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懷念》語文教案五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9.7K

《秋天的懷念》是當代作家史鐵生的一篇懷念母親的散文。作者通過回憶自己癱瘓時,懷着博大無私之愛的母親是怎樣地痛心與忍辱負重地照顧自己,來表達對母親的深深愧疚和懷念之情。下面就是本站小編整理的《秋天的懷念》語文教案五篇,希望大家喜歡。

《秋天的懷念》語文教案五篇

《秋天的懷念》教案1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是__,今天我要説課的課題是《秋天的懷念》。首先,我對本課題進行分析。

一、説教材

《秋天的懷念》是史鐵生寫的一篇懷念母親的散文。作家用凝重的筆觸回憶了母親在自己雙腿癱瘓後的幾件平常小事,由一個個平凡的細節為讀者詮釋了母愛的內涵。課文是作家對母親的追憶與懷念,更是一篇充滿人生哲理的感人作品,課文語言平實含蓄,情感真摯細膩。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能力。”“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閲讀和創造性閲讀的能力”等。本課教學貫徹“以讀為本”,綜合運用精讀、略讀、瀏覽等閲讀方法,通過咀嚼語言來感悟情感,力圖體現“在速讀中整體感知,在品讀中感悟感動”的特色。

二、説學情

我覺得本文比較適合七年級學生進行學習、閲讀。這篇散文比較短小,對於七年級的學生來説,應該能通過有效閲讀達到“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的要求。

七年級是樹立正確價值觀人生觀的關鍵時期,通過對本文的學習能夠引導學生感受母愛的偉大無私,體悟對生命的珍愛之情。因此,對

三、説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依據教材特點、學情以及新課程標準對教學目標所作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的要求,我確定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容。

2、通過有感情地朗讀,來抓住教材中人物的細節描寫,體味人物內心情感。

3、引導學生研讀文本,感悟母愛,引發學生對生活態度的積極思考,關注對“好好兒活”意義的探尋

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引導學生研讀文本,從中感悟藴含在字裏行間的那份毫不張揚的母愛,引發學生對生活態度的積極思考,關注對“好好兒活”意義的探尋。而學生對於這一人文內涵的領悟,必須要與工具性相統一,在識記語言、理解語言、積累語言的過程中,加以實現。

四、説教法學法

1、教法

根據這篇課文的特點和七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針對確定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我選擇了以下教學方法:誦讀教學法,提問法,開放式討論法。

2、學法

本節課主要採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課前預習對文章的整體把握,在課堂上,通過誦讀和討論法推動學生思考,進一步理解文章的內容,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讀出感受,發現問題,並通過小組合作交流解決問題。(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通過掌握重點的詞句來分析細節描寫,通過討論探究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

3、課時安排:一課時

4、教學設備:多媒體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唐朝有一位詩人叫做孟郊,他寫了一首非常有名的詩歌《遊子吟》,同學們會背誦嗎?(齊聲背誦《遊子吟》)

在唐代詩壇上,孟郊並不是很有名的大詩人,可是他的這首《遊子吟》卻人人傳誦,因為這首詩歌頌了人類最偉大最無私的情感--母愛。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表現母愛的散文:《秋天的懷念》。

看到文章的題目,同學們想知道什麼?(生可能提出:1、作者在秋天懷念的是誰?2、為什麼是秋天的懷念?3、他有什麼值得作者去懷念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整體感知。

讓學生帶着這些疑問自讀全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整體感知課文。

完成課前思考題:那花--

那人--

那段經歷--

2、激發情感:

在自讀的基礎上,指明朗讀水平較高的學生配樂(世上只有媽媽好)朗讀,使學生在情感上和作者產生共鳴,激發學生進一步閲讀課文的慾望。

回答課前思考題:那花--菊花

那人--母親

那段經歷--雙腿癱瘓,母親病逝

史鐵生為什麼特別懷念那年秋天的花,那年秋天的人。那年秋天的那段經歷在他的一生中又起着什麼重要作用呢?我們學習了文章之後就會找到答案

3、疏通文章結構

線索--看花,3次

1)、第一次:母親要帶我去,我不答應

2)、第二次:母親要帶我去,我答應了,母親不能同去

3)、第三次:和妹妹一起去

(三)、自由研讀,真情感知

1、默讀第一部分,思考,討論:母親為什麼要帶"我"去看花?

