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專業調查報告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29W

要想讓更多人瞭解開展過的調查,寫好調查報告是最重要的一步,為了詳細記錄下調查的發展經過,寫調查報告是我們必須完成的任務,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大學生專業調查報告5篇,供大家參考。

大學生專業調查報告5篇

大學生專業調查報告篇1

這是我第一次利用假期時間參加社會實踐,我明白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是為了引導我們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接觸社會,瞭解社會,投身於社會中的一個良好的形式;也是培養和鍛鍊青年才幹的一個重要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養性,為樹立服務社會的思想提供一個有效的途徑。通過參加這次的寒假社會實踐活動,有助於我們大學生在學校中能夠更新觀念,吸收一些新的思想與知識。為期差不多有三個月的社會實踐,雖一晃而過,卻讓我從寒假社會實踐中領悟到了很多是我在學校中沒有感受到的東西,而這些東西也將讓我終生受用。

社會實踐不僅加深了我瞭解社會各階層人的感情,拉近了我與社會的距離,也讓自己在這次的社會實踐中開拓了視野,增強了能力,進一步明確了我們青年學生的成材之路與肩負的歷史使命。熱門思想彙報社會才是學習和受教育的大課堂,在那片廣闊的天地裏,我們的人生價值得到了體現,為將來更加激烈的競爭打下了更為堅實的基礎。我在實踐中得到許多的感悟!

一、掙錢的辛苦

整天在公司辛辛苦苦上班,天天面對的都是同一樣事物,真的好無聊啊!好辛苦啊!在那時,我才真真正正的明白,原來父母在外打工掙錢真的很不容易!

二、人際關係

在這次實踐中,讓我很有感觸的一點就人際交往方面,大家都知道社會上人際交往非常複雜,但是具體多麼複雜,我想也很難説清楚,只有經歷了才能瞭解。才能有深刻的感受,大家為了工作走到一起,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個性,要跟他(她)們處理好關係得需要許多技巧,就看你怎麼把握了。我想説的一點就是,在交際中,既然我們不能改變一些東西,那我們就學着適應它。如果還不行,那就改變一下適應它的方法。

讓我在這次社會實踐中掌握了很多東西,最重要的就是使我在待人接物、如何處理好人際關係這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同時在這次實踐中使我深深體會到我們必須在工作中勤於動手慢慢琢磨,不斷學習不斷積累。遇到不懂的地方,自己先想方設法解決,實在不行可以虛心請教他人,而沒有自學能力的人遲早要被企業和社會所淘汰。

三、管理者的管理

在公司裏邊,有很多的管理員,他們就如我們學校裏邊的領導和班級裏面的班幹部。要想成為一名好的管理,就必須要有好的管理方法,就要以藝術性的管理方法去管理好你的員工,你的下屬,你班級裏的同學們!心得體會要想讓他們服從你的管理。那麼你對每個員工或每個同學,要用到不同的管理方法,意思就是説:在管理時,要因人而異!

四、自強自立

俗話説:"在家千日好,出門半"招"難!"意思就是説:在家裏的時候,有自已的父母照顧,關心,呵護!那肯定就是日子過得無憂無慮了,但是,只要你去到外面工作的時候,不管你遇到什麼困難,挫折都是靠自已一個人去解決,在這二個多月裏,讓我學會了自強自立!凡事都要靠自已!現在,就算父母不在我的身邊,我都能夠自已獨立!

