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的演講稿7篇 "孝敬父母,傳承家庭美德"

來源:巧巧簡歷站 8.82K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代表着對父母的敬愛和感恩之情。孝親之道已經深入人心,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演講將深入探討孝的內涵和價值,引領大家感悟孝心,呵護家庭,弘揚中華文化。

孝的演講稿7篇

第1篇

大家好,我是高三(2)班的學生xx,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孝親敬老”

孝親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們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是社會主義新風尚的'重要方面,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起碼要求,更是做人最基本的準則。

老人是我們的長輩,沒有他們辛勤勞動,就沒有我們幸福的今天,如今,當年的勞動者失去了勞動能力,但他們曾為社會做過的貢獻,值得我們尊敬和愛戴。退一步,從老人本身來説,他們大量的知識,豐富的閲歷和經驗是整個社會的財富,也值得我們借鑑和繼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為了自己我們也應該孝敬老人,我們今天對待老人的言行,也許就是明天作為老人被對待的翻版。將心比心,我們必須做尊老敬老的榜樣。

父母也是我們的長輩,古人云,百善孝為先,一個人如連生養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那麼他有這麼可能做到尊老敬老呢。

親愛的同學們,在我們成長的日日夜夜中,我們有多少次去靜靜地感知過親人給予我們的愛,有多少次向親人訴説過我們對他們的愛,又有多少次用語言和行動去報答過對親人的愛呢?

鮮花可以枯萎,滄海可以變桑田。但我們感恩的心不能變,讓我們從一點一滴做起,感恩父母,孝親敬老!

孝的演講稿7篇

第2篇

老話説得好:“百善孝為先。”孝順,一直是中華人民源遠流長的美德,它雖然經過上下五千年風雨的磨鍊,卻仍顯得光彩奪目。作為新一代祖國的花朵我們更應該時時刻刻把孝銘記在心中,做個孝順的人。

古今中外,有許多孝子。《三字經》中有句話叫“香九齡,能温席,”就講了九歲的小黃香孝敬父母的事,正是因為一件孝事,小黃香就被人們傳頌至今,成了家喻户曉的好榜樣。你看,孝是多麼重要呀!

“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新人勝古人。”在現代,我們身邊也多多少少有着一些孝順的人,我的表姐就是這樣的人。

因為我的小姑體弱多病,所以表姐經常幫她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活。當表姐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學會了同齡孩子做不了的.做飯、洗衣服、拖地、打掃衞生等各種各樣的重體力活,左鄰右舍對她可是讚不絕口!有一次,小姑生病了,小姑爺不在家,表姐就用她瘦弱的身子半背半扶地揹着小姑來到幾裏外的醫院。雖然汗水已經浸濕她的衣衫,但她還是以頑強的毅力到達了醫院,這就是愛的力量呀!看到小姑的病情有所好轉,表姐的嘴角才泛起了甜蜜的微笑。

生活中,孝順父母的人有很多,但不孝順父母的人也不少。他們非但不孝順父母,還要父母去孝順他們,他們卻還以為這是天經地義的,父母就要為他們做牛做馬一輩子。他們只要自己快活,卻把父母置之度外。這樣的人,父母生他養他還有什麼用,他們可曾想過十月懷胎的痛苦和把他們養大的艱辛呀?

讓我們把孝心銘記心中,將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發揚光大!

第3篇

首先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一個天生聾啞的小女孩,從小和媽媽相依為命。在她們貧窮的家裏,媽媽每天辛苦工作回來後給她帶一塊小小的年糕,是她最大的快樂。有一天,下着很大的雨,已經過了晚飯時間了,媽媽卻還沒有回來。天,越來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決定順着媽媽每天回來的路自己去找媽媽。當她看見媽媽的時候,媽媽手裏拿一塊小小的年糕倒在路旁,已經永遠的離開了她。雨一直在下,小女孩也不知道哭了多久。她知道媽媽再也不會醒來,現在就只剩下她自己。媽媽的眼睛為什麼不閉上呢?是不是因為不放心她?她突然明白了自己該怎樣做。於是擦乾眼淚,決定用自己的語言來告訴媽媽她一定會好好地活着,讓媽媽放心地走……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語做着這首《感恩的心》,淚水和雨水混在一起,從她小小的卻寫滿堅強的臉上滑過……“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她站在雨中不停地做着,一直到媽媽的眼睛終於閉上……小時候,我們從沒有想過該用怎樣的語言去讚美父母,;從沒有思考該如何理解父母百分之百的愛,直到參加工作了,一切的一切,似乎冥冥中自有安排。那種名叫時間的東西,無情地侵蝕着我們。父母如一部大書,無論翻多少頁,都不會到盡頭。曾經的美好,昔日的呵護,像影片翻來覆去的播放。感恩,我們要懂得回報。

