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生活教案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23W

教案是教師為了掌握課堂節奏事前完成的書面文稿,教師經過多年積累的工作經驗,寫教案時一定特別十分順利,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蒙氏生活教案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蒙氏生活教案5篇

蒙氏生活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國小生的學習和生活規則。

2、激發幼兒對國小生活的嚮往和熱愛,培養幼兒學習的自信心。

3、樂於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4、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重難點:

重點:如何做一名國小生,瞭解國小學習的規劃和要求。

難點:瞭解國小生的學習和生活,做好入學準備。

活動準備:

1、有關國小生(升國旗、上課、課間活動)的照片用ppt幻燈片播放

2、掛圖《學做國小生》

3、幼兒自備文具盒等文具、書包、書本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再過幾個月我們就要和幼兒園説再見了,我們將要進入一個新的學校那就是國小,下面老師有個問題要問問大家,你們知道幼兒園和國小有什麼不同嗎?

幼:不知道。

二、基本部分

1、播放ppt幻燈片(一、升國旗)引導幼兒觀察進行討論。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幾張國小環境的圖片,請你們觀察照片上國小環境是什麼樣的。圖上的國小生都在做什麼?

幼兒進行討論回答

師:圖上的國小生都在幹什麼呀?

幼:升國旗、

師:那小朋友知道他們胸前戴的是什麼嗎?

幼:紅領巾

師:對了。紅領巾代表的是對我們偉大祖國的尊敬和熱愛。

教師小結:國小生不光要升國旗還要唱國歌,行注目禮。

2、播放ppt幻燈片(二、上課)

3、引導幼兒觀察並進行討論:

師:請小朋友仔細觀察第二副圖片圖上的國小生都在做什麼?

幼:他們在上課。

師:那國小生是怎麼上課的呀?

幼:坐得很端正,聽課很認真······(幼兒討論回答)

教師小結:國小生的上課時間和我們幼兒園的上課時間是不同的,他們每節課要上45分鐘,我們上課時間只有25-30分鐘,所以小朋友從現在開始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4、播放ppt幻燈片(三、課間活動)引導幼兒觀察進行討論。

師:請小朋友觀察國小生在課間活動中都做了什麼,什麼時間進教室

幼:跳繩,跳皮筋……等

師:當他們聽見上課鈴聲響的時候,他們馬上就回到教室,知道要上課了

教師小結:國小的課間活動也是和我們不同的,他們是自由活動的我們是集體活動的。

5、師:通過觀看國小的環境和他們的作息時間,你覺的做個國小生應該怎樣去做呢?

(幼兒自由發言):學做國小生上課要專心,眼睛要頂住黑板看,耳朵聽着老師講,嘴裏跟着念,這樣就能學到很多知識。

6、出示掛圖《學做國小生》

師:對照圖上內容請幼兒説説國小生入學,上課,課間活動,在家學習,整理自己的書包的具體情況,圖上的小朋友是怎樣做的?

幼兒自由討論用回答

三、結束部分

1、教師創設上、下課的情景,引導幼兒觀察書包及用品討論正確的整理方法。讓幼兒練習擺放,學習整理書包

2、欣賞歌曲《像個國小生》引導幼兒大膽進行表演並大膽歌唱

四、延伸活動

參觀附近國小,觀察國小環境及地點,觀察國小生的學習活動。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活動我班幼兒在學習上有了很大的進步,每天都要爭當做一名優秀的小朋友,而且對國小的學習生活有了美好的嚮往,在生活上也有了很大的獨立能力,對自身要求更有了進一步的改變。

蒙氏生活教案篇2

1、知識與能力: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在中華文明起源中我國原始農耕經濟的主要情況,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使學生了解中華文明處於起源階段時原始農耕經濟的發展水平,進而認識其發展對中國遠古時代社會進步的重要意義。

2、過程與方法:通過自我建構初步掌握用表格進行歸納與分析的學習方法,同時做出簡單的或主要的歷史結論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認同創造出我國原始農耕文化的先民們在自己勞動成果中體現出的智慧與淳樸的情感,進而促發或增強學生對祖國曆史和文化的認同之心,對中華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教學重難點

1、使學生了解在中華文明起源中我國原始農耕經濟的主要情況,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使學生了解中華文明處於起源階段時原始農耕經濟的發展水平,進而認識其發展對中國遠古時代社會進步的重要意義。

2、使學生認同創造出我國原始農耕文化的先民們在自己勞動成果中體現出的智慧與淳樸的情感,進而促發或增強學生對祖國曆史和文化的認同之心,對中華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通過上一課的學習知道了北京人和山頂洞人是通過採集或狩獵獲取食物,我們都是農村的學生,我們現在吃的食物是怎麼來的呢?(學生回答:從地裏種出來的等等)對,這是就是農業,那我們祖先從什麼時侯開始從事以種植農作物為起點的農業生產的呢?今天我們就體驗一下我們祖先的農耕生活。我們的課本在眾多的先民的遺址中選出了三個供同學體驗,哪三個呢?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本看誰先找到?(學生回答: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大汶口居民)對,我們重點學習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

(二)教師引導、學生自我建構

讓學生閲讀教材後完成,先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填寫下面表格,再由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分析總結,最終完成所填內容(課前印製,學生每人一份)

教師需講解:

1、磨製石器比打製石器先進,因此前者為新石器,後者為舊石器,上節課所學習的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就是用的舊石器。

2、在講述的同時ppt展示相關圖片

(三)教師引導、學生合作探究

1、通過對錶格中的內容分析你認為哪一居民的文明程度更高?其根源是什麼?

