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13篇 《堅持與自由:肖申克的覺醒》

來源:巧巧簡歷站 1.62W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影片講述了銀行家安迪因被冤枉進入肖申克監獄,與獄友紅和沃頓展開一段深厚友誼的故事。通過真實而細膩的描繪,影片與觀眾共同探討了人性、希望與自由的意義。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13篇 《堅持與自由:肖申克的覺醒》

第1篇

在肖申克的監獄裏,高聳的圍牆,陰暗的環境,苛刻的管理,獄霸的暴力,無時無刻不在敲打和吞噬着人們的靈魂,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1500字。肖申克就是這樣一個沒有人性、沒有希望的世界。這裏沒有生氣,沒有人性的關懷,就好像一潭死水,沒有變化,這裏的人們如行屍走肉一般日復一日地生活。就如影片中的典獄長説的“把你們的精神交給上帝,把你們的軀體交給我。”如瑞德的話説,“這些圍牆很有趣的,開始你恨它們,接着你適應了它們,時間久了,你開始離不開它們,那就是被體制化了。”老布一樣在監獄中待了五十年,出去以後反而不能適應外面的生活,對自己感到絕望,最後不得已上吊自殺。瑞德和老布都曾經想到過要再次犯罪,這樣他們就可以再回去那個熟悉的地方,可以再向以前那樣繼續生活。習慣的枷鎖已經悄悄地套住生活的頭顱,而忽視了生活的其他色彩,人無法適應生活的改變。

電影中有兩個觸動人心靈的畫面。一個是1949年的春天,重修工廠屋頂後,“一羣在工廠上面裝修的罪犯,早上十點坐在屋頂上,享受着清涼的啤酒和肖申克最嚴密的保護,這種事在肖申克從未發生,我們坐着喝着啤酒,陽光灑在肩頭,覺得是個自由人(free man),感覺就像在裝修自己家的屋頂,我們就像造物主。”安迪用自己的知識和智慧,為朋友們爭取到一點點的幸福,露出笑容,感到了自己存在的價值,同時瑞德他們真正第一次感到了自由的快樂和美好。

第二次是安迪播放了別人捐贈的唱片,而這而這個唱片的音樂深深觸動了人們的心靈,使肖申克的人們再一次感受到了自由,通過瑞德的視角道出,“我到今天也沒明白,這兩個意大利女人在唱着什麼,事實上,我也不想去明白,有些東西不説更好。我想那是如此的美,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美得讓你心痛。我告訴你,那音樂飛翔比在這個灰暗地方的任何一個人夢想的都要高遠,像一隻美麗的小鳥,飛進了我們這灰色的鳥籠,讓這些圍牆都消失了。在那一刻,每個在肖申克的落伍者,感到了自由。”但是,這令典獄長很憤怒,安迪被關禁閉兩週,當被放出來以後,別人問他是否值得時,他卻説是他最美好的時光,因為有莫扎特先生的陪伴。在頭腦中,在心中,“這就是音樂的魅力,他們不能把它從你這邊奪走。”在肖申克的人,好像一切被剝奪的了,心靈好像被掏空,只剩下軀殼。自己什麼也沒有,但是心中藏有的希望,自由是任何人奪不走的。“在這個世界上,不是用石頭圍成,有些東西,在內心不能到達、不能觸摸的,屬於你。(安迪語)”這就是“hope(希望)”。在這裏,音樂使得這些長期封閉在狹小世界裏的人衝破了艱難的束縛,體驗到了自由的感覺,音樂、希望、自由是連在一起、不可分割的整體。

通過瑞德的三次假釋的審查,可以清晰地看出安迪對瑞德的深刻的影響,這種影響是在一點一滴中形成的。第一次,“你因被判終身監禁已在此二十年,你感到後悔嗎?”“是的,絕對有,先生。我是説,我得到了教訓,我敢説我已經完全改變了,我不再危害社會。這是神的真理。”結果,瑞德沒有合格。第二次,“你覺得自己被改造了嗎?”“是的,先生。毫無疑問,老實説我已改過,我不再危害社會,上帝可以作證,真的改變了。”可以看出,回答和第一次如出一轍,結果可想而知並沒有通過。而在第三次,可以看到瑞德真正的變化,“你因終身監禁被關了40年了,你覺得你已改過了嗎?”“改過?讓我想想,我不明白那是什麼意思?沒有一天我不感到後悔的,不是因為我在監獄,或者你認為我該這樣,我回首過往,一個年輕的愚蠢的孩子犯了大罪,我想和他談談,我想和他講講道理,告訴他做人道理,但已經不能了,那孩子已無影無蹤,只剩下這個老人,我得這樣生活下去。”從這可以看出,瑞德的回答已和前兩次有着很大的區別,並不是説表面上的話,而是真正地從內心認識到了當年所犯下的錯誤,懷有對自由的嚮往。最後,瑞德假釋出獄了,但是他常常感到對於社會的不適應,甚至想重新回到肖申克中,而安迪的一封信改變了瑞德的想法。安迪對瑞德説“希望是件好事,也許是世間最好的事,好的事情從不會逝去。”瑞德改變了,在去尋找安迪的路上,心情激動,感受到了自己是一個自由人,重新擁抱生活,開啟新的人生旅程。

瑞德曾説希望是一個危險的東西,是精神苦悶的根源,然而最後他在重新啟程的同時,也擁有了希望,“我希望我能成功越過邊界,我希望看見我的朋友,和他握手,我希望太平洋的海水如我夢中那樣的藍,我希望……”當兩個老朋友相遇時,他們在廣闊的天空下,蔚藍的大海邊盡情地擁抱,這時,他們獲得了新生,朝着未知的結局,開始了漫長的旅途。安迪在拯救了自己的同時,也拯救了自己的朋友,共同向着新的生活邁進。

有一種鳥是關不住的,它的每一片羽毛上都沾滿了自由的光輝。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13篇 《堅持與自由:肖申克的覺醒》 第2張

第2篇

?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優秀勵志型影片。影片故事情節很簡單,充滿了好萊塢的傳奇色彩:被誣謀殺自己的妻子及其情夫的銀行家安迪被判終身監禁來到了肖申克監獄。他的與眾不同引起了黑人囚犯瑞德的注意並最終結成了很好的朋友。安迪總是沉默寡言並儘可能地維護自己作為一個正常人應該保有的一切。一個偶然的機會,他開始用自己豐富的金融知識幫助獄卒們“合法”地逃税,甚至幫助典獄長洗錢,以此換得一些對囚犯、對自己稍微寬鬆的待遇。他甚至不厭其煩地給州政府寫信,並在幾年後得到了迴應---州政府向肖申克捐贈了圖書、唱機、甚至史無前例的監獄圖書基金—每年500美金。然而安迪終於從一個新來的囚犯那兒得知了自己妻子被殺的真相,當他向典獄長提出申訴的要求時卻遭到了粗暴的回絕。因為此時貪婪的典獄長已將安迪當作自己謀取暴利的搖錢樹,他甚至不惜殺掉那個知情的囚犯從而將安迪永遠地留在肖申克來滿足自己對於金錢無止境的貪慾。安迪對於法律公正的幻想破滅之後,終於不動聲色地走上了自己救贖的道路—在一個月黑風高、閃電交加的深夜,安迪成功地穿越了自己十九年來挖成的祕密通道,重新獲得了自由。

