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學實習報告8篇 "探尋自然奇蹟:植物學實習報告"

來源:巧巧簡歷站 1.04W

本文將詳細介紹植物學實習的相關內容。通過對植物的觀察和研究,我們將瞭解植物的分類、形態特徵以及生長環境等方面的知識。實習報告將對所學知識進行總結和歸納,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面的植物學實習經驗。

植物學實習報告8篇

第1篇

園林植物學是以園林建設為宗旨,對園林植物的分類習性、繁殖、栽培管理和應用等方面進行系統研究的一門學科。園林植物學的主要研究內容有觀賞園藝、園林科學關於的技術與設計、經營與管理、推廣與開發、教學與科研等,本次植物學綜合實習的重點在於園林苗木的播種繁殖、栽培養育以及銷售經營等方面。通過在苗圃場見習一個月,跟隨苗圃場工作人員學習一些常見園林苗木的繁殖養育以及銷售等多方面的專業知識,在一定程度上,可培養園林專業學生對園林苗圃的興趣,培養有一定實踐操作能力的園林畢業生。

我國傳統盆栽蘭花多用其原產地林下腐殖土當地人稱蘭花泥種土腐殖質含量豐富、疏鬆而無粘着性常呈微酸性栽培蘭花優良盆栽用土,在仙湖苗圃,培植墨蘭的基質是花生殼和細

礫石按照2:1的比例進行配置的,淋水腐化之後,是比較優良的培養基質。

分盆時首先用左手五指抓住蘭苗基部盆倒置過來並輕輕叩擊盆周圍使盆與盆土分離再細心土坨輕輕拍打抖落泥土小心清理蘭根剪去腐爛根、斷根、枯葉及乾枯假鱗莖用清水沖洗乾淨蘭根放入托布津1000倍液或高錳酸鉀800倍液進行消毒殺滅傷口附近病菌,最後就可以進行分株了,分好後妥善保管。

盆選用10#的聚乙烯塑料育苗袋,種植前先盆底排水孔上面蓋大片碎瓦片並鋪窗紗接着鋪上山泥粗粒即放入蘭株(蘭株根系分佈要均勻、舒展勿碰盆壁)往盆內填加腐殖土埋至假鱗莖葉基處並泥表面再蓋上層白石子或翠雲草既美觀又保持表土濕潤接着用盆底滲水法使土透濕取出用噴壺衝淨葉面泥土放置蔽蔭處緩苗週轉入正常管理。

墨蘭施肥宜淡忌濃般春末開始秋末停止施肥時氣温18攝氏度—25攝氏度宜陰雨天均宜施肥肥料種類有機肥或無機肥均生長季節每週施肥次秋冬季墨蘭生長緩慢應少施肥每20天施次施肥噴少量清水防止肥液沾污葉片施肥必須晴天傍晚進行陰天施肥有爛根危險。

黃楊,黃楊科黃楊屬。高可達7米。喜光,亦耐半陰;喜温暖濕潤氣候,並有一定的耐寒性;喜肥沃濕潤的中性至微酸性土壤,耐乾旱和貧瘠;生長緩慢,耐修剪。主要以扦插方式為主。

1)裝袋扦插苗培育袋應選擇7#—10#的塑料培養袋,土壤選用黃土泥或者菜園泥,清除草根、石塊後,即可用來裝袋,裝袋時注意不要裝入過大的石

塊或者土塊,裝好袋之後將其均勻放置在整平好的蔭棚底下,等待插苗。

黃楊用扦插繁殖可隨時進行,但以夏季採用當年生長的嫩枝條作插穗成活率高。插條選取當年生木質化或半木質化的優良枝條。插條採集後,剪截插穗宜在陰涼背風處進行,用的刀剪要鋒利。在截剪時,對節間已長出小枝的枝條,沿節上下各0。5釐米處截斷,再按小枝的着生位置把莖節剖成兩半,分兩枝扦插,對未長出小枝的枝條必須留2節,上端在芽的上方1釐米處截成平切面,下端在離芽0。5釐米處截成馬耳形或平切。

扦插宜淺不宜深,小枝分株扦插平截面向下,深度以母株入土1釐米為宜;大枝扦插的深度為下一莖節插入上中1釐米,插穗與地而成45度左右傾斜,淺插斜插有利於插條提前生根成活。扦插後要把插穗周圍的土壤壓實並隨即澆一次透水,使插穗下部與土壤貼實。扦插的行距一般為16——15釐米,株距6——8釐米。扦插時,插穗上的葉片不宜留得過多,也不宜全部剪除,下部叫葉片可全部連葉柄剪去,上部留2片葉,再根據葉片的大小,每個葉片冉剪上1/2至2/3,減小水分與養分的過多消耗。

黃楊扦插後,要求搭棚遮蔭,以減少蒸騰量和陽光直射苗牀。早春或晚秋扦插時,還應加蓋薄膜,以防冬害。扦插後還應經常澆水,保持苗牀土壤濕潤,以苗牀表面土壤不顯白為宜。扦插苗追肥可結合澆水進行,也可用磷酸二氫鉀加尿素進行葉面噴施。除草工作要十分細緻,不要碰撞插穗。

1)整地移栽的八月桂苗的植株比較大,但不論是大小,整地方式都是先全墾、放基肥。八月桂高在10米以上,因此整地是挖坎種植,坎的大小直徑在2米,並且開好排灌溝。

2)起苗八月桂是在陰天早上起苗,留根長度(主根)約75釐米;帶有大土球,土球大小為徑級的6至10倍。因為要長途運輸,因此起苗後及時用了黃泥漿蘸裸根苗,並用濕潤的稻草或薄膜等進行包,並紮緊成捆。起好後八月桂放到了背陽、背風的地方,並用陰網覆蓋根部。

3)裝車運輸裝車時間是在當天上午10點。八月桂裸根苗採用豎着裝,裝車時比較注意,沒有踩傷樹幹、樹根,帶土球的要立放着裝車,裝好車後,立即給八月桂苗木

4)種植前苗木的處理八月桂苗運到目的地後,立即卸了車並將苗木堅立放到背風、背陽或用遮陽的地方。種植前再一次修剪八月桂的枝葉及根系,所留的枝葉佔總枝葉的1/3至1/2,因為土球過大,因此多留了些。

種植:因為是挖坎種的八月桂苗,因此先在坎底回放少量的鬆土,把苗立在坎中央,坎面高出苗的根頸部3至5釐米,扶直回填土至坎的1/2左右,稍微提一提苗,然後至坎面2至3釐米處,四周均勻壓實並回填土到坎滿。如種植時天氣乾燥,可用黃泥漿加1%的過鈣來漿根後種植,還可在坎內拌泥漿種植。種植後應及時澆透水。

5)植後管理種好後的八月桂關鍵在於水分的管理,在第一次澆透水後用稻草覆蓋,並保持土壤的濕潤,避免過幹過濕。培植池壘好後進行後期管理大苗還應用竹材把苗撐牢,以防風吹搖動使苗倒伏或歪斜,影響根與土的粘合。如是秋季種的最好還用稻草包樹幹,以防裂皮。同時在新種時的天氣如果幹燥,應進行葉面噴水或樹幹噴水,苗成活後轉為正常生產管理。

一個月的實習歷程結束了,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單位領導和師傅阿姨們的熱心指導,使我受益良多。在各項工作中我都本着認真負責的態度去對待每項工作。雖然開始由於經驗不足和認識不夠,覺得在苗場不能學到我想要的園林施工技能,但我迅速從自身出發尋找原因,通過幾天工作和領導師傅及阿姨的交流加深,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以至於迅速的轉變自身的角色。為使自身儘快瞭解工作,進入角色,一方面抓緊時間查看相關資料,瞭解自身的工作職責,另一方面我虛心向領導、一線工人請教使自身對苗圃的情況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系統的認識和了解。

剛步入工作崗位我難以適應角色的轉變,不能發現問題,從而解決問題,認為沒有多少事情可以做,我就有一點失望,開始的熱情有點消退,完全找不到方向。但我還是儘量保持當初的那份熱情,想幹有用的事的態度,不斷的做好一些雜事,同時也勇於協助領導做好各項工作,慢慢的就找到了自身的角色,明白自身該幹什麼,這就是一個熱情的問題,只要我保持極大的熱情,相信自身一定會得到認可,沒有不會做,沒有做不好,只有你願不願意做。在苗圃中,很多工作都是孤燥的,或許千遍一律,例如套苗,把土球8公分的苗套種到25公分的袋子中,然後填土,雖然這也是一個簡單的活,只要誰有力氣都可以,其實不然,還需要一個人的耐心和細心。剛開始的時候,我也犯了錯誤,沒有把苗種到袋子的居中位置,太過偏移與袋沿,那是不正確的,在師傅的講解下,終於明白那會影響苗木造型。

苗場作業也是挺辛苦的,不過,通過一線的實踐,我學到了很多課堂是接觸不到的作業操作技巧,對課堂上學習到的理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在實習工作中,苗圃負責人劉總對我們實習生也諸多照顧,指導我們加強實踐技能的同時,還教導我們要尊重一線工作的工人。他説,有時候,在某些方面,資深的工人比自身還懂得多,你們有不懂的就虛心請教,只要態度好,師傅們都不會藏私的。同時,他也告訴我們,他們公司對剛招聘入職的`實習生也是先安排到苗圃工作學習的,為的是讓員工對苗木的生長習性也更深一步的認識,在以後實際施工作業中,提升苗木的成活率。

