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教師個人工作計劃三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83W

  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的工作又邁入新的階段,來為以後的工作做一份計劃吧。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科教師個人工作計劃,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學科教師個人工作計劃三篇

學科教師個人工作計劃1

  一、指導思想

  根據國家高中教育課程改革的精神,根據《語文教學大綱》對高一階段的教學要求,轉變教學觀念,適應教學要求,樹立新的教學理念,充分發揮語文教學促進學生髮展的獨特功能,使全體學生都獲得必須具有的良好的語文應用能力、一定的語文審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形成較為健全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學生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展奠定基礎。要認識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要為學生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正確態度和科學方法打下基礎。

  二、學情分析

  今年我任教高一兩個班級,196班55人,198班48人,兩個班語文成績都不是很好,參差不齊,反映出國中基礎普遍不夠紮實。閲讀能力、分析鑑賞能力及對文章整體感知能力均令人擔憂,且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不重視語文。所以,在對學生全面強化督促的同時,如何抓好基礎,強化針對性,有的放矢,探索改進講與練的方法並努力提高效益,就成為這一階段教學的重中之重。

  三、教學目標

  本着大綱“加強綜合,突出重點,注意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加強技能的培訓,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的精神,全面提高

  學生素質,正確把握語文教學特點,不斷提高學生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

  1、重視積累、感悟、薰陶和培養語感,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現代文閲讀能力,着重培養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2、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加強文言文閲讀,提高學生閲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3、夯實基礎,強化寫作指導,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重點培養學生寫記敍文的能力,做到思想健康,內容充實,中心突出,結構完整,語句通暢,並有一的抒情與描寫。

  4、適當開展課外活動,着重培養學生雙向互動的口語交際能力。

  四、教材分析

  新編教材以實現不同能力層級目標而劃分單元,根據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價值三個維度編排,注重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因此,使用教材時要注意教學單元的整體性、能力性以及讀寫結合的系統性,還應注意閲讀與寫作、口語交際的交替教學。

  五、教材處理

  現在的語文教材以實現不同能力層級目標而劃分“單元”,着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價值三個維度編排,注重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在使用過程中,要注意教學單元的整體性、能力性以及讀寫結合的“系統性”,還應注意“閲讀”部分與“寫作、口語”部分的交替式(穿插)教學,避免單一的直線式重複性教學。我對高一年級教材是這樣處理的:

  (1)“閲讀鑑賞”單元與“表達交流”單元教學、及作文教學相輔相成。

  “閲讀鑑賞”的每一個單元大約為兩週完成,每教授完一個單元以後,按教材編排順序講解“表達交流”的一個知識點。作文教學主要依據“表達交流”知識點地排序來進行。本期大作文要求寫六篇,每兩週一次大作文,每一週要求學生寫一篇週記。

  (2)“梳理探究、名著導讀”單元教學集中進行。

  為了增強系統性,同進營造探究氛圍,對“梳理探究”部分的處理,我都放在了期末一段集中進行。而“名著導讀”重點在導,所以選擇時機很重要,這在教學上不專門花時間,可以放在早自習或晚自習上完成。

  (3)、精講“教讀課”,指導“自讀課”,逐步形成探究式能力課型。

  每個單元精講“教讀課”,以“課”為例,舉一反三,側重能力的全程培養,突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變教師教學方式,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方式轉變,以達“教,為了不教”之目的。“自讀課”必以學生自學為主,強調自學課型的內在特點和學法指導,不可將“自讀”與“教讀”兩課型作簡單化“一刀切”的辦法處理。

  六、方法和措施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自主學習意識和習慣,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