2、分角色朗讀第二部分,思考,討論:

(1),當"我"答應母親去看花的時候,母親的表現如何?

什麼時候?--喜出望外

好吧,就明天--一會兒坐下,一會兒站起

煩不煩!--絮絮叨叨

(2)品味語言

1、找一找

這篇文章老師讀後深受感動,下面請同學們再次讀讀課文,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劃出來,並於小組討論為什麼受感動。

2、説一説

我看有些同學已經劃好了,誰來讀一讀,把你的感受表達出來?

1)、教師示範:喜歡某句,給人什麼感覺,描寫手法是。。。

(複習人物描寫的四種方法: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本段文字通過描寫母親的動作,語言,把母親的喜悦表現得淋漓盡致,把母親對兒子的關愛表現得淋漓盡致)

2)、學生討論

明確:如:⑴母親這時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着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圈紅紅的,看着我。(默默承受、忍耐着我的粗暴無理)

⑵“聽説北海的花都開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總是這麼説。(多次要帶我去看花,母親希望看花能讓我熱愛生活,心情愉快一些,不再絕望。用心良苦的母愛)

⑶母親喜歡花,可自從我癱瘓後,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母親愛花,她是個熱愛生活的人,可是為了我,沒有精力和心情再養花)

⑷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説:“咱孃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撲,抓,兩個動作,體現了母親想讓我離開絕望,讓我必須好好活下去。)

⑸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般的神色。(“擋”,擋住的不是落葉,而是兒子鬱悶煩躁的思緒)

⑹我的回答已經讓她喜出望外了。她高興得一會兒坐下,一會兒站起。(能讓孩子出去散散心,母親非常高興,希望我開心和快樂。)

⑺她忽然不説了。對於“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覺得自己粗心,對自己説的話很敏感,怕兒子傷心)

⑻母親昏迷前的最後一句話是::“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母親臨終時仍掛念着孩子)

3、速讀第三部分,思考,討論:

(1)、母親為什麼不能陪"我"去看花了?

(2)、你覺得這是一位怎樣的母親?

(3)、能説説你自己的母親嗎?

4、男女生重讀第四部分,思考,討論:

(1)、“我”懂得了什麼?

(2)、由末段的花,你聯想到什麼?

(四)、小結歸納

母親就像史鐵生無形的枴杖,助他走上了成功之路,如今的他,就像大雁一樣高飛在藍天,他生命的旋律是動聽的,他的生活之花開得很燦爛。

(五)、課後作業

我們同學理解了史鐵生,其實也正是思考了自己的人生。對於一個雙腿癱瘓的殘疾人,我們本來也許是充滿同情,但我們對史鐵生卻是充滿了敬重,因為他活出了境界,活出了生命的高貴。人生的道路很漫長,當苦難和逆境來臨的時候,我們也應該好好活,更應該用這份好好活的心態,去關愛我們的親人和朋友。課後,我向同學們推薦閲讀史鐵生的其他作品,如《我與地壇》,相信你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穫!

