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組工作計劃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71W

通過工作計劃可以跟蹤關鍵績效指標評估工作的成功度,工作計劃可以幫助管理者監督進度,及時採取糾正措施,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扶貧組工作計劃5篇,供大家參考。

扶貧組工作計劃5篇

扶貧組工作計劃篇1

20xx年是深入貫徹落實精準扶貧工作機制的關鍵年,濟源市按照省扶貧辦的工作部署,提前謀劃,自我加壓,開拓進取,多措並舉,有力地促進了目標任務的順利實施,保證了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現將20xx年工作開展計劃做如下彙報:

一、基本情況

xx鎮位於貴州省遵義市餘慶縣中部,地處遵義市、黔東南州、黔南州及銅仁市四地、州、市、五縣結合部,省道s305、s204線在此交匯,交通十分便利,有“經商歇旅陸路碼頭”之稱,具有良好的區位優勢、交通優勢和商貿優勢,是餘慶的交通要鎮、工業強鎮、商貿重鎮和產業大鎮。東北與石阡縣河壩鄉交界,北我縣大烏江鎮接壤,西與我縣構皮灘鎮相鄰,南與黃平縣紙房鄉相接,西南與甕安縣草塘鎮相鄰,東南與我縣小腮鎮相鄰,平均海拔850米。全鎮轄7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221個村民組。國土面積151、7平方公里,城鎮區域面積2、5平方公里,全鎮總人口3、6萬人,其中集鎮居住人口1、1萬人,城鎮化率30、6%,農民人均純收入6633元,財政總收入達到2258、62萬元,經濟發展呈現強勁勢頭。有一類貧困村1個、三類貧困村1個。國土面積 151、7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積71820萬畝,荒山5200畝。20xx年,人均純收入2124元。xx鎮距縣城24公里,省道s305、s204線在此交匯,交通十分便利,有“經商歇旅陸路碼頭”之稱,具有良好的區位優勢、交通優勢和商貿優勢,是餘慶的交通要鎮、工業強鎮、商貿重鎮和產業大鎮。目前,商貿經濟十分活躍,全鎮個體工商户達1100餘户;工業經濟發展強勁,如今牛肉乾加工廠、信邦藥業等20餘户企業落户,工業園區建設面積10平方公里,7家規模企業已建成投產,年產值達1、2億元;產業經濟已具規模,多年來,以糧油、烤煙、畜牧業為基礎的經濟得到穩步發展,以中藥材、經果林、苦丁茶為特色的產業結構調整初見成效;建成茶葉基地3000餘畝、茶葉生產加工廠房1家;發展核桃1500畝;發展板栗20xx畝;常年烤煙種植面積5200畝,中藥材種植面積5000畝,果園面積5820畝,養殖大户949户。主要集中分佈在紅軍村、小河村、蘇羊村和芝州村。常規種植水稻面積16000畝,其中優質稻xx400畝,玉米麪積xx000畝。

二、貧困村致貧原因分析

1、平場村。一是資金緊缺,種植技術缺乏,土地貧瘠,產出不高,嚴重製約產業發展;二是貧困人口分佈廣,居住條件邊遠,交通不便,通訊網絡覆蓋率低,基礎設施建設滯後。三是外出務工人員多,生產力水平落後。

2、小河村。一是貧困人口分佈廣,交通不便,居住條件邊遠,有的地方人畜飲水困難,基礎設施建設滯後;二是資金緊缺,缺乏先進的種植技術,土地貧瘠,產出不高,嚴重製約產業發展;三是自然災害頻發,生存環境惡劣,外出務工人員較多,返貧現象突出。

二、幫扶計劃

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看真貧、扶真貧、真扶貧”和“六個到村到户”、總要求,通過貧困村、貧困户建檔立卡、致貧原因分析,結合聽取駐村工作組、村“兩委”彙報、召開黨支部會議與村民大會、逐户走訪村民瞭解的情況,為儘快解決貧困村、貧困户致富需求,制定以下幫扶計劃。