當走進陌生的.城市,體驗的是無助和悲傷,隔三差五的電話,成為唯一可以緩解疲憊的良藥。任憑酸楚的淚水從臉頰滑落。獨在異鄉的日子有些淒涼,總讓人想家;度日如年的季節似乎很漫長,常使人難忘。腦海中沒有一時停止思考,真想此刻就陪伴在父母身旁,聊天、捶背、給他們讀報。平凡也是一種好。感恩,就在此刻生效。總是不願提起的往事,因為有太多的惆悵。每每做事都會讓父母失望,從小到大的嬌慣,使我脾氣見長,無休止的爭吵今天想來悔心悔腸。捫心自問,真心為父母換位思考的太少太少。不經意的頂撞,細細品位淚流滿面。年少的我們多少都會有些輕狂,看着父母臉龐刻下的烙印,愧疚,無處可藏。感恩,由心底綻放。

親愛的同事們,在我們成長的日日夜夜中,我們有多少次去靜靜地感知過父母給予我們的愛,有多少次向父母訴説過我們對他們的愛,又有多少次用語言和行動去報答過對父母的愛呢?鮮花可以枯萎,滄海可以變桑田。但我們感恩的心永遠都不能變,讓我們從一點一滴做起,感恩父母,孝親敬老!父愛如山,母愛深似海。讓我們永遠銘記父母的生養之恩,學會感激、學會感恩,讓父母多一絲微

第4篇

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歷史悠久,燦爛輝煌。它是中國五千年文明和智慧的結晶,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作為一箇中國人,讓我們驕傲的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

中國有句古話:一切美德以孝為先。意思是:尊重父母是人的第一美德。幾千年來,這種美德培養了許多傑出的人物,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後人,他們的故事被載入史冊,流傳至今。

古代有“香九年,能暖桌”的故事。是關於一個名叫黃翔的9歲孩子的故事,他的家庭生活非常艱難。在一個寒冷的冬夜,為了不讓父親睡覺時感到寒冷,他總是先在父親的房間裏做一牀被子,然後用自己的身體温暖自己的牀,用自己的孝心温暖自己的心。由此,被人們譽為“大話西遊暖席黃翔”。

如今,“最美最孝順的少年”也搬上了熒屏,成了一個好故事。他們的故事傳遍了大江南北,感動了成千上萬的中國人。吳林香,一個12歲的女孩,作為中國第一個“最美麗的孝順少年”被推出,讓更多的人知道了山裏的孝順少年。有突發事件,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面對患有癌症的母親、癱瘓的祖母、右手殘疾的祖父和年幼的弟弟,小吳林香經受住了生活的考驗。她努力學習,用柔弱的肩膀撐起這個破碎的家。她不怕苦,通過苦來尋求幸福。她每天早上黎明前起牀,一直忙到晚上11點才睡着。雖然累了,但她總是面帶微笑。

逆境中的孩子早當家!雖然他們很年輕,但他們知道如何體貼、孝順和分享。他們是孝順和尊重長久的好例子。

如今,我們已經成為幸福的一代,沐浴在家庭的温暖中,享受着父母的關愛。我們父母在外打拼,努力改變家庭經濟,提高生活質量;我們的父母在家好好照顧他們,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而傷透了心。他們沒有遺憾。

同學們,面對父母長輩為我們所做的一切,我們認為這些都是理所應當的。有些人甚至不同意。很多案例反映出現在的青少年不理解父母的痛苦,不關心父母的感受,不認同父母的教導,性格叛逆,離家出走,甚至以極端的方式結束生命?

