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幼兒演講稿模板5篇 "打造優秀幼兒演講,培養自信表達能力的模板分享"

來源:巧巧簡歷站 1.48W

幼兒演講是幼兒教育中重要的環節之一,在幫助孩子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和自信心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一個優秀的演講稿,則有助於幼兒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思維和感受。本文將介紹幾個優秀的幼兒演講稿模板,幫助更多的幼兒獲得成功。

優秀幼兒演講稿模板5篇

第1篇

我是來自大一班的xxx,今天我很榮幸,也很高興能站在國旗下,代表全園小朋友講話。大家肯定發現我們身邊多了很多新的面孔,那是我們新來的弟弟妹妹們,歡迎你們加入我們這個大家庭。

想起剛進幼兒園時,我也是個萌萌的小不點,不會自己穿衣吃飯,上廁所要老師幫忙,上台發言會緊張的哭泣。在老師媽媽的細心呵護和鼓勵下,漸漸的`,我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老師們會教我唱歌、跳舞,陪我做遊戲、給我講故事。還教我學習禮儀、學習小朋友之間友好相處,做個懂禮貌有愛心的好孩子。現在我已學會能給媽媽講幼兒園學到的故事,學會自己穿衣服、洗臉、刷牙,學會協助老師做好班裏衞生工作,學會很多安全知識和如何愛護地球媽媽的環保知識等等。總之,我學到了很多的知識,長了不少本領。爸爸媽媽誇我懂事了,老師也説我進步了。在這裏,我想説一聲:謝謝你,老師!

第一件禮物的名字叫“快樂”。希望小朋友們是快樂的,每天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快快樂樂地學習和遊戲。

第二件禮物的名字叫“禮貌”。希望小朋友們都做有禮貌的好孩子,見着老師和小朋友會問好,離開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會説“再見”,還會講“謝謝、對不起”這些神奇的話,團結友愛朋友多。

第三件禮物的名字叫“能幹”。希望每個小朋友都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睡覺疊被子,自己穿衣穿襪子,自己吃飯擦桌子,讓爸爸媽媽都誇我們是最能幹的好孩子。

請小朋友們好好收下“快樂、禮貌、能幹”這三件禮物,讓我們大家都做最棒的好孩子!

優秀幼兒演講稿模板5篇

第2篇

今天,我們聚在一起,只有一個話題,那就是我們的孩子。

如何把我們的孩子培養成材。我國教育專家陳鶴琴曾經説:過幼兒教育是意見很複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兒園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必須兩方面共同合作才能得到充分的功效,””那就是“家園共育”。培養孩子成材,着也是今天請各位來園的目的。今天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和家長朋友交流。

一、關於我園的整體概況:一是園所環境:二是園內課程瞭解

?一〉環境:家長朋友,孩子天天來幼兒園,但您對孩子接受啟蒙教育的這個環境,並不一定非常瞭解。我想各位家長介紹一下:談到幼兒園的環境,無非就是兩個方面,那就是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

我園現有教師23人,大專7人,其中學前教育大專4人,幼師13人,高中3人。

每班陪有鋼琴、錄音機、空調以及取暖設備,還有多媒體教室。老師們都能熟練運用多媒體教學,自制可見。這樣,以使教學更加形象直觀,避免了枯燥無謂的單純口語教學,仍孩子在愉快中學到知識,在潛移默化中學到本領。今天的家長開放日活動安排在多媒體教室。通過今天教師與孩子的活動,家長能體會到這些。

“以尊重、信任、寬容、支持、合作、文明、健康、和諧”為指導思想和目標。這不僅體現在同事之間,也體現在幼兒之間、師幼之間。今年,我國提出“微笑服務、文明工作”的`服務理念。希望家長監督教師行為,提出寶貴意見。也希望家長配合我們的工作。如:美術活動,幼兒畫的不一定很美,很漂亮。但是教師會給孩子以鼓勵和讚美。在日常生活中幼兒有小小的進步,我們也會及時表揚。今天孩子在活動中,會體現這種關係。

去年開放日活動,我給大家交流過。我園提倡“大課程觀”,即幼兒園的課程包括幼兒的全部生活和學習活動。我園沒有課,只有活動概念,教師不分科,每種活動教師都參與。發現孩子,引導孩子,完成幼兒教育的根本使命。

課程分為生活活動、遊戲活動、運動活動、學習運動。學習運動分為健康〈身體健康、心理健康〉、藝術《〈美術:手工、繪畫、欣賞、〉音樂》、語言《母語,英語》科學《數學、其他科學》社會

