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貧攻堅工作總結範文精選多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9.57K

脱貧攻堅工作總結範文精選多篇

全力以赴,盡鋭出戰,縱深推進脱貧攻堅,進一步鞏固提升脱貧成果,全面完成年度減貧任務,為打贏打好脱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下面,本站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脱貧攻堅工作總結範文精選多篇,歡迎大家閲讀。

脱貧攻堅工作總結範文精選多篇

篇一:

近年來,硯溪鎮堅持把脱貧攻堅作為第一民生工程來抓,持續完善工作體系、聚焦村莊整治、創新產業扶貧、突出宣傳引導,有力推進了脱貧攻堅工作的順利開展,取得了預期成效。目前,全鎮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户247户651人,2014-2017年脱貧170户472人,2018年,計劃實現貧困村金坊村脱貧摘帽,39户71人脱貧。全鎮鎮脱貧攻堅工作開展情況如下:

一、壓責任、促合力。

成立脱貧攻堅領導小組,進一步明確“春季攻勢”、“夏季整改”、“秋冬衝刺”等攻勢行動的目標任務。鎮脱貧攻堅工作領導小組分別與各行政村支部書記簽訂脱貧攻堅責任狀,壓實脱貧攻堅責任,保障鎮扶貧和移民工作站經費,形成強大合力。成立了鎮脱貧攻堅督查領導小組,下設兩個督查小組,定期對各村脱貧工作進行明察暗訪,督查發現貧困户門診特殊慢性病醫療證辦理遺漏、幫扶幹部走訪不到位、貧困户補錄和退出程序不完善、收益公示表填寫不正確等問題17個,下發整改通知單15份,要求限期整改。

二、抓整治、強基礎。

把高質量完成村莊整治作為脱貧攻堅的重要抓手,多措並舉推進貧困村村莊整治。

一是妥善解決啟動資金,鎮裏為每個自然村預支2萬元,保障危舊房、土坯房拆除的機械費、清運費。

二是分步驟推進危舊房土坯房拆除。由駐村幹部、村兩委幹部先行啟動第一輪拆除,先把閒置的危舊房、土坯房拆除。閒置的拆除後,周密考慮安置羣眾農具、農用物資、牲畜等問題,由鎮裏副科級幹部帶隊包村,分組推進。最後對前面兩個階段未能推動的難點户,由鎮村幹部組成工作隊,逐村掃尾,全面完成貧困村危舊房土坯房拆除工作。

三是嚴把項目質量關。聘請專門設計團隊入村設計,邀請縣直相關部門、村“兩委”班子、各村村民理事會召開評審會,廣泛徵求整治意見。成立鎮重點項目管理領導小組,專人負責村莊整治項目,確保工程質量。截至目前,全面完成了金坊、老的、柏林、孫家、孔家木、象卷、壇頭等7個自然村村莊整治,新修了2.78km的通村公路,解決了村民出行“最後一公里”難題。投入50多萬元,幫助93户建檔立卡貧困户改水改廁,有效改善了村莊環境,提高了村民幸福指數,夯實了脱貧攻堅基礎。

三、強保障、促增收。

構建以鎮政府為主導,行業部門合力攻堅的新機制。2014年以來,累計163户貧困户享受了危房改造補貼。2018年,全鎮83名建檔立卡貧困學生享受寄宿補貼,發放金額5.75萬元;代繳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16.758萬元,代繳重大疾病商業補充保險14.896萬元,同時完成16至60週歲的貧困人口新農保代繳全覆蓋;建檔立卡貧困户中有172户374人享受農村低保。發展金坊村400畝特色中藥材種植基地,輻射帶動周邊23户貧困户和100餘户農户增收。建成貧困村100KW光伏電站,提高貧困村集體經濟年收入8萬元以上。幫助41户貧困户建成光伏電站,户均年增收1500元以上。與忠信玩具廠合作,設立貧困村扶貧車間,增加就業崗位10餘個。將公益性崗位、村級圖書管理員、農村保潔員等就業崗位優先安排建檔立卡貧困户,幫助建檔立卡貧困户增加就業崗位26個。累計完成貧困户個人貸款128.5萬元、“農户+企業”貸款模式1112萬。

四、廣宣傳、濃氛圍。

及時總結宣傳脱貧致富典型,推廣扶貧工作先進經驗,步溪村貧困户喻進生產業致富、金坊村駐村工作隊為羣眾排憂解困等典型事蹟被《峽江新聞》、《井岡山報》等媒體宣傳報道。尤其是金坊村駐村工作隊紮根貧困村,帶領羣眾致富的事蹟被《井岡山報》進行了專欄報道,引起了熱烈反響,在全市樹立了脱貧攻堅先進形象,激發了脱貧攻堅動力。

雖然硯溪鎮在脱貧攻堅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還存在着產業扶貧規模小、貧困羣眾脱貧內生動力不足等一系列問題。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堅定信心,創新舉措,精準發力,堅決打贏脱貧攻堅戰。

篇二:

縣脱貧攻堅領導小組:

2019年以來,逍遙鎮黨委政府始終將脱貧攻堅作為重點工作,多次召開黨政班子會、工作會等,以脱貧攻堅統攬全鎮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問題導向,緊盯“一超六有”和“一低五有”標準,凝心聚力強化政策落實、工作落實、責任落實,圓滿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現將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逍遙鎮有省級貧困村5個,分別是村、桃花村、村、大舜村、村,其中村於2016退出,2019年退出。截止2019年10月底動態調整後,全鎮有建檔立卡貧困户户人,已脱貧户人,2019年脱貧户人。

二、年度減貧任務完成情況

按照縣脱貧攻堅領導小組下達我鎮2019年度減貧任務為户人貧困人口脱貧,今年以來我鎮積極圍繞貧困户脱貧“一超六有”標準,精準施策,積極幫扶,經村評議、鎮村初驗、縣複核、縣公示批准,我鎮户人貧困人口達到脱貧標準,減貧人口任務全面完成。

