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非典英雄事蹟材料範文三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79W

  在抗擊非典型肺炎的戰場上,廣大醫務工作者高揚白求恩精神的旗幟,無私無畏,衝鋒在前,用生命譜寫了救死扶傷的壯麗篇章。接下來本站小編分享了一些關於非典英雄事蹟材料範文,歡迎閲目。

關於非典英雄事蹟材料範文三篇

非典英雄事蹟1

  人事部衞生部解放軍總政治部作出決定:追授鄧練賢、葉欣、樑世奎、陳洪光、李曉紅"白求恩獎章"

  人事部、衞生部、解放軍總政治部日前作出決定,追授在抗擊非典鬥爭中以身殉職的醫務工作者鄧練賢、葉欣、樑世奎、陳洪光、李曉紅"白求恩獎章"。

  決定指出,在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抗擊非典的鬥爭中,廣大醫護衞生人員日夜戰鬥在第一線,把自己的生命與人民羣眾的命運緊緊地聯繫在一起,無私無畏、竭誠奉獻,甚至獻出寶貴的生命。鄧練賢、葉欣、樑世奎、陳洪光、李曉紅5位同志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他們的英雄行為感人肺腑,事蹟催人奮進,不愧為人民英雄。

  鄧練賢生前系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黨委委員、黨支部書記、傳染病科副主任、主任醫師。2003年2月1日,他連續工作15個小時,因搶救病人感染致病。2003年4月21日光榮殉職,終年53歲。

  葉欣生前系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島分院急診科護士長。直到病倒前長達2個多月的時間裏,她始終沒有離開過崗位,沒有回過一次家,在搶救患者的過程中不幸受到感染,經搶救無效,於3月24日光榮殉職,終年46歲。

  樑世奎1970年8月到山西省人民醫院內科工作。在不幸被感染非典型肺炎住院期間,頑強地與病魔作鬥爭。在身體極度虛弱的情況下,他心中想的還是別人。2003年4月24日上午,經醫護人員全力搶救治療無效,樑世奎同志光榮殉職,終年57歲。

  陳洪光1987年從廣東醫學院畢業到廣州市胸科醫院工作,親手組建了醫院的重症監護室並擔任主任。在一線搶救病人的70多個日日夜夜裏,他親自為100多名危重病人插管上呼吸機,經常會被病人噴射出的痰液、分泌物污染得一身一臉。4月16日,陳洪光同志被確診為非典型肺炎,雖經全力救治,終因病情過重於5月7日凌晨不幸殉職,年僅39歲。

  李曉紅生前系武警北京總隊醫院內二科主治醫師。在抗擊非典型肺炎的戰役中,她連續奮戰6天,不幸被感染。4月16日凌晨,終因搶救無效,以身殉職,年僅29歲。

  決定號召全國廣大幹部羣眾、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官兵向鄧練賢、葉欣、樑世奎、陳洪光、李曉紅5位同志學習。學習他們認真實踐"三個代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崇高思想;學習他們視病人為親人,對人民極端負責,滿腔熱忱、無私奉獻的服務精神;學習他們把安全讓給他人、把危險留給自己的高貴品格;學習他們坦然面對危難、樂觀堅強的革命精神。要以他們為榜樣,牢記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忠於職守,愛崗敬業,奮勇拼搏,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奪取抗擊非典鬥爭的全面勝利。

非典英雄事蹟2

  有一種倒下叫站起——鄧練賢

  名為非典型肺炎的疾患突如其來,在迎擊這場天災的戰鬥中,醫療戰線的英雄衝鋒在前,前仆後繼地用汗水和生命築起了一道血肉堤防。他們用自己不計利害的大智、生死相許的大勇、悲天憫人的大愛,保衞了廣大人民羣眾的健康和安全。然而,在一個個病人健康地重新站起來時,有的醫務人員卻病倒了,更有的甚至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所有這些都牽動着黨中央和全國人民的心。胡錦濤總書記最近親臨廣東視察,慰問戰鬥在第一線的廣大醫務工作者,近日又作出重要批示,對在抗擊非典型肺炎過程中以身殉職的共產黨員、人民的好醫生鄧練賢表示沉痛悼念,對他的家屬親屬表示親切慰問,堅信有廣大醫護工作者醫護人員的奮鬥與貢獻,有全國上下的團結一致眾志成城,我們就一定能夠戰勝疫病。今天,我們把在羊城人民中間傳揚的英雄故事、英雄精神講述出來,我們相信,英雄的事蹟和高尚精神一定會激勵廣大醫護工作者和人民羣眾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最終戰勝疫病。