一個月前,我懷着對社會、對工作滿心憧憬和幾分迷惘,離開學校,開始了實習的生活。在這段不算短的日子裏,我學會了很多,懂得了很多,也明白了要更加珍惜現在擁有的為數不多在在校學習生活。有付出就有回報。我是學園林技術的,在書本上學過很多專業知識,但從未付諸實踐過,當我真正踏入園林行業,真正搞園林的時候才體會到難度有多大。也許親臨其境或親自上陣才能意識到自身能力的欠缺和知識的匱乏。實習這段期間,我拓寬了視野,增長了見識,體驗到社會競爭的殘酷,而更多的是希望自身在工作中積累各方面的經驗,為將來自身走的路做準備

一個月的實訓結束了,真的學到了很多在學校所沒有學到的東西。如何與人溝通,如何自我學習,如何適應陌生的環境,如何克服面對一個人在外的不易。懂得了如何調整自身的心態,學會品嚐工作中的艱辛和快樂。我認識了自身存在的不足和問題,在以後的學習工作中我打算做好以下幾點來彌補自身的不足:一.做好學習工作計劃,繼續加強對園林公司各種制度和業務的學習,做到全面深入的瞭解公司的各種制度和業務。二.以實踐帶學習全方位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在重視學習的同時狠抓實踐,在實踐中利用所學知識用知識指導實踐全方位的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三.在以後的工作和學習中,端正學習態度,以更加積極的學習態度更加熱情的作風努力學習。

植物學實習報告8篇

第2篇

轉眼間,一個星期的植物病理學實習就這樣結束了。雖然實習的時間並不算太長,但回憶起來,實習的日子還記憶猶新,而我們也收益頗豐。

三次的外出實習令我們大開眼界。在教室裏永遠也學到真正的植物病理,務必要走到田地中去,參加實習,才能在實習中得到真正的充實。而這些外出實習真的讓我們學到了很多課本中無法學到的知識。從病害常發生的環境,採集病害的方法,壓制植株標本到實驗室裏的病害的鑑別,還有標本玻片的製作病原物的分離,每一步我們都在親自實踐,每一環節我們也都有不同的體會。而最深的感受就在於,課本中學到的知識務必要應用於實踐當中,實踐裏面出真知,在實踐中我們才會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提高對專業知識的認識。課本的東西是別人總結的,一種病害它的特徵它的危害單靠文字的描述和和幾張圖片並不能令我們學的真切和深入,而一次外出的實踐,自己親眼的觀察,親自的採摘,親自的總結,才會令我們印象深刻,令學習更加深入。另外,在實習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我們的專業知識很多還不及當地農民,令我們羞愧的同時,這也激發了我們學習的熱情。我們學習的任務就是將來要服務於農民,服務於農業,只有將我們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相互結合,並不時地去請教老師,請教農民朋友,並使自己做出深入的研究才會學有所成,學有所用。

這次實習我們都感到很充實,但外出的時間並不算太長我們所認識的病害種類也十分有限,這一點我們也感到十分的遺憾,期望今後能夠有機會進入山區或其他地方的農田開闊我們的視野,學習到更多的東西。

另有一點遺憾並且很慚愧的是在外出實習中發生的一點小意外,坐公交車這件事情也使我們受到了文老師的批評和教導,這使我們十分的慚愧,身為一名大學生,我們的行為並沒有體現一個大學生應有的素質也將自己的安全於不顧。從這件事情中我們看到了自己身上嚴重的缺點,老師對我們的教導我們也會牢牢記於心中,今後不會在做出類似魯莽的行為,在自己今後無論學習還是生活中都會持續一個大學生應有的品質。這次實習安排在了各門考試頻繁的階段,大家在實習的同時也要兼顧複習,很多實習的時間都用於背書了,期望以後的實習能排在時間寬裕的時候,這樣有更多的時間用於實習,也會研究的更為深透。

此次實習主要分為:病害植株的採集,標本的.製作及病害的鑑定,玻片的製作,病原物的分離。

這次實習我們共外出三次,分別去:毛莊,森林公園和農大第三生活區。病株的採集讓我們親眼瞭解了常見病害和發病植株的各種特徵。像是去毛莊我們認識最多的便是小麥。文老師更是親自深入田間並詳細的為我們講解各種病害植株的鑑別。像是小麥赤黴病麥穗上會有粉紅色粉狀物且麥穗多比正常麥穗發白,這讓同學們在找的時候更加容易。大家的用心性也十分高,都分散的去尋找有病害的植株,遇到不懂得都用心的去問老師,而文老師也十分耐心的為大家講解,使大家受益匪淺。

在標本製作過程中,對於含水量少的標本,我們組採取集隨採隨壓制,持續了標本的原形;對於含水量多的標本,我們等到自然散失一些水分後,再進行了壓制;同時,我們對有些標本進行了可適當加工,如標本的莖過粗或葉子過多,先剪掉一部分再壓制,防止標本因受壓不勻,或葉片重疊而變形。有些全株性的標本,將標本折成適當形狀後再壓制。在前期標本材料整理過程中,為避免壓制的標本變形,並使植物組織中的水分易被標本紙吸收,標本夾好後,我們用繩子將標本夾捆緊,放到乾燥通風處。每一天勤換標本紙,使標本儘快乾燥,以持續原有色澤,並避免發黴變質。乾燥後的標本移動時我們始終十分留意,以防破碎。對於莖稈、枝條等粗大標本,我們放在宿舍通風處進行了自然乾燥。然後又進行了標本的分類,並利用我們從圖書館借的超多書籍對標本進行了鑑別,共鑑別了34種植物。

這是一個十分細緻的工作,我們從一些病害比較嚴重的植株上挑去菌落菌絲及孢子並將其分散在滴有蒸餾水的玻片上。壓片是個技術活,經常我們壓了幾次都還有氣泡,之後陶家順從中找到了技巧,我們一同學習,技術也嫻熟起來。封片也算比較難,還好都還做得不錯。這個過程全組都認真參與,最終也做出了較為滿意的結果。

這個過程是我們認為最難但最有意思的過程。我們以前的實驗中也用到過幾次培養基,但做培養基還是第一次,全組成員分工明確,團結一心,成功的做出了na培養基,看着從最初的一些原料變成了一個個凝膠狀的培養基,心裏説不出的滿足。再做微生物的分離培養時,大家更是認真仔細。由於是最後一小組,我們組的成員都認真的觀察了前面幾組做實驗的過程,並從中總結了很多經驗,由毛培和韓釗傑在無菌室中進行操作,由於看了多遍實驗過程很順利的完成了實驗。但其中病原物小麥紋枯病的分離可能由於滅菌時間長並沒有成功,我們又重新做了一次,做的是玉米斑病,這一次很成功。另外,我們組還額外做了病害植株的保濕,最後也十分成功。從這個實驗中,我們學了很多實驗的技巧和很多專業的知識,收穫十分大。

經過本次實習,讓我懂得知識不僅僅僅是從課本上學來的,還要深入田間,了

解病害的基本狀況。此外,明白了病害的發生不僅僅侷限於病害的發病狀況,還與田間管理有關。“書上得來終覺淺,不若田間半日長”,深深地的讓我理解了田間瞭解病情的重要性,只有以“課本知識”為基礎理論,以“田間知識”為拓展方向,才能做好植物病害這一大課題,才能解決植物病害這一問題。當然,隨着植物病害防治的進步,病害也在不斷進步,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徹底解決植物病害這一問題,而在於將植物病害,充分的、有效的控制在必須範圍內,極高的提高農業產率。毛主席説“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從農業上來講,“一切的病蟲害,都是紙老虎”。只要一手抓理論知識,一手抓田間知識,一切問題都能迎刃而解!採取“兩手都要抓”,以消滅植物病害為目的,以有效控制植物病害為基礎,爭取以植物病害消滅於萌芽狀態為崇高理想,為中國農業做貢獻,為老百姓謀農業,徹徹底底解決植物病害這一塊。在不污染環境的狀況下,為這一理想,這一目標,不懈努力,不懈奮鬥!

實習在同學和老師們的汗水和勤勞中結束了。作為我們專業重要的學科之一,這次實習更是讓我們受益匪淺,使我們體會到了一個農安工作者道路的艱辛。

透過這次實習,使我們將學習和實踐聯繫了起來。讓我體會到了一些學以致用的好處。掌握了正確地描述一些病害症狀的方法,加深了對一些植物病害的感性認識,瞭解了一些症狀在病害診斷中的作用,瞭解了植物病毒、細菌和真菌所致病害的外部症狀的區別,並掌握利用這些特徵進行診斷的一般方法。透過這次實習,我瞭解一些預防措施,我們不能根除病害,但我們能認識病害規律後能夠預防病害的發生。同時,透過這次實習,磨礪了我們的意志,增強了我們團隊協作的意識和加深了對彼此的瞭解。

植物病理學的實習主要是採集病害植株,在還沒有采集之前,我以為採集植物就應是很容易的,但真正開始的時候,我才明白,其實病株的採集工作,並不是想象中那麼簡單的。我深刻體會到“經驗”對於農安工作的好處所在。對於缺乏經驗的我們,在經過病害植株的時候,完全視為不見。而老師經過的時候,就能夠輕易的發現,當提醒我們它是有病的時候,我們才蜂擁而至地去採集。我經常會將蟲害葉子拿給老師幫忙認,她看一眼就明白這是蟲害而並非病害。從這方面就能夠看到,“經驗”的重要性。同時,也告訴了我們,只具有豐厚的理論知識對於一個合格的農安工作者來説是不足的,農安工作是一份重實踐的工作,還應有充足的實際操作來充實自己,而“經驗”就是最好成果和工具。

實習中,每一個環節,自己都親身經歷過,所以明白每一步都是多麼的不容易。長途跋涉的採集過程、操作細緻的鑑定步驟、費力繁瑣的標本製作,能夠説辛苦的同時,也是一個考驗我們耐力的過程,而當我們見到病株的時候、鑑定到新的病原物的時候,成功的喜悦也是難以言喻的。

