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計劃具體安排周次內容完成情況2篇 班主任的工作計劃:周次安排和完成情況一覽

來源:巧巧簡歷站 4.99K

本文主要介紹班主任的工作計劃具體安排及其完成情況。通過周次的安排和實施,班主任可以更好地把握學生的情況,及時協調解決問題,確保學生能夠順利地完成學業,並全面發展。

班主任工作計劃具體安排周次內容完成情況2篇 班主任的工作計劃:周次安排和完成情況一覽

第1篇

今年我接任七年級84班的班主任工作,剛剛送走了九年級畢業班,面對這些對將來滿懷憧憬、滿懷希望、渴望知識、追求新奇的七年級學生,我的想法和三年前一樣,為了使學生能夠在中學三年時間裏,學到更多的本領,發展自己的個性,提高個人的素質,我將盡我最大的努力,教導這批學生認識自己、提高自己。在三年多時間裏,我能夠重新認識自己的不足,吸取經驗教訓,並希望能在現在這批學生中,把自己在教育教學上的理論更好的應用在實踐上。我特擬定了以下工作計劃:

我班現有學生51人,其中男生27人,女生24人。總體上觀察,我班的男生與女生人數相差不大,班級管理應該能得到更好的管理。國小升國中本班學生成績最高分107,顯然學生基礎較弱,學習目的不明確,自覺性較差,課堂紀律渙散。針對此情況,我計劃這個學期將所有可利用的時間投入到學生的學習上,其方式可利用課堂、課外流動交流、個別談話、家庭走訪、班會、班委會等。全班在個別方面,如團結協助、展現自己的勇氣、敢於創新等方面仍有待鍛鍊和培養。

我們班的班集體建設主題:“優秀是一種習慣”這句話是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説的。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是日積月累養成的習慣。我們有的人形成了很好的習慣,有的人形成了很壞的習慣。所以我們從現在起就要把優秀變成一種習慣,使我們的優秀行為習以為常,變成我們的第二天性。

我們班的班集體建設目標:學習勤奮有上進心;言行文明有感恩心;做事勤懇有責任;做人踏實有自信心全體同學都能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建立一支有進取心、能力較強的班幹部隊伍;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規範,弘揚正氣,逐步形成守紀、進取、勤奮的班風,構建一個團結、向上、文明的集體。

真正的人才不是培養出來的。用毛遂自薦的話來説:是錐子總會有一天鑽出口袋。基於這個觀點,對於班幹部是:先使用,後培養,在使用中培養。班主任的工作就是教班幹部怎麼幹,怎麼幹好。在班幹部的使用過程中,主要觀察他們是否負責,要求也不要太高。負責的班幹部一定要大張旗鼓地支持他們的工作,不負責的及時調整,以利班主任的工作。站在班主任的角度,班幹部的培養方向上,不是把他們培養成什麼人才,而是把班幹部培養成班上的一股勢力,一股正義的勢力。這股勢力一旦形成,班集體的核心初步確立。正氣就得到弘揚,歪風邪氣就沒有市場,以後的工作就好辦多了。這是班主任工作至關重要的一環,應該作為原則確立。

(1)、抓課前預備:俗話説,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節課的課前預備十分重要,預備鈴一響,必須到教室去,督促學生做好課前準備,然後在教室裏巡視一圈,檢查學生的書和筆記本是否放在桌子角上。國中新生,大多數沒有課前預習的習慣,我便會要求學生利用課前2分鐘時間,回憶上節課的內容,久而久之,養成習慣。體育課,也要站在隊伍前面,督促學生站好隊。

(2)、抓保持清潔:教室的清潔往往做得很乾淨,就是保持得不夠。學生們瞎甩,要號召他們不亂扔廢棄物,帶頭撿班上的垃圾,久而久之,養成習慣。學生們丟垃圾還的一個壞習慣,象投籃球一樣地甩,命中率又低,衞生角一帶就髒兮兮的。要教育學生,做示範,把垃圾放進撮箕裏,這種小事也要反覆教。

(3)、從期會考試開始,反覆強調不能作弊。隨着期會考試的臨近,要召開一次迎接期會考試的班會。這次班會的效果不會很大,老師不是神仙,兩個月能教好學生是天方夜譚。有一件事必須重視,就是杜絕考試中的作弊現象。容忍作弊,就是容忍學生弄虛作假,品質變壞。作弊出來的成績使得考試不公平,學生如果作弊成功,他將對考試抱有僥倖的心理,使他不想學習,造成惡性循環。應該深惡痛絕作弊行為,這件事一定要向學生着重強調。

(6)、重點抓外語、數學兩科。七年級的主課,一共有五門,作為班主任,一定要把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在數學、外語上。因為這兩門功課最容易出現兩極分化,一旦出現兩極分化,成績滑坡的學生就會厭學,厭學情緒一出現便是鬧堂,使教育增加困難。所以國中三年,始終盯住這兩門課。一旦出現問題的苗頭,要鼓勵學生咬住跟上,使今後的教育順利一點。

(7)、動員學生迎接期末考試。期末考試之前一個月,召開主題班會,對學生進行動員,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要求每個學生寫期末複習計劃,計劃包括總體目標,分科的目標。並根據目標制定措施,並要求能保證措施的實施。選那些有代表性的、寫得認真的學生,在班會的時間,讓他們在全班讀。這一做法,將作為教育常規,固定下來。以後的每次考試之前訂計劃,考試之後做總結。這不是應試教育,而是在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1、做好開學的各項工作,對學生進行學前教育,同時,開展各項安全教育。

