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英雄事蹟寫心得體會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3.13W

用嚴謹認真的態度所寫出來的事蹟一定是能令人信服的,優秀的事蹟材料是需要經過反覆的核實的,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看英雄事蹟寫心得體會8篇,供大家參考。

看英雄事蹟寫心得體會8篇

看英雄事蹟寫心得體會篇1

施詠康同志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始終衝在第一線,用生命踐行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使命和責任。施詠康同志把初心寫在行動上,把使命落在行動中。他是新時代組幹部的表率,也是優秀共產黨員的典範。他崇高的政治品格和敬業精神是廣大幹部職工學習的榜樣;他敢於擔當、主動作為、忠實履職、真誠為民服務精神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

當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勁的關鍵階段。關鍵時刻,最能考驗一名黨員幹部的理想信念、政治素養、責任擔當、本領能力和工作作風。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很多地方紛紛出台措施,啟動火線提拔幹部工作,把“官帽”用於激勵更多黨員幹部在戰“疫”中衝鋒陷陣、拼搏奉獻,讓那些實績突出、羣眾公認的戰將、猛將得到真正的實惠。

常有這樣兩種人。一種平時踏實幹事,有過硬本領,凡事幹在前,關鍵時刻總是第一個衝上去,不顧個人安危,不圖功名利祿,是典型的“老黃牛”“實幹家”;還有一種則是平時下表面功夫,遇事能躲則躲,關鍵時刻喜歡拖在後面,喊喊空口號、耍耍嘴皮子,眼見有利可圖時便精心算計,只在“看得見”的地方做做樣子,最後到處邀功領賞,是十足的“偽事者”“官油子”。面對提拔機會時,前者往往因為表現優秀而被組織發現、被羣眾認可,他們是“因上而提”,提拔自然水到渠成;後者則投機取巧念“歪經”,事事只唯上,時時計得失,他們便是“因提而上”,這樣獲得的提拔往往經不起歷史和人民的檢驗,早晚露出馬腳。

識別提拔幹部,既要看平時一貫的表現,也要看關鍵時刻的擔當。疫情防控是對黨員幹部隊伍的一次“大考”,是檢驗幹部理想信念、政治品德、能力作風的“試金石”,在防控一線識別重用優秀幹部,是激勵廣大黨員幹部走在前、做表率的重要措施,更是培養鍛造高素質專業化幹部隊伍的重要途徑。

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很多黨員幹部捨身忘死、無私無畏地衝鋒在一線,用血肉之軀構築起了最堅固的“鋼鐵長城”,用實際行動踐行着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留下許多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蹟。他們是真的“猛將”,他們在關鍵時刻的表現源自於平日“不捨寸功”的積累,自身過得硬,關鍵時刻自然敢“亮劍”。反觀那些平日裏做“虛功”,只在領導“眼皮底下”做事情的幹部,在這次阻擊戰中,先是急於“隱身”,當起“看客”,等看到明確有“提拔重用”的舉措後,便伺機登場,在防控一線做做樣子便忙於自我“裝飾”,這樣的“假猛將”,只在關鍵時刻“插一腳”“走過場”的表現是得不到羣眾認可的。

俗話説,真金不怕火煉。真的猛將,敢於直面肆掠的疫情,他們走上一線,是初心使命的指引,是職責更是本能,他們從開始就有信心有勇氣有能力打贏這場阻擊戰,在任何時候任何境遇都是經得起大風大浪考驗的。而那些投機取巧的假猛將,他們走上一線,是帶着“不純”動機的,有畏懼也有僥倖,如果褪去光鮮亮麗的外表,就只剩下唯利是圖、精於算計的醜惡嘴臉,終會原形畢露、慘淡收場。

大浪淘沙,歷史只會記住那些逆行者,不會眷顧那些偽事者。火線識別提拔重用幹部,不妨把識別的焦距放“長遠”一些,要堅決做到幹部是因為“上火線”而提拔,堅決防止幹部因為想提拔而“上火線”。要精準制定立一線識別幹部辦法,突出一線全程研判,建立紀實制度,不給“插一腳”“做樣子”的人任何機會;要結合平時一貫表現,看能力也看德行,淘汰那些平時幹工作敷衍塞責、習慣邀功討賞的,關注那些平時積極幹事、作風過硬的;要下沉到防控一線,既聽社情民意,又看工作實績,把那些羣眾真正認可的幹部精準選出來、用起來。