教師引導:從工具的使用、原始手工業、音樂繪畫等方面分析

學生探究結論:半坡居民的文明程度更高;其根源在於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即磨製石器的普遍使用。(需教師講解)

教師總結提升:磨製石器的普遍使用提高了農作物的收成,滿足了人們的生活需要,使人們可有多餘的糧食發展養殖業,有相對空餘的時間去進行手工業業生產,所以生產力的提高是社會進步的根本動力

2、從表格中還可以看出來,兩者居民所住的房屋不同,主要農作物不同,為什麼會產生這種不同?

教師引導:從兩個文明遺址所處的地區(流域)去分析

學生探究結論:長江流域炎熱、濕熱、多雨,房屋要防潮防水,幹欄式房屋可以做到;這種氣侯又適合水稻的生長;而黃河流域相對寒冷、乾旱、少雨,半穴式房屋可以保温;而粟這種作物耐乾旱。

教師總結提升:在生產力較為低下的原始社會,自然環境對人們的生產生活有着重大影響。

(四)情感昇華

讓學生從教材中找出我國原始農耕時代幾項世界性的貢獻?

教師新課結束語:河姆渡先民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人,而水稻產量佔世界食用糧食產量的70%,從這個角度來説,祖國的先民對人類的貢獻是偉大,每一個先民都是現代的“袁隆平”,值得我們現代的中國人乃至全世界人去懷念與崇敬他們,優秀的祖先激勵着同樣優秀的我們去創造更美好的明天!

蒙氏生活教案篇3

[授課過程]

導入新課:

回顧第1課:元謀人、北京入主要靠撿拾、採集為生,住在洞穴裏或樹上,生存問題一直是原始社會人類面臨的最大問題。但是,到距今六七千年的時候,這種狀況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新授課:

從課本與歷史圖冊上找出河姆渡遺址、半坡遺址、大汶口文化遺址等遺址的位置,得出氏族村落遍及中華大地的結論。通過長江和黃河流域的這兩個典型代表來説明我們祖先原始的農耕生活的狀況。

(1)如果你是一個生活在原始社會的人,你會考什麼維持生存?如果僅靠在野外野果為生,那麼到了沒有果實的季節或者惡劣天氣影響所導致沒有果實怎麼辦?然後引出獲得固定的食物怎麼辦的問題,從而得出開始農耕生活是原始人類改善生存狀態的關鍵。

(2)關於河姆渡人的生活,讓學生閲讀教材,然後用多媒體講述基本知識點,並提問:

①河姆渡人住在幹欄式房屋裏生活

師:為什麼會在幹欄式房屋中生活呢?(由於南方水分較大,不適宜於在地下生活)

②河姆渡人使用的工具與器具:石斧、石鑿、骨耜、陶缽

師:河姆渡人種植的會是什麼農作物呢?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3)關於半坡人的生活,讓學生閲讀教材,然後用多媒體講述基本知識點,結合河姆渡的房屋類型的成因,提出以下問題:

學生觀察、比較河姆渡的原始居民建造的幹欄式住房、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復原圖,那麼這兩種房屋建築能不能相互混用?導出這兩種建築產生的地理因素所起到的影響。

關於半坡人的社會狀況,通過地圖上顯示河姆渡遺址和半坡遺址的地理位置,教師説明這兩個氏族村落因地理環境、氣候條件的不同,雖基本上同屬一個時期,但從考古發現來看,他們的社會生活有很多不同之處。

(4)教師出示人面魚紋陶盆、土魚紋陶盆,説明隨着物質生活的提高,半坡人的文化生活也豐富起來。

(5)在瞭解了大汶口原始居民農耕生產的內容後,結合課文的最後一段小字,然後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意見,討論大汶口晚期的墓葬裏,為什麼有了隨葬品?應怎樣看這一現象?

【課堂小結】

通過對黃河流域的半坡人和長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兩個典型代表的學習,瞭解了原始的農耕生活狀況。通過學習,我們知道原始農耕生活有許多共同的特徵是種植農作物、使用磨製石器和骨器、建房定居、飼養家畜家禽等。但由於氣候環境的不同,河姆渡遺址與半坡遺址也具有很多不同之處,但是他們都創造了華夏文明。

蒙氏生活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折、卷、擰的方法,用報紙等材料設計、製作、裝飾魚。

2、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樂意動手、動腦,積極參與手工勞動,嘗試自主解決操作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認識各種各樣的魚

2、材料準備:"報紙魚"範例、報紙、剪刀、雙面膠、大海媽媽背景圖

活動過程:

一、以故事的形式導入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

1、師:你喜歡大海嗎?你喜歡的大海是什麼樣的?(提醒幼兒用肢體動作來表示)

2、講述故事:傳説很久以前,有一個女巫討厭熱鬧的海洋,於是她用魔咒,將海洋沉睡了,可是美人魚説有一種魚可以打破這個魔咒,你們想挽救這片沉睡的海洋嗎?