《秋天的懷念》教案2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秋天的懷念》

一、教材和學情分析

秋天的懷念這篇文章選自國小語文S版第十一冊第三單元的第二篇課文。屬精讀課文人間自有真情在,這一組課文都是以愛為主題,一個“情”字貫穿文章的始終。《秋天的懷念》是當代令人佩服得作家史鐵生的一篇懷念母親的散文。作者用凝重的筆觸,回憶了母親在自己癱瘓時幾件小事,一個個平凡的細節為讀者詮釋了偉大母愛的內涵,課文是作家對母親的追憶,更是一篇充滿人生哲理的感人作品,課文語言含蓄,情感真摯細膩。六年級學生正是人生觀價值觀初步形成時期,本課的出現讓學生感受到母愛的薰陶與感染,感悟人間真情,及時的給學生作一次愛的洗禮。同時六年級的學生也具備了一定的閲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學生要理解課文的內容和主題並不難,關鍵是如何使學生的內心真正受到震撼,從而感恩母親,熱愛生活!在感恩中理解愛,在感動中滋潤心田。

二、説教法與學法

據以上教材和學情的分析,我認為這種情感濃重的作品應該重在閲讀與感悟。《新課程標準》對作品閲讀的要求是“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閲讀和創造性閲讀的能力。”因此本課的教學我將綜合運用精讀、略讀、瀏覽等多種閲讀方式,咀嚼語言,感悟感情。在整體閲讀中感知,在品讀中感悟感動。同時也靈活運用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三、教學目標

據以上分析和《新課程標準》的三維目標的要求: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設定為,(1)知識與能力目標:學習本課生字詞,熟讀並理解生字詞。(2)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怎樣通過細節描寫描寫來表現偉大的母愛。(3)情感態度價值觀:感悟偉大而無私的母愛。

四、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教學目標的設定,由此確定本課文的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怎樣通過細節描寫描寫來表現偉大的母愛。教學難點為:讓學生感悟偉大而無私的母愛。

五、教學過程

<一>解題導入。

首先出示並齊讀課題《秋天的懷念》,懷念是思念的意思,寫的是一種感情。那麼作者在懷念誰?為什麼是秋天的懷念呢?又有什麼事值得作者去懷念的呢?從課題提出這三個問題,意在讓學生產生好奇,激發學生閲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相信此時學生已經迫不及待的打開書本,尋找答案了。

<二>瀏覽課文,整體感知。

1、瀏覽課文思考以下三個問題

a、作者懷念誰?b、有什麼事值得作者去懷念的呢?c、為什麼是秋天的懷念?

這三個問題的設定意在幫助學生梳理文章的內容,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抓住關鍵信息。

2、教師範讀課文,並配音樂《燭光裏的媽媽》。

在讀的同時讓學生解決生字詞的問題。而配樂為了營造氣氛,逐步把學生帶入情境,讓學生初步感受作者的感情,激發學生進一步閲讀探究本文的慾望。

3、學生比賽讀。

比賽往往能激發學生表現自我的願望,也能有效的和同學之間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也有利於調節課堂有利的氣氛。教師引導學生從正確、流利和有感情三個等級對同學的朗讀作出評價。相信學生一定會積極參與,也為更深入的探究本文打下情感的基礎。

六、探究細節、真情感知。

提示學生看課文的插圖。(是什麼時候,什麼地點,什麼人物,去幹了什麼.)學生很快能找到“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花了。”這個時候我應該抓住時機提問;“那麼最想推我去看花的人是誰?(母親)文中一共寫了幾次?(兩次)都是那兩次?由此讓學生再次迴歸文本。

1、母親第一次邀我去看花,我的表現如何?為什麼要拒絕?母親的表現又如何?從中你認為這是一個怎樣的母親?

這四個問題兩兩為一組,前一個問題的回答並不難,關鍵是後一個問題必須在前一個問題的基礎上細細品味才會有所感悟。比如,我為什麼要拒絕母親去看花呢?學生很可能抓住“癱瘓”二字。這時候我應該順勢介紹作者雙腿癱瘓時才21歲,讓學生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作者當時的無助與無奈,讓學生體會到:“21歲是人生中黃金時期,是那麼的年輕,那麼的有活力的一個年齡,可以施展抱負,創一番事業的階段。而作者只能站在輪椅上,面對四壁徒然悲傷。通過換位思考,讓學生走進作者的內心,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理解作者的暴怒無常和無理取鬧。“我活着有什麼意思”這句話透露出作者對生活的絕望和無助,正因如此,作者才封閉自己,拒絕去看花。