以前在書本學習的知識在這次的實習中得到很極好的驗證。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是植病診斷首先要分清楚的事情。經過這次實習,我意識到在接觸病害的時候,個性是沒有病徵的病害,我們就應把把想象的空間放大,不能單純以為無病徵的就是病毒病害,因為譬如氣候等造成的非侵染性病害的病狀和病毒的病狀十分的相似。

鑑定的過程,我始終認為是最難的。挑取病原物是很有講究的,挑針的力度把握要適宜,用力太輕無法挑取病原物,用力過猛不僅僅挑不到病原物,還有可能連寄主的組織一同破壞掉。針比較較乾的葉片,能夠在病原物的部分滴少許水,這樣能夠提高挑取的成功率。另外,製片的時候要保證載玻片上的病原物沒有其他病原物的污染。用顯微鏡的時候,不能急,就應慢慢調試。在參考書籍的選取上不宜選年代過久的鑑定書,因為隨着植病的發展,很多屬名或者病原物的名稱等都有少許的改動,個性是在無性和有性階段不同上,所產生的名字也是很多的,這給我們的鑑定帶來必須的難得,但也要求我們要分清其無性和有性階段。

壓標本是很繁瑣的一個過程,必須要有耐性。標本必須要幹,否則就會發黴,能夠帶標本到日光充足的地方曬,這樣能夠有效地蒸發水分。但是,最有效的還是換紙,換紙講究的是一個“勤”字。剛開始的時候,沒有充分體會到水分給標本帶來的損害有那麼大,所以換紙沒有很勤。之後在老師的提醒下,才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我們的標本中,前期的可能有少許的發黴,但後期的標本會有很大的改善。

第3篇

截至20xx年9月份,xx級同學的植物學課程已經開展了一學年。在這一學年中,同學們的植物學理論知識已經得到充分的學習,相關植物的總類。形態,以及特徵也積累。但是植物學不是僅僅積累所有的理論知識就可以學好的。它需要我們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因此為了鞏固同學們的理論知識,增加同學們對自然科學的興趣,激發同學們的研究興趣,在響應國家對生物科學教學要求下,20xx年9月初,我係10級學生開展了為期4天的南嶽野外實習課程。

1、通過野外觀察,準確、熟練掌握和應用常用的植物形態學術語。

2、通過實習,進一步瞭解植物的多樣性,掌握植物界各大類羣以及種子植物的常見科、屬的主要特點,認識和區分常見種子植物科、屬、種,擴大和豐富植物分類學的知識範圍。

3、驗證、複習和鞏固課堂和書本上所學的理論知識,做到理論聯繫。

4、通過觀察、解剖、描述和採集、壓制、製作標本以及應用工具書和檢索表鑑定植物等,培養我們的動手能力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素質,學會鑑定植物的方法。

5、瞭解常見的植被和羣落類型,加強學生對植物與環境之間的關係的認識,培養我們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認識植物資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7、學習懂得用科學的方法觀察,研究植物的基本特徵。

1、通過實習可以培養學習科學的態度,吃苦耐勞的精神,嚴明的組織紀律性,團結協作精神。

2、利用野外實習可以很好的讓同學們感受到祖國山河的壯麗,培養熱愛自然,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3、野外實習不僅是對理論知識的驗證和鞏固、對課堂知識的補充和深化,同時也是對綜合素質的全面鍛鍊和提高。野外實習對於激發同學們學習興趣,培養觀察能力、創新思維和動手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a、9月18號是植物野外實習啟程的日子,早晨8點由生科樓出發,下到達南嶽山下時已接近晌午,幾個女孩由於身體不舒服,和老師們座着托運行李的車上山了,而其他人則開始準備向半山腰的目的地進發。從南嶽大門入口檢票進入,就有一條寬闊的馬路橫亙在眼前,我見過許多盤山公路,一條偌大明晃的馬路像一條銀色的'大蟒蛇緊緊的箍住山體,不讓山有一絲喘息,亦或像一個巨型的自然創可貼,與羣山格格不入。但這條馬路卻是我見過的最好的馬路。馬路的顏色是墨綠的,當陽光透過路旁高大繁盛的樹枝一點點遺漏在馬路上,你會覺的一切是那麼的自然,和諧。恍若此刻你不是站在山的創傷上而是站在羣山的裙帶上,而這一刻你面對的便是整個自然。我想當時路的修築者一定是個會生活有愛心的人吧,要不然怎能把一條寬闊的水泥馬路如此自然融洽的點綴在山的身軀上,特地為這片自然在這放眼望去沒有一絲人工痕跡的樹木園,高大的朴樹筆直的佇立在路旁,瘦小的構樹和筆直挺拔的西樹出處彰顯着自然的活力與自由。大概是在學校的水泥森林裏呆久了吧。南嶽山上葱鬱的樹木散發出來的昂昂古意頃刻間就激發起同學們青春的朝氣。第一天沒有安排行程,大家各自休息為明天做好充分準備。

在帶隊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一行人,跟隨老師認識了各種植物。老師邊講解我們邊記錄。這次主要講解的有;珊瑚書,喜樹,侯歡喜,馬筆木,烏桕,皂莢樹等大量植物,並採取了一些植物枝葉以備製作標本。

時間20日上午9;00—xx;0指導老師王志新地點;樹木園內器材;壓制木板乾燥紙綁繩標本紙針線標記紙將採集的標本進行修剪後,,儘量以自然狀態將其縫製在標本紙上,並對其標號搜所其所屬,以及其形態特徵。標本的採集和製作是這次實習的重要內容。標本的採集要講究技巧,必須要有花或有果的、葉子較完整的、長勢相對較好的植物才有價值。標本採集回來必須及時進行壓制。壓制時最好全小組都參與,這樣有利於大家都掌握壓制方法。壓制時除了要注意葉子要翻平之外,還要注意葉子應該要有正、反兩面。壓制完之後的頭三天要每天都換紙,之後可以隔一、兩天再換,直到壓幹為止。

內容;由教師隨機挑取同學製作的標本,掩蓋其相關信息,,要求同學對其進行辨認,以考核野外實習的效果,和學生學習效率四。實習總結或體會

記得在大一剛開學的時候,老師就跟我們説在第二學期期末要進行野外實習,從那時侯起,我就非常期待,認為終於有了一個機會可以到大自然中去,去感受、去探索。實習的日子終於到了,在興奮與期待中我們踏上了旅途。真正實習時要比想象中累的多,困難的多。正值酷暑,爬山時又要穿上長衫長褲,大家叫苦不迭。表面上雖叫苦連天,大家在野外實習時卻絲毫都沒有馬虎。每到一個實習地點,大家就先認真採集植物,然後見到不認識或聽不清楚的就拉着老師問個不停,為了弄清楚一個問題把老師都問到煩了也不肯停下來。在這灑滿汗水的實習生活中我們收穫了許多,覺得即使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在這短短的幾天植物學野外實習中,我親身體驗了辨別植物、採集和製作標本的全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領會了野外實習對專業的鞏固和提高的重要性。它是檢驗理論的一塊試金石;是課堂內與課堂外的互補;是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是教與學的互動;是感性和理性的昇華。這幾天的實習過程,也培養了我們吃苦耐勞的精神,提高了我們的綜合與分析能力,讓我們產生了對大自然的新奇與美麗的驚歎與熱愛之情。我們學會了獨立思考、團結互助、不停探索。

野外實習鞏固了我們的課堂知識,讓我們親自體驗了壓制標本的過程。我們在實習過程中積極運用課堂知識去觀察、識別各種植物、仔細辨別類似植物之間的不同之處。這樣理論聯繫實際,不僅加深了我們對課本知識的印象,而且培養了我們對課本知識的運用能力。比如麻楝和人面子大體看上去就很像,很多同學在辨別這兩種植物的時候就發生了困難。我們只要摘一個枝條下來比較一下他們的葉子和枝條就很容易辨認的了:麻楝的葉子和枝條都有毛的,摸上去很舒服的感覺,而人面子就沒有這些特徵。而且我們親眼看到了百合科、毛茛科等各科屬的代表性植物,如渥丹(又稱細葉百合)、升麻等。有的同學還採集的了有藥用價值的刺五加及唯一的寄生植物菟絲子。

同時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新奇與壯美,也感受到了生命的頑強與不屈。因為我們實習的時候正值一年中最酷暑的時候,而且我們選的地方差不多都在野外,條件比較艱苦,所以這次實習也很考驗大家的體力和意志力。在實習過程中雖然大家都又苦又熱又累,但是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大家都互相幫助、互相協作、互相團結,在大家的互相努力、合作下很好地完成了實習任務。實習中大家忙中偷樂,有説有笑,實習的道路上不僅留下了同學們的汗水,也留下了同學們的歡聲笑語,當然還有很多難忘而美好的回憶!

這一次實習已經歸來了,我們在實習中也遇到過困難,也有苦悶的時候,但是在我不斷的努力後,我找到了更多的實習方法,我也找到了很多的實習經驗,不過在野外有的時候怕怕的,真的是有點發怵,不過我都克服了。有了這次的實習經驗,我相信,在以後的學習實驗中我會做的更好!

