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教學設計思路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9.8K

寫教學設計是每位老師必備的技能,可以幫助我們整理好課堂的思路,教學設計是老師為了提高上課質量事先完成的文字載體,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我的叔叔于勒教學設計思路5篇,供大家參考。

我的叔叔于勒教學設計思路5篇

我的叔叔于勒教學設計思路1

一、學情分析

本文的學習對象是九年級學生,經過對本單元的整體預習,還有對《故鄉》的詳細解讀,學生已經掌握了小説的基本要素和主要特點。同時,我給學生推薦了作者的其他優秀作品,使學生初步瞭解莫泊桑小説的構思技巧,語言風格和寫作特點。

二、教材解析

《我的叔叔于勒》是部編版語文教材九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二篇課文。篇幅短小,卻博得學生青睞。本單元為小説單元,均是名家作品,藝術技巧精湛,思想內涵深刻,內容豐富多彩,文筆搖曳多姿,既帶給讀者不同的審美享受,也激發讀者對人生社會的無盡思考。要學會梳理小説情節,從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並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理解小説的主題。魯迅説:“學説所以啟人思,文學所以增人感。”小説的教育功能,是以一定的審美感受為前提的。所以,重在激發和啟迪。

三、設計思想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明確指出:課程改革的目標是要改變學生被動的學習狀態,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現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學應當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在本節課的設計中,用探究與交流的方式引導學生,以此讓學生在梳理情節分析形象的基礎上,聯繫自身經驗,對文本進行個性化解讀,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學生人文素養。

四、 教學目標

1.梳理小説情節,把握人物形象,探究小説主題

2.激發愛善憎惡的情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五、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梳理情節,分析形象

2.難點:理解小説主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六、方法與策略

默讀法,探究法

七、教學過程

(一)導入

問題1:通過預習課文,請同學們談一談這篇小説哪一個地方給你印象最深刻, 並説明理由。

<設計意圖>初讀文章,結合學生知識積累,情感認知,審美體驗,瞭解本篇小説的情節脈絡,主要人物,作者態度取向。

預設:

談情節的曲折性---出人意料,引人入勝

談人物的複雜性---人物變臉快,前後反差大

談細節的生動性---

教師:小説是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體裁。如果説情節是小説的軀體,人物形象是小説的血肉,那麼主題就是小説的靈魂,是小説的核心。主題的深淺往往決定着作品價值的高低,因此,欣賞小説必須欣賞小説的主題。

我們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就是學會分析小説主旨。

(ppt展示教學目標)

概括主題,首先要理清作品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揭示了人物什麼樣的命運,然後細心揣摩作者的情感態度,便可憑此歸納小説主題。

問題2:我們通過哪些途徑都可以分析小説的主題呢?(請搶答)

預設:情節,人物,環境,背景,抒情議論句,標題

<設計意圖>調動學生已有知識經驗 ,試圖讓學生理解小説三要素和主題之間的關係。學會知識遷移。

ppt展示

1.人物是小説主題的承載者

小説塑造人物形象的目的在於揭示社會矛盾,反映現實生活,這裏的“社會矛盾”與“現實生活”就是小説反映的主題思想。因此,每一個形象的塑造都是有其目的的,分析時如果能抓住人物形象,把作者塑造這個形象的目的揭示出來,就能夠順利地分析主題。

2.情節是小説主題的表現渠道

情節是現實生活中矛盾展開的過程,也是揭示主題的過程。故事的中心必須以矛盾為內容,矛盾怎樣發展、怎樣解決,無不滲透着作者對這些問題的看法。從這些看法中理解主題同樣也是小説鑑賞中經常運用的方法。

3. 背景環境是打開主題之門的鑰匙

閲讀小説,必須瞭解它的寫作背景,才能比較準確、深入地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主題思想。環境背後的大背景往往能充分體現小説的真實主題。整個故事,作者是要批判或者讚揚某種精神,作者是要揭示某個社會現象的弊端還是謳歌某種文明的行為,有時會選擇在行文中通過環境描寫來揭示或者暗示。

4. 關鍵語句是小説主題的窗口

小説一般不直接表達主題,但有時一些議論抒情性的語句是分析小説主題最便捷的標誌。

(二)小組合作討論:

