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家長的心得體會7篇 國小教育:家長的智慧指南

來源:巧巧簡歷站 3.09W

這是一篇關於國小家長的心得體會的文章。家長是孩子成長道路上最重要的陪伴者和引路人,他們經歷了孩子國小階段的學習、成長、挑戰,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感悟。本文將分享一些國小家長們的心得體會,希望為其他家長提供一些啟示和幫助。

國小家長的心得體會7篇 國小教育:家長的智慧指南

第1篇

下班回到家中,兒子見着我就喊:“爸爸,爸爸,你知道‘覆水難收’這個故事嗎?我們來講講吧。”我開始以為,兒子看了成語故事的書(家裏有四本成語故事的書,版本都不同。)來考我呢?兒子看了腦筋急轉彎就經常來給我出這樣的題目。我説:“好啊,‘覆水難收’的故事,爸爸正好是知道的。這個主人公叫什麼來着?”兒子説:“有個叫朱買臣的人,家裏很窮,生活很困難,可是他非常愛讀書,但是他的妻子瞧不起他,嫌棄他,就離開了他。後來朱買臣當了大官回來了。他的妻子很想跟他和好,朱買臣就把一盆水潑在地上,説:‘要是你能把倒出去的水收回來,我就跟你和好。’”我高興地説:“成成講得不錯,是韓老師講給你們聽的吧。”可是接下來兒子卻説:“嗯,是啊,這個故事是説給了別人的東西就不能要回來了的。”

我連忙説:“不對,‘覆水難收’跟‘給了別人的東西就不能要回來了’的情況,有點不一樣。‘覆水難收’意思是倒在地上的`水難以收回。就是説有些事情已成定局,無法挽回。比如朱買臣的妻子當初看不起他,離棄了他,現在朱買臣當官了又想來跟他和好,這中欺貧愛富的做法是叫朱買臣無法接受的。這就像水潑到了地上是收不回來了的一樣啊!”兒子似懂非懂,點點頭,一臉迷惑,我想多解釋也沒用,就説:“走成成,我們再去看一個故事!”

於是我和兒子在電腦裏看了動漫姜子牙晚年得志的故事。完了,兒子説:“這個故事結尾跟韓老師講得是一樣的,前面的人不一樣。”我説:“是啊,這是商姜尚的故事,是‘覆水難收’的另外一個版本。就是那個‘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鈎’的故事,《史記》中有講到的啊,姜子牙釣到了西伯侯姬昌周文王這條大魚,你不記得?”兒子搖搖頭,已經沒有印象。”

我接着説:“沒事,現在你只要記得朱買臣,姜子牙和成語‘覆水難收’就成了,有些書的內容我們下次再複習複習。”

國小家長的心得體會7篇 國小教育:家長的智慧指南 第2張

第2篇

孩子是每個父母的寶,何如讓孩子在自己父母身邊在學校裏乃至將來在社會上健康成長和快樂生活,是我們每一個做父母的無法迴避的實際課題。

學校生活,要求孩子們樹立較強的集體觀念、時間觀念、遵守學校紀律和尊重社會公德。但孩子年齡小,貪玩的天性只是讓他僅懂得了這些道理,如果不經過持續得體的訓練和教育,那也不一定能獲得較好的結果。因此從孩子上幼兒園起,我便對孩子進行常規教育,對怎樣上課、怎樣回答問題、怎樣尊敬老師、怎樣團結同學處理同學之間的關係等等,都做了明確的要求。然後,時常教誨,孩子依舊不可能“事事洞察皆文章”,要不然,這個孩子也可能沒有童真童趣了。

我對孩子的教育,僅憑單純的講道理是不行的,孩子們都喜歡聽大人孩提時的故事,哪怕是最頑皮的孩子一聽講故事,馬上就會提起神來。我就抓住了兒子的這一好奇心理特徵,常常通過自身兒時的磨難對他進行適時的教育。