五、認識來源於實踐

一切認識都來源於實踐。實踐是認識的來源説明了親身實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並不排斥學習間接經驗的必要性。實踐的發展不斷促進人類認識能力的發展。實踐的不斷髮展,不斷提出新的問題,促使人們去解決這些問題。而隨着這些問題的不斷解決,與此同步,人的認識能力也就不斷地改善和提高!馬克思主義哲學強調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認識對實踐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認識對實踐的反作用主要表現在認識和理論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認識在實踐的基礎上產生,但是認識一經產生就具有相對獨立性,可以對實踐進行指導。實踐,就是把我們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客觀實際中去,使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有用武之地。只學不實踐,那麼所學的就等零。理論應該與實踐相結合。另一方面,實踐可為以後找工作打基礎。通過這段時間的實習,學到一些在學校裏學不到的東西。

因為環境的不同,接觸的人與事不同,從中所學的東西自然就不一樣了。要學會從實踐中學習,從學習中實踐。我們不只要學好學校裏所學到的知識,還要不斷從生活中,實踐中學其他知識,不斷地從各方面武裝自已,才能在競爭中突出自已,表現自已。

六、專業的重要性

選擇了會計為專業的我,在這次實踐中自然比較關注這一環。雖然在實踐中只是負責比較簡單的部分,但能把自己在學校學到的知識真正運用出來也使我頗感興奮!在學校上課時都是老師在教授,學生聽講,理論部分佔主體,而我自己對專業知識也能掌握,本以為到了企業實踐應該能夠應付得來,但是在企業裏並沒想象中如此容易。

平時在學校,數字錯了改一改就可以交上去了,但在工廠裏,數字絕對不可以出錯,因為質量是企業的第一生命,質量不行,企業的生產就會跟不上,而效率也會隨之降低,企業就會在競爭的浪潮中失敗,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企業要時時保持着這種競爭狀態,才能在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就因為這樣,企業會對每一個在廠的員工嚴格要求,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出錯,這種要求在學校的課堂上是學不到的,在學校裏可能會解一道題,算出一個程式就行了,但這裏更需要的是與實際相結合,只有理論,沒有實際操作,只是在紙上談兵,是不可能在這個社會上立足的,所以一定要特別小心謹慎,而且一旦出錯並不是像在學校裏一樣老師打個紅叉,然後改過來就行了,在工廠裏出錯是要負上責任的,這關乎工廠的利益損失。

大學生專業調查報告篇2

一、調查概況

二、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具體目標

1、居民節能減排意識的深化程度

2、怎樣培養居民的節能減排意識

(二)調查方法

1、實地採訪

對居民進行實地調查,採訪的內容包括了居民是否具有節能減排意識,對節能減排的態度,以及認為節能減排對社會發展有什麼好處三個方面進行了調查,共採訪了60位居民,有42位願意配合調查,調查結果接近理想。

2、小組會議

調查期間,共舉行了兩次小組會議,對調查的記錄進行了分析和整理,為後續的調查提供了基礎。

三、調查結果

對實地採訪的記錄分析,以及小組會議之後得出的結果顯示,居民節能減排意識較低。

(一)節能減排意識現狀分析

中科院一項調查顯示,我國是全世界自然資源浪費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在59個接受調查的國家中排名第56位。另據統計,中國的能源使用效率僅為美國的26.9%,日本的11.5%。因此,推進節能減排,可謂迫在眉睫。

1、節能減排的意義

我國經濟快速增長,各項建設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資源和環境代價,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日趨尖鋭,羣眾對環境污染問題反應強烈。這種狀況與經濟結構不合理、增長方式粗放直接相關。不加快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資源支撐不住,環境容納不下,社會承受不起,經濟發展難以為繼。只有堅持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才能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同時,温室氣體排放引起全球氣候變暖,備受國際社會廣泛關注。進一步加強節能減排工作,也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迫切需要,是我們應該承擔的責任

2、對節能減排的態度

在29日舉行的第三屆世界環保大會上,節能減排的中國責任再次成為與會專家討論的焦點。專家們一致呼籲,中國在節能減排方面的態度是積極的,中國需要得到發達國家的理解和技術上的免費支持。