第4篇

組員:劉亞香、李菊陽、劉科、劉曉貞、祿健、陸園、羅標、李光平組長負責協調和管理全體成員的行程,安全以及協調組內的實習工作的分配合作,保證本小組的實習任務的圓滿完成。

組員在本次實習過程中認真完成各科老師佈置下來的實習任務,服從實習老師和組長的分配與調度,與本組員通力合作,共同完成全程實習。

通過實習,鞏固和提高課堂所學知識,理論與實際相相結合,進一步培養獨立工作及與人協作的能力。認識施秉縣雲台山地區植被的主要特徵及分佈規律,對該地區常見的植物有一定的鑑別能力,掌握利用樣方法調查植物羣落的方法,學習用正確的方法和手段來觀察和研究植物,達到提高分析和綜合的能力。通過觀察、描述和採集、壓制、製作標本以及應用工具書和檢索表鑑定植物等,培養我們的動手能力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素質,學會鑑定植物的方法。掌握植物的採集、壓制、標本製作、種類鑑定等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法,為今後的植物學教學和科研打下初步的基礎。通過實習,進一步瞭解植物的多樣性,掌握植物界各大類羣以及種子植物的常見科、屬和種。

2、7月7號xxx國家地質公園(徒步雲台山)3、7月10號回貴陽、11號整理實習資料

飛雲崖作為黃平最為著名的景點,因其豐富的文化底藴,奇麗的自然景觀,散發着貴州特有的濃郁的民族風情,每年吸引着眾多的觀光遊客和文化研究者。我們來到飛雲崖已經是下午了,不過看到如此鬱鬱葱葱的`森林,我們早已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想投入這大自然的懷抱.

黃平處在黔中丘原向黔東丘陵的過渡地帶上。地勢由西、西北向東、東南逐漸降低。海拔高度在6001200米,最高峯在西北部紙房的轎頂山,海拔1367.2米,最低點位於東南角的清水江畔鐮刀灣,海拔為519米。雲貴高原的地質構造形成這裏山、丘陵、河流、溶洞、峽谷、壩子等地形地貌,地形北部為武陵山的餘脈,多為中低山,坡陡谷深,南部為苗嶺山脈餘系,為中低山丘陵,中部為河谷壩子和丘陵地帶。境內壩子土地肥沃,物產豐富。黃平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四季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署,四季宜人,年平均氣温13℃--16℃.年均降雨量1307.9毫米。雨熱同季,適宜林木的生長。

共有137科392屬750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樹種有銀杏、銀杉、紅豆杉、水杉等,二級保護樹種有台灣杉、福建柏、翠柏、香樟、鵝掌楸、厚朴、凹葉厚朴、金銀花、櫸樹、喜樹、香果樹、杜仲、傘花木、十齒花、馬尾松、金錢柳等。主要植被以亞熱帶闊葉林和馬尾松純林為主的森林類型,分佈在全縣十四個鄉鎮,目前朱家山、大灣山等局部地帶有殼鬥科、樟科、山茶科為主的常綠闊葉林原生植被分佈,其它地區的植被均為次生植被。

雲台山位於施秉縣城北十三公里處,乘車前往大約需要20分鐘。

該風景區由雲台山、外營台、轎頂山及大田堖等羣峯組成。面積約二百一十平方公里,主峯團侖巖海拔一千零六十六米,突起於羣山之間,因山形四面削成,獨出於雲霄之半,山巔如台,加之雲霧繚繞,故名雲台山。整個地勢西北較高,東南較低,平均海拔800米左右,水熱同季,氣候温暖濕潤,素有舞陽明珠之稱。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侯區,氣候具有季風性、高原性特點,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温和濕潤,太陽輻射弱,日照時數少,年總輻射每平方米3538兆焦耳,日照時數1197小時年平均氣温14℃16℃.來到雲台山我才知道什麼叫做爬山,那石梯子簡直就是成直角,上坡不容易,下坡更困難,腿直接就是抖着下來的。

雲台山受人為破壞較少,因而森林茂密,植物種類繁多。羣峯鼎立,層巒疊嶂,溝壑縱橫,怪石崛起,加之溪水清澈,植被茂密,已被列為貴州省著名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山間珍稀等植物近400種,珍貴等動物近百種,被稱為植物寶盆、動物寶庫,是貴州東線探險尋幽的旅遊寶地。

山上植被完整,現存木本植物58種、143屬、340科。其中,紅脈械、穗花杉、紅豆杉、八卦木和深山含笑,系國家級保護植物。具有觀賞價的奇花異卉,種類繁多,隨處可見。野生動物有獼猴、野牛、錦雞、麝、麂、飛虎等,飛虎毛如金絲,雙目炯炯,紅寶石。

雲台山薄層白雲巖,泥質白雲巖。山體底部優勢種為燈台樹,灌木有,香葉樹,川釣樟,樓梯草,冷水花,勁草,苧麻,合歡,朴樹,響葉楊,野扇花,刺秋,秋海棠,楠酸樹,鵝掌材,黃精,中上部以鵝耳櫪,匙葉櫟為主要種,山頂部土薄,山頂部還有松樹,金髮草,雲貴鵝葉櫟毛黃櫨。屬喀斯特地形風貌,主峯海拔為1064m。獨峯突兀雲霄,四面懸崖峭壁,而山頂平坦,古柏環抱如雲,雲霧繚繞,故名雲台。雲台山的植被以森林植被為主。總體上分為針葉林、常綠林、常綠落葉混交林。常綠林主要分佈在山頂。針葉林主要分佈在山腰以及附近鄰山上。常綠落葉混交林主要分佈在山腳。在林下有鶯尾羣叢、冷水花羣叢等。雲台山地區的針葉林,馬尾松一油茶一鐵芒箕羣落分佈在施秉縣白垛鄉大慶付對面的馬尾松林。該羣落,其地海拔980多m,屬於黑衝風景區。其外貌呈翠綠色,林冠疏散,層次特別分明,明顯地劃分為三層,喬木層該層主要以馬尾松,為建全優勢種。

①櫻桃花:薔薇科,葉子邊緣有鋸齒,單葉,有典型的橫型皮孔。(薔薇科:多具托葉、萼片、花瓣均五數,雄蕊多數,聚合果,核果或梨果。常見有薔薇、月季、懸鈎子、草莓、梨、蘋果、桃、杏、李、梅、櫻桃、繡線菊等)

②天門冬:百合科,單子葉植物,中草藥,花瓣是3的倍數。(百合科:多為草本,花3的倍數,子房上位,中軸胎座,蒴果或漿果,如貝母、葱、天門冬、鈴黃精、百合、麥冬等。)

③香葉樹:樟科,葉互生,搓有香味。(樟科:木本,具芳香,葉互生,花瓣6裂,裂片兩輪排列,花葯瓣裂,果內含1枚種子。常見樹種有樟樹、山胡椒、肉桂等。)

⑤苧麻:苧麻屬,屬蕁麻科植物。其中苧麻分成白葉種及綠葉種.為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地下部分由根和地下莖形成麻兜,可活數十年,莖叢生,背有茸毛,葉廣卵形或近圓形葉,背面密生白茸毛為白葉種,而無白茸毛稱綠葉種,單性花,雌雄同株,復穗狀花序.

3.樣地的形狀:大多采用方形,又稱樣方;除此還有樣條,樣線,弱圓等。可根據不同研究內容具體選擇。

小型樣方用於調查草本羣落或林下草本植物層,大型樣方用於調查森林羣落或荒漠中的羣落。為防止出現閉合差,在森林調查中,樣方常沿着預定的測線方向呈菱形設置。其方法是由中心點定出距離為樣方對角線長度的兩個點,然後從這兩點分別拉直長度恰為樣方邊長的測繩,使其在每一側都恰好交接,就是樣方的邊界。

樣地數目多少取決於羣落結構複雜程度。根據統計檢驗理論,多於30個樣地的數值,才比較可靠。為了節省人力與時間,考察時每類羣落根據實際情況可選擇3~5個樣地;所有樣地應依照順序進行編號,以免混亂。

地形條件山地土壤條件黃壤,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種類組成:喬木灌木草本大明鬆種常綠闊葉林。在這一區域內,調查植物類型和組成結構,並量取各類植物的樹高、枝下高、胸徑、冠幅。

樹高指樹從地面到最頂端間的垂直距離。枝下高指樹第一棵枝到地面的垂直距離。冠幅指樹冠外緣垂直投影到地面的一個圓面積記錄3.14r2形式,單位㎡。

由於條件限制,樹高、冠幅均採用目測方法,枝下高部分目測,部分實測,誤差在所難免。最後詳細記錄所得數據,並處理所得數據,求出其平均值,並分析數據,得出結論。植物羣落的成層現象是極其重要的特徵。一般優勢層能較好地反映外界環境,其他層則更多地表現出羣落內部環境。層是羣落的最大結構單位,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羣落的外貌特徵和羣落類型位置。羣落調查一般均以層為單位分別進行,森林羣落一般分成喬木層、灌木層、草本(及小灌木)層、地被層四個基本層。每層內若由一些不同高度,乃至有不同生態特徵的物種構成時,通常進一步細分為若干亞層。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被列入層外植物(或稱層間植物),單做記載。

(1)分析羣落各層(喬木層、灌木層、草本層)的數量特徵,比較不同類型羣落數量特徵的差異。

(2)計算羣落各層中不同植物種的重要值,根據重要值大小分析不同種類在該層及羣落中的重要性及形成原因。

(3)植物羣落物種多樣性:物種豐富度指數計算、辛普森多樣性指數、香農維納多樣性指數

這一路的實習,白雲山之遊,如今還一幕幕得印入眼瞼。到實地進行考察,確實能將我們從書本學到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來。我們對雲台山的自然植被環境進行調查研究,從當地植被的覆蓋情況情況中瞭解環境人們經濟和生活的影響.當然,我們還能通過調查過程,對植物羣落調查的方法有了一定的瞭解,懂得了一些植物調查的專業術語,比如:胸徑,冠幅,枝下高等等,認識了更多的植物,初步掌握了一些野外植物的一些主要鑑別特徵和這對於本科生的我們來説有着很重要的意義.爬白雲山,高九百多米,我們班全部的人堅持下來了,所以我們看到了最美的風景;炎炎夏日,我們堅持下來了,所以我們實習有了很好的收穫;離校在外,我們不是單獨的個體,我們堅持,團結一致,我們的實習圓滿結束。

