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家庭經典事蹟材料5篇合集

來源:巧巧簡歷站 1.97W
最美家庭經典事蹟材料5篇合集

最美家庭經典事蹟材料5篇合集

01

人們常説“家和萬事興”,家和出凝聚力,出親和力;困苦時,家和出親情;悲傷時,家和出慰藉;重壓時,家和出力量;沮喪時,家和出堅強。家是甜蜜,是温馨和浪漫,更是人生旅途的驛站。我的家是温馨幸福的五口之家:爸爸、媽媽、愛人和我,還有一個女兒今年9歲,正上國小二年級。我的家和大多數家庭一樣,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事蹟,但我們全家遵紀守法,互敬互愛,積極進取,熱愛生活,樂於助人,家庭和睦,鄰里和諧。我們的家庭是一個平凡的五口之家,還有一個可愛的女兒。互敬互愛是家庭和睦的基礎,是家庭幸福的源泉。我們夫妻遵守計劃生育,婚後只生育了一個女兒。在生活中我們互相照顧,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在家裏時常交流思想,互相取長補短,遇到困難互相開導,共同的生活經歷使我們的心貼的更近,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當我們的意見不一致時,總是能夠用理智的態度去溝通,這種温馨和諧的家庭氛圍常常引來鄰里和同事的羨慕和稱讚。

我想構建和諧家庭的首要條件是做到心中有愛,有愛才可傾力營造家的和諧,家的温馨,有愛才能同享甘甜雨露,同抵狂風暴雨。每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時,我們總能夠相互協商,共同面對。我想這都是緣於愛的支撐吧,愛是奉獻,愛是付出,愛是承諾,愛就是要讓家裏的每一個成員快樂、幸福,那麼我就必

須盡心盡力為這個家着想,難免要做出一些犧牲,比別人多付出,來維持我們這個家的和諧。

家庭成員彼此寬容體諒、互相體貼關心是構建和諧家庭的另一重要條件,寬容體諒是構建和諧家庭的潤滑、調節劑,體貼關心是促使家庭和諧平衡的重要砝碼。心與心溝通交流,在家庭生活中處處以禮相待,以誠相待,家庭生活才會温馨幸福,安定祥和,充滿歡聲笑語。

構建和諧家庭的最後一個條件是孝敬長輩、關愛老人。孝敬長輩是處理人際關係的第一台階,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對待家中老人要主動關心其温暖,時刻關心其健康,主動分擔其憂愁,充分理解其絮叨。

馬克思説:“父母的行業是教育子女。”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子女都有着言傳身教、陶冶習染和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父母應不斷修正自我、提升自我,努力為孩子樹立起良好的學習榜樣,使孩子懂得誠實誠信、孝敬老人、與他人和諧相處。在我的教育帶動下,女兒變得懂事了,在日常生活中也知道關心老人了,她會把洗好的水果先拿給爺爺、奶奶吃。而我平時不在家的時候婆婆也經常幫我收拾家務,我忙的時候,她會幫我帶孩子,陪孩子一起玩耍,當我聽到孩子清脆的笑聲,我的累便一掃而光。婆婆經常對我説:“孩子,××找了你,是我前世修來的褔呀,我老了,幫不上你的忙,反而給你添麻煩,這個家真難為你了。”這一刻,我明白老人已把我當女兒看待了。

一個家庭的和睦不光是要對自己家人要關心、關愛,而且還要處理好鄰里關係,和鄰居們也要和睦相處,鄰居們有什麼事情需要幫忙的時候,我們都熱心幫助。我們一家人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微薄之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創造美麗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有時鄰居朋友生活上遇到了困難需要幫助的時候,也儘量給予幫助。多年來,我與鄰居和諧相處,相互間彼此尊重,也結下了很好的人緣,贏得了良好的口碑。

平時生活中我還注意以身作則,敬老尊長。自結婚起,雙方父母離自家很近。對雙方老人我和丈夫都十分尊敬和孝順。不僅在生活上予以照顧,家中大小事也徵詢他們意見,使他們覺得受尊重,在我們的言傳身教下,我的.女兒禮貌懂事、健康活潑,小小的年紀就非常為大人着想。一家人相親相愛,再大的困難和風雨都不算什麼,我為有這樣一個幸福的家庭而深感安慰。

