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案:人口增長

來源:巧巧簡歷站 2.01W

 高中地理教案:人口增長

講解人口增長模式的含義,藉助圖表、案例分析和討論,認識不同人口增長模式的特徵差異,啟發引導學生對不同的人口增長模式的形成,轉變進行深入闡釋。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相關的高中地理教案:人口增長資料,提供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歡迎閲讀。
 

高中地理教案:人口增長

 

課標要求:分析不同人口增長模式的主要特點及地區分佈。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理解人口自然增長率的概念,能據圖説出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長的地區差異,瞭解人口基數對自然增長率、人口增長絕對數量的影響。

2、使學生掌握人口增長三種模式的名稱和特點,能利用人口資源或圖表,判斷其所屬的人口增長模式及其轉變。

3、培養學生良好的讀圖習慣,教給學生讀圖的方法和技巧,讓學生掌握讀圖的要領,提高從地圖中獲取知識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圖片資料的分析,理解世界各國公眾對目前已十分龐大,並且還在不斷增長的世界人口的關注。

2、利用相應的文字資料和練習替闡明人口自然增長與自然增長率的關係及自然增長率與出生率、死亡率的關係。

3、利用圖表分析、比較法引導學生概括世界人口變化在不同時期的特點和同一時期不同地區人口增長的差異,理解相應國家不同的人口政策,完成讀圖思考。

4、講解人口增長模式的含義,藉助圖表、案例分析和討論,認識不同人口增長模式的特徵差異,啟發引導學生對不同的人口增長模式的形成,轉變進行深入闡釋。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通過學習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口觀,可持續發展觀。

2、 進一步培養學生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發展的角度看待問題的辨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3、 通過學xxx一步加深學生對我國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理解。

教學重點:人口數量增長在時間、空間上的差異及其成因;

人口增長模式的類型及地區分佈;

培養學生良好的讀圖習慣,提高學生從地圖中獲取知識的能力。

教學難點:人口增長模式的影響因素;

人口增長模式的指標及其轉變。

教學方法:問題引導法、討論法、比較法、因果聯繫法、材料分析法、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教學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節 人口的數量變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長

(一) 人口的數量在時間上的變化

(二) 世界人口增長在空間上的差異

二、人口的增長模式及其轉變

(一)人口增長模式

(二)人口增長模式的轉變

教學過程及內容:

第一課時

【引入新課】

【板書】第一章 人口的變化

第一節 人口的數量變化

【提問】請大家看世界60億人口日(圖1.1),從圖片中看到了什麼?為什麼這個小孩的出生,社會如此關注,甚至安南也親臨現場?

【講述】這個小孩的出生,意義重大,據説他很榮幸地成為了“世界公民”,可以享受許多優惠的政策。從這個圖片,我們看到了世界的人口不斷增長,目前已經達到了相當龐大的數量,並且這個數字還在以每年7000多萬的數量在繼續增大。

【提問】請同學計算到今年,世界人口大概達到了多少?

【板書】一、人口的自然增長

(一)人口的數量在時間上的變化

【新課教學】結合P3的活動,講授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基數以及人口自然增長率的含義;

學生自主計算問題的結果;讓學生自主思考人口自然增長與自然增長率,人口基數的關係;

學生討論從中得到的啟發。

【小結】人口數量的自然增長=人口基數*人口自然增長率。

【讀圖】根據圖1.2和圖1.3和P2讀圖思考10萬年以來的人口增長和100年來世界人口的增長。結合讀圖思考題,引導學生觀察人口數量的時間變化特點;引導學生討論分析人口數量的時間變化的原因;

【講述】10萬年以來的人口數量的時間變化特點:

農業革命之前人口數量較少,人口增長緩慢;

農業革命期間人口增長速度較快,人口數量增多;

工業革命開始,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速度繼續較快;

人口增長的總體趨勢是不斷增長。

產生這種差異的原因:

最根本的是生產力水平的高低,繼而影響人類生存環境、生活水平、醫療水平等,從而影響出生率和死亡率的變化,導致人口增長數量變化。

100年來世界人口的增長

對比100年以前的人口增長特點(在圖1.2中找到圖1.3的時段):

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速度越來越快。

人口增長速度加快的原因:

100年以來,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生產工具和社會生產方式等方面的不斷進步,人類對自然環境開發利用和改造的範圍不斷擴大,對各種災害和疾病的防禦能力也不斷提高,使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利用與適應性不斷增強,進而使人口數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