通過課程中的活動,培養孩子良好習慣、態度和情感、能力。1、良好習慣2、態度和情感a、愛b、快樂積極上進的情感和態度c、感恩d善良e、自強f、寬容、j、責任感h、集體榮譽感g、好奇好問好探究3、能力:觀察記憶思維邏輯推理,想象

家庭教育伴隨幼兒一生。俗話説: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長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發展都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家庭教育最重要,但它是零碎的,不繫統的,而幼兒園則是有目的、有計劃的,只有二者互相補充,相輔相成,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如生活方面:喝水,幼兒喝水教師監督他們,鼓勵他們。但總有個別孩子偷偷跑到一邊去玩,希望家長在家時多提醒他們。再就是孩子的教育問題,班裏教師對孩子非常瞭解,老師會針對個別孩子的教育問題與家長交流。教師有能力幫助家長走出家教誤區。在這方面,家長做的非常好,孩子進步快,特別是家長與教師共同找到孩子的缺點或差距以後,找準適合孩子的方法,孩子會進步更快。

舉例:1、新學期新轉來的孩子2、習慣方面3、內向不愛表現、自信心缺乏4、孩子之間的糾紛5、孩子身體狀況

2、學習方式:幼兒園的自由遊戲、探索發現學習方式與國小正規科目,學習方式不同。

3、行為規範:個人要求不在受重視,感情被理性和規則所控制。

5、期望水平:家長和老師與孩子新的期望和壓力,作業代替了遊戲。

6、學習環境:幼兒園自由、活潑、自發的學習環境,國小有作業,受教師支配的學習環境。

針對以上幾方面,希望家長和老師經常溝通,攜起手來,在本學期做好孩子入學前的準備,樹立孩子終身發展的理念,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矗

第3篇

幼兒園家長培訓講稿——勿讓家庭教育拖了幼兒教育的“後腿”

大家早上好!首先,非常感謝下五屯中心幼兒園為我提供這樣的機會,可以跟有育兒經驗的各位進行交流。其次,剛接到邀請時,我的內心是忐忑的,説到培養孩子,估計在坐的都比我一個沒有孩子的經驗要多得多,所以今天我也是來學習的。但是,在座的各位,我猜想你們跟孩子一起的幾年中,大部分家長都僅僅是憑着“經驗”在培養孩子,僅有少一部分家長可能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是依據一定的科學理論的。所以,在今天短暫的時間裏,我希望我的一點愚見可以給大家帶來一點啟發。最後,我想給大家交流的主題是:勿讓家庭教育拖了幼兒教育的“後腿”。很多家長聽到這論斷後也許會較為吃驚,家庭教育怎麼可能拖了幼兒教育的後腿?拖後腿的只能是幼兒園、學校吧?

各位家長,當你們把孩子送到幼兒園,你們最希望孩子的哪些方面取得進步?是識字?是寫字?是會一口流利的英語?是會做數學題?還是其他?從科學的角度出發,對於學前階段的孩子,並不提倡交給他們一些系統、高深的知識,交給他們的只是一些通識性的知識,更重要的是一些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幼兒園是按照這樣的教育理念在做,但很多家長朋友的理念還沒有更新,所以當孩子回家後又恢復了以往的常態。學前階段的孩子模仿力特別強,在幼兒園,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比較謹慎。但是,當孩子迴歸家庭,家長的很多不良習慣就會給孩子帶來負面的影響,所以,有時家庭教育會在無形之中拖了幼兒教育的後腿。説到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今天我主要跟大家一起探討三個方面的內容。作為家長、作為成人,怎樣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禮貌行為和交往行為這三個方面。

家長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適時為孩子立規矩。中央電視台的一個欄目曾報道,有一個5歲兒童生活很有條理,自覺的玩具櫃,小書架,抽屜都是自己主動整理,小小的年紀已初步養成了愛整潔,愛勞動和有條理的好習慣,令人稱讚。從報道中得知,自孩子2歲開始,他的母親就給他立下規矩,要求他玩完玩具必須收回原處,若不收就將玩具沒收。正是由於這位母親注意立規矩並嚴格要求,孩子才逐漸養成了自己的東西自己整理和愛整潔,有條理的好習慣。

家長要依據孩子的年齡採用相應的方法培養良好習慣。比如,培養兩三歲的孩子玩完玩具收回原處的習慣。在開始訓練時,家長可以用遊戲的口吻對孩子説:“玩具要回家了,你幫它找找家在哪兒,把它送回家去吧!”這就比干巴巴的向孩子提要求效果好得多。當孩子把玩具收放好以後,家長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孩子受到了稱讚,下次一定會重複這種良好的行為。

培養孩子良好習慣不能想起來就要求一下,想不起來就聽之任之。父母要有堅強的教育意志,立下規矩之後就應要求孩子堅守。經過日復一日的訓練,孩子定能養成好習慣。當然,對父母來説最難做到的是嚴格要求,這主要是由於他們對孩子容易發生情感失控。不少家長也知道應該如何要求孩子,但做起來往往以