1、平場村。一是加大政策宣傳技能培訓。通過召開羣眾會,向羣眾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同時結合平場村的規劃,舉辦各種技能培訓班,給羣眾灌輸先進、科學的理念,分析致貧原因,提高生產力水平,增加農業產出,促進農民增收;拿出切實可行的扶貧規劃,讓羣眾看到脱貧的希望,對脱貧充滿信心。二是基礎設施建設。為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切實解決羣眾出行難、廣大種植户農產品運輸難的問題,計劃硬化建成23公里的通村水泥路,計劃硬化上廠、下廠、吞口洞、台子田、六頭山等8個村民組通組水泥路;完成狗槽灣、王木溝、牛角田、天堂四個小山塘整治工程和狗槽灣提灌站、上水堰提灌站建設,爭取通過生態移民搬遷項目安置台子田、六頭山、上寨、大木巖、大堰溝和上下廠等村民組生產生活條件較為惡劣農户50餘户農户;計劃建設蓄水池15口,解決果園灌溉;建設10公里果園便道,解決水果運輸難的問題,建一個水果加工廠。三是產業發展。針對該村羣眾缺乏資金和技術,結合土質和海撥等條件,計劃在地勢平坦的壩區建成水稻規範種植示範基地一個;在上寨與平寨相接的地方建優質桃示範基地一個,在上寨建土雞養殖基地一個,在青槓園、甕巖坪建烤煙生產示範基地一個,在甕巖坪建核桃、梨、桃建綜合水果基地一個,通過示範基地的建設推動整村產業結構調整,促進整村經濟發展。

2、小河村。一是產業發展。針對該村羣眾缺乏資金和技術,結合土質和海撥等條件,計劃在馬中嶺、馬郎河種植優質桃800畝;計劃在躍進、團山種植茶葉600畝;在團山組建成大棚蔬菜基地100畝;在小河中壩建板栗基地一個200畝;二是技能培訓。針對各村留守人員種植技術短缺科學先進的種植技術問題,計劃每年舉辦精品水果、蔬菜、茶葉種植等培訓班4期,每年培訓600餘人次,吸引外出務工的勞動力回鄉創業,讓閒置勞動力就地就近務工。三是基礎設施建設。建1個茶葉加工廠;計劃硬化通村水泥路10公里;道路圍繞產業建設,計劃建設蓄水池10口,解決果園灌溉;建設10公里果園便道,解決水果運輸難的問題,為切實解決廣大種植户運輸困難,硬化子曹溝、學堂坳、大坡、大坪、上游、中壩、上關、下關、豐巖坪、熬鳳山、趙家土、乾田坳、平武等村民組通組水泥路,解決涉及xx個組老百姓出行問題;河道治理5公里;恢復被大水沖毀農田1500畝;在人畜飲水困難的上關、下關、乾田坳、豐巖坪、大坪、學堂熬等村民組修建蓄水池10口,解決村民人畜飲水困難。

另外,在全鎮建設一箇中心水果冷藏庫,一個農產品批發市場。

三、組織保障

為加強對精準扶貧結對幫扶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以黨委書記申楊任組長、鎮黨委領導班子任副組長,各部門負責人及各村支書、村主任為成員的精準扶貧結對幫扶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農業服務中心,田洪剛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田維成、冉茂琴同志負責日常工作。明確各部負責人、扶貧辦負責人、駐村工作組全體成員具體落實,確保推進精準扶貧結對幫扶工作有序開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駐村工作組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充分認識精準扶貧結對幫扶工作的重要性、複雜性和艱鉅性,將此項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負責本鎮精確扶貧結對幫扶工作的組織協調、檢查指導和督促驗收等工作,確保精準扶貧結對幫扶工作不走樣,見成效。

(二)強化資金保障。要積極協調、精心安排,積極爭取到户貼息貸款和產業扶貧項目資金,切實解決幫扶計劃中需要解決的困難和問題,為精準扶貧結對幫扶工作實施推進有力。

(三)加強督促檢查。班子成員、各村、各工作部門要加強協調,緊密配合,對照幫扶計劃,制定落實方案,積極爭取廣大羣眾的支持,加快逐一落實,並及時發現和反饋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糾正工作中的不足。每月定期向xx鎮精準扶貧領導小組報告工作實施進度,經鎮領導小組彙總後向縣委、縣政府、縣扶貧辦報告工作推進情況。對在此次工作中落實不力、推進緩慢,給精準扶貧結對幫扶工作造成負面影響的相關責任人予以責任追究。

扶貧組工作計劃篇2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紮實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意見》,促進精準扶貧與生態保護建設緊密結合,特制定本計劃。

(一)土地整治和地質災害綜合治理。到2017年,完成貧困縣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255萬畝,完成規劃的80%以上地質災害隱患治理和搬遷避讓工程;到2020年,在貧困縣共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510萬畝,完成規劃的地質災害隱患治理和搬遷避讓工程,有效預防地質災害。

(二)林業生態和林業經濟。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加快發展林業經濟,到2017年,貧困羣眾林業純收入達到1700元以上,貧困地區森林覆蓋率達到17.94%;到2020年,貧困羣眾林業純收入達到3100元以上,貧困地區森林覆蓋率達到18.64%,生態安全屏障基本建立。