家庭和睦、鄰里團結、父慈子孝、相信相愛、其樂融融,生活在這麼一個幸福的家庭使我更有動力努力工作,嚴於律己,用自己的言行去帶動更多的人,建設我們和諧的大家庭,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02

和諧幸福家庭事蹟材料

在扶風縣城關鎮王家台村提起這一家,人人都稱讚是“幸福之家”。現年46歲的徐xx是一個善良的農家婦女,丈夫也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莊稼人,農閒時在外打點零工。他們育有一對雙胞胎女兒,並積極實施了絕育手術,在別人看來沒有兒子似乎低人一等,但他們熱愛生活,家庭和睦,鄰里團結,共同進步,深受鄰里的好評。

熱愛生活,共同進步。1990年,徐xx和丈夫王明哲結為夫妻,婚後丈夫依靠粉刷的手藝在外打工。徐xx在家中照顧兩位常年有病的老人。1992年9月他們有了愛情的結晶-----一對可愛的雙胞胎女兒,取名王禪、王媛。在他們的辛勤操勞下兩個女兒現已長大成人,今年已為大女兒王媛招了上門女婿。一家人在各自的環境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兩人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家庭和睦,鄰里團結。他們夫妻和父母、孩子組成了一個美好幸福的家庭,父親已經過世,母親李彩蘭這個慈祥善良的老人,在六年前因腦溢血突發,從此一直癱瘓在牀,照顧婆婆的重擔落在了徐xx的肩上,丈夫王明哲為方便照顧家中也因此不能外出打工了,只能在村子附近打一些零工。老人因為癱瘓不能自理,徐xx便一直陪在婆婆的身邊,沒黑沒夜的照顧。徐xx的身體日漸消瘦,而婆婆的氣色日漸好轉,逢人就誇自己上輩子積了德娶了個好兒媳。為此,徐xx2012年被城關鎮人民政府評為“好媳婦”的光榮稱號,並頒發了榮譽證書。2014年1月26日婆婆不幸離開了世,雖然家中這些年有這個癱瘓的老人,他們總能相互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待事情,思考問題,尊老愛幼、寬容謙讓。真心待人是他們全家的處事態度,與鄰居都能和睦相處,鄰居們有事他們總能熱心的的去幫助,他們用實際行動為構建和諧社會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勤儉持家,弘揚美德。他們家倡導文明科學科學的生活方式,注重科學理財,合理消費、勤儉節約,他們時常教導子女不能因為生活條件好了,就丟掉勤儉持家的傳統。勤儉節約的意識已深刻到家庭成員之中,併成為全家人的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

在日常生活中,他們都能積極維護社會公德、誠實守信,自覺遵守各項法律法規和社會公共秩序,維護國家利益和集體利益,主動履行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一個幸福、快樂、和諧的家庭需要每個家庭成員的共同努力,只有每個人都奉獻一點愛,家中才回更温暖,只有每個家庭都幸福了,我們的國家才能更加繁榮昌盛。

03

和諧幸福家庭事蹟材料

她先後當選為鄉、縣、州三級人大代表;縣、州、省黨代表,多次得到省州縣鄉各級表彰,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和“十星級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光榮稱號;省福利基金會知名寫手童幫烈多次對她進行報道,稱她是“窮山溝裏飛出的金鳳凰”。她就是貴州省甕安縣江界河鎮茶園村黨支部書記、村計生協會會長楊x。

紮根苗寨 獻身計生

1997年,楊x在貴陽衞校畢業後,遠離生養她的魚米之鄉——銅仁市思南縣,來到200多公里之外,和志道同合的戀愛對象、自己同班同學熊文剛結了婚,夫妻兩用勤奮和踏實創業,在這個偏遠的鄉村紮下了根。