情感代替理智。這在嬰幼兒家庭教育中是常見的事。例如,説好了不能隨便買零食,但只要孩子一哭一鬧,爸爸媽媽就心軟,先是遷就退讓,繼而發展到有求必應,久而久之,孩子便養成吃零食的懷習慣。當然,也有不少父母在培養孩子良好習慣方面取得了成效,這是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他們能理智的愛孩子,把愛與嚴結合起來,始終如一,堅持不懈,耐心訓練的結果。

培養幼兒良好習慣特別需要施教者要求一致。首先是家庭內部(父母,祖輩及其他人)對孩子的要求要一致。例如,培養孩子不隨便吃零食的習慣。如果母親嚴格要求,而奶奶卻放縱,只要孩子要就予以滿足,那是不可能培養起好習慣的。其次是家庭與幼兒園的教育要一致。現在不少孩子在幼兒園裏自己吃飯,自己穿衣,而在家裏卻做不到。如果孩子在園與在家受到的要求不一致,他們接收到的信息就是矛盾的,因而不會表現出一致的行為,良好的習慣也就不可能形成。

要求孩子有良好的習慣,家長要以身示範。因為幼兒很喜歡模仿,他們首先會模仿父母親。要求孩子講文明懂禮貌,爸爸媽媽就不能説髒話;要讓孩子講衞生,家長就要經常洗手,刷牙,洗澡;要求孩子愛學習,家長就要經常讀書看報,必要時,還可以帶着孩子一起學習讀書或者做一些對孩子良好閲讀習慣形成有幫助的活動,以此加深孩子的印象。相反,那些只言傳不身教的父母,是很難看到教育效果的。

在培養習慣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尊重孩子的權利和參與。每一個幼兒園家長育兒心得演講稿 幼兒園家長感言怎麼寫_轉眼,孩子入園學習已經快一個學期了,在這一段時間裏,已經能很好的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變。

好習慣都應該讓孩子們覺得:這是我盼望的,是我需要的,我特別希望有這個好習慣,這對我的幫助很大,對我的發展很有用,好習慣多了,我才能做的更好,我才可以多交朋友。這是一種積極的培養態度,讓孩子自己決定需要什麼,看清什麼是有意的,便能最大程度地調動他們地積極性,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案例一:在幼兒園,班上的老師教育小朋友與他 人交往要有禮貌,如受他人幫助要説“謝謝”,稱呼長 輩要用“您”,等等。回到家中,果果小朋友把老師的 禮貌教育付諸實踐。晚飯時爸爸給果果夾了塊肉,果 果有禮貌地對爸爸説:“謝謝您。”而爸爸卻説:“我們是一家人,不要這麼客氣。”

案例二:幼兒園放學時,媽媽帶着一盒牛奶來接佳佳。佳佳喝完牛奶後把牛奶盒放在媽媽手上,媽媽隨手扔在路上。這時佳佳説:“媽媽,隨地亂扔垃圾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媽媽愣了愣,馬上説:“媽媽手上的東西太多,只能先扔掉空奶盒,再説扔一次也沒關係。”

家庭是幼兒生活的主要場所,家長是幼兒的第一位教師,家長的教育方式、方法、行為和態度都會影響幼兒禮貌行為的形成。通過以上兩個案例,我們可以發現家長在對幼兒進行禮貌教育時所存在的不足。

(一)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相脱節禮貌教育是一項系統、長期的工作,幼兒的發展受到幼兒園、家庭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幼兒園的教育具有較強的計劃性和目的性;同時對於學前階段的幼兒而言,家庭對他們的影響作用更大。因此,幼兒園教育要想取得預期的效果,家庭的積極參與、配合必不可少。案例一中的果果小朋友在幼兒園裏學習禮貌用語和禮貌行為,並用於家庭的生活中。但是果 果爸爸卻沒有與幼兒園教育同步,導致果果無法把在幼兒園所學運用至家庭生活

中。究其原因,是家長沒有意識到家園配合對幼兒發展的重要性,沒有及時與教師溝通,忽視了幼兒園禮貌教育在家庭的延伸。

模仿是學前期幼兒的一種重要學習方式,他們喜歡認真地模仿和學習成人的各種行為表現。家長是兒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榜樣,他們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幼兒的言行舉止。案例二中媽媽的行為受到女兒的質疑後,仍沒有及時改正,其言行對女兒起到消極的示範作用,影響女兒禮貌行為的學習。究其原因,是家長沒有意識到家庭在幼兒禮貌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沒有認識到幼兒模仿學習的特點。