父母傷了他們的心,我們卻傷了他們的心。這些表現表明,我們正在失去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同學們,傳承美德,孝順父母,尊重長久,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學會照顧自己,減少父母不必要的擔心;學會做家務,減輕父母的沉重負擔;學會關愛長輩,送一句問候,遞一杯熱茶,揉揉肩膀,捶背。細微的動作足以讓他們感到無比欣慰。告別刁蠻任性,遠離危險和傷害,不要讓父母因為我們而煩惱、擔心、難過。這是對父母最大的孝心。

“但是一英寸長的草有多少愛呢?得到三春暉”。讓我們用寸草不生的心來孝敬父輩,讓我們攜手共進,陪德爭做孝順的少年!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

第5篇

常言道:“慈鴉尚還哺,羔羊猶跪足”。人不孝其親,不如禽與獸。是啊!小烏鴉還懂得吧食物吐出來給父母吃,羔羊吃奶的時候還知道跪着想母親表示感謝;人要是不孝敬他的雙親,就連禽獸也不如啊!

是誰給予我們的生命?是誰一把屎、一把尿地把我們拉扯大?又是誰把我們撫養成人,教給我們許多做人的道理?是父母!他們把我們帶到了這美麗、可愛的世界上。特別是母親,十月懷胎,辛辛苦苦的'。自從我們來到這人世間,父母又要給我們換尿布,餵我們吃飯,教我們學説話,學走路。如果有人問我的啟蒙老師是誰?我會毫不猶豫地説:“是父母!”等到大一點,父母就教給我們一些道理,送我們上學,讓我們有更好的教育。而且,父母每月還要給我們零花錢。可我們卻不知好歹,亂用零花錢,一點都不瞭解父母的心思。當我們做錯事惹父母生氣時,父母就會教育我們;當考試取得好成績時,父母就會獎勵我們;當衣服弄髒時,是父母用雙手把它洗得乾乾淨淨;當我們考試考砸時,父母就會鼓勵我們下次再努力;當我們……

父母給我們的東西實在太多太多了,他們在我們身上下的功夫也太多太多了。父母對我們的愛凝聚了他們多少血汗!他們也不希望得到什麼,只希望自己的兒女好好做人,父母也就心滿意足了!

父母對我們的愛是無私的,父母默默地為我們操勞。如果你很細心,就會發現父母的臉上多了一絲皺紋,父母的頭上多了一絲銀髮。父母對我們的愛比山還高,比海還深。所以,我們現在要好好孝敬父母,哪怕幫媽媽做做家務,給他們沏杯熱茶,把好吃的留給父母吃等等。而且現在要好好學習,不辜負父母對我們的期望,長大以後好好報答父母,好好孝敬父母!

“孝敬”是每個少先隊員所要做到的,都應該做到,就像晉朝文學家李密那樣,我一定好好孝敬父母!

第6篇

大家好!尊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每一位中華兒女都應將敬老愛老的傳統發揚光大。記得有人説過,童年是一幅畫,少年是一個夢,青年是一首詩,中年是一篇散文。回首人生,老年人是一部歷史;把握今朝,老年人是一面旗幟,憧憬未來,老年人是一道風景。在過去的日子裏,老人們為這個社會的建設嘔心瀝血,任勞任怨,灑下了辛勤的汗水,做出了無私的奉獻,我們為有這樣的老人而感到自豪。

現在我們大多數同學都是獨生子女。部分同學在家裏都是小皇帝、小公主,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但是,我們要知道百善孝為先。在春秋時期,孔子最有名的弟子子路,小的時候,由於父母體弱多病,家裏很窮。有一次,父母想吃米飯,可家裏一粒米也沒有,怎麼辦?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裏的山路,從親戚家裏揹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他是個孝順的孩子。

我國的開國元勛——陳毅元帥,即使自己作了元帥,可還是親自為自己病弱的母親洗衣洗褲,從來不要自己的下屬去做,難道他不是尊老愛親的楷模嗎?