這個村距縣城50多公里,330多户人家,1500多人,散居在七樑八溝的山窩窩裏,過去這個村的姑娘小夥難以進省城讀書,把她稱為山外飛來的“金鳳凰”。她愛人的母親都懷疑“家裏很窮,你能過得慣這窮生活嗎?”好奇的人問她:“你這個省城讀書的姑娘,來這窮山旮旯裏,能吃得了這個苦嗎?”還有更多的聲音:一個土家族姑娘嫁給苗家小夥,“金鳳凰”遲早是要遠飛的。

楊x來到這裏,面對的是窮山惡水,滔滔的烏江水被橫穿村裏的火金山欄隔向東,江與山形成幾百米的深壑,當地羣眾望水興歎,見水不得水,每遇乾旱,人畜飲水困難。而且,傳統的舊生育觀裙帶婚姻和養兒防老的思想根深蒂固。人口激增導致村民越窮越生,越生越窮,窮山惡水給當地羣眾帶來物質上的窘困。面對這樣的現實,她決定獻身計生事業,改變貧困落後,建設美好家園。

摒棄舊俗 艱難起步

婚後她沒有急於懷孕生孩子,因陋就簡,在自家的木屋裏建起村衞生室,村民們看小病不出村,婦女懷孕生孩子就採用新法接生。這樣一來,青年男女們常常到她家來聊天,她就藉此機會宣傳近親結婚將埋下苦果,講少生優生、家庭幸福的道理,一些姑表兄妹戀人聽她這麼一説,都解除婚約另找對象去了,村子裏的青年男女與其他民族通婚的漸漸多起來了。

1999年,楊x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也是這一年,她的'孩子出生了。但她更欣喜的是羣眾對她的信任,先後選舉她擔任計生專幹、文書兼會計,婦代會主任,為了能有更多的精力為村民服務,夫婦倆商定放棄二孩生育,終生只生育一個孩子,率先領取了獨生子女證。

這事傳開後,冷嘲熱諷接踵而至:“少數民族本來可以普遍生育兩個孩子的嘛!何必出風頭。”更多的懷疑觀望:“一個外來土家姑娘,誰能保證她將來生與不生?”楊x絲毫沒有動搖自己的信念,她先是動員姑妹熊文美和外甥楊中華做了二女絕育手術,隨後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地做其他對象的思想工作。村子裏的張其剛夫婦因家庭比較貧困。生育兩個女孩後總想生育個兒娃崽長大外出打工掙錢,老來有個依靠,楊x三次上門促膝交談,見到她家住房四壁透風,便幫助他申請得到政府危房改造資金6000元,還把原桂花坪村村委會的宅基地讓給他用於修建新房用地,夫妻倆很是感動,欣然做了絕育手術。後來通過自家的勤奮努力,很快蓋起了一棟漂亮的磚牆樓房,喬遷新居時,他對前來祝賀的親朋好友們説:“黨的計生富民政策好啊!”

少生快富 改善民生

2003年,楊x當選村委會主任,她把國家扶貧資金和上級各部門的幫扶項目緊密地與計生相結合。幫扶計生户發展項目,組織村民建起大大小小水窖25口,修建自來水蓄水池50多處,解決了全村人畜飲水問題,為村民建沼氣池30多口,幫6户計生户進行危房改造,帶領村民投工投勞修築進村入户公路8公里多,公路能通到家家户户門口。

這些年來,楊x注重計生宣傳服務,強化利益導向,村裏的獨生子女户很快上升到18户,二女户上升到29户。全村計生户由於得到計生優惠政策和扶持資金,多數蓋起了磚牆樓房或把自家的苗家木房打造得漂漂亮亮,苗村展現了新景象。

楊x結合當地自然生態優勢,引導外出打工返鄉人員創業,幫多年外出打工有一技之長的獨生子女户黃維調節生態烏雞養殖場地和申請小額貸款,共籌措資金10多萬元建起了生態蛋雞養殖基地,產品遠銷廣東、浙江、福建等地,供不應求。指導村民種植純天然無公害蓮花白500畝。同時,引進資金120萬元,建起渡江食品有限公司,年產銷150多噸。這些產業的建立發展,吸收了當地大量剩餘勞動力,增加了村民的勞動收入,村民的人均純收入由15年前不足200元上升到目前的3500元,摘掉了貧困村帽子。