  面對不明原因肺炎的突襲,鄧練賢以傳染科黨支部書記和副主任的身份挑起了組織協調的擔子,並衝在最前面。

  羊年春節,讓鄧練賢的妻子朱秀娟特別期待,因為難得沒有安排節日值班的丈夫對她許了個願“這個年可以陪你了,你説去哪我們就去哪。"然而,剛剛吃罷年夜飯,春節聯歡晚會的節目還沒看上兩個,電話就響了:醫院來了特殊肺炎病人,馬上回院準備搶救……

  "來得這麼快!"鄧練賢放下電話就往醫院趕。就在這天下午,中山三院接到通知:廣東出現不明原因肺炎,該院是指定的四家接收病人的醫院之一。在醫院的佈置下,鄧練賢以傳染病科支部書記和副主任的身份,主動挑起人員調配、組織協調和物品落實的擔子。一方面要保證救治小組的力量,又要確保原來近百名病人的治療不受影響。在他的精神激勵下,所有工作人員都主動放棄休假,各就各位堅守崗位。他知道這項工作危險很大,讓別人去承擔風險,以年齡已屆50多為藉口推脱,不是他的作風。他一馬當先,帶領科室醫務人員,投入這場"遭遇戰"。

  第一位病人是個11歲小孩,鄧練賢和其他專家一起對病人進行緊急會診,做各項檢查,確定治療方案。這個除夕之夜,中山三院傳染科燈火通明。對這種突如其來、預防治療都處於摸索階段的疾病,具有豐富臨牀經驗的鄧練賢憑直覺意識到其極強的危險性,他親自安排病房,交待參加會診的醫務人員作好消毒、隔離工作,搶救緊張有序地展開。23時50分左右,又一位女病人被送來。這時,鄧練賢的手機不斷收到拜年短信,但他來不及看,一直忙到七年級凌晨3時。一切就緒後,鄧練賢拖着疲憊的身體回家,他對愛人説:"我太累了。"説完就倒在牀上呼呼大睡---他就這樣度過了人生的最後一個除夕之夜。

  大年七年級,鄧練賢一大早就趕往醫院查房。上午11時30分左右,一位姓周的危重病人被送到醫院。這位被稱為"毒王"的病人使一個又一個的醫務人員染了"非典",他的20多位親戚朋友也先後染病。當時病人發高熱,煩躁不安,頻繁而劇烈地咳嗽,呼吸極度困難,神志也模糊不清,隨時都有死亡的危險。

  情況危急,刻不容緩。鄧練賢和同事們馬上投入緊張的搶救中,抗炎、吸氧、鎮靜、激素應用,但病人病情仍在不斷加重。專家小組迅速作出決定,給病人進行氣管插管、應用呼吸機輔助呼吸。這個病人身體強壯,體重足有80公斤,因為極度缺氧,情緒極度不穩,在作氣管插管時更是煩躁不安,極不合作,要"奈何"他絕非易事。

  "快,快!"此時,病人的生命就在分秒之間,鄧練賢想都顧不上多想,用力地按住病人身體,在場的醫護人員也都紛紛上前,有的扶住患者的頭,有的按手,有的按腳,讓麻醉師儘快將導管插入。這一過程中,病人劇烈咳嗽使大量痰液帶着血腥從插管處噴出,在場的醫護人員從頭到腳都被污染,而空氣中也充滿了病毒。

  與傳染病打了30多年交道的鄧練賢清楚地知道,自己正處在危險中,但此時此刻,又怎能放下病人,中途退縮?他和同事們來不及更換衣帽,繼續搶救。病人呼吸不暢,要不斷地拔下插管吸痰。在現場3個小時的搶救中,光給病人接痰的罐子就換了好幾個。鄧練賢和專家們嚴密監測病情變化,隨時調整呼吸機的各種參數,病人的病情終於慢慢穩定,從"死亡線"上被拉了回來。