  2、加強探究性閲讀教學和創造性作文教學的實踐和總結,努力研究教學方式、學習方式和評價方式的變革,加強教學理論研究並付諸課堂實踐。

  3、每堂課貫徹民主、微笑、主體、練習四個原則。

  4、注重誦讀,培養語感,理解詞句的着眼點在於更準確的把握文義。

  5、重視文言知識的積累,在熟讀背誦的基礎上把握文言實詞、虛詞、句式、用法的相關知識和使用方法。

  6、作業做到一課一練,及時反饋。

  7、加強培優輔差工作,特別是對差生的輔導。

  8、重視作文教學,努力提高語文學習的整體水平探求閲讀與寫作的關係,密切聯繫社會生活,注重開發現實生活中的作文資源。

學科教師個人工作計劃2

  一、指導思想

  高中階段是人生求學的黃金時段,而高一上學期,又是這個重要學習階段的重要的起始階段。為讓學生掌握高中語文的特點,明白語文學習的思路和方法,熱愛語文,全身心地投入到語文學習之中,學得知識,夯實基礎,練好學習語文的基本功,培養語文素養,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使其終身受益。為此,高一語文備課組特制定如下計劃。

  二、總體目標:

  根據新課標的精神和要求,我們的教學總體目標是:努力使學生在以下五個方面獲得發展。

  (一)積累與整合。圍繞所選擇的目標加強語文積累,在積累的過程中,注重梳理。根據自己的特點,揚長避短,逐步形成富有個性的語文學習方式。瞭解學習方法的多樣性,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據需要,採用適當的方法解決閲讀、交流中的問題。通過對語文知識、能力、學習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要素的融匯整合,切實提高語文素養。

  (二)感受與鑑賞。閲讀優秀作品,品味語言,感受其思想、藝術魅力,發展想像力和審美力。具有良好的現代漢語語感,努力提高對古詩文語言的感受力。在閲讀中,體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發珍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感受藝術和科學中的美,提升審美境界。通過閲讀和鑑賞,深化熱愛祖國語文的感情,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養。

  (三)思考與領悟。根據自己的學習目標,選讀經典名著和其他優秀讀物,與文本展開對話。通過閲讀和思考,領悟其豐富內涵,探討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以利於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為準則,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強為民族振興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養成獨立思考、質疑探究的習慣,發展思維的嚴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樂於進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領悟,共同提高。

  (四)應用與拓展。能在生活和其他學習領域中,正確、熟練、有效地運用祖國語言文字。在語文應用中開闊視野,初步認識自己學習語文的潛能和傾向,根據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愛的領域有所發展。增強文化意識,重視人類文化遺產的傳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

  關注當代文化生活,學習對文化現象的剖析,積極參與先進文化的傳播和交流。注重跨領域學習,拓展語文學習的範圍,通過廣泛的實踐,提高語文綜合應用能力。

  (五)發現與創新。注意觀察語言、文學和中外文化現象,學習從習以為常的事實和過程中發現問題,培養探究意識和發現問題的敏感性。對未知世界始終懷有強烈的興趣和激情,敢於探異求新,走進新的學習領域,嘗試新的方法,追求思維的創新、表達的創新。學習多角度多層次地閲讀,對優秀作品能夠常讀常新,獲得新的體驗和發現。學習用歷史眼光和現代觀念審視古代作品的內容和思想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探究活動中,勇於提出自己的見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斷提高探究能力,逐步養成嚴謹、求實的學風。

  三、新教材的特點及教學重點

  (一)教科書分為必修和選修兩個部分,必修共五冊,共用三個學期完成教與學的任務,其他時間由學生按興趣學習選修部分。

  (二)必修教材的基本框架:每冊教材共分四個部分,即“閲讀鑑賞”“表達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導讀”。

  1、閲讀鑑賞:這是教材的主體部分,內容是反映當今時代特色的作品。學習重點各不相同:有側重對形象性較強的文學作品的鑑賞,有側重對思變性較強的説理文章進行思考和領悟,有側重應用性較強的文章的閲讀和理解。

  2、表達交流:這部分包括“寫作”與“口語交際”兩部分。寫作分4專題;“口語交際”共設計五次活動。

  3、梳理探究:每冊共有3個專題,學生可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有選擇的學習探究。