(一)豐富幼兒的禮貌知識。豐富幼兒的禮貌知識是家庭禮貌教育的基本內容,包括讓幼兒知道有一些常規的禮貌用語及在不同的場合出現不同的禮貌行為,如知道做錯事情用“對不起”、接受別人幫助時要用“謝謝”、他人跟自己説“謝謝”時要用“不客氣”等。

(二)培養幼兒的禮貌行為。培養幼兒的禮貌行為是家庭禮貌教育的重要內容,包括有禮貌的講話和有禮貌的行為。例如,能恰當使用“對不起”“沒關係”“謝謝”“不用謝”禮貌用語;做客時不亂翻動他人的物品,不隨便要東西吃和拿他人的物品;別人休息時不大聲説話,輕聲走路;禮貌待客,能熱情地招待客人,能正確地稱呼客人,願意與小客人分享自己的玩具等。

由於學前期幼兒的思維具有直觀形象性,家長在對幼兒進行禮貌教育時,首先,要循序漸進地對幼兒施加影響,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從易到難,逐步提高對孩子的要求,最終達到發展的目標。在使用循序漸進策略時,家長首先要向幼兒提出具體、明確、簡單的要求,不能抽象、籠統,這樣才能便於幼兒的理解和執行。例如,家長在對幼兒進行禮貌教育時,總喜歡説“見到熟人要主動打招呼”“要做一個有禮貌的小朋友”等,卻不具體地告訴幼兒怎樣跟熟人打招呼,怎樣去做一個有禮貌的小朋友。如果家長教育孩子在早上見到熟人主動説“早上好”。

幼兒的禮貌行為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家長應該重視在日常生活中對幼兒進行禮貌教育。在日常生 活中對幼兒進行禮貌教育,首先,家長要為幼兒創造 融洽的家庭氛圍,家庭成員之間要構建和諧的人際關 系,禮貌交往,使幼兒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以培養 幼兒的禮貌行為。例如,當家長不小心撞到幼兒時,應該蹲下來真誠地向幼兒説聲“對不起”;當請求幫助時,跟幼兒説“請來幫助我好嗎?”與長輩交往時,要使用“您”稱呼對方。其次,家長可以利用日常生 活中的事件對幼兒進行禮貌教育。例如,家長可以利 用帶幼兒去朋友家做客或有朋友來家做客的機會,教育孩子如何做一位懂禮貌的小客人或小主人。

1.家長以身作則,成為幼兒學習的榜樣。家長是幼兒的第一任教師,是幼兒禮貌學習最重要的榜樣。 孩子呱呱落地以後,最早接觸的對象就是父母,父母 的一言一行都會有意或無意地影響着他們。因此,家 長應該發揮自身榜樣的示範作用,嚴格要求自己,希望孩子做一個有禮貌的人,自己首先就應該做到。如前所述案例二中的媽媽,如果能聽取佳佳小朋友的意見及時調整自己的行為,把垃圾扔進垃圾箱裏,就會對孩子起到積極的示範作用。

2.藉助文學作品榜樣。文學作品是幼兒禮貌學習不可忽視的榜樣。許多優秀的文學作品裏藴含着重要的教育價值,家長在對幼兒進行禮貌教育時,可以選擇 一些優秀的文學作品為載體,實時開發,感化幼兒的思想,引導幼兒的行為。為了充分發揮文學作品的教育價值,家長可以先讓幼兒理解作品內容為起點,讓幼兒思 考“自己應該怎樣做”,使幼兒通過文學作品所獲得的 認知運用到現實生活中。

1.家庭成員對幼兒進行禮貌教育要一致。在家庭禮貌教育中,家庭應該相互協調,使教育內容、手段和方法左右貫通,保證家庭對幼兒進行禮貌教育的積極效果最大化。首先,家長之間應該相互溝通,及時交流信息,一起商討幼兒禮貌教育的問題。比如在 培養幼兒禮貌行為時,家長應該溝通教育的理念、教育的方式方法及幼兒的表現,全面、準確地瞭解幼兒 禮貌學習的情況,為教育的一致性提供條件。其次, 家長之間應該相互配合。家長要同心協力,密切合作, 彼此信任,統一思想,統一教育行為,形成教育合力, 促進幼兒更好發展。比如培養幼兒主動問候他人的習 慣,父親帶着幼兒見到熟人時要求幼兒主動問候,母 親帶着幼兒見到熟人時也應該要求幼兒如此,這樣就 強化了父親的行為,有助於培養幼兒主動問候他人的 習慣。反之,父母如果“各自為政”,要求不統一,就 會導致幼兒無所適從,抵消了對幼兒的教育。