為了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我給他講當代著名科學家的事例,使他懂得學習應該認真、刻苦。孩子做作業時,難免有“螺絲屁股”現象發生。為了培養孩子靜心耐心的性子,孩子媽媽在他做作業時會靜靜看書陪讀,使之潛移默化地慢慢培養該靜則靜該動能動的行為習慣。

我們十分注重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團結友愛的精神,例如:孩子有時來告狀,説個別同學對他的東西比如玩具、圖書感興趣,乃至放學後叫他請客買吃的事情等。遇到這種情況時,我就會笑着對他説:你作為一個男同學,起碼要具備大方大度和廣納人氣的氣度,在你有能力的條件下,為什麼不做“好人”去成為一個“領袖”呢?接下來,孩子自己也笑了,孩子似乎明白了我的意思,我也就達到了教育目的`…….但反過來,我絕對不允許他有“那種”思想的存在,因為這是兩種“制度”下不可對等的要求,我告訴兒子,誰要有對等凡俗的計較,以後誰將會有凡俗的結果。

我總覺得,我們對孩子在道德建設上的培養有利於他德育上的幫助,教育和培養孩子尊重社會公德(如在公交車上讓座,給社會上那些乞討的同齡人或老年人施以幫助、殘疾人義演的贊助和汶川大震捐資等等)都能極大地培養他將心比心的同情心和對現有幸福生活感恩的心,從小幫助他樹立更大的自信心和將來對社會富有責任感。又比如説,我們在每月給我父母養老錢的時候,儘量讓孩子看到,要他知道他的父母不忘“生養之恩”。好幾次,孩子也會自然地“關心、催促”我們一月當中是否及時給他爺爺奶奶“孝順”錢了沒有。孝心從此在孩子幼小的心田催芽並茁壯成長。孩子雖小,尚在國小生之列,但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要一代人的素質有所提升,必須有二代人的付出,我們現在做父母的沒有理由不擔當起這個使命,樑老用《少年中國説》不無道理地説教了我們這個國度。

人都有自尊心,適度的表揚和批評,孩子辨明瞭是非曲直之後,我常用表揚他身邊某個學生夥伴道德品質、思想行為上的積極因素去影響和克服自己孩子身上存在的消極因素,寓批評於表揚之中,這樣有利於學生之間互相學習,達到取長補短的目的。

孩子模仿性很強,教師和家長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對孩子都起着潛移默化的影響。工作中我和孩子媽媽嚴格要求自己,處處以身作則,做孩子的表率。凡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我們首先儘量做到。如要求孩子對人講話要有禮貌,我就帶頭運用禮貌語言;要求孩子要愛護環境,我就帶頭做好環保工作,特別是我能整整七年義務打掃我們自己這個單元從頂樓6樓到一樓的樓道衞生。

日子過得真快,雖然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但我們忙得高興,累得有意義,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更加努力工作,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使我的兒子在成長中也躍上一個更新更高的台階。

第3篇

開會,幾乎已經和吃飯、睡覺一樣的單調、宂長、循環、無奈,周而復始而又不可或缺,只是參加家長會,邁向學校的腳步,是來自於孕育生命的萌動,是來自於養育生命的渴望,是來自於試圖窺探孩子另一面生活的焦灼或釋放。20xx年3月23日下午,參加了孩子所在的三七班的家長會,又聽了學校特為家長們舉辦的專家報告會,不覺將湧動的一些思索、體會書寫如下,以貽大方。

一、家長會是最重要的會,沒有藉口不參加。在我看來,家長會是主題最單一集中、目的最崇高的會議。家長會就是通過家、校的溝通、交流,協調家長和老師的教育行為,共同使孩子更好地向着真、善、美的方向發展。對家長來説,這是一個瞭解老師、班主任班級教育思想、班級教育狀況和自己孩子班級表象情況的最好的機會,是矯正家長家庭教育思想和行為的最好機會。每一個把孩子放在心中的家長,沒有什麼理由不參加的。在本次家長會上,我瞭解到班級裏有很多優秀的孩子,他們善於表現自己,這是我的孩子所欠缺的;我瞭解到有那麼幾個孩子,他們有很強的自主學習能力,這是我的孩子所不足的;我也看到,ppt上,我的孩子在英語學習進步者名單裏,我知道了他在班級所處的水平,同時為他的進步感到欣慰;我也從家長的詢問中,知道了孩子畫畫和寫字的優點,我為他堅持愛好並有所進步而偷偷地開心。在本次班會上,我還知道了有那麼些家長,他們有出色的家庭教育方式,也知道了有那麼些家長為這個班級默默地做了許許多多的事兒。