3、居民節能減排意識現狀

調查結果表明,居民現在對於節能減排意識明顯偏低。

(1)節能減排意識只是口頭説説

説節能減排,誰都知道,採訪的時候,都説知道,但是每每問道生活中的一些做法,卻是大相徑庭,簡單的説就是,現在都是口頭説説,可現實能做到的卻沒有幾人。

(2)只顧眼前,不顧後代

現在的物質生活可謂豐富,都説現在生活好了,看着大街上成堆的垃圾,真是汗顏,感歎:生活好,也不用這麼浪費吧!,採訪中發現,現在的居民多數都是想到怎樣讓自己過得好,問誰想到過子孫後代,但是卻沒有幾人考慮過,這足以引起重視。

四、對調查結果的體會

通過現在平莊發展來看,居民生活越來越好了,鋪張浪費也隨之而來,我認為是宣傳的力度不夠,還有就是現在家家都有錢了,攀比之風越來越嚴重,居民素質有待提升。

五、節能減排的措施

政府

1.首先控制增量,調整和優化結構。

繼續嚴把土地、信貸兩個閘門和市場準入門檻,嚴格執行項目開工建設必須滿足的土地、環保、節能等六項必要條件,要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業過快增長,加快淘汰落後生產能力,完善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的政策措施,積極推進能源結構調整,制定促進服務業和高技術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

2.強化污染防治,全面實施重點工程。

加快實施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實施水資源節約項目。加快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設。推動燃煤電廠二氧化硫治理。多渠道籌措節能減排資金。

3.創新模式,加快發展循環經濟。

深化循環經濟試點,推進資源綜合利用,推進垃圾資源化利用,全面推進清潔生產。組織編制重點行業循環經濟推進計劃。制定和發佈循環經濟評價指標體系。深化循環經濟試點,利用國債資金支持一批循環經濟項目。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對節能減排目標未完成的企業,加大實行清潔生產審核的力度,限期實施清潔生產改造方案。

4.夯實基礎,強化節能減排管理。

出台《節能目標責任和評價考核實施方案》,建立目標明確,責任清晰,措施到位,一級抓一級,一級考核一級的節能目標責任和評價考核制度。嚴格執行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制度。強化對重點耗能企業,特別是千家企業節能工作的跟蹤、指導和監管,對未按要求採取措施的企業向社會公告,限期整改。加強電力需求側管理。擴大能效標識在三相異步電動機、變頻空調、多聯式空調、照明產品及燃氣熱水器上的應用。擴展節能產品認證範圍,建立國際協調互認。組織開展節能專項檢查。研究建立並實施科學、統一的節能減排統計指標體系和監測體系。

5.健全法制,加大監督檢查執法力度。

6.完善政策,形成激勵和約束機制。

積極穩妥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完善有利於節能減排的財政政策,實行有利於節能減排的税收政策。調整《節能產品政府採購清單》,研究試行強制採購節能產品的辦法。拓寬融資渠道,促進國內及國際金融機構資金、外國政府貸款向節能減排領域傾斜。

7.加強宣傳,提高全民節約意識。

組織好每年一度的全國節能宣傳週、全國城市節水宣傳週及世界環境日、地球日、水宣傳日活動。把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理念滲透在各級各類的學校教育教學中,從小培養兒童的節約意識。將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宣傳納入今年科學發展,共建和諧重大主題宣傳活動。組織開展全國節能宣傳週活動和節能科普宣傳活動,實施節能宣傳教育基地試點,組織《節約能源法》和《循環經濟法》宣傳和培訓工作,開展節能表彰和獎勵活動。

大學生專業調查報告篇3

現如今,會計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技術專業,不能照搬書本,只有真正的“實戰”經驗—實習,將是我們踏入會計領域工作前不可缺少的鍛鍊,作為當代研究生,惟有把理論聯繫實際才是當今社會真正需要的優秀人才。作為一個即將走上社會的研究生。實習是必須擁有的一段經歷,它使我們在實踐中瞭解社會,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根本就學不到的知識,也打開了視野,增長了見識,為我們以後進一步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而會計是指對具體事物進行計算、記錄、收集他們的有關數據資料,通過加工處理轉換為用户決策有用的財務信息。