(三)草原生態保護。2017年,貧困地區草原植被覆蓋率達到52%以上;2020年達到53%以上,草原沙化、鼠害、超載過牧等突出問題得到有效治理,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四)村容村貌整治。到2017年55%以上的貧困村環境得到整治;到2020年所有的貧困村環境得到整治,村容村貌有效改善。

(一)強化國土資源整治

1.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編制《甘肅省精準扶貧土地整治實施規劃》,對確定實施項目的貧困村逐村制定實施計劃。加強田、水、路、林綜合整治,提高農田質量,嚴格保護基本農田。推進沙化土地封禁保護,採取小流域綜合治理、淤地壩建設、坡耕地整治、生態修復等措施,有效防治水土流失。

2.實施地質災害綜合防治。編制《甘肅省精準扶貧地質災害綜合防治實施規劃》,到2017年,完成200處大型、特大型地質災害隱患治理工程,確保受地質災害威脅的92萬人生命財產安全;完成534處搬遷避讓工程,搬遷避讓2.39萬户。到2020年,共完成217處大型、特大型地質災害隱患治理工程,保護受地質災害威脅的122.5萬人生命財產安全;共完成654處搬遷避讓工程,搬遷避讓2.7萬户。

3.提高工程質量。堅持“高標準建設、高標準管理、高標準利用”,制定土地整治、地質災害治理項目管理制度和有關標準,確保項目建設質量。建立健全項目竣工後的工程管護制度,確保工程項目發揮應有效益。

4.加強耕地管理。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整治的耕地,保持原承包權不變,繼續由原承包人耕種;新增加的耕地,可留給村集體發展現代農業,壯大村集體經濟實力。

(二)推進林業生態保護和林業經濟發展

1.加強生態保護與建設。在保護好現有6080萬畝森林資源的基礎上,實施重點生態公益林保護3284萬畝;依託國家天然林保護、三北防護林、退耕還林、自然保護區等重點生態建設工程,大力實施植樹造林,從2015年開始,每年新增造林面積210萬畝、封山育林60萬畝。在退耕還林工程中,免費為貧困户提供每畝價值300元的苗木。

2.加快發展優質林果產業。按照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的要求,大力發展以蘋果、核桃、花椒、油橄欖、葡萄、梨、棗、枸杞等為主的特色優勢林果產業,從2015年開始,每年新建千畝標準化示範基地40個以上,新增林果面積60萬畝、提質增效100萬畝。到2017年,林果面積達到1960萬畝,產值達到180億元;到2020年,林果面積達到2140萬畝,產值達到360億元。

3.積極發展林下經濟。依託森林資源,大力發展種植、養殖、林產品加工和森林旅遊,到2017年,培育林下經濟示範典型120個以上,產值達到60億元;到2020年,培育林下經濟示範典型300個以上,產值達到65億元。

4.加快發展特色苗木產業。採取政府引導、企業帶動、農户參與、部門服務等措施,大力支持貧困地區發展種苗產業,積極引導貧困户參與種苗基地建設,培育種苗大户。每年新育以雲杉、油松、樟子鬆、刺槐、新疆楊為主的生態苗木10萬畝;新育以蘋果、大櫻桃、核桃、梨為主的經濟林苗木2萬畝;新育以國槐、銀杏、雲杉、雪松、香花槐為主的景觀苗木3萬畝。到2017年,苗木產值達到18億元,到2020年達到24億元。

5.強化技術培訓服務。在貧困地區開展到村到户林業技術服務,整合力量建立林業扶貧服務隊,及時開展林果業實用技術培訓和服務。到2017年,累計培訓貧困農民180萬人(次);到2020年,累計培訓人數達到400萬人(次),使貧困户每户掌握1—2項產業實用技術,參與1—2項富民產業增收項目。建立林果技術信息網絡服務平台,免費為農民提供技術服務和指導。

(三)加強草原生態保護

1.落實草原獎補政策。在全省貧困地區全面落實草原禁牧、草畜平衡措施,加大牧草良種補貼和牧民生產資料綜合補貼力度。從2015年起到2020年,貧困地區每年完成草原禁牧0.83億畝、草畜平衡0.916億畝、牧草良種補貼0.21億畝,對21.78萬户貧困牧民給予生產資料綜合補貼,年落實補貼資金10.26億元。

2.實施退牧還草工程。2015—2017年,在肅南等19個貧困縣每年完成草原圍欄300萬畝,2018—2020年每年完成草原圍欄250萬畝;從2015年起到2020年,每年補播改良100萬畝、種植人工飼草6萬畝、發展舍飼棚圈養殖1.5萬户,總投資7.776億元。

