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清明節小作文24篇 "緬懷先賢,傳承文化:清明節探尋中國傳統"

來源:巧巧簡歷站 1.25W

清明節,又稱“寒食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每年陽曆4月4日至6日之間,人們會踏青掃墓,祭奠先祖,悼念逝去的親人。同時,也是春季的第一個節氣。清明節小作文是對這個傳統節日的介紹和讚美,使人們更加了解和重視這一中國文化的瑰寶。

介紹清明節小作文24篇

第1篇

今天是清明節,我和爸爸媽媽帶着鮮花去給爺爺掃墓。我問爸爸:“為什麼我們不帶香和紙錢呢?”爸爸説因為國家有規定不準再野外用火。路上我看到黃黃的油菜,綠油油的麥苗,桃花、杏花開滿枝頭,一陳陳香氣撲鼻。

到墓地,我們把鮮花放在爺爺的'墓前,我們懷着沉痛的心情深深地鞠一個九十度的躬。

爸爸給我講爺爺在困難年代勤儉持家,撫養他的老人和兒女們,教育他們好好學習,怎樣做人。長大成為對祖國有用的人。

介紹清明節小作文24篇

第2篇

清明節那天,我和媽媽去野外的河邊為逝去的外公燒紙錢。

一路上,外公那和藹可親的`臉龐總是在我眼前浮現,曾記得有一次外公帶我到海邊的漁船上玩,就在我玩得開心得時候,突然來幾隻大馬蜂,在我腦袋周圍轉來轉去,我嚇得大哭起來,外公見狀,顧不上手中正乾的活,飛跑過來,揮舞着雙手為我驅趕馬蜂,最後馬蜂被趕走,但外公臉上卻被叮好幾個苞…可現在你卻離我們而去…外公我真的好想你。

祭拜後,我採來一朵花,放在河裏,願花為我捎去對外公無盡的思念,但願外公在天堂裏走好,外公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第3篇

我國的清明節是家喻户曉的傳統節日,每到清明節,大家都開始忙碌起來。

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兩千五百年曆史。公曆四月五日前後就是清明節。清明在二十四節氣中是獨樹一幟的。因為在所有的節氣中,既是節日又是節氣的只有清明。

清明節要掃墓,吃清明?、踏青……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吃清明?。每到清明節,爺爺就去山上把青給採回來;然後把它剁成泥;再把它燒製,並在裏面加上餡,餡有鹹的、有甜的,可美味;最後用模具把它分割成圓形狀的就完成。

不僅我們中國有清明節,國外也有好多清明節。他們和我們一樣,都要享受清明節帶給我們的快樂。

第4篇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天是清明節,陰沉沉的的天氣好像知道我們的心情一樣,我們懷着沉重的心情去給奶奶上新墳。

我們來到西山樓,先做一些奶奶愛吃的菜,然後我們就去給奶奶上墳,一路上我們看見春天美麗的景色:這裏一片粉紅色的桃花;那有一片金黃金黃的.油菜花;還有一些美麗的櫻花。我們到奶奶的墳前,把菜放在奶奶的墳前,又上香。雖然我有很多心裏話想對奶奶説,但是一到奶奶的墳前,我根本不知道該説什麼。希望奶奶能升入天堂,過得一切都好。

以後每年的清明節,我都會給您來上墳,表達我對您深深的思念之情。

第5篇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中華民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晉文公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在山西大部分地區是在清明節前一天過寒食節;榆社縣等地是在清明節前兩天過寒食節;垣曲縣還講究清明節前一天為寒食節,前二天為小寒食。

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時年八節"之一,一般是在公曆4月5號前後,節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後及10日前10日後兩種説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節。清明節原是指春分後十五天,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也叫做民族掃墓節。

第6篇

清明節的習俗是非常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的風俗體育運動。相傳這個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寒食冷餐傷身體,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在這一天我去親愛的奶奶家,在路上看見了綠油油的麥苗。我疑惑不解的'問:'媽媽這是什麼?是韭菜嗎?"媽媽笑着説;“這是麥苗,不是韭菜!”哈哈……爸爸笑了,媽媽笑了,就連什麼也不懂的弟弟也來湊熱鬧。我們一家人在車上都笑了。

