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學真誠的演講稿3篇 探尋大學的真情實感:一篇真摯演講稿

來源:巧巧簡歷站 8.37K

學生活是人生中一個重要的階段,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體驗和感悟。今天,我們將分享一位大學領袖的演講,通過他真誠的言語,探討大學生活中的成長、挑戰和價值觀。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的故事。

關於大學真誠的演講稿3篇 探尋大學的真情實感:一篇真摯演講稿

第1篇

誠信,是人類文明的階梯;誠信,是人生的命脈,是一切價值的根基;誠信就像人生航船的楫槳,控制着人生的方向。

很小的時候就聽媽媽講過《曾子殺豬》的故事,那時候覺得這很平常,沒什麼可以炫耀的,因為老師從小就教導我們説:“做人要實守信,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在當今社會,這恰恰成了現代人缺失的一種美好品質。我們不得不反思一下自己,為什麼社會進步了,而我們的優良傳統都丟了呢?

老子云:“人無信則不立。”可見早在春秋時代誠信就成為判斷人的標準之一。可喜的是,在中國大地上,還有這樣一些人,他們堅守誠信,被社會所讚譽,湖北“信義兄弟”的感人事蹟就印證了這一點。弟弟接過了哥哥手中的接力棒,來完成哥哥未完成的使命,這是一種怎樣的力量!是誠信,驅使了信義兄弟愛心接力。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誠信,給那些思想麻木的人敲了個警鐘,為我們現代人做了榜樣,在神州大地上樹立了一面誠信之旗!

人無信則不立,誠信是做人做事的基本準則。誠信是道路,隨着開拓者的腳步延伸;誠信是智慧,隨着博學者的求索積累;誠信是成功,隨着奮進者的拼搏臨近;誠信是財富的種子,只要你誠心種下,就能找到打開金庫的鑰匙。誠信,讓心靈無瑕,讓友誼長存,讓世界更美好!

關於大學真誠的演講稿3篇 探尋大學的真情實感:一篇真摯演講稿 第2張

第2篇

中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古國,誠實,守信一向是國人引以為豪的品格。“言必信、行必果”、“人以誠為本、以信為天”,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我現在還只能遺憾地説,傳統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今年暑假,第一次去祖國的首都—北京,四通八達的現代化大都市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但也給我留下了一點遺憾。進出地鐵站和地鐵換乘,我感到四處彌散着緊張且擁擠的氛圍,並且過程很繁雜,不敢半點懈怠。舉個例子:地鐵2號線和地鐵4號線成十字交叉,但是在交叉路口從2號線轉到4號線最起碼要走15分鐘的路程,人們提着大包小包,一會兒上樓梯,一會兒下樓梯,一會兒左轉,一會兒右轉,再乘電梯上,又乘電梯下,兩邊都是圍牆、欄杆,眼前是各式各樣的指示牌……僅僅為了過一個十字路口,為什麼要投入這些天文數字的設備設施,為什麼要讓這麼多人多花十幾分鍾?目的只有一個:防止乘客逃票。還有我國的高鐵票價為什麼比較高,為什麼開車前5分鐘停止檢票?我們要能理解,從檢票口走到車廂口有時需要繞很多路,這些輔助設施和人力投入真的很大。我從一本雜誌上看到,韓國高鐵運營成本很低,因為他們乘車不檢票,不聘用管理人員和工作人員,不需要建造繁雜的防逃票設施,節約了人們大量的時間。去年去了英國,感覺乘坐地鐵真的太簡單,跟乘公交車一樣,地鐵站兩邊各有一個站台,自己購票乘車,除列車司機之外沒有其他工作人員。

東湖塘街上的一個小超市,面積比我們的一個教室大不了多少,裏面有10個工作人員,每個工作人員的月工資約為2000元,每月就需付20000元工資,而超市每月差不多還能賺20000元,這些工人的工資不都轉嫁到消費者頭上了嗎?我在英國第二大城市曼徹斯特的一個大超市裏只看見三個工作人員,兩個收銀員和一個整理貨品的。英國人購物都刷卡,超市出口處有40多個自助收銀台,像我們的機房一樣,顧客在收銀台處自己掃描商品條形碼,自己刷卡付費,另外兩個跟我們超市一樣的收銀台是為我們這些不懂英文的人服務的。管理成本多低呀!導遊還告訴我們,在英國購物很放心,買到假貨就好比買彩票中大獎,這裏有兩層意思,一層意思表示概率很低,另一層意思你會得到一筆很大的獎勵,如果你舉報,賣假貨不但被罰得永世不得翻身,還由於誠信問題在以後的生活中寸步難行。列舉以上這些,並不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我只是想説,資本主義社會能繼承我們的光榮傳統,我們為什麼不能將它發揚光大呢?