村2個貧困村經過村申請、縣級驗收、市級驗收等程序,達到村退出標準,退出任務全面完成。

三、主要做法及成效

1.村級產業不斷壯大。以產業帶動脱貧,採取“保底收益+照顧貧困+超產分成”的現金收益機制、“村集體主導、合作社組織、貧困户入股”的農事服務機制與“企業捐贈+農户示範+集體增收”的產業扶助機制三種模式脱貧增收。自2016年我鎮引進錦天福澤公司,對三個村通過合作社流轉土地5000餘畝以來,今年,果樹都已進入掛果期。5個貧困村陸續考察,積極引進新的產業,大舜村在發展羊肚菌項目的同時進行間種桑苗,發展蠶桑產業;村栽種油葵種植項目100餘畝;村立足引進產業帶動脱貧致富,發展特色紅薯“294”種植產業100餘畝,引進立根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流轉200畝旱地、水田、荒地開展蒲公英種植。村集體自主發展優質大米產業,成立鄉無公害大米種植銷售協會,在全村發展無公害大米種植120畝。

2.貧困村集體經濟發展有序推進。村集體經濟收入達4.3254萬元,桃花村集體經濟收入達5.286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達3.7897萬元,大舜村集體經濟收入達5.792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達6.9萬元。

3.落實動態調整政策。對照國扶系統,利用“查補強”、動態調整等之機,對貧困信息進行再核查,該清退就清退,該增加就增加,確保對象精準,不漏一人,不錯一户完善國家子系統數據。今年以來,全鎮動態管理整户,自然新增貧困人口63人,自然減少279人,確保了扶貧對象的精準。

4.“精”“能”“準”“實”四字訣落實“兩不愁三保障”回頭看大排查工作。對照“兩不愁三保障”脱貧標準,按照省市縣“一村一村的查、一户一户的過、一項一項的問”的要求,逍遙鎮對全鎮1212户建檔立卡貧困户、226户易地扶貧搬遷户、10户非建檔立卡特殊困難户進行拉網式大排查,通過“力量組織要精”“人員培訓要能”“問題排查要準”“措施整改要實”四字訣,不折不扣進行對標“體檢”,全面摸清突出問題,找準薄弱環節,拿出過硬措施,推動問題整改,確保脱貧任務高質量完成。經排查,全鎮1212户貧困户、10户特殊困難户在“兩不愁、三保障”方面共存在原始問題1029個,系統上報22個。針對發現問題逐户入户核實,層層審核把關等措施,全面完成系統信息錄入,整改問題逐一銷號等工作,對動態調整不及時、手冊填寫不規範、政策知曉度不高等一般性的問題進行了立查立改;對用電、用水、醫療等方面問題,實地查看情況後,協調相關部門進行了整改;對住房安全等突出問題,進行户户核實具體情況,集中研究具體整改措施,以最快的整改速度進行了整改落實。目前,1029個原始問題,22個上報問題已全部整改完成。

5.嚴把數據質量關。運用好扶貧開發信息系統,加強各類基礎信息管理,針對全鎮1212户3254人貧困人口進行數據核查和完善。要求幫扶幹部入户時帶上貧困户信息表以及幫扶手冊、脱貧攻堅APP進行核對,對不正確的進行標註並填好入户表,進行彙總後報鎮扶貧辦進行統一修改,確保了數據質量四合一,形成了一套真實、管用、有效的活數據,為實現逍遙鎮“扶貧工作務實、脱貧過程紮實、脱貧結果真實”提供精準支撐和堅實依據。

6.積分獎補活動。為提高農村基層組織組織羣眾、發動羣眾、凝聚羣眾、服務羣眾的能力水平,進一步轉變扶貧幫扶方式,極大地激發貧困户內生動力,做到“扶貧”與“扶志”相結合。逍遙鎮立足獎勵優秀,鼓勵先進的理念,要求各村開展積分評比,按名次先後確定獎勵等級,對排名靠前的貧困户進行物質獎勵。2019年逍遙鎮開展了積分獎補活動,發放獎品共計343330元。

7.實施到户項目,促進貧困户脱貧增收。逍遙鎮對有自主發展意願和自主發展能力的600户貧困户,切實加強技術扶持和指導,全面激發羣眾自力更生脱貧致富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不斷增強貧困户自身發展的內生動力。

8.積極宣傳電商扶貧政策,引導貧困户再就業。7月份海爾公司員工到逍遙鎮面向貧困户開展電商扶貧培訓。接縣扶貧移民局通知後積極響應,培訓當天組織了31個有電商經營意向的貧困人口參加培訓。該電商扶貧項目通過使用海爾順逛平台,可以讓參與者通過線上線下的模式銷售家電。該培訓帶來了新的經營理念和銷售技能,同時該培訓也向參與者普及了電器基本知識。

9.積極開展感恩教育活動。深入開展羣眾參與脱貧攻堅工作,充分發揮羣眾主體作用。逍遙鎮黨委一貫堅持“扶貧先扶志”的理念,充分利用“農民夜校”、鎮村廣播、院壩會、文藝演出等形式,大力開展感恩奮進教育。依託“四好户”、“脱貧光榮户”、“脱貧榜樣”等評比活動鼓勵貧困户自力更生,把感恩體現到實際行動上來,着力破除部分貧困羣眾“等靠要”思想,教育引導貧困羣眾樹立自強不息、誠實守信、脱貧光榮的思想及感恩意識,奮力推進物質與精神“雙脱貧”。

四、經驗做法和特色亮點工作

創新機制,聯動發展,推進小農户與現代農業有機融合。近年來,逍遙鎮在推進鄉村振興及脱貧攻堅戰略過程中,始終堅持把促進農民增收作為首要任務,把產業發展作為重要支撐,形成了“保底收益、照顧貧困、超產分成”的利益聯結機制。但這種模式只能解決當前農村大量勞動力外出、土地撂荒現象突出、農民純收益相對薄弱的問題,沒有真正意義的提高農民發展現代農業的參與度、獲得感。為此,逍遙鎮按照市縣主要領導的指示精神,引入現代農業發展新理念,試點推廣“產聯式合作社”發展模式,在2019年重點實施職業農民培訓,通過600畝山桐子、200畝蒲公英、100畝羊肚菌的產聯式模擬發展,探索形成“五四三二一”的運行機制,逐步實現小農户與現代農業的有機銜接。