二、觀察示範材料,研究製作報紙魚的方法。

1、看一看、摸一摸、初步瞭解構造(出示報紙魚)師:這條魚是什麼樣子的呢?是用什麼做的?(請小朋友摸一摸魚的外輪廓)師:我們給它取個名字吧?(引導幼兒説出報紙魚)

2、共同觀察魚的造型,探討製作方法師:你們想不想來自己製作報紙魚呢?(請三至四個幼兒到前面來自己製作報紙魚)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利用報紙的短邊、長邊、以及角對角的方法進行折一折、捲一捲、擰一擰,讓幼兒做出不同大小的魚。

師總結:利用報紙不同的邊可以卷出不同大小的報紙魚。

師:魚的外形做好了,接下來我們做什麼呢?對了,我們要來為魚設計衣服啦,你們可以利用各種彩紙來裝扮魚的身體,最後別忘了做上魚鰭和魚尾巴哦。

三、師指導幼兒製作魚的眼睛。

1、教師手拿半成品報紙魚:"做好了魚鱗、魚鰭和魚尾巴,看看這條報紙魚還少了些什麼?"

2、師:"魚的眼睛怎麼做?"

3、師:"報紙魚的頭部是鏤空的,眼睛該怎麼貼上去呢?"

4、師:"關於魚眼睛到底該怎麼貼,請小朋友們自己動動腦筋,想想辦法。"

四、教師講解操作要求:

1、卷魚的時候一定要將報紙條搓緊,卷的細細的做出來才好看,卷好後用雙面膠固定。

2、在裝飾魚鱗的時候,魚身上的花紋需要自己設計,設計出自己的特色,當然也別忘了魚鰭和魚尾巴的裝飾。

3、最後,請小朋友們把做好魚寶寶送到大海媽媽的懷抱裏!

五、幼兒自己製作報紙魚:

1、可以提示部分沒有想出固定魚眼睛方法的幼兒注意魚眼睛的固定和方法。

2、提示幼兒珍惜材料,要懂得分享,剪下的碎片可以充分利用,把用下的廢紙放進中間的框內。

3、幼兒之間不要相互商量,要做出自己的特色。

4、師適時指導部分有困難的幼兒。

六、展示幼兒作品

1、師:你們幫美人魚做了這麼多的魚寶寶呀,大海媽媽心裏可高興啦!

2、師:讓我們來看看哪一條魚寶寶最漂亮,花紋最特別吧?

師:你最喜歡哪一條魚寶寶身上的圖案,為什麼?

師:誰來説説你用了什麼辦法把魚寶寶的眼睛固定住的?

蒙氏生活教案篇5

目標:

1、通過動手實驗操作記錄,知道鏤空的物體才可以吹泡泡

2、學習用毛根條和樹葉身邊的'物體制作吹泡泡工具,體驗成功的喜悦

3、培養幼兒根據自己猜想有目的進行驗證的能力

教學準備:

1、記錄表每人一份、吹泡器一罐、大的吹泡器

2、吸管、雪花片、回形針、葉子、毛根條、制泡水、抹布每組若干。每人一個操作碗

教學過程:

一、"吹泡泡"場景引入

出示吹泡器,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樣小玩具,認識嗎?你們喜歡嗎吹泡泡嗎?你平時的吹泡器是怎樣的?其實我們生活中也藏着很多小物品、小工具可以當吹泡器,今天我們一起把它找出來,好嗎?

二、出示並介紹各種工具及記錄表,幼兒猜測並記錄

1、大家一起來看看,我給你們準備了什麼工具?

2、出示認識記錄表。(重點認識猜測的圖示與實驗結果的圖示)

3、幼兒猜測,師生共同統計並做記錄。

請個別幼兒猜測並上台記錄。你為什麼會這麼想呢?

三、幼兒操作驗證並記錄

1、小朋友的猜想都不一樣,那到底對不對呢?我們可以自己去試一試,驗證一下!

2、幼兒操作嘗試,教師指導。(重點指導花片和漏勺)

3、比較猜測和嘗試後的結果。

師:跟你的猜想結果一樣嗎?實驗完成的小朋友可以回座位跟你旁邊的夥伴分享交流一下你的實驗結果。你發現在這些工具中,哪些可以吹出泡泡呢?

師生共同驗證記錄在大記錄表上。

四、剛才我們發現葉子不可以吹出泡泡,那如何才能讓葉子吹出泡泡呢嗎?出示毛根條如何讓它也能吹呢,我們可以猜一猜試一試。(教師同上方法猜測統計記錄)那如果吹泡器的洞洞形狀是其他形狀的,吹出的泡泡又會是什麼形狀呢,我們可以再去試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