任選一個角度,結合文章具體內容分析小説主題。

1、2組:人物

3、4組:情節

5、6組:環境

(邊討論邊整理,共計5分鐘)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自主交流,合作探究的能力。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探索新知的積極性,體現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

(三)成果展示

請3位同學,從不同角度來分析小説主題。

投屏展示整理要點。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體現學生主體地位。

預設:

1.情節

(1)菲利普一家因於勒揮霍家產陷入困境

(2)菲利普一家等待在海外發財的于勒回來解困

(2)菲利普夫婦在船上發現于勒破產成了窮光蛋

(4)菲利普夫婦因於勒貧窮棄他而去

在“趕于勒----盼于勒-----罵于勒-----躲于勒”四個主要情節中,金錢是推動情節的核心因素。由此可以看出,菲利普夫婦對於勒前後態度發生了明顯變化,根據于勒有無錢財來決定他們之間的親疏關係,從而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下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係.

2.人物

文中主要塑造“若瑟夫”,“菲利普夫婦”,“于勒”等幾個人物形象。

(1)若瑟夫是菲利普夫婦的小兒子,是于勒叔叔的親侄子,是故事的見證人,是線索人物。天真淳樸,真誠善良,有同情心 。

(2)菲利普夫婦:是于勒的哥哥和嫂子,自私勢利,冷酷無情,唯利是圖,金錢至上,吝嗇貪婪,愛慕虛榮

(3)于勒是若瑟夫的親叔叔,爸爸的親弟弟。在菲利普夫婦眼裏,因之前因揮霍家產,被叫做敗家子,壞蛋,流氓。聽説他在外掙了大錢,要求主動賠償,變成了全家的希望救世主,正直善良的人。後來又老又窮時,又被稱作賊,流氓。在若瑟夫的眼裏,是窮困可憐的叔叔。

我們認識了這幾個人物,就不難理解以菲利普為代表的社會,只是以金錢為基礎判斷一個人的“好”與“壞”,反倒是“我”這樣一個涉事未深,天性善良的少年,卻能直面事情的本質:船上的于勒是一個十分可憐的窮人,是自己的親人。這藴含着作者對社會的批判和對人性的期盼。

3.環境背景

《我的叔叔于勒》寫於一八八三年。當時的法國、資產階級不僅和工人階級的矛盾日益尖鋭激烈,而且也和小資產階級的矛盾日益尖鋭激烈起來,小資產階級貧困破產已成為普遍的社會問題,一部分不甘心破產的小資產階級成員,紛紛踏上了漂洋過海的險途,企望在美洲、亞洲甚至非洲闖出一條大發橫財的生路,夢想着有朝一日腰纏萬貫榮歸故里,本篇小説就是以這樣的社會背景寫出來的,表達出作者對當時社會的不滿,揭示了人與人之間醜惡的金錢關係。

(四)歸納整理

小説主題的幾種類型:

1.人物角度---價值取向---展示人性中的真善美,人文精神

2.環境角度---反映民族心理,生存狀態

3.情節角度---鍼砭時弊,寄寓人生哲理

(五)小結

請學生談談對金錢的看法

八、學習評價

1.本節課教學目標明確,重難點突出,學生能夠明晰學習任務。

2.設計思路完整,內容完整,活動安排有可操作性。

3.設計突出了以學生為本的理念,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

4.教學環節完整,銜接自然,教學任務符合學段要求,切合學生實際。

5.在教材的處理上,化難為簡,有淺入深。

九、作業設計

閲讀莫泊桑的《項鍊》,結合本節課所學方法,請從小説三要素中任選一個角度分析小説主題。

我的叔叔于勒教學設計思路2

教學目標:

一、品察細節,分析人物形象。

二、認識“金錢置於親情之上”的主題。

三、欣賞巧妙的構思,曲折的情節。

教學過程:

一、引入(介紹作者)

莫泊桑是法國19世紀後半期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創作,轟動了法國文壇。短短的一生當中,寫了6部長篇小説300多個短篇,其中許多作品流傳甚遠,尤其是短篇小説,使他成為一代短篇小説巨匠。他的作品絕大多數是寫法國中下層社會的形形色色的人物,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的諷刺和揭露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尤其是在資產階級思想腐蝕下的人們的精神的墮落。

二、分析情節

1、按開端—發展—高潮—結局把小説的情節分為四部分,並分別為每部分擬一個小標題。

提示:(小黑板)

開端:()于勒發展:()于勒

高潮:()于勒結局:()于勒

明確:盼于勒、贊于勒、遇于勒(恨)、躲于勒

2、思考:

①情節從什麼地方開端?這時菲利普夫婦對於勒的態度如何?