【承轉】人口的數量變化不僅在時間上有差異,同樣在空間上也是有差異的。同一歷史時期的不同國家或地區,往往也具有不同的人口自然增長特點。

【板書】(二)世界人口增長在空間上的差異

【讀圖】請大家看圖1.4 1950年—2000年各大洲和地區人口數量的增長並結合P4的讀圖思考題,問題引導學生觀察人口增長的空間特點;然後和學生一起討論分析人口數量增長的地區差異的原因。

【提問】世界各洲的人口總數量、人口增長數量和人口自然增長率的差異和比較。

【答案】人口總數量:從多到少依次是 亞洲、非洲、歐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大洋洲;

人口增長數量:從多到少依次是 亞洲、非洲、拉丁美洲、歐洲、北美洲、大洋洲;

人口自然增長率:從高到低依次是 非洲、拉丁美洲、亞洲、大洋洲、北美洲、歐洲;

【講述】發達國家如俄羅斯、德國、日本的自然增長率保持在較低水平,人口增長緩慢,今後人口數量較穩定,一些國家的人口還會逐漸減少;

發展中國家如中國、印度、巴基斯坦自然增長率水平較高,人口增長較快,今後人口增長開始趨於緩慢;

目前世界人口數量的增長主要來自於發展中國家。

產生這種差異的原因:

發達國家社會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觀念的轉變等;

二戰後,許多發展中國家由於政治上獨立,民族經濟發展,醫療衞生事業進步,人口死亡率下降,因而人口增長很快。

【讀圖】請大家讀圖1.5 ,P4讀圖思考和P5的閲讀,通過由學生自主閲讀各國採取的人口政策的差異並讓其討論產生這種差異的原因。

【講述】世界各國採取不同的人口政策:日本大力推廣鼓勵生育的政策;中國計劃生育政策;印度控制生育政策。

原因:發達國家人口增長太慢,勞動力不足,資源得不到合理的開發,空間得不到合理利用,人口老齡化,個人及社會贍養負擔增加,社會福利和保障面臨的壓力增大,國防兵員不足。

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太慢,勞動力過剩,就業困難,失業人口增加,衣食住行、教育、醫療衞生、交通等方面的社會開支擴大,壓力增大,影響社會經濟的正常發展,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資源需求增大,人類生產和生活產生的廢棄物增多,造成資源和環境問題,人地矛盾進一步被激化。

【作業】複習這節課的內容並預習人口的增長模式。

第二課時

【新課教學】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人們衡量人口數量的增長主要是通過人口的自然增長率來衡量的,而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這三項指標相結合就形成了人口再生產的不同特徵,形成了不同類型,構成3種不同的人口增長模式:原始型、傳統型和現代型。

【讀圖】請大家閲讀圖1.6和P6讀圖思考。

【板書】二、人口的增長模式及其轉變

(一)人口增長模式

【提問】三種人口增長模式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的比較。

【答案】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長率;

傳統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長率;

現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長率。

【講述】比較原始型和現代型這兩種“低增長率”的本質區別:

原始型的低增長率是因為很高的死亡率造成的,而現代型的低增長率是因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這種模式是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

原始型——農業文明時期;傳統型——工業文明時期;現代型——後工業文明時期。

【學生討論】結合P5的閲讀,學生討論世界各地區的人口增長模式,以及影響因素。

【板書】(二)人口增長模式的轉變

【講述】發達國家——現代型,如歐洲、北美洲;發展中國家——大多屬於由傳統型向現代型轉變階段,如亞非拉地區;總體來看,世界人口增長模式由傳統型向現代型的過渡階段。模式轉變的影響因素有生產力水平,國家政策,社會福利,自然環境,文化觀念,宗教信仰等。我國的人口增長模式——現代型。我國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20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由於大力開展計劃生育工作,目前已基本實現了人口增長模式從傳統型向現代型的轉變。

【學生自主探究】案例1“芬蘭人口增長模式的轉變”:學生分組討論,聯繫前面所學知識自主探究完成P7活動,自主地歸納總結出針對芬蘭這個國家人口增長模式轉變的因素。

【課堂總結】

一、人口的自然增長

1、世界人口的增長現狀:1、數量大 2、增長快

二、世界人口的自然增長

1. 影響人口自然增長的決定性因素

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決定。

2. 人口數量增長任何時間間的不勻速性

總趨勢:不停增長

3. 世界人口增長在空間上的不平衡性

發達國家:增長慢;發展中國家:增長快

【複習鞏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