(一)實踐目的

會計作為一門應用性的學科、一項重要的經濟管理工作,是加強經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經濟管理離不開會計,經濟越發展會計工作就顯得越重要。會計工作在提高經濟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發展動力來自兩個方面:一是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二是會計信息使用者信息需求的變化。前者是更根本的動力,它決定了對會計信息的數量和質量的需求。在這個與時俱進的時代裏,無論是社會經濟環境,還是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要,都在發生着深刻變化。會計上經歷着前所未有的變化,這種變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會計技術手段與方法不斷更新,會計電算化已經或正在取代手工記賬,而且在企業建立內部網情況下,成為可能。二是會計的應用範圍不斷拓展,會計的變化源於企業製造環境的變化以及管理理論與方法的.創新,而後兩者又起因於外部環境的變化。學習好會計工作不僅要學好書本里的各種會計知識,而且也要認真積極的參與各種會計實習的機會,讓理論和實踐有機務實的結合在一起,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一名高質量的會計專業人才。

隨着會計制度的日臻完善,社會對會計人員的高度重視和嚴格要求,我們作為未來社會的會計專業人員,為了順應社會的要求,加強社會競爭力,也應該嚴於自身的素質,培養較強的會計工作的操作能力。於是,這個暑假,我到新疆瑞新有限責任會計師事務所參加了社會實踐,看他們如何工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二)實踐內容

會計是個講究經驗的職業,工作經驗是求職時的優勢,為了積累更多的工作經驗,在放假期間我獲得了一次十分難得的機會。在這期間努力將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向實踐方面轉化,儘量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實踐期間能夠遵守工作紀律,不遲到、早退,認真完成領導交辦的工作,得到學習領導及全體工作人員的一致好評,同時也發現了自己的許多不足之處。通過實踐從而進一步鞏固自己所學到的知識,為以後真正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基礎。更讓我感到感動的是,領導讓公司的前輩教會我處理公司的綜合事物。

在實踐中,我參與了全部的出納工作,從審核原始憑證、編制記賬憑證、登賬到編制會計報表都有親自動手。認真學習了正當而標準的會計流程,應前輩的教誨還認真學習了《公司法》、《税法》《會計法》,真正從課本中走到了現實中,從抽象的理論回到了多彩的實際生活,細緻的瞭解了會計工作的全過程,認真學習了各類學校經濟業務的會計處理,並掌握了三門財務軟件的使用。我利用此次難得的機會,努力工作,嚴格要求自己,虛心向財務人員會計實習報告請教,認真學習會計理論,學習會計法律、法規等知識,利用空餘時間認真學習一些課本內容以外的相關知識,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會計技能,具體包括以下幾點:

(1)原始憑證的核籤;(2)記賬憑證的編制;(3)會計簿記的登記;(4)會計報告的編制、分析與解釋;(5)會計用於企業管理各種事項的辦理;(6)內部的審核;(7)會計檔案的整理保管;(8)其他依照法令及習慣應行辦理的會計事項。各項會計業務應包括預算、決算、成本、出納及其他各種會計業務。其中報表的編制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事務,會計報表的目的是向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會計信息要準確、全面、及時,然而當前的財務報表有很多的侷限性。在電子商務時代,基於網絡技術平台的支持,報表的生成將呈現自動化、網絡化和非定時性,衝破了時空的限制。電子信息的迅猛發展,人類正疾步跨入信息社會。網絡經濟正以人們始料不及的速度迅速發展,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裏,作為網絡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電子商務已經走入人們的視野並對傳統會計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單位基本上結合信息時代的要求實現管理的信息化、自動化和網絡化。

為期半年的實習結束了,我在這半年的實習中,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根本就學不到的知識,受益非淺,以學習會計專業的我們,可以説對財務會計已經是耳目能熟了。所有的有關財務會計的專業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結構體系,我們都基本掌握。但這些似乎只是紙上談兵。倘若將這些理論性極強的東西搬上實際上應用,那我們也會是無從下手,一竅不通。