②于勒去美洲後,故事情節有了怎樣的發展?菲利普夫婦對於勒的態度有什麼變化?

③船上巧遇是高潮。菲利普夫婦突然見到于勒,態度又有怎樣的變化?

明確:

貧:壞蛋、流氓、無賴、分文不值

富:正直、有良心、好心、有辦法的人、救星

貧:小子、傢伙、老流氓、賊、討飯的

3、自讀全文,找出“盼”、“避”的主要細節。

如“永不變更的話”、“揮手帕”、“擬計劃”;“趕到美洲”、“暴怒”、“躲避”等。結合圖片完成問題。

(1)個別讀完“盼”的細節,師問:為什麼他們熱切的盼望于勒歸來?生回答

明確:因為家庭生活十分拮据,樣樣都要節省,而於勒在美洲發了財,盼望早日歸來過上幸福的生活。

(2)讀完避的細節後,師問:當真的遇見時,他們反而不認,又躲開了日夜盼望的于勒,這是什麼原因?

學生分組討論後回答。(説明)回答這個問題由於學生是初步接觸課文,思考問題或許過於表面化。教師要善於啟發引導,學生可能會得出如下分析結果。

1、是那個女婿造成的。菲利普夫婦怕女婿知道了于勒的情況,於婚事不利。

2、是于勒的為人造成的。如果於勒是一個品德很好的人,則菲利普夫婦不會如此。

3、是于勒貧窮造成的。如果於勒此時很富有,菲利普夫婦一定和他相認。

4、是菲利普夫婦經濟不富裕造成的。如果他們委有錢,就會認下於勒。

5、是菲利普夫婦的虛榮心造成的。如果他們不是那麼好面子,則結局不會如此。

6、是菲利普夫婦的思想意識造成的。在他們的頭腦中只認識錢。

7、是那個社會制度造成的。在資本主義社會裏,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是金錢關係。

明確:直接原因菲利普夫婦只認識錢而於勒又淪落為窮人,其根本原因是:那個金錢至上的社會制度。

點撥:説明他們的希望不過是個虛幻的肥皂泡而已,是一場欺騙自己的白日夢。

三、分析小説的人物形象

1、研討本課的主人公是誰。

△這篇小説的題目是《我的叔叔于勒》,但是對於勒卻僅有幾筆直接描寫,多是側面寫,而對菲利普夫婦的性格刻畫用了很多筆墨。誰是本文的主人公呢?

最終明確:小説題為《我的叔叔于勒》,于勒卻是作為暗線,略寫和虛寫了他的過去和未來。他的出現只是在海輪上賣牡蠣那短短的一瞬。作者把筆墨凝聚在“我”的一家旅遊哲爾賽島在海輪上巧遇于勒這一件事上,集中表現菲利普夫婦對於勒態度的驟然變化上,從而刻畫出他們貪婪、自私、勢利的性格特徵。小説正是通過刻畫菲利普夫婦的性格特徵,從而揭示全文主題思想的。因此,本文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婦。

2、分析菲利普夫婦的性格特徵

菲利普夫婦——自私、冷酷、貪婪、惟利是圖、勢利

3、分析小説中“我”在文章中的作用

小説中的“我”作為敍事的主體貫穿全篇。其他人物的態度和行動,都是從“我”的眼裏看到的;對其他人物的感受和評述,也都是從“我”的角度表示的。在“我”身上,寄託着作家的褒貶、愛憎、喜怒和哀樂。

對若瑟夫的心理描寫,體現了孩童的純真、善良,與大人的勢力、刻薄形成了對比。表明了作者的良好願望。——希望“人間多一點親情、多一點愛,少一點金錢下的冷酷。”這也正是他以“我的叔叔于勒”為標題的原因。