我要向施詠康同志學習與抓實抓細抓落地各項工作任務結合起來,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發動黨員幹部恪盡職守、奮鬥擔當,全面落實聯防聯控措施,構築羣防羣治的嚴密防線;在復工復產第一線,動員非公企業黨員嚴謹審慎,紮實工作,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產;在春耕備耕第一線,引領農民黨員躬身務實、昂首進取,全力做好農業生產;在人居環境整治第一線,鼓勵黨員羣眾甘於奉獻、善於創新,共建美好家園。

要以施詠康同志為榜樣,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及省委的各項決策部署,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牢記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以實際行動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貢獻。要把學習施詠康同志信念堅定、心繫羣眾、恪盡職守、勤勉奉獻的精神與做好本職緊密結合起來,始終保持強烈的事業心責任心,努力工作,開拓進取,為學院建設發展做出貢獻。

看英雄事蹟寫心得體會篇2

在瀋陽市北部,鴨綠江畔的西邊,坐落着一座松柏掩映着的 陵園——抗美援朝烈士陵園。

這座陵園建於1951年&月,佔地面積24萬平方米,是省級 文物保護單位。它以安葬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的中國人民志 願軍英雄而聞名中外。

陵園以階梯狀修築,每跨躍二十多個階梯就登上一層平台, 平台呈八角形。陵園中心的第三層平台上,聳立着一座氣勢宏偉的花崗巖巨石紀念碑。碑的正面是董必武題寫的“抗美援明烈士‘ 英靈永垂不朽”十二個雄渾剛勁的大字,碑的背面刻着郭沫若題

詩手跡;碑頂是一面呈飄擺狀的石雕五星紅旗,旗下站着一位懷 抱機槍的英勇戰士的石像,碑下是方形底座。第三層平台周圍是八幅浮雕:東面是巾朝人民慰問志願軍的場景;西面是英雄的志 願軍在朝鮮戰場上奮勇殺敵的情景。環繞紀念碑東西北三面的 松林裏安葬着位忘願軍烈士。

陵園的東側設有烈士遺物陳列室,其中有邱少雲烈士用過 的衝鋒槍,孫佔元烈士殺敵的輕機槍,有蔡正囤副軍長犧牲時的血衣,有烈士們被授予的各種軍功章、勛章和榮獲的獎品、紀念 章等。珍貴的遺物,使人見物思人。

陳列室門前是幾排畫廊,展出了自陵園建成後在清明節和 志願軍出國紀念口之際,黨和國家領導人及烈土家屬、戰友來陵園祭掃和悼念的照片,坯有部隊戰上、青年學生、少年兒童在墓 前宣誓的照片,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抗美援朝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們的豐功偉績與山河共 存,與日月同輝,先烈們將永遠活在中朝人民心中。

看英雄事蹟寫心得體會篇3

呂挺,男,漢族,浙江省東陽市人,1990年5月出生,2012年12月入伍,2014年6月提幹,2016年6月入黨,大學文化,歷任湖州支隊戰士,總隊學員,湖州支隊安吉中隊排長、副中隊長,生前系湖州市消防支隊安吉中隊中隊長,三級指揮員消防救援銜,曾先後榮獲個人嘉獎3次,全省消防救援隊伍“優秀警官”2次,優秀士兵等。

參加消防救援工作7年來,他始終恪守“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的方針,在一次次救援戰鬥中踐行“火焰藍”的初心和使命。2019年8月14日,在處置湖州市安吉縣鶴鹿溪村西苕溪水域羣眾落水事故中,作為第一到場指揮員,他臨危不懼、迎難而上,將危險留給自己,將隊友守在身後,成功營救出一名落水羣眾,卻在隨後的戰鬥中,因水流湍急,被河水沖走,不幸英勇犧牲,年僅29歲。他用自己的行動為隊員樹起了永遠的旗幟,用壯美的青春踐行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莊嚴承諾。

作為消防救援隊員,呂挺始終踐行着,救民於水火,助民於危難,給人民以力量的錚錚誓言。

熟悉呂挺同志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個實幹派,平時不喜歡説話,但對於工作卻有着一種極致的執着。他常常掛在嘴邊的那句“平時多一份準備、戰時多一份安全”成為隊員們又愛又恨的緊箍咒。安吉縣地處山區,道路、地貌情況複雜,山嶽、水域救援任務繁多,特別是在夏天雷雨、颱風季節,遊客落水、驢友失蹤時有發生。為做好應急救援準備,不論颳風還是下雪,不論酷暑亦或寒冬,呂挺每月都要帶着隊員爬山涉水,熟悉轄區的每一座青山,勘察縣城的每一條河流。太陽曬黑了他堅毅的臉龐,山風吹裂了他年輕的皮膚,但就是這樣枯燥而乏味的工作,他卻堅持了4年,他也許是言語上的弱者,卻是行動上的巨人。