  4、名著導讀:每冊有2部導讀。主要是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培養良好的閲讀習慣,提高思考能力與欣賞水平。

  四、具體措施:

  (一)積極研究課改實施辦法

  高一所有的語文老師都是課改成員。所有成員都要認真學習語文新課程內容,探究其精神實質。充分利用每週的備課組活動時間,有計劃、有步驟地討論每個單元的教學內容、操作程序、教學方法,做到活動主題明確,有中心發言人。

  (二)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語文課堂教學應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幫助他們樹立主體意識,根據各自的特點和需要,調整學習心態和策略,探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途徑。而合作學習有利於在互動中提高學習效率,有利於培養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因此,我們鼓勵學生在個人鑽研的基礎上,積極參與討論,善於傾聽、吸納他人的意見,學會寬容和溝通,學會協作和分享。

  為了改變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狀況,我們提倡並實施在課堂上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提高組織教學和引導學生學習的質量。可從三個方面落實實施:一是落實課前預習和疑難問題收集制;二是落實課堂教學,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努力為學生創設交流和表達的時空空間;三是組織語文學習興趣小組,教會學生積極開展合作探究式學習。

  (三)多閲讀,開闊眼界,陶冶情操。

  除教學上安排的閲讀內容外,我們將充分利用圖書館和閲覽室資源,讓學生積極主動參加課外閲讀,同時要求學生做好摘記(摘抄或剪貼),寫讀後感、讀書心得、學習隨筆等,

  這樣,可以提高學生閲讀的速度、理解文章內容的水平,訓練學生學會自己找資料,達到既開闊學生的視野又積累資料的目的。

  每週課時組合模式:“一二三”分佈式,即每週一節閲讀課,兩節寫作課,三節課文學習。

  課前語文活動突出成語、古詩詞、優秀文章等賞析或簡介。

  (四)落實“快準美”和“521”措施

  語言表達力爭一個“準”字,讀題、審題、思考、解題等力求一個“快”字,書寫、做題步驟、文面卷面等力求一個“美”字。

  “521”培優補差要選好苗子、定好調子、走好路子、用好招子,力爭班級大面積豐收。

  五、改變做練習的習慣

  如何處理練習問題,我們將嘗試採用以下辦法:

  1、整合原則。將一部分練習處理融合到課文教學當中,在課堂上解決。因為練習是圍繞課文內容和單元要求而設計的,它對課堂教學起一定的引導作用。因此,決不能將課堂教學與練習的處理分割開來,而應該將二者巧妙地整合。有專家説:“老師在帶領學生學習課文的過程中,練習的某些問題能夠不知不覺、自然而然地解決。”這樣,既讓學生學得輕鬆,又能節省教學時間,提高課堂效率。

  2、分層原則。新課標在練習設計上富有彈性及開放性,這就為教師和學生自主處理練習提供了靈活的空間。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環境和不同的教學對象採用不同的處理方法。此外,教師在處理練習時應留給不同層次的學生更多的選擇空間,各取所需,要求學生根據自身情況靈活機動地完成(可設必做、選做、附加題)作業。學生可以把練習中的字詞抄上幾遍;可以發揮想象,把這些字詞連綴成一段文字;也可以摘抄書中含有以上字詞的句子。不同程度的學生會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學習實際選擇練習的形式。總之,讓每個學生都成為學習的主人,讓他們不再把練習當成負擔。

  3、重視過程。處理練習的傳統方式是注重結果,追求答案的準確性。教師提出一個問題,常常預先設計好結論,然後讓學生千方百計進入所謂標準答案的窠臼。這種消極接受的方式,剝奪了學生獨特的閲讀體驗,把學生變成了不善於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兩腳書櫥”。