(四)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治理

1.加強貧困村村容村貌整治。環境整潔村建設項目重點安排在貧困村,美麗鄉村建設項目優先在貧困村實施。完善村莊建設規劃,開展以髒亂差治理、人畜分離、垃圾污水處理、村莊綠化為重點的環境突出問題整治,推進改廁、改圈(舍)、改灶、改院和治棄、治污、治理亂搭亂建,保護歷史遺蹟、古樹名木等人文自然景觀,創建乾淨整潔、山清水秀的農村人居環境。制定村規民約,健全完善羣眾自我管護村內公共設施和環境衞生機制。

2.推進畜禽養殖污染治理。提高貧困村畜禽養殖廢物綜合利用水平,加強糞便及污染物的無害化處理。省環保部門從2015—2017年,每年安排2000萬元用於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及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2015年完成113個、2016年完成95個、2017年完成92個,使貧困縣規模化畜禽養殖企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率不低於70%,中小型畜禽養殖企業綜合治理率不低於50%;從2018年起,繼續安排農村環境整治項目,鞏固提升治理成果,到2020年貧困縣規模化畜禽養殖企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率不低於75%,中小型畜禽養殖企業綜合治理率不低於55%。

3.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強化化肥、農藥等投入品管理,加大耕地重金屬、化學品等污染治理力度,建立廢舊農膜回收、利用激勵機制。

(五)強化資金保障

積極爭取國家資金投入,調整優化省級財政支出結構,向貧困縣、貧困村、貧困户傾斜,確保項目建設按期順利進行。

(一)省委農工辦、省發改、農牧、國土、林業、環保等相關部門制定精準扶貧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實施方案和年度實施計劃,完善政策措施,制定技術標準,建立考核評價機制。省審計廳負責項目資金的審計工作。

(二)各市(州)人民政府制定本區域年度生態環境扶貧工作方案,將年度目標任務分解到所轄貧困縣(市、區),並加強指導、監管和績效考核工作。

(三)各貧困縣(市、區)要擔負起具體實施的主體責任,按照精準扶貧需求清單,編制本縣(市、區)到村到户實施方案,建立管理制度和工作台賬,組織實施好項目。

扶貧組工作計劃篇3

20xx年,我州始終把扶貧開發工作放在全州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上來抓,一直將改善基礎條件,促進產業發展,提高人口素質,穩定解決貧困人口温飽問題作為主要內容納入其中。在國家和省扶貧政策、資金的扶持下,通過找準扶貧攻堅的切入點,堅持不懈地實施產業化扶貧開發戰略,全州18個縣包括5個扶貧開發重點縣生產生活條件、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化發展等方面都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20xx年扶貧產業化項目實施情況

20xx年我州18個縣(局)得到國家、省財政扶貧資金共計1200萬元,實施產業化扶貧項目13個,主要對油菜、青稞、食用菌、葡萄、馬鈴薯、茼蒿等產業進行了項目扶持,目前逐步建立了小規模種養殖業產業扶貧基地。培育壯大了華康公司、丹巴康定紅葡萄酒公司、雪域俄色茶有限責任公司等產業化扶貧龍頭企業,我州20xx產業扶貧項目共帶動620户農户增收,其中包含貧困農户320户。

二、20xx年產業扶貧結構及取得的成效

1、無公害元根產業化示範基地。20xx年在康定縣實施了高原特色無公害元根種植基地項目,預計項目的建成後,較項目建成前收益明顯增加,該項目共覆蓋康定縣3個貧困村涉及210户共1120餘人,產品商品率達100%,為當地貧困人口脱貧增收發揮了積極作用。

2、州葡萄種植基地。在我州丹巴縣和得榮縣以及鄉城採取“公司+基地+農户+科技”的模式,帶動了1600餘户農村家庭從事優質釀酒葡萄種植,使得受益農户年均純收入有了較大幅度增長。

3、野生菌種。種植推廣基地。20xx年在我州康定縣建設菌種。種植推廣基地,通過“公司+基地+農户”的經營模式,由龍頭企業銷售種源,然後由公司集中將農户產品統一銷售。該項目的實施,帶動了項目區近0。5萬户農户增收。

4、州南派藏醫藥傳承創新基地。重點在海螺溝管理局建立150畝高產優質中藏藥材種植基地、中藏藥材優質種子繁育基地建設項目、建立中藏藥材優質種苗繁育基地等項目,通過為貧困農户提供藥材種子補貼,幫助農户建產業基地,進一步提高了農牧民的中藥材積極性,為農户增收致富,找到了一條新的路子。