二、培養孩子的責任心、進取心是當務之急。班主任劉老師在仔細地剖析了現階段班級孩子們表現出的令人堪憂的`思想和行為,深深地觸動了在座的每一位家長,而我更是如沁心扉:孩子太依賴父母,學習缺乏主動性,是啊,每晚妻子都要陪着孩子做作業,幾乎每一道題都是在催促聲中完成的;孩子缺乏競爭意識,可不是嗎,很少看到有大角牛一樣的衝勁,成績排在中間也不着急,不當第一也覺得無所謂;再就是懶惰,可不就説準了,就是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主兒,玩起電腦來,喝水都要讓我端來。劉老師在講述完孩子們這些表現之後,笑容可掬地一句追問:誰之過?真是當頭棒喝、醍醐灌頂。我們家長是該在培養孩子的責任心、進取心上要有所為了:監督孩子每天整理好書包,帶齊當天的課本;該孩子做的事,家長就不要代勞了,如,應該注意到買輕一點的書包,而不是家長幫孩子背書包;要創設一定的活動來培養孩子的責任心,例如讓孩子嘗試負責某一項小家務事,讓孩子也參與到家務勞動中來,讓孩子體驗父母的辛勞,等等。當我寫到這兒的時候,孩子剛好要出去玩,因為有昨天開完家長會回家後我給他提到了這方面的事兒做鋪墊,所以當我要求他將垃圾打包帶出去後,他高興地做了。對我來説,該放手了。

三、給夢想插上翅膀。班級會後,家長一起到學校階梯教室聆聽了中國關工委白老師關於“激發孩子持續的學習動力”演講報告會。白蓉老師從“培養孩子的夢想”、“改變方法才能改變命運”、“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讓孩子懂得感恩”等三個方面講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白老師並且為我們這些家長們提出了“給孩子提供一個安靜獨立的學習空間”、“讓孩子多讀書”等來自她親身體驗的建議。從白老師講述的典型事例中,我深深地體會到:在孩子的內心深處種下一顆夢想的種子是多麼的重要;當孩子有了夢想以後,我們家長要及時地為孩子的夢想插上一雙隱形的翅膀,這又是多麼的重要啊!白老師還告訴我們:在賞識的目光中成長的孩子是自信的、明亮的、陽光的,像花朵一樣綻放的。

在我頻頻的頷首中,我似乎忘卻了這是在開家長會,我真的以為這是一次密友邂逅的交談,是空山翠林中的禪修。

“家長的重視會讓孩子增加信心,提高孩子學習的積極性。”這是另一個班主任陳老師的話,我私下覺得用它作此文的結尾非常的妥當。

第4篇

每次開完家長會都會有很大收穫,這次更是受益匪淺。由鄧校長在禮堂裏為我們開講:“關於家庭教育的感悟”為今次家長會主題!我自己也把自己感悟簡説説吧!孩子是看着我們背影長大的,我應首先在教育孩子上應該做到以身作則,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對事物處理方式,待人接物的態度等。如果我要教育孩子做一個有修養,那麼首先我要自己表現出有修養,要做出自己該對社會和諧行為的人!如果我要教育孩子愛學習,那麼我自己就要做一個愛學習為樂的人!