3、結合教師節、中秋節開展尊師好學及民族傳統的教育活動。

4、完善清潔衞生制度,搞好課室、包乾區的環境衞生。

1、結合國慶節,召開主題班會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的教育。

2、組織學生積極參加興趣小組活動,全面開展素質教育。

1、開展講文明、樹新風、團結協作、增強集體榮譽感的教育活動。

2、召開班幹部及不同層次學生會議,深入瞭解學生情況。

3、做好中測的學習動員和複習工作,考風考紀教育。

4、召開中下生會議,深入瞭解情況,鼓勵及指導學習,轉化後進生。

1、做好複習動員工作,認真制定複習計劃,做好期末複習考試和總結工作。

總之,在班級管理中,要高標準,嚴要求,要持之以恆。這樣才能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習慣,形成一個健康成長的班集體。

班主任工作計劃具體安排周次內容完成情況2篇 班主任的工作計劃:周次安排和完成情況一覽 第2張

第2篇

1、先説一下目標管理。管理學家指出:有了專一的目標,就有了專一的行動;有了專一的行動,就有了實現目標的可靠保證。這就是目標管理的作用。奮鬥目標就好比是前進的路標,是茫茫大海中航行的燈塔。

作為一個班級,當它以一個集體的形象展現時,它就必須拋棄一些個人的個性,而是以一個完整的、有生命力和執行力的大的個體而存在。所以每每建班之初,就必須要根據實際情況,為這一個班級的孩子們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奮鬥目標,讓學生在理想的刺激和薰陶下煥發出蓬勃的生命力和旺盛的戰鬥力。就像一個學校的發展水平要看他的尖子生,如果一個班級有一個統一的、強大的奮鬥目標,那在領頭的人的帶領下,往往會把學生的發展帶到不可預知的高度。

筆者讀書時,同學裏曾經有好事者專門調查一個班主任:看看為什麼他班裏的優秀生特別多而且特別團結。可是無意間蒐集來的資料卻總結了一個規律:這位老師每一屆帶的班級都很“厲害”,都很團結,無論德、智、體、美都會有拔尖的人才,但是卻極少有落在後面的。這是因為每帶一個班級,這位老師都會用他自己的感染力迅速地把一個共同的奮鬥目標灌輸到學生心裏,然後所有的學生都會在這個奮鬥目標的感召下迅速行動起來,就連那些“後進”的學生都會説:當時真是莫名其妙,怎麼就跟着老班的指揮團團轉了呢?由此可見,一個向上的好的奮鬥目標,能夠激發多少學生髮展的正能量。

2、 再來説一下制度。“一部好的學校紀律,能頂十個無能的校長”,這是教育界的一句名言,不可謂不精闢。挪到班級管理中來,那就是“一部好的班級紀律,能頂十個無能的班主任”,相信這句移植的名言同樣適用。完備合理的制度,具有兩大職能:一是促進,二是制約。它一方面能獎優,能更好地刺激優秀的學生髮揮主觀能動性,將學習和生活不斷創新、發展;一方面也能對集體中那些不和諧的行為加以懲戒,促使學生們不斷地修正自己的行為,將個人奮鬥目標與班級發展有機結合,從而使學生的個人成長能夠在一個有序的大環境下進行,既不偏離發展的正常軌道,也不埋沒自己的個性。

班級的管理應該堅持“三全管理”,即全員、全程、全因素管理。要保證班級的制度能夠覆蓋班級工作中的各個方面;同時也要加大制度的執行力度,不僅要學生認真學習和清楚瞭解各項規章制度,還要有嚴格的監督制約機制,保證他們貫徹執行各種制度,並使其與學生的評價和所得相結合,更好地保證各種制度的執行力度。

在制度的制約作用中,要堅持十六字方針,即“有章可循、有章必循、執章必嚴、違章必究”,從而使班級的日常工作在緊張、有序、和諧中紮實推進,把一些教師的要求變成學生的“習以為常”,當他們習慣成自然,班主任就能將精力更多地集中於班級的整體發展和個別學生隨機出現的問題中來。

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成五個層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與歸屬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而且他的需要層次論認為,需要是人類內在的、天生的、下意識存在的,而且是按先後順序發展的,滿足了的需要不再是激勵作用。

看過一則故事,啟示很大:在國外一所大學校園,一位中國留學生看到一位學生想要在校園內張貼海報,但是醒目的地方都已經被人佔據。這位留學生給他出了很多主意,比如把別人的撕掉、覆蓋在別人海報的上面,或者貼到比較偏遠的地方去。可是那位外國學生總是不滿意。他的理由是撕掉或者覆蓋別人的都不對,屬於對別人的侵犯;貼到偏一點的地方,又失去了張貼海報的意義。最後這位學生終於把自己的海報貼在了廊下的柱子上:既不侵犯別人,又達到了自己的目標。

其實,這就是教育不同所導致的結果不同:中國學生在多年的耳濡目染中學會的是如何讓別人遵循規則而自己繞開規則;但成功的教育卻是如何在現有的遊戲規則之下實現大家共贏,既能實現自己的個性張揚,也不妨礙他人的利益和發展。我們關注的是個人利益的最大化,而成功教育關注的是個人靈魂的歸屬,他在乎更多的是合理實現自我。

中國現行教育實際,註定讓很多孩子學會更好地維護自己的利益,但作為教育者,更有必要把一顆自由靈魂的種子播進孩子們的心中。讓那些“自我實現的需要”影響到孩子的一生,讓他們可以傾聽更多來自心靈深處的要求,而不是為了滿足一些所謂的實際和一些不知道是誰的利益而迷失自己。

教育是需要愛的。沒有發自內心的熱愛,就不可能有對教育事業的執着守護,也就不會對自己的班級、自己所負責耕耘的“一畝田”有所付出,那麼結果也就必然:土地枯澀,顆粒無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