發達國家與欠發達國家之間最明顯的差異在於社會信用體系,換言之,能不能相信對方。發達國家社會成本都比較低,因為大部分人會遵守規則,所以沒有必要監督所有人的行為,這樣就會降低管理成本。而欠發達國家,很多投入都內耗掉了。

同學們,誠信也是一筆重要的財富啊!將來社會誠信體系建立的重擔就落在你們身上了,你們的一言一行都至關重要。同學們,誠信,要從現在做起;誠信,要從我開始,讓我們一起努力,播撒誠信的種子,我堅信,我們一定可以得到人生最寶貴的財富!

第3篇

大家好,十分的榮幸的站在這裏,能夠跟大家談談關於大學生誠信的問題。首先大家都看到了,我這張臉長得就像是一個大學生的臉,其次我可以負責人的告訴大家,我是不夠誠信的。但是作為一個不夠誠信的人,我怎麼站在這裏跟大家講講這個“又紅又正”的誠信呢?

我剛才説的我不夠誠信,那是按照社會的標準,但是就我自己的標準而言,我覺得我是一個誠信的人。首先我們要知道誠信的定義是什麼,我也沒查字典,但就我吃了這麼多大米飯的經驗來説,所謂誠信就是指一個人遵守承諾,説實話,不做偷雞摸狗的事情。我們不妨模仿蘇格拉底研究問題的方式,來探討一下誠信這個問題。好既然遵守承諾、説實話、不做偷雞摸狗的事就是受誠信,那麼假設同學借了我兩百的生活費,然後我只能一個星期吃饅頭就老乾媽,當我媽媽打電話問我生活的還好嗎的時候,我説好極了,吃好喝好睡好玩好。這時候你能夠説我不誠信嗎?所以誠信這個東西是要辯證的去看待的。下面我們就舉一個考試作弊的例子來詳細論述一下誠信問題。眾所周知,上大學除了吃喝玩樂外,還有一點比較重要的就是考試不能掛科。因為你的一切吃喝玩樂的基礎就是科科都過,但是考試並不是安排在吃喝玩樂的前面而是在吃喝玩樂之後,這可怎麼辦。。於是很多同學就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作弊。從此老師和學生的戰爭便開始了。但是你能夠説一個考試作弊的學生一定是個不誠信的學生嗎?蘇格拉底説過“知善行善”的觀點,蘇格拉底認為,如果一個人口頭上説自己知道某個行為是善的,但卻不去做,甚至做着相反的事,説明他並不是真正的知道;一個人如果真的認識到善是什麼,就一定不會作惡。比如説,一個人口頭上説他知道誠實是一種善,但他卻在考試的時候作弊,這就説明在他心目中,考試得高分才是善,是比誠實更重要的東西,所以他才會考試作弊,因此,這個人根本沒有認識到誠實是善,如果他真的認識到誠實是善,就不會把考試得高分這件事擺在比誠實更重要的位置上。

在古希臘智者派都是些律師、政客,他們全副心思都放在怎樣巧妙運用辯論和演講擊敗對手,哪怕把黑説成白,把是説成非也在所不惜,他們認為,只要能夠説服社會大多數人接受一個觀點,那麼這個觀點就成了真理。但我認為,是非絕不能根據社會上有多少人認同來判斷,辨別是非只能依靠人的理性。在人的靈魂裏面本來就有一些基本的原則存在,依據這些原則就能正確認識是非。其實教育從來不應該給學生直接灌輸什麼觀點,而是要通過反覆提問、質疑,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理性中埋藏的這些基本原則,從而自己獲得辨別是非的能力。

但是既然上面説到既然認為作弊並不是不誠信,那麼為何作弊的時候好要擔驚受怕呢?如果一個人出現這種情況,説明他僅僅是從“社會慣例”的角度來理解不作弊這件事。他只知道作弊是社會規則所不允許的,他感到驚慌僅僅是因為害怕被別人發現。他認為只要不被抓到,作弊就是有好處的,即使長遠來看有害,但至少在眼下是有一定益處的(比如多得兩分就可以獲得嘉獎或免受懲罰),所以他才會冒着風險作弊。由此可見,他沒有真正認識到不作弊是出於善的要求,如果他真的通過自身的理性認識到誠實是一種善,他就會知道,不作弊並不僅僅是出於社會習俗的要求,不論是否被抓到,作弊都沒有任何好處,沒有任何理由去作弊。

我想通過上面的論述大家,都有了自己的看法,其實我並不想告訴大傢什麼,只是希望大家有自己的感悟。這只是我自己的看法,正誤與否是需要大家的判斷的,我就不再多説。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