影片中有幾句話是非常經典的。(1)瑞德:監獄是怪地方,起先你恨它,然後習慣它,更久後,你不能沒有它,這就叫體制化。(2)安迪:世上有些地方是石牆關不住的,在人的內心,有他們管不到的東西,完全屬於自己。瑞德:你指什麼?安迪:希望。瑞德:朋友,我告訴你,有希望才危險。希望能把人弄瘋,希望無用,你最好認命。

這無疑是部具有深刻內涵的影片。高大森嚴的肖申克監獄是一個含義豐富的象徵,彷彿我們在現實中經常遭遇的一種冷酷的權威的代表。當我們對自己還懵懂無知的時候,我們便開始不斷地接受這種權威的訓練、鍛造和暗示,我們不斷地被告誡要完全清除乾淨自己內心的道路,竭力地、由衷地接受它的教化,從而贏得它的獎賞,以期獲得我們做人的一切需求:被尊重並實踐自己單純的夢想。但權威卻正不可感知地、潛移默化地變成了我們自己的一部分,我們的心臟和呼吸擁有了權威所賦予我們的統一的節奏,而我們自己對此卻一無所知。他形象的表達了制度化之下的人是順從制度失去自己,還是懷有希望找尋自由。

它給人一種無形的力量,它讓我知道人的一生中所應該擁有的最寶貴的東西,從而珍惜你現在還擁有它的機會。因為我們人類始終是這樣:只有失去了,才真正意識到它的價值,才又拼命地去爭取奪回來,然後又不去珍惜。希望、自由、友誼是我們最基本、最起碼的感覺和需要,如果自己不珍惜,那麼難道還祈求別人去珍惜和維繫嗎?

同時安迪的形象也刻畫得非常出色。他看上去懦弱,但實際卻非常堅強。他不怕毒打,堅持自己的意見。他聰明而有學識,善待他人,善待自己,從沒忘記自己是個有尊嚴的人,從沒忘記希望和自由。

瑞德(獨白):於是呢,在完工前一天,49年春的公差犯人,在早上十點坐成一堆,喝着冰涼的啤酒。鯊堡歷來最狠的獄官請客,這王八蛋還裝大方呢。陽光灑肩頭,彷彿自由人,像在修繕自家屋頂,我們像是造物之主般自在。安迪呢,他窩在陰涼下,臉上掛着奇異微笑,看着我們喝他的酒。你可説,他想拍獄方馬屁,或想博取囚犯友誼,但我認為他只想重温自由,即使只一剎那。

他敢於冒險卻很細心。當瑞德認為用一把小錘要100年才能打洞逃生的時候,他實際只用了19年就做到了。他有信心和勇氣。

説實話,我被這部影片徹底的震撼了,灰色高大的圍牆隔開了目光,隔開了一切。漫漫無期的歲月,寂寞無望的日子,精神一點點被磨蝕,靈魂逐漸在扭曲,心靈走向麻木,直到自己已經感覺不到麻木。哀大莫過於心死,所謂的“希望”,“信念”已然連同他們的肉體一同被禁錮起來。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你會得到什麼。當一片羽毛緩緩飄蕩的時候,生活被幻化成了一首優美的圓舞曲,因為不管拿到的是什麼,巧克力永遠都是可口的。只有《費加羅的婚禮》響起的那個一刻,所有的犯人被這恍如隔世的聲音震撼了——一絲來自俗世的氣息帶着自由的感覺。哪怕只是剎那的停留,哪怕只如一個飛掠而過的閃光,卻似乎喚醒了囚犯心底裏一絲尚未完全泯滅的東西。或許這片刻的清醒,剎那的釋放,將帶來更沉重的壓抑,就如揭開傷口上的血痂。

?肖申克的救贖》把生命變成了一種殘酷的選擇。肖申克的救贖是我們簡單的生活中值得一再回味的東西。相信自己,不放棄希望,不放棄努力,耐心地等待生命中屬於自己的輝煌,這就是肖申克的救贖。

第3篇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個無罪的人如何通過自己的能力掙脱監獄的牢籠,並救贖他人的故事。但它描述的卻不僅僅是監獄,而是整個社會體制。

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社會中,我們生下來就在一定的規則中。我們看不見它卻必須遵守它,不知不覺習慣它,依賴它,甚至將它奉為道德。

電影裏的瑞德是體制內的智者,有着清醒的頭腦,運用體制賺些蠅頭小利,也清楚的知道,自己就像是囚在籠子中的鳥,離開籠子就無法生存。

因此他從未嘗試着逃離,因為他知道只有在監獄裏自己才是有價值的,外面的世界屬於另一種體制,這並不屬於他。

另一個是安德,他從來就不屬於這個體制,哪怕他被囚囚禁了20年,他依舊不屬於這個體制。

救贖一個人,不論是在哪裏,無論救贖的是別人還是自己都很難,安德的偉大之處在於,他做到了,用他的一技之長以及信念和毅力。

安德憑藉自己的個人才能,在監獄中可以説實現了自己的個人價值建立圖書館、幫助獄友獲得高學歷。

安德處在被壓迫的體制的最高層級,但他獲得的所謂成功(圖書館、單間、保護、甚至生命)都掌控在別人手中,統治者的一句話就能毀掉你的努力。

他清楚自己不屬於這個體制,並且能用正當的手段脱離這種體制的時候,體制的統治者們的威脅以及暴力抹除證據的手段,成為了他逃離並且在體制中撕開一個小口的必然。

圍牆裏的生活其實是一種含有極少社會性且容易讓人失去生活願景的體制化環境。

在這種環境下,囚犯不愁吃不愁穿,頂多偷偷從外面運來點娛樂的東西,對世界漠不關心,每天只想着如何消磨時間。

漸漸地他們習慣了早上晚上要點名,做事情前要打報告。只要做好交代的事情,就可以安穩度過時日。

這種失去正常人類社會特點比如為了生存而競爭而不安的環境,漸漸就把圍牆裏的人體制化,僵硬化了。

創造文明本是人類的進步,可是它卻又像是個鐵籠子一樣束縛人類,這社會有多少人會困死其中?本片將這一深刻的現實矛盾揭示給觀眾。

真實的社會是適者生存的,在肖申克待了50年之久終於出獄的圖書館員brooks最後卻上吊自殺了。因為50年的監獄生活讓他再也不習慣外面的世界。

安德卻沒有被體制化。他在監獄裏的十九年,和red以及其他人最大的不同是他心中還有希望,這個被red稱作是不好的東西。

安德在內斂的外表下有一顆關不住的心,他一點一點地把光照向周圍的人。另一方面,安德在追求自身價值的同時,始終沒有放棄對未來的希望。

安德用19年的青春救贖了自己的內心,用19年的希望救贖了肖申克監獄。典獄長諾頓一干人東窗事發,監獄所代表的文明也得到了救贖。

文明這個束縛人們的鐵籠子本來是用來造福人類的,卻因為人性的黑暗,通過執法者的罪惡的手,通過制度的漏洞把不公之網撒向人類,困住人類。

本片通過肖申克的救贖給人們指出了一條救贖之路就是人性的希望世界上有些東西是關不住的,你的內心,他是完全屬於你的。

安德一直沒有放棄對自由的追求,不管是表面上在得知自己有出獄的希望下找典獄長談判,還是起初進來就開始的挖道工作。

安德盡力活着,有思想有靈魂的活着。他和監獄長談話的失敗更是激起他渴望撕破這個體制的慾望。

很多人説影片講述的是自由和希望,但我想問安德用着自己虛構的身份過着自己想要的生活,這是真正的自由嗎?

