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骨幹教師研修心得體會3篇 國小骨幹教師研修:我的收穫與心得體會

來源:巧巧簡歷站 1.39W

本次國小骨幹教師研修活動於近日圓滿結束。來自各個校區的優秀教師經過集中學習和交流,積極分享教學心得,探討教學實踐中的問題和挑戰。通過本次活動,不僅提升了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也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國小骨幹教師研修心得體會3篇 國小骨幹教師研修:我的收穫與心得體會

第1篇

迎着綿綿不斷的秋雨,感受着涼涼的秋意,踏着艱辛的步履,背上沉重的行囊,我們攜着夢想,懷揣祈盼踏上了國培計劃研修路,我們相約走進了西南大學的校園。西南大學濃厚的文化氛圍薰陶着我們的情操,培訓團隊的無微無至的關懷滋潤着我們的心扉,專家的高瞻遠矚的專題講座引領着我們前進的方向,學員之間的思想火花的碰撞引發了我們的思索。回首感激、感悟、感受、感觸,給我們帶來的是更大的是震撼,更深的是思索,更多的是收穫。下面我就其感激、感悟、感受、感觸與大家分享。

當踏進西南大學校園的那一刻開始,我們始終感受着培訓團隊無微不至的關懷。我們培訓學習期間的飲食、住宿、學習等都有于波主任、班主任皺尚智老師、副班主任孫慶利老師等的陪伴左右。有了他們的精心安排、細心關懷使我們的培訓學習有了強大的後勤保障,讓我們的培訓學習沒有了後顧之憂。在這裏我代表我們第五小組的全組組員對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這15天的培訓學習中我們先後聆聽了近16位專家的17場專題報告,每一場報告都使我們感受到心靈的洗禮,思想的昇華。他們高瞻遠矚的見解,他們多角度看待問題的思想感染着我們。我們零距離感受着專家和大師的智慧與魅力,那些理念、觀點至今還縈繞在我們的耳邊。

例如:曹志祥副主任的《我國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高瞻遠矚的為我們闡述了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基本情況。宋乃慶教授的《建國六十年來我國基礎教育中的若干爭鳴問題》專題報告深入淺出地給我們詮釋了我國基礎教育中的若干爭鳴問題,宋教授精闢的闡述引發了我們的深思。宋教授的第二個專題報告《國小數學有效課堂》深入淺出,精彩實用,他的報告使我們對國小數學課堂的有效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給了我們深層次的思考。徐仲林教授的《以教師職業道德為核心的教師專業發展》為我們闡述了新時期教師職業道德的內涵。黃翔教授的《數學課程標準解讀與熱點問題分析》為我們解讀了數學課標與國小數學教材之間的關係,使我們對課標有了深刻的理解,使我們對教材的功能有了準確地定位。他獨到的視角、深邃的思考、紮實的工作作風和積極樂觀的心態,使我深切領悟到“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學無止境”的真諦。重慶北碚區教師進修學院的朱福榮教授的專題講座《國小數學教師教學行為分析》從四個方面對國小數學教師的教學行為進行剖析,使我們更加明確了自己今後教學行為的方向。面對這些前沿的、專業教育理論知識,也許我們還沒有完全的內化,但是我們會藉助這一開端,在專家的引領之下,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素養,讓知識的清泉細水長流。

此次培訓,培訓機構還為我們安排了分散研修活動,我們在導師的指導下進行課題研究研討,這樣的研修方式讓我們理解了如何制定課題研究方案,如何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積累教學案例,如何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做科研。這樣的研修方式使我們意識到科研對提高教學效率有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提高了我們的教科研能力。

在培訓學習期間,我們積極參與了培訓中心組織的與名師同台、學員共同研討等研討活動。學員與名師零距離的對話、學員之間的研討促使我們更新教育理念,轉變教學行為,提高教育教學的能力。在重慶市人民國小、西大附小的觀摩活動中,我們領略了名師的風采、名師的教學風格、名師的課堂教學智慧。

在小組集體備課、集體説課、集體評課的教學實踐研討中,使我領略到了自己與學員們解讀課標的'能力、理解教材的能力、教學設計的能力、課堂教學能力之間的差距。在活動中,來自不同地方、不同單位的學員各抒己見,氣氛熱烈,還真有點爭鳴的氛圍,但我們終會求同存異。這樣的研討,意不只在其結果,更重要的是通過此種形式的交流深化對教育教學理論的理解,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為今後教學改革實踐鋪墊藴伏。這樣的研討使我真切地感受到一滴水只有融進大海,才能永不消逝,一粒沙只有投入大地,才能凝聚力量。一個人只有依託集體,才能實現個人的價值。我們交流了智慧,交流了思想,在交流中學員之間的思想碰撞出了美麗的火花。