1.明晰五聯思路。一是資本聯投。農户以土地經營權、勞力投入入股,企業以種子、化肥、技術入股,村集體以集體資產或資金入股,合作社以組織服務或資金入股。二是生產聯管。村集體主導、合作社組織發動羣眾管理,羣眾主體定責生產,企業負責對羣眾進行職業化技能培訓和生產技術指導(即開展職業農民培訓),今年以來通過縣就業局以及村鎮培訓職業農民200餘人次。三是經營聯動。企業負責市場開拓及品牌建設,合作社自主發揮村級電商平台優勢對外宣傳,村兩委依託上級政府開展的展銷會、洽談會等平台組織企業進行產品推薦。四是效益聯贏。根據不同產業發展的投入成本,由企業、小農户、村集體、合作社按照產業的生產、管理、銷售情況收益按股分成。五是風險聯控。企業繳納土地收益保證金和市場風險保證金,職業農民繳納生產(勞力投入)保證金,實行土地收益保底和產品銷售保底。

2、明確四級責任。一是村集體。主導建立產聯式合作社和集體經濟組織,開展產業發展統籌組織、監督實施、協調服務工作,整合項目配套基礎設施。二是合作社。組織和動員羣眾流轉土地,開展招商引資,引進適合本村發展的現代產業,與產業業主協商洽談合作事宜。三是企業主。引進現代產業品種,按期實行土地流轉,與合作社協商給予土地流轉費,開展技術培訓,吸納本地農民務工,讓農民參與產業“耕、種、管、收、銷”全過程,讓農民瞭解產業發展的技術和營銷,看到有利可圖,再引導其流轉土地發展產業,成為小業主,逐漸實現農户發展產業全覆蓋。農民成為小業主後,企業負責提供種子、技術、肥料,負責產品的保底銷售和土地的保底收益。四是小農户。參加產業發展的職業技術培訓,主動進入企業務工,參與產業發展全過程,掌握產業發展各個環節後,自願承包一定數量的耕地發展產業,成為產業小業主。

3.落實三項配套。一是基礎設施。新建或改建田間作業道路,實現生產作業“路相通”。新建或整治渠系、塘堰、池,實現生產用水“水相連”。新建或改建農業生產管理用房,設施用地實現“全保障”。通過四川鐵投公司捐贈620 萬元,修建大舜村安子溝二、三台地3公里產業道路,村2.4公里毛葉山桐子道路路面工程;通過煙草公司捐贈180 萬元,修建大舜村道路擴寬3000米 ,新建道路1000米,卵石擋牆1420米,蓄水池5口,錯車道2個。二是政策扶持。爭取涉農項目圍繞特色產業入駐,及時兑現新型經營業主獎勵扶持政策。三是服務到位。鎮在資金項目上主動作為,統籌協調,村在土地流轉、產業落地上全力推動,合作社發揮組織農户,合作生產,溝通協調服務。

4.做到兩個保底。一是產品銷售保底。對產品的收成,由龍頭企業以不低於合同約定的價格保底收購,若市場價高於保底價格,則按市場價收購。二是土地收益保底。對土地的收益,合同約定最低基數。按產品收成核算,若畝均收益不足基數,不足部分由龍頭企業負責補足,超出部分按股比分成。

5.建設一個基地。建設一個職業農民培訓基地,以鎮政府會議室為經營管理理論室內培訓課堂,以村毛葉山桐子、柑橘產業園區和大舜村羊肚菌、蒲公英產業園區為實用技術現場教學點。

五、存在問題或建議

1.宣傳有待進一步加強。一方面,由於在家普遍為老弱病殘,理解能力差、易忘,對政策不清楚,對自己已享受的政策説不清、記不全。另一方面,常年外出在家人員較多,通過電話、微信、QQ等方式宣傳難度較大。

2.個別貧困户感恩教育需加強。個別貧困户“等、靠、要”思想一定程度存在,主動脱貧願望不強,感恩教育要進一步強化。

六、2020年工作謀劃

1.持續抓好扶貧數據管理。一是強化動態調整,做到應進則進、應退則退。同時做好動態監測,防止脱貧人口返貧。二是完善系統數據,做好“兩摸底一核查”工作,核實核准貧困户信息,全面維護系統數據,確保扶貧系統數據的高質量、高標準。三是做好2020年扶貧普查前期準備工作,充分運用好貧困户基礎信息、幫扶措施採集工作成果,為2020年扶貧普查工作做好充足的準備。

2.持續完善基礎設施。着力加強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進一步改善提升羣眾生產生活條件。

3.加大社會扶貧力度。着力完善“中國社會扶貧網”管理機制,進一步提高貧困需求信息發佈與對接的質量,努力營造全社會參與扶貧濟困的濃厚氛圍。

篇三:

2018年是我縣脱貧攻堅摘帽之年,我鎮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縣委關於精準脱貧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把精準扶貧、精準脱貧、同步小康作為扶貧工作的終極目標,紮實開展各項幫扶措施,現將我鎮2018年工作開展情況彙報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我鎮自2013年建檔立卡以來共納入1124户4202人貧困人口,貧困發生率為15.59%,2014年脱貧247户1047人,2015年脱貧122户510人,2016年脱貧103户390人,2017年脱貧160户611人,2018年計劃脱貧400户1331人,貧困發生率降為1.67%。

(一)加強組織領導,確保幫扶工作落實

為了加強對幫扶工作的領導,確保幫扶工作落實,我鎮成立了以黨委書記為組長的鎮脱貧攻堅幫扶工作領導小組,成立鎮扶貧站,指定專人負責協調、承辦、對接脱貧攻堅工作。建立和強化“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親自抓”的脱貧工作責任機制,做到任務明確,責任到人,工作到位,確保扶貧工作得到有效落實。

(二)全力以赴,確保如期脱貧

我鎮把脱貧攻堅摘帽工作作為壓倒一切的中心工作,確保幫扶村按照脱貧時序如期脱貧。全鎮上下同心同向、苦幹實幹,幫扶成效顯著。貧困户精神面貌、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幫扶工作得到了村委、羣眾的支持和肯定。2018年召開3次脱貧攻堅幫扶工作推進會,主動加強與各級幫扶單位的溝通銜接,確保到村到户的幫扶計劃落實到位。