他只是跳到了另一個體制中,我甚至會懷疑,他所做到對自己是否是真正意義上的救贖。

獄警被捕,監獄長自殺,對於體制來説其實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傷害,體制仍然存在,壓迫依舊存在。

體制中的人們依舊日復一日的生活,不同的僅僅是在無聊的體制生活中留下了一部傳奇。

我們其實都生活在體制裏,個人認為體制是人類社會中的必需品。通過體制我們能夠更好的提高工作、學習效率,極大程度地發揮集體作用。

然而過度的體制卻會讓人類變得大同小異,無法發揮個人的長處特點,更甚者無法適應社會。

每個體制裏,都或多或少會存在着被體制化的人,這些人習慣於遵守體制裏的規則,而無法適應可能遇到的變化。

為了能夠正常地生存下去,我們應該既要遵守規則,又應該時刻提醒自己不要被規則所束縛,保留規則以外個人的特色,不要失去自己,不能過於滿足現狀。

安迪教給我們最重要的一點是人類會被體制化是件不好的事。體制是被創造出來幫助人類的,但人類反被體制化則是其中的副產品,它會限制人類的進步。

只有改良體制,儘量降低被體制化的可能,才能讓人類發揮自身的價值,促進社會的進步。

第4篇

前幾天,朋友推薦了一部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忙裏偷閒看完後,直到今天才有時間表述我的感動。

總體感覺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勵志影片。講述的是1947年,銀行家安迪因酒醉後誤被指控殺死了妻子和她的情人,而被判無期送進肖申克監獄。他在獄中與囚犯瑞德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並充分利用自己在税務上的專業知識跟獄警打成一片,執着的改變獄中文化。當他得知自己含冤卻又申訴無望時,表面上不動聲色,卻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從自己挖了二十年的隧道中重新獲得自由。

我認為,自由是《肖申克的救贖》的第一主題。這是一個不僅從現實意義上越獄的故事,也是從精神意義上越獄的故事。

第一處:金色的夕陽、漆黑的屋頂,一羣犯人安逸的享受安迪幾乎用生命換來的冰啤酒,表情是那樣的恬靜,安適,“彷彿自由人在修葺自家屋頂”。

第二處:安迪將門反鎖,播放《費加羅的婚禮》中的一段二重唱。悠揚的歌聲飄出揚聲器,聲音到過的地方,所有的人都拋卻憤懣,狠毒和怨怒,安祥的佇立、抬頭、仰望、傾聽。

第三處:影片結尾,瑞德踏着金黃的沙灘一步一步走向安迪,安迪停下手中的工作,明晃晃的陽光,碧藍純淨的太平洋下兩人緊緊擁在一起。

三處場景串聯了一條漫長的自由之路。只因:“這個世上有種鳥兒是關不住的,因為它翅膀的每片羽毛都沾滿了自由的光輝。”貪婪的典獄長殘殺了知悉真情的年輕人後,更加堅定了安迪逃跑的決心。特別是片中安迪爬出500碼的排泄管,褪去衣衫,伸出雙臂擁抱風雨時,我被真切的震撼。人,為了生存,追求自由的力量真是無法估算呀!裴多菲説的真好:“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生命如旅程,每個人都在行走。行走中,我們要體味艱辛,接受得失。所以,安迪帶給我們的不僅是性格的堅強和鬥志的不屈,更有心靈上對世人的救贖。珍惜今天,珍惜擁有,珍惜自由,你便是世上最富有的人!

一個人力量的大小,很大程度取決於潛在的希望有多遠大。希望不需要過份的熱情,太熱情的希望只是靈魂深處偶爾的衝動。

肖申克是一座黑獄,一座吃人的監獄。可無論它多麼黑暗,都是關不住希望的。凡事皆因希望而起,因希望而終,凡事只要有了希望便成為可能。有了希望,肖申克不過是一座形同虛設的監獄。有了希望,一把小錘可以救贖自由,救贖生命。有了希望,安迪在救贖自己的過程中可盡情的享受,並將這享受到的樂趣播種於每個獄友的心裏。

影片中,安迪和瑞德有這麼幾句對白:“忘記在這世界上,還有這不用高牆柵欄圍起來的地方,還有你自己心裏的,他們拿不走、碰不到的東西,屬於你自己的東西。”“你指什麼?”“希望!”……

我們每個人既是平平凡凡的,也都是獨一無二的。要想有所突破,就必須知道自己要什麼,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做自由出色?還是平庸無奈?正所謂,希望就是使人有所突破的“種子”。

肖申克監獄雖然殘酷,但安迪一直堅守希望,而且他的希望是灰暗的高牆無法阻擋的,是冰冷的囚室無法泯滅的,比如影片中安迪6年後第一次收到200美元的擴建資金;再比如安迪每週寫一封申請擴建肖申克監獄圖書館的信,到後來每週兩封,十多年堅持——從未放棄……安迪擁有希望,擁有了活下去的勇氣,也擁有了最終成功逃離監獄的“偉大”。

由此可見,希望是自由飛翔的小鳥兒,是四處流動的空氣,是時時存在的呼吸,是任何力量永遠無法遏制的,是所有污穢都無法染指的。

恐懼可能讓人淪為囚犯,希望卻能讓人重獲自由,希望永存,生命不息!

