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培訓心得體會2篇 「校園成長路上,培訓心得與感悟」

來源:巧巧簡歷站 1.8W

本文分享學校培訓心得體會,探究如何通過培訓提升教育工作者的專業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同時也探討了培訓的目的、模式及效果評估方法,並提出了一些培訓優化建議。希望能對教育工作者的職業發展有所幫助。

學校培訓心得體會2篇 「校園成長路上,培訓心得與感悟」

第1篇

道是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範疇,既用以説明世界的本原、規律或原理,又指法則、方法和路徑。“道法自然”是指人們做事要遵循事物自身發展的規律。

教育作為國家和民族進步的基石,關乎國計民生。然而當今的教育飽受詬病,究其原因,失道久矣!當前的傳統課堂成了教師上學獨角戲的指導舞台,教師滿足於知識的單向傳輸,成了知識的化身、真理的代言人;學生被當成了知識的容器、應試的機器。於是有識之士如葉瀾紛紛發出吶喊:“構建生命課堂。用通俗的話説,就是使知識恢復到鮮活狀態,與人的生命、生活重新息息相關,使它呈現出生命態。”正是基於一位教育者的良知,我們一行七人帶着“迷茫”踏上了安徽xx學校的尋道之旅。

師道——教師完成華麗轉身,變身為課堂的組織者、指導者、調控者、參與者和引導者。教室裏沒有講台,更沒有高出地面的講壇。這種不設講台的無教學空間從形式上剝奪了教師專門説教的權力,教師不再是課堂的壟斷者、主宰者,而只是學生學生過程中的引導者、發現者和合作者。這裏的課堂空間是綠色的、生態的、平等的、民主的。

學道——學生依託導學案,自主完成預習、合作、展示三個環節,實現收被動變主動,由知識到方法,由結果到過程的根本變化。自研自探環節充分體現“自主學習”內涵,它是學習者在學習目標的宏觀調控下,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自身需要,自由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法,並通過自我調控的學習活動完成具體學習目標的獨學環節。合作探究環節充分體現互動性、分享性。課堂執行一般分為兩步。第一步,組內交流自讀、自探、自研、自悟的成果,相互質疑釋疑,學生充分“互補共享”。第二步,組內研討教師提供的體驗性、探究性、提升性、拓展性的展示方案,開展拓、挖、思、悟,進而形成能代表本組最高水平的展示方案。展示提升環節是生生、師生、組組互動合作,競評互享的集中體現,是思維的碰撞,情感的迸擊,才智的展現。課堂有了展示的繁難問題,有了展示的獨特想法,有了展示新鮮見解,學生或認同吸收,或選擇性完善,或辯論批駁,那麼課堂就得到昇華,我們收穫了精彩。

治道——變管理為自治,化制度為文化。每個年級、班級成立了自治管理委員會,職責是做好協調、溝通、服務、監督等工作。人人蔘與管理,人人接受管理。這裏的學生管理早已超越了人管理人,制度約束人的階段,學生自治自管也只是形式,其內核是文化育人。這裏,有各種各樣的管理文化:就寢文化、路隊文化、就餐文化。

這裏的課堂是生活化、生命性、生態型的課堂。學生享受課堂,教師分享成長。五天的學習,讓我們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道在我們面前慢慢地清晰了起來。

濱湖學校作為一所鋭意課改的年青學校,要圓“三至五年打造黃石地區品牌學校”這一夢,我們需要重塑課堂,需要精心構建高效課堂。在此,我提幾點建議供學校參考。

一、精心設計導學案。導學案是課堂入神的關鍵,是教師導、學生學的路線圖、指南針、方向盤,決不是問題單、習題集。它是有效指導學生自主學習,互動合作,有效展示的依託,是形式學生個性化學習成果的平台,是學生精彩生成的搖籃。教師必須深鑽教材,緊扣課程標準,落實“三主”(學生主體、教師主導、學案主線),關注“三大轉向”(變教材為學材、變教程為學程、變教法為學法),詮釋“三個核心要素”(主題、體驗、展示)。編制導學案的時候,注意知識板塊化,板塊主題化,主題話題化,話題探究化,探究層次化。

二、耐心培訓學生,實現自我管理。課堂上,教師要讓學生熟悉自研自探、合作互動、展示提升三個環節組員、組長、學科組長、導生主持人的職責,採取措施調動學生全員全程參與,有效調控學生課堂學習,及時介入,或點撥,或質疑,或評價,讓學生各環節學習更有序有效。同時,為實現與課堂學生主體地位的無縫對接,應注意培養引導學生課外實現自我管理,成立形式多樣的學生團體、民主管理委員會等,增強學生學習、生活、管理的自主性、自學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打造學校核心文化。學校最有效的育人途徑是文化育人。作為一所發展中的年青學校,應着眼於長遠確立學校核心文化,圍繞核心文化建設班級文化、教師文化、校園文化,增強學校凝聚力,豐富師生精神文化生活。

我相信有領導的堅定支持,在課改老師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高效課堂改革一定會走上康莊大道,濱湖夢也一定會早日實現!

學校培訓心得體會2篇 「校園成長路上,培訓心得與感悟」 第2張

第2篇

做為xx縣城關國小家長學校的一名學員,通過參加此次家長學校,可謂受益頗多,感受非淺。我深深體會到學校對學生的重視、關心和愛護,也更深的體會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學習過程中可謂重中之重的關鍵。現就自己聽課後的感受談一點體會。

現在的小孩都是獨生子女,家裏全是大人;因此,她所接觸的家庭環境其實是一個成人的環境,而學校的.學習環境又和家庭環境有着天壤之別。在這中間,家長和老師就承擔了橋樑作用,只有家長和老師充分的溝通,共同探討孩子教育問題,達成共識,才能全方位的幫助孩子成長。

習慣是人的思維定勢,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力量。正如智者所言:成功是一種習慣,失敗也是種習慣;來老師的一句話就講到與其讓孩子改掉壞習慣不如讓孩子養成好習慣。我會從今天起,根據自己家庭實際儘量在那種理念的指導下進行家庭教育。從孩子的書寫習慣、做作業的習慣以及生活習慣等方面進行着手,從一些不經意的小事中培養孩子形成良好的習慣。

俗話説“孩子是自己的乖”,大多數家長都覺得自己的孩子是天才,什麼都好,受不得半點委屈。對於老師的批評有時不能正確看待。其實,老師批評孩子,正説明老師關注自己的孩子,如果我們家長、老師保持一致意見,會更有利於孩子改正缺點;另一方面,我們也應看到孩子的優點,對孩子所取得的哪怕是小小的進步,也要給予肯定,使孩子建立起自信。同時,要淡化成績觀,注重孩子的綜合素質、各方面學習能力的培養。

四、理解、尊重孩子的選擇,信任孩子,與孩子平等相處。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就像找不到兩片相同的樹葉一樣,世界上也絕對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孩子。所以,我覺得對孩子的正當要求和理由需要家長站在她的角度去分析利弊,只要是有道理的一般都應該同意。同時,這也能更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也能使孩子更信任你。

家長學校是溝通學校、家長和學生的好渠道,希望學校能繼續搭建家校溝通的良好方式,形成合力,共同實現孩子全面健康的成長。也請老師們放心,在孩子家庭教育方面我們將盡自己所能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好孩子。我作為學生的家長對你們給予學生們無微不至的關懷錶示感謝!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