5、青稞商品糧和油菜基地。以優質青稞基地建設項目為基礎,在北路白玉縣,建設實施20xx畝優質青稞基地工程基礎上,加大對青稞產業化項目投入,使青稞畝產達到250公斤以上。同時在道孚縣實施油菜種植基地建設、瀘定縣實施磨芋基地建設,通過產業結構調整,進一步拓寬了廣大貧困農户發展路子,更好地挖掘潛力,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

6、優質核桃產業化基地。在康定、得榮、丹巴等縣大力實施了核桃產業化基地建設,主要採取為農民提供種苗的生產直補方式,直接栽種黑桃,在林業相關技術人員的指導下確保成活率提高。核桃生產期較長,但同時具有連續收益的效果,盛產期將會帶來明顯的經濟效益。

7、雪域俄茶生產加工基地。在州北路地區爐霍等地,通過打造“雪域俄茶”品牌,充分發揮當地“變葉海棠樹”資源豐富的優勢,實施基地產業發展,為“雪域俄茶”提供更多原料,按照“公司+基地+農户+效益”模式實現農户的穩定增收。

三、產業扶貧趨勢分析及下步工作的思路

通過實施“20xx年規劃以來,全州呈現出扶貧產業結構不斷趨於合理,產業基礎設施不斷改善,農牧業生產穩步發展,農牧民增收難的問題逐步緩解的態勢,根據《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xx—20xx)》的要求,我州也提出了“三步走”的戰略目標,發展農村經濟,用扶貧工作統攬“三農”工作,將是新時期扶貧開發工作的重點。特別是按照新的扶貧標準,實現農村低收入貧困人口真正意義上的脱貧,必需有穩定的增收項目。當前,我州實現“三步走”跨越發展戰略目標,難度的是農牧民人均純收入的穩定增長。必須大力推進扶貧開發,必須加快優勢資源科學開發,着力培育特色優勢產業,多渠道大幅度增加農牧民收入。因此我們一方面要儘可能加大扶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把準產業扶持、資金投向的關鍵着力點;另一方面積極加大投入,為產業發展提供發展動力。

主要思路,結合全州地理條件,氣候特點。依據自然區域劃分東路、北路和南路三個產業片區。經過近十年的產業扶貧探索,我州按照高寒生態脆弱區,高山峽谷生存環境惡劣區、河谷地帶特色產業開發示範區等三個區域特點初步構架了“三帶、四地、五園”的產業扶貧發展思路,“三帶”即:東部4縣1局的高效畜牧產業帶、南部6縣特色畜牧產業帶、北部8縣生態畜牧產業帶。“四地”即:南路6縣乾果種植基地、東部4縣特色水果基地、東部3縣林果業加工基地、北部7縣雪域俄色茶建設基地。“五園”即:北部4縣青稞豆薯加工園區、北部6縣優質油菜種植園區、北部6縣中藏藥材種植園區、東部4縣蔬菜大棚種植園區、東部4縣農副土特產品加工區。

根據上述思路,我州正積極開展《州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實施規劃》以及《藏區扶貧優勢產業發展規劃》的編制工作,初步規劃在xx期間,採取培育龍頭產業,資金直補到户的方式,扶持各類種養殖業和加工業大户2萬户,並擬定在20xx—20xx年開展三個扶貧優勢產業項目的試點工作,一是在東部3縣以“康定紅”葡萄酒為龍頭品牌,打造釀酒葡萄基地;二是在北路7縣以“雪域俄色茶”為龍頭品牌,打造高原特色茶葉基地;三是在南路3縣以“高原藏香豬”為龍頭品牌,打造南路特種畜禽基地。

四、產業化扶貧存在困難和問題

扶貧產業化項目的實施,為我州廣大農牧民在脱貧致富奔小康道路上起到了較好促進作用。但是由於各種原因也存在一定的困難和問題:

(一)扶貧產業發展資金投入不足。雖然近幾年來我州不斷加大財政扶貧資金對產業化的投入,但由於農業生產週期長,資金需求量大,實際投入資金難以滿足發展所需的資金需求。

(二)扶貧產業規模不大。近年來雖然我州實施的扶貧產業項目投入規模有所增加,產業得到一定了發展,但是扶貧產業規模還是總體偏小,項目數量太少,貧困農户參與面不廣。加之部分羣眾發展產業的`意識未轉變,對變幻無常市場需求預測不夠等原因,對小規模發展扶貧產業持觀望態度。

(三)扶貧產業效益有待提高。現有產業,絕大部分是傳統農牧業,這些產業一部分是對市場應變能力較低的產業,一部分是屬於增產不增收的產業(比如青稞種植,產量高時市場價格低,產量低時市場價格高),還有的產業由於科技含量高,羣眾參與能力不強(中藥材種植、農畜產品深加工)。造成扶貧產業的覆蓋面很廣、效益不明顯。

