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遺產導遊詞4篇 探祕世界文化遺產:一場尋找歷史和文化瑰寶的旅程

來源:巧巧簡歷站 2.66W

世界文化遺產是人類價值觀的集大成之作,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見證。作為旅遊者,走訪這些體現人類創造力、智慧以及文化多樣性的遺產,不僅是一次旅行,更是一段文化之旅。本文將為大家帶來一些精彩的世界文化遺產導遊詞,幫助讀者更好地瞭解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

世界文化遺產導遊詞4篇 探祕世界文化遺產:一場尋找歷史和文化瑰寶的旅程

第1篇

各位遊客:大家好,今天由我來擔任你們的導遊員。我叫梅俊波,歡迎來到中國十大名勝古蹟之一的萬里長城。它是中國偉大的軍事建築,它規模浩大,被譽為古代人類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蹟。它主要景觀有八達嶺長城、慕田長城、司馬台長城、山海關、嘉峪關、虎山長城、九門等。

今天我們到的是八達嶺長城。它是長城中保存最完好,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段。這裏是重要的前哨,海拔高度1015米,地勢險要,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站在長城上,往遠處看,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大家請看,這牆和地面都是用巨大的條石和城磚築城的,再請向右邊看,城牆外沿有兩米多高的垛子,垛子上有射口和瞭望口,供瞭望和射擊用。大家請繼續往前走,那一座座方形的城台,打仗時城台之間可以互相呼應。聽了這些,長城肯定在你們的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影像吧!

這萬里長城還有一個動人傳説—孟姜女哭長城。據説新郎範喜良新娘孟姜女正要入同房時,被官兵抓去到長城做工了,好端端的喜事變成了一場空。孟姜女悲憤交加,曰夜思念丈夫。她想在家裏乾着急,還不如去長城找他,一路上不知經歷了多少風霜雨雪,跋涉過多少險山惡水,憑着頑強的毅力,憑着對丈夫深深的愛,到達了長城。卻始終找不到丈夫,詢問起民工有沒有範喜良。民工説:“已經死了,屍首已填了城腳。”孟姜女聽到這個惡耗大哭起來。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昏地暗,連天都感動了,越來越陰沉,風越來越猛,只聽見“嘩啦”一聲,一段長城被哭倒了…這個傳説有趣嗎?

接下來大家自由活動,一小時後到這裏集合。活動期間,你們要注意安全,不要把塑料袋、礦泉水瓶、廢紙、果皮等亂扔,要保護長城的整潔。

天色已經不早了,今天的遊覽到此結束。明天還有更美的風景等着我們,希望各位好好休息,養精蓄鋭,我們明天見。

世界文化遺產導遊詞4篇 探祕世界文化遺產:一場尋找歷史和文化瑰寶的旅程 第2張

第2篇

故宮的四個城角,每一個角上有一座九樑十八柱七十二條脊的角樓,建造的可好看了。這四座角摟是怎麼蓋的呢?北京有這麼個傳説——

明朝的燕王朱隸在南京做了永樂皇帝以後,因為北京是他做王爺時候的老地方,就想遷都北京,於是就派了親信大臣到北京蓋皇官。朱隸告訴這個大臣:要在皇宮外牆——紫禁城的四個犄角上,蓋四座樣子特別美麗的角樓,每座角樓要有九樑十八柱七十二條脊。並且説:“你就做這個管工大臣吧,如果修蓋的不好是要殺頭的”管工大臣領了皇帝的諭旨後,心裏非常發愁,不知如何蓋這九樑十八柱七十二條脊的角樓。

管工大臣到了北京以後,就把八十一家大包工木廠的工頭、木匠們都叫來,跟他們説了皇帝的旨意,限期三個月,叫他們一定要按期蓋成這四座怪樣子的角樓,並且説:“如果蓋不成,皇帝自然要殺我的頭,可是在沒殺我的頭之前,我就先把你們的頭砍了,所以當心你們的腦袋。”工頭和木匠們對這樣的工程都沒把握,只好常常在一塊琢磨法子。

三個月的期限是很短的,一轉眼就是一個月了,工頭和木匠們還沒想出一點頭緒、一點辦法來,他們做了許多樣型,都不合適。這時候,正趕上六七月的三伏天氣,熱得人都喘不上氣來,加上心裏煩悶,工頭和木匠們真是坐也不合適,躺也不合適。有這麼一位木匠師傅,實在呆不住了,就上大街閒遛去了。

走着走着,聽見老遠傳來一片蟈蟈的吵叫聲,接着、又聽見一聲吆喝:“買蟈蟈,聽叫去,睡不着,解悶兒去!”走近一看,是一個老頭兒挑着許多大大小小秫秸編的蟈蟈籠子,在沿街叫賣。其中有一個細秫秸棍插的蟈蟈籠子,精巧得跟畫裏的一座樓閣一樣,裏頭裝着幾隻蟈蟈,木匠師傅想:反正是煩心的事,該死的活不了,買個好看的籠子,看着也有趣兒,於是就買下了。

