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縣域經濟發展情況彙報

來源:巧巧簡歷站 6.42K

 

2020年縣域經濟發展情況彙報

  


       今年以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上下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省委十三屆十次全會精神,以“發展升級、小康提速、綠色崛起、實幹興贛”十六字方針為指引,以工業升級、農業升級、現代服務業升級、城鄉一體化建設升級、生態環境保護升級“五大升級”為抓手,積極搶抓“高鐵、高速”時代帶來的重要發展機遇,大力實施“對接南昌、決戰新區、開明開放、美麗高安”發展主戰略,闖出了一條科學發展、轉型發展、特色發展、協調發展、和諧發展的崛起新路。今年1—3月,全市完成生產總值38.23億元,同比增長9.1%;實現財政總收入9.85億元,同比增長11.69%;其中地方財政收入7.63億元,同比增長10.97%;完成500萬元以上項目固定資產投資19.57億元,同比增長20.5%;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0.78億元,同比增長9.1%。

一、縣域經濟發展情況

1、堅持以擴總量、提質量為指針,推進工業轉型升級

堅持把“工業強市”作為加快縣域突破的主戰略,聚焦重點產業、核心企業,着力調結構、促轉型、轉方式,推進工業轉型升級。一是升級主導產業。建築陶瓷產業是高安的傳統主導產業,2014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62.6億元、税收3.5億元。但是,環保壓力大、品牌效應差、產品附加值低等問題,一直制約和束縛着建陶產業做大做強。為此,我市提出了“環保優先、品牌引領、轉型升級、科學發展”的思路,大力推進建陶產業轉型升級,努力實現打造“千億產業集羣”的目標。2014年,完成173條生產線窯爐尾氣脱硫除塵設施建設,淘汰32家陶瓷企業50台鏈排爐,基地污水處理廠竣工運營。成功引進國內200強——中節能集團投資30億元建設集中供應清潔燃氣項目,徹底解決制約建陶產業發展的環境污染問題。引進日本愛和陶、綠島科技等公司,推進陶瓷廢料回收利用,發展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加大了“高品高質、高安陶瓷”的品牌宣傳和科技創新、技術研發力度,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和產區品牌知名度。建陶基地申報“國家知名品牌示範區”已獲國家質檢總局批覆。陶瓷國檢中心順利通過國家“三合一”驗收,填補了我市國家認可實驗室的空白。成立了江西省建築衞生陶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一線專家諮詢部”等科技創新平台。高安建陶產業成功列入全省

2、堅持以市場化、信息化為支撐,加速現代服務業倍增

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大力發展現代物流、商貿流通、金融服務、文化娛樂等現代服務業,推進服務業發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一是打造汽運物流大市。重點以信息化為支撐,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化平台,吸附、集聚全國各地的物流要素資源,以大物流推動大市場建設,以大市場促進大物流,最終形成大產業、帶來大發展,推動高安汽車運輸業向現代物流業提升,逐步將高安打造成輻射中部、面向全國的倉儲物流、貨運汽車集散中心和全國物流行業的標杆。引進了世界500強全資子公司——中國汽車零部件工業公司投資50億元,建設總規劃面積1萬畝、一期佔地3782畝的高安貨運物流汽車產業園,宜春交警大隊高安車管分所已投入使用;去年新增7家公司順利通過國家4A級物流資質評審,全市4A級物流企業總數達到12家;新振興、保捷實業等6家專用車生產企業已獲國家工信部備案。截止3月底,全市共有汽運物流企業739家,全市營運貨車保有量達到18446輛,噸位26.68萬噸;累計新購車輛620輛,登記噸位9636噸;汽運產業完成税收8355萬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727萬元。二是加快文化園區建設。按照“城鎮化的鄉村、鄉村式的城鎮”的發展理念,加快了大城“五城”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文化教育、休閒娛樂、體育健身、會議會展等現代服務業。截至目前,園區一期還建村217幢安置房建築基礎施工已全部完成,有16幢已主體封頂,路網工程正全力拉開;食博園項目實現與中鐵十六局“強強聯手”,中鐵十六局將投資80億元加快推進食博園項目建設,目前食博園千家百年老店項目一期2萬平方米主體工程建築已完工,正在進行內外部裝修,項目核心區南瓜藤水庫周圍的路網建設已全面拉開,總投資1億元、建築面積近8500平米的食博園招商中心已於3月29日正式動工建設;大城百年學苑項目詳細性規劃設計方案已經出台;宜春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新校區已於去年8月29日正式開學;總投資30億元的卓達生態產業新城新型材料產業園一期(一期投資7億元)400畝前期徵地拆遷、規劃設計工作已經完成。三是繁榮商貿賓招服務。在改造提升餐飲住宿、交通運輸、郵政通訊等傳統服務業的同時,積極發展電子商務、職教養老、金融保險等新型服務業態。目前,八景義烏財富廣場、全球建築陶瓷採購交易中心和華鼎中央城城市綜合體項目等一批大型商貿服務業項目有序推進,同時正在與沃爾瑪、天虹商城、紅星美凱龍等項目積極洽談。全市建有4星級酒店1家,3星級酒店5家,在建五星級酒店2家。四是發展生態休閒旅遊。在繼續不斷完善華林山、賈家古村等主要景點基礎設施的基礎上,成功申報華林山景區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正在啟動國家4A級景區申報,賈家古村、八百洞天景區成功申報省4A級鄉村旅遊點,上游水庫全省首家水利文化展示館正式開放。與此同時,積極融入南昌旅遊都市圈,賈家古村、白蓮山莊、瑞雪賓館等五家旅遊企業加盟南昌旅遊都市圈旅遊休閒年票。