隨着計生事業的不斷深入發展和村醫療室的健全,10多年來,這個村嬰兒死亡率為零,躲生超生的現象消失,沒有計劃外生育,優生優育的結果湧現出大學生18名,實現村無大學生零的突破。

這麼多年來,熊文剛這個勤勞,憨厚的男人總是默默的站在身後支持自己的妻子,夫妻倆齊心協力,經營着小家,規劃着大家。如今,這裏被列為國家級紅色旅遊愛國教育基地,作為行政區劃調整後的茶園村的村支部書記,她又在勾畫新的致富藍圖,帶領村民們發展生態旅遊產業。

04

最美書香家庭事蹟材料:以書相伴

書香校園,他們喜結連理;人生路上,他們風雨同舟;於莉紅和付政,一對普通的人民教師,營造出了一個有着濃濃筆墨紙硯氣息的書香家庭。腹有詩書,其品自高;腹有詩書,其德自謙;腹有詩書,其身自正。讀書使人談吐清新而不凡,舉止穩重而端莊,思想活躍而深刻,自信但又不自負。這正是她們一家所追求的目標。

2002年11月,可愛的兒子——付寒,降生了,頃刻間,他們體驗了初為父母的幸福與甜蜜。與此同時,身為母親的於莉紅開始堅持寫日記,記錄了孩子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和點滴故事。俗話説,興趣是培養孩子讀書習慣最好的老師。於是,他們夫婦二人就開始培養孩子讀書興趣,激發孩子的閲讀潛能。打孩子牙牙學語開始,他們就為孩子買來人物掛圖、《奧特曼》《孫悟空》等繪本,教孩子認識爸、媽等人物名稱,以及蔬菜、鐘錶等日常生活物品,還有小孩子都喜歡的動畫人物。孩子上學了,他們又給孩子買了一些他喜歡的童話故事書:《小香菇》《綠野仙蹤》《醜小鴨》《青蛙王子》《白雪公主》等等。孩子有了讀書的興趣之後,他們又常常帶孩子走進書店,讓他選擇他自己喜歡的讀物。孩子上學期間,常年訂有《國小生學習報》、《十萬個為什麼》《小福爾摩斯》等報刊雜誌。

孩子喜歡玩電腦遊戲,做父母的也不極力反對,因為凡事都有它有利一面。但在孩子玩遊戲之前先欣賞父母給他下載的小短文或視頻,比如:《如何做個好孩子》,著名演講家鄒越的《愛祖國、愛家鄉、愛父母、愛自己》的演講等,這樣文章也讀了,遊戲也玩了,一舉兩得。另外,孩子喜歡每次睡覺前聽幾個小故事,而父母頭腦中的故事有限,所以,他們就為孩子買來“八音盒”,從電腦上下載小故事,如《女媧造人》、《伊索寓言》,在他睡覺之前打開音樂,放給他聽;等孩子大時,他們又讓孩子聽《中華上下五千年》等一系列的故事,從而滿足他的睡前需要。現在,家中書房裏堆滿了孩子近幾年來閲讀過的書和雜誌。這對孩子來説是莫大的的精神食糧。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自古以來,榜樣教育,貫穿孩子的整個教育歷程。於莉紅和付政雖然都是中師畢業,但在讀書學習上他們都在盡力地為孩子做好表率。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他們都先後都完成了本科學業。一方面彌補了埋藏在他們心底多年的遺憾,另一方面,對孩子在讀書的興趣上起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他們一家三口都有自己的博客,並堅持寫生活隨筆,至今他們共發表博文200餘篇,其中兒子發表博文50餘篇,每次再回過頭來自我欣賞這些隨筆時,就會感到生活的其樂融融,以及世界的美好。