四、分析小説的主題思想

于勒:窮——富——窮赤裸裸的金錢關係

菲利普夫婦:攆——盼——躲

點撥:金錢能夠影響到人與人的關係,這不僅在過去、在國外,即使在現在、在我們周圍,也是一個深刻的社會問題。關於金錢對資本主義社會人際關係的影響,馬克思、恩格斯曾有兩段精彩的論述。

馬克思、恩格斯説:“資產階級撕下了罩在家庭關係上的温情脈脈的面紗,把這種關係變成了純粹的金錢關係。”“它使人和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係,除了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就再也沒有別的聯繫了。”

馬克思説:“貨幣能使各種冰炭難容的人親密起來,迫使勢不兩立的人互相親吻。”

由這兩段可看出,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一種什麼關係呢?生答:純粹的金錢關係。金錢能使水火難容、勢不兩立的人親密起來,同樣,也能使親密無間的人如同陌路。

小説主題:作者運用對比的手法,描述了菲利普夫婦對待親弟弟于勒前後截然不同的態度,畫出了一幅資本主義社會裏,貧窮則兄不認弟觸目驚心的慘象,藝術的揭示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純粹的金錢關係”的主題思想。

◎你看了這個“嫌貧愛富”的故事以後,你有什麼感受或啟發呢?

點撥:

1、不要把實現理想寄託在別人身上,應該通過自己去奮鬥,去努力,去爭取。

2、在親情和金錢上,應珍惜親情,淡泊名利。

3、對弱者應多付出愛心,同情,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五、小結

六、作業

我的叔叔于勒教學設計思路3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瞭解小説中刻畫人物性時運用的主要方法,《我的叔叔于勒》教學設計。

(二)能力訓練點

1、繪行寫神,深入細緻的揭示人物內心世界,對人物作個性刻畫的寫法;

2、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認識資本主義社會以金錢為中心的人與人的關係,批判極端的利己主義的人生觀。

(四)美育滲透點

情節 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構思美。

二、學法引導

欣賞課文朗讀視頻,理清情節脈絡,然後從分析人物形象着手,理解小説的主題。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分析人物性格

2、理解作品揭示的主題

解決辦法:人物性格的分析,要求學生運用以前學得的方法;從文中找描寫人物肖像、神態、語言等的語句體會。小説的主題,及主人公的理解,通過設計啟發性的問題,加以適當的點撥來解決。

四、教具學具準備

電腦,教學課件

五、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由於文章情節生動、曲折、有趣、有些情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宜充分欣賞課文朗讀視頻,從而理清情節,體會作者構思的精妙。

2、學生在啟發性問題的引導下,理解小説的主題。

3、利用本文情節大起大落的特點,通過口頭作文的形式,為課文另擬一個結局,以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

我的叔叔于勒教學設計思路4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麼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我的叔叔于勒》公開課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知識與能力:

1、把握小説人物形象及其作用,學習本文細緻地描寫人物內心世界,對人物作個性化描寫的方法。

2、品評小説的語言,提高實際的語言運用能力。

過程與方法:

l、誦讀法莫泊桑的小説語言簡潔明快,幽默機智。課文在技巧的運用上很出色,如人物的心理描寫、懸念的運用、情節的安排等方面。指導學生表情朗讀或分角色朗讀,在整體把握的基礎上,分析人物的語言、行動和表情是如何揭示心理活動和刻畫人物性格的。課堂教學以朗讀揣摩為主。

2、探究討論法這篇小説的內藴很豐富,在組織課堂教學過程中,應創設情境,激活學生思維,主動質疑問難,合作探究以釋疑,培養解讀小説的能力。

1、情感態度價值觀:

認識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係,提高道德觀念。

2、學情分析

九年級學生對小説題材接觸過一些,對三要素的內容有所瞭解,但是理解分析、鑑賞文章主題和寫作手法遠沒有形成系統,感性多,理性少。所以調動他們已有的生活積累,引導學生積極閲讀,體驗感知,思考領悟,提高他們的品味鑑賞能力。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從多方面刻畫人物形象,以展現人物內心世界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的豐富內藴。

4、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前幾年,大街小巷流行着一首《流浪歌》,大家想聽嗎?