到了奶奶家,我親切地叫了一聲奶奶,奶奶回答了我一聲。而媽媽呢?媽媽把我拉進院子裏,讓我仔細的觀察麥苗,我拔起了一個麥苗,一看麥苗的中間部分和韭菜不一樣!麥苗的外面就有幾層,而裏面呢,只有一個細細的杆而韭菜裏外都是包起來的。在媽媽讓我觀察的時候爸爸和大大一起去給爺爺燒紙錢了。

第7篇

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到了,每逢清明節,大家都會上墳祭祖。4月5日上午,我隨爸爸媽媽早早地來到橫路老家。

一進門,我看見爺爺奶奶正忙着燒菜,奶奶奶見我們來了,連忙拿出糕點和清明果給我們吃。我選了一個鹹的,大口大口地吃起來。不一會兒,好幾個筍餡的清明果被我吃掉了。吃完之後,爺爺拿好掃墓工具叫我們一起上山去。

山上的路又窄又陡,而且兩邊雜草叢生。我在爸爸的牽扶下奮力地向自家的墓地走去。路旁的杜鵑花爭奇鬥豔,我讓爸爸給我拗了些盛開的花朵,打算放在墳頭。不一會兒,我們來到了祖先的`墓前。爺爺和爸爸媽媽忙開了,他們虔誠地在墳頭劈草掃地。我見媽媽仔細地掃着墓地,忙衝過去對媽媽説:“媽媽讓我來掃吧!”媽媽笑了笑,把掃把給了我。我拿起掃把依樣劃葫蘆地掃着。過了一會兒,我有些累了,又把掃把交給了媽媽。我又去旁邊拾了些松果,連同剛才拗的杜鵑花一起放在祖先們的墓前,然後把綵帶掛上墳頭,並放了火炮就下山了。

我希望祖先們在另一個世界日子過得很好,希望所有的人平平安安,幸福地生活。

第8篇

清明節是一個寄託哀思的節日,每到這個時候,人們總會懷念自己已經故去的親人,用各種方式來表達我們的思念。

在我的家鄉清明節是僅次於春節的重大節日。每到清明節這天,最重要的當然是上墳,祭拜先人。上墳祭拜物品的準備主要有兩部分,一是紙錢,而是食物。父母會提前買好要燒給先人的紙錢、香、燭、鞭炮,還有用紙錢剪成的長長的的紙串,掛在墳前,用以招魂,我們家鄉叫做掛青,以前都是黃黃的紙錢做成的,現在樣式有了改變,有各種顏色的,大多是用亮亮的包裝紙做成。祭拜用的食物也是要提前準備,主要以肉類為主。常規的都是自家的.臘肉,一大塊臘肉,不用切片,整個煮熟就好了。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祭拜食物也變得多樣化了。除了傳統的臘肉,一般還會買整隻雞或者滷鴨,帶上一瓶好酒,一盤水果,一盤瓜子花生,這樣上墳的物品就全準備齊了。

清明節當天,全家出動,大家分工合作,帶上祭拜用品就出發了。在墳前擺好食物,插上香燭,燒完紙錢,掛青,然後祭拜先人,最後再放鞭炮。一番忙碌後,上墳就完成了。

這就是我家鄉的清明節,有傳統也有改變,但是對先人的懷念卻永遠不變。

第9篇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人們都會去掃墓,燒紙錢,祭拜去世的親人。我們家也不例外,媽媽提前很多天就開始在家折金紙元寶了,清明節這天早上,我們一家三口早早吃了飯,就出發回老家給奶奶上墳去了,一路上看到田野裏金燦燦的油菜花開的正是燦爛呢,空氣中瀰漫着一股甜甜的花香味,到處可見祭拜親人的.人們正在燒紙錢,很快我們也到了奶奶的墳前,我和媽媽開始擺供品,爸爸把我們帶來的紙錢和金元寶往外倒,然後點燃,媽媽還在那唸唸有詞的不知道説些什麼,我和爸爸給奶奶磕了頭,感覺氣氛有點沉重。