2.家長對幼兒進行禮貌教育前後要一致。幼兒禮貌態度、禮貌行為的培養是一個長期、反覆、逐步 積累的過程,這就決定家長對幼兒進行的禮貌教育不 是一蹴而就的,應該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不斷反覆 的工作。因此,對幼兒進行禮貌教育不能停留在某一次或某一段時間,應該連續不斷地施加影響,而且這些影響要前後一致。比如培養幼兒使用禮貌用語的習 慣,家長今天要求幼兒見到長輩要用“您”,不小心碰到別人要説“對不起”,而明天卻不對孩子提出相應的 要求甚至提出相反的要求,如此,幼兒的認知前後矛盾,不利於禮貌習慣的養成。

案例一: 一羣小朋友在一起玩一件新奇的玩具,其中年齡大小不一。一名年紀小一些的孩子參與到其中,在輪流玩的時候忍不住玩過一次之後,不把玩具交出去,還要趁機再玩一次。這時他的'朋友們一擁而上,有的抓住玩具,有的抱住他,大家紛紛告訴他“不能這樣,我們需要輪流,否則對大家不公平,請你下來,呆一會兒就又輪到你了。”在朋友的請求、説理和簇擁之下,那個“犯規”的小朋友乖乖地鬆了手,排到隊伍最後邊。這些孩子的媽媽們,遠遠地坐在公園安置的木頭桌子和長凳上,邊喝咖啡邊聊天,並不關注孩子們之間發生了什麼。

案例二:在遊樂場內,a、b幼兒正在搭積木。c 幼兒也想參與其中。自己與其他兩名幼兒商量,a、b幼兒一致表示,不同意c幼兒參與,三名幼兒繼續相互談論着。c媽媽見狀,快步來到遊戲區,大聲喝道:“你們兩個小朋友怎麼一點都不懂事,也不讓讓小弟弟,你們這裏空的很,趕快讓小弟弟進去玩!” b幼兒還是不同意c幼兒的加人。c媽媽也有些生氣了,“你怎麼這麼霸道!你們再不讓小弟弟玩,我就去叫警察叔叔,把你抓去!” 説完,強行把c幼兒抱入了遊戲區 。

以上兩個案例,同樣是年齡不同的幼兒,同樣是在一起遊戲,但是家長在處理這兩件事上,卻有着截然不同的方法。其實這兩則案例,一個是來自於國外,一個就來自於我們的身邊。現在家庭對於獨生子女視若掌上明珠,生怕孩子單獨出去與人交往會產生一些不安全因素。如:會磕着、絆着,與他人交往,孩子會

吃虧受委屈,防止學壞,還是少接觸為妙等。這些思想就限制了孩子之間的交往。其實,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寶貝日後擁有出色的交往能力,培養的關鍵是,家長要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好。

做一個旁觀者,並不是很難,難的是面對自己心疼的孩子,如何做到冷靜。案例一中的家長,在面對孩子出現爭吵後,並沒有直接參與其中,而是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沒有了家長的參與, 孩子的問題最後自己也解決了。

同伴間發生爭吵既是壞事,也是好事。 因為它增進了孩子解決糾紛的技能,豐富了孩子的社會經驗。有些爭吵是不可避免的,但許多孩子受年齡特徵影響,還擺脱不了“自我中心”的心理特點。常想着自己的需要和願望,不顧別人的思想感情和做法。只有在爭吵中才開始理解別人的世界。他們只有在受冷落、不受歡迎時,才會認真反思和改變自己的交往方式,學會協商、輪流和合作的方法。因此,家長在此時,可多做冷靜觀察,適當地提出建議、做出暗示。現在獨生子女多,家長包辦代替的較多,對孩子做事情總是不放心,懷疑幼兒的能力。久而久之對幼兒自信心的程度會有很大的影響。現在很多家長在孩子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方面不善引導,而把自己交友的標準,價值觀強加給孩子,不講民主,家長説了算,不尊重孩子的意見,有的家長帶孩子見到熟人時,孩子還沒説話,家長就先開口,給孩子貼上“膽子小”“不太會説話”“ 性格內向”“怕 見生人”“不愛問好” 等標籤,這樣一來,孩子本來想要説的話也不敢、不用講出口了,由此在交往中就會表現出被動、 膽怯、 消極、依賴,缺乏自主意識等。

