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中易搞混的幾組詞

來源:巧巧簡歷站 3.23W
    

疫情防控中易搞混的幾組詞

         “誌哀”“致哀”

   《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05年修訂本 第五版)1755頁標註:“誌哀:(動詞)用某種方式表示哀悼。”“志”,含義為“記”。在常用詞“永誌不忘”中,“志”就是這一用法。

疫情防控中易搞混的幾組詞

同一版本的《現代漢語詞典》的1758頁,對“致哀”有這樣一條解釋:“致哀:(動詞)對死者表示哀悼。如:向死難烈士致哀。”“致”在這裏是給予、向對方表示的意思。

比較而言,“誌哀”,只指通過某種形式或活動以表示對某事的哀意。而“致哀”,就是用語言或行動向別人傳達自己對某事、某人的哀意。“致哀”,是雙向的行為,有發出者和接受者,其行為對象是確定的。

因此,“全國和各駐外機構下半旗誌哀”和“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中犧牲的烈士和逝世同胞致哀”都是準確的用法。

“暴發”“爆發”

查閲《現代漢語詞典》《辭海》《現代漢語學習詞典》等工具書可以看出,“暴發”跟“爆發”都表示“突然發生”的意思,但用法有所不同。

“暴發”一般用於洪水、傳染病等。例如:

(1)這時,突然暴發山洪,沖斷了道路,車隊只好繞道而行。

(2)由於連日降雨,上游暴發了洪水,村邊的小橋被沖毀了。

(3)那時,這一帶暴發了鼠疫,不少羣眾患病。

(4)雖然已經取得防控疫情的顯著成效,但要繼續嚴格防控,不能鬆懈,謹防反彈,杜絕暴發新的疫情。

另外,在“暴發户”一詞中,宜用“暴發”不宜用“爆發”。

“爆發”一般用於火山、戰爭、重大事件等。例如:

(5)這座火山昨天突然爆發,濃煙沖天,附近幾個村莊的人員都撤離了。

(6)在歷史上,這一地區曾爆發過兩次大規模戰爭。

(7)那時,由於税收制度改變以及種族歧視等,引起當地許多羣眾不滿,爆發了大規模遊行。

(8)公元前209年,爆發了大澤鄉起義。

(9)在這一歷史時期,爆發了“五四”運動。

《語言文字報》原主編 杜永道表示,觀察人民網等主流網站,可以看到,“暴發山洪”“疫情暴發”“爆發戰爭”等數量顯著佔優,是主流用法。也就是説,從工具書的闡釋以及社會的實際使用來看,“暴發”用於洪水、傳染病等,而“爆發”用於火山、戰爭、重大事件等,是社會規範、主流的用法,應當遵循。因此,宜寫“疫情暴發”,不宜寫“疫情爆發”。

病原體√ 病源體×

“病源體”應為“病原體”

錯誤示例

《關注人感染H7N9禽流感:專家指出 不排除H7N9病源體來自豬》

戴口罩 帶口罩

“戴”基本釋義有三,其一:把東西加在 頭、臉、頸、胸、臂、手等處,如戴帽子、戴眼鏡、戴紅領巾。

“帶”字的基本釋義很多,有帶動、引領、照看等。與口罩連用應是拿着,攜帶的意思。

所以:“帶口罩”是指隨身攜帶,以備不時之需。要求人們出門戴口罩,一定要用這個“戴”才是。

九省通衢的武漢√ 九省通衢的湖北×

“九省通衢”指武漢,而不是指湖北

“31個省區市”√全國31個省區市×

考慮港澳台等。所以在“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不宜加全國。

示例

《全國31省區市新增新冠肺炎63例》

共克時艱√ ×共克時堅

“共克時堅”應為“共克時艱”

共克時艱,是共同克服時下艱難,綜合起來就是,全國人民團結一致,同心協力,一起來克服當前我們面臨的自然災害和生活困難。沒有共克時堅這個詞語。

交納特殊黨費√ 繳納特殊黨費×

““繳”有“被強制”的意思,“繳納”是“履行義務或被強制交納”;“交納”沒有“被強制”的意思。所以特殊黨費,各位應該知道孰對孰錯了。

羣眾√ 羣眾們×

“羣眾們”應為“羣眾”

羣眾就是一個羣體,不用加們,重複。

截和√ 截胡×

截和,麻將術語用“和”(讀音:hú)。指遊戲進行過程中,有一家以上達到了“聽牌”狀態,而某一家打出的一張牌,恰好同時是一家以上的所需要以完成和牌的那一張牌時,其中一家依照規定或者約定的順序,搶先在另外的一家或者兩家之前完成了和牌的現象。很顯然,防疫物資被扣,用截和。

令人不齒√ 令人不恥×

不齒:不願意提到,表示極端鄙視.。令人不齒:即讓人提都不願提,極端鄙視。“令人不齒”常誤為“令人不恥”。“齒”本指牙齒,引申指並列;“不齒”指不與同列,表示鄙視。“不恥”指不以為有失體面,如“不恥下問”