掃完墓後,我們回到爺爺家,爺爺家今天也很熱鬧,大伯二伯他們也都回來了,還有爺爺的幾個妹妹也就是我的老姑們也都來了,大人們坐在一起説話,我們小孩子在院子裏做遊戲,媽媽和兩個伯母在忙碌給大家包餃子,很快,熱騰騰的餃子煮好了,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吃了飯,吃完飯我們告別了爺爺回城了,在路上我看着那一片片綠油油的麥田和金燦燦的油菜花,不禁對老家有點留戀,可是還得回到城裏那喧囂的環境中啊!

第10篇

為了紀念英勇犧牲的革命先烈,我們校園今天組織去革命烈士陵園掃墓。

早上來到校園集合,一切準備好後,我們向革命烈士陵園走去。來到革命烈士陵園,我們懷着悲痛的心情,來為革命烈士們掃墓、獻詞。

哀婉的樂曲徘徊在耳邊,獻詞聲有聲有色,抑揚頓挫,訴説着我們心中的萬語千言……

獻詞後,我們參觀了革命革命烈士紀念館。看着一個個感人的歷史畫面和革命故事,我們不禁百感交集,心久久不能平靜。先烈們為了祖國,拋頭顱,灑熱血,才有了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

參觀了革命革命烈士紀念館之後,我們來到革命英雄的紀念碑前,為革命革命烈士們獻花,表達了我們對英雄的`崇敬之情。

我們肅立在紀念碑前發誓:以後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報答祖國,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血雨腥風的時代,英雄們為了祖國和後代,用自己的熱血和生命,舎生望死,視死如歸。英雄,您那不滅的精神會傳給一代又一代的少先隊員。先烈們您們安息吧!

第11篇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是唐代詩人杜牧寫的一首著名的詩,這句詩的意思是:清明時節雨水很多,掃墓的人們感念已故親人傷心斷魂的'畫面。

今天是清明節,媽媽領着我來到公墓,那裏大大小小的墓碑豎着。望着那麼多墓碑,心中感覺不勝複雜。這些墓中的人愛過,恨過,累過,得意過,失意過,而今只有一塊塊石碑躲在雜草中敍述他的光榮與淚水。我們走着走着,不一會兒就到了外公的墳前。我蹲下來,輕輕的撫摸那塊冷冰冰的石碑。回想起來,外公雖然是一位平凡的人,但他卻樂於助人,有一顆善良的心。聽媽媽説,他還是一位退伍軍人,擁有鋼鐵一般堅強不屈的意志。

一滴雨滴在我的手上,漸漸的雨下大了。我也該回家了,回家的路上,我在想:我也要像外公一樣,做一個樂於助人,堅強勇敢的男子漢。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真不愧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是那麼耐人尋味,不同尋常!

第12篇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一大早我們就去了爺爺家集合。然後乘着公交車來到了太爺爺上墳的山腳下。到了那裏,只見人山人海。我們開始登山了,只見登山的人陸續不斷。我們懷着沉重的心情,呼吸着清新的空氣一步一步往山上走去。

不一會兒,到了太爺爺、太奶奶的`墳前。奶奶拿出了已經準備好的公品,整整齊齊地放在祭台上,然後點燃蠟燭。爸爸教我點好三炷香並行了跪拜禮。我的思緒隨着爸爸點好的紙錢飄逸。由於紙錢多,爺爺又用木棍撥弄着紙錢堆,怕燒不盡收不到。最後我們集體向墳前鞠躬,圍着墳地轉了一圈,在墳上撒了一些土。這樣祭典儀式結束了。

祭奠完畢,在回家的路上我沒説太多話。我感到我長大了,我有大收穫。我決定每年清明都來為太爺爺、太奶奶掃墓。並對他們説,你們在那邊還好嗎?