前蘇聯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説過:“父母自身的行為對孩子有重大影響。不要以為只有你們同孩子談話和教導孩子、吩咐孩子的時候,才是在教育孩子。在你們生活的每一瞬間,甚至當你們不在家的時候,都是在教育孩子。你們怎樣穿衣,怎樣跟別人説話,怎樣表示歡欣和不快,怎樣對待朋友和仇敵,怎樣笑,怎樣讀報?? 所有這一切,對孩子都有很大的教育意義。”模仿是幼兒在交往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家長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同時又是孩子的主要模仿對象,但有的家長圖清靜,省力氣,不喜歡孩子帶其他夥伴到自己家玩,或是不熱情,這種作法影響了孩子的交往能力,為了給孩子提供交往的機會,讓幼兒學會交往, 家長首先要作出表率。如: 孩子的同伴來家裏玩,家長要熱情接待、倒水、給水果或飲料喝,也可以簡單的交談,等小客人走時,要客氣送別,歡迎下次再來。這樣做實質是給孩子作出了表率,使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了教育,形成了良好的行為規範。有了良好的行為規範後,家長還要為幼兒提供交往的機會。如:家中來客人,要有禮貌地打招呼和交談,如果有小夥伴同往,要鼓勵孩子拿出玩具和小夥伴一起玩,這樣,不僅培養裏幼兒的交往能力,也使幼兒在交往中學習禮貌待人,學會了社會交往的技能和許多本領。

人際交往是一種思想、觀點和感情的碰撞,在頻繁的碰撞中,雙方可以獲得啟示,獲取靈感,得以共同提高。家庭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不是光憑説教就能完成的,它需要我們家長做個有心人。

第4篇

大家下午好,我是xxx的媽媽,前幾天李老師和我溝通,説xxx的傾聽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比較好,寫作業也很注意書面清潔,希望我就此談談關於教育孩子的一些心得體會,坦白説在這方面我不是專家,更不是虎媽,也沒有特地為孩子制定什麼特別的培訓計劃,不過我很榮幸受此邀請,也很珍惜這次和各位家長、老師分享育兒經驗的機會,我就隨便説説,與大家交流一下。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各位家長朋友,向悉心呵護、關愛我們孩子的李老師、朱老師和馬老師表示最誠摯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xxx從小小班就開始在名興幼兒園接受教育,轉眼已經上大班了,明年更是要向國小進軍,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社會的未來。對他們的教育不僅是學校的責任,更是我們家長的責任。下面我就在此談幾點自己的經驗(僅供參考,允許個體存在差異,呵呵):

我們家的情況比較特殊,因為沒有老人居住在揚州,所以是典型的一家小三口,工作比較忙的時候我就會讓小宇自己洗澡,自己洗小內褲,玩的玩具也是自己收拾,有時候我還會和兒子撒嬌,把自己想的很小,他反而會向大人一樣給你意見。

有一次晚上,我和他抱怨:媽媽真累,又安排新課了,我要看好多好多的書,晚上估計要很晚才能睡覺了。小宇給我的回覆是:媽媽,那你怎麼不早點看書,早點把書看完,就可以早點睡覺了。我很驚訝同時也很高興他這樣的回答,我想他既然能這樣説我,那他自己遇到類似的事情應該就會及早做準備。

還有一次,我晚上要加班,沒人帶他,只好把他帶到單位,讓他坐在教室,給他一台電腦,放着他愛看的動畫片(無聲的那種),下班回家後,我就和他聊天,我問:媽媽課上的怎麼樣啊,你可以給我一點建議嗎?他還真的認真思考了一會兒,給我的回覆是:你講的課我聽不懂,不過你對學生太兇了,你為什麼不能像我們老師一樣,説話温柔一點,然後還模仿温柔的聲音給我聽。我很開心,他其實要表達的是我對人説話的語氣語調不太好,説明潛意識裏還是比較注重別人感受的一個孩子。

家長並不是完美的,也沒有必要在孩子面前處處展現的很優秀。我們要敢於在孩子面前展示自己的缺陷;要樂於接受孩子給我們的建議;要勇於在孩子面前承認自己曾經犯過的錯誤,並學會説對不起。千萬不要覺得自己是家長,所以什麼都是對的,小孩子就應該聽家長的,這種無厘頭的邏輯孩子是沒辦法理解的,反而會投射到他們的生活中,讓他成為一個自大的人,我絕對相信“小時候你怎麼對孩子,老了以後,孩子就會怎麼對你”這句話,他也

不是故意的,而是生活中你對他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為了我們老年生活質量的.保障,在他們小時候就提供一個開明輕鬆的家庭環境吧。(呵呵,開一個玩笑)

關於xx愛乾淨,估計和我有點關係,我略微有點潔癖,xx還小的時候,但凡吃零食,我就讓他到垃圾桶那邊,並習慣性的吩咐:媽媽剛打掃過衞生,不要吃的掉掉的,到處都是屑子。 以至於現在,只要是吃一些小東西,就主動拿紙墊着,要不就自己把垃圾桶拖過去,有髒東西掉地上就會主動拿紙擦乾淨,可能久而久之已經變成了一種習慣,延伸到現在做作業也特別愛乾淨 。

