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先鋒事蹟個人感想2篇 疫境逆行者:個人感受

來源:巧巧簡歷站 1.23W

在疫情期間,一些優秀先鋒們的感動事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和敬佩。他們以堅定的信念和無私的奉獻精神,投身於抗擊疫情的行動中,為維護社會安全和公共健康作出了卓越貢獻。在這樣的背景下,思索這些先鋒事蹟所帶來的深刻感受,不僅讓我們對他們的勇敢和堅持心存敬仰,也激勵着我們為社會做出更多貢獻。

疫情期間先鋒事蹟個人感想2篇 疫境逆行者:個人感受

第1篇

在基層,有一羣人,他們身穿白大褂,忙碌在各個衞生室間,看病拿藥、打針輸液、包紮傷口,偶爾也會揹着醫藥箱進組入户。疾病面前,他們能給羣眾吃下“定心丸”;疫情防控,他們成了守護羣眾健康的“戰鬥員”。羣眾足不出户,街道格外冷清,他們卻踏上了戰“疫”征程 ,村醫“大白”成了最靚麗的風景。

小小的一枚黨徽,是中國共產黨員的標誌和象徵,帶上它,意味着亮明瞭身份,嚴於律己、恪守奉公便是使命。當前疫情防控牽動着每一個人的心,在這個特殊時期,防控物資尤其是口罩至關重要,安徽金寨縣桃嶺鄉趙院村村醫吳章學深深明白這一點。村幹部説這個村醫有點“倔”,衞生室防控物資被他安排的妥妥當當的,一天送出去幾個口罩、幾瓶消毒液,他都詳細記錄在登記簿上了,親戚來找他多拿幾個口罩,他絕對不會多給一個,但是一聽説有武漢返鄉人員被隔離觀察出不了門,他卻主動為他們送去口罩、體温計、洗手液等防護物資,並引導他們積極做好防護措施。他説:“目前防控物資比較緊缺,大家絕對不能浪費,要先給最需要的人”。自接到通知後,這位56歲的老黨員、老村醫,時刻堅守在工作崗位,隨時上門為外出返鄉人員和村民量體温,一有空閒,他更是冒着被感染的可能,挨家挨户宣傳疫情防控科學知識。在疫情面前,他用自己的堅定信念和政治品格,履行了一個黨員的職責

每天清晨,人們總會看到一個身影,騎着三輪車,一路向前,他是羣眾心中最可敬的村醫。金寨縣桃嶺鄉龍潭村醫師鄢德江,家住在高灣村,在複雜的疫情防控鬥爭中,每天天剛亮,他就從家出發,騎着那輛三輪車,向衞生室趕,疫情面前,他比以往起得更早,騎得更快。由於身有殘疾,他看病拿藥、測量體温的動作可能沒有那麼利索,但他總是耐心的囑咐看病羣眾要注意的方方面面。每天他還要騎着三輪車上門為武漢返鄉人員測量體温,送去防控物資,為了節約時間,中午就用微波爐加熱從家裏自帶的盒飯,這個春節裏,他放棄和家人的團聚,靠着一輛三輪車,堅持站在防疫的前列。

最近疫情防控形勢越來越嚴峻,每天晚上金寨縣桃嶺鄉桐崗村的衞生室總是亮着一盞白熾燈,村民們既感到暖心,又覺得很安心,因為有人在負重前行,默默守護。村幹部張忠洋説:“每次我值完班回去,吳孔勝醫生還在加班加點,我作為一個年輕人真的非常感動,他的精神確實值得我學習,本來還覺得一身疲憊,看到那盞白熾燈,我頓時又充滿了動力。”一個50歲的村醫,在基層一干就是30年,在疫情面前,他積極履行村醫職責,白天深入武漢返鄉人員家中監測體温、交代隔離事項,同時,還積極參與防疫宣傳,每家每户走訪、發放宣傳單及明白紙,晚上在村服務羣裏,普及防疫健康知識,接診一些普通病人。每天起早貪黑,沒有休息過一天,始終無怨。他説“既然選擇當一名醫生,就得擔負起我的責任。我是桐崗村的村醫,我就得對桐崗村羣眾的健康負責”。

金寨縣桃嶺鄉高灣村是3000多人的大村,進出村路口有7個,衞生室有2個,防疫任務較重。由於廖榮貴醫生對村民情況熟悉瞭解,工作經驗豐富,他就主動承擔了給羣眾量體温的工作。每天上午他身穿白大褂,帶上體温計,奔走於武漢返鄉的重點人員家裏,他仔細詢問、掌握情況,不顧個人安危,親自為他們測量體温,細心登記造冊,耐心宣傳疫情防控知識。每天下午他在兩個衞生室之間來回奔波,為一般羣眾量體温,發放防控物資。對於廖醫生的工作,鄉村幹部高度認可,但大家在誇讚他時,他卻謙虛地説:“這是我的本分工作,關鍵時刻,村醫不能當逃兵”。

