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關於青春勵志詩歌朗誦稿3篇 青春勵志詩歌朗誦:青少年的心聲

來源:巧巧簡歷站 1.53W

青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也是我們最需要勵志的時期。青少年們可以通過朗誦詩歌,汲取積極向上的力量,提高自身素質。本文將為大家分享一些適合青少年朗誦的青春勵志詩歌,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啟示和幫助。

青少年關於青春勵志詩歌朗誦稿3篇 青春勵志詩歌朗誦:青少年的心聲

第1篇

各位同學:我是,今天,我要演講的主題是喚醒良知,拒絕冷漠。

如果我們看到馬路上跌倒了一個老奶奶,你還敢扶嗎?

如果我們在路邊等車,有人邀請我們坐順風車,你敢坐嗎?

我想大家心裏都有答案了吧,小時候,我們一定會扶,因為老師説過要助人為樂,但是現在呢,有多少新聞報道中學生、好心人因為扶起一個跌倒的老人,反被告上法庭,甚至因為冤屈自殺,所以,現在的我們再也不敢像小時候那樣助人為樂扶老奶奶了。

以前,有陌生人的順風車可以坐,我們或許會懷着感激的心上車,慶幸自己遇到了好心人,但是現在呢?有多少因為上了陌生人順風車的花樣女孩失蹤、遇害,遭遇着各種不幸,所以,現在的我們再也不敢輕易相信好心人的存在,再也不敢上陌生人的順風車了。

這些年,我們或看新聞,或親身經歷,我們痛斥社會無情,人情冷漠,痛斥人與人之間沒有信任,但是,我們卻沒有反過來看看自己,我們是不是也和大多數人一樣在不知不覺中丟掉了良知。

很多時候,我會想,如果跌倒的是自己的家人,或者是自己,看到路人的冷淡無視,然後見死不救,自己心裏怎麼想?我們怪別人冷漠還是怪社會無情?

如果我們開着車,出於好心,想要順路載人一程,得到的是路人的白眼和躲閃,甚至是多管閒事、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的嫌棄和防患,我們心裏又會怎麼想?我們怪別人把我們的好心當驢肝肺還是怪人與人之間沒有一絲絲信任?

我想,不是沒有良知,而是我們把良知丟了,埋得深深的,看到有人需要幫助的時候,看到別人對我們伸出援助之手的時候,我們難道沒有觸動過惻隱之心,難道不會想要去幫別人一把?難道沒有想要對別人説一句謝謝?

既然我們想過,為什麼不這麼做呢?為什麼要顧忌那麼多呢?我們都只是一個平凡的人,不拿轟轟烈烈的大事來説,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小事,我們是不是還堅守了自己的那份良知?

我經常在,公交讓座給老人孩子的時候,有的人會認為理所當然,吝嗇地連句謝謝都不會説,但是我不會因為這樣就不讓座,我讓座是因為我的良知,你謝不謝是你自己的事。

對於在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對我伸出援助之手的人,我會心存感激説一聲謝謝,並且我會一直記得,之後遇到有人需要幫助,我會盡己所能幫他一把,因為我始終記得,在我困難的時候,同樣也有人這樣幫過我。

也許你不知道,在你對世態冷漠的時候,或許你的媽媽,正幫助了一個迷路的小孩,她在想:如果我的孩子遇到了困難,是不是也有人像我一樣幫助他呢?

也許你不知道,在你對人性懷疑的時候,麪館的老闆給你的爺爺多加了幾塊肉,他在想:會不會也有人像我一樣,對陌生的老人也能如此善良。

也許你不知道,這個冷漠的社會依然存在着讓人温暖的瞬間,然而,我們為什麼不主動去創造這些温暖呢?

我相信愛心是可以傳遞的,我相信良知是可以喚回的,你可以不扶老奶奶,但你可以打電話求救,你可以拒絕好心的順風車,但你可以禮貌地説一句謝謝,很多事情我們無能為力,但是我們依然可以儘自己的綿薄之力,因為你的舉手之勞可能會影響別人的一生,何不將你的善舉傳遞下去呢?