整部影片中沒有男女凡俗的愛情糾葛,反而讓我體味到了人情和温馨——冷酷的監獄中一樣可以建立真摯的友誼。

人這一生友誼是很寶貴的,許多時候,我們的生命會因友誼而精彩。

肖申克監獄中犯人,沒有温煦的晨光,沒有純淨的空氣,沒有聖潔的精神寄託,幾十年如一日的活着……直到,安迪冒死為他們成功爭取啤酒,他們回遞給安迪;直到,他們幫安迪挖做象棋的石頭;直到,安迪擅自給他們播放歌曲;直到 老布信中深深地眷戀和歉意;直到安迪為瑞德買口琴;直到安迪在石堆下留給瑞德的糖果盒……友誼就這麼在無形中沉澱,在無意間深入骨髓。

犯人也是人,和自由的人一樣,需要關心,需要呵護,需要珍惜。甚至比自由人更迫切的需要。在肖申克監獄中,一些很平常的東西,卻能夠讓我們領略到他們互相支持、幫助和激勵的情誼。只因環境特殊,所以彌足珍貴。特別是影片的結尾,安迪和瑞德海邊重逢,兩人暢快淋漓的笑容更是讓人無比羨慕。那笑容在天地間飛越,在人們內心深處迴盪……

毫無疑問這部影片中的安迪是堅強的,因為他拯救了自己,完成了對自己的救贖並開始了新生活。安迪也是偉大的,因為他在自救的同時,也拯救了瑞德,沒有讓其步老布的後塵。希望是美好的,自由是嚮往的,人間至善的事物是永遠不會消逝的。

春日的午後,我聽着純音,回味着情節,靜靜地敲擊這些文字,也是一種美的享受。

第5篇

每看完一部偉大的,有思想高度的電影,激情澎湃之餘還有沉重之感,豐盛的重量,是電影本身所附帶的;成熟穩重的姿態,是電影本身所呈現的。

救贖,分為很多種,有身體的救贖,有思想的救贖,有靈魂的救贖。當長期被關在肖申克的人得到釋放,被強行安置進社會,他獲得了身體的救贖,但其思想,其靈魂依然被禁錮,他已經適應了牢籠,他已經被體制化,他早已與世界脱軌,顯得格格不入,被世界冷眼相待,心如死灰,失去了與現實世界的聯繫,失去了希望,也失去了活的意義,生的價值。環境巨大的反差固然時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但究其根本在於自己放棄了自己,自己否定了自己。人或者何必一定要得到全社會的認同?何必可以模仿他人?不若自己開闢出一條路,特立獨行,發掘自己的價值。生命短暫,努力去活得豐盛,活的精彩。

生活在灰暗無望,活在麻木中的人被給予了希望,給予了生活的意義,給予了精神食量,給予了前進的動力,固然他們還生活在監牢中,突然他們的內心深處是恐懼,但他們不再愚昧無知,他們的思想得到了救贖。

當安迪從臭水溝裏出來的那一刻,我彷彿看到了他靈魂的光輝,象徵着自由,熠熠生輝。但事實上,他從來都是自由的,他的靈魂始終處於自由之中。他就是那隻無法被牢籠禁錮的鳥,每一根羽毛都沾着自由的光輝。他始終都對未來充滿希望,運用自己的理智為希望鋪路,而其靈魂之自由是他走每一步的基礎。

無論是布魯克還是瑞德,他們都似孤舟,置身望不到邊際的汪洋,孤獨恐懼,渴望被約束;而安迪,他時一艘擁有導航的鉅艦,及時置身汪洋,他也會向着既定的目的地加足馬力前進,頭也不回的前進,毫不猶豫選擇前進。他深知,人,應該放眼未來,而不是執着於現在或是過去,抓着過去不放只會錯過未來。

當他被冤枉時,當他買着沉重的步伐顫巍巍走進牢籠時,他近乎抑鬱一樣地沉默,他沉默地工作,沉默地面對他人在第一天陷入的崩潰,沉默地面對獄中嚴酷粗暴的待遇,他表現的理智而冷靜,在我以為他被突如其來的打擊壓迫扭曲變形時,他終於不再沉默,而他第一次開口説話就體現出之前的沉默是在思考。他在思考自己的未來,自己活的意義何在,在忙於生存與趕着去死之間做出選擇之後,他最大限度地為未來做準備。他以雕刻來獲得更多可利用的資源,他一點一點挖出一條通向自由的洞,他利用自己的才學讓自己記者做自由人的感覺,同時他清醒的頭腦也未對感性讓步。

他憑着不滅的希望,執着得近乎倔強地寫信,儘管他人完全不抱有希望,他在邁向自由,重新做回自由人的道路上更近了一步。他即使跌落谷底也不會忘記飛翔的感覺,即使身處暗室仍嚮往美好。人的希望是人內心擁有的,無法被剝奪的美好。希望讓他不會沉迷於當下的享樂,在他人沉醉於電影減輕壓力時,他仍全身心為未來做打算,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獄中每個人都説自己是無辜的人,或許有些是真的,對於那些有罪卻自稱無辜的人,瑞德與他們相比更坦誠,反省的更深刻,對人生的定義更高一層。瑞德與安迪都是理智的人,而安迪更加勇敢積極,他敢於為未來而拼搏,而不是接受現狀,消極等待,坐以待斃。他要操控自己的人生,與命運作對。這更體現在他得知自己的確被冤枉,而無法擺脱其強加的罪過時,他並未絕望,是希望讓他更堅忍,讓他頂着窒息的壓力衝出牢籠,在風雨中自由呼吸,享受自由的陽光。

瑞德為自己的釋放做過努力,他極力表現得悔過謙卑,像面對着上帝,面對着操控它的人,吧決定權拋給對方,讓別人玩弄其命運。而他終於將一切看淡,看破了高牆,目空一切,雖被禁錮仍展現出風輕雲淡無所畏懼時他終於獲得了自由。

“改過”就是改掉過錯,好像一個人的一次錯誤就決定了此人的全部都是錯誤,把一個人全部批判,重新來過。其實不然,犯錯很正常,人人都會犯錯,既然已造成後果又如何去改寫,真正可以做的不過是認識到錯誤,清醒過來繼續前進,是“認錯”,是“悔過”,而不是“改過”。只有走上正確的軌道才會認識到過錯。

堅強的人會拯救自己,偉大的人會拯救他人。內心強大的人像一輪太陽,用自身輻射的光温暖他人,影響他人,讓他人原理黑暗,嚮往光明。

社會中總有些虛偽的人,表現的冠冕堂皇,然而在其神聖般的外表下卻是一顆腐爛的心。表象總是美好的,是始終是殘酷的。貪慾會讓人捲入滅亡的黑洞,知足才是積極地人生態度。宣揚上帝的人不一定時聖人,只不過是拿上帝來做自己的遮羞布。

不過分張揚,也不過分克制,把握好人生的度,需要有永不磨滅的希望,強大的內心,充足的知識,運用能力與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理性的態度。抓住機會,創造機會,自己救贖,救贖自由。

第6篇

?肖申克的救贖》,這是一部1994年在美國上映的電影,講述了一個被冤枉的的囚犯靠着一把石錘挖了二十年的隧道,最終收穫自由的故事。

影片主人公是一位銀行家,名叫安迪,他發現自己的妻子有婚外情,本想用槍殺死兩人但是最終沒有下手,巧合的是,當天正好有另外一個罪犯殺了這兩個人,於是安迪被指控為謀殺,被判無期徒刑,送入肖申克監獄度過餘生。在肖申克,他遇到了另外一位主人公——瑞德,他能幫每一位獄友弄來他們想要的東西。安迪前前後後向他索要了許多東西,但是一開始的目的只不過是打發時間。偶爾一次機會,在他在牆上刻字的時候,一大塊石塊掉了下來,這使他萌生了越獄的念頭,於是安迪就這樣日積月累地在一張海報後面挖着自己的通向自由的道路;而有一天,他從另一位獄友得知自己的的確確是清白的,他去告訴典獄長,然而一直讓他幫他洗黑錢的典獄長卻把那位證人祕密的槍殺了,好讓安迪一直幫他洗黑錢。於是,安迪忍無可忍了,他帶着二十年來他一直積累着的證據,在一個暴風雨的夜晚,從他的洞中——穿過500碼地,通向了自由。

