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的讀後感13回範文2篇 三國演義讀後感:戰爭與忠誠的永恆之印

來源:巧巧簡歷站 2.04W

本文是關於《三國演義》讀後感的第13回範文的介紹。這篇範文將從情節概述和主題分析兩個方面,對第13回《黃蓋火船借東風》進行了獨到的解讀和評論。讀者可以通過閲讀該範文,深入理解這一回閤中的人物形象、情節發展以及其中藴含的智慧和策略。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13回範文2篇 三國演義讀後感:戰爭與忠誠的永恆之印

第1篇

因為多次看過《三國演義》電視連續劇,所以讀起來比較通暢,儘管也有不少字成了攔路虎,但查一查字典,再記到小本上,反而更有好處了。

這本文學史上最早的章回小説,很有意思的再現了從東漢未年天下大亂到西晉重新統一的歷史進程。

全書共四百多人物,其中主要人物都是那麼的性格鮮明,一人一個樣。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曹操、周瑜給我的印象最深。桃園結義,三顧茅廬,舌戰羣儒,火燒赤壁,單刀赴會,空城計,借東鳳等章節,我基本是記熟了。特別是“草船借箭”這一則更是令我浮想聯篇,受益匪淺。

年輕有為的神勇名將周瑜,可惜的卻是心胸狹窄,嫉賢妒能的一個人。他惱怒諸葛亮比他有智有謀,就總想置人家於死地。他以軍中缺箭為由,心生一計,讓諸葛亮十日造出十萬支箭來,這本來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完不成任務,諸葛亮的命就難保了。誰能想到,諸葛亮出乎意料的立下了三天就可完成全部任務的軍令狀。到這時,顧不上吃飯喝水也得看下去了。

精於天文地理,瞭解敵方心理的諸葛亮,趁着漫天大霧,利用曹操個性多疑的弱點,用草船從曹營“借”了十萬還多了出來的好箭,使周瑜陰謀又一次破產,不得不傷心苦歎:“吾不如諸葛孔明也!”

本來世界這麼大,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我們應該相互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決不要自認為自己強而傲視別人,更不應該有妒忌之心。尊重人才這方面周瑜好像比不上曹操。

周郎啊,你是仰天悲呼着:“既生亮,何生瑜”而抱憾離世,一顆耀眼的星星隕落。

三國演義的讀後感13回範文2篇 三國演義讀後感:戰爭與忠誠的永恆之印 第2張

第2篇

?三國演義》又稱《三國志通俗演義》,它是史書與講史、平話、史傳文化與民間文化交融的結晶。

本書的內容取材於東漢末年的魏蜀吳散貨的歷史,描寫了從東漢靈帝中平元年黃巾起義開始,直至晉武帝太康元年吳亡,西晉統一為止,歷盡百年。我今天讀了這本書,發現其中有許多“忽略”的地方,令我十分吃驚,為何古人那麼聰明還有那麼多忽略的地方?曹操率領精兵攻佔荊州,拿下襄陽,好稱八十萬鐵騎攻打東吳,而孫劉聯軍只有三萬人,卻在諸葛亮、周瑜和龐統的計謀下全軍覆沒,敗走華容的下場。這都是曹操的一個忽略所致,他不聽自己身邊謀士的話,卻聽從龐統的把戰船都連在一起,讓諸葛亮和周瑜找到了進攻的地方,從而一擊致命,損失殆盡。司馬懿也犯了與曹操同樣的錯誤,被諸葛亮的空城計所騙,逃走時中了諸葛亮的圈套。他也忽略了一個地方,那就是他不聽自己手下的話,也沒有仔細看城下掃地的士兵流淌的汗及諸葛亮輕鬆搖扇背後流淌的汗珠,便急忙撤退了,日後留下了無窮的後患。《三國演義》中還有許多精彩的故事,如關羽的“温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張飛的“獨退曹兵”“夜戰馬超”;趙雲的“大戰長阪坡”“單騎救主”等······還有三顧茅廬、敗走華容、三迎戰呂布等。

?三國演義》是我國章回小説的開山之作,也是我國最有成就的長篇歷史演義小説。它不見塑造了一些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還為中國歷史長篇小説開闢了新天地,是我們必讀的一本書!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