第5篇

由於人口的快速增長和人類活動干擾對環境與資源造成極大的壓力,人類迫切需要掌握生態學理論來調整人自然、資源以及環境的關係,協調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的關係,促進可持續發展。環境生態學正是隨着全球行環境問題日益嚴重和人類對環境問題的關注及尋求調節人類與環境之間協調發展的途徑而產生的。

通過一學期的《環境生態學》學習,我們已初步掌握了環境生態學的一些理論知識,對環境生態學的研究內容、發展趨勢和方法也有了一定的認識。為加我們的實踐認識,老師精心組織安排了這次教學實習,我們也最終在實習老師的指導下順利完成了此次教學實習的安排與目的。

我們在實習指導老師的帶領下早上八點乘坐學校班車,從學校出發經過兩個小時到達目的地――青島xx國家森林公園,在實習指導老師的指導下順利完成了此次教學實習的安排與目的,於下午四點多返回學校。這次實習中我們學到了很多的東西,受益匪淺。

xx國家森林公園概況xx脈系巍然而深秀,融奇、險、清、幽於一身,有望夫山,石老山,大庵山,釜台筒,大黑澗,紮營山等四十座大小山峯環列周圍,小xx羣峯迭翠,怪石嶙峋,常年雲霧繚繞,瞬息萬變,忽隱忽現,或濃或淡,勝似夢境之迷離,素有“東嶗西珠,雙珠嵌雲”之説。小xx地處海濱,景物獨特,層巒疊嶂,奇峯陡峭,曾被前人列為膠州八景中的第一勝景。

森林生態系統的作用和功能森林在人類的生存,生活和生產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具有強大的生態功能,主要表現在:

(1)森林具有維持生物多樣性的作用:森林生態系統是地球上最複雜的生態系統,是自然界最完善的物種基因庫。多種多樣的森林生態系統為動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環境,森林中藴藏的豐富動植物資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使人類寶貴的財富。

(2)森林生態系統具有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森林能承接雨水,減少落地降水量,使地表徑流變為地下徑流,涵養水源,保持水土。

(3)森林生態系統具有調節氣候的作用:森林的蒸騰作用對調節自然界的水分循環和改善氣候有重要作用。通過植物的蒸騰作用,是森林上空的水蒸氣含量大,並且蒸騰還可以吸收熱量,使空氣濕潤,氣温較低,容易形成降雨,增加地域性的降水量。

(4)森林生態系統具有淨化空氣、防止污染的作用:森林通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維持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氣的平衡,並且森林對眼成和粉塵有明顯的過濾、組織和吸附作用,淨化了空氣;通過對大氣中某些有害氣體的不同程度的吸收作用可以防止污染

(5)森林生態系統具有防風固沙、保護農田的作用:其涵養水源、調節氣候等功能可為農業生產提供生態屏障,在防護林和林帶保護下的農田,風災、旱

(6)除此之外,森林還可利用其固定的太陽能源源不斷地提供給人類木材產品和林副產品。木材產品主要包括原木、鋸材、紙漿材、人造板材等;林副產品主要包括森林植物的葉、花、果、莖、樹皮、樹脂、樹膠、樹液等和經濟林、以及森林動物與微生物提供的各種產品。

森林生態系統對周圍環境的影響的作用規律森林是自然界多種環境中的一種類型,而森林不是單獨的存在於自然界中的,它同樣與周圍的環境相互依存,相互制約,兩者會構成相互平衡的統一整體。它們之間的作用規律有:

(1)林通過自身的生態功能和作用可以起到淨化和維持環境質量的作用,比如防止污染、淨化空氣等的作用。

(2)森林通過涵養水源的作用可以影響局部的氣候條件,從而影響周圍境的氣候狀況,使乾燥的氣候變得濕潤,更有利於自身植被的生長。

(4)森林對環境的影響無處不在,反過來,環境對森林的影響也不能忽視。環境的氣候狀況會影響森林植被的生長,決定植被覆蓋率,植被的狀況決定着森林的很多作用和功能,對森林生態系統的發展起重要作用。

(5)環境中的生物可能進入森林生態系統,對森林中原有的物種的生存構成威脅,從而影響原有物種的生存,改變森林生態系統的物種結構。

(6)人類的作用對環境的破壞,使環境惡化,進而限制了森林生態系統的發展。

(1)收集現有資料。從農、林、牧、副、漁業資源管理部門、專業研究機構收集生態和資源方面的資料,包括生物物種清單和動物羣落,植物區系及土壤類型地圖等形式的資料。

(2)收集各級政府主管部門有關自然資源、自然保護區、保護規劃及國內國際確認的有特殊意義的棲息地和珍稀物種等資料。珍稀和瀕臨物種保護的規定、環境瀕臨物種等資料,並收集國際有關規定等資料。

(3)現場調查。生態環境影響評價需要對環境評價區進行現場調查,取得實際的資料和數據。評價區生態資源、生態系統結構的條查可採用現場勘察和網絡定位採樣分析的傳統自然資源調查方法。

通過實習老師的指導,在我們進行完野外調查後,對小xx所瞭解的概況如下:

(2)地質:小xx所處大地構造位置為新華夏第二隆起次級構造單元。膠南隆起區東北緣和膠萊凹陷區中南部。巖石以青山組火山類層十分發育,在小xx地區出巖極為廣泛,巖漿巖以元古代膠南期月季山式片麻狀花崗巖及中生代燕山晚期的火山式花崗閃長巖和嶗山式花崗為主。

(3)土壤:花崗巖和片麻巖風化物為主的成土母質上發育或形成的棕壤佔的比重量大,所處的地形部位較高,水土流失嚴重,土壤肥力不高,較為貧瘠。

(4)植物:由於此次實習時間在十月底已是秋季加上連續幾個月的.乾旱使許多山上多數植物特別是低等植物已乾旱枯死不能分辨其類型。小xx山腳至半山有少量土覆蓋。

在採集標本方面我們存在兩個問題:“不及”與“太過”。“不及”是指在採集標本的時候剪的都是些小枝條小葉片,除了看得出葉片特徵以外,其他的特徵完全無法從標本上獲得。“太過”是指在採集標本的時候,我們往往連根拔起,至少也會砍下半邊枝條,對於一些附近僅有一株的植株我們也毫不留情。當老師説可以採某株植物作為標本的時候,拿着枝剪的同學甚至會眼睛發光興致勃勃地去殘害植物。我們以科學的名義正大光明地破壞着保護區,我們像鬼子進村一樣掃蕩着所經過的路線。我想,我們在驚歎大自然的造化奇妙的同時,是不是更應懂得生命的來之不易呢?我不知道我是不是過於敏感,但是我覺得無論以後這些植物會不會重新長起來,我們都應該抱着愛惜的心情去採集標本,對植物的損害要適可而止。我們懂得要以敬畏和珍惜的心對待實驗才對得起死去的動物,為什麼不需要用同樣的態度去對待植物呢?所以我建議老師們在正式開始實習之前就要把這種愛惜生命的思想傳播給學生,同時教給他們正確的採集標本的方法。

雖然實驗目的之一是要“瞭解黑石頂植被分佈情況和華南地區森林的基本結構,認識部分北迴歸線植物及其生境,充分理解植物的分佈與環境的相關性”,但在整個實習過程中除了開總結會的時候老師會提得比較多以外,我們自己對這些根本沒有什麼深刻感受。我們在認種的過程中,對植物所處生境沒有足夠的關注,更談不上理解“植物分佈與環境的相關性”,認種成了唯一重要的內容。在三次的進山經歷中,前兩次老師偶爾還會提醒大家注意周圍的植被變化或介紹典型的熱帶溝谷林,但在第三次的登山過程中由於旅途的艱辛,我們眼前只有那條陡峭的路,哪裏顧得上觀察周圍植被的變化!我走在前面,所以偶爾還能聽到凡強老師的講解,但是後面的人估計就只有爬山喘氣的份兒了。我認為“植物分佈與環境的相關性”是本次實習非常重要的內容,因為學習生物學就應該始終注意生物與環境的相互關係――生物與環境相互作用應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生物學思想。在本次實習中,這部分內容的缺失讓我深為歎息。當然我們鼓勵學生自己去發現自己去感悟,但是我覺得老師們應該在這個難得的機會裏給予我們多一點引導,因為我們除了跟老師去認種外沒有什麼機會自己上山。所以希望在以後的實習中老師們能加強對環境部分的指導,讓學生更好地體會植物與環境的相互作用。另外,之前聽老師提過以後可能會採取集體講解的方式,我覺得這樣的方式雖然解決了這次出現的一些問題,但是很可能依然會忽略“植物與環境”的問題,因為在講解的時候植物只是作為標本放在桌子上而已。

想法和建議可能還很不成熟,但是希望能夠對黑石頂實習的不斷改進起到一點幫助。

第6篇

轉眼間,一個星期的植物病理學實習就這樣結束了。雖然實習的時間並不算太長,但回憶起來,實習的日子還記憶猶新,而我們也收益頗豐。

三次的外出實習令我們大開眼界。在教室裏永遠也學到真正的植物病理,必須要走到田地中去,參加實習,才能在實習中得到真正的充實。而這些外出實習真的讓我們學到了很多課本中無法學到的知識。從病害常發生的環境,採集病害的方法,壓制植株標本到實驗室裏的病害的鑑別,還有標本玻片的製作病原物的分離,每一步我們都在親自實踐,每一環節我們也都有不同的體會。而最深的感受就在於,課本中學到的知識必須要應用於實踐當中,實踐裏面出真知,在實踐中我們才會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提高對專業知識的認識。課本的東西是別人總結的,一種病害它的特徵它的危害單靠文字的描述和和幾張圖片並不能令我們學的真切和深入,而一次外出的實踐,自己親眼的觀察,親自的採摘,親自的總結,才會令我們印象深刻,令學習更加深入。另外,在實習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我們的專業知識很多還不及當地農民,令我們羞愧的同時,這也激發了我們學習的熱情。我們學習的任務就是將來要服務於農民,服務於農業,只有將我們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相互結合,並不時地去請教老師,請教農民朋友,並使自己做出深入的研究才會學有所成,學有所用。