這部電影每個段落和每個段落之間都有敍述的順序,並且大量的運用了插敍,使觀賞者產生極大的興趣,以及為片尾的真相埋下了深深的伏筆,包括每個人的每一句台詞,都對結局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當然,這只是從死板的教科書式的方式來評價一部電影。這部電影給我影響最深的環節,便是安迪臨近結尾時挖了二十年之久的通道亮相的時候,給人震撼,安迪從影片一開始就堅定的眼神,艱難地爬出自己的每一步,他甚至爬了連旁人接近都不想接近的下水管道,一直爬,一直爬,知道爬出管道,迎接暴風雨和閃電給他的洗禮……這是多麼難得可貴的品質啊:一個人為了自由,可以忍辱負重20年之久,經歷挫折無數,並且從來都不曾想過要放棄,正如安迪自己所説:“不要忘了,這個世界穿透一切高牆的東西,它就在我們的內心深處,他們無法達到,也接觸不到,那就是希望;希望是美好的事物,也許是世上最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事物從不消逝。”對,支持他的就是希望,他那持之以恆的希望,對自由的渴望,以及想擺脱邪惡的這種品質,深深地觸動到了我的內心。

有一段我沒看懂,就是瑞德在監獄中呆了40年的第三次假釋機會,假釋官問他,他在這些年中是否改過自新;前兩次他的回答都是自己已經如何如何改過自新了,不會再危害社會,都是些阿諛奉承的話,而最後一次,他説:“我無時無刻不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深感內疚,這不是因為我在這裏監獄,也不是討好你們。回首曾經走過的彎路,我多麼想對那個犯下重罪的愚蠢的年輕人説些什麼,告訴他我現在的感受,告訴他還可以有其他的方式解決問題。可是,我做不到了。那個年輕人早已淹沒在歲月的長河裏,只留下一個老人孤獨地面對過去。重新做人,騙人罷了,小子,別再浪費我的時間了,蓋你的章吧,説實話,我不在乎。”這段話,我反反覆覆看了許多遍,認真品讀了這段話的含義,但還是無法理解。相信結局大家也猜到了,他的假釋被批准了,這使我有些疑惑。

對於那個典獄長,他可謂是最反派的角色了,他極其貪婪,不斷地、無休止境地讓安迪幫他洗黑錢,當他得知安迪是被冤枉而有可能離開肖申克時,他又殘忍地殺害了那個獄友;而到了最後,安迪把證據寄到了報社,無數警車和記者蜂擁而至,他的選擇是——吞槍自盡,這也許是最好的一個結局。

安迪不僅僅自己擁有一顆永不放棄的心,他還試圖讓每一位獄友重新燃起對未來的希望,他堅持每週一信,後來發展到每週兩信,給州議會寫信,建議擴建監獄的圖書館,一開始還不怎麼理睬他,到後來他們覺得不對頭了,怎麼這個小子越寫越來勁了?煩都要煩死了,“只能”劃撥資金擴建圖書館。獄友們有書讀,有音樂聽,是何等的享受!在這之前還有一個長時間的畫面展現,就是安迪冒着風險在廣播室放音樂給在操場上的所有獄友聽,那個場面是非常震撼的,所有的囚犯,不管是屋裏的屋外的,甚至上廁所的都聞聲側耳仔仔細細的聆聽,更不可思議的是,還有一部分保安都呆呆地凝望着喇叭,彷彿這輩子從來都沒聽過一樣,霎時間,沒有人發出一絲聲音,就只有歌聲餘音繞樑。這告訴我們:無論我們曾經怎樣的蟄伏,怎樣的失去生活,但千萬不要放棄理想,放棄那份希望。只有充滿希望,人生從而變得有意義,從而豐富多彩。

總結了這些,現在的我們,又有什麼可以對未來抱怨的呢?還有什麼不知足的嗎?只要希望在我們心中,就沒有什麼不能征服的!

第7篇

無論我們曾經怎樣的沉淪和不羈,怎樣的失去光明,但千萬不要放棄理想,放棄那份希望,人類追求自由與公正的腳步是無法阻止的。因為“有一種鳥兒是永遠也關不住的,因為它的每片羽翼上都沾滿了自由的光輝”,希望是關不住的,鎖不牢的,是有翅膀的鳥,是流動的空氣,是息息尚存的呼吸,是永遠無法遏制的,是任何黑暗都無法染指的。——題記

我仍記得,安迪剛剛到達肖申克時,典獄長説:“把良心交給上帝,把賤命交給我!”我無法忘記他在説這句話時的樣子,極度恐怖的表情,雙眼如同邪惡的豺狼,粗短的手指不停地揮舞,彷彿地獄的魔鬼。可笑的是他的手上有一本厚厚的聖經,十字架的光芒極其悲憫地映照每個人的臉,如上帝的眼睛,慈悲地望着每一個人的靈魂,彷彿陳述着來自天堂的救贖,卻又無力挽回這一痛苦的結果。

可安迪很少有大喜大悲,他有着堅強的意志,這是如此,瑞德在第一天晚上就因為判斷失誤而輸掉了兩包煙。他在天台上冒着被推下樓的危險,為監獄的警官提出了合法“逃税”的方法,從而為每人贏得了3瓶啤酒。在49年的春天,一羣肖申克監獄的犯人,坐在天台上享受着冰涼的啤酒。“如同在整修着自家的屋頂”,“我們感覺自己就如同造物主般自在”,倚着矮牆的安迪,英俊的臉上有着難得的微笑,如同刺破黑暗的一縷光芒。也許他生來就不平凡,因為在此他依然相信希望。

與安迪相比,布魯克斯——老布,似乎就顯得十分遺憾與可悲,他的生活如瑞德所説:“開始你恨他,不知道為什麼一道牆割斷你的未來。然後你適應它,慢慢習慣這樣的生活。最後你離不開它,離開了就不知道怎麼生活下去,這就是體制化。體制化了”,老布就屬於這樣一個人,他在獄中就已經害怕假釋成功,在出去坐在車上時,無助的眼淚慢慢地滑下,他最終無法擺脱那樣對沒有一點約束的生活的恐懼,自縊而死,令人可悲可歎。他,放飛了傑克,卻禁錮了自己。也對,當一個人有大把大把的時間可以揮霍時,會覺得每一種生活方式都是一種折磨;當一個人連一粒一粒粉塵都想要珍惜時,會覺得世間的一起一滅都是誘惑。可不但他,就連瑞德都有如此感受:“希望是一種可怕的東西”,可安迪不這麼認為。只有《費加羅的婚禮》響起的那個一刻,所有的犯人被這恍如隔世的聲音震撼了—一絲來自俗世的氣息帶着自由的感覺。哪怕只是剎那的停留,哪怕只如一個飛掠而過的閃光,卻似乎喚醒了囚犯心底裏一絲尚未完全泯滅的東西。或許這片刻的清醒,剎那的釋放,將帶來更沉重的壓抑,就如揭開傷口上的血痂。但這不算什麼,安迪與囚犯,他們需要自由,哪怕身體上做不到,只有心靈才感受得到,哪怕只有那麼片刻,依然是他們的渴望。在安迪的同化能力下,瑞德也明白了希望,監獄的體制化生活豐彷彿一種扭曲的誘惑。它如同生活中的梅菲特斯,有着千變萬化的面孔,然而我們不是幸運的浮士德,不會有天使來同魔鬼爭奪我們的靈魂,上帝,儘管沒有棄兒,但也沒有寵兒。他在面對假釋官的時候説:“我沒有一天不在後悔,我回過頭去看看往昔,那個愚蠢的男孩兒犯下了可怕的罪行……小男孩早已不見了,只剩下這個厭物,垂垂老矣。”