最後,我希望大家不要做圍觀看客,不要麻木不仁,去做讓你問心無愧的,讓你對得起自己良知的,對得起自己善良本性的事選擇。

青少年關於青春勵志詩歌朗誦稿3篇 青春勵志詩歌朗誦:青少年的心聲 第2張

第2篇

李柯君老師接到上課任務試教到正式上課,《奇怪的大石頭》一課我已經聽了三遍。從這次聽課的過程來看,我在李老師的課中感悟到了每一次課都是教師和文本,和學生的對話過程,每一次上課都有新的收穫、新的感悟。針對李老師的這節課,談談自己的幾點想法:

1、李老師的課堂體現了樸實、紮實的教學風格。在字詞學習、課文朗讀、學生帶着問題讀課文等幾個方面,都給予孩子們充分的時間,比較到位的指導,讓學生學有所依,學有所靠。這對剛剛步入中段的三年級學生來説,必要的扶持是必不可少的。

2、教學重點突出,學習了大石頭的特點,以及我們小時候玩時對大石頭引起的興趣。但難點的突破和把握還應商榷。我覺得重點應放在“大石頭為什麼會引起李四光的興趣?他是怎樣提出疑問,又是怎樣來解決自己心中的疑問”等幾方面來解讀課文,把人文性和語文味很好地結合起來。

3、另外,在語文教學中,教師的提問方式和對待學生的疑難問題應該有隨機應變的能力。在課堂上,學生有兩次提出自己心中的疑問,可是老師都沒有足夠的耐心聽完,這是教學中非常忌諱的。教師應呵護學生求知的慾望,給予充分的肯定。

4、步入中段,生字的書寫是否可以提升到對一個詞語的書寫指導,而不是停留在單個字的書寫。

第3篇

感謝大家在百忙之中來到學校參加家長會,首先要祝賀您,您的孩子開始了國小學習生活的第一步。在這前三週的過渡期,孩子用飛快的速度學會了國小生應該知道的常規。體驗着學習的艱辛和快樂。這對孩子是一個嚴峻的考驗,對家長又何曾不是一個考驗了。忐忑不安的期待。默默無言的支持。我們的家長是優秀的,我們的孩子也順利的度過了這最重要的頭三週。我們班沒有一個孩子掉隊,雖然孩子之間是有差別的,有些會稍微落後一些,但是每一個孩子都在飛快的進步。這些差別也在很正常的範圍中。我和你們一樣分享着孩子進步的快樂。看這短短的十幾天,孩子能有次序的早讀,上課,午餐,我心裏也充滿了成就感。

今天,我很希望能利用這個平台交流我們對孩子的教育方法,共同創設一個適合孩子成長的大環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學校的教育離不開家長的支持。我們這一代的家長也是新型的家長,素質很高。在開學第一天接到新生名單的時候,我從孩子的名字裏就讀出了許多家長對孩子的期望。我也希望學校的教育能夠伴隨您孩子快樂的成長,成就您的理想。我也把對孩子的教育思路在這裏和家長做一個彙報。

在這三週裏,我們的教學工作基本放在了第二位。因為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是孩子成功的前提。在上國小前,孩子主要以玩為主,上了國小,就要有作業意識孩子回家要自覺寫作業,即使做的不好或者有錯誤,都沒有關係,但孩子一定要有寫作業的意識,哪怕這天沒有寫的作業,也要自覺的看看書,回憶一下當天所學內容。或者向家長複述自己的學習經過。家長不要過於關注孩子寫作業的對錯,更多的關注孩子學習的方法和認真的程度。一個好的習慣養成需要21天,壞習慣一旦養成,就需要更長的時間去改。所以在孩子剛開始走上學習之路時,還是需要家長的督促和引導。到了孩子會認識一些字,養成了好的作業習慣,家長就可以適當放手了。

