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之夢讀書心得範文2篇 《夢想新教育,醉心讀書》

來源:巧巧簡歷站 6.46K

近日,“新教育之夢讀書心得範文”活動圓滿落幕。參賽選手積極參與,秉承“閲讀使人進步”的理念,通過本次活動增長知識、提升能力。下面我們來看看其中的一篇優秀範文。

新教育之夢讀書心得範文2篇 《夢想新教育,醉心讀書》

第1篇

朱永新認為: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閲讀史,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於閲讀的水平,一個沒有閲讀的學校永遠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他説,只有閲讀才能使學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書中有很多生動的實際事例,下面兩個篇章的內容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學會欣賞”,書中講述的是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被髮掘的故事:俄國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從撿到的一本雜誌裏,發現一篇另他十分觸動的文章。他四處打聽作者的住處,最後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達了他對作者的欣賞與肯定。

他説:“這位青年人如果能繼續寫下去,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作者在得知此事後驚喜若狂,他本是因為生活的苦悶而信手塗鴉大發心中寂寥的,由於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賞,竟一下子點燃了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價值,於是一發而不可收地寫了下去,最終成為世界著名的藝術家和思想家。他就是列夫托爾斯泰。  我們教師當然不可能個個都是屠格涅夫,也不可能都有一雙發現的慧眼,但是,我們的校園裏可能有無數個托爾斯泰。只要我們學會欣賞,只要我們學會發現,就會為無數個學生找回自己的自信,尋回他們的夢想。

有人説,欣賞是一種善良,欣賞與被欣賞是一種互動的力量之源。“欣賞者必具有愉悦之心、仁愛之懷、成人之美之善念;被欣賞者必產生自尊之心、奮進之力、向上之至。”其實,欣賞不是施捨,不是恩賜,欣賞之善總是不經意間自然流淌,是無功利心的真誠讚許,是長者對幼者的呵護,是智者對智者的敬佩。

欣賞不需要刻意的努力,也沒有高深的學問、繁雜的技巧。對於欣賞者來説,一個讚許的眼神,一句肯定的話語,一次温馨的撫慰,都可能讓欣賞者銘記終身,甚至會改變他們的人生軌跡。如果老師都能學會欣賞,我們的教育就會改變摸樣,學生們的心田就會充滿陽光。

第二,“如何看待外語與母語並重”, 在基礎教育階段,掌握好母語無疑是最重要的,然而,現在網絡語言、世界級刊物的80%以上都用英語,不懂英語難以進入世界的主流。現在我國進入世界主流圈的人其實很一般,主要是他們懂英語,但我們喝多很優秀的任務因為不懂英語而無法將自己展示給世界。其實,語言教育的文化功能從來都不是單一的。

它是交際、交流的工具,也與語言體系合而為一實現了文化的傳遞。雙語教學,重在運用,當然首先是熟練運用中文,掌握好我們的母語,在此基礎上強化英語的運用,培養學生的英語交流技能。

人的個性是有差異的,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各不相同,因此在雙語的語言訓練中,要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不能用同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學生,教師要深入瞭解每一個學生,根據每一個學生的實際語言能力來因材施教。閲讀書籍,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而選擇;抄寫單詞,是可以根據自己的水平和需要選擇單詞;作文練習,學生可以根據各自不同的生活感受而選擇不同的內容。語言必須在一定的環境中,經過長期練習才能習得。缺乏一定的情景,語言學習就很困難。因此,英語教師等要儘量設置雙語環境,使學生有機會感受和運用語言。雙語教學中,“説”的能力尤為重要,這是適應社會、發揮自己能力的基礎。因此,我們要多給學生“説”的機會,別太在意學生語言結構的對與錯,要鼓勵他們多用雙語進行交流、學習。

古人云:“開卷有益”。常讀書和常思考,會使我們勇於和善於對自己的教育教學作出嚴格的反省和內省,既不憚於正視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補救途徑,更要擅於總結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經驗,從中提煉出可供借鑑的精華,為理論的突破夯實根基。讀《新教育》,我想對自己及老師們説一句:讀書,能使你的知識變得更豐富。