在對自由與希望的熱愛的驅使下,愛好地質學的安迪用一把小錘子為自己打開了通往自由的門,儘管那樣的過程十分艱辛,可有知識的他用了19年的時間完成了瑞德認為需要600年才能完成的事情,令他獲救的,是一把小石錘,一張女明星的大海報和一顆熱愛自由的心以及相信希望的信念。我無法忘記劇中的一句話“安迪朝自由爬了五百碼”,從下水管道出來後,暴風驟雨與雷電似乎在恐嚇,閃電如一把明刀般斬斷了黑暗,他承受着暴風驟雨的吹打,卻得到了自由,他展開雙臂迎接苦難,那一瞬間,在我的眼裏,恍恍惚惚看到他不是安迪,他是耶穌,他,就是上帝。當初的上帝,在人間受盡苦難,卻褪去平凡的肉體,成為了萬民所敬仰的神。而安迪他也是在肖申克里受到了許多的冤枉和苦難,但最終是他點燃了自由的火光。

“你從來沒有覺得自由的陽光是如此燦爛,莫扎特的音樂是如此美妙。那些平日裏最粗劣最愚昧的人在這一瞬間都變得高尚美麗,容光煥發……這時你就明白了:為什麼人類在經歷了那樣多的苦難與沉淪之後,還能生存,因為美好永在,希望永在”——《肖申克的救贖》

第8篇

開始以為肖申克是個人~然後才知道它是個讓人感到恐懼,暗無天日的監獄!但有些人確實閃閃發光的!所以有時候會説同樣的環境也會有不一樣精彩的人生。

肖申克里面關押的是犯了大大小小事兒不會被放過的犯人,但是大家許多是被不得已冤枉而判刑來到這兒的。在肖申克監獄裏有的是姐妹花,有的是舊犯對新犯的壓迫,有的是每天監獄的例行檢查……總之來到這兒就是讓你像剛來到這個世界時那麼幹淨!

安迪也是像所有監獄裏的人一樣,經歷了每個新成員所要經歷的一切。但是不同的是他與別人的結局截然不同。

首先我看到的是希望。因為安迪渴望自由,追求自由,從進去監獄的那一刻開始他就可以在看似暗無天日環境中找尋出路。慶幸的是他最終成功了。安迪是一個銀行工作者,他被指證殺了他的妻子和妻子的外遇,所以不得不來到這個監獄。在最初的一個月裏,他沒有和任何人打交道,也沒有像許多犯人一樣熬不下來。一個月以後他和瑞德開口了,是需要他幫忙尋一把小錘子,後面接着是海報。也許海報給予他更多的是對外面世界的信念,儘管二十多年過去了依然可以堅持!

還有在片子中有段是安迪自己利用自己的銀行工作者的才能為大家贏得了啤酒,那是在修建監獄頂層的時候。瑞德説過:安迪冒着巨大的危險換來的啤酒不僅使他增添了朋友,而且更多的也是讓這裏的大家覺得彷彿是給自己家修建屋頂呢。安迪臉上洋溢着奇怪的微笑面對這一切。

在這裏你會明白知識可以贏得生命的價值。即使在監獄裏大家都會有書讀,並且在後來安迪利用監獄長得野心來實現大家的利益,通過自己每天寫信申請最終擴大了監獄圖書館規模(這個過程也是艱辛而漫長的)大家可以讀更多的書甚至有人還可以拿到大學文憑。這一切都跟安迪有關。

安迪善於觀察,瞭解世事,所以抓住典獄長得心理,為他牟利,減少税收讓其依賴他。後來出去也拿到了一筆自己二十多年來應得的報酬。所以也用自己的智慧成就了自己。

目前想到的只有這麼多了,但我覺得作者塑造了一個非常有魅力的角色!他有知識,有氣魄,是一個真正心有一片海的人!他只是常常會在嘴角閃現一道微笑。二十年過去了依然不忘初心,即使他面臨着有可能失敗,有可能出去後不適應(畢竟在裏面他還是有地位的)出去後一切都是新的,即使時間過去了二十多年!當看到電影裏他在雷聲中敲破下水管道有東西噴出來的時候你真的會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整部電影看完了,使我印象最深的是安迪為在監獄擴展圖書館而做出的奮力和最終的逃亡。安迪,一個在銀行中工作的人,天然滿腹經書,學富五車。他精通所有政治、經濟,給我的印象是一個數學天才,只要是關於經濟的,似乎沒有什麼能難倒他。也因為這樣,他得到了監獄長的重用,目的是洗黑錢,他天然而然的成了監獄中的名人。

一次他被調到了圖書館工作,他對同獄的説他要要錢去擴展圖書館,他們都覺得這是不可能的。於是他就每週一封信寫給政府,日復一日,他的信僅有寄出去,卻沒有寄回來的,一年過去了,仍是這樣,但他並沒有放棄,還是堅持的寫,又過了一年,他的奮力有了小小的成果,他開始每週寫兩封信。他驚人的堅持不懈使我難以相信。19年的牢獄讓他難以忍受,他要離開這鬼地方,他從他挖的19年的通道早逃走了,又穿越了下水道,那惡臭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並且還是長距離……

安迪的忍耐力可真難想象,挖了19年的通道,寫了三年的信。這種毅力實在令我佩服,我應像他一樣在學習方面刻苦奮力,為達目標堅持不懈。

第9篇

人來到世界的目的是什麼?看了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我似乎找到了答案:人來世上的目的就是要讓你周圍的人因為你的存在而有所改變。

主人公安迪入獄前是一個銀行家,他因妻子與情夫被殺而被指控為殺人犯,判處終身監禁後被送往肖申克監獄。肖申克監獄是一個關押重刑犯的監獄,很多人進來之後一呆就是一輩子,所以,這裏的人們,根本不知道字典裏還有“希望”兩個字,很多人已經“被體制化”,即使被有幸釋放了出去,也會因為在監獄的時間太長而不再適應獄外的生活而選擇自殺。