其實要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我們家長首先要放低身段。和孩子們相比,我們當然強很多,但是不要忘記每一個大人都曾經是小孩子,誰也不是一開始就會做事情的。小宇現在6歲,大概3-4歲的時候就能自己做很多事情,哪怕他做完我再返工,但是讓他體驗勞動的過程很重要。什麼都不讓他做,久而久之,他就會覺得這不是他的事情,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事情,這其實對他的獨立是很不利的。

良好的傾聽習慣是發展孩子傾聽能力的前提和基本條件。小宇小時候的傾聽習慣其實也不是太好,尤其是旅途中,我和他爸爸如果講一些和他沒有關係的話題,他就會插嘴,或者故意打斷,其實想想孩子在旅途中也挺無聊的,沒有玩具、沒有遊戲,再沒人和他説話,難怪他要反抗,我相信凡事辯則明,讓孩子學會傾聽,首先我們要做一個會傾聽的爸媽。不要着急發火,先耐心地聽一聽孩子的解釋。所以我和兒子約定好,一般坐車的旅途比較長的時候,會給他帶上玩具或者遊戲;在家裏,如果爸爸媽媽正在説話或者打電話不要打斷我們,請等我們説完或者掛掉電話再講事情,兒子很容易理解了,而且追加了一句:那我以後和你們講話的時候,請你們也不要打斷我。

ok,事情到這裏就算告一段落,這其實就是一個“講道理”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彼此傾聽的過程。慢慢地,孩子會體驗到傾聽的巨大力量,當在幼兒園中遇到交往問題時,他會很自然的想到用“對話” 來解決。孩子其實是一面鏡子,我們怎麼對他,他就會怎麼反饋給我們,我和他溝通的時候用到了“請”,他很快答覆我的時候也用到了“請”,這是多麼淺顯易見的道理,可是我們大人因為工作的壓力和各種瑣碎事情的煩惱,總是不願意花心思思考他們。

其實我也是個情緒爆發體,偶爾也會把工作情緒帶回家,所幸的是孩子不僅僅是一面鏡子,他們還是一潭清澈的湖水,具有自淨能力,只要別在家庭生活中注入過多的自我情緒,讓活水變死水,我相信偶爾的情緒爆發,不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反而會讓孩子早一點成熟和

囉囉嗦嗦説了一大堆,其實xx也有很多缺點,每一個小孩子都不是完美的,家長也是。像我們班xx媽媽,我就覺得她很有耐心,心靈手巧,小宇曾經和我多次提過:xx媽媽會做很多手工,還會做月餅,真好。像xxx小朋友,xx在家也不止一次和我説過:媽媽,我們班朱琳琅會認識很多字,我為什麼不認識。所以對於孩子也是,每個人都有他們的長處,我想所謂家庭教育,就是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把它發揚擴大,並逐步改變他們的缺點,點點滴滴,不要企圖一下子就缺點全沒有了,家長當然要做好榜樣,但是不要太勉強,否則太累,反而會影響家庭生活質量,我想對於孩子來説,快樂才是最重要的!

講的比較亂,全是個人看法,非常感謝大家在此認真傾聽,也再次感謝學校提供的這次溝通交流機會,謝謝!

第5篇

我家寶寶今年5歲了,讀中班,這幾年相信每位家長多少都會有自己的一些育兒方面的心得,以下我的是一些育兒心得,歸納為五點:

一、 瞭解寶寶的個性,培養開朗大方的性格

每個寶寶的個性都不一樣,只有瞭解寶寶的個性才能發揚優點克服弱點。讓她愛集體,愛朋友、愛家人,懂感恩。在家的時候,我還是給寶寶相對大的自由空間的,牆上畫的、貼的我從不指責。可能很多家長會覺的好好的牆壁被畫的一塌糊塗,亂七八糟,但這只是在大人的眼中是這樣,可是我認為在孩子們的認識裏那些有他們的思想在裏面,他們會説出那個是什麼,這個是什麼,我覺的這個就夠了,牆壁可以再粉刷,但孩子們的童真只有一次。但這並不是意味孩子們做什麼都不制止,他們還很小,很多事情都不知道對和錯,我們做為家長就得引導他們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我們可以以遊戲、故事的方式去引導他們,讓他們自己做出選擇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而不是發號時令的命令他們去做。

二、 以身作則,培養寶寶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健康的思想

寶寶的行為很多是從父母這邊學到的,所以我們很看中這塊,尤其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寶寶很小的時候,我們就讓她把垃圾要扔到垃圾筒裏。現在長大了,更是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完成,如果需要我們幫助也要主動來尋求幫助而不是坐在那裏哭鬧,哭