我們所提到的新教育,雖然有幾年時間了,但它還處在實驗階段,這也只是一項教育實驗,我覺得教育實驗的目的,不是在於發明一種方法,教師能在同樣的時間內教兒童更多的東西。更確切地是要給兒童展現自己的各種能力,並且如何在他所處的世界中從物質的和社會的兩方面練習這些能力,使他成為一個更好、更幸福、更有用的人。

新教育之夢讀書心得範文2篇 《夢想新教育,醉心讀書》 第2張

第2篇

當我翻開《新教育之夢》的目錄時,內心是極為震撼的,語言闡述系統化、理論化,理性思維中夾雜着作者對教育認識的極大熱情。用詩一般的語言描述他心中的教育理想,沒有空泛的説教,沒有權威的語氣,以自己生動的例證,豐富的國內外教學實際使原本理論化的東西變得讓人易於接受,激發了內心的教育熱情和共鳴,並提升了自己在教育實踐中的動力。

讀完本書,我腦海裏印象最為深刻是“有特色”、“閲讀”、“共寫隨筆”、“愛”這幾個詞彙。我將從自身的學習經歷和教育實踐來談談我對此書的感悟。

朱永新教授在書中舉例了十所世界教育的成功典範,不是因為這些學校在各方面都很強大,而是在某一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功,使學校有了自己的特色,以特色贏得了教育的成功。作為單獨個體的人也是一樣,有了一技之長便有了安身立命之所。如此看來,一所學校,一個班級有了自己的特色,便成為了優勢所在,風格所在。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人類的精神食糧。閲讀可以擴大學生的視野,它直接促進學生的課內學習。課堂上的説教知識是為了幫助學生把自己頭腦中已有的東西弄得更明白一些,侷限於教材只會養成死記硬背的習慣,導致寫作的時候沒有素材,或即使有着豐富經歷的時候卻也無從下筆,而閲讀更是發展了識字、寫字、口語交際和寫作,擴大閲讀範圍就是最有效的手段。為什麼臨到作文考試的時候有些人緊咬筆桿寫不出半個字?有些人卻行雲流水,一蹴而就。中學時期就有這種深深的體會。平時的作業已經忙得不可開交,進行課外閲讀時間少之又少,作文臨場的時候經常是套用滿分作文的開頭結尾,而中間卻胡亂一通。現在自己從事了教師一職,看了朱永新教授的著作之後又如點醒夢中人。閲讀習慣就應該從小培養,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孩子讀書,讓課堂上的教材跟學生的課外閲讀結合起來相互促進。教師應當發揮起指導學生養成主動閲讀的習慣這一重要角色,幫助他們打開一扇文學的窗口。

如果前面是讀的話,那麼這裏就是寫。“師生共寫隨筆”是指通過教育日記、教育故事和教育案例分析等形式,記錄反思師生日常的教育和學習生活,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學生的自主成長。如果教師和學生能夠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記錄下來,這將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以隨筆這種形式,並且通過教師自身的榜樣激勵,產生讀書寫作的氣氛,感染學生熱愛讀書、熱愛寫作。我認為,共寫隨筆不僅讓寫作成了一件極其簡單有意義的事,而且更是一場師生自我思想反覆斟酌與提升的過程,它將成為對一個人成長非常有益的工具。讀書寫作需要語文教學,語文教學更是促進了師生共寫隨筆的發展。

愛是什麼?愛是非常抽象的,是縹緲的感覺,是情感上的愉悦。它在無形中促使學生自覺創造真善美的人格。這不是靠簡單的説教就能奏效的,文字化的教育就會顯得蒼白無力。每個孩子都是一個世界,完全特殊的、獨一無二的世界。教育者要儘可能的深入觀察瞭解每個孩子的精神世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受教育中的人,不管他在成績上表現的多麼沒有希望或者是無可救藥,但他在其他方面,他的心靈裏總會存在點滴的優點。心靈的溝通學生會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教育者不應該吝惜對學生的關愛,尤其是面對問題學生的時候,愛能拉近彼此心理距離的對話,更容易讓學生接受教育者,激起學生的自信心。

以上幾點就是我對朱永新教授提出的新教育理念的感悟,受益匪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