在聆聽專家的專題講座、觀摩名師的課堂教學、學員之間的研討的時候,我總會結合專家、名師、學員的觀點審視我昔日的教育教學工作存在的問題,反思自己昔日的課堂教學存在的缺陷,反思自己教科研能力的不足。當我遠離喧譁、拋開忙亂,靜靜地聆聽專題講座,安心地與他人研討,專心地撰寫研修日記,徜徉在學習的快樂裏。也發現自己從來沒有這樣靜靜地坐下來思考了!在專家講授的一些教育教學實例中產生了共鳴,從而讓我能從理論的層次來解釋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碰到的一些現象,為我今後的課堂教學工作指明瞭方向,也引起了我深入的思考。

思考一:在工作中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師德修養,不斷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因為智慧需要智慧的啟迪,人格需要人格魅力的感召。

思考二:在工作中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建立現代課程觀、教學觀、個人發展觀和教學評價觀,能夠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起到帶頭、示範、輻射作用。

思考三:在工作中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和學術水平、提高自己的數學課堂教學能力與數學教科研能力,要善於發現自己教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善於學習、善於反思、善於研究,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提高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這次的研修學習雖然已經落下帷幕了,可我的心情卻久久不能平靜,因為在這個金粒充盈、瓜果飄香的秋季裏,我們碩果累累,我們滿載而歸。我們不僅載來了智慧的洗禮,我們還載來了秋天的收穫;我們不僅載來了思想的昇華,我們還載來了明天努力的方向!我會以智慧喚醒智慧、以激情燃燒激情,讓自己的每個課堂都賦予旺盛的生命力!

國小骨幹教師研修心得體會3篇 國小骨幹教師研修:我的收穫與心得體會 第2張

第2篇

短短十天的學習培訓,可以説,培訓的過程比我曾經的期望還要好,培訓對自己的收穫也比預期的更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此次國培班的學習,對我來説是一個難得的機遇。國家教育部為我們搭建了一個高層次的學習平台,藉助這個平台,我們與一些國家級的專家們有了零距離的接觸。聆聽他們的報告,感悟要做一個有責任、有仁有義的人,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需要自律,盡小我職責,也需要他律盡大我職責;做一個仁愛仁義的人,需要真心愛人、推己及人,不做“無心愛人”,不做“溺愛愛人”,不做“無感愛人”,不做“傷人愛人”,不做“利益愛人”。感悟作為德育工作者,一要擔當“教育”的職責,不因外界環境的變換而放棄對“真理”的追求,相反更應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核心教育,不讓我們的教育對象“情感迷失”、“道德喪失”;二要真愛孩子們,不做虛假的的愛,不讓愛摻雜利益水分。只有讓其感受到愛,才能愛你,愛周遭的人。感悟道德教育是綜合性全面性的,其發揮的持續作用需要智慧。感悟不要自以為是,不要強加自己的想法進入孩子的頭腦,要傾聽,要蹲下身子傾聽孩子的心聲。可能很難,但至少要從自己的孩子做起,否則,我們的孩子會“從屬”,會“被”,卻沒有了“自己”……這些頓悟是我從高德勝教授講授的《道德與法治教材:背景、理念與總體設計》中聆聽到的,從吳元發老師講授的《實踐聯繫理論——重思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的關係》中感受到的,從黃向陽教授講授的《教育公平與公平教育》中體會到的……説心裏話,他們的知識、見識、理論、實踐經驗、對教育教學的理解和把握……甚至他們説的每一句話,述説的每一個事例都重重地觸動着我的內心。全新的教育理念不斷地充實着我的頭腦,讓我深切地感受到自己比原來站得高了,看得遠了。

陶元紅教授講授的《道德與法治課的新理念與新教法》、章樂老師的《國小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整體性解讀》等一個個學科專業講座,讓我見識了諸多名師,有幸結識他們也許是我人生中最可寶貴的財富;讓我開闊了視野,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應該多向別人學習,多為自己充電;讓我提高了認識,知道了在經歷十多年課改的品德與社會課的講授模式和學習模式……最大的體會是知道了一個老師不光要踏踏實實地教書,做一個“教書匠”,還要能夠對教育教學進行研究,做一個“學者型”的老師。

