容易獲得成功的體驗。使學生能在寬鬆、和諧、愉快的情境中,無過重心理壓力的狀態下學習,體驗學習的成就感,使自己的個性變得更加自信。

同時,通過加強多種教育方法、手段的互補與整合,也是實現教育優化的重要形式。例如通常體育課是國小生極感興趣的一門課,教師在引導學生主動參與,主動學習的過程中,恰如其分地合理整合了“懲罰手段”,比如規定當學生在活動中違反規則,要自罰十個俯卧撐後,才能重新參加活動。使得懲罰的外部強制性,轉變為學生內心自我的責任承擔而心甘情願“自罰”後,才能繼續參加活動,就是典型的一例。這正是通過多重教學手段的互補和整合,所達到的教育動機與教育效果之間的有機統一。從而強化了學生在參與學習和鍛鍊的過程中必須懂得如何遵守規則的意識。在提高了學生“耐挫力”的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責任感和自我意識。

本文是在筆者多年從事寄宿制國小生心理調適課題研究和教改實踐的基礎上,進一步確立了“成長期關懷”的理論視角,其目的是希望對既有的研究和改革的實踐有所推進。作為一名來自教學一線的基層領導,深知本文所研究的問題,涉及寄宿制國小在新的辦學條件下的具有全局性的工作,意義重大。由於筆者能力所限,研究還有待於進一步深入、完善。展望未來,從心理調適和成長期關懷的整體教改意義及其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未來發展看,它必將成為寄宿制國小的工作常規。因此,有關該課題的研究成果,應該用來指導教育教學改革的實踐,並在實踐中獲得進一步檢驗。

寄宿制國小生的心理調適和成長期關懷,作為整體教改的系統工程,必須動員學校所有力量,實行全員參與。寄宿制國小的有別於常日製國小的特殊性,要求其師資不僅要具備普通教師的一般的教育教學能力,更要具備與寄宿制國小的特殊要求相適應的進一步的專業化發展的要求,包括具有與心理調適和成長期關懷工作相適應的專業素養和專門技能。這就要求我們在科學實踐和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切實加強一支有科研水平和實踐能力的特色專業化師資隊伍的建設。結合機制層面的改革與創新,與學校行政管理、德育管理、教學管理、生活管理形成合力,將工作不斷推向深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