以前,我總以為自己的會計理論知識紮實較強,正如所有工作一樣,掌握了規律,照葫蘆畫瓢準沒錯,那麼,當一名出色的財務會計人員,應該沒問題了。現在才發現,會計其實更講究的是它的實際操作性和實踐性。離開操作和實踐,其它一切都為零!會計就是做賬。下面是我通過這次會計實習中領悟到的很多書本上所不能學到的會計的特點和積累,以及題外的很多道理。

首先,就是會計的連通性、邏輯性和規範性。每一筆業務的發生,都要根據其原始憑證,一一登記入記賬憑證、明細賬、日記賬、三欄式賬、多欄式賬、總賬等等可能連通起來的賬户。會計的每一筆賬務都有依有據,而且是逐一按時間順序登記下來的,極具邏輯性,。在會計的實踐中,漏賬、錯賬的更正,都不允許隨意添改,不容弄虛作假。每一個程序、步驟都得以會計制度為前提、為基礎。體現了會計的規範性。

其次,登賬的方法:首先要根據業務的發生,取得原始憑證,將其登記記帳憑證。然後,根據記帳憑證,登記其明細賬。期末,填寫科目彙總表以及試算平衡表,最後才把它登記入總賬。結轉其成本後,根據總賬合計,填制資產負債表、利潤表、損益表等等年度報表。這就是會計操作的一般順序和基本流程。負責記帳的會計每天早上的工作就是對昨天的帳務進行核對,如打印工前準備,科目結單,日總帳表,對昨日發生的所有業務的記帳憑證進行平衡檢查等,一一對應。然後才開始一天的日常業務,主要有支票,電匯等。在中午之前,有票據交換提入,根據交換軋差單編制特種轉帳,借、貸憑證等,檢查是否有退票。下午,將其他工作人員上門收款提入的支票進行審核,通過信息系統進行錄入。在本日業務結束後,進行本日終結處理,打印本日發生業務的所有相關憑證,對帳,檢查今日的帳務的借貸是否平衡。最後有專門的會計人員裝訂起來,再次審查,然後裝訂憑證交予上級。

單位需要有人“當家”,而“當家”人則要善於“理財”。隨着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各行各業迅速發展壯大,商務局的日常管理事項將會越來越多,所面臨的業務也會隨着推陳出新,這需要財務會計人員不斷學習,提高業務水平,以適應現代化建設中理財要求。

(三)實踐心得

在我的實踐生活中,我也明白了許多:在日常的工作中上級欺壓、責備下級是不可避免的。雖然事實如此,但這也給我上了寶貴的一課。它讓我明白到別人批評你或是你聽取他人的意見時,一定要心平氣和,只有這樣才能表示你在誠心聽他説話。雖然被批評是很難受的,而且要明確表示你是真心在接受他們的批評。因為這樣才能在失敗中吸取教訓,為以後的成功鋪路。我們要學會從那裏跌倒就從哪裏爬起來,這才是我所應該做的。

結束工作的時侯,心裏就有一種很渴望的感覺,明白了自己與社會所需的要求,因為現在畢業求職,特別是對於像自己一般的人,的時侯是社會,職業選擇自己,面是不是的自己去選擇職業,這應該就是所謂的先就業再擇業吧,總結我的這次時期社會實踐活動,雖然是我的一次社會實踐,但我認為是一次成功的,有用的,受益非同的社會實踐這將會對我的以後學習起很大的幫助的。

大學生專業調查報告篇4

新聞專業老師經常鼓勵我們新聞學子,利用自己的假期,有條件的話去外面實踐,而我也不斷的聽到學長學姐們對自己説,新聞專業實踐很重要。還有學姐學長告誡我們説,走出去社會實踐會學到很多我們課堂以及書本以外的知識。這次實踐,我收穫頗多,它讓我真正地明白新聞這份工作要多多實踐,同時也要給自己武裝思想,成為一個有主見、有思想的優秀的新聞工作者。