這次實習我們都感到很充實,但外出的時間並不算太長我們所認識的病害種類也十分有限,這一點我們也感到十分的遺憾,希望今後能夠有機會進入山區或其他地方的農田開闊我們的視野,學習到更多的東西。

另有一點遺憾並且很慚愧的是在外出實習中發生的一點小意外,坐公交車這件事情也使我們受到了文老師的批評和教導,這使我們十分的慚愧,身為一名大學生,我們的行為並沒有體現一個大學生應有的素質也將自己的安全於不顧。從這件事情中我們看到了自己身上嚴重的缺點,老師對我們的教導我們也會牢牢記於心中,今後不會在做出類似魯莽的行為,在自己今後無論學習還是生活中都會保持一個大學生應有的品質。這次實習安排在了各門考試頻繁的階段,大家在實習的同時也要兼顧複習,很多實習的時間都用於背書了,希望以後的實習能排在時間寬裕的時候,這樣有更多的時間用於實習,也會研究的更為深透。

此次實習主要分為:病害植株的採集,標本的製作及病害的鑑定,玻片的製作,病原物的分離。

這次實習我們共外出三次,分別去:毛莊,森林公園和農大第三生活區。病株的採集讓我們親眼瞭解了常見病害和發病植株的各種特徵。像是去毛莊我們認識最多的便是小麥。文老師更是親自深入田間並詳細的為我們講解各種病害植株的鑑別。像是小麥赤黴病麥穗上會有粉紅色粉狀物且麥穗多比正常麥穗發白,這讓同學們在找的時候更加容易。大家的積極性也十分高,都分散的去尋找有病害的植株,遇到不懂得都積極的去問老師,而文老師也十分耐心的為大家講解,使大家受益匪淺。

在標本製作過程中,對於含水量少的標本,我們組採取集隨採隨壓制,保持了標本的原形;對於含水量多的標本,我們等到自然散失一些水分後,再進行了壓制;同時,我們對有些標本進行了可適當加工,如標本的莖過粗或葉子過多,先剪掉一部分再壓制,防止標本因受壓不勻,或葉片重疊而變形。有些全株性的標本,將標本折成適當形狀後再壓制。在前期標本材料整理過程中,為避免壓制的標本變形,並使植物組織中的水分易被標本紙吸收,標本夾好後,我們用繩子將標本夾捆緊,放到乾燥通風處。每天勤換標本紙,使標本儘快乾燥,以保持原有色澤,並避免發黴變質。乾燥後的標本移動時我們始終十分小心,以防破碎。對於莖稈、枝條等粗大標本,我們放在宿舍通風處進行了自然乾燥。然後又進行了標本的分類,並利用我們從圖書館借的大量書籍對標本進行了鑑別,共鑑別了34種植物。

這是一個十分細緻的工作,我們從一些病害比較嚴重的植株上挑去菌落菌絲及孢子並將其分散在滴有蒸餾水的玻片上。壓片是個技術活,經常我們壓了幾次都還有氣泡,後來陶家順從中找到了技巧,我們一同學習,技術也嫻熟起來。封片也算比較難,還好都還做得不錯。這個過程全組都認真參與,最終也做出了較為滿意的結果。

這個過程是我們認為最難但最有意思的過程。我們以前的實驗中也用到過幾次培養基,但做培養基還是第一次,全組成員分工明確,團結一心,成功的做出了na培養基,看着從最初的'一些原料變成了一個個凝膠狀的培養基,心裏説不出的滿足。再做微生物的分離培養時,大家更是認真仔細。由於是最後一小組,我們組的成員都認真的觀察了前面幾組做實驗的過程,並從中總結了很多經驗,由毛培和韓釗傑在無菌室中進行操作,由於看了多遍實驗過程很順利的完成了實驗。但其中病原物小麥紋枯病的分離可能由於滅菌時間長並沒有成功,我們又重新做了一次,做的是玉米斑病,這一次很成功。另外,我們組還額外做了病害植株的保濕,最後也十分成功。從這個實驗中,我們學了很多實驗的技巧和很多專業的知識,收穫十分大。

經過本次實習,讓我懂得知識不僅僅是從課本上學來的,還要深入田間,了

解病害的基本情況。此外,明白了病害的發生不僅侷限於病害的發病情況,還與田間管理有關。“書上得來終覺淺,不若田間半日長”,深深地的讓我理解了田間瞭解病情的重要性,只有以“課本知識”為基礎理論,以“田間知識”為拓展方向,才能做好植物病害這一大課題,才能解決植物病害這一問題。當然,隨着植物病害防治的進步,病害也在不斷進步,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徹底解決植物病害這一問題,而在於將植物病害,充分的、有效的控制在一定範圍內,極高的提高農業產率。毛主席説“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從農業上來講,“一切的病蟲害,都是紙老虎”。只要一手抓理論知識,一手抓田間知識,一切問題都能迎刃而解!採取“兩手都要抓”,以消滅植物病害為目的,以有效控制植物病害為基礎,爭取以植物病害消滅於萌芽狀態為崇高理想,為中國農業做貢獻,為老百姓謀農業,徹徹底底解決植物病害這一塊。在不污染環境的情況下,為這一理想,這一目標,不懈努力,不懈奮鬥!

實習在同學和老師們的汗水和勤勞中結束了。作為我們專業重要的學科之一,這次實習更是讓我們受益匪淺,使我們體會到了一個農安工作者道路的艱辛。

通過這次實習,使我們將學習和實踐聯繫了起來。讓我體會到了一些學以致用的好處。掌握了正確地描述一些病害症狀的方法,加深了對一些植物病害的感性認識,瞭解了一些症狀在病害診斷中的作用,瞭解了植物病毒、細菌和真菌所致病害的外部症狀的區別,並掌握利用這些特徵進行診斷的一般方法。通過這次實習,我瞭解一些預防措施,我們不能根除病害,但我們能認識病害規律後可以預防病害的發生。同時,通過這次實習,磨礪了我們的意志,增強了我們團隊協作的意識和加深了對彼此的瞭解。

植物病理學的實習主要是採集病害植株,在還沒有采集之前,我以為採集植物應該是很容易的,但真正開始的時候,我才知道,其實病株的採集工作,並不是想象中那麼簡單的。我深刻體會到“經驗”對於農安工作的意義所在。對於缺乏經驗的我們,在經過病害植株的時候,完全視為不見。而老師經過的時候,就可以輕易的發現,當提醒我們它是有病的時候,我們才蜂擁而至地去採集。我經常會將蟲害葉子拿給老師幫忙認,她看一眼就知道這是蟲害而並非病害。從這方面就可以看到,“經驗”的重要性。同時,也告訴了我們,只具有豐厚的理論知識對於一個合格的農安工作者來説是不足的,農安工作是一份重實踐的工作,還應有充足的實際操作來充實自己,而“經驗”就是最好成果和工具。

實習中,每一個環節,自己都親身經歷過,所以知道每一步都是多麼的不容易。長途跋涉的採集過程、操作細緻的鑑定步驟、費力繁瑣的標本製作,可以説辛苦的同時,也是一個考驗我們耐力的過程,而當我們見到病株的時候、鑑定到新的病原物的時候,成功的喜悦也是難以言喻的。

以前在書本學習的知識在這次的實習中得到很極好的驗證。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是植病診斷首先要分清楚的事情。經過這次實習,我意識到在接觸病害的時候,特別是沒有病徵的病害,我們應該把把想象的空間放大,不能單純以為無病徵的就是病毒病害,因為譬如氣候等造成的非侵染性病害的病狀和病毒的病狀非常的相似。

鑑定的過程,我始終認為是最難的。挑取病原物是很有講究的,挑針的力度把握要合適,用力太輕無法挑取病原物,用力過猛不僅挑不到病原物,還有可能連寄主的組織一同破壞掉。針對比較乾的葉片,可以在病原物的部分滴少許水,這樣可以提高挑取的成功率。另外,製片的時候要保證載玻片上的病原物沒有其他病原物的污染。用顯微鏡的時候,不能急,應該慢慢調試。在參考書籍的選擇上不宜選年代過久的鑑定書,因為隨着植病的發展,很多屬名或者病原物的名稱等都有少許的改動,特別是在無性和有性階段不同上,所產生的名字也是很多的,這給我們的鑑定帶來一定的難得,但也要求我們要分清其無性和有性階段。

壓標本是很繁瑣的一個過程,一定要有耐性。標本一定要幹,否則就會發黴,可以帶標本到日光充足的地方曬,這樣可以有效地蒸發水分。不過,最有效的還是換紙,換紙講究的是一個“勤”字。剛開始的時候,沒有充分體會到水分給標本帶來的損害有那麼大,所以換紙沒有很勤。後來在老師的提醒下,才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我們的標本中,前期的可能有少許的發黴,但後期的標本會有很大的改善。

第7篇

1、1瞭解黑石頂植被分佈狀況和華南地區森林的基本結構,認識部分北迴歸線植物及其生境,充分理解植物的分佈與環境的相關性。

1、2透過野外實習鞏固理論知識,在實踐中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1、3激發學習生物科學、探究大自然的熱情,透過形式多樣的學習和老師同學之間的交流,提高對植物學的興趣。

黑石頂自然保護區位於封開縣東南部七星鎮內,東經111°52’,北緯23°31’,北迴歸線穿越腹地。最高海拔927、0m,地形複雜,森林茂密。木蘭科、金縷梅科、殼鬥科、樟科、山茶科為5個典型科,在黑石頂分佈廣泛,這幾個科組成優勢羣落,在森林中構成高大喬木。