聽完鄧校長的接着各班回到各班由班主任給我們召開會議。關老師都向家長們通報了孩子們的學習情況,也建議家長們多關注孩子的學習,以及督促孩子將作業保質保量等。關老師也把現時低年級經常會出現一些的'問題“如何幫助孩子達成專注”同家長們共同一起探索學習!也講了一個案例,其實這個案例中的問題基本上是現時每個低年級孩子的問題。孩子上課特別容易分心,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環境吸引走神等等!我們也在這些問題上與家長們進行溝通交流,也學到了如何教育孩子的一些方法,關老師也和我一起尋找出專注力不集中的原因!我也認真反思自己過去對孩子的教育存在問題!

感謝校方給予我們一個家長會。家長會可以説是拋磚引玉,引導家長們如何更好地去掌握教育方式方法來輔助學校一起教育幫助孩子學習成長,通過家長會方式讓我們家校共同溝通良好方式形成合力,共同實現孩子全面健康成長!

第5篇

11月19日晚上6點30,天空下着小雨,我們401班的家長們如約來到學校參加家長會。作為孩子的家長,大家對學校開家長會有着一種特殊的情懷,期盼開家長會,可以更進一步瞭解孩子在學校的各種表現,聽任課老師分享孩子們的學習、成長以及以後生活中的引導等。

來到教室,環境優美,屏幕上播放着孩子們本學期的回顧和反饋,“進退場和廣播操比賽”、“有聲有色農博會”“農事早知道”、“秋遊八卦田”、“戰勝拖延講座”等……畫面很温馨!一開始我沒找到孩子的座位,出門前寶貝交代她在三大組,以為她會坐在第三排,後來經過宋老師的提醒,她在三組一排。我很吃驚,原來我家寶貝近視了,我一直沒發現。是宋老師細心的安排照顧着我家孩子的近視呢,心裏是滿滿的感動!

家長會開始了。首先,是數學金老師的'家校交流環節,簡明扼要。接着,是班主任宋老師分享孩子的成長教育。感激宋老師對自己的學生要求嚴格,體現在學習方面,對孩子的日常行為上也是這樣。這不,為了幫孩子改掉壞習慣,家長會上還對家長們提出了一些要求。我覺得,如果不是責任心強,哪個老師願意花費這些心思呢?用具體的例子指出學生學習中的不足之處,如何改進,家長如何配合等,避免了泛泛而談。用視頻的方式播放名家于丹老師的講座,讓專家直接現身説法,使在座的各位家長都有身臨其境的感受,讓我們每一位家長身上多了一份責任,多一點時間和孩子在一起,多一些溝通!最後,班主任給我們家長了一個大大的驚喜,精心錄製了班上每個孩子的視頻發言,讓在場的每位家長以非常不同的方式聽到了自己的孩子發自內心的對爸爸媽媽想説的話。讓多位家長聽後非常感動,感動之餘,家長們也給孩子寫了段心裏話,表達了對孩子的愛。這極大的促進了親子之間的關係、家校之間的感情聯繫。為這次視頻播放點贊!

通過交流,師生關係非常融洽,我們401班在宋老師的帶領下,班風正,學風濃,各方面表現令人滿意,是個優秀的班級。在這裏我想再次對辛勤付出的全體任課老師們説一聲:謝謝你們!謝謝老師對我們每個孩子傾注了愛心和心血,謝謝你們的奉獻,我們大家都愛你!!

第6篇

愛因斯坦説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並非僅僅從責任感產生,而是從對客觀事物的愛與熱忱產生。”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説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好之”、“樂之”方能有高漲的學習熱情和強烈的求知慾望,方能以學為樂,欲罷不能。也就是説,一個人只有對其所做的事情有興趣,才會以積極的姿態對事物進行不斷地探索,只有對所做的事情感興趣,才會有源源不竭的動力,才會在探索的過程中永葆昂揚的鬥志,身在累中不知累,在外人看來苦燥無味,辛苦無比,但對其本人來説卻其樂融融。

愛迪生就是一個好例子。這位未曾進過學校的送報童,後來卻使美國的工業生活完全改觀。他幾乎每天都卧在他的實驗室裏,辛苦工作18個小時,在那裏吃飯、睡覺,但他絲毫不以為苦。“我一生中從未做過一天工作,”他宣稱,“我每天樂趣無窮。”

