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節日作文2篇 經典傳統節日,傳承中華文化

來源:巧巧簡歷站 1.62W

中國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歷經千年沉澱,寓意深刻,展現着勤勞智慧的民間文化。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凝聚了中國人民的心血和汗水,是中華民族固守着的寶貴文化遺產。在這些節日裏,人們家家户户喜氣洋洋,敬祖神,祭拜先人,品嚐傳統美食,展開各種文體活動,共享團圓與和諧的歡樂時光。

中國傳統節日作文2篇 經典傳統節日,傳承中華文化

第1篇

傳統節日春節是農曆的新年,人們還喜歡叫它大年。對年的時候,家家户户都要拜年、貼春聯。放爆竹、發紅包、穿新衣,守歲,小孩子還要給長輩們磕頭呢!所有在外的人們都要回到家裏與親人團聚,全家人在一起熱鬧地吃餃子,因為這頓團圓飯裏有對着未來一年最美的祝願!

最早的時候,大家一點心都不喜歡年,認為它是一種怪獸。這傢伙平時躲在海里,到了除夕這一天就從海里鑽出來,偷偷溜到別人家吃牛、吃羊、吃雞,有時還吃人。有一年,大家趕着牛、羊、豬雞想早早地躲在山裏,正住山裏走時,村裏卻來了一位日鬍子老爺爺。有位老婆婆勸他跟着大家一塊兒躲進山裏,老爺爺卻笑呵呵地説:“我不怕年獸,你們不用管我。”老婆婆無奈,只好繼續趕路。除夕的晚上,老爺爺一個人留在村子,住進老婆婆家裏。天剛黑年獸就來了,第一個去的就是老婆婆家,看到那扇破舊的門上貼上的一張大紅紙,年獸“嗷”的一聲怪叫,就朝院子衝去。“噼噼啪啪……”院子裏突然響起了一連串的聲音,還伴着閃爍的火光,年獸嚇得渾身發料。當看到白鬍子老名爺穿着一身紅衣從屋裏走出來,年獸趕忙轉身就逃!怎麼回事?原來,年獸怕的就是紅包、響聲,還有義火。老爺爺一下子亮出三件法寶,可把它嚇壞了,怎麼不逃!跑啊跑阿,年獸跑到海邊一下子鑽進海里,再也不敢出來了。第二天,人們返回村子裏一看,家家户户都貼着紅紙,竹子在火堆裏爆響。頓時心裏全明白了。此後,每年春節來臨的時候,人們都會在自家門窗貼上紅對聯,紅福字、再放起一串紅通通的爆竹,“噼噼啪啪”響個不停。這個習俗漸新傳開來,最後就成了中國最隆重的節日——春節。

然而,我最喜歡的看節習俗就是拿壓歲錢。2020年這個特殊的春節,什麼都因為疫情有價改變,唯一不變的就是收到了來自爸爸媽媽給我的壓歲錢。因為爸爸説:““歲”和“祟”諧音。“祟”是鬼祟,就是小妖怪!古時候,人們認為小妖怪會欺負小孩子,因此,每年春節拜年時,長輩們會把錢放進紅包裏送給晚輩,給孩子們壓歲錢。壓歲錢的意思就是壓住鬼祟,趕走小妖怪,孩子們就可以健康平安一整年!原來紅包代表了爸爸媽媽對我濃濃的愛啊!

中國傳統節日作文2篇 經典傳統節日,傳承中華文化 第2張

第2篇

現在各種各樣的節日越來越多。例如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還有許多從國外“進口”的節日,比如感恩書、萬聖節、聖誕節等。現在隨着經濟的發展,時代的進步,也有不少網絡節日,例如購物節、狂歡節等。

每逢節日來臨,人們歡聲笑語,處處都洋益着濃厚的節日氣氛。

節日裏總有一些美味的食物。端午節的粽子、元宵節的湯圓絕對值得一提。白粽子軟軟糯糯的,味道甜香,是家中常備。鴨蛋黃粽子比白粽子略貴,味道也自然比白粽子更上一層樓。拔開粽葉的那刻,香氣撲鼻,再咬上一口,軟糯甜香裏還透着鴨蛋黃的鮮。這種粽子無論是顏色還是味道,都比白粽子的格調高。還有一種粽子“中吃不中看”,就是醬油臘肉粽子(這也是我最喜歡的品種)。這種粽子在白粽子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加工,滴上兩滴醬油,再在棕子中放上一塊少肥多瘦的五花肉。雖然顏色有些炭黑,但一入口便會叫你張目結舌。

元宵節吃湯圓意為團團圓圓。現在的湯圓品種繁多,卻多少失去了初心。最誇張的就是那“七彩炫彩小湯圓”了,而我認為最正統的湯圓應該是奶奶親手包的芝麻湯圓。那湯圓雖然不是最好吃的湯圓,也不是好看的湯圓(又大又醜),但卻包含了奶奶對我們濃濃的愛意。

説到節日自然少不了中秋節,想到中秋節除了家人在一起賞月亮吃月餅的景象,更讓我想到了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蘇軾在中秋醉後抒懷,懷念弟弟寫的一首詞——《水調歌頭》。其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充滿情味和哲理。人固然有悲歡離合,月也有陰暗圓缺,自古以來世上就難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為暫時的離別而感到憂傷呢?蘇軾用讓步法寬解愁思,跳脱原境,表現了詞人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難道這種生活態度不值得我們去學習嗎?

節日也是有顏色的。春節是熱情似火的紅色;端午節是生機勃勃的綠色;聖誕節是白雪皚皚的素色……每個節日都有每個節日象徵着的顏色,不管是什麼節日,都有一種顏色與之照應,徜徉於其中的我們也是如此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