(三)精準施策、精準幫扶,確保貧困户摘帽退出

1、紮實開展入户調查,落實“一户一策”幫扶工作計劃,為謀劃科學脱貧之路提供保障。一是清查各户人口信息,掌握其人員的變動情況;二是結合各精準貧困户的“一户一策”,逐一核對各貧困户的“五個一批”、“兩不愁、三保障”等幫扶內容的落實情況;三是嚴格按照脱貧標準,通過細算各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確定出各貧困户與脱貧目標的差距;四是徵收各貧困户的所需所困,列成任務清單,及時制定相應的幫扶措施;五是仔細督查各農户自身存在的共性與個性問題,列成任務清單及時制定相應的整改措施,並跟蹤督促整改。

2、加強扶貧政策宣傳,激發羣眾內生動力。一是組織全鎮幹部深入學習相關扶貧政策,熟悉掌握政策、運用政策,依託全縣“6+5”產業脱貧方案及相關扶貧優惠政策助推脱貧摘帽、促進增收;二是入户開展政策宣傳,向農户傳達打贏脱貧攻堅戰的相關文件精神,宣傳產業扶貧、健康扶貧等有關扶貧政策,解讀貧困户脱貧標準和認定程序。三是大力支持各村以羣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有獎知識問答,扶貧和扶志、扶智並舉,開展感恩教育,破除貧困羣眾落後思想觀念,樹立脱貧信心和決心。同時,以入户宣講、流動宣傳等方式引導羣眾學知識、學政策、學技能、學習慣,激勵羣眾上進心,強化脱貧信心,激發羣眾內生動力。通過廣泛宣傳,堅定羣眾脱貧致富的決心,激發羣眾響應和參與脱貧攻堅戰的內生動力,調動羣眾發展生產的積極性。

3、積極開展幫扶工作,為貧困户謀發展、辦實事、促增收。幹部認真開展各項幫扶工作,在財力、人力、物力上對村兩委建設、基礎設施建設、扶貧户生產生活方面給予大力援助。全體幫扶責任人員建有幫扶台賬和走訪記錄,與幫扶貧困户結窮親送真情,幫扶措施落實有力。

二、存在的問題

(一)幫扶工作存在不足之處。在幫扶工作方面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部分幫扶單位特長和優勢未得到充分發揮;二是部分駐村幫扶工作隊幫扶能力和水平還有待提升。

(二)部分貧困户存在“等、靠、要”思想依然嚴重。部分貧困户缺乏脱貧攻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仍然滿足於算“經濟帳”、“收入帳”。喜好“拿來主義”,不主動思考具體的扶貧措施,“等、靠、要”思想依然嚴重。

三、2019年工作計劃

精準脱貧已經到了攻堅期,全鎮領導幹部將進一步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充分調動各方面的力量助力精準扶貧精準脱貧工作,切實將這項工作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做實做細做好各項工作。與各幫扶成員單位進一步加強溝通協調,提高思想認識,完善工作機制,以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敢打敢拼的工作勁頭,發動最廣泛的力量,形成合力攻堅態勢,確保脱貧攻堅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具體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認真審視,堅持問題導向。仔細對照有關通報反饋問題,進一步做好當前幫扶問題整改工作,針對通報反饋問題,堅持問題導向,做到發現和解決問題一個不漏、一個不剩,切實抓好存在問題整改落實,補齊工作短板,鞏固脱貧成效。

(二)因地制宜,加大幫扶力度。進一步確保脱貧幫扶計劃落到實處,對照調整幫扶舉措,銜接最新扶貧政策,抓好“一户一策”精準落地和動態調整,把幫扶工作做紮實,結合農村“三變”改革,進一步提升特色富民產業發展質量和水平,帶動貧困户發展壯大脱貧特色產業。

(三)結合實際,靠實工作責任。進一步鞏固脱貧工作成效,持續深化作風建設,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堅持脱貧攻堅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緊緊圍繞“一收入、兩不愁、三保障”目標任務,堅持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緊扣時間節點,分類施策、精準救助,確保全面完成脱貧攻堅任務。

篇四:

2018年,我市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以及省委、省政府重要決策部署,認真貫徹習近平 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緊盯責任、政策、工作“三落實”,全力以赴,盡鋭出戰,縱深推進脱貧攻堅,進一步鞏固提升脱貧成果,全面完成年度減貧任務,為打贏打好脱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一、責任落實全面壓實

一是高位落實扶貧主責。嚴格落實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黨政主要領導“雙組長”負責制,及時貫徹落實上級要求,研究解決重大問題。10月29日,省委書記李錦斌來宣調研,認為我市脱貧攻堅工作“抓得緊、抓得實、抓得活”,給予充分肯定。市委市政府堅持以上率下,主要負責同志帶頭開展四級書記遍訪貧困對象推進鄉村振興行動,掀起全市四級書記遍訪熱潮,全年累計開展扶貧調研走訪35次、涉及42個鄉鎮、貧困户220餘户。市委書記陶方啟自7月14日上任以來,立即深入鄉村、高頻調研走訪,並在廣泛掌握基層情況的基礎上,明確提出宣城市應該走出一條產業發展促高質量脱貧的新路徑。11月19日,陶方啟主持召開“學總書記扶貧論述,促高質量脱貧攻堅”座談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 總書記扶貧工作重要論述以及李錦斌書記調研我市脱貧攻堅重要講話精神,研究部署我市高質量脱貧工作。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冬雲經常性到縣市區開展專題調研部署推進脱貧攻堅工作,督促上級政策不折不扣落實,幫助羣眾有效解決各類問題。市委市政府先後召開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領導小組會議、工作推進會議等重要會議21次,強力推進脱貧攻堅工作。各級各單位嚴格落實脱貧攻堅責任制,着力壓緊壓實責任,不斷健全橫向到邊、縱貫到底的責任體系,切實擰緊人人負責、層層盡責的責任鏈條。