  而重視過程策略,是呈現解決問題的過程和方法,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過程策略要注意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分解和細化。對於一些難度不大的理解性練習,教師也不要急於讓學生説答案,而是先讓他們思考,並將思考的過程説出來,最後再説出答案。運用過程策略,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教給他們科學的學習方法,使學生由“學會”變成“會學”。

  4、評價策略。評價是一種檢測激勵機制。對完成練習的情況做出評價,能使學生形成競爭意識,激勵他們不斷進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運用評價策略要堅持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過去,我們一味強調終結性評價,用百分制、劃分等級等方法來評價學生完成練習的情況,缺乏形成性評價的意識。

  因此,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注意評價學生在完成練習的過程中所表現出的主動參與精神,認真負責的態度,注意發現並及時表揚他們取得的微小進步,淡化學生之間的差異。同時,練習評價的形式要多樣化,克服過去那種學生練習由教師裁決的單一模式,除了教師評價,還可讓學生互相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從而在評價活動中,既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的興趣,又培養評價意識、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能力和進步的信心。

  課外,通過少而精的作業,積累知識,激發興趣,培養能力。課堂內外,都要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人!

  六、改變寫作的方式,倡導自主寫作

  作文教學,我們可以嘗試以下操作程序:

  1、編寫個人作品集。要求每個學生,從高一入學時開始,就為編個人作品集做好以下工作:

  ①為自己的作品集起一個動聽的名字;

  ②每週完成1000字的練筆,練筆的時間、內容自定;

  ③給自己的每週練筆做些美工,如插圖、文字配色、貼相片、配底紋等;

  ④為自己的作品集寫一篇序言;

  ⑤每十週就編一個小集子。一個學期編一個大集子。

  高中三年就有個人作品集6本。高三下學期期中,選編一個《個人作品集精選》。這樣,到高中畢業時,每個學生手頭上就有自己的作品集七本。

  2、選編班級作品集。以班為單位,選編《___班學生優秀作品集》(或者取個更動聽的名稱)。

  3、選編年級作品集。以年級為單位,選編《___年級學生優秀作品集》。

  4、選編徵文作品集。在每年教師節、國慶節、元旦、五•一節、暑假等節日或長假時間,舉辦徵文活動,然後選編《___徵文獲獎作品集》。

  5、舉辦學生個人作品展。在每學年第二學期開學第二週,以年級為單位,舉辦“___年級學生個人作品展”。時間為一週,地點待定。參加展出的作品是該年級全體學生的個人作品集。無論美醜,無論優劣,要求全體學生的作品都必須參加展覽。按一、二、三、四、五等評定學生個人作品集的等級,獎勵獲得前三個等級的學生。組織各班學生輪流參觀、瀏覽,每班參觀時間為1節課。

  七、關於分層教學

  分層教學可分識記、閲讀、寫作三個部分,在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分層;授課時教學分層、輔導分層、作業分層等。每個部分對上、中、下三個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要求。(比如作文實行“達到”目標,下等水平的學生要求達到40分,中等水平學生44分或以上,優等生達到48分以上)那個層次的學生達不到要求,要進行鞏固性訓練。

  八、充分發揮多媒體的作用

  教學時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增大課堂學習容量,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效果。挖掘學生非智力因素,如:

  1、進行賞識教育,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2、經常找學生談心,以的熱情和耐心解決學生的疑惑;

  3、在學生最需要的時候出現在學生的面前,關心學生;

  4、對學生進行細緻的心理輔導。

學科教師個人工作計劃3

  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級組工作計劃為指導思想,全面貫徹落實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精神,全備課組成員將積極主動地開展教學教研工作,落實英語教學常規,營造良好的教研氛圍,不斷改革課堂教學,探究科學有效的教學形式。針對我校高一新生普遍英語底子差,基礎薄的實際,堅持“夯實基礎,狠抓雙基,改進學法,激發興趣,提高能力”的原則,長期不懈地抓好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習慣養成。