7月5日上午從珠海出發,下午到達黑石頂,晚上老師對本次實習的目的、資料和注意事項作了簡要的介紹。

7月6日上午在xx老師和唐恬老師的帶領下沿公路認種並採集標本108種,下午和晚上進行復習。

7月7日上午在老師的帶領下沿某一進山路線認種並採集標本114種,下午和晚上進行復習。

7月8日上午在唐老師的帶領下沿另一進山路線認種並採集標本39種,同時採集壓制標本,下午和晚上進行復習。

7月9日上午對這幾天的學習資料進行總結和複習,下午學習壓制標本的方法以及進行認種考試。

7月10日白天攀登黑石頂,沿線觀察熱帶植物羣落的垂直分佈;晚上開總結大會。

7月11日與第二批到達的同學完成交接,乘車回到珠海。

這次在黑石頂的實習使我獲益良多。最直接的學習成果就是對兩百多種植物的特徵以及所屬科、種的認識。像認識朋友一樣認識每一種植物,即使一個人走在山野裏也滿目都是老相識,這是多麼美妙的事情!到此刻,我還記得有着蘋果香味的阿丁楓,有着漂亮的藍紫色果實的山菅蘭,有圓圓腺窩的黃樟,有風油精味道的光皮樺,長了“瘤”的福建蓮座蕨,葉子被揉了之後會有蠟痕的甜茶椆……以前還沒有認真地去觀察學習的時候,一棵樹就是一棵樹,所有的葉子長得都差不多,所有的樹皮都是一個樣。而在這次的觀察中,我發現每一株植物的葉子都長得那麼有性格,有些氣味特殊,有些葉脈奇特,有些形狀古怪,有些毛茸茸有些光溜溜……就連貌不驚人的樹皮也分長條形剝落還是片狀剝落等等。黑石頂之行教會我用一個全新的視角去觀察這個世界,發現生命的奇妙。我每每驚訝於植物的獨特形態和精巧構造而忘記了旅途的辛苦。之前老師跟我説過,這次實習更重要的是激發大家對學習生物科學的熱情。我想,兩年過後我會忘記那些植物的名字,但是永遠不會忘記的,是對於生命和自然的那種着迷。

在認種學習的過程中,我自己也總結了一些經驗教訓。

1、觀察植物的順序與要點:在認種初期,我對於觀察和記憶植物的形態特徵總是不得要領。在請教過老師和同學之後我才明白,在觀察的時候我們首先要注意的是這株植物的整體形態:木本還是草本直立還是攀緣然後我們再從葉形、葉緣、葉脈、氣味、花和果實等細節特徵去觀察鑑別。

2、理論聯繫實際:在複習的時候有時候因為標本殘缺等原因,我試圖根據參考書上的一些描述來記住這種植物,覺得這些特徵描述更準確更權威,最後卻發現那些描述不僅僅枯燥,在野外認種中還一點都不管用。而老師教給我們的識別方法又簡單又實用,只要掌握了,認種就會變得簡單很多。之後老師告訴我,書上介紹的特徵適用於在實驗室裏更為準確的分類鑑定工作,而野外認種的很多識別方法是分類工作者長期實踐總結而來的,在野外是最實用有效的。比如甜茶椆的葉子揉過之後會有蠟痕,沒有一本工具書上會教這種方法,但這卻是野外識別甜茶椆的重要途徑。所以,光記住書本上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按圖索驥是要不得的,要到實踐中去發現總結更為靈活有效的方法。

3、先“科”後“種”:在認種學習的過程中,我往往是由形態特徵想到種名,然後再根據筆記想到它的科名。但是透過與身邊同學的比較,我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個誤區:我這樣只是記住了植物,而不是學習了植物。正確的方法就應是先根據植物的形態特徵確定了所屬的科,然後再確定對應的種,因為一般來説我們所掌握的識別方法其實並不能一步步地把植物確定到種,但是透過對一些比較明顯的形態特徵的觀察我們能夠確定它們屬於哪個科。之後老師的講解也證明了這一點。但由於我的理論課知識掌握得不夠好,就連科的特徵都沒有完全記住,所以雖然明知錯誤但還是不得不用這種死記硬背的方法記住植物——於是在之後的認種考試中我吃了很大的虧!我想,如果我一開始就是採用先“科”後“種”的方法學習,我的收穫必須會更多。

4、比較學習、羣眾學習、反覆學習:雖然每種植物都有自己獨特的一面,但是對於我這種初學者來説還是會很容易就把兩種植物弄混。在這個時候,比較學習往往讓我事半功倍。仔細觀察植物,列出易混植物的異同點,透過比較和反覆記憶就能夠準確地區別它們了。而讓我收穫最多的莫過於羣眾學習了——一羣人圍在一桌標本邊上,比賽着、互相幫忙着、互相提醒着、笑着鬧着,硬是把一袋袋的標本消化了。尤其是在考試前的一晚,我們組的男生自發去採集新鮮標本回來供我們全組成員共同複習反覆記憶,那晚一齊圍在飯堂門前的方桌前流水線式的複習不僅僅給我們整個小組帶來不錯的平均成績,還讓我們感到了羣眾的温暖。我覺得,羣眾學習氣氛比較簡單活躍,學習效率比較高,個人獨立思考的時間相對少了但是從他人身上獲得的東西多了。獨學無友則孤陋寡聞,羣眾學習在同學之間普遍缺少多人應對面交流的大學有着重要好處。當然了,對於認種來説無論什麼學習方式都離不開反覆學習,只有反覆地去看、去摸、去聞,不斷地消化記憶,才有可能讓數量如此龐大的種類爛熟於心。

在黑石頂實習期間,我獲得了很多與老師們交流的機會,從而從老師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凡強老師是我最熟悉的老師,一向喜歡他的風趣和友善,也一向很佩服他的專業和認真。相信經過黑石頂實習的同學們都會驚歎:這人真神了!無論是經過百般蹂躪的'葉子還是光禿禿的枝條,他都能迅速準確地告訴你這來自什麼植物。在黑石頂,凡老師是比百度更強大的搜索引擎,以致之後我們一旦有待定種類就會説:“拿去凡強一下!”我以前多次請教他植物分類以及研究方面的一些問題,從中再次明白一份耕耘一分收穫的道理。他告訴我們,當年他還是研究生的時候是如何先從標本上認識植物,再到野外去觀察植物;他此刻還常常自己背一些植物的特徵之類的,説即使此刻他還沒有親眼見過某種植物,但是隻要對它有足夠的瞭解,他以後一旦見到就能夠明白這是什麼;在黑石頂他也每一天給自己佈置任務,要比較哪些種類等等……他還年輕,我也許不能説從他身上學到學無止境這樣的話,但是他不斷努力的精神真的讓我很佩服。還有我們又帥氣又親切的xx老師,智取紫玉盤柯的事蹟永存我們小組成員的心中!這段時間以來對學生們都很好,一齊打籃球一齊吃飯聊天,完全沒有架子。關於辛老師學術方面的事情我是聽凡強老師説的,但是到此刻都沒搞懂就是了……期望以後會有機會參觀老師的實驗室,期望能和老師做很好的朋友。而那個在我們去爬山的早上就悄悄離開的唐恬老師看起來就跟我們年紀差不多,平易近人又好玩。這兩位老師都是在自己的專業方面做得很優秀的人,但是對於相比較較陌生的植物分類他們沒有不懂裝懂,在學生面前會很坦然地承認自己不會,並且願意和我們一齊學習。我記得他們厚厚的筆記本上記滿了筆記,還夾了葉子什麼的,認真程度絕不遜色於我們這些學生。石祥剛老師對於黑石頂的植物十分熟悉,每次去請教他問題都能得到詳細又耐心的解答。最遺憾的是廖老師有事離開了,跟他交流的機會比較少。我們很少能獲得那麼多和老師們應對面交流的機會,而這次難得的機會讓我見識到了做學問的人就應有的品質。

黑石頂的日子是簡單而快樂的,每一天的生活忙碌而充實,與老師同學們應對面的交流代替了天天呆在電腦面前的空虛無聊,規律的作息讓我們擁有了久違的身心舒暢。我們曬黑了過敏了累垮了還是會想念黑石頂的白粥,屋頂的星空,煙斗柯羅浮栲釣皮錐和福建青岡。最難得的是這次實習增進了我們班的感情,比任何一次班級聚會都更為有效。個性是在最後一天的爬山過程中,一路艱險,幸虧同學們互幫互助,男生們發揮騎士精神女生也體現了俠女精神,最後勝利登頂!黑石頂是我們友情和羣眾感呈指數型增長的見證。

但是我想,無論友情師生情等等在這次實習的過程中得到了多麼難能可貴的發展,它們始終是這次實習的副產品——珍貴的副產品。到最後做總結的時候我們務必把眼光重新聚焦到實習本身上來。人手不足帶來的尷尬,時間緊迫帶來的事與願違,這些都是黑石頂實習有待改善的地方。我就自己這段時間的觀察提出以下問題與推薦:

人手不足導致某些組別在認種過程中所得知識不夠準確,講解不足,有些種類甚至説完種名和科名之後就沒有別的介紹。如果大家只是懵懵懂懂地做了筆記,又未能及時觀察到標本,不僅僅學習的效率會降低,學習的熱情也會受到打擊。人手不足這個問題實在不是我等學生能解決的問題,但是我們是不是能夠思考從外校聘請或者對非分類專業的帶隊老師進行培訓。