第13篇

昨天4月4日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是祭拜先人和掃墓的日子。表達了對先人的敬意和懷念。我們學校也組織了一些老師帶着同學們去烈士陵園祭拜我們的英雄烈士們。這次我們的心情可不像以前那樣高興,而是懷着悲痛的`心情去祭拜我們的英雄先人,到了那裏,我們排着整齊的隊伍一一的進到陵園裏,進去以後我第一眼就看見一個高高的英雄紀念碑矗立在正中央。接着我們的儀式就正式開始了,先是四年級的代表向前獻花圈,接着我們集體默哀三分鐘,最後我們又在各個烈士墓前獻上小花並向烈士鞠躬。我們向烈士祭拜完,在回來的路上我不盡的想着,他們好像永遠活在我們的身邊一樣,感謝那些烈士們為我們美好的今天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為我們國家先出無私的奉獻。

通過這次掃墓,我才明白我們美好的今天,是那些英雄烈士們用寶貴的生命來的。

第14篇

今天早上,天陰沉沉的,下着濛濛細雨。我問:“媽媽為什麼一到清明節假期天就下雨?”媽媽説:“你沒聽古人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是下雨的好兒。”我心想,大概是天公在為去世的人們落的淚吧。

我又問媽媽:“清明節是怎麼得來的?”媽媽説:“資料上顯示,清明節又叫寒食節。在兩千多年前,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生活艱苦,跟隨他的'介子推,從自己腿上割下一塊肉,煮熟讓他充飢。重耳當上了國君後,獎賞所有跟隨他的人,只有介子推拒絕獎賞。介子推帶這母親隱居深山。晉文公放火燒山逼他出山,誰知卻把介子推及母親燒死山中。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每年這個時候,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吃生冷食物,這就是寒食節。古人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人們便把寒食節和清明節合二為一。”噢,我總算明白清明節為什麼是祭祀的日子了。

第15篇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來到了,相信有許多人都和我一樣,每到這個時候,都懷念已故的親人。這一天我起了個大清早,我和家人提着祭品出門去掃墓。坐了一段時間的車,我們就步行走進墓地裏。時隔一年了,這裏雜草叢生,樹林茂密,野花開放,一羣羣小鳥飛來飛去,小蝴蝶也在你追我趕,此時正是春天的.美景。

我們來到外公的墓碑前,大家一下子變得安靜下來,整個空氣都凝重了許多,我能感覺到每個人的心裏都懷着無限的哀思。我們先把外公墳墓周圍的雜草清理乾淨,接着把供品一一擺放在墓碑前,然後大家一個接着一個燒香上墳,一起排成隊鞠躬祭拜。整個過程結束後,正要收拾東西,我聽見媽媽説:“如今已是陰陽兩相隔,我的父親你在天堂還好嗎?”這句話媽媽説得既傷感又失落。

踏往回家的路上,我們都不捨地回頭朝外公的墓望去,這時讓我們想起杜牧的那首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不正是表達大家在清明時節對親人懷念之情嗎?

第16篇

就在去掃墓的路上,有着許多大小不同的石頭,到了掃墓的地方,我的腦子裏湧出了一個問題,那個問題就是要掃的墓在哪裏?後來我爸爸告訴我,那個墓在山頂後面,我們要爬上山頂,再下山去掃墓,後來我才知道的,然後大家都拿了一瓶礦泉水上山。

在上山的過程中,我拿了一件大衣,我覺得我非常幸運,因為身上有許多花花草草,總會被割傷,輕的只是一點破皮中,重的的可能會劃一個大口所,所以帶大衣來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在走了沒有多久就走到了掃墓的'地方,因為我們那裏有十幾個人去掃墓,所以剛到掃墓的地方,因為我們那裏有十幾個人去掃墓,所以剛到了那裏,就像鑼鼓喧天一樣熱鬧,後來打了鞭炮就各回各家了。

清明節的時候,我去掃了墓,你們在清明節去幹了什麼?