首先,我實踐的經歷告訴自己要勇敢一點,對自己以後的不論是實踐還是工作也好都是一種莫大的鼓勵:勇敢一點,抓住每一個可能的機會去爭取,事在人為。早在大一的時候,我就和身邊的朋友探討過實踐的問題,當時絕大部分人都持有一種消極的觀點,這其中也包括我自己。大傢伙都認為,現在做什麼事情都需要面子,哪怕一個小小的縣城,這種不良的風氣更加猖狂。

於是,大一的暑假我並沒有足夠的勇氣自己去嘗試爭取實踐的機會,而是坐等。然而這個寒假,我回想起自己在大一一個暑假碌碌無為,我告訴自己要做點什麼:鼓起勇氣去嘗試。我想我不該是失敗在“想”的這個階段,再怎麼樣也得踏出“想”這一步,要知道被拒絕也是一種進步,因為我曾經努力過了。有些事情我們之所以會想的很消極,只是因為看多了別人的不幸,然後又習慣性地將所有的不可能都套在了自己身上,認為幾乎沒有任何成功的機會。就這樣,我們大多數人畏懼了,沒有去爭取。

也許正是這外人看來不可能的百分之一的機會成就了自己。我們不該在不嘗試的情況下就一棍子打死所有可能。我們應該勇敢地去要求這個機會。專業課上,王衞明老師、王博士説過,所有的機會都要自己去爭取,厚着臉皮去要實踐。這個實踐機會,我一連跑了很多回,先是找到電視台記者,然後是副台長,再之後是台長、副局長,最後是局長。每換一個求實踐對象都意味着被無情的拒絕,在心底給自己默默鼓勵。其中也有過放棄的念頭,甚至面對一次次的拒絕有過哭泣。大學還有兩年半,大四那一年,毫無疑問,無論自己願不願意都得去實踐,除非選擇考研。在以後我都會拿這個例子鼓勵自己勇敢向前走,不懦弱。其次,就是在實踐過程中,發生的一些事情給我很大的觸動。讓我深深明白一個媒體機構,要想它的員工,很好地工作,完美的體現他們的新聞理想,就得滿足他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猶記得張振庭老師在新聞事業史的課堂上説過的一句話“南方週末的記者待遇是很高的,所以他們的記者可以放開來追求自己新聞職業理想。”

曾經在魯迅的小説中,也不止一次寫到過,沒有經濟基礎是註定走不遠的。實踐發生的很多事情清清楚楚的告訴我,這個道理也適用於新聞這個行業。無論是新聞行業中的人也好還是局外人士也好,都知道新聞記者有拿紅包的不好事情,而這樣的事情也一度不斷地被曝光,導致人們對記者這一行業的側目,嗤之以鼻。這其中當然免不了是一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出了問題,但是我想這並不能完全歸咎於個人思想問題,還有的是這個社會的問題。在我實踐的單位,連一台象樣的攝像機都沒有,一個專題搞起來都沒有足夠的資源,政府的投入並不是很多。這讓我不由地想起,有人為中國減少貪官出了這樣一個主意:在保證每一個官員的生活保障的基礎上再適當地增加官員們的收入,以讓他們沒有貪污的理由。且暫不説,這個實行性到底行不行,至少這個説明一個問題,人們的很多欲望的產生是由於某一個方面沒有得到滿足。回到新聞工作者這個話題來説,如果他們的生活基礎可以象南方週末的記者那樣得到保障,同時,提高當記者的門檻,提高個人的政治思想修養,那麼記者收紅包的事情是不是會減少呢。?要知道每一個踏出象牙塔,走進新聞這一行業的人都是懷揣着崇高的職業理想,他們都具備一定高度的素質。