可見一個人如果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就會投入全部的精力,雖辛苦萬分,卻其樂無窮。孩子的學習也是如此,孩子如果對某一學科感興趣,那就無需外力推動,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廢寢忘食,想盡千方百計學通、學透、學深。教師、家長深諳興趣的作用,因此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總是想盡千方百計、採取各種措施想法激起孩子們的興趣。隨手翻開教育類的報刊、雜誌,幾乎都能找到有關如何激發孩子興趣的文章;把類似於“激發孩子興趣”的字眼打入網上搜索框,馬上便會搜到幾十萬相關的網頁……但是,在現行的實踐中,人們似乎總是把重點放在如何“引起”孩子們的興趣、“激發”孩子們的興趣上,卻忽視了對孩子興趣的持續培養,使得孩子的很多興趣曇花一現,不能持久,因而無法長久地、甚至終生地促進孩子的學習進步與事業的成功。

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能只是激發孩子們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培發現孩子興趣、培養孩子的興趣,讓興趣成為孩子內在需求。

在對待孩子的興趣問題上,首先我們應該以科學的態度承認,就像人的體質、人的性格一樣,人的興趣有着天生的差異:有的人天生愛音樂,有的人天生愛美術,有的人天生好讀書……就是對同對音樂感興趣的人,方向也是不一樣的:有的人痴迷於唱歌;有的人迷戀於彈琴;同是愛好樂器,有的人對二胡情有獨衷,有的人對小提琴愛不釋手……

其次,人的興趣並非一成不變的,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孩子的興趣會隨着時間、環境的變化而不斷地變化着。他們時而曲不離口,時而拳不離手,時而對大自然的昆蟲情有獨衷,時而對抽象的.數學如沐春風……他們的興趣就像六月的天,娃娃的臉,一天不知變幾變。

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家長在培養孩子興趣的過程中要細心觀察,認真分析,在孩子各種各樣的興趣背後分理出孩子天生的、潛在的、真正的興趣之所在,加以引導、培養,幫孩子點燃起興趣之火,鼓勵孩子將興趣不斷地持續下去,給孩子興趣提供可持續發展的空間,不斷為孩子的興趣之火添柴續風,使孩子的興趣之火漸漸燎原。

在教育過程中,要反對兩種傾向:一方面要反對把興趣強加給孩子的現象,為了考試加分,讓孩子學鋼琴、考等級;讓孩子上奧數班,去競賽……為了加分,強迫孩子去“興趣”,結果只能適得其反……另一方面更要反對為應試而扼殺孩子一切興趣,不論孩子多麼愛好,凡與考試、升學無關的事情統統砍掉,不允許孩子涉足……

教育家蔡元培也説過:“教育是幫助被教育的人給他能發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教育的天職就是發現孩子興趣所在,激發起孩子的潛能,為其天性的成長鋪平道路,掃清障礙,讓孩子的聰明才智漸漸顯露出來,讓他們的“天生麗質”得到完全、自由的發展。

有興趣,才會有動力,持久的興趣,才會產生持久的動力。一個人若終生對某種事情感興趣,那他最終會在這一方面取得成功。我們的教育,要探尋孩子的興趣,培養孩子的興趣,給孩子的興趣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讓孩子將興趣進行到到底!唯有此,我們培養的才可能不只是考試的機器,高分低能的庸才,在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培養出大批的愛迪生、華羅庚……

第7篇

自從到了國小高段,孩子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不再覺得開家長會是一件多麼光榮和好玩的事情。而我在每開家長會前也總是會有一些忐忑:每次在家長會中總會發現更多的不足,每次都會覺得做得遠遠不夠,為了理想的成績、能上更好的學校,需要做的是那麼多,孩子的學習態度不夠端正,孩子的成績不夠理想......所有問題都是讓我覺得:如果孩子現在不努力學習,不積極提高成績,那麼以後的選擇會很少,路會很艱難。於是,回家以後就開始增壓,孩子一開始也願意付出,但是周而復始就開始厭煩,消極抵抗,冷戰。