3、堅持以重規劃、鑄精品為引領,打造生態宜居環境

按照“理念大氣、規劃大氣、建設大氣、管理大氣”和“統一規劃、分片開發、基礎優先、配套建設”的原則,積極穩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進程。一是加快城市建設。按照“建設新城區、優化老城區、保護古城區”的思路,遵循“搞規劃、拉框架、做民生”的理念,大力加快瑞陽新區建設,打造集行政辦公、文化會展、商務休閒、高尚居住等公共功能於一體的高品質、宜商宜居山水新城。目前,瑞陽新區各個工程項目在有序推進,新區八條主幹道和六條區間路已基本建成;瑞陽湖廣場及瑞陽湖、連錦河防洪景觀工程全面啟動;“兩宮、兩館”正在主體施工,八中八小基礎教學樓主體已完工;西環路橋已正式通車,東環路橋基本完工;瑞泰廣場綜合寫字樓、銅鼓嶺公園、瑞泰廣場地下停車場、新區便民服務中心和派出所等項目工程前期工作有序開展。與此同時,明確了高安古城範圍內的現代建築只拆不建,保山護水留空間,為今後古城恢復打好基礎。二是強化城市管理。突出抓好專項整治,通過廣泛宣傳、教育疏導、聯合整治等方式,有效遏制了貨運車輛在城區亂行亂停現象。按照集中清理與分片監管的方法,户外廣告整治、建築垃圾整治等環境治理工作成效明顯。加大完善老城區基礎設施力度,抓好“美化、亮化、黑化”工作,六小北側生態廣場建設工程全面完工投入使用。污水處理廠二期建設工程與設備安裝已全部完成,污水管網建設工程穩步推進,增加污水進水量9000噸/日。三是推進鎮村聯動。按照“富民為先、規劃引領、制度創新、典型示範、整體推進”的工作思路,重點抓好了石腦、八景、華林等3個宜春市示範鎮和龍潭、楊圩、村前等3個高安市示範鎮的鎮村聯動建設。認真做好“地上、田上、牆上、頭上”四篇文章,先後共投入資金5億多元,建設“十個一”、“五個提升”工程及其他項目43個。八景鎮被評為“全國重點鎮”、“ 全國園林鎮”,石腦鎮被評為“全國重點鎮”,華林鎮成為人氣旺盛的旅遊鄉鎮。在示範鎮的帶動下,全市各地根據自身特色,狠抓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集鎮功能、提升集鎮品位,全市初步呈現“集鎮秀美、功能完善、以鎮帶村、三化互動、城鄉一體”的格局。四是整治人居環境。成立了高規格的市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召開了動員大會,全面打響了以飲用水源地養豬場拆除、農村垃圾整治、水庫退出承包養殖為主要內容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攻堅戰。全市共拆除豬場1556個,拆除面積60.9萬平方米。同時,統籌推進農村垃圾整治、水域環境整治工作。按照“1+2+3”模式開展農村垃圾整治,“1”即一爐(分片建設焚燒爐);“2”即兩員(聘請保潔員和垃圾轉運員);“3”即三化(人員聘用社會化、垃圾處理無害化、督促檢查常態化),華林、八景、石腦等3個鄉鎮農村垃圾處理工作全鎮覆蓋、全面運行,村前、建山等鄉鎮實現初步運行。全市共有17座小(一)型、72座小(二)型水庫解除承包合同,初步實現“人放天養”。

4、堅持以抓改革、求創新為突破,激發市域經濟活力

始終堅持問題導向、“勇”字當頭,以改革破難題,以創新增活力,以開放促發展。一是深化各項改革。穩妥推進了地方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及時銜接上級取消和規範的行政審批事項,全市審批項目、收費項目分別由原244項、93項減少為198項、62項,優化了項目審批流程50個,減少了審批環節80個,壓縮了審批時限520個工作日。在全省率先創建了涉及行政審批服務的中介超市,吸引了規劃編制、評估、勘測、代理等中介服務機構114家報名進駐,創造了公平競爭的中介市場環境。完善街道、園區財政管理體制,提升了城市建設管理水平和工業園區招商引資的競爭力。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試點工作基本結束,確保實現“準登記、確實地、賦真權、頒鐵證”。二是擴大對外開放。1—3月,高安簽約內資項目9個,其中5000萬元以上項目9個(含8個億元以上項目),累計簽約資金34.2億元,實際利用省外資金9.85億元。總投資10億元的雲谷產業總部基地、總投資15億元太陽能光伏發電等重大項目紛紛落户。全市實現外貿出口5000萬美元。加快推進口岸作業區建設,完成7萬平方米作業區地面硬化,協助市內8家企業成功取得了外貿進出口自營權。三是強化創新驅動。我市列入全國首批知識產權試點城市。奧其斯科技等3家企業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稱號;陶瓷國檢中心順利通過國家認可委專家組國家級實驗室認可、資質認可、三合一認可的驗收,填補了我市國家認可實驗室的空白。

5、堅持以惠民生、促和諧為目標,增進人民羣眾福祉

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始終把改善和保障民生擺上極其重要的位置。一是加快完善社會保障。去年民生配套支出達4.85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00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34元。新增城鎮就業8695人,轉移農村勞動力17582人。開展了城鄉低保專項整治,清退城鄉低保對象3449户、6188人,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到430元和220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