(四)對產業發展調研不夠深入。扶貧部門涉及的工作內容較多,而扶貧系統工作人員較少,無法確定專人抓扶貧產業發展工作。對如何發展壯大扶貧產業方面的思路沒有理清、辦法不多、措施不全,發展扶貧產業只能是順其自然。

(五)產業抵禦災害風險能力不強。現在我州發展的扶貧產業,絕大部分產業如果遇到突發的自然災害,則缺乏應對自然災害能力和承受風險的能力,特別是牧區往往年初大雪災害,就給當地的牲畜造成巨大損失,對該扶貧產業項目帶來了嚴重打擊;並造成大面積返貧。

五、發展產業化扶貧的幾點探索和建議

(一)調動農户積極參與度。一是要選準扶貧產業。在扶貧產業的選擇上,要突出區域優勢、自然資源、市場需求、羣眾參與、長遠規劃等重點環節,對資源優勢明顯、市場前景廣闊、覆蓋屋面較廣、符合長遠發展前景的產業予以重點確定和扶持。二是要建立產業基地。對那些條件比較成熟、發展潛力比較好的產業,有針對性地採取財政扶貧資金補助、貼息貸款扶助等方式,集中聯片興建各類產業基地,做給羣眾看,帶領羣眾幹。三是要宣講優惠政策。要通過下發宣傳資料、張貼宣傳標語等形式,把發展扶貧產業的各項優惠政策的扶持辦法讓羣眾有進一步的瞭解,並在今後的工作中切實抓好政策和措施的落實,引導更多的羣眾參與到產業發展中來。

(二)積極加大龍頭企業培育力度。按照“公司+基地+農户”的模式,通過引入龍頭企業經營機制,按照企業管理模式,發展“合作社”等各種經合組織,帶領農民發展產業,尋求市場銷路,幫助貧困羣眾脱貧致富。

(三)加大科技培訓力度。提高農業發展的科技含量是產業化扶貧的助推器,要提高貧困户的整體素質,增強貧困户自我發展能力,引導農民從傳統的小農思想束縛中擺脱出來,投入到大市場中去,使他們自覺地想致富、去致富、自覺地運用科技致富。縣、鄉、村各級都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對農民進行技術培訓,力爭2—3年內使50%以上的貧困户真正掌握1—2門實用技術。

(四)拓寬銷售渠道。一是要培育好各類流通組織和能人。扶貧產業要發展,就要有針對性的培育一批產業流通組織和“中介”能人。要採取減免有關規費、重點獎勵銷售大户等方式,鼓勵和引導各種能人去跑市場、開發市場,通過對市場的敏鋭分析和研究,與農户簽定產品銷售合同。二是組建好各類合作經濟組織。對有一定規模、有一定農户覆蓋面和有一定前景的扶貧產業,要鼓勵農户在自願加入的前提下,組建好產業發展經濟組織,由協會統一與客商和加工企業簽定產品銷售合同,再由經濟合作組織統一為農户發展產業提供技術培訓、規範產品標準、發佈病蟲害信息、疾病防疫、產品銷售、採摘包裝等全方面管理和服務。三是扶持發展好各類龍頭企業。要在企業貸款的發放、企業貸款的貼息、税費的減免、產品的流通運輸等方面廣開綠燈,制定切實可行的優惠政策,共同促進企業的發展壯大。同時,採取更加靈活的優惠政策,鼓勵、吸引和扶持本州和外商來興辦各種為業加工龍頭企業。四是要採取比較靈活的銷售舉措。採取“企業+經濟組織+農户+基地”等方式,積極拓寬扶貧產業產品的銷售渠道,讓農户吃上定心丸,從而促進扶貧產業的規模逐年壯大。

(五)建立發展長效機制。一是探索建立產業風險抵禦機制。對經濟林木、牲畜養殖及生豬飼養等要增強抵禦自然災害能力,積極探索農副產品種養風險保險,以應付突發的不可抵禦的自然災害。二是建立產業協調扶持機制。對於扶貧產業發展,縣級需成立專門的領導小組,整合各個部門的優勢,制定產業發展優惠政策,研究確定全州扶貧產業的主導方向,協調解決扶貧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制定全州扶貧產業發展的中長期規劃,明確成員單位的職責。各個部門也在按照扶貧產業發展的方向,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形成齊抓共管扶貧產業工作的良好氛圍。