但安迪的到來,在一點點改變着這些。他似乎不是一個囚犯,而是一個救贖者,在盡力挽救那些人的靈魂:他利用自己的特長為監獄長做事,只為了給囚犯們換回幾瓶破喝,讓他們像個男人,享受享受自由的感覺;他從每週寫一封信到每週兩封信往外投遞,就是為了贏得些贊助建一個監獄圖書館,改變犯人們的閲讀情況;他教初入獄的、年齡最小的、人最聰明的湯米認字,幫助湯米考試,鼓勵他要有信心堅持下去;他利用監獄廣播播放費加羅的婚禮震撼犯人們的心靈,即使面臨着懲罰的威脅;他用20年的時間和一把小斧頭鑿透監獄厚厚的牆壁,打開了一條通往自由的路;在逃出監獄之前,他給瑞德的一番話,讓出獄後的瑞德沒有選擇自殺……

這樣的安迪,是囚犯嗎?不,他不是囚犯,而是上帝派來的救贖者,他來這裏就是要救贖這些要被關押一輩子的人們。給他們帶來希望,他給他們帶來靈魂的震撼,讓他們知道,在監獄裏,還可以過這樣一種生活,還可以這樣生活。

看到這裏,不由得聯想到我們的現實。多次在講座時我都會就“職業幸福感”做一小調查,但調查的結果並不如意,感受到職業幸福的人寥寥無幾,看得出,大多數教師僅僅為了“稻粱謀”才從事着這個工作,而不僅僅是因為喜歡和熱愛。有一個學校,幾十名教師中,只有八位是男教師,其中還有四位是領導。

為什麼那麼多男教師選擇了逃離?真的是教師這一工作沒有意義不能創造價值嗎?看看電影,身處監獄中的安迪為了救贖監獄中的人們,還在盡最大努力做着什麼,還在盡力用自身的能力影響着別人改變着別人,那麼,我們這些做教師的,是否真的要自問自己一點什麼了?

我們就來問問自己吧:教師這一職業真的不能給自己帶來幸福嗎?先看看我們的工作對象,我們工作的對象是一羣純真無邪、對生活充滿美好希望的孩子;再看看我們的工作內容,我們是要帶着這羣純真無邪的孩子走向美好的未來。在和他們相遇的這段日子裏,他們要走什麼樣的路,看什麼樣的風景,在這條路上有什麼樣的感受和體會,都撒於教師。想想,比起那些囚犯來説,這羣孩子該多麼可愛,看着他們一天天地成長,看着他們從懵懂無知到最終成為一個睿智聰慧的少年,甚至,有時候我們呢還能聽到他們成長的拔節聲,這樣的體驗,我們怎麼會沒有快樂感和成就感?

很多時候,有無成就感撒於我們的內心。肖申克的救贖,救贖的是靈魂,再次審視自己的工作,我一直想説:如果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有了安迪的精神,我們都能很好地珍惜工作中的.每一天,珍惜和孩子們相處的每一天,讓孩子們因為遇到你,而有一個降幸福的童年,那麼,我們的內心,該是如何的富足?

做一個救贖者,做一個自救者,讓這個世界因為你的到來而有所不同,讓你周圍的人因為你的存在而有不一樣的感受。肖申克的救贖,救贖的是靈魂……

第10篇

影片《肖申克救贖》可以説整體的基調是蒙上了一層凝重的灰色的,在肖申克監獄裏上演的一幕幕人性的貪慾、陰險、奸詐在不公平的命運中人性的絕望、掙扎、渴求用平緩而沉重的語調娓娓道來,匯成讓人深思的汪洋。而那在高牆內微弱醖釀的希望星火,諾頓絕不會料到真的像那句原本是給囚犯們看的話一樣上帝的審判比預料的來得快,艾迪點燃的希望照亮了通往靜樂土的路,燒燬了這個利益的囚犯的全部乃至生命。

年輕有為的銀行家艾迪的妻子出軌遭人謀殺,艾迪深愛他的妻子卻被指控為兇手,被冤入獄。在肖申克監獄服刑的十幾年裏,典獄長諾頓威脅控制艾迪利用他銀行家的身份為自己創匯,艾迪在逆境中仍不放棄希望。他用執着為囚犯們建起圖書館,用勇氣為監獄奏響美曲,用真誠與囚友們換來尊重當他用耐心換來囚友湯姆一個意外祕密時,湯姆卻因為能作證艾迪的清白被諾頓引入圈套擊斃。湯姆之死使得艾迪實施了他的越獄計劃他對地質學頗有研究,通過觀察他發現自己牢房的牆壁很容易挖鑿。他便每天用一把破舊的鈍錘子挖洞,洞藏在一張海報後面。終於,一天夜裏,他順着洞、順着骯髒的下水道逃了出去,逃去了他夢中的世外桃源墨西哥的一座小島。他最真摯的囚友瑞德獲得假釋後也通過艾迪留給他的線索找到了艾迪。

這部電影流溢出太多。然而我想,它最主要的意思還是表達出在逆境中,在壓制下,無論如何都不要放棄希望。我相信,這是每一個觀眾都能一眼看出並且領悟的,因而在此我想從多角度、從細微之處來感悟本片其他的含義。開頭布魯克斯的死,無疑就是一個讓人悲涼唏噓的情節。布魯克斯因為在監獄裏生活了50年,出獄後社會翻天覆地的變化、世人的冷眼奚落、孤獨的淒涼滋味,像洶洶而來的洪水使得布魯克斯惶恐不安,他甚至曾想再犯一次罪、再回到家裏。起碼,那裏有他熟悉夥伴。

可能我老了,不行了。是的,他的遲暮之歲使得他不能這麼幹。他像一隻舊了的、再沒有人牽引的斷線的風箏,孤身在浩浩泱泱的天空中漫無目的地隨風飄蕩。他再沒有了活下去的動力。他最終把自己的名字刻在房樑上,然後去了天堂。這個情節竟讓我這身經百戰的人眼睛發酸,布魯克斯蒼老的淡藍眸子中的目光像酸味的泉一樣染得我徹骨的涼。雖然我沒有那樣的經歷。我想,當一個人面臨突然而至、翻天覆地的陌生變化時,他該如何?布魯克斯去了天堂,那天堂可是他的救贖?布魯克斯用50年的牢獄生活贖罪,出獄後的短短几天去連贖罪也是一種奢望,他贖了,救何在?我為命運的深淵、時光的洪流、人心的脆弱而悲、而涼。我知道這篇作文終究應該和本片一樣是昂揚、積極、皆大歡喜的,但我對無力掙扎這一詞組的嗅覺有那麼敏感。縱然布魯克斯的命運只是他自己的,但它折射出的冷冰冰、硬生生的東西是真實的,那惶恐、那無奈、那孤獨、那嗟歎是確實存在的,只不過,在現實生活中是其他未知的形態。