  二、教學總目標

  完成常規教學任務的同時注重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學生應有較明確的英語學習動機和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能聽懂教師對有關熟悉話題的陳述並能參與討論。能讀供高一學生閲讀的簡單讀物和報紙雜誌,克服生詞障礙,理解大意。能根據閲讀目的運用適當的閲讀策略。能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並報告結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能在學習中互相幫助,克服困難。能合理計劃和安排學習任務,積極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在學習和日常交際中能注意到中外文化的差異。

  三、學情簡要分析

  今年我校高一級共8個教學班,學生整體英語水平較差,並且分數層次多,學生生源構成複雜,大部分來自農村,城區學生少,普遍英語底子差,基礎薄。

  四、教材簡要分析

  本學期完成英語模塊必修(1)五個單元和必修(2)兩個單元。

  具體安排:對於7個單元,每一單元用8課時,課本的學習可以這樣進行:

  ing up和vocabulary一個課時;

  ing和languagepoints三課時

  mar二課時;

  4.練習講評一課時

  5.單元檢測一課時

  五.具體措施和工作要點

  1、做好初高中英語知識點的銜接工作

  為了高中階段的英語教學可以比較順利的展開,使學生打牢英語學習基礎不至於出現知識斷層,本學期要有計劃的把學生國中學過的但掌握不好的詞彙、短語、句型,語法分插於10個單元的新課教學中。

  2.英語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學習習慣是學生學業成敗的關鍵。英語教師要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通過嚴格持久的訓練,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發揮他們的潛能,提高學習效率,培養自學英語的能力.

  各科通用的學習習慣

  A:課前預習和自學的習慣.這是學生學好新課,取得高效率的學習成果的基礎。

  B:始終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聽課,勤記筆記的習慣

  C:課後及時複習的習慣.及時複習能加深和鞏固對新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D:良好的完成作業習慣

  1按時完成作業,書寫規範、不潦草。

  2及時改正作業中的錯誤,找出錯誤原因,並建立“錯題集”的習慣。

  英語科特色的學習習慣

  A:養成大膽説英語的習慣。

  B:養成讀和背的習慣

  C:養成反覆練習的習慣.語言不是教會的,而是在使用中學會的

  3、閲讀訓練

  閲讀理解能力的培養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點,也是大學聯考的重頭戲。在單元教學中專門抽出一兩節課作為閲讀課,並且有計劃的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閲讀方法。

  4、早晚讀的單詞記憶與鞏固

  單詞的記憶與鞏固一直是學生的難點、薄弱點,直接影響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在教學中要重視詞彙教學,狠抓單詞的記憶與鞏固以及對詞彙的意義與用法的掌握。使學生掌握科學的單詞記憶方法和養成勤查詞典的習慣。

  5、集體備課

  集體備課是提高教學質量和整體教學水平的有力保證,有利於經驗豐富的教師與年輕教師互為補充、共同提高。每一對老師負責及時準備好一個單元六個新課的教案和一份單元檢測卷.教案准備好之後集體打印每人一份,留一定位置給每個老師按照班級實際情況因材施教.每個教案要遵循40分鐘內老師講得少,學生練得多,活動設計多的原則.

  6、備課組成員之間互相聽

  備課組成員之間互相聽課,不一定是整個備課組統一進行,而是自行看着課程表安排,有空堂就可以商量互相聽課,建議坐辦公桌對面一對互相聽課.並且在互相聽課之後互相評課.對照發下去的課堂教學評估標準,幫助對方檢查是否都達到了要求,把評課重點放在學生在這節課是否學有所得,學生是否動起來了.

  7、開展英語課外活動,創設語言學習環境

  1)開展課外英語競賽活動:如開展英語口語(演講)競賽、書法比賽、寫作比賽(藉助各類英語傳媒開展)、英語朗誦比賽、英文歌曲比賽等;開展課本劇表演等。以活動促教學。

  2)利用現代化網絡媒體創設語言環境。如佈置學生週末在家收看英語電視節目,觀看經典英文影片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