扶貧組工作計劃篇4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縣委、縣政府定辦發[]76號文精神,加快我縣貧困地區羣眾脱貧致富步伐,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羣眾的規定,大力弘揚蘇區精神,全面推進蘇區振興發展,加快建設物裕風清、和諧幸福新,推動當前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加快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牧民的收入。紮紮實實開展好20xx年定點扶貧工作,現就我單位20xx年幹部定點扶貧年度工作安排如下:

一、進一步提高對定點幫扶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做好定點幫扶工作是推進農村和諧社會建設的迫切要求,是落實“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務”工作“幹部受教育、羣眾得實惠、社會更和諧”的具體行動。全體黨員幹部都要切實提高對定點幫扶工作重要性的認識,立足當前,着眼長遠,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大興求政務實之風,努力把這項工作做好、做實、幹出成效。

二、工作目標、工作任務及工作安排

工作目標:

力爭使村實現“五個新”:扶貧主導產業有新發展、農民收入有新增加、農民就業創業能力有新提升、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有新改善、羣眾滿意度和幸福指數有新提高。

工作任務:

宣傳黨的xx大精神有關黨的農村富民政策,組織召開座談會,幫助村委會研究當年農村經濟發展工作,對制約當前農業發展的因素進行調研,探索農牧民脱貧致富新思路、新辦法,選準發展路子,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步伐。走訪村貧困户,對他們進行重點幫扶,力爭計劃內幫扶的貧困户儘快或當年脱貧。根據農牧民的收入情況,總結經驗,在充分調研和掌握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幫助村委進一步理清發展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的思路,引導他們解放思想,走向市場,調整好產業結構,依靠科學技術增產增收,推動農村經濟發展。

工作措施:

通過以下形式圍繞工作任務開展定點幫扶工作:

(一)組織學習宣傳工作。

(二)進一步調研、摸底、走訪工作,主要包括:

1、建立民情台賬、村情台賬、貧困户户情台賬;

2、召開村民小組長、黨員代表、村民代表座談會;

3、走訪農户;

4、寫出調研報告。

(三)以辦實事好事促進農村黨建工作,主要包括:

1、幫助貧困户脱貧;

2、幫助村部加蓋第二層建設直至裝修好投入使用;

3、為村部第二層每間辦公室、會議室添置辦公枱、電腦桌、會議枱凳等辦公用品;

4、計劃給村建設村民飲用水池,並將水源管道引至各村民小組主要用水户附近。

(四)抓好穩定工作,開展法制教育,主要包括:

1、調解、處理一些矛盾糾紛;

2、開展反邪教警示教育:崇尚科學、關愛家庭、珍惜生命、反對邪教;

3、加強法制教育,幫助村民樹立遵紀守法、依法辦事、勤勞致富積極向上的思想。

三、定點幫扶工作情況及計劃

根據縣委、縣人民政府的安排,我局定點幫扶的對象是老城鎮村。今年幫扶貧困户12户,確定重點幫扶對象。經研究今年主要幫扶工作計劃如下:

(一)對於患突發性大病、癌症等重病病人家庭爭取加入村民低保救助,協助取得民政大病救助資金補助;

(二)由於住房困難(屬於危房)的五保户、特別困難低保户,計劃在村鎮村統建房工程中解決建設物資不足的困難。

(三)由於家裏長期有病人,沒有錢治病,生活困難的,屬於孤寡或無耕地人員,無勞動力的,計劃開展走訪慰問給予救濟。

四、制定定點幫扶工作制度並提出要求

(一)定點幫扶工作隊按照定點幫扶工作計劃,完成收集整理工作資料並建立工作檔案,主要內容有:走訪記錄;為民辦事記錄;交接登記;總結和信息報送。

(二)駐村要做到帶着責任進農家,帶着任務進農家,帶着感情進農家,放下架子,撲下身子,同農民交朋友,密切黨羣、幹羣關係,積極為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獻計獻策。

(三)深入農民家中,同農民一起參加勞動,訪貧問苦,瞭解第一手資料,對農民的冷暖要時刻放在心上,想方設法為他們解決一些實際困難。

(四)嚴格遵守羣眾紀律,不拿羣眾一針一線,不損壞一草一木,決不能有絲毫損害羣眾利益的事發生。

(五)積極為農民提供致富新技術、新信息、新方法,幫助農牧民轉變觀念,尋找致富路子,早日致富。

(七)住部要自帶行李,自己做飯,吃住費用自理,堅決做到不吃請、不酗酒、不擾民。

扶貧組工作計劃篇5

(一)目標任務。對新增、返貧的432户貧困户728人建檔立卡實行目標管理,對已脱貧的1766户貧困人口3592人“扶上馬、送一程”進一步鞏固提高脱貧成果。

(二)資金投入。按照“渠道不變,充分授權”的原則,以重點扶貧項目為平台,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撬動金融資本和社會幫扶資金投入扶貧開發,提高資金使用精準度和效益,形成“多個渠道引水、一個龍頭放水”的扶貧投入新格局,20xx年計劃投入各類扶貧資金3050萬元以上,其中:盟級扶貧專項資金800萬元;縣級財政預算安排550萬元;整合部門資金1500萬元;其它投入200萬元。