因些,作為一個新世紀、新時代的國小生、不能只停留在思想和口頭上,而要付諸實際行動,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比如説:當爸爸媽媽辛苦勞動的時候主動端茶遞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以減輕他們的負擔。我認為這就是尊老愛幼的開始。還有,在社會的大環境中,我們雖然能力不大,但也應該有所作為。比如説:當我們看到白髮蒼蒼的老人不小心摔了一跤,旁邊的人卻視而不見﹑無動於衷的`時候,我們可以主動跑上前扶起老人,如果摔傷了,還可以扶他到醫院去;總之,每一次充滿愛心的行動,每一次尊老愛親的行為,雖然看起來微不足道,甚至毫不起眼,但只要我們堅持不懈,持之以恆的做下去,就必將起到榜樣的作用,在無形中可以感動和潛移默化周圍的人們。如果全社會的人都能養成尊老愛親的優良品質,那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將會更和諧,更融洽,更親密,人間將到處充滿愛。

第7篇

小時候,我的爸爸常在雷鳴電閃時將害怕雷鳴的我一把擁入懷中,媽媽會輕柔地拭去我眼角因驚嚇流出的淚水,在那時的我眼裏,爸爸像山一樣高大安全可靠,媽媽如水一般温柔美麗慈祥。但是,隨着我的逐漸長大,我驚訝而悲哀地發現,爸爸老了,他的鬢角已泛起了白霜,昔日英俊的臉龐也因勞碌而憔悴;媽媽也老了,再好的化粧品也掩蓋不了她臉上事事操心的疲憊,曾經白皙的`皮膚也在時光的打磨下日漸暗黃……

每一次每一次,當我看到爸爸媽媽身上這些明顯的變化時都會心底發酸。父母用他們的蒼老,換來了我的青春;父母用他們的辛勞,換來了我的成長。父母可以記得我們成長中的點點滴滴,可以將所有的感情和金錢毫不猶豫地投入到我們身上。而對於父母,我們可曾經注意到父母何時有瞭如雪的白髮、滿臉的皺紋和脱落的牙齒?可曾經注意到父母心中出現的孤獨,疲憊與悲傷?這樣孝心缺失的狀況,是多令人痛心啊!

百善孝為先,孝道是一切道德的根本。在生活中常見孝敬父母的感人事蹟,被評為“浙江孝賢”的紹興女孩曹秋芳,從4歲開始便照顧因病癱瘓的母親。她説:“這是我自己的媽媽,我沒有怨言。”在她8歲時,為了方便照顧母親,曹秋芳開始“背”母上學。這一背就是11年。曹秋芳的孝心滋潤了母親的病體,戰勝了可怕的病魔,曹秋芳的母親在卧牀十多年之後,竟奇蹟般地能下地走路了!而河北省廊坊市女孩崔彤,父親突遭車禍,成了植物人,12歲的崔彤每天放學回家後便守在父親牀頭,不停地給他唱歌説話。在這樣真誠的孝意之下,崔彤的父親在飽受三個月病榻之痛後竟恢復了生命意識,創造了一個生命的奇蹟!

同學們,或許父母給不了你榮華富貴,給不了你錦衣玉食,但他們給予了你比榮華富貴和錦衣玉食更重要的東西,他們無時無刻都在為你而奮鬥、努力。“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付出的永遠比天高,比海深,或許我們現在甚至未來都無法回報盡父母對我們的愛,但作為晚輩,應讓孝德永駐我心,努力讓父母在精神上明白我們對他們的愛與孝敬,使他們能生活得更開心,更幸福!

最後,讓我用一首小詩來結束這次演講:孩子!當你還很小的時候,我花了很多時間,教你慢慢用湯匙,用筷子吃東西,教你係鞋帶,扣扣子,溜滑梯教你空衣服,梳頭髮,擦鼻滋孩子!如今,我的腳站也站不穩,走也走不動,所以,請你緊緊地握着我的手,陪着我,慢慢的,就像當年一樣,我帶着你,一步一步地走。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