親臨上元國小,觀摩兩位一線教師的品德常態課,經歷他們那樸實無華卻富藴內涵的教學過程,讓我們體會到什麼才是國小品德課堂的本質,也讓我在聆聽的基礎上進一步思考課堂教學的評價:課堂上的評價語言不應拘於一種形式。它應因人而異,因課而異,因時而異,因發生的情況而異,以使被評價的學生得到成功的滿足,同時又有進一步提高的慾望,其語言要準確得體,又要機智有趣。同時還可嘗試延時評價,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使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逐步形成一定的觀點。此時教師再評價,進行必要的疏導,有利於學生髮散思維、求異思維、多問思維。思考課程物力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無論出版社所提供的教材和教輔資料如何“完美”和“精緻”,教師仍然需要對這些教材進行加工和改造,併為學生留出一定的空間,讓學生自己親自在原始性的資源背景中尋找有價值的主題,以此激發學生興趣、加強學生認知、引導學生探究、促進教學反饋。思考課堂教學中活動的設計:變散點狀活動設計為主線狀活動設計,層層深入,步步為營,能更吻合課改精神。

為了更好的增進學員間的交流,國培班的總負責唐燕老師和班主任齊鳴老師以及多位會務人員為我們全體學員打造了一個多窗口、多渠道的溝通平台。我們可以在學術交流活動中各抒己見;我們可以在微信裏獲悉最前沿的教育訊息;我們可以在qq羣裏交流經驗,釋然教學疑惑。積極向上、求真務實、團結協作的學習氛圍在溝通中逐漸形成。同學之間互幫互助的學習風氣不斷的鼓舞和鞭策着我們,也使我們在學習中始終保持着濃厚的興趣。

十天的學習收穫遠不止於此,國培班的培訓給我補了元氣,添了靈氣,使我煥發出無限的教育生機和活力。我感謝這次的學習,珍惜這次的“充電”,並鞭策自己一如既往地投身到學習與反思中去,努力提自身素質,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教研水平。

第3篇

談到參加這次培訓學習心得的體會,我首先要感謝區教育局、學校給我一個這麼好的學習機會。讓我遠離家人,放下學校的工作,來到著名的學府北京師範大學學習。這樣的機會太難得了,我們全體學員都異常的珍惜。雖然9月18日深夜我們才趕到培訓地點,可第二天一早便投入緊張的學習中。這次培訓學習,在培訓中心的精心組織下,我們感到充實、快樂,8天的緊張學習不知不覺間就過去了。回來的幾天時間裏,我的腦海中還時時浮現出專家們給我們上課的情景。為此提筆寫下幾點個人的培訓心得體會。

通過這次的學習,學到了許多新理念、新知識、新方法,特別是聽了教育部中國小體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耿培新的關於《穩步推進體育教學改革》的講座後,讓我從中受益非淺,解決了不少之前模糊不清的概念或不懂的東西。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老師的教決定了學生的學。”在此之前,我也明白教師的教法、組織教學非常重要,但也聽到相關的專家講座認為新課程標準一定要以學生為主體,課堂上要讓學生去探究,讓學生去自主練習,在練習中找到動作的技能技巧,而不要一開始就把動作的要領告訴學生,要讓學生在自主練習中去創新、去領悟動作的技術要領。其實在平時的課堂上我很想先把要學習的動作要領,動作的技能技巧先告訴學生,做出正確的動作示範,讓學生建立一個正確的動作概念,然後再去練習。如果先讓學生自己練,去摸索,一節課40分鐘,如果學生自己探索練習就用了10分鐘,其實這樣走了很多彎路,浪費了本來就十分寶貴的體育課時間。在聽了耿教授的講座後,讓我明確了在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同時絕不是説要忽視教師的作用,教師在課堂上要起主導作用。比如:明知蹲踞式起跑是當今最好的起跑動作方法,為什麼一定要先讓學生來個什麼自主練習,去探究最好的起跑動作,我認為這完全是為了探究而探究,沒有什麼意義。通過這次學習,我覺得要對今後的教育教學的方法進行重新的思考,什麼樣的教學內容、什麼項目、什麼年級的學生該採用什麼樣的教育教學方法,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起到一個什麼角色是我們值得探討的。耿教授的講座讓我明白學生的主體作用要靠教師的主導作用來引導,教師的主導方向、主導的技巧對於成長中的學生起到一個主導的作用。我們應該“以學生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體育知識、技能為主要學習內容,以增進學生健康為目的”這是我們體育課的任務。