二是完善健全工作機制。深入梳理脱貧攻堅工作機制,研究出台《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工作規則》《脱貧攻堅責任清單》《脱貧攻堅暗訪制度》等系列工作機制文件,進一步強化對市“十大工程”牽頭部門以及各縣區的統籌調度,做到全市脱貧攻堅工作上下聯動,左右協作,一盤棋推動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如《責任清單》,將年度任務以責任書形式細化、量化、項目化分解下達至各責任單位;《暗訪制度》則以“四自”方式和“四個現場”工作法(現場查看、現場指導、現場反饋、現場交辦)進行暗訪。通過完善機制,全面形成完整的責任鏈條和工作閉環。

三是認真抓好問題整改。一是着力開展“重精準、補短板、促攻堅”專項整改。4-6月份,結合2017年市縣領導班子考核發現問題,深入開展問題排查,自下而上逐級建立問題台賬,共查擺問題47983個,全部整改到位。二是紮實開展年中督查整改。6月份,結合省年中督查反饋的4大類80個問題,舉一反三制定《宣城市脱貧攻堅基層基礎提升方案》,對“三精準”、“三落實”和資金使用問題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全面排查,共排查問題35068個,全部整改到位。三是全面開展“七個不落一個不少”大排查。實行市、縣、鄉、村網格化排查工作格局,對8個方面205個問題進行全面排查,確保排查無死角,共排查出問題43646條,全部整改到位。四是開展第三方評估反饋問題整改。針對省第三方評估反饋74條問題,各縣區點對點分析問題原因,制定具體整改措施,做到舉一反三。1月上旬,市領導組織召開兩次會議,並赴基層一線督促問題整改。五是深入開展巡視整改。對照省委巡視組反饋意見,深入剖析原因癥結,制定深化脱貧攻堅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方案,廣泛摸排線索,建立整改工作清單,嚴格整改到位。堅持“當下改”和“長久立”相結合,舉一反三,建章立制,建立了脱貧攻堅監督執紀問責聯絡等四項長效機制。

四是抓緊抓好立行立改。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重大決策部署,以“四送四通”為主要抓手,抓緊抓好脱貧攻堅各類監督檢查發現問題整改不落實和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的立行立改。10月31日上午,在李錦斌書記10月30日離宣後第一時間召開市委常委擴大會議,傳達貫徹李錦斌書記在宣調研講話精神,根據省委立行立改工作部署,第一時間研究制定我市實施方案。全市各地各部門針對政治站位上是否有差距、政策落實上是否有差距、工作指導上是否有差距、作風建設上是否有差距,圍繞“學、查、改、立”四個環節深入開展“四查四改”,做到刀刃向內,對標對錶,從嚴自查,舉一反三,共查擺出10個方面14個問題,精準制定41條整改措施,立行立改,成果明顯。

五是切實強化隊伍力量。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扶貧隊伍建設的通知》,全市共調整配強了1500餘人的縣鄉村三級扶貧專業隊伍。堅持將黨性強、素質高、作風硬的幹部充實到基層扶貧一線,根據貧困村致貧原因和實際需要,精心安排選派單位和幹部。全市109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共選派109支扶貧工作隊、303名幹部。對因病不能正常駐村工作、履職不到位、涉嫌違紀違法等情況的選派幫扶幹部及時進行調整,全年共召回、調整改派31人。嚴格落實駐村工作管理制度,常態化開展選派幫扶幹部在崗情況暗訪。紮實開展“雙包”工作,全市累計1.4萬名幫扶聯繫人每月進村入户,針對致貧原因對症下藥、精準幫扶,做到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出台幫扶責任人動態管理辦法,對因客觀原因影響履行幫扶責任的幫扶責任人,按照“大穩定、小調整”原則進行動態調整,全年共調整175名市直單位幫扶責任人,確保幫扶工作規範有序、穩定不脱節。

六是持續改進工作作風。按照扶貧領域“作風建設年”行動部署,紮實開展扶貧領域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對扶貧領域8個方面36項問題開展全面“體檢”和嚴厲整治,作風建設明顯改善。開展集中和隨機暗訪,對落實力度不夠、工作成效不明顯的縣級政府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對109個貧困村開展脱貧攻堅全覆蓋專項巡查,發現29類問題全面整改完畢。全年全市共查處扶貧領域突出問題321件,處理責任人508人(問責81人),其中黨紀政務處分156人,組織處理352人,移送司法機關3人,涉案金額1395餘萬元。強化通報曝光,共36批次通報典型問題62個,點名道姓曝光責任人71人。充分運用扶貧信息系統及各部門大數據平台,減少村級填表報數;精簡會議活動,減少發文數量,規範文件簡報,嚴禁要求基層報送規定以外的文件報告和信息簡報,調研活動嚴格遵守中央及省有關規定,一律輕車簡從,不為迎接檢查製作展板,不搞層層陪同,切實減輕基層負擔。

二、政策落實全面強化

一是強化產業帶動。我市持續在提升脱貧質量上求突破,全力推廣“四帶一自”產業扶貧、“三有一網”點位扶貧等扶貧模式,着力打造產業扶貧升級版,7月24日,張曙光副省長對我市脱貧攻堅及產業扶貧工作給予批示肯定。產業扶貧方面:全市累計發展到村產業項目766個,到户產業項目10.6萬個。全市投入資金2.407億元用於農業產業扶貧,其中財政資金1.1665億元,支持貧困村發展特色種養業項目153個,33066户貧困户享受特色種養業扶貧政策,建成特色種養業扶貧基地117個。106個特色種養業扶貧村、16250户特色種養業扶貧户全部達標;到村項目覆蓋率100%,到户項目覆蓋率均達到90%;創建“一村一品”貧困村21個。宣城市念念蝦稻輪作專業合作社獲批為國家級稻漁綜合種養示範區,2個基地入選全省產業扶貧十大園區,1家合作社入選全省產業扶貧十大合作社。13個鄉村旅遊扶貧重點村“八個一”工程全部完工,28家旅遊企業與貧困村開展結對幫扶,累計帶動貧困户就業1020人。109個貧困村電商服務網點建設實現100%全覆蓋,電商培訓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數1174人,電商領域從業貧困人口數達286人。實施村級光伏扶貧項目66個,户用光伏項目103户,總裝機容量4648.49千瓦。就業扶貧方面:出台《宣城市購買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實施辦法》,以購買服務方式,對基層平台向貧困勞動者提供就業失業、崗位推薦、技能培訓、落實補貼政策等服務的給予補助。強化“三業一崗”舉措,2018年全市新增幫扶就業3207人,新招募就業扶貧基地66個,提供就業崗位2145個。新建成就業扶貧驛站60個,吸納貧困勞動者588人;新開發居家就業崗位3182個、輔助性崗位992個,共吸納貧困勞動者1217人;結合林長制、河長制、農村保潔等開發公益崗位近4000個,吸納貧困户就業達5000餘人次;召開就業扶貧專場招聘會41場,發佈轉移就業崗位28005個,發放就業扶貧資金460.22萬元。