在採集標本方面我們存在兩個問題:“不及”與“太過”。“不及”是指在採集標本的時候剪的都是些小枝條小葉片,除了看得出葉片特徵以外,其他的特徵完全無法從標本上獲得。“太過”是指在採集標本的時候,我們往往連根拔起,至少也會砍下半邊枝條,對於一些附近僅有一株的植株我們也毫不留情。當老師説能夠採某株植物作為標本的時候,拿着枝剪的同學甚至會眼睛發光興致勃勃地去殘害植物。我們以科學的名義正大光明地破壞着保護區,我們像鬼子進村一樣掃蕩着所經過的路線。我想,我們在驚歎大自然的造化奇妙的同時,是不是更應懂得生命的來之不易呢我不明白我是不是過於敏感,但是我覺得無論以後這些植物會不會重新長起來,我們都就應抱着愛惜的情緒去採集標本,對植物的損害要適可而止。我們懂得要以敬畏和珍惜的心對待實驗才對得起死去的動物,為什麼不需要用同樣的態度去對待植物呢所以我推薦老師們在正式開始實習之前就要把這種愛惜生命的思想傳播給學生,同時教給他們正確的採集標本的方法。

雖然實驗目的之一是要“瞭解黑石頂植被分佈狀況和華南地區森林的基本結構,認識部分北迴歸線植物及其生境,充分理解植物的分佈與環境的相關性”,但在整個實習過程中除了開總結會的時候老師會提得比較多以外,我們自己對這些根本沒有什麼深刻感受。我們在認種的過程中,對植物所處生境沒有足夠的關注,更談不上理解“植物分佈與環境的相關性”,認種成了唯一重要的資料。在三次的進山經歷中,前兩次老師偶爾還會提醒大家注意周圍的植被變化或介紹典型的熱帶溝谷林,但在第三次的登山過程中由於旅途的艱辛,我們眼前只有那條陡峭的路,哪裏顧得上觀察周圍植被的變化!我走在前面,所以偶爾還能聽到凡強老師的講解,但是後面的人估計就只有爬山喘氣的份兒了。我認為“植物分佈與環境的相關性”是本次實習十分重要的資料,因為學習生物學就就應始終注意生物與環境的相互關係——生物與環境相互作用就應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生物學思想。在本次實習中,這部分資料的缺失讓我深為歎息。當然我們鼓勵學生自己去發現自己去感悟,但是我覺得老師們就應在這個難得的機會裏給予我們多一點引導,因為我們除了跟老師去認種外沒有什麼機會自己上山。所以期望在以後的實習中老師們能加強對環境部分的指導,讓學生更好地體

會植物與環境的相互作用。另外,之前聽老師提過以後可能會採取羣眾講解的方式,我覺得這樣的方式雖然解決了這次出現的一些問題,但是很可能依然會忽略“植物與環境”的問題,因為在講解的時候植物只是作為標本放在桌子上而已。

想法和推薦可能還很不成熟,但是期望能夠對黑石頂實習的不斷改善起到一點幫忙。

第8篇

1、通過野外觀察,準確、熟練掌握和應用常用的植物形態學術語。

2、通過實習,進一步瞭解植物的多樣性,掌握植物界各大類羣以及種子植物的常見科、屬的主要特點,認識和區分常見種子植物科、屬、種,擴大和豐富植物分類學的知識範圍。

3、驗證、複習和鞏固課堂和書本上所學的理論知識,做到理論聯繫。

4、通過觀察、解剖、描述和採集、壓制、製作標本以及應用工具書和檢索表鑑定植物等,培養我們的動手能力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素質,學會鑑定植物的方法。

5、瞭解常見的植被和羣落類型,加強學生對植物與環境之間的關係的認識,培養我們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認識植物資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7、學習懂得用科學的方法觀察,研究植物的基本特徵。

1、通過實習可以培養學習科學的態度,吃苦耐勞的精神,嚴明的組織紀律性,團結協作精神。

2、利用野外實習可以很好的讓同學們感受到祖國山河的壯麗,培養熱愛自然,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3、野外實習不僅是對理論知識的驗證和鞏固、對課堂知識的補充和深化,同時也是對綜合素質的全面鍛鍊和提高。野外實習對於激發同學們學習興趣,培養觀察能力、創新思維和動手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6月25日我們召開了野外實習動員大會。實習地點是五大連池,在大會上老師和我們説明了實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實習的目的和意義,並對我們提出了具體要求和時間內容安排。老師主要告訴大家野外實習的注意事項。

a、6月28是日是植物野外實習啟程的日子,早晨10點出發,下午3點左右抵達我們住處。第一天沒有安排行程,大家各自休息為明天做好充分準備。

b、6月29日是我們開始實習的第一天,目的地是筆架山。我們8點半準時出發,徒步行走了將近3個小時,由於天氣炎熱,大家走的都比較吃力,在途中稍作休息後又繼續行進。到達山腳已近中午,歇息片刻便開始爬山,筆架山沒有台階式的山路,樹木也很繁茂,山坡很陡,經大家的努力,我們終於到達了山頂。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分散採集,每個人都採到了不少奇特植物,之後便下山乘坐客車回到了旅店,休息一下我們又開始壓制標本。這天很累,但在大家的相互鼓勵下我們終於完成了第一天的任務。

c、6月30日是最重充實的一天。我們7點出發,乘車去了火山熔巖冰雪洞遊覽區。到了遊覽區,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先在山腳下采集了一些植物,然後老師便帶領我們參觀了冰洞。把採集的植物送回旅店後,我們又繼續參觀了藥泉湖。下午壓制標本。晚上參觀了二龍泉,並爬上藥泉山。

我們分別對常見觀賞植物、山地植物、樹木的植物形態特徵、種類及分佈規律進行了詳細的觀察、記錄、分析和鑑定。對不認識或不清楚的植物我們就通過查閲植物誌、檢索表等進行鑑定。

標本的採集和製作是這次實習的重要內容。標本的採集要講究技巧,必須要有花或有果的、葉子較完整的、長勢相對較好的植物才有價值。標本採集回來必須及時進行壓制。壓制時全小組都參與,這樣有利於大家都掌握壓制方法。壓制時除了要注意葉子要翻平之外,還要注意葉子應該要有正、反兩面。壓制完之後的頭三天要每天都換紙,之後可以隔一、兩天再換,直到壓幹為止。

記得在大一剛開學的時候,老師就跟我們説在第二學期期末要進行野外實習,從那時侯起,我就非常期待,認為終於有了一個機會可以到大自然中去,去感受、去探索。實習的日子終於到了,在興奮與期待中我們踏上了旅途。真正實習時要比想象中累的多,困難的多。正值酷暑,爬山時又要穿上長衫長褲,大家叫苦不迭。表面上雖叫苦連天,大家在野外實習時卻絲毫都沒有馬虎。每到一個實習地點,大家就先認真採集植物,然後見到不認識或聽不清楚的就拉着老師問個不停,為了弄清楚一個問題把老師都問到煩了也不肯停下來。在這灑滿汗水的實習生活中我們收穫了許多,覺得即使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在這短短的幾天植物學野外實習中,我親身體驗了辨別植物、採集和製作標本的全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領會了野外實習對專業的鞏固和提高的`重要性。它是檢驗理論的一塊試金石;是課堂內與課堂外的互補;是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是教與學的互動;是感性和理性的昇華。這幾天的實習過程,也培養了我們吃苦耐勞的精神,提高了我們的綜合與分析能力,讓我們產生了對大自然的新奇與美麗的驚歎與熱愛之情。我們學會了獨立思考、團結互助、不停探索。

野外實習鞏固了我們的課堂知識,讓我們親自體驗了壓制標本的過程。我們在實習過程中積極運用課堂知識去觀察、識別各種植物、仔細辨別類似植物之間的不同之處。這樣理論聯繫實際,不僅加深了我們對課本知識的印象,而且培養了我們對課本知識的運用能力。比如麻楝和人面子大體看上去就很像,很多同學在辨別這兩種植物的時候就發生了困難。我們只要摘一個枝條下來比較一下他們的葉子和枝條就很容易辨認的了:麻楝的葉子和枝條都有毛的,摸上去很舒服的感覺,而人面子就沒有這些特徵。而且我們親眼看到了百合科、毛茛科等各科屬的代表性植物,如渥丹(又稱細葉百合)、升麻等。有的同學還採集的了有藥用價值的刺五加及的寄生植物菟絲子。

在實習過程中,我們去了五大連池的風景區,山色秀麗,風景怡人,我們看到了很多從來都沒有見過的花草樹木,有些花開得特別豔麗、有些果長得很奇特、每當這時同學們就特別高興、問題也特別多。這很好地激發了大家的學習興趣,還擴大視野,增長了我們的見識!在國家地質公園,我們看到了在康熙年間噴發的火山經歷了幾百年歲月以後的狀態,那裏有火山楊對生命的讚歌,有火山噴發後石海的奔騰,有站在火山口俯瞰整個五大連池看到的人間仙境。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新奇與壯美,也感受到了生命的頑強與不屈。

因為我們實習的時候正值一年中最酷暑的時候,而且我們選的地方差不多都在野外,條件比較艱苦,所以這次實習也很考驗大家的體力和意志力。在實習過程中雖然大家都又苦又熱又累,但是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大家都互相幫助、互相協作、互相團結,在大家的互相努力、合作下很好地完成了實習任務。實習中大家忙中偷樂,有説有笑,實習的道路上不僅留下了同學們的汗水,也留下了同學們的歡聲笑語,當然還有很多難忘而美好的回憶!

這一次實習已經歸來了,我們在實習中也遇到過困難,也有苦悶的時候,但是在我不斷的努力後,我找到了更多的實習方法,我也找到了很多的實習經驗,不過在野外有的時候怕怕的,真的是有點發怵,不過我都克服了。大二的第二學期期末我們還要到魅力之都——大連的海邊去實習,有了這次的實習經驗,我相信,到那時我會做的更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