鬧在我們家是行不通的,久而久之寶寶遇到不稱心的事她也就不會亂髮脾氣,無理取鬧了,她自己會想辦法解決或者叫我們幫忙,當然我們也很樂意幫助她。從小我們也讓她懂得什麼叫分享,很多家長對會把最好吃的,最好玩的留給寶寶,他們的出發點是愛寶寶,希望寶寶過的開心,快樂,但是這樣做恰恰造就了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在我們家我們從來不把好東西特意留給孩子吃,我們要讓她知道不是所有的好事都是她的,若大人們留給她,要讓她懂的感恩,爸爸媽媽沒有義務把好東西留給她。對於寶寶的提問,我們要認真的回答,不能敷衍了事。寶寶都是天真又好奇的,她總是會不斷的提出各種奇妙的問題,我們一定要認真的回答,不能矇騙寶寶。一旦寶寶建立了錯誤的觀念,就要費很大的力氣才能糾正過來。所以對寶寶的問題絕對不能隨口應付,不管是多小的寶寶,只要我們耐心的跟她講道理,多少他們都會理解一些的。

三、 灌輸正確的道德觀念,誠實做人敢於擔當,堅持軟性硬性教育

寶寶撒謊家長不容忽視,最初寶寶在一些小事上偶然説謊時,切記不能一笑了之,否則在實際行動中就鼓勵了這種行為。通過身邊的事和故事來跟她們闡明撒謊的危害。在生活和學習方面,我們就得軟硬並施:軟我們要跟她從朋友做起,要做她的`好朋友,將自己變成大小孩,讓她喜歡你,信任你而不是怕你。我們休息時會和寶寶一起聊天、一起做遊戲、一起看動畫片、一起去野外玩,對待事物也要讓她發表她自己的觀點,也要尊重她的

想法。硬就是基本的生活習慣一定要有規律,做為大人講話一定要説話算話,答應孩子的也一定要儘量遵守。現在的孩子都是從小爺爺奶奶慣着,吃飯喂着,哪怕到現在讀幼兒園了每天還要大人喂着才肯吃,而且一吃就是一兩個小時。之前看過一個文章介紹國外一位媽媽對待她自己孩子的事,孩子貪玩不吃飯,過了飯點媽媽就把飯菜全部收掉,等孩子肚子餓了想吃的時候媽媽跟他講過了飯點了,最後那孩子就是餓着肚子過了一晚上,等第二天吃飯,不需要媽媽叫她吃飯,她自己會跑到位子上坐好了,我試用過,這個方法很管用。這個方法我自己認為還能讓寶寶懂的什麼叫機會,讓她知道機會過了就沒有了。

四、 抽空多陪陪孩子,感受寶寶的內心世界,營造和諧的家庭環境

寶寶的心靈是敏感的,我們要儘量抽出時間多陪寶寶,要做到每天要和寶寶交流,講會故事書,做些她高興的事,才能讓寶寶們感受到無比的滿足,在愛中健康成長。

我們大多數父母都會在家愛擺為人父母的架子,對寶寶呼來喝去,常用命令的語氣跟他們講:“不許看電視!”“今天不許出去玩!”這樣會讓寶寶產生牴觸情緒,從而不能對你坦誠相待。隨着寶寶越長越大,我們更不能打罵寶寶,而應該用平和的語氣和尊重的態度。這一點我做的也不到位,有時候寶寶屢教不聽時我就會罵她,這樣的直接後果就是她對你有所害怕,對你有所隱瞞了。所以這一點做為家長的我們也應該要注意,我們與其用命令的方式對他們指手畫腳倒不如蹲下來和他們好好説話,這樣他們

五、 不要施加過高的壓力,適度發揮寶寶的稟賦

寶寶的發展要遵循天性,不能任意抹殺寶寶的創造慾望和玩樂心態,要給予寶寶自由的空間,讓寶寶自由的發展。而有些父母為了使自己的寶寶比別人家的寶寶成長迅速一些,無視寶寶的興趣,強制讓他們上一些培訓班,特長班,這樣使的寶寶有了一種逼迫感,挫傷了寶寶的積極性,其實這是得不嘗失的,一定要根據自己寶寶的愛好給他們相對自由的空間。幼兒園階段我們並不要求寶寶會認識多少字,能背多少古詩,會多少英文單詞,加減能算到哪裏,我們的任務就是要讓寶寶們在幼兒園時期過的開心,快樂,養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這個就要求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相結合。

隨着孩子的不斷成長,父母和學校在教育方面遇到的問題和心得也會越來越多。以上是我初為父母的一點點個人心得,相信很多父母還有許多育兒方面的心得,期待下次的交流。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