寫到這我想我不知道怎麼收尾,《肖申克的救贖》救贖了很多,但也沒能救贖很多。救贖年輕湯姆的毛躁、布魯克斯的悲哀、諾頓被污染的心那片天空,似乎始終是陰沉的。

但就算這樣也不會消極,我們的主角們在陽光海灘上擁抱,我們的現實生活依然繼續,我依然快樂。

揪出那些沒被救贖的悲哀,為了救贖我們目睹的悲哀的記憶。揪出那些沒被救贖的悲哀,為了給幸福與歡樂留下純淨的空白。

第11篇

觀看這部影片,我們學習到了無論什麼時間、什麼地點,我們都不應該放棄自己的希望,只有堅持下去,總有一天是能成功的。

故事發生在1947年,銀行家安迪被指控槍殺了妻子及其情人,安迪被判無期徒刑,這意味着他將在肖申克監獄中渡過餘生。瑞德1927年因謀殺罪被判無期徒刑,數次假釋都未獲成功。他成為了肖申克監獄中的“權威人物”,只要你付得起錢,他幾乎有辦法搞到任何你想要的東西:香煙,糖果,酒。每當有新囚犯來的時候,大家就賭誰會在第一個夜晚哭泣。瑞德認為弱不禁風、書生氣時足的安迪一定會哭,結果安迪的沉默使他輸掉了兩包煙。但同時也使瑞德對他另眼相看。

好長時間以來,安迪不和任何人接觸,在大家報怨的同時,他在院子裏很悠閒地散步,就像在公園裏一樣。一個月後,安迪請瑞德幫他搞的第一件東西是一把小的鶴嘴鋤,他的解釋是他想雕刻一些小東西以消磨時光,並説他自己想辦法逃過獄方的例行檢查。不久,瑞德就玩上了安迪刻的國際象棋。之後,安迪又搞了一幅麗塔.海華絲的巨幅海報貼在了牢房的牆上。

一次,安迪和另幾個犯人外出勞動,他無意間聽到監獄官在講有關上税的事。安迪説他有辦法可以使監獄官合法地免去這一大筆税金,作為交換,他為十幾個犯人朋友每人爭得了監獄官請的啤酒。喝着啤酒,瑞德説多年來,他又第一次感受到了自由的感覺。

不久之後,湯米的來到讓安迪打破了獄中安靜的生活。湯米告訴安迪真正的兇手,但不久,湯米就被殺害了。安迪用鋤頭鑿通道逃出了監獄,之後瑞德被假釋了。最後,安迪和瑞德相遇了。

第12篇

“要麼忙着活,要麼忙着死。”在肖申克監獄中,幾乎所有人都在或渾噩或認真地忙着活,可當走出了監獄,有人在忙着認真生活,而有人卻在忙着死去。

在肖申克監獄需要被救贖的不僅僅是那些囚犯,還有典獄長和獄警長。典獄長表面把《聖經》當做標杆,説着救贖之道就在其中,可他卻不懂得如何救贖自己,對《聖經》如此熟悉的典獄長實則是個攫取利益時不擇手段,殘酷、陰險而又貪婪的小人;而獄警長則是個視他人生命為兒戲之人。

當安迪一行人來到肖申克監獄時,監獄中所有的犯人都在歡呼。他們總是喜歡逗新人,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但他們卻不曾想那種挑逗竟以胖子的死亡作收場。他們在餐桌上愉快地談論,但當他們得知胖子死亡消息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沉默了。他們絕不曾想到自己的挑逗竟使一個人失去了生命瑞德對安迪最初的印象是“他似乎風一吹就會倒”,這個看起來“風一吹就會倒的”安迪懷着那至善的希望忍過了三姐妹,忍過了典獄長的威迫,忍過了五個足球場那麼長的臭水溝,那條僅有的骯髒之路使安迪遠離了肖申克監獄奔向那沒有記憶而又温暖的聖塔哈尼奧。

電影的開始,被終身監禁20年的瑞恩説“我已經徹底改變,我不會再危害社會”;電影的中間,被終身監禁30年的瑞恩説“老實説我已改過,我已不會危害社會,上帝作證,我已經改變了”;電影的結尾,被終身監禁40年的瑞恩説“沒有一天我不感到後悔的,不是因為我在監獄裏,或許你認為我該這樣。我回首過往一個年輕的愚蠢的孩子犯了大罪,我想和他談談,我想和他講講道理,告訴他做人道理但我不能了,那孩子已經無影無蹤了,只剩下這個老人”。被假釋的瑞德就像老布魯克斯一樣,不習慣外面的生活,可是瑞德在牆上留下的是“要麼忙着活,要麼忙着死。”正是有了希望他才像安迪一樣選擇忙着活。

“這些牆很有趣。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地,你習慣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那就是體制化。”人最怕的就是習慣,老布魯克斯被肖申克式的生活體制化了,當他得知要被釋放時寧願再犯點事也不願獨自一人走出肖申克監獄去面對外面那個完全陌生的世界。在肖申克監獄他是一個很重要的人、很有教養的人,可在外面他什麼都不是。瑞德在經歷了40年的牢獄生活被釋放出來,在超市打工的他每次上廁所之前都要去徵求允許,

“世上有些地方是石牆關不住的,在人的內心有他們管不到的東西,是完全屬於你的希望。”安迪向參議院寫信,而這一寫就是六年,正是懷着希望安迪實現了擴大圖書館的願望,也正是懷有希望安迪幫助了湯姆。或許安迪從一開始就有要逃出去的念頭,但是他等了20年,正是湯姆的死讓他看清了這些人的無情,讓他的心空了。但安迪一直認為“希望是好事,,甚至也許是人間至善,而美好的事永不消失。”他最終爬過了臭水溝,然後乾乾淨淨的到另一邊去了,向太平洋那個沒有記憶的地方進發。

肖申克監獄的警笛響了3次,第一次是安迪的到來;第二次是湯姆的到來,那個使安迪燃起希望,又使安迪徹底失望的人;第三次是安迪的離開,也是安迪在爬出臭水管時的雨中重生。“恐懼讓你淪為囚犯,希望讓你重獲自由”,瑞德這麼描述安迪“他漫步着,就像在公園裏散步,像穿了件隱形的外套”。安迪不像是個囚犯,他在很自由地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因為他的心是自由的,是沒有什麼東西能夠束縛的。

不要忘了,這個世界穿透一切高牆的東西,它就在我們的內心深處,他們無法達到,也接觸不到,那就是希望。只要懷揣希望,人生中那些美好的事情永遠不會消失。

第13篇

很多人向我推薦過這部電影,但是一直沒有看,直到前幾天才在網上看了一遍。

在一個四面高牆的地方,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做着體力活,看不到盡頭,又似乎一眼就能看到盡頭。

安迪看起來是一個安分守己的人,雖然他背了一個不屬於他的鍋,但是他沒有反抗,平靜的接受了這個結果。

get busy living……or get busy dying.他説:“要麼忙着活,要麼忙着死。”而他就這樣做的。

在一個毫無希望的地方,他依舊有自己的夢想,發揮自己的專長,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改變了很多在別人看來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在做着一件只堅持一年三年會顯得沒有任何意義的事情,而是需要堅持五年,十年,二十年。

他用最平靜的心態做着一件冒險的事情。他的耐心、堅持和不放棄,讓他做到了自己想做的事情,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

如果有自己的夢想,有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有想要改變的事情,有想要堅持的事情,那就去做吧,也許現在不會帶來任何的收益任何的成績感。

但總有一天,會成為生命中的閃光點,讓人生軌跡更加的美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