(播放歌曲)

歌聽完了,可一個愁苦、孤獨的浪子形象卻留在了我們的腦海中,讓我們不由得產生憐憫之情,是啊!家是温馨的港灣,流浪的心多麼渴望這個港灣的慰藉啊!可有這樣一個浪子,在外流浪多年,當家人遇到他時,不但不接受他,反而還罵他,什麼原因呢?大家想不想了解這個故事?

這個故事説它遠,它發生在遙遠的19 世紀的歐洲,説它近,它就在我們眼前,請大家打開課本,這個故事的名字叫《我的叔叔于勒》。

二、檢查預習

1、讀準生字音。(幻燈片出示生字)

2、作者介紹

莫泊桑(1850—1893)是法國19世紀後半期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

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創作,轟動了法國文壇。以後離職從事專門文學創作。10年間他寫了解情況300多個短篇和6個長篇,其中許多作品流傳久遠,尤其是短篇小説,使他成為一代短篇小説巨匠。長篇有《一生》、《漂亮朋友》等,中短篇有《菲菲小姐》、《項鍊》、《我的叔叔于勒》等。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的諷刺和揭露了資本主義的罪惡,尤其是在資產階級思想腐蝕下的人們精神的墮落。

3、與小説有關的文學常識。 (幻燈片出示題目)

三、研讀細節——“稱呼”

1、請同學們閲讀課文,找出課文中的人物是怎麼評價于勒的,包括怎麼稱呼他,怎麼説他的?

學生找,教師板書:

全家唯一的希望

全家的恐怖(壞蛋、流氓、無賴)

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

好心的于勒、有辦法的人

這個傢伙,這個賊、這個流氓

我的叔叔,父親的弟弟,我的親叔叔

2、學生討論:

請同學大致分分類,説説這些稱呼是在什麼情況下説的?他們對於勒又採取了什麼樣的態度?按時間順序。

3、明確:

佔錢——趕

賠錢——盼

有錢——贊

沒錢——躲

4、教師小結情節。

盼于勒——贊于勒——見於勒——躲于勒

一副對聯來概括兩部分的內容:十年思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搖錢樹;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恰如陌路人。這家人盼于勒,盼了十年,希望與日俱增,甚至在腦海中出現了幻覺,明明遠在天邊,卻如近在眼前,把骨肉同胞當成搖錢樹,為了用於勒的錢訂了上千種計劃。一朝相逢,期望中的富翁變成了窮水手于勒,他們失望沮喪,本是同根生,相逢就是不相認,骨肉兄弟如同陌生的路人,前後之間構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一切因為什麼?這幅對聯少了一個橫批。請同學們來擬。(出示對聯)

5、學生試擬橫批,明確文章主題。

參考:人不如錢/金錢至上/世態炎涼

四、深入探究——“人物形象”

1、教師提問:前面的評價分別是誰説的?分別反映了人物怎樣的性格?

注意下面的細節描寫:

①文章開頭在寫了菲利普一家的家境後,不接着寫于勒,而是寫他們一家星期天到海邊棧橋散步的習慣,寫父親永不變更的話。

②我母親也怕起來了,吞吞吐吐地説:“你瘋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為什麼這樣胡説八道?” 母親回來了。我看出她在哆嗦。她很快地説:“我想就是他。去跟船長打聽一下吧。……”

③母親突然暴怒起來,説:“我就知道這個賊是不會有出息的,早晚會回來重新拖累我們的。……”

④“我心裏默唸道:‘這是我的叔叔,父親的弟弟,我的親叔叔。”這默唸的三句話意思有什麼異同?為什麼重複寫?這表現“我”的什麼心理?

2、學生明確:“我”、菲利普、菲利普夫人等人的語言各有特色,通過人物語言的分析,讓學生明確:

菲利普是典型的小市民形象,他虛榮、勢利、自私、貪婪、冷酷,有着一副可憐又可鄙的拜金相。

菲利普太太除了有和丈夫一樣的小市民階層的共性外,還精細、刻薄、潑辣。

“我”富有正義感和憐憫心。

3、表情誦讀這些語句。

4、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菲利普夫婦對於勒的態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造成他們態度多變的原因是什麼?菲利普夫婦對於勒變來變去的態度中有什麼不變的東西?分析菲利普夫婦的性格特徵?