  時間,在搶救病人時以分秒計算,而對於鄧練賢自己,時間的概念在這些天已顯得模糊不清,何時用餐,何時休息,都取決於病人的病情。他有嚴重胃潰瘍,曾經發生消化道大出血,但面對病情危重的患者,在這羊年春節,卻只能在辦公室吃幾口涼透的盒飯。接下來的幾天,幾位重症病人相繼被送到中山三院。每天,鄧練賢都要連續工作10多個小時,高度緊張的工作及大量的體力消耗,即使年輕力壯的小夥子也難以支撐。回到家中,搶救病人的過程又一幕幕在腦海中回放,使他難以入睡:經驗和教訓需要總結,下一步的工作如何進行亟需思考……初四早上,鄧練賢突然感覺不行了,全身肌痛、乏力、頭痛、高熱,他染上了病毒,肺部出現炎症陰影,住進自己工作的醫院。

  就像一場戰爭,誰衝鋒在前誰就可能先倒下。在鄧練賢之後,醫院相繼有20名一線醫護人員也病倒了。中山三院接診的"非典"病例,都是早期極重、傳染性極強的危重病例,而當時對這個病的認識還非常模糊,面對一個未知的巨大危險,鄧練賢和他的同事們成為第一批"掃雷者"。

  這時,人們發現,鄧練賢所在的早期救治病人的4人專家組中,有3人是來自各科室的黨支部書記,4位專家後來全部染上"非典";在參加搶救"毒王"的9名醫護人員中,有6名是共產黨員。

  平時習以為常的"鄧書記"的稱謂,如今變成了帶淚的述説和無限的敬意,儘管在人們的口裏講述的是一件件瑣事

  中山三院感染"非典"的醫護人員,經過救治,已陸續痊癒出院,而最早病倒、帶領戰友衝鋒陷陣的鄧練賢,卻再也沒有回來……

  4月21日下午5時45分,鄧練賢因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永遠閉上了雙眼。

  從皓首白髮的老師、朝夕相處的同事,到相濡以沫的妻子,我們採訪的每一個認識鄧練賢的人,都説他是個好人、好醫生、好支書。在一件件平凡而又不易的瑣事中,鄧練賢彷彿重新獲得了生命,親切地站到了我們面前。

  "鄧書記",同事們總是這樣親切地稱呼鄧練賢。在傳染病科,大事小事大家都習慣找"鄧書記",不僅僅因為他是支部書記,更因為他為人特別有耐心,不怕麻煩。

  鄧練賢30年的同事和老師、白髮蒼蒼的姚集魯教授是個堅強達觀的人,説起鄧練賢的離去也不禁流淚了。他對這位愛徒的評價是?quot;是個老實人。論起勤勤懇懇工作、老老實實做人這兩條,他在我的學生中是做得最好的。我不是共產黨員,但什麼是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我從他身上都看到了。"

  就在鄧練賢病倒的前一天,同事們還看見他在給一位"非典"病人的家屬做工作。實際上,科裏每次有病人或者家屬鬧情緒有意見,大家都會説找鄧書記來,過不了一會就會看到鄧書記笑眯眯地出來説聲"搞定了。"為什麼病人、家屬都這麼聽鄧書記的話,因為鄧書記心裏總有病人,病人想什麼,家屬想什麼,他都能體會到。他的話往往句句都説到別人心裏去了,聽了特別貼心,當然也就沒氣了。這麼多年來,傳染病科醫患關係一直比較融洽,沒有一例向醫院的投訴。

  大年七年級中午搶救完一個11歲病孩出來,細心的鄧書記已經給醫生護士們訂好了盒飯。護士長王喬鳳説起這些事,眼淚直流:按理説這些並不該是一個老領導、老專家做的事,而更讓王喬鳳唏噓的,是身心俱疲的鄧書記還給病孩的父母都買了盒飯。

  善待病人,是在鄧練賢身邊工作的醫生護士最深的感受。在大家的記憶中,鄧練賢一直平等待人,在他眼裏病人既是病人也是親人,沒有貧富貴賤遠近親疏之分。以前大家經濟都還不寬裕,有些病人沒錢吃飯,鄧練賢常常自己掏錢給病人買飯。看到鄧書記這樣做,他身邊的很多年輕醫生護士也都慢慢養成了這種幫助困難病人的習慣。有一陣醫院病人走賬的情況多了,有的同志收病人時會有些犯嘀咕,每當這時鄧練賢總是"先搶救",從無二話。

