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恩·知恩·感恩

來源:巧巧簡歷站 3.28W

師恩·知恩·感恩

師恩·知恩·感恩

忻才良


文匯報筆會上刊發的雜文,言簡意賅,常教我回味三日,如嚼橄欖。近讀吳非大作《師生之間不存在什麼“嗯”》,卻令我九思而難解其味。反覆誦讀,直覺是吳先生對師生關係看得有點冷了。

應該肯定,吳非是個好好先生、謙謙君子。他忠於師道,不求學生回報,甚至不要學生寄賀卡、不要學生畢業了大學返校或登門來看他。但因一位剛入學十天的學生送來賀卡祝賀教師節,上寫“師恩難忘”,就大光其火,斥之為“一片虛情假意”,那也未免失之偏頗。

看來,問題的癥結在於對師生關係的理解。吳先生“重新認識”“教師學生之間不存在什麼‘恩’”,理由出於教與學是工作關係:

“教師受僱於國家”,“得由納税人供養,按勞取酬,理順了這層關係,就可以不去談什麼‘恩’。”

但是,教師與學生皆是社會中人,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之人,兩者在國小5年、國中4年、高中3年、大學4至5年的教學生活中,長期接觸,教學相長,能不產生一點感情,抑或感激之情?主流媒體上常見這些生動事蹟:

由於老師悉心關愛、得法幫教,使“浪子回頭——金不換”;高級教師因材施教,使高足成功跳級,或從普通中學考入復旦、北大;優秀園丁將雙親離異孩子帶到家中教養,關愛備至;好老師古道熱腸,樂為家庭突遭災害的孩子募捐生活費用……

對上述學生而言,這些老師就不是一般的老師匠;師生之間就不是存在什麼“恩”。逢年過節,這些受恩於師的學生寄賀年卡、發短信、打電話給老師,常用“師恩難忘”,就發自內心,而絕非“虛情假意”。

再説廣大家長教育子女好好學習,常用經典名言、聖哲古訓。比如,“不忘師恩”,是純粹出於對教師職業的尊重;“天地君親師”,表明教師在社會中特殊的崇高的地位,古今皆然;説到“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也並非吳先生所謂教師擔當不起為父“孝子”(動賓結構)的責任,只不過是一種比喻,是家長要求子女常念師恩,將恩師視作父親一般敬重而已,不存在如父母養育子女那樣由老師“養育”學生的超負責任。至於“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傳承的是中華民族的美德。

上述那些忠於職守的老師,嘔心瀝血教書育人,春催桃李,對學生而言,就絕非“滴水之恩”。這個“師恩”理當“湧泉相報”。而報師恩,當然不是辦“謝師宴”,也不必送重禮,視角應該更加寬泛,應該提倡學生用保家衞國立功勛、國際大賽奪金牌、發明創造出碩果、平凡崗位創奇蹟,這些佳績喜訊報“師恩”,情誼更重。

而今社會上共認“師恩難忘”,也有一定針對性。現在不少青少年學生,認為受恩享福理所當然,大不知恩,不會感恩。媒體不時反映有些熱心捐助希望工程、幫困助學的老人,從未收到一紙感謝信;受助學生畢業或就業後,從此一去不返,杳無音訊;有的熱心捐助老人病倒後,甚至沒有一個受助學生前去探望慰問,令其唏噓不已。

正是為此,媒體呼籲讓青少年提高知恩認識,對其加強感恩教育,甚為必要。

知恩圖報,向來是約定俗成的中華民族傳統道德規範。比如父母的養育之恩,英雄的救命之恩。醫生的救死扶傷之恩、人生走投無路之時點撥迷津之恩、人在窮困潦倒時的慷慨資助使之東山再起之恩、人蒙冤屈代為平反昭雪之恩、乃至因材施教得以成材成功之恩……,對於這些有恩於我的英雄、名醫、師長、同事、至親、好友,難道能安之若素,不知恩圖報嗎?

由此可見,師生關係不能一概而論“不存在什麼恩”,應實事求是、具體分析,對待師生關係。倡導尊師重教,要求做學生的“不忘師恩”。而要處理好人生途中的重要關係——師生關係,宜從師生兩方面分別加以考慮:

為師者,當不求回報,淡於學生報師恩,婉拒“謝師宴”;作為學生,則應“難忘恩師”,知恩圖報,以“湧泉”回報嚴師、高師、名師的開蒙長知、關愛培育、成才成功的“滴水之恩”。

更何況,一個人一生當中,均要扮演兩個角色:少年時當學生開童蒙,成人後做老師(師父)教學生(徒弟)。做學生,要感恩於師,難忘師恩;當老師,則要愛崗敬業,教好學生(徒弟),有恩於生。如此處理師生關係,就不會冷酷斷言“師生之間不存在什麼恩”;不會求全責備學生送賀卡“師恩難忘”是“一片虛情假意”(因為新學生完全可以此自勉知恩圖報);也不會計較學生考進大學不辦“謝師宴”、過年不送重禮而責怪學生不知禮儀、不尊師道;更不會拒學生探望、問候、祝賀於千里之外。

“人人只要有一點愛,世界就會充滿温暖”。用這首歌處理師生關係,就不會如吳先生據説的那麼冷清、冷淡,令尊師感恩的學生難堪,引起認真教書、悉心育人、桃李滿天下的老師不悦。而且師生關係不和諧,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也有距離。

正是為此,筆者寫此讀後感,對吳先生一文作點必要的補充,使過冷的師生關係加熱升温,讓廣大師生和諧相處。不知諸位當過“師生”的方家,以為然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