減少感染概率√ 減少感染機率×

概率,亦稱“或然率”,它是反映隨機事件出現的可能性(likelihood)大小。隨機事件是指在相同條件下,可能出現也可能不出現的事件。

機率,就是指在已經發生的隨機事件中,某一種隨機事件在整個隨機事件中所佔的比例。

舉個例子:硬幣扔10次,7次正面。那麼出現正面的機率=0.7,但出現正面的概率仍是0.5不變。

顯然減少感染的是概率不是機率。

疫情蔓延√ 疫情漫延×

蔓延:是中性詞,如:蔓延滋長;瘟疫蔓延。

漫延:是動詞,常在句中作謂語道的中心語。如“沙漠一直漫延到遙遠的天邊”。

馳援一線√ 弛援一線×

馳援是一個漢語詞彙,解釋為當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以最快的速度予以支援。

弛字有兩個意思:1.放鬆,鬆懈,解除;2.延緩。

置之度外√ 置身度外×

“置身度外”是“置之度外”與“置身事外”的雜糅。

防控阻擊戰√ 防控狙擊戰×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4月8日給武漢市東湖新城社區全體社區工作者回信,再次肯定城鄉廣大社區工作者在疫情防控鬥爭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向他們致以誠摯的慰問,並勉勵他們為徹底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再立新功。”

不計報酬√ 不記報酬×

沒有不記報酬這一説法。

防患於未然√ 防範於未然×

防患於未然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是fánɡ huàn yú wèi rán,意思是指在禍患發生之前就加以預防。出自《周易·既濟》:“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樂府詩集·君子行》:“君子防未然。”故而,不存在防範於未然。

截至*月*日√ 截止*月*日 ×

截止”應為“截至”或“截止到”

工作不力√ 工作不利×

不利:沒有好處;不順利。

不力:不盡力;不得力。

全城封閉√ 全城封閉萬人空巷×

萬人空巷”用法不妥。“萬人空巷”是指家家户户的人都從巷子裏出來(觀看或參加某些大的活動等),多用來形容慶祝、歡迎等盛況。

晚10時√ 晚22時×

“晚22時”應為“晚10時”

22時就是晚上10時

雪中送炭√ 雪中送碳×

雪中送炭是指在下雪天給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別人急需時給以物質上或精神上的幫助。出自《大雪送炭與芥隱》。碳是一種非金屬元素;炭,是一種多孔性物質。如,木炭、焦炭。

罔顧√ 枉顧×

罔顧“罔”帶有文言色彩,表示“無、沒有”的意思,“顧”在這裏表示“顧及”,“罔顧”也就表示“不顧及、沒有顧及”的意思。

“枉顧”是一種敬詞,用於別人到訪的場合。比如,甲先生到乙先生處訪問,作為主人的乙先生就可以用“枉顧”來稱甲先生的到來,如:“承蒙枉顧,不勝榮幸!”這裏的“枉”有“委屈、屈尊”的意思,顯示主人的自謙,而“顧”則是“看望、探視”的意思。

鉚足√ 卯足×

《現漢》最近幾版中,現在都這樣解釋“鉚勁”:集中力氣,一下子使出來。比如幾個人一鉚勁,就把大石頭抬走了。現在大家錯,也是情有可原,卯為鉚的本字。包括現在的台灣的詞典中也説卯勁,而很久以前,在我剛進報社那會兒,業內也討論過這個詞,當時卯佔了上風,因為卯為鉚的本字。當時的大概的意思是説,像卯榫那樣互相咬合着有勁兒。但現在都改了:鉚足勁。

庸懶散拖√ 慵懶散拖×

庸:平常,不高明的。如,平庸。

慵:睏倦,懶得動。如,慵困。

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黨政領導幹部考核工作條例》第三十四條規定,表態多調門高,行動少落實差,敷衍塞責、庸懶散拖,作風形象不佳,羣眾意見大,造成惡劣影響的……

顯而易見應該用:庸懶散拖

綜合徵√ 綜合症×

1、徵:基本字義思很多,其中一個是“事物表露出來的跡象”,最為常用的詞彙有:特徵,徵兆,徵候。

2、症:基本字義很簡單,就是疾病和病症的意思,常用詞彙有:某某症、絕症、症狀等。

在醫學上,“症”“徵”並列時,“症”是“症狀”,如頭痛、視物模糊、嘔吐等,是病人能感知的不適;而“徵”是“體徵”,特指醫生檢查發現的異常變化,如眼底出血、心臟雜音、病理反射等。

如果單用“症”字,還有多種含義,如“疾病”(急症、併發症),“症候”(熱症、虛症)。如果單“徵”字的話,則用來表示“徵象”“徵候”“特徵”等。可見,“症”字不能充分反映“綜合徵”的內涵,而且歧義較多,容易被誤解為某種獨立的疾病。

“綜合徵”的“徵”,除了有“現象、跡象”的意思外,還有“特徵”的意思,也就是説只有同時具備了“一羣”或“一系列”的“特徵性表現”,才能把不同的“症候羣”區分開來。

相反,凡是病因相對清楚,症狀、體徵又多相對集中於單一系統的疾病,一般便不宜再冠以“綜合”字樣,也不宜稱之為“徵”,而應直接命名為“某某症”。所以,一定是“綜合徵”,而不是“綜合症”。

連花清瘟√ 蓮花清瘟×

雙黃連是由金銀花、黃芩、連翹組成;連花清瘟膠囊主要成分:連翹、金銀花等。所以兩個藥都是“連”不是“蓮”。

武漢市市長√ 武漢市長×

武漢市市長全稱是武漢市人民政府市長,所以簡稱是武漢市市長。

武漢市委書記√ 武漢市市委書記×

武漢市委書記的全稱是中國共產黨武漢市委員會書記,所以簡稱是武漢市委書記而不是武漢市市委書記。相對於武漢市市長,少了一個市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