在元宵節這個傳統的節日裏,按照金寨縣桃嶺鄉當地習俗要在故去的親人墳前“上燈”。今年的元宵節對桃嶺鄉桃嶺村衞生室的村醫汪有云來説,意義深重,因為這是她大兒子故去的第一個元宵節。按照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不能給去世的兒子“上燈”,在元宵節仍堅守崗位的她,只能發一條朋友圈來寄託哀思。汪有云的長子有先天性智力缺陷,但是她不離不棄,悉心照顧了30多年,另外她還要照顧孫子、孫女和90多歲的婆婆,本來家庭負擔就重,2019年10月,大兒子又突然離世,這對汪有云來説是個巨大的打擊,但是她在悲痛中依然把本職工作完成的很出色。疫情爆發後,她始終堅守在崗位,上門隨訪、測量體温、發放口罩,工作連軸轉的她連家都顧不上。她説:“在這個特殊時期,我不僅要為移風易俗起到示範帶頭作用,更要守護村民健康和平安。”在説這番話的時候,她的眼圈紅了。揹負着一個家庭的重擔和一份喪子的傷痛,還能扛起防疫抗疫的責任,用行動詮釋仁者愛人,實在可敬。

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這羣村醫“大白”,憑着一個口罩、一身白大褂每天奔赴在在各個村莊衞生室,參與一線防控,他們願意把風險留給自己,把安全留給羣眾。在基層,除了村醫,還有衝鋒在前的黨員、默默奉獻的羣眾、不辭辛苦的鄉村幹部,平凡人物終會匯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齊心協力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阻擊戰,共同迎接屬於2020年的春天。

疫情期間先鋒事蹟個人感想2篇 疫境逆行者:個人感受 第2張

第2篇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蔓延期間,是醫院的白衣天使們給了我們勝利的希望,是堅守在各個路口卡點的基層黨員給了我們安心的後盾。“黨員,上!”已內化為山東郯城縣馬頭鎮廣大基層黨員的信念之基,帶頭入户的是他們,不畏嚴寒站班值崗的是他們,隔離排查衝在前的是他們,捐資捐物的還是他們,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火面前,他們只記得自己是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只記得自己使命就是保護羣眾,奉獻國家。

於志強是馬頭鎮的一位普通黨員,疫情擴散後,他看着熟悉的街道被封堵,村裏的黨員幹部不分晝夜的值守卡點,內心深受感動,在物資緊張的局勢下,託臨沂的朋友購買了100件棉大衣、44箱方便麪、45把手電筒,帶着妻兒一起送到附近8個村的路口卡點,送到奮戰在一線的黨員同志手中。他還利用自己搞建築的優勢,免費為各個卡點提供鋼管圍欄,先後捐贈近萬元物資,他的初衷很樸實,他説:“俺就是覺得身為一名黨員,做這些都是應該的。”

肖付權是鎮裏第一批納入專業化管理的農村黨支部書記,他所在的民主街回族羣眾多,又臨近馬頭老街交通路口多,封村攔路工作難度大,他迎難而上,帶領着村支兩委成員第一時間響應鎮黨委部署,分配人員設立卡點封路攔車、分小組入户排查武漢返鄉人員,為了廣大村民的健康安全,他做通村裏回族羣眾的工作,暫時取消了集中禮拜的習俗;族裏有聲望的鄉老去世,他深入其家中,講透縣裏的政策規定,只是簡單地舉行了葬禮;身為黨員,他不忘自己的使命職責,個人繳納3000元大額黨費,他説:“身為黨員,在國家危難時刻就是要挺身而出。”

人民代表愛人民。趙文爭是一名縣人大代表,也是一名普通黨員,他熱心公益,多次捐款資助鎮裏貧困村民學生,資助村裏修路建廣場。疫情戰役打響後,他也沒落伍,第一時間上交了2000元大額黨費,又捐款8000元用於疫情防控工作。作為一個種糧大户,他對社區書記説:“缺啥吃的俺給送!你們天天站崗巡邏都凍透了,老吃泡麪哪能行。”這就是一位種了半輩子地的黨員質樸的初心。

人民公僕為人民。呂博良一名基層社區黨總支書記,已經連着7年沒有回家吃過年夜飯了。今年除夕還沒回到家就接到了轄區內村書記的電話,説有一户武漢回來的人員。他停下了回家的腳步,轉身去了社區,落實情況,與返鄉人員電話溝通,叮囑他不要隨意走動。他連軸奔走於各村的路口卡點,還記掛着那户武漢返鄉人員,打電話再次核實,得知有發燒情況,他趕緊勸其去醫院發熱門診,並告知了詳細位置和電話,經醫院檢測,為新型肺炎陽性。他第一時間收攏患者行動範圍和接觸人員信息上報領導,並帶領村幹部封樓消毒。家中寶寶未滿百天,他並沒以此為由推脱工作,每天都能見到他在社區忙碌的身影,車庫成了他第二個家。他最常説的話就是:“我自己的職責在那,我就得好好幹!”

還有機關支部第四黨小組主動繳納“特殊黨費”,還有“兩新”黨組織企業捐資捐物,馬頭鎮還有許許多多的基層黨員在抗“疫”一線用實際行動守護入黨的初心,踐行一名黨員的使命,捍衞着羣眾安全,感動着羣眾。疫情無情,黨員有情,待春暖花開時,我們再走上街頭,不用口罩繁華與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