大學生專業調查報告篇5

大學生就業形勢日趨嚴峻,法學專業因其就業面狹窄,已經成為低就業率的一個專業。調查表明,法學專業學生對就業形勢的認識比較理性,明顯感到就業的壓力。調查同時顯示,法學專業學生將報考公務員列為就業首選目標,大城市以及經濟較發達地區是就業首選地,對就業後收入期望值偏高。

一、就業前景分析

隨着國家經濟、科技和社會的發展,我國法制建設也處在一個迅速發展和逐步完善的時期,特別是我國“入世”以來,社會對法律專門人才的需求急劇增加,各經濟組織、律師事務所對法律專門人才的需求尤為突出。

法學專業是朝陽學科,從社會需要來看是大有發展前景的。從法律系畢業生就業現狀來看,他們擁有紮實的專業基礎,能夠在檢察機關、審判機關、行政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仲裁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從事法律服務工作。就業前景非常廣泛,做警官、檢察官、法官、行政機關公務員;到大公司主管法律事務;做律師;到高校做法學教師;到研究所做法學研究者都是不錯的選擇。

法學專業對人才高素質、高學歷需求較高。他們不僅要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素質,還要有深厚的專業知識背景和跨學科的行業知識。隨着近年來對法學人才的學歷要求越來越高,法學類專業畢業的本科生就業情況並不樂觀。但高學歷的法學專業研究生,特別是與經濟、國際交往相關聯專業的研究生,就業前景廣闊。

二、當前就業形勢

“法學怎麼了?”這或許是當下所有關心法學的人最想問的問題。從紅極一時的“專業龍”變成了“專業蟲”;從耀眼的“就業精英”變成了墊底的“就業勞工”;就業已冷到哈氣成冰,每年卻仍有那麼多考生報考得熱火朝天。近些年來,法學畢業生就業率低已經成為社會廣泛專注的問題。無論是“北大學生賣豬肉”還是“西政學生賣糖葫蘆”,種種新聞媒體誇張的背後,是人們對於法學教育的憂思與考量。根據法學專業歷年就業情況,形式之所以嚴峻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擴招。太多院校跟風設置法學專業,致法學專業太多太濫,才最終導致法學這塊“優質蛋糕”變了味。事實也確實如此。據瞭解,目前我國並未對高校設置法學院系設定統一標準。設置法學專業的門檻過低甚至沒有門檻,也使得我國高校出現許多“法學專業目睹之怪現狀”,如一些理工院校為升綜合大學而設法學;一些專科院校為提升品牌而設法學;一些院校雖設有法學,卻沒有專職教授,甚至沒有科班出身的法學老師……據不完全統計,xx年,我國設有法學本科專業的高校為292所;20xx年約為560所,4年所增數量幾乎與過去20多年積累的數量持平;截至20xx年底,該數值更是達到了634所,法學一躍成為了目前我國開設數量最多的三大專業之一。至此,我國高校的“法學大躍進運動”也成功完成了三級跳。有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有30萬左右的法學本科在校生和22萬左右的法律專科在校生,比30年前增長了200多倍。一方面高校對法學專業的招生量在“大步向前”,另一方面,社會對法學人才的需求量卻是“步履蹣跚”,這就把大量“法學遺民”堵在了就業的高速路口。

②司考。號稱天下第一難的司法考試,作為法律職業的准入制度,阻礙了相當一部分人的前進腳步。

③專業教育。法學專業就業面的狹窄及其過高的門檻,目前高校的法學教育也只是根據傳統着眼於培養在法律職業部門從事法律職業的人才,而沒有根據人才市場需求變化着眼於更為宏觀的市場需求為社會各行各業培養優秀的法律人才,與社會需求相對脱節。

④法學是一門社會學科,要求必須有豐富的社會實踐。就拿律師行業來説,律師所提供的商品是服務,所出賣的是自己的辦案經驗和法學知識的結合物,是利用自己的經驗和法學知識為當事人爭取最大的利益。這就需要法學專業的畢業生要有一定的辦案經驗,這樣才能很容易的找到法律工作,而其恰恰正是法學畢業生所缺少的。一定程度上正是法學專業的社會性質所決定的。脱離社會實踐的法律知識是沒有生命的。