生活習慣也是要注意的。孩子要有一定的時間意識,不管是吃飯穿衣還是做別的事,都要有一定的時間限制,不要養成拖拉的習慣。用完的東西放回原處,這樣可以節省更多的時間。不好的生活習慣往往會影響到學習。

(二)家長要學會欣賞孩子,永遠支持孩子,幫助孩子克服困難和障礙。

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一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不要只是從表面上去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大人不能伴隨孩子一輩子,孩子要有自己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更不能發現問題就不問原因責怪孩子。家長是孩子的依靠,要從心理上去幫助孩子,當孩子犯錯誤時,首先要表示理解,然後和孩子一起分析錯誤的原因,共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學習方法很重要,所以我一再強調,不要過度關注孩子做題的對錯,考了多少分,當然這些很重要,但是這只是一個參數,更多的是要觀察孩子是否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家長和老師都是要引導孩子提升這種能力。其實,學習就是學走路,孩子已經邁出了蹣跚的第一步,後面該怎樣教孩子走,影響着孩子一生的學習方式。這裏仍然和家長分享一個故事《父親的腳後跟》

小時候我曾住在豐原東邊的山裏,父親常帶着我入城。這條路很長,走起來總要兩三個鐘頭。每次父親走在前邊,我跟在後頭,他的步伐大而且快,我必須兩腳不停地劃,眼睛不停地盯住他的那雙破舊的布鞋,一路不停地趕。

有一次,天色向晚,路過一道鐵橋,一根根枕木的間隔比我的步子還寬。平常父親總會歇下來等着我爬過去,或索性抱着我過去,但那天他心裏不知牽掛些什麼,等到我爬過橋,抬頭一看,他已經失蹤了。

突然,我湧起一陣恐懼:這條路來回已跟着父親走過二三十趟了,怎麼一下子變得如此陌生?

我哭着等在橋端的田埂上,幾個鐘頭在黑夜裏又餓又怕。我甚至分不清家的方向。我苦苦思憶,但呈現的總是父親那雙不停晃動的布鞋。午夜時分,總算由遠而近,傳來了母親苛責父親的聲音。後來我才知道父親回到家竟還不知我早在半途就已丟失。

我深深相信,當時父親如果像趕牛一樣讓我走在前頭,出城的時候便用手指明家的方向,然後問我:吳厝的大榕樹,舊厝的土地廟,阿公溪上的鐵橋,南坑阿婆家後的小徑……。你認不認得?而在我點頭之後,叫我逐一帶路走過。我必定在走過一趟,回到家之後便十分熟悉整條路徑。

如果父親是最最上乘的教育家,也許他在指明家的方向後,便要我帶路,他在後頭寧可隨我多走一點冤枉路,一邊加以修正。其後並畫圖比較近路與遠路,如此我不只會熟悉家城之間的路徑,城東郊的地理我必也在走過一遭後便了如指掌,再也不愁迷路,甚至可以常常代我父親跑腿辦事。

可是我不敢苛求,我仍該感謝父親,畢竟他不會抱着或揹着我走,使得我尚有一絲鎮定,能在漫長的四五個鐘頭裏守在同一個地方等着他與母親回來找到我。

學走路可以作為一條經典的教育隱喻。這意味着學習是自己的事,別人只能提供幫助,但無法代替。成人在某個時候可以牽着孩子的手往前走,但這種牽手也是需要剋制的,在必要的時候需要放手。

希望在以後的交往中,我們能夠經常溝通和交流,也歡迎家長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參與班級的建設,為我們多提好的建議。(10月中旬我們學校會有家長開放日,歡迎家長參與孩子一整天的學習生活。)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們也許會有一些分歧,但是這沒有關係,因為老師和家長的角度不同,家長關注的是自己孩子的成長,而老師要關注整個班級的建設。只有形成一個良好的班風和學風,每一個孩子才能健康的成長。有一些分歧也是正常的。只要能夠及時的溝通和交流,我想,我們一定能夠達到共識,因為我們懷着一個共同的理想,那就是讓孩子快樂的學習和成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