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回頭看看

來源:巧巧簡歷站 3.22W

文/沙丘

常回頭看看

生活中人們,每天都走在路上。腳步丈量的不僅僅是路的長遠,還有與我們不離不分的生活。每個人都希望腳下路是寬敞的,是通順的,沒有半點阻礙;同時又希望是平坦的,是捷徑的,每一步都是自由、輕鬆的。

我常去早市,那是建在一條足有六百米長湖壩上的早晨集市。壩面只有五、六米寬,兩邊是賣貨擺攤的,中間僅剩一米有餘的空間留給人們往來。早市一年四季火爆,無論冬日三九還是夏季三伏經久不衰,其火熱的淵源就是東西價格便宜一些,所購貨物新鮮一些。尤其夏季,人們更喜歡新鮮、只經第一手的農產品。興旺異常絕對是好事,可買了東西想快些遠離早市脱身就是卓難的事了。兩邊攤牀夾裹的人行通道,人羣總是擁擁攘攘,你經我過常常挨肩擦膀的,顯得擁擠不堪。那日,我買完菜隨人羣蚯蚓般腳步挪行,忽然身後一位大哥,一手拎着菜,一手接電話,不顧一切地衝擁如蜂又慢行的人羣。突然感覺身體被猛然碰撞,一回頭,看見這位大哥焦急萬分的臉,不用問心已明瞭,定準有了火急火燎的事着身。我毫無怨言,急忙側身又下俯閃讓。從那以後,便養成個習慣,無論大路還是小徑,走路常回頭看看,時刻準備為後面人躲讓方便。

生活中,類似這樣情形也常鮮見。如商場裏、臨近火車站、汽車站的路上以及回家的上下樓等,時常有急匆匆的人在奔突。可能皆屬於一個個偶然,所以讓人們忽略了及時讓路的習慣。外出旅行坐火車的人大都經歷過,短途車或慢車常在某個小站待避,那就是在給後面的快車讓路。高速公路上,大型載重貨車總是自動給小型車讓路。鐵路上慢車給快車讓路,那是一種秩序的文明;公路上大型載重貨車給小型車讓路,體現了一種禮讓的風範,而人行路上前人懂得或做到給後人讓路,則體現了一種高尚的友善和修養。

常回頭看看,説起來極其簡單,可做到又實屬不易。

現實中如此,其實人生路上何嘗不是如此呢。常回頭看看,可以審視一下走過的路有多遠,經歷了多少曲折艱難。回首望望,就可以得到一種慰籍,一種激勵和鼓舞,從而更加堅定自己對未來的自信。常回頭看看,也許尚存的一片風景在為你保留,或許那裏還在遊動着你遺留的一段難忘,甚至是個曲終未了的故事,以至會重拾一個未完的夢。

常回頭看看,也許會有落伍的期待與召喚重新填進你的目光,給腳步新的啟迪與嚮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