這個木匠提着蟈蟈籠子,回到了工地。大夥兒一看就吵嚷起來了:“人們都心裏怪煩的,你怎麼買一籠子蟈蟈來,成心吵人是怎麼着?”木匠笑着説:“大家睡不着解個悶兒吧,你們瞧……”他原想説你們瞧這個籠子多麼好看呀!可是他還沒説出嘴來,就覺得這籠子有點特別。他急忙擺着手説:“你們先別吵吵嚷嚷的,讓我數數再説。“他把蟈蟈籠子的樑啊、柱啊、脊呀細細地數了一遍又一遍,大夥被他這一數,也吸引得留了神,靜靜地直着眼睛看着,一點聲音也沒有。

木匠數完了蟈蟈籠子,蹦起來一拍大腿説:“這不正是九樑十八柱七十二條脊麼?”大夥一聽都高興了,這個接過籠子數數,那個也接過籠子數數,都説:“真是九樑十八柱、七十二條脊的樓閣啊,”

大夥兒受這個籠子的啟發,琢磨出了紫禁城角樓的樣子,燙出紙漿做出樣型,最後修成了到現在還存在的角摟。

第3篇

尊敬的女士,先生們,今天,我們來遊覽著名的風景名勝區,頤和園,希望大家旅途愉快!

頤和園在北京西北部海淀區境內,是我國保存最完整、最大的皇家園林,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遊覽勝地之一,屬於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頤和園的面積達290公頃(4350畝),其中水面約佔34。整個園林以萬壽山上高達4米的佛香閣為中心,根據不同地點和地形,配置了殿、堂、樓、閣、廊、亭等精緻的建築。山腳下建了一條長達728米的長廊,猶如一條彩紅把多種多樣的建築物以及青山、碧波連綴在一起。整個園林藝術構思巧妙,在中外園林藝術史上地位顯著,是舉世罕見的園林藝術傑作。

請大家在遊覽時注意事項:不要在牆上亂塗亂畫亂刻,不要亂丟果皮紙屑,不要隨地大小便!

著名的頤和園主要是由昆明湖和萬壽山兩部分組成。總面積290多公頃。萬壽山上依山而建的佛香閣、銅亭,臨湖畔建的千米長畫廊、昆明湖中的十七孔橋和石舫等都是大家必到的景點。頤和園坐落在北京西郊,離城約0公里。

頤和園前山的正中,是一組巨大的建築羣,大家看這自山頂的智慧海,往下為佛香閣、德輝殿、排雲殿、排雲門、雲輝玉宇坊,構成一條明顯的中軸線。在中軸線的兩邊,又有許多陪襯的建築物。順山勢而下,又有許多假山隧洞,大家可以上下穿行。這是頤和園的後山,其設計格局則與前山迥然而異。前山的風格是宏偉、壯麗,而後山則是以松林幽徑和小橋曲水取勝。

大家來看!頤和園的大門,它稱為東宮門。以東宮門內的仁壽殿為中心的一組建築物,是當時的政治活動區。

大家知道嗎?排雲殿,是前山最宏偉的一組宮殿式建築羣,是慈禧在園內過生日時接受賀拜的地方。長廊,共273間,全長728米。它北靠萬壽山,南臨昆明湖,在長廊上漫步,可以欣賞湖山的景色,而且長廊的每根枋樑上都繪有彩畫,可供觀賞。

請大家過來,這就是仁壽殿,是慈禧、光緒在頤和園居住期間朝會大臣的場所,殿內陳列着許多貴重文物。樂壽堂,是慈禧在園內居住的地方。室內的陳設,基本上保持當年的面貌。庭院裏栽種了幾株珍貴的玉蘭,並點綴着一塊名為青芝岫的巨大的山石。

請大家看,這就是十七孔橋,長50米,寬8米,是園內最大的一座橋樑。橋的造型優美。它西連南湖島,東接廊如亭,不但是前往南湖島的唯一通道,而且是湖區的一個重要景點。頤和園共有各種建築3000多間,遊覽頤和園,除了園林以外,觀賞各種古代建築物也是重要的內容。

這條蜿蜒曲折的西堤猶如一條翠綠的飄帶,縈帶南北,橫絕天漢,堤上六橋,婀娜多姿,形態互異。煙波浩淼的昆明湖中,宏大的十七孔橋如長虹偃月倒映水面,涵虛堂、藻鑑堂、治鏡閣三座島嶼鼎足而立,寓意着神話傳説中的“海上仙山”。

這美麗的頤和園,位於山水清幽、景色秀麗的北京西北郊,原名清漪園,始建於公元750年,時值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盛世——————“康乾盛世”時期;860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清漪園被英法聯軍燒燬;860年,清政府挪用海軍軍費等款項重修,並於兩年後改名頤和園,作為慈禧太后晚年的頤養之地。從此,頤和園成為晚清最高統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動中心,是中國近代歷史的重要見證與諸多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地。

今天的遊玩到此結束,感謝大家參觀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頤和園,祝大家愉快,希望大家能把遊覽頤和園的快樂心情帶回去和家人一起分享,請走好!