  鄧練賢對人好,但也很有原則,講究方法。醫院曾經有一位年齡較大的進修醫生,個人毛病比較多,在其他科室很難呆下去。鄧練賢主動提出:到我這裏來。為了幫他,鄧練賢和病區負責人商量了一個"幫教"妙計,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鄧練賢找來進修醫生,連續問了許多問題,進修醫生答不出來。鄧書記把他批評一通,然後讓其他人去安慰他、幫助他。不久,這位進修醫生工作態度好了,醫療水平也有了提高,鄧練賢由此真成了醫生?quot;醫生"。

  任勞任怨、勤懇豁達的性格,是鄧練賢26年擔任黨支部副書記、書記形成的。從1977年擔任傳染病科黨支部副書記開始,他就從未忘記一個基層黨的工作者的責任。在他的用心帶領下,傳染病院這個黨支部,成為院裏最有活力的基層黨組織。在鄧書記的親身示範下,支部連續13年獲得醫院先進黨支部,他本人則連續13年被授予先進共產黨員的稱號。

  作為基層黨支部書記,鄧練賢在這個全院最大的科裏默默地承擔了大量行政事務工作。同事遇到業務上的難題,找他;年輕人工作受委屈,找他;夫妻吵架鬧離婚,找他。他總是鼓勵年輕同事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用更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科裏搞裝修,他比自己家裝修還上心,樣樣考慮周全。多少年來,他養成一個習慣,每天下班前要巡視重診患者病房"婆婆媽媽"得連水電安全都要仔細查看。他還牽頭,以傳染科支部名義在韶關仁化資助了14名貧困孩子的學業…

  鄧練賢倒下了,但在抗擊"非典"的戰鬥中,卻豎起一座不朽的精神豐碑,他的奮鬥和犧牲成為戰友們前進和避免更大犧牲的指路牌。

非典英雄事蹟3

  第三醫院傳染病科黨支部書記鄧練賢不幸逝世,終年53歲。這是廣東省在抗擊非典型肺炎戰鬥中第一位因公殉職的醫生。 除夕晚上9點鐘,鄧練賢在家接到醫院電話,稱由外院轉入兩個危重的非典型肺炎病人,由於正值春假,發生突發事件人員配置相對緊張,處理增加了相當大的難度,鄧練賢以傳染病科黨支部書記和副主任的身份,積極地挑起傳染病科人員調配、組織協調的擔子。作為傳染病科主任醫師的他十分清楚2003年4月21日下午5時40分,衝鋒在抗擊“非典”最前線而被感染的中山大學附屬地知道這個工作的風險性,但他沒有推脱而在每一個救治過程都親力親為,全程參與,與科室醫務人員,共同戰鬥在搶救病人的第一線。 但不幸的是,他在救治患者時卻被病毒感染。在中山三院,傳染科的醫護人員無一倖免地染上了非典型肺炎,而病得最重的鄧練賢在與病魔堅強戰鬥了兩個多月後離開了人世。 鄧練賢曾説過的話:既然選擇了做一名醫生,就意味着付出,病人的需要就是我們的需要。

  葉欣:永遠的白衣戰土

  2003年3月25日凌晨,47歲的葉欣——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分院急診科護士長葉欣永遠畢上了她美麗的雙眼。 今年春節前後,一種病因未明的非典型肺炎開始在廣州一些地區流行。隨着“非典”患者的急劇增多,廣東省中醫院當機立斷,緊急抽調二沙分院急診科部分護士增援位於市中心的院本部。二沙急診科護士力量出現了明顯的不足。葉欣身先士卒,從2月8日便開始加班。這是一場艱難的阻擊戰,當一批批患者從死亡線上被拉回來時,持續作戰的葉欣卻倒在了她最熱愛的崗位上。 在葉欣的辦公桌上,留下了一本本厚厚的工作記錄,那是用廢棄的化驗單背面寫的工作記錄。點點滴滴,記載着她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拼搏的足跡,凝聚着她一生對護士職業永恆的熱愛與追求。 葉欣曾説過的話:這裏危險,讓我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