對待日常工作,他沉默而細緻。但在面對羣眾危難時,他又化身成那道衝在最前、作戰最勇的身影。2019年8月10日,超強颱風“利奇馬”登陸浙江,安吉縣降水強度和降水量均為湖州第一,報福、孝豐、梅溪等多個鄉鎮接連爆發險情。危急時刻,呂挺同志帶領隊伍連續奮戰20多個小時,輾轉百餘公里,成功疏散羣眾100多人。正當隊員們着手進行休整時,警鈴又起,報福鎮深溪村4名人員失聯。呂挺同志不顧滿身的疲憊,帶領隊員迅速出發。但是強降雨導致的山洪爆發阻斷了隊伍前行的道路,洪水夾雜着山石翻滾而下。“我先探路,搭好繩索大家再跟上。”險情面前,呂挺肩扛繩索,腳踏山洪,將身體死死壓在護欄上,一步一挪,成功渡水搭建起橫渡系統。冒着暴雨和山洪,呂挺帶領隊員徒步搜尋3個多小時,終於在村內一處高地找到了被困人員,並通過衞星電話將情況報告給縣應急指揮部。被成功解救的受困羣眾拉着他的手説:“當時,我們真的絕望了。但當看到你們的身影,我感覺如獲新生。你們就是橙色希望!”

看英雄事蹟寫心得體會篇4

如果知道自己的生命開始倒計時,還會拼了命去爭分奪秒做一些事,這樣的人有嗎?有。湖北省武漢市金銀潭醫院56歲的黨委副書記、院長張定宇就是這樣的人。近日,在央視《面對面》採訪中,張院長講述自己帶病抗疫的故事。他正在用有限的生命時間,與病毒抗爭。他對自己的生命淡然微笑,讓人過目難忘;他對人民的生命關愛心聲,令人由衷敬佩。

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裏搶回更多病人。作為疫情的主戰場,醫院收治病人超過800例,張寧宇帶領全院600名醫護人員,奮戰了30多天。沒有節假日,不分白天黑夜,每天往往凌晨2時剛躺下,4時就得爬起來,接無數個電話,協調、處理各種突發事件。“雷厲風行”,是同事們對他的評價。張定宇微笑着為自己打圓場:“全院都曉得我性子急、嗓門大。性子急,是因為生命留給我的時間不多了。我是一個漸凍症患者,雙腿已經開始萎縮,全身慢慢都會失去知覺。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裏搶回更多病人。”

我身為共產黨員、醫務工作者,非常時期、危急時刻,必須堅決頂上去。就在他日夜撲在一線,為重症患者搶出生命通道時,同為醫務人員的妻子,卻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接受隔離治療。可是分身乏術的張定宇,卻顧不上去看一眼妻子。除夕夜,張定宇從接到市衞健委的電話後,腳不着地忙碌起來,先後接待了4支醫療隊500多名醫護人員。安頓完已是凌晨。大年七年級早,張定宇就開始為進駐醫療隊調整空間佈局。他堅定地説:“身為共產黨員、醫務工作者,非常時期、危急時刻,必須不忘初心、勇擔使命,堅決頂上去!”

我的生命進入倒計時,只能拼了命去爭分奪秒。全院沒有一個人知道,他一瘸一拐的腳步,緣於漸凍症的折磨。這是一種罕見的絕症,無藥可治。説起自己的病情,張定宇微笑着説:“這個病的名字真的很形象,上下樓梯的時候,腿真的跟凍住了一樣。”張定宇從來不説,是因為不想影響同事。可是回憶與病毒爭分奪秒的29天中,內心最艱難的時刻,眼前這位硬漢,忽然濕了眼眶。“我很內疚,我也許是個好醫生,但不是個好丈夫。我們結婚28年了,我也害怕,怕她身體扛不過去,怕失去她!”