然而痛苦的也並非作者一人,還有母親比他更加的痛苦,因為兒女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由此我們轉向對母親的表現的分析與品味。如“如母親愛花,可自從我癱瘓後,她侍弄的花兒都死了”可見母親對兒女的愛遠遠大於愛花,也説明我癱瘓後母親把全部的心血都傾注到我的身上。本文字字是情,句句含情,字裏行間都體現着偉大的母愛,這樣值得品味的句子比比皆是。由於每個人的情感體驗都不盡相同,這裏不必有太多的條條框框的束縛,重在讓學生自己找出讓自己感動的句子,並説説為什麼即可。教師只需稍加點撥,最後很自然的得出這是一個……的母親。

第二次看花,重在讓學生品味母親的表現,引導學生抓住母親的表情和神態的語句,體會母親愛子之情,“如她憔悴的臉現出央求般的神色,我的回答讓她喜出望外,她笑了坐在我的身邊絮絮叨叨地説着”“她突然不説話了,對於跑跳一類的字眼,她比我還敏感。等等。細微之處見真情,讓學生自己畫一畫,記一記,做標註等方式,品味母愛,然後小組討論,繼而全班交流。相信此時學生已經被偉大的母愛感動了。

至此學生對本文已經有了較深入的理解,這時候我抓住時機提問:面對母親的請求,我的態度為什麼由拒絕變為答應呢?這個問題引導學生從縱深思考。討論交流後,相信也能理解是“偉大無私的母愛在感染者作者,讓他一步步重拾生活的熱情。”

第三次作者和妹妹去看花了,課文最後説,我懂得了,妹妹也懂了,他們到底懂得了什麼?

教師可以提示:作者主動地去看花表明他已經走出了絕望。在母親去世後作者回味母親生前為他做的一切,終於讀懂了這份感人至深的母愛,是母愛使他走出封閉的自己,是母愛讓他重拾生活的熱情。所以懂得了母親沒有説完的話是懂得了“兒女是否好好兒活,是母親最惦記的。只有好好兒活,才是對母親的安慰,最深的懷念。

七、作業

母愛是偉大的,同時也是平凡細碎的,有時是一句話,有時是一個動作有時是一個神態,我們總是理所當然的受之母愛而忽略了母愛,學了這篇課文,我們知道應該用心去感受母愛,理解母愛,珍惜母愛,不要留下任何的遺憾。現在就拿起你的筆,寫下母愛的點點滴滴。

八、板書設計

本課的板書本着簡單明瞭的理念,設計如下

秋天的懷念

拒絕看花

答應看花

主動看花

我的説課完畢,謝謝各位老師!

《秋天的懷念》教案3

一、説教材

課題: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秋天的懷念》,這篇課文選自S版語文實驗教科書十一冊第12課。下面我從教材、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教學板書以及課後聯繫這幾個方面進行説課。

教材簡析:

這篇課文的作者史鐵生是當代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在他21歲的時候,突然得了一次重病,導致身體發燒,高位截癱。也就是在那一年,他的母親也去世了。後來,在他的許許多多的文字裏,都寫到了他的母親。母愛這個主題,史鐵生一直是牽腸掛肚的,縱觀他的成長之路,其實就是母親用生命的代價鋪就的,因為他對母親的理解是在母親去世以後,這使溝通成為永遠的不可能,也成為作者心中永遠的痛。在一種迫切的願望中,使他對母親的理解昇華為世界上最為動人的詩篇。

《秋天的懷念》便是這樣一篇懷念母親的文章,作者通過回憶的方式,將零零碎碎的細節串聯起來,寫出了自己在癱瘓時,懷着博大無私之愛的母親是怎樣細心、耐心、小心地照顧自己,以此來表達對母親的深深懷念之情。文章的語言樸素、真切,卻又意味深遠,寄悲觀於從容,蓄智慧於認真的人生思考之中。