睡前看書交流是他們家一直以來的讀書習慣。牀頭總放着幾本書。睡前要麼自己看自己的,看完之後簡單説説自己所看的內容;要麼父母給孩子講故事,讓孩子發表自己的“高見”;要麼他們一起聽“八音盒”裏下載的電子書,然後互説感受。每到週末,他們一家便會帶上“乾糧”一齊去市圖書館暢遊一番。看着、讀着、低聲講着、交流着、偷笑着。別有一番滋味在其中。

在讀書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於莉紅和付政的課堂教學水平越來越高,教學效果越來越好,教學反思越來越成熟。她們撰寫的多項論文獲得省、市級一等獎。於莉紅曾被評為濟源市優秀班主任,濟源市骨幹教師、濟源市少年宮優秀輔導員等。付政曾被評為濟源市文明教師,濟源市師德先進個人,濟源市優秀教練員,濟源市優秀輔導員等。兒子付寒也因讀書榮獲“河南省第二屆漢字大賽濟源賽區”團體冠軍。讀書讓兒子的思維活躍,他曾榮獲濟源市署光杯乒乓球比賽團體冠軍,焦作豫西北少兒乒乓球賽團體冠軍。並多次代表濟源赴鄭州、新鄉、洛陽等地參加乒乓球比賽。

最是書香能致遠。是書,開闊了他們的視野,豐富了他們的生活;是書,幫助他們不斷提高,不斷進步;是書,帶給他們幸福,帶給他們滿足。就這樣,書陪伴他們度過了一年又一年,孩子在書香中漸漸成長。讀書使他們的生活多姿多彩,其樂融融!以書相伴,幸福人生!

05

文明家庭事蹟材料

我的一家來自於美麗的錢江源頭,這裏山清水秀,物豐地靈,孕育了無數優秀兒女,開滿了豔麗的文明之花。我們家是一個崇尚文明、積極進取、相敬相愛的家庭。我們不但夫妻恩愛、互相提攜、還尊老愛幼、熱心助人,我們用生活工作中平平凡凡的事、點點滴滴的情,詮釋了家作為愛的港灣的真諦,受到單位領導和鄰居的一致好評。

一、紮實工作為本分

我的丈夫是一名農村國小教師。他熱愛黨的教育事業,模範遵守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勤於鑽研,為人師表。憑着較高的理論水平,深厚的專業知識和紮實的教學基本功,默默無聞地教育着下一代。他為人謙和,對待學生就像自己的孩子,家長樂意把孩子交給他,學生們也很喜歡他上的課,所帶班級成績顯著,多次獲校級優秀班集體。他還兼任學校圖書管理員,無論多忙他總是把工作做得有條不紊,他常説的一句話是“做好工作是我的本分”。因此他多次被評為縣級、鎮級的.先進工作者和優秀教師,並獲得縣第十屆育才獎。

作為妻子的我,主動配合支持丈夫的工作,為他做好“後勤”保障。在工作中我是個不示弱的人。我是學校裏的一名炊事員,負責採購貨源的數量和質量的檢查工作。本着對在校全體師生的飲食安全負責,我每天早上七點左右就來到學校食堂,對每天採購貨源的數量和質量嚴格把關,堅決做到不買腐爛、變質的原料,不買“三無”的作料,保證讓師生每天吃到放心飯、衞生飯、安全飯。我與同事齊心協力,每天為全校三百多名師生飲食提供優質服務,為了讓大家有一個舒適衞生的就餐環境,我們每天嚴格按照學校相關文件規定,對食堂、餐具和潔具等進行消毒,清掃衞生,不留死角。由於工作認真負責,學校食堂被評為縣級示範食堂。

二、相敬如賓家和睦

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我還努力做一個“好媳婦,好妻子,好母親”,做好家庭事務,使整個家庭和諧融洽,和睦相處。我丈夫把工作之餘時間都留給了家人,陪伴家人,就算只是一家人在一起聊天,那也是他心中最幸福快樂的時光。他以寬容和理解善待每一位家庭成員,做到“多一點理解,多一點關懷”。我們尊敬老人,關心老人,孝順老人。在忙碌的工作過程中仍然堅持抽空陪伴他人,做到“百事孝為先”。