但今晚的家長會的主題和內容和以往完全不同,就像同行的各位媽媽説的:喝了一晚的雞湯。讓我們這些青春期孩子的家長原先惴惴不安的心得到一些安定,同時也給予了我們積極的行為指導。

開場于丹老師的講座就讓我開始反思:我有沒有教給章雨涵一些基本的社會常識,讓她為自己的行為、自己的選擇買單?有沒有教給她正確的行為規則?有沒有教她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更加嚴重的是我沒有為她力所能及的付出而給予她應有的尊重。

如果説于丹老師的講座讓我沉思,陳鶯老師的講座則讓我有太多的共鳴和代入感。

也許是章雨涵一直是一個心思細膩的孩子,而我通常無法理解她糾結的小事有什麼必要耿耿於懷。所以從四年級甚至更早開始,她在家裏開始慢慢地沉默,而我雖然有所感覺,但只認為是孩子成長的一段過程。然後走到今天,我突然發現如果她不説,我根本就無法瞭解她的想法,而她對我提出的要求更多的是------沉默。所以陳鶯老師的一句話如醍醐灌頂:“好的關係勝過好的教育。”

陳老師在演講中提出了一個問題:“您對孩子瞭解嗎?您做好準備了嗎?”仔細閲讀每一個問題,能有完全準確答案的真的很少,最近對章雨涵的關心實在太少。

於是我開始回看陳老師開場用了很長的篇幅講的故事,正視最後的小結:“人與人之間交往的關鍵在溝通,與人交往若是沒有相互交流和互相欣賞,即使給你天堂,也註定找不到快樂、自由、幸福的感覺。”就像與章雨涵的相處:我認為我給予她我能力範圍內最好的物質生活保障、足夠閲讀的書籍、舒適的房間,陪着她上各種興趣班,而她只需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用心學習就夠了。所以當我因為她成績不夠理想,做事不夠認真,對生活不夠細心而勃然大怒的時候她往往覺得很詫異,覺得我的怒氣莫名其妙不可理喻,最後的結果往往是我在一邊傷心傷肺地生悶氣,而她把自己關在房間裏,問題還是繼續存在。

這時候我忘了她“是一個人,是發展中的人,是有差異的發展中的人,是處在特定階段的有差異的發展中的人”。我喜歡的事情她並不一定就感興趣,我認為對她成長有好處而安排的一切,她並不能完全認同,她已經長大了,有獨立的思想不會再完全依附父母。而我每天喋喋不休的'在她耳邊説着“學習學習你要怎麼樣,生活你要怎麼樣”,完全是一個居高臨下的態度,一直都只有批評和指責教育,很少有肯定和鼓勵。

我記得在章雨涵三年級四年級初的時候有一個夢想是當歌唱家,當時我和她爸爸認為有夢想很好,但是你回來都不練習,怎麼可能會成為歌唱家?到了四年級下半學期,就再也沒有聽到她提起,現在再問她,她的回答是我不可能成為歌唱家的,那我就不想了。就是因為我們的批評和指責,而我們是她最親近和信賴的爸爸媽媽,她輕易的放棄了夢想,這時候想再鼓勵她堅持這個夢想已經晚了。

還好,最近章雨涵告訴我她以後要成為一個服裝設計師,陳老師在會上也恰好舉了一個相同的例子,讓我有章可循,學着不再為她安排一切,不要求她完全按照我的要求和方法完成任務,理解和尊重她的愛好,學會傾聽,學着溝通,給她設身處地的體諒和鼓勵,作為媽媽,需要學習的甚至比她還要多。

青春期已經不可抗拒的到來,孩子每一天都在成長,她需要的不僅僅是簡單的陪伴,陪伴的同時引導和喚醒孩子的成長才能陪着孩子走得更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