第17篇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分魂。這句話一點也沒錯。

今天本來天氣晴朗,萬里無雲最適合清明節了,可沒過多久烏雲大哥跑了過來,遮住了,太陽公公的臉,雷公公唱起了歌,雨婆婆灑下了甘露,而我們卻成了落湯雞。

清明也是我喜歡的`節日之一,因為每當這時我就可以去踏青,更重要的是可以祭祀祖先。

可今天讓我最開心的一件事,是我和爸爸草地上賽跑,爸爸跑得非常快,我總是最不到他,他就像一陣風,來無影去無蹤,於是我用了一招苦肉計。“哎呀”我的叫聲驚住了爸爸,他轉過頭來,我便用悽慘的語氣説:“我的腳被扭到了!”當爸爸蹲下的時候我迅起來,跑向了終點,我成功了!

今天真的很高興,我和爸爸在一起真開心,過清明節真好!

第18篇

今天是桃花節的第二天。昨天有課,所以只去了星期天。

早上九點,媽媽叫我,我一點也不高興地起牀了。爸爸昨天去了外婆家,昨晚只有我和媽媽兩個人。我們準備好東西就出發了

經過五個多小時的`旅程,我們終於到達了阜陽市新登鎮半山村的外婆家。

途中山上的土地上種着許多桃樹。桃樹林中樹木茂密,桃花爭鳴,漫山遍野的桃花都開了,就像在舉行選美比賽一樣。太漂亮了!

首先,用一塊年糕和一把麪粉將年糕用力揉成橢圓形,挖一個大洞,加入芝麻,按圖案,青名單就完成了。我還做了沒有牛的青名單,各種各樣的青名單:兔子,ufo,熊,小貓,小花.一共做了9個!

過了一會兒,青名單蒸熟了,吃了自己做的青名單,心裏美滋滋的。

第19篇

又是一個清明節,又一個緬懷先烈的日子,我來到了張家浜烈士紀念碑前,祭奠長眠在這裏的先烈的英靈。

站在烈士墓前,我心潮起伏,思緒萬千。革命先烈為了建設新中國而前赴後繼,英勇作戰,拋頭顱,灑熱血,獻出了自己的青春和寶貴的生命。先烈們,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時刻,是你們用血肉之軀建起了鋼鐵長城,與日本侵略者作殊死拼搏。你們倒下了,但是成千上萬的'人們“不願做奴隸”站起來了,他們高唱《義勇軍進行曲》,去完成你們未完成的事業。先烈們,在社會主義建設最需要的時刻,又是你們拋去了家庭和個人的一切,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把寶貴的生命無私奉獻給了國家和人民,把滿腔熱血灑向大地。

面對你們,我怎能不肅然起敬?你們的輝煌業績,將劃入史冊;你們的英明將與日月同輝,與江河共存,我敬慕你們。

同學們,讓我們繼承先烈的遺志,為家鄉建設,為祖國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先烈們永垂不朽。

第20篇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時間過得可真快,又到了清明節,我又可以吃青團了。

包青團首先要把艾葉洗乾淨榨成汁,再用糯米粉倒進艾葉汁裏,揉成麪糰。媽媽準備了芝麻白糖餡和筍菜香乾餡,我還自創了肉鬆蝦米餡。

準備就緒,開工啦!我學着媽媽的樣子,把麪糰搓圓按扁,然後做成碗形,加入自己愛吃的餡,再慢慢的把口子封住。最後再搓圓些就大功告成了。一個,兩個……青團越來越多,不一會兒就做滿了一籠。煮了十幾分鍾後,我打開蒸籠,哎呀!我的青團有的露了餡,有的'挺着個大肚子皮,有的像烏龜一樣趴在裏面。頓時我的臉紅紅的,有點不好意思,媽媽笑了笑夾起一個青團送到我嘴裏。我一嘗味道還是不錯的,扯一扯,有很多絲,咬一口粘乎乎的,掰開來,餡立即就爆射出來了,好吃極了!我的心情一下由陰轉晴了。