第4篇

今天,我們將參觀舉世聞名的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秦兵馬俑博物館位於西安市以東35公里處。法國總統希拉剋曾留言説過:“世界上原有七大奇蹟,秦兵馬俑的發現,可以説是第八大奇蹟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過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過中國。”987年2月,秦始皇陵及秦始皇陵兵馬俑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被稱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

秦始皇於公元前259年生於趙國國都邯鄲。3歲繼承了王位。22歲舉行加冕禮親政並平息了嫪毐呂不韋的叛亂。從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0xx年,用xx年的時間滅亡了東方六國,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長達500多年各諸侯國割據稱雄的混亂局面,建立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王朝——秦。為封建社會經濟、政治、思想文化的迅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秦始皇認為自己“功高三皇,德過五帝”於是各取一字稱皇帝,並希望子孫千世萬世,於是自稱始皇帝。為了鞏固統一,加強統治,他建立了以自己為中心的三公九卿官僚制度,以郡縣制取代分封制,同一法律、文字、貨幣和度量衡,統一車軌,修馳道;統一思想,焚書坑儒;北擊匈奴築長城,南平百越修靈渠,這一系列的措施,對後世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公元2xx年,秦始皇在第五次出巡中,暴病死於河北沙丘,同年葬於臨潼驪山的陵墓之中。

秦始皇帝陵南靠驪山,背面與渭水相鄰。驪山風景如畫,綠樹成蔭。現在我們就來到了秦始皇陵,我們看到的這個巨大的封土堆,就是秦陵了。

秦兵馬俑博物館是我國最大的遺址性專題博物館。展出的文物距今約20xx年的秦兵馬俑和銅車馬。秦俑坑是974年時,由西楊村的幾個農民在抗旱打井時意外發現的。考古學家根據發現時間的先後,把它們編為一、二、三號坑。秦兵俑出土後,以其嚴密的軍事組織,雄偉壯觀的氣勢,精美的雕刻藝術,深厚的文化內涵征服了世界,被譽為“xx年2月秦始皇兵馬俑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總面積為2萬平方米。有陶俑、陶馬8000多件。是一座龐大的地下軍陣,也是一座重要的古代藝術寶庫。秦俑坑是秦軍的縮影,它生動的再現了當時秦國兵強馬壯的威武場面。李白在詩中描寫的“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即時對秦軍的氣勢作了生動的描寫。

我們現在來到的就是一號坑,它是三個俑坑中面積最大的一個。它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深5米,面積4260平方米,相當於兩個足球場的面積。一號坑是由步兵和車兵組成的軍陣。所謂軍陣就是部隊在作戰或駐守時的一種排隊的方式。一號坑是以長方陣的排列方式,由前鋒、主體、側翼、後衞四部分組成。我們現在所看到面東而立的就是前鋒部隊。它一共是3排,每排70件,共20件。南、北、西端各有一排面外而立的武士俑是側翼和後衞,他們是為了防止敵人旁敲側擊和從背後偷襲。中間有38路面東而立的縱隊,是由步兵和騎兵組成,構成了整個軍陣的主體。參觀到這裏,可能就有人要問了,他是怎樣製作的呢?我們説親用的製作可以用四句話來形容:“模塑結合、分段製作、入窯燒製、出窯彩繪。”他們是以泥土為原料,模塑結合,再輔以推,捏、刮、刻等技法。温度一般在950—050攝氏度之間。

三號坑位於一號坑以北25米處。面積為xx,但是表面並沒有生鏽,至今仍然是鋒利無比。在它剛剛出土時,專家們曾經用它一次劃透了xx年代由德國人發明。另一種是化學鍍鉻,在我國兩千多年前就已經發明出來了,這一點實在是令人歎服!

下面我將要帶領大家前去欣賞的是被譽為“奇中之奇,寶中之寶的秦陵彩繪銅車馬。

如果説秦俑坑是大中顯武的話,那麼銅車馬展廳就是小裏透文了。前面的一號車為“高車”。總重為06公斤。後面的這輛為“鞍車”總重24公斤。

我們再來看一下二號車上的華蓋。華蓋最厚處為4毫米,最薄處為2毫米。銅車馬採用了鑄造、鑲嵌、焊接子母扣連接而成的。最為廣泛的是子母扣連接,也就是我們今天所採用的手錶鏈的連接方法。像馬龍頭就是由一節金管,一節銀管,採用子母扣連接而成的,裝飾的是纓絡,採用了青銅拔絲法。他們是迄今為止考古史上發現的形體最大、構造最複雜、製造最精美、駕系關係最完整的銅車馬被譽為“青銅器之冠”。

我的講解就到這裏結束了,希望我有限的講解內給大家帶來無限的收穫和快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