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英語閲讀教學中的分層次教學

來源:巧巧簡歷站 3.19W



教學設計是教師在上課之前進行備課的主要內容,以下內容由本站收錄,希望能為大家提供幫助

國小英語閲讀教學中的分層次教學

一、閲讀材料的分層

閲讀材料的難易程度直接影響學生的閲讀心理與情感。國小低段的英語閲讀材料主要以短對話為主,配以生動有趣的插圖。中段的閲讀材料以比較長的對話和配圖小故事為主;中低段的對話一般圍繞一個話題展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需要很費心地尋找適合的閲讀材料,只要把教材中的語言材料進行簡單的加工,就可以成為很好的閲讀教材。而高段的閲讀教學多以小短文方式呈現。故事、童話、幽默小品等形式的閲讀材料往往比較適合國小高年級的學生。如今的國小英語教材種類很多,各有各的特點,但是在話題、結構、功能等方面的編排都比較相似。因此,在教學同一話題的時候,不同教材中的閲讀資源就可以相互補充。我校採用的是牛津教材,在教學過程中,我往往同時參考《劍橋少兒英語》、《階梯英語》、《智能英語》、《靈通少兒英語》等多種教材,根據實際需要,選用這些教材的閲讀材料作為學生的補充閲讀內容。如此這樣,首先是沒有生詞的材料,但裏面的詞語是重新組合搭配的,讓學生在新環境中理解體會學過的單詞或短語。隨後,生詞量一點點遞增,使學生逐漸能閲讀含3%—5%左右生詞量的閲讀材料。讓學生跳一跳,品嚐到甜美的果實。

二、教學方式及閲讀要求上的分層

入門階段:理解單詞及簡單的句子,培養學生英語閲讀的興趣。以聽、説為主線,在圖片、簡筆畫和教師的幫助下,學生能從總體上理解閲讀內容,從聽到説,循序漸進,使學生初步感知,併產生閲讀的興趣。讓學生反覆閲讀,仔細體會。再根據閲讀材料的特點進行表演、複述等,促進語言材料的內化。

發展階段:教師採用圖片、課件等教學輔助手段呈現閲讀內容,或讓學生自讀課文。訓練學生根據關鍵詞語捕捉文章大意的能力,在學生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再進行語言操練。在語言操練過程中,要強調詞不離句、句不離文,通過上下文,猜測單詞在句中的含義。讓學生明白在閲讀中遇到生詞很自然,做到不懼怕,敢於讀下去。然後在教師的指導下,閲讀講解文章,對文章內容有更詳細的認識。再分組或分角色誦讀文章。在進一步理解文章後,完成課後練習並能複述或表演所學內容。

提高階段:國小高年級學生的閲讀應首先讓學生通讀短文,對短文有一個初步的總的印象。在通讀文章之後,能根據圖片或上下文解決短文中新的單詞、短語,為語言的輸出做準備。解決課文中的單詞、短語、句子之後,回到課文對整篇文章作進一步的理解。在整體感知課言語內容後,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形式多樣的練習,如是非題、選擇配對題、句子或圖片排序題及趣味調查等,以幫助學生梳理課文脈絡,深入理解語篇內容。在上述活動的基礎上,教師再根據學生掌握所學知識的實際情況設計拓展性訓練,這種分層訓練有利於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其原有的英語水平上儘可能得到發展。同時,由操練型任務向實踐型任務的過渡,拓寬了學用渠道,有利於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最後再讓學生提筆續寫或改寫短文,作為語言的輸出。

三、閲讀檢測和評價方式上的分層次

由於學生掌握的程度不一樣,在閲讀檢測上也有層次上的要求。低年級學生的閲讀材料簡單,主要是對話,而且不強調書寫,所以可以採用很活潑的方式,通過讓學生表演即可達到檢測的目的。中年級的學生已經要求自己能認讀,所以檢測時既要要求學生能表演,以展示口語能力,又要要求能做一些筆頭的練習,比如:根據閲讀材料選擇填空、判斷正誤、句子排序,或者根據內容回答簡單的問題等。高段的'學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語言知識並且表現慾望很強,只要教師正確引導,學生就能寫出很好的小短文。所以閲讀檢測應在中段的基礎上再增加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大概意思、續寫或改寫材料等要求。

國小生英語閲讀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達到理想水平的,需要教師和學生雙方經過長期的努力才能逐步實現閲讀教學的目標。在這個過程中,課內精讀和課外泛讀都是重要的,在精讀課文的基礎上進行一定量的課外泛讀,學生在課文教學中獲取的閲讀技巧才會在課外閲讀中得到鞏固,他們的閲讀能力才會得到進一步的提高。總之,國小階段總體上處於發展英語閲讀能力的初級階段,是關鍵階段,教師應針對不同年段的學生和不同難度的教學素材施以適合的教法,使學生學會從閲讀中提取知識,體會閲讀技能的成功運用,並帶動其他語言技能的發展,最終成為獨立的閲讀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