教學目標:

對於六年級的學生來説,理解文章的主題並不難,但如何使學生的內心真正受到震撼,從而感恩母親,熱愛生活呢?我把教學目標定為:

1、認知目標:聯繫課文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操作目標:一是讓學生理解文中生詞的意思,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二是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母親的動作、語言、神態這些細節描寫來感悟母愛無私、博大、寬容的特點,激發學生的感恩情懷;三是通過品悟菊花的描寫深刻理解母親“好好兒活”的含義。

3、情感目標:一是體會作者對母親的深深的愧疚與懷念之情,二是要懂得熱愛生活。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從母親的語言、動作、神態這些細節描寫來體悟母愛。

教學難點:

通過品悟菊花的描寫深刻理解母親“好好兒活”的含義。

二、教法學法

圍繞本課的教學目標,緊扣新課標的閲讀訓練重點,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對話為主線的教學思想。通過“抓細節之美,品言語之情,悟人生之道”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在讀中品、品中讀,

從而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運用“剖析重點詞句,理解文章內容”的方法,自讀、自悟,在閲讀實踐中逐步掌握閲讀方法,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從而提高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三、教學過程

(一)導讀

教師先簡介史鐵生的生平再出示他在作品《合歡樹》中懷念母親的句子:

(幻燈片《合歡樹》片段)

“我坐在小公園安靜的樹林裏,閉上眼睛,想,上帝為什麼早早地召母親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聽見了回答:‘她心裏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就召他回去了。’睜開眼睛,看見風正從樹林裏穿過。”

——《合歡樹》

讓學生默讀這段話,並説説從中讀懂了什麼?這一教學設計的思想是為了更好的讓學生“走進文本”對史鐵生的作品、對本文的主題有一個初步但印象深刻的感知。

從這一段話引伸到本文的學習,教師板書課題。

(板書:12秋天的懷念)

(二)初讀

檢查學生的讀書預習情況為後面的學習作好準備。首先檢查學生對文中四個生詞的認讀理解

(幻燈片詞語:(1)癱瘓整宿整宿

(2)訣別好好兒活),

再指名分段初讀課文,最後教師進行全文的範讀。在這裏教師一開始就範讀全文是想為後面文本的學習創設一個良好的情境,也為學生的朗讀、理解做好一個方向指引。

(三)品讀

這一部分主要是通過對母親語言、動作、神態的品析來體會母愛的偉大。首先,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

(幻燈片學法指導)

(1)我們要讀懂一個人,無非是聽其言,觀其行,察其色。大家從這三方面認真去思考,就能讀懂。請同學們默讀1、3、5節哪些是寫母親行動的?哪些是寫母親的話?哪些是寫母親的神色的?邊讀邊做好記號,圈出重點的詞、句。

(2)好好體會你所畫的詞、句的意思。邊讀邊想,從畫的詞句中你讀懂了什麼?

通過學生的交流,引導學生明白母愛就是一個又一個的細節。這裏教師順勢進行學習的引導過渡到後面的學習。

(幻燈片學習引導)

母愛就是一個行動、一句話語、一個神色。概括地講母愛是一堆細節,一堆不起眼的細節。如果把母愛比做大海,那細節就是一滴水,一滴水匯成了大海,一堆細節聚成了母愛。

史鐵生通過一個個細節描寫了母愛,細節往往是不起眼。我們來好好品位細節,想想“母愛”究竟是什麼?