我願用漸凍的生命,與千千萬萬白衣衞士一起,托起信心與希望。在災情關頭,張定宇總是衝鋒在前,四川汶川地震搶救傷員;隨中國醫療隊出征,援助阿爾及利亞;在巴基斯坦蒂默加拉醫院接生……這樣一位施恩於人的白衣衞士,卻總把“感恩”二字掛在嘴邊,“我非常感激我們的同事,我們的護理隊伍、我們的醫生隊伍、我們的檢驗隊伍、我們的後勤隊伍,我非常感激他們。”他認為,自己僅僅是帶領指揮大家,在給大家提供一些服務而已。雖然他説自己沒有他們做的更多。眼下,他還在生命極限狀態下,與白衣衞士們一起,繼續托起無數人的生命與健康。

魯迅先生曾説,“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為國的人,他們是中國的脊樑。”張定宇就是中國的脊樑。廣大黨員幹部,要向張定宇致敬,向張定宇學習。大疫當前,要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像張定宇那樣,不忘初心、勇擔使命,為打贏戰“疫”防控阻擊戰貢獻一份力量。

張定宇,人民的好院長,武漢人民感謝你,黨和祖國感謝你。祝願你健康平安。

看英雄事蹟寫心得體會篇5

這個春節,誰都沒有預見是這樣過的。“不聚餐是為了以後還能吃飯,不串門是為了以後還有親人”“出來聚會的是無恥之輩,一起打麻將的是亡命之徒”……疫情面前,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白衣天使請願“上戰場”,廣大黨員幹部為了切斷傳染途徑,日夜堅守崗位。他們用實際行動為“武漢加油”,守護人民羣眾健康。

時代是出卷人,疫情阻擊戰就是一場大考。要確保一線幹部心無旁騖答好卷,打贏疫情防控戰,“後勤保障”要跟上。對此,四川省委組織部出台《關於激勵廣大黨員幹部人才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擔當作為的十條措施》,緊扣組織部門有效發揮作用履職路徑,採取政治激勵、工作激勵、組織激勵、精神激勵“乾貨”措施,着力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在四川落地落實;河南省委組織部出台《關於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部署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進一步發揮職能作用的若干舉措》,從6個方面明確了23條針對性、操作性、實效性強的具體措施,推動各級組織部門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更好地發揮職能作用。多省組織部門出台激勵關愛“硬核”舉措,必將激發一線幹部戰“疫”激情。

在戰“疫”中培養選拔優秀幹部,讓一線幹部敢為有為。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但危險無處不在。非常時期非常對待,對為守護羣眾健康而篤定逆行者、對把羣眾生命放在第一位者,對防控工作做得出色者,疫情結束後,就是要大張旗鼓表彰、獎勵,該培養的培養,該提拔的提拔,既讓幹部堅守一線,又激勵更多幹部衝鋒一線,充實一線防控力量。

摒棄形式主義,讓防控工作落在實處。疫情阻擊戰,防控是的任務,也是最難的任務。村看村,户看户,羣眾看幹部。少一些形式主義的督查,檢查,一線幹部更能嚴格把關,“哪怕十防九空”。

當好“孃家人”,解決好一線幹部的後顧之憂。為了防控疫情,一線幹部在前方戰鬥,但他們也有妻兒老小,組織就是他們的“孃家人”,通過微信、電話、短信等方式,多瞭解他們的體温、家庭菜單、生活必需品清單,和不定時的其他生活需求等,也是一種温暖。讓一線幹部集中精力做好防控工作。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疫情阻擊戰是一場人民戰爭,充分激發一線幹部戰鬥激情,讓他們心無旁騖答好“戰疫卷”,人心齊,泰山移!我們堅信,疫情阻擊戰,上下同欲者,勝!

看英雄事蹟寫心得體會篇6

春節期間,拜年團聚、走親訪友是我們的傳統。然而,這種人羣集聚正是傳染性病毒“喜歡”的,也是控制疫情的大敵。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羣是傳染病防控的三原則,為了更好地“切斷傳播途徑”,遏制住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勢頭,我們有必要在特殊時期暫時放下老傳統,形成一些“新年俗”。

出門記得戴口罩。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最長潛伏期達14天。攜帶病毒的人臉上沒有寫字,在不得不與人接觸的場合,一個小口罩將起到阻擋病毒入侵的大作用。中科院院士、國家衞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高福在接受央視採訪時,10分鐘內至少8次提到“口罩”一詞,他強烈呼籲近期出門戴口罩,要形成“口罩文化”。為安全着想,不要怕麻煩和累贅,請把口罩戴起來,也請勸家人把口罩戴起來。