五、拓展延伸——金錢觀

1、你如何看待本文的幾個人物?

閲讀這篇小説,使我們走進了19世紀的法國社會,去體驗當時法國平民百姓的酸甜苦辣。小説描寫的是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生動勾勒出了一幅19世紀後半葉法國市民的剪影。菲利普夫婦的虛榮、勢利、自私、貪婪,于勒的身世浮沉,像一面鏡子,折射出了當時社會的道德觀念和價值標準。

2、你如何看待金錢?

在金錢和親情上,應珍惜親情,淡泊名利。

3、探究文章的主題。

思考:菲利普夫婦是可笑的,同時又是可憐的。他們不是什麼大奸大惡,對於親兄弟于勒,本來應該是互相幫助,和和睦睦,共渡難關才對。但他們展示給人們的只是人與人之間冷酷無情的金錢關係。請同學們想一想,形成這種思想的根本原因是什麼?本文主題是什麼?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課文以于勒的遭遇為引線,精彩的情節發展猶如一把利劍,劈出了病態社會中人性的扭曲。經濟的世界,金錢的關係,把于勒推入了人生悲劇,使菲利普夫婦淡漠了愛心和同情,變得庸俗、狹隘和自私。請大家思考一下,作者寫作本文的目的是什麼?

明確:揭露資本主義制度下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係的同時,寄予作者美好的願望,希望人與人之間多一份關愛,多一份温情。

結束語:與于勒相比,我們是幸運的,我們生活在社會主義大家庭中,人與人之間充滿了和諧,充滿了關愛,讓我們共同沐浴愛的陽光,呼籲愛的春風吹遍全世界,温暖全人類!

我的叔叔于勒教學設計思路5

一、教學設計

《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教學要遵循學生身心的發展和語文學習規律,選擇不同的教學策略。對於小説,應該能運用簡潔的語言理清其脈絡,品析人物的言行,窺探人物的內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徵,進而提煉小説的主題,表明自己的看法。還應該有所感悟和思考,獲得思想的啟迪。

遵循課標中的指導思想,在設計《我的叔叔于勒》時,我着重研究如何將信息技術手段與課堂教學更好地結合,更好地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構建一種新的語文教學模式。

教材簡介:

《我的叔叔于勒》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九年級上冊的第三單元,是本單元第三課。課文通過於勒的故事,着重刻畫了菲利普夫婦的醜態,引發我們對社會人際關係的思考。

二、 教學目標設計:

知識儲備點:熟悉莫泊桑及其作品

能力培養點:通過人物的個人簡歷來梳理故事情節:

理解通過人物的情態、語言、動作來揭示人物心理、刻畫人物的方法。

情感體驗點:體會拜金主義對人性的扭曲:

樹立正確的人際關係觀。

三、對教學對象的分析:

本課是九年級上冊的課文,學生已經有了學習語文的獨特體驗,也具備了分析和判斷的能力,他們想象力豐富,有很強的表達慾望。

四、對教學理念的思考及教學方式設計

本節課在師生平等的過程中進行。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將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融入學習當中,努力創設多種多樣的方式和機會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進行學習;注重教與學的互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隨時給予激勵性評價,尊重學生的興趣和獨特感受,將集體學習與小組學習相結合作為教學組織方式。

五、對信息技術應用的思考及設計:

利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有利於激發和支持學生想象的情景,如用温馨的親情畫面激起情感,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檢測預習內容,為學生創設自主學習情景。

教師不侷限於使用信息技術,還應該鼓勵學生超越多媒體所展示的內容。

六 教學過程設計

活動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情景導入

揭示課題

同學們,我們來看一組畫面。看過之後,你有何感想?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共同學習的課文《我的叔叔于勒》。

展示課題

看畫面,談感受,讀課題。

運用温馨的圖片,喚醒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習的興趣,為後面學習打下基礎。

課前熱身

大屏幕展示作者資料和需要掌握的字詞(需要學生回答的先隱藏起來。)

學生搶答

迅速地瞭解課文,掃除文字障礙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