新課標指出,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本環節中教師組織學生談感受,通過感知母愛是一個個細節這個問題巧妙地引導學生進入下一個重要環節的學習,教師的引導充分體現了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的主體地位。

然後再讓學生讀描寫母親語言、動作、神態的句子,通過交流、討論、對話等多種學習方法好好地品悟這些細節,如文中的“擋、躲、撲、抓、笑、悄悄地”等字詞,來感受母愛是理解、是寬容、是牽掛、是呵護、是擔憂、是細心。從而感受作者對母親深深的愧疚與懷念之情。新課標指出閲讀的過程就是教師、學生、文本三者之間進行對話的過程。文中作者對母親的描寫是樸實的、真切的。如何讓學生從真切的話語中感受到母愛,讀出文字背後所隱藏的偉大母愛,這就需要教師的巧妙引導,精當點撥,讓學生目透紙背讀出文字中包含的意思,包含的感情。這個過程看似在咬文嚼字,實質上是讓學生在讀中品、品中讀,讓學生在與文本對話的過程中一步步走進作者的心靈。

(板書:

12秋天的懷念

愛(細節)

————————→

母親我

←————————

懷念

(四)悟讀

這一部分主要透過作者對最後一段中菊花的描寫來領悟“好好活”的意義,明白生命的真諦。首先讓學生明白母親臨終前未説完的話就是希望兄妹倆好好活。如何體會這個“好好活”是怎樣的活?教師佈置學習活動:

(幻燈片學習活動)

請同學們認真讀讀他倆去看菊花的這段話,結合平時學習、理解的方法來體會文中菊花描寫所隱喻的話語,討論究竟該怎麼活才是好好活。

學生討論、交流懂得“好好活”三個字既是母親臨終前的無盡囑託,又是作者對生命存在終極意義的探詢思考,更是對我們所有活於世上之人的告戒。

這個問題對於學生而言既有開放性又有創設性,由菊花可以想到人、想到精神、想到生命的價值意義,無論學生怎麼回答,只要其人生觀是正確的就是可取的,並且是值得稱讚的。就如新課標所所提出的要求學生學會運用多種閲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的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並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板書:

12秋天的懷念

愛(細節)

————————→

母親好好活!我

←————————

懷念

(五)回讀

這一部分主要是讓學生回顧全文、全課的學習,對文本的主題有一個感性的認知,情感得到昇華。

首先教師鄭重的向學生推薦史鐵生的幾部作品

(幻燈片作品)

史鐵生作品《我與地壇》《病隙隨筆》《務虛筆記》

告訴學生當史鐵生用筆在他那殘疾的身體之外找到一份延展的時候,他終於好好活了——用他的筆在書寫着好好活。這是他對生命意義的探詢,更是對“好好活”三個字的詮釋。

接着讓學生回顧全文、全課説出自己的理解:這秋天的懷念到底是懷念什麼呢?

針對學生的回答,教師小結,學生再次齊讀課題

最後教師總結

從史鐵生的身上我們受到了啟發,世界上有看得見的殘疾也有看不見的殘疾,身體的侷限這輩子我們改變不了,但我們可以改變的是我們的心靈。為此,作為一個健康的人,作為站着的活着的我們必須——好好活!

四、板書設計

本節課的板書是本着簡練、直觀、大方的原則來設計的。板書包括兩個層次:第一層次是母親對我的愛和我對母親的懷念,這是本文的主要內容,也是貫穿全文的情感線索。其中母愛是通過細節來表現的,而懷念也更是在這些細節中一步步加深體現。第二層次“好好活三個字是本文的精神主旨,無論是母愛還是懷念都是“好好活”的延伸這三個字也是作者要告訴世人,世人要向作者學習的一種寶貴的人生態度。同時這則板書也將本文學習的重點、難點清晰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一目瞭然,明白易懂。

板書:

12秋天的懷念

愛(細節)

————————→

母親好好活!我

←————————

懷念

五、課後練習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通過語文學習,要使學生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閲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課後我為學生布置了三項練習,力求讓學生在説、讀、寫三方面能力得到發展。

1、表達練習:結合你對史鐵生的瞭解及今天你在課堂上的所學,把這篇課文講述給你的父母聽,一定要説説自己學後的感受。

2、寫作練習:回顧母親愛你的點點滴滴的細節寫一篇習作,體裁不限但一定要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3、閲讀練習:在課餘時間,閲讀史鐵生的其他作品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