包青團不僅包的是我的快樂,還包着我對家鄉的思念。

第21篇

説到清明節,大家都知道,清明不光是一個重要的節日,更重要的是它是二十四個節氣中的'一個節氣,因為清明前後的天氣非常特殊。

在古詩中:“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説明我國自古以來,就有這個特殊氣候現象了。這清明時節雨紛紛主要是指我國江南一帶,在這段時間裏多雨,而且還説明這時的雨是濛濛細雨。

為什麼會有這種特殊的天氣呢?為了找到答案,我看了許多關於天氣之類的書,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在一本關於天氣的《十萬個為什麼》中找到了答案。

它是這麼説的:這種現象主要是冬天一去,春天剛來造成的,冬天,我國江南地區一直被北方的冷空氣控制着,所以雨水較少。至於這個時期為什麼多是細雨濛濛,陰霾綿綿的天氣,那是因為這時南方來的暖濕空氣還不太強,還不會形成大雨的緣故。

第22篇

今天是清明節,它既是節氣又是節日,清明節節氣上承春分下啟穀雨,俗話説:“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清明的節日裏我們要通過登高,插茱萸,掃墓…來表達對祖先的追悼之情。秋之落葉,化作春泥,滋潤春天的萌芽,正如凋零的,從未真正遠去,只是換了一種新的形式守護。

在江南地區,人們有吃青團的習慣,脣齒留香,軟糯可愛。吃饊子也是南北各地的風俗,廣愛喜愛,灑脱香脆。

所以這一天我就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去華峯寺拜祭我的'太爺爺太奶奶。來到華峯寺,爺爺先把供桌清理乾淨,再把一些新鮮的水果擺放好,奶奶則把早已準備好的鮮花修剪好,插入花瓶中。爸爸媽媽點燃了幾柱清香,把它小心翼翼的插在香壇裏,用來祭拜先人。我也有樣學樣的幹了起來,先是跟奶奶學插花瓶,後是和爸爸媽媽在香壇中插上清香。

生者寄託哀思,清明拜祭祖先並非是讓人沉湎於過去的哀思,而是告誡人們,要帶着祖輩的期望與希望,燦爛的生活。

第23篇

清明節的前一天,全校的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手拿白花,排着長長的隊伍。浩浩蕩蕩的走向烈士陵園。耳邊想起悲壯的歌聲,眼前立着高高的石碑,那一個個刻在冰冷石碑上的名字本該是一張張的'笑臉,然而卻長眠於此,他們無怨無悔的奉獻自己的熱血和青春。

為我們迎來了嶄新的生活。聽了校長的講述,我們感動的流下了眼淚。最後同學們懷着悲傷的心情往學校走,我一邊走也一邊想,在這美好的環境裏我要認真學習,學好本領決不辜負烈士對我的期望,我會加油的。

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是祭奠烈士、先人和踏青的日子。

每逢這一天人們帶着鮮花或絹花,三五成羣結伴為先人和烈士掃墓,以寄託哀思。姥爺也帶我去過烈士墓,那裏有許多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犧牲的烈士,我們輕輕地從他們身邊走過不去吵醒他們的安息。

第24篇

清明節到了,我們這裏的習俗是包青餃。今天我和媽媽、外婆就打算一起包青餃。

一大早,我和媽媽在花壇裏採了很多艾草。艾草像楓葉的樣子,聞起來有一股淡淡的香味。我們把艾草洗了洗,煮出綠汁。然後準備餡料——鹹菜筍絲。再把粳米揉成麪糰,將艾草和汁混合在一起揉。揉了十幾分鍾後,完美的麪糰成功了。我用手指按了按麪糰,軟軟的,像捏在棉花糖上。

開始包青餃了。我照着外婆的做法拿了一小團,用手掌拍扁,用手指把邊緣按逆時針方向捏薄。等把它捏成像一隻碗的時候,放餡料進去,再把它對摺,直到把餡料緊緊地包裹住。最後用手指把邊緣捏成像麻花一樣的花紋,一個青餃就完成了。看着這隻小小的.、不很規則的青餃,我的心裏充滿了自豪感。

青餃被拿去蒸了,不久後,香噴噴的味道撲鼻而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了一個,大口大口地吃起來,美味極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