見面不必行“握手禮”。“菌從手來,病從口入。”北京市衞生健康委主任建議大家見面拱手不握手,保持1。5米以上距離。也許有人覺得這麼做有點草木皆兵,但在病毒仍在“暗處”加快蔓延的非常時期,謹慎一些沒什麼壞處。另外,要做好消毒,特別是出門回家後要勤洗手。當然,我們在戰術上重視“敵人”,也要在戰略上藐視“敵人”,適當放鬆心態,不要過度焦慮、恐懼,保持好心情,有利於提高免疫力。

看英雄事蹟寫心得體會篇7

在2003年抗擊sars的戰鬥中,鍾南山主動要求承擔廣東省危重sars病人的救治工作,較早確立了廣東的病原,並率領團隊總結出“三早三合理”的診療原則,成為抗擊sars的領軍人物;他本着實事求是的精神,主動向國外的專家學者以及新聞媒體介紹中國政府所採取的正確措施,維護了祖國的聲譽。

他積極在本職崗位上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堅持每週二的大查房和週四的專家門診,為患者服務;他堅持教書育人和科學研究,教導學生“學本領和學做人相統一”,以身作則弘揚“醫德就是想方設法解決病人的實際困難”的價值觀。

擴展資料:

鍾南山出生於醫學世家;1959年9月,在首屆全國運動會上,鍾南山以54.4秒的成績奪得男子400米欄冠軍,創造了當時的全國紀錄。1960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今北京大學醫學部);2007年獲英國愛丁堡大學榮譽博士;2007年10月任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2014年獲香港中文大學榮譽理學博士。

鍾南山長期從事呼吸內科的醫療、教學、科研工作。重點開展哮喘,慢阻肺疾病,呼吸衰竭和呼吸系統常見疾病的規範化診療、疑難病、少見病和呼吸危重症監護與救治等方面的研究。現任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牀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國家衞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

看英雄事蹟寫心得體會篇8

“爆竹聲聲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本應是一片歡樂海洋的中國,卻只聞戰鼓錚錚,不聞鞭炮陣陣,成為了白天行人寥寥,夜晚萬籟俱寂的“空城”。

2020年1月30日,一陣可怕的“病毒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捲整個武漢,並向全國蔓延。一時間“新型冠狀病毒”這個詞彷彿烏雲般籠罩在中國上方,壓得人們喘不過氣來。然而就在這人人自危的時候,一羣不計報酬,不論生死的科研工作者和醫務人員挺身而出,與病毒正面開戰。

是什麼讓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毅然前往一線?是什麼讓無數醫生護士主動放棄休假與家人團聚的機會,自動請願馳援一線?是為了能讓患者儘早康復出院;是為了中國10多億人民的安全;是為了堅守那“若有戰,召必回”的鏗鏘誓言。於是他們轉身離開,不是朝着家的方向,而是疫情最嚴重的武漢;不是年夜飯桌前,而是需要他的地方。看着一封封請戰書上鮮紅的指印,不覺間,淚水已奪眶而出。他們面臨着可能被感染的風險,在生死之間來回穿梭,為我們築起一面堅固的“長城”。

愛美乃是女人的天性,但一位來自武漢的護士單霞卻動手剪掉了自己及腰的長髮“光頭明志”。當她的朋友知道後為她哭時,她微笑着安慰她們,説:“我早就想在年前換個髮型了,只是與預期的有些不同,再説頭髮沒了還可以再長。現在的首要任務是在保護好自己的同時,能救更多的人。”看到這裏,我不禁覺得這身白衣穿得太過沉重。

當然,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最值得我們敬重的是鍾南山院士。非典是中國人抹不掉的共同記憶。面對非典疫情,鍾南山主動請纓:“把最危重的病人轉到我這兒來”,這淡淡的一句話,無異於平地驚雷般的“向我開炮!”在這之後,我們看到的便是他以66歲的高齡,持續工作救治患者的身影。如今沉寂17年之久的瘟魔再次叩響了中國的大門,向中國發起猛攻,84歲的鐘南山身披鎧甲掛帥出征,全身心投入到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

除了這些奮戰在一線的醫務工作者,還有許許多多和他們一樣可愛可敬的人,他們是社區工作者,是普通的環衞工人,是一線執法人員,為居民測體温,進行相關宣傳,殺菌消毒,摸排登記等,他們都在用行動爭當疫情防控的參與者。

我們也應該向那些正在與疫情做戰鬥,與死神搶人的醫務人員學習,學習他們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盡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爆竹聲聲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相信吧,待到春暖花開,我們定能繁花與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