二是強化保障兜底。健康扶貧方面:在全省率先實施農村貧困人口疾病保障“5090”工程(患50組重大疾病的,省內住院報銷比例不低於90%)。全面落實“先診療後付費”和“門診、住院一站式結算”,實現縣域醫共體全覆蓋、貧困人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全覆蓋。全市貧困人口享受綜合醫保88583人次,累計補償14563.37萬元,其中,“351”補償927.09萬元、“180”補償575.02萬元,“5090”累計補償133.65萬元;住院平均報銷比例達90.27%,慢性病門診實際平均補償比達97.01%;全市15種大病專項救治1531人次,救治率達100%。教育扶貧方面:開展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控輟保學”工作,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適齡子女無一因貧輟學。向6609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幼兒)發放資助資金1206.43萬元;雨露計劃全年資助建檔立卡貧困子女參加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總數2116人次,資助金額317.4萬元。社保兜底方面:提高保障標準,持續提升救助水平,全市28430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納入低保,農村低保月人均標準7月份提高到400元,較上年增長25%;寧國市、宣州區實現城鄉低保標準統一,標準為月人均560元。

三是強化小貸發放。大力推廣“一自三合”模式,堅持户貸户用原則,選準一批效益好、社會責任強的經營主體,跨區域帶動有發展意願的貧困户。全市扶貧小額貸款餘額5.5億元,貸款户數18476户,貧困户獲貸率48.35%。其中本年新增扶貧小額貸款2.51億元,完成省定目標任務130.9%。建立健全扶貧小額貸款貼息機制,全市共建立扶貧小額信貸風險補償金5011萬元,累計貼息1458萬元。

四是強化雙基建設。對照基本公共服務配置標準,編制“十三五”雙基項目建設方案,建立全市雙基建設項目庫,儲備項目525個,預計總投資89.28億元。2018年計劃開工建設92個,累計完成投資22.6億元。出台《宣城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全面開展農村環境“三大革命”和人居環境整治。農村安飲工程總投資3729萬元,建設工程72處,受益農村居民1.85萬人。加快推進農村公路建設,進一步完善路網結構,2018年全市農村道路暢通工程772公里全部完工,涇縣榮獲全國“四好農村路示範縣”稱號。完成建檔立卡貧困户農村危房改造828户。

三、工作落實全面到位

一是堅持扶持對象精準。不斷提高精準識別質量,完善動態管理機制,做到“應納盡納”“應退盡退”。開展“動態管理精準度提升專項行動”,以村民小組為單位,對建檔立卡情況實行全覆蓋排查,對建檔立卡信息系統以外的農村人口精準識別查漏補缺,嚴格把好扶貧對象識別“源頭關”,累計清退1193户、2691人,新增107户、344人,返貧4户16人。做好貧困人口新增、清退的後續管理工作,確保工作不斷檔。建立扶貧開發系統信息管理工作制度,實行信息系統數據質量“周核對”、“周整改”、“月通報”,累計排查整改問題數據達16萬條,切實提升數據質量。按照高標準高質量要求,嚴格執行精準退出程序,實事求是、應退盡退,堅決杜絕虛假脱貧、數字脱貧,2018年全市原計劃脱貧904人,實際通過省第三方評估達脱貧標準931人。重點關注易返貧困難羣體,經常上門聯繫,跟進扶貧舉措,降低返貧風險。緊緊圍繞羣眾需求,着力改善基礎設施和人居環境,羣眾獲得感顯著提升。

二是堅持資金項目安排精準。全年到位財政專項扶貧資金1.89億元,其中 中央資金3014萬元、省資金3505萬元、市縣兩級資金12395萬元,市縣兩級資金較上年增列3144萬元,增列資金佔地方財政收入增量的10.8%。實際支出18584.87萬元,支出進度達98.3%。清理收回存量資金1057.3萬用於脱貧攻堅,達到可統籌部分的65.2%。建立全市扶貧資金動態監控系統平台,有扶貧開發任務的縣區財政部門均設置扶貧專賬,全面加大了監管力度,確保扶貧資金使用精準到位。遵循市場規律和本地實際,精心謀劃產業項目,着力提升儲備質量,積極構建更為緊密的農企利益聯結機制。全面規範項目庫建設,嚴格執行項目“羣眾參與、村申報、鎮審核、縣審批、市備案”流程,項目資料管理更加規範。全市十三五期間扶貧項目庫謀劃項目13780個。2018年,全市備案開工扶貧項目589個,已完工580個,完工率98.5 %。加大對資金項目的監管力度,採取聽彙報、查資料、隨機點調項目等方式,從資金安排、使用管理、支出進度、資產收益、監督檢查問題整改等方面對5個縣區開展專項督查,累計開展各級各類資金項目督查、暗訪46次,涉及資金達1.8億元。如宣州區開展了對鄉鎮財政所的扶貧專項督查;涇縣每半月組織縣直單位、鄉鎮進行工作互查;旌德縣重點檢查了8個貧困村產業發展項目資金使用情況,對檢查情況進行了通報等。