公公在世時,雙目失明。我每天都做可口的飯菜孝敬老人,端飯端茶,問寒問暖。我丈夫對老人更是無微不至,每天洗臉擦身,端尿端屎,服侍起居。

我們夫妻相敬如賓,相互關心,互相扶持,夫妻感情融洽,從不為小事爭吵。

我們作為父母,以身作則,注重對孩子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孩子在家尊敬長輩,孝敬父母,自理能力強,是好孩子;在外遵守社會公德,講文明,懂禮貌,是個好公民;在學校嚴格要求自己,刻苦學習,興趣廣泛,是老師的好幫手,是同學的好夥伴。從國小到中學,年年被評為三好學生;在大學,被評為省級優秀畢業生。孩子現在已大學畢業,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三、興趣廣泛知進取

為了增長知識,開拓眼界,我們平時有空常常讀書看報。我們訂閲了《衢州日報》、《錢江晚報》、《半月談》、《特別文摘》等報刊雜誌。我活潑開朗,興趣廣泛,喜歡唱歌跳舞。我們村頭鎮有:民間樂隊、白雲藝術團、雲都腰鼓隊。我是其中的骨幹成員,經常參加活動。在民間樂隊裏,與中老年朋友們一道吹拉彈唱,唱自己喜愛的越劇;在白雲藝術團裏,我還是團長,空餘時間裏組織團員們排練歌舞,豐富村民文化生活,睦劇《民情溝通日好》在市、縣文藝匯演中獲得了金獎;在雲都腰鼓隊裏,我是隊長,經常帶領腰鼓隊隊員們到各鎮、村參加巡迴演出。晚上,我還經常和姐妹們一起跳廣場舞,既得到娛樂又健身。

四、熱心公益為大夥

“只有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優美的歌聲唱出了人們向善的心聲。我們的家庭也熱心公益事業。

我丈夫無償獻血,為患者送去了愛心;為災區捐款,給災區人民送去了温暖。匯坑村一户低保户,家庭困難,我送給他們家衣物。牙田村的餘含誼和住在敬老院的餘美,她們都是從小失去母愛的單親孩子,在生活上給她們送去衣物,在學習上給她們送去學習用品。

我的鄰里有一位叫徐玉英的老人。她雖然有子女,但不常在身邊。我常到她家裏陪她聊聊天,解解悶。她遇到什麼問題,也樂意叫我們幫她解決,煤氣沒了換煤氣鋼瓶啦,電燈壞了需換燈泡啦,牀板要搬出去曬一曬啦……她常説我們不是母女卻勝似母女。在她中風癱瘓在牀的日子裏,我常去看望、照顧她,給她端尿啦,給她翻身啦,喂她喝水啦……她雖然去世幾年了,她的子女還一直懷念着這段母女般的情誼。

留守兒童是改革開放的產物。許多年輕的父母將子女交給年老的父母照管,走出家門外出打拼。這些孩子成了失去父母呵護的留守兒童。這些孩子的教育和管理,引起了黨和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20xx年4月,我們村頭鎮成立了一、二、三、四村留守兒童俱樂部。我積極報名參加,併成了一名關愛留守兒童志願者——代理家長,還擔任了留守兒童俱樂部的負責人。每逢週末、節假日,我便到留守兒童俱樂部帶領孩子們搞各種活動,這成了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為了加強管理和開展工作,我給留守兒童俱樂部制定了各項規章制度和活動計劃安排。孩子們到俱樂部活動要簽到,來去自由、自願,活動有記錄。有的孩子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沒文化不識字,無法解決孩子們學習上的問題,他們可以來俱樂部做作業,我丈夫就義務給他們作輔導,幫他們解決學習上的問題。他們可以在這裏看看課外書,下棋,跳繩,做遊戲,唱歌跳舞。我們把留守兒童俱樂部辦成了“家長安心、羣眾放心、孩子開心”的樂園,從根本上解決了外出務工家長們的後顧之憂,為村頭鎮留守兒童創造了良好的成長環境。由於成績顯著, 20xx年度我被評為開化縣留守兒童俱樂部優秀負責人, 20xx、20xx年度被評為開化縣關愛留守兒童工作優秀志願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