(三)“五個一批”分類扶持計劃。依據20xx年脱貧攻堅實際,對有勞動能力的,通過發展生產和轉移就業鞏固提高1765人,佔75.4%;對生活在不宜人居住地區的,通過實施易地扶貧搬遷脱貧300人(另外鞏固提高300人),佔12.8%;通過發展教育和資助政策脱貧41人,佔1.8%;對喪失基本勞動能力的,通過社會保障兜底脱貧151人,佔6.5%;大病救助84人,佔3.6%。

(四)重點項目實施計劃

1.實施“三到村三到户”項目。在22個重點貧困村鞏固好規劃、項目、幹部到村到户工作,年內投入財政扶貧資金1100萬元以上作為項目建設資金。重點加大項目實施力度,為鞏固提高區貧縣人脱貧、縣摘帽的成果奠定產業發展基礎。整合“三到村三到户”項目資金,鼓勵各村改革創新,在充分尊重貧困羣眾意願的前提下,採取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擔保貼息、先建後補、以獎代投、股份合作等方式,管好用好“三到村三到户”項目資金,提高“三到村三到户”項目的使用效率。

2.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20xx年全縣易地扶貧搬遷任務300人,將嚴格按照易地扶貧搬遷“十三五”規劃實施搬遷任務,早謀劃、早安排,按每人6萬元的投資標準實施搬遷工程,其中:國家專項資金每人0.8萬元,長期貸款3.5萬元,自治區投入1.7萬元,同時結合易地扶貧搬遷擬打造2個旅遊扶貧小區。

3.實施金融富民扶貧工程。年內繼續投入“風險補償金”700萬元(農行500萬元、郵儲200萬元),發放貸款規模7000萬元(農行5000萬元、郵儲20xx萬元)以上。全面推廣“兩免一直一優先”的貸款模式(對建檔立卡貧困户貸款實行免擔保、免利息,開通“綠色通道”,建檔立卡貧困户優先辦理貸款業務)。縣農行、郵儲銀行開通“綠色通道”集中為建檔立卡貧困户辦理惠農卡、集中貸前調查和審查,並開設貸款發放專用窗口,提高辦貸效率,20xx年力爭建檔立卡貧困户金融扶貧貸款覆蓋率達到50%以上。

4.實施定點幫扶工作。做好盟直機關幫扶、縣處級領導及縣直幫扶單位溝通聯繫工作,推動幫扶工作取得實效。加強盟、縣兩級定點幫扶工作,加強幫扶責任人的日常管理工作,認真執行對幫扶責任人的具體監督考核辦法,建立健全精準扶貧分數據分析平台,將幫扶工作成效納入到扶貧工作日常考核內容,加大督查考核力度,確保幫扶工作取得實效。

5.實施勞動力轉移培訓工程。以貧困户轉變成新型農民為抓手,以實施半軍事化的培訓為主要培訓手段,解決貧困户及農民培訓不認真、不專一的問題,加大對貧困勞動力培訓和輸出力度,針對全域旅遊和肉驢養殖做好專業技術培訓及電商服務,年內計劃投入72萬元,培訓貧困農牧民720人,力爭就業率達到60%以上。

6.繼續探索扶貧新模式。在條件允許的貧困村,全面推廣資產收益型扶貧模式,幫助貧困户提高收入;在全縣推廣“點菜式”產業扶貧模式,切實做到因户因人精準施策;繼續做好全域旅遊扶貧、特色種養殖業扶貧、電商扶貧工作,結合易地扶貧搬遷着力打造農家樂旅遊示範點2處。

(五)加大督查考核力度。認真總結《20xx年多倫縣扶貧開發專項考核方案》的基礎上,研究制定20xx年工作考核方案,層層壓實責任,傳導壓力,抓好各項工作落實。繼續實行“周調度、月督導、季分析、半年考核”制度,嚴格落實《多倫縣精準扶貧財政資金管理辦法》、《多倫縣勞動力轉移培訓資金管理辦法》、《多倫縣“三到村三到户”項目檔案管理指導意見》、《多倫縣“三到村三到户”項目後續管理指導意見》等文件。建立和完善全縣精準扶貧分數據分析平台,聘請國家統計局錫林郭勒調查隊對全縣脱貧攻堅工作鞏固提高情況及滿意度進行調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