講座中耿教授提到:“現在教師評價學生時太吝嗇,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特點採取多種形式的鼓勵方式,以激發學生的信心和動力。”教師根據學生的發展水平要如何表揚,是有學問的。應該多表揚那些真正努力的孩子,而不是單純通過成績來表揚。對於如何評價我們的學生,如何評價的恰到好處?聽完講座後我作了反思,反思自己的課堂,表揚學生也很少,最多隻是在學生考試成績很好時,才會給予肯定與表揚,或者是學生的動作非常規範優美時才會表揚。總覺得作為一個體育老師教的班級多,每個班上的課也不多,只要學生能做到課堂上遵守紀律就行,至於學生心裏方面關注得確實太少。有時候老師的一句話確實能影響學生,甚至影響學生的一生(教授列舉了他同事小孩的真實例子),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表揚與肯定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興趣學生才能愛學樂學,只要學生愛學樂學教學就成功了一半。因此,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要儘可能地肯定學生的進步,而不應該簡單地認為這是作為一個學生做好的,要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有的學生可能因為先天原因,再努力再刻苦也不能很好地完成某項運動或做好某個動作,但只要學生努力了,作為老師都應該給予肯定,甚至要表揚給全班學生聽,讓這樣的學生樹立起信心,讓這些學生心理明白老師也在關注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也正是耿教授講的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缺一不可,教師主導技巧和應用在教學中起到關鍵作用。

在眾多專家教授的講座中,我對北京教育學院體育藝術學院院長陳雁飛教授的講座記憶深刻。陳教授以前一直參與教材編寫,比較熟悉新課程。所講的內容也很貼近我們一線的體育教師的接觸的工作。她講了“在新課程標準精神下,應當如何上體育課和當好體育教師?容與組織形式的實施及學方法的選擇與應用、師教學方式的變化與更新和學計劃的制定等內容。但最讓我受益應該是如何制定教學計劃。在實行新課標之前,我教學計劃定得非常規範,有明確的學年計劃、學期計劃、單元計劃、周計劃、課時計劃。但自從實行新課標以來,在制定教學計劃與目標時,總是顧此失彼,老師們也沒有得到這方面的培訓,所以出現了很多版本的教學計劃,有非常詳細的,也有草草幾行字的,或只有課時計劃沒有單元計劃的等等。我們要知道,教學工作計劃有學年、學期、單元、課時計劃4種。在講到課時計劃時,陳教授強調了目前體育老師們的誤解有:不能寫成教學目標,而要寫成學習目標;教學目標一定寫在教學內容之前;每節課都要寫全五個領域目標。這三個誤解也確實一直在困惑着我們一線的體育教師。為了在教案中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我們總是牢牢記住要把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寫成“學習目標”,在“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哪個得寫在課時計劃的前面我們科級研討時爭論得面紅耳赤,每次的賽講課、公開研討課時我們拿到授講者的教案上都清楚地標明瞭五個領域目標,而且有些目標定得還確實是比較遷就,有些就算定好了目標但課堂上根本就沒有體現出來,而且大多都是寫得滿滿的3頁紙,從單元計劃、到學情分析、各個時段應達到的目標、學生的心率,教師和學生都在做什麼活動等等。因為這是示範課或賽講課,評課的專家們往往談得更多的是課的優點,很少正面去評課的缺點,所以久而久之就給體育老師們一種錯覺,體育課時計劃裏一定要體現出本課的五個學習領域,而且越詳細越好,生怕自己的教案寫得不清楚,不如其他參賽老師的清晰。但作為一線的體育老師都非常的清楚,這樣的教案實用價值不高,每週上近20節課,還有課間操,陽光體育活動、早晚的課餘訓練等等工作要我們做好,還有各級各類的學習、培訓,真正留給老師備課的時間有多少我們自己最清楚。因此,我個人認為,體育老師備課應課以一個單元為一個小系統,最少要先備好(也可以用假期、雙休日)兩個單元課,但課不一定要備得十分詳細,但課必須得備,我總認為課是備給自己看的,而不是為了應付學校領導或上級部門來檢查的。上課前再用幾分鐘的時間瀏覽一下教案即可去給學生上課。為什麼説要備好2個單元的課呢?因為現在體育課增加了,上課的體育老師也多了,上課場地、器材經常會出現“打架”的現象,有時真是到了上課前幾分鐘才知道自己下節課想用的場地器材其他老師也要用。雖然在之前科組老師之間也有溝通,但因為調課或天汽等原因,總會出現上述現象。在情況突變時可能就得改上其它內容的課了。

最後陳教授留給我們一句話是:“當今體育課的教案沒有統一的格式,一線教師也應積極參與教案到底應該怎樣寫,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提出建議和意見,做出一些東西來。”這也就意味着我們一線的體育老師們有自己的空間,但更應當結合實際動腦筋去想辦法備出實際科學的課。

這便是這次培訓學習的個人點滴體會,專家們講座中觀點還有待在今後的實際工作中慢慢去體會、去理解、去運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