三是深入推進結對幫扶工作。“雙包”工作方面:全市109個貧困村“單位包村”全覆蓋,其中有包村任務的84個市直單位結對幫扶85個貧困村,市直單位幹部2200餘人結對聯繫貧困户,累計走訪2.9萬餘次。全市各級幫扶單位投入幫扶資金及物資折款2400餘萬元,幫助引進項目273個,直接帶動或幫助就業4000餘户。“百企幫百村”方面:組織330家非公經濟組織參與“百企幫百村”精準扶貧行動,以建設項目、招工、捐贈等方式幫扶109個貧困村和20個非貧困村,已投入項目513個、資金3961.7萬元。全面推廣中國社會扶貧網,有效搭建幫扶需求與社會資源的對接平台,全市累計註冊94592人,資金和物品對接成功率98.85%。紮實開展國家扶貧日“1+10”系列活動,動員社會各界、特別是基層一線更為廣泛直接參與,全市認領扶貧項目98個,認捐金額1050.85萬元。縣域結對幫扶方面:我市宣州區、郎溪縣、廣德縣分別結對幫扶舒城縣、嶽西縣、碭山縣。市及三個縣區領導多次赴結對幫扶縣調研對接結對幫扶工作,機關、企事業單位累計交流達121批次、727人次;支援幫扶財政資金3313.8萬元,幫助建設項目21個;提供就業崗位2060個,就業技能培訓875人,資助貧困學生119名;通過採購農產品、企業代加工、組織旅遊等方式資助資金達1.8億元。

四是全力抓好扶志扶智。通過扶貧日活動,選樹自強脱貧户40名、最美扶貧奉獻企業20家、最美扶貧愛心人士25個、貧困羣眾貼心人100個,有效放大典型示範帶動效應。充分採取“脱貧攻堅大家談”、“扶貧夜訪”等方式,常態開展思想教育,倡導脱貧光榮風尚。分類分級開展政策水平及業務知識培訓,市、縣兩級共開展各種規模業務培訓達136場次,參訓1.8萬人次,各鄉鎮(街道)、村(社區)開展“十大工程”政策解讀、信息數據、系統錄入、動態管理等培訓,參訓人員逾3萬人次。注重發揮村規民約、法治扶貧等作用,深入開展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活動,去除合法權益受侵害、子女不贍養老人等問題,樹立正面導向。宣州區、旌德縣在貧困村開辦“愛心超市”,以表現換積分、以積分換物品,大大激發貧困户內生動力,目前全市正在積極推廣。

四、特色做法

(一)圍繞“四個不漏”,確保扶貧工作全覆蓋。一是縣域推進不漏一個。前期沒有承擔省考核任務的廣德縣、寧國市,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小康路上不落一人”的號召,同步於2015年底開展了扶貧工作(根據省部署,全省36個沒有扶貧任務的縣市區於2018年7月份正式啟動)。7月8日和13日,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及分管領導對我市推進困難羣眾幫扶工作縣域全覆蓋做法給予充分肯定。10月12日,全省36個縣(市、區)困難羣眾幫扶工作推進會在廣德縣召開。二是基礎信息不漏一條。為提高國辦系統數據質量,我市於4月初開始實行“周核對、月通報”制度,每週清洗、每月通報,累計清洗數據200餘萬條,核查疑點數據16萬條,督促縣區整改並對整改情況進行“回頭看”,對整改落後縣區進行通報並責令整改到位。三是問題排查不漏一人。如郎溪縣87個村全部召開動態管理村民組評議會議,深化大走訪,2964名幫扶幹部集中完成7953户貧困户結對走訪,切實提高羣眾參與,提升精準水平。宣州區組織幫扶責任人“村村到、組組入、户户進”,對所有村進行全覆蓋。涇縣開展“扶貧對象動態管理精準度提升專項行動”,全縣劃分三級網格,組織2336人入户開展網格化排查。四是幫扶措施不漏一户。始終堅持精準施策,針對致貧原因,找準“窮根”,結合貧困户勞動能力、就業意願和資源稟賦,駐村工作隊、村兩委幹部、幫扶責任人共同制定幫扶措施和脱貧計劃,認真貫徹落實“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確保幫扶措施精準,幫扶成效鞏固。

(二)聚焦產業帶動,做好加減乘除大文章。一是做好“加”法。通過科學規劃項目、提高產業效能、加大投入保障和廣泛吸納各類社會資金投入扶貧產業發展,着力提升產業扶貧造血功能。5縣區分行業謀劃十三五扶貧項目共達8734個,總投資額16.5億元。宣州區青蝦養殖產業扶貧基地、涇縣浙溪村煙葉產業扶貧基地入選全省產業扶貧十大園區,績溪縣中巧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入選全省產業扶貧十大合作社。二是做好“減”法。堅持市場導向,實施“一村一品”戰略,努力淘汰減少傳統低效產業;開展產業項目風險評估預警,加大農產品市場週期預測,降低產業扶貧潛在風險;以“三變”改革為抓手,以發展產業為支撐,基本消滅集體經濟空白村。如,宣州區作為全省農保擴大試點縣,積極探索“基本險+大災險+商業險”三級保障體系和特色農產品保險保障模式,全面降低農業產業扶貧風險。三是做好“乘”法。全面推廣“四帶一自”產業扶貧模式,大力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加工園區、科創園、休閒農業等園區建設,培育打造規模產業;大力推廣“三有一網”產業模式,促進一、二、三產業有機融合,打造電子商務生態鏈條;優化產業發展政策體系,出台激勵扶持政策,放大資金使用效應;加強項目質量管理,健全風險補償機制。涇縣丁家橋鎮李園村、小嶺村、廣德縣桃州鎮山關村成功入選國家級淘寶村,佔全省入選數的一半。旌德縣組織成立全省首家產業扶貧聯盟,23家企業針對不同類別的貧困户,採取直接認領、入股和保底分紅、務工和訂單、示範帶動自種自養等四種不同幫扶方式,共帶動8個貧困村216户貧困户有效增加收入,取得良好幫扶成效。四是做好“除”法。加強扶貧領域作風建設,加大對扶貧幹部的日常管理;加強重點工作調度推進,嚴格落實責任追究機制,堅決杜絕“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現象,全面肅清扶貧領域不正之風。7月24日,張曙光副省長對我市做好產業扶貧“加減乘除”四字文章做法批示肯定,認為“值得各地學習借鑑”。