⑤期望值過高。法學學生畢業後更青睞機關單位,對薪資、社會地位的要求比較高。

三、直面困境,問計未來

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法學專業的學生一方面要努力學好專業知識,提升自身能力,儘早培養一些以後需要的素質,尤其是一些綜合素質的提高,法學畢竟是一門實踐性的學科,所以實際動手能力解決問題能力都至關重要,只有在學習期間鍛鍊這方面的能力,使自己所學能為以後所用,這樣方可在就業競爭中脱穎而去;另一方面,畢業生也應該轉變就業觀念,拓展就業領域,像在地域選擇上可以考慮艱苦地區,在具體職業的選擇上,不拘泥於傳統的法律職業,而去選擇一些新興職業。

由於法學還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法學專業學生在充分學好本專業理論知識的情況下,還要深入生活,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如到公、檢、法機關以及律師事務所等實習,學習實務操作,獲得一些經驗,並檢驗理論知識的正確性。法學天生是“以人為本”的科學,所以學生絕不能脱離社會,否則就是閉門造車。

法學專業學生在進入大四學習時,只要有各種可能的就業選擇,都要盡最大努力去嘗試(主要是參加各類招聘會和人才交流會)。

學生可以選擇考研、參加司法考試、參加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等來拓寬自己的就業渠道。或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社會需要,學習一技之長,比如速錄技術,進入法院當書記員也是不錯的就業渠道之一。最關鍵的是不要眼高手低,有時並不是沒有就業崗位,而是學生不願去做而已。

我國目前註冊律師大約有14萬人左右,律師事務所1萬多家,每9000人平均擁有一名律師,其中北京是每1300多人擁有一名律師,上海是每1800多人擁有一名律師,而美國紐約是每200人擁有一名律師。從律師的地區分佈情況看,發展極不平衡。廣東、北京的律師都在萬人以上,大約佔到全國律師總數的17%,而青海省只有400多名律師,個別牧區只有一名律師。全國律師每年辦理業務大致在900萬件左右,業務收入在90億左右,律師人均收入在7萬元左右,平均每件收費在千元左右,但是律師年收入仍然存在嚴重的地區差異,北京最高,律師人均年收入達到26萬元,上海也在20萬左右,江浙在7萬元左右,廣東在5萬元左右,而在有些西部省份律師年平均收入也就只有5000元左右,甚至更少,其差距在十幾倍乃至幾十倍。

無論是執業人數佔整個人口的比例,還是律師界中高學歷、外語人才所佔的比例,以及中大型律師事務所佔律師事務所總數中的比例,中西部律師業與東部發達地區律師業是不可同日而語的。特別是東部與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極不平衡直接導致律師收入的差距懸殊,並且這種差距不可能在短期內有明顯的改變,這也是不爭的事實。由於東部與中西部律師業發展的巨大反差,中西部地區的一些律師正在向東部地區轉移,這種轉移在某種意義上也是符合人才流動規律的。

因此,綜合以上來看,從個人生存和利益來考慮,北京、廣東等發達地區的律師業發展環境最好,也最有利於個人的發展。當然,我們不能光看這些平均數就認為律師行業形勢一片大好。律師是強弱差距懸殊的行業,知名大律師年收入上百萬、上千萬的都有,但有很多律師都是疲於餬口,年收入不過萬,有的甚至無錢交納年檢會或會費而被迫轉行。對於初入行的律師來説,90%的其收入都只能維持基本的生存。雖然説成功的標誌不是錢,但是對律師來説,其最有力的評價標準是收入。另外,律師的執業環境也很不好,這些都是我們從事律師行業上的巨大障礙。

社會不是完美的,律師行業也同樣有不盡人意,但是我們應該看到,律師業只會向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只要我們選擇了律師,就要努力去實現自己的夢想,也終有成功的那一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