(三)狠抓三變改革,激發扶貧工作新活力。以“三變”改革為抓手,深入推進農村改革,激發了農村發展活力,有力地推動了貧困村(户)增收。堅持穩中求快,整市推進農村改革。市出台《關於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實施意見》《宣城市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整市試點方案》,7個縣市區制定“三變”改革試點方案,在完成產權制度改革的基礎上實施“三變”改革。2017年149個村完成“三變”改革,2018年擴大試點,新增262個村。宣州區、郎溪縣、旌德縣2018年整縣推進“三變”改革。全市所有的822個村全部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其中411個村實施“三變”改革,佔全省“三變”村的1/9,97個貧困村完成“三變”改革。堅持因村施策,激發帶貧減貧新動能。因地制宜,整合村特色資源優勢,積極探索各類模式,省委副書記信長星對我市因村施策抓好農村“三變”改革的做法作出批示,給予了肯定。積極試水宅基地“三權分置”,有效盤活農村閒置資產,自旌德縣頒發全國首本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不動產權證書和全國首筆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抵押貸款以來,全市通過“園區+基地+農户”、“龍頭企業+貧困村+貧困户”、“家庭農場+貧困户+吸納就業”等模式,帶動貧困户發展生產、就業務工、資產收益,全面提高貧困村經濟發展、自主脱貧的能力。旌德採取“電商+基地+農户”模式,8個貧困村參與簽訂農產品網貨基地建設三方協議,組織電商企業訂單收購;涇縣星火旅遊公司建設“雲嶺鎮扶貧直通車基地”,線上線下結合,探索“三直三通”綜合扶貧模式。堅持改革引領,持續提高經濟收入。加大資金投入,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各級財政安排資金8300餘萬元專項用於“三變”改革,全市新增家庭農場1627個、農民合作社219家,共落實產業項目570個,帶動資金投入28.26億元。411個“三變”村2018年實現經營性收入8102萬元,較改革前增長3.9倍,村均收益19.71萬元,農民户均增收1150元。2018年在 76個貧困村實施99個資產收益項目,村集體經濟增收190.78萬元,帶動12040名貧困户增收179.62萬元。

(四)創新機制模式,織牢健康扶貧保障網。探索“互聯網+健康脱貧”,創新基層診療新模式。針對基層缺醫的痛點,在全國率先啟動全科醫生助手機器人旌德縣試點項目,對貧困患者提供精細化的診療方案和全方位、全週期的健康管理,幫助貧困羣眾足不出户享受到先進的醫療服務,得到原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王國強局長、李國英省長的批示肯定。目前“互聯網+健康脱貧”工作已在5個縣區全面推開。靶向瞄準因病致貧,去“存量”、防“增量”。深入實施“5090”工程,全市設立專項救助資金410萬元,將50組重大疾病納入新農合“一站式”結算管理,貧困人口50組重大疾病報銷比例從77.52%提高到91%。針對存在因病致貧返貧的高危羣體,各縣區制定出台大病醫療再救助政策,設立專項資金,推動健康脱貧保障關口前移。組建緊密型醫共體,提升基層服務能力。市人民醫院與旌德縣人民醫院組建城市緊密型醫聯體,各縣市區組建9個縣域醫共體,實現全覆蓋。開展“家庭醫生提質提效年”行動,提升家庭醫生服務水平,着力解決“醫防脱節”問題。開展“雙百”考評,保障脱貧資金安全。每個季度對醫院開展綜合績效“雙百”考評,嚴控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嚴打亂住院、亂檢查、亂收費、大處方等過度醫療行為,追繳50餘例違規住院新農合補償資金,全市貧困患者住院次均費用同比下降10.3%。今年國務院對我市提高區域內就診率嚴控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等典型經驗做法給予通報表揚,我市健康脱貧工作在全省健康脱貧三年攻堅工作會上作典型發言。

2019年,我市將以習近平 總書記扶貧開發重要戰略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農村工作會議、全國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等重要會議精神,認真落實市委關於“對標滬蘇浙、爭當排頭兵”推進宣城市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搶抓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新一輪重大機遇,立足新階段,樹立新理念,奮力新作為,堅持把提高質量和穩定脱貧放在首位,全面完成年度減貧和脱貧攻堅各項任務,紮實推進脱貧攻堅高質量發展,為鄉村振興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是統籌脱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做到相互銜接。結合“十三五”規劃和三年行動實施意見,找準鄉村振興和脱貧攻堅契合點,加大資金投入,科學謀劃佈局,形成優勢互補,從產業升級發展、鄉村文化復興、基層組織黨建等角度入手,解決好農村發展不充分、城鄉發展不平衡等問題,加快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

二是統籌開發式扶貧與保障式扶貧,做到相互結合。加快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大力推行“四帶一自”、“三有一網”等模式,着力引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參與產業扶貧。完善健康扶貧、養老、社會救助等社會保障制度,統籌社會保險、社會救助和扶貧開發資源,切實提高保障能力,防止貧困農户因災因病致貧返貧。

三是統籌貧困對象與非貧困對象,做到相互均衡。重點研究解決收入水平略高於建檔立卡貧困户的羣體缺乏政策支持等新問題。旗幟鮮明地把脱貧攻堅工作精準定位、精準佈局到革命老區。加大對非貧困村扶持,加快發展非貧困村集體經濟,在資金和項目上向非貧困村傾斜。加大對非貧困村水路電網等基礎設施投入,開展農村環境整治和“三大革命”。加強非貧困村基層黨組織和幹部隊伍建設,向非貧困村選派駐村第一書記。

四是統籌外力幫扶與內生動力,做到相互補充。落實“四送四通”直通車扶貧舉措,抓好扶志扶智。加強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文明家風、美好鄉風。辦好辦實各種類型的扶貧夜校,加大針對性技能培訓。強化法治扶貧,對不依法贍養老人的,要形成輿論壓力,通過法律途徑妥善解決。

五是統籌基礎工作與高質量脱貧,做到相互促進。強化工作舉措,在“三保障”上再發力,在“三精準”上再突破,在“三落實”上再強化。加強扶貧領域作風建設,持續改進工作作風。切實把提高脱貧質量放在首位,減少和防止貧困人口返貧,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新一輪重大機遇,加快產業升級和“雙基”建設,進一步增強農村發展的基礎和活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