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高中讀後感體會範文3篇 《紅樓夢》人生百味,閲讀必領悟

來源:巧巧簡歷站 7.31K

《紅樓夢》是中國古代小説代表作之一,被譽為中國古典小説“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紀實了清代封建社會的宏偉史詩小説。高中生對這部小説的理解與感悟不同,本文將分享一些優秀的《紅樓夢》高中讀後感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紅樓夢》高中讀後感體會範文3篇 《紅樓夢》人生百味,閲讀必領悟

第1篇

翻開厚重的書頁,打破久違的沉寂,在文字間不斷追尋千年的光陰夢,一縷魂魄消散其中。

入眼是富麗堂皇的大觀園,雕欄玉砌,硃紅的大門莊嚴而氣派,一股百年大家的氣勢便顯現出來,只是不知是觀園裏是否如此一般?

我細細研讀,陽光温柔地灑在書頁上,渲染出金色的粉末,字裏行間都透露着温暖,而我卻在此感受到了舊社會的寒冷與可悲……

熱熱鬧鬧的燈火下是人性的冷漠,嗔念嬌笑的嬉笑裏藏着暗刀,木石前盟的背後,卻是紅消香斷有誰憐的孤寂與心酸。

身在這個時代,這些個丫鬟小姐、小廝公子都太慘太慘。莫不是大喜之後為大悲,或是大悲之後再無其他。可憐的寶玉一次次將通靈寶玉摔下地去,卻始終籠罩在“金玉良緣”的陰影之下。父母之言,他無法違背,但他也希望能護住心愛的女子。那時的社會太黑,人心太惡,世道太險,寶玉的一句“那位妹妹,我曾見過”,便註定了一生的遺憾。

反觀黛玉,昔日的珍珠如今卻寄人籬下,自此她為自己蒙上一層灰塵,開始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如此可悲!

她有多少次的憑欄獨望,有多少次的兀自流淚?可放眼這偌大的觀園,竟沒有幾人知曉。莫説《葬花吟》顧影自憐,且説她的心酸如何訴説?

相信曹先生在塑造人物時是下了不少功夫的。經歷了大起大落的曹先生或許早已看透了塵世間,才決定用他餘下的時間來創作這一部作品。不得不説,曹先生對人物的把控和對整體的佈局確是後人難以企及的高度,也許他將自己也寫入了書吧,亦或是他便是這書中的人呢?

窗外的樹葉簌簌的抖動,彷彿是在因為我停下閲讀而感到不滿。透過樹葉間的縫隙,光斑一點點映在書上,映出了百年前的枯榮。

我進入大觀園,獨自穿梭其間。見過了詩賽,賞過了落花,就連那姑娘們也被我一一看遍。可忘不掉的卻是劉姥姥這樣一個普通而又偉大的人。

她不同於生活在大觀園裏的金枝玉葉。她愚笨無知,卻活得通透;他樸實憨厚,卻懂得感恩。看慣了大觀園裏的濃墨重彩,一身布衣的劉姥姥反倒更吸引人。

在這樣的社會,人生而不平等,可又生而平等。絳珠仙草下的情動,已是最好的證明。

讀完《紅樓夢》,卻似丟了一縷魂,在浩瀚無煙的文字中追尋。曹先生用他的一生來演繹他人的前世今生,在中華文化上留下了瑰麗的一筆。

“世道下,是人心如此。奈何卿命薄如此,只道造化弄人,亦無奈。”紅樓夢未完這一去含着淚的悲歌悠長,動人心絃。

《紅樓夢》高中讀後感體會範文3篇 《紅樓夢》人生百味,閲讀必領悟 第2張

第2篇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遊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這取自於《紅樓夢》女主人公林黛玉所吟誦的《葬花吟》,這首詩歷來被世人所稱頌,既展示了黛玉在冷酷現實摧殘下的心靈世界,也是其感歎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既有抒情,又何嘗不是隱示其命運的讖語,“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黛玉如一朵馨香嬌嫩的花朵,悄悄地開放,又在狂風驟雨中被折磨得枝枯葉敗,從世界上悄悄消逝。

讀了這本書之後,我不禁感歎這本書中人物的悲慘命運:黛玉真情被扼,淚盡而逝;寶釵獨守空房,寂寞終老;寶玉看破紅塵,循入空門;元春芳隕寂寞深宮中;迎春所嫁非人,折磨而死;鳳姐被休,一卷草蓆捲走一生榮華......這些人物的命運都讓人感到惋惜,更是揭露了當時封建社會的黑暗。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林黛玉。她自尊又自卑,多疑而純真,孤高也謙和,尖刻卻寬厚,如此複雜而多面的性格特徵組成了這朵大觀園中的閬苑仙葩。幼小失怙,寄人籬下,黛玉沒有真正貼心依靠的人,同時孱弱的身體加劇了她對生命的挫敗感,縹渺無望的愛情也在煎熬着她敏感多思的心。在物慾橫流的賈府,她是個弱者,是個無關緊要的寄食者,她的心理無法承受這樣的事實,只有用清高來防衞,表現得日益尖刻與小心眼。她,像一朵帶刺的玫瑰,越努力用硬刺武裝,越發掩蓋不住內心深深的自卑情結。

雖説“什麼臭男人拿過的我不要”,可她也只對那多情的賈寶玉許下了芳心。但世人只言金玉姻緣,又何曾記得木石前盟?黛玉的自卑感使她總是疑心重重,對寶玉的愛沒有信心,以至於不斷地消磨與寶玉的感情作為慰藉,看寶玉傷了、哭了、病了、表白了,她才放心了、笑了、憐惜了、後悔了。頑固的封建禮教允許寶黛的愛情存在,卻嫌棄黛玉的多病之身和小家子性兒,一次次對他們的感情發出警告,司琪、芳官等先後做了犧牲品,美好的愛情終究無所附麗,“香魂一縷隨風散,愁緒三更入夢遙”。

黛玉美好、柔弱、勇敢,她用淚水釀出一曲芳醇的悲劇,叫人如何不愛她?

第3篇

紅樓夢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曹雪芹,在國中時,這就是必看的會考內容,但其實我們只記得大概模糊的概念,知道作者和故事總體情節,但是,對於故事中錯綜複雜的人物其實瞭解的並不是很詳細。

通過暑假這次閲讀活動和高一下學期學習的《林黛玉進賈府》,讓我們更深刻的瞭解了故事中豐富的人物及其複雜的人物關係;林黛玉聰明伶俐的病美嬌,賈寶玉古靈精怪的模樣,以及賈寶玉的母親在賈府中過的非常的不錯,都體現出她的聰明,頗為深的心機,賈夫人對林黛玉的慈愛等複雜的情感都在這本書中活靈活現。

賈府實力雄厚,其擁有嚴格的家規及其等級分明嚴格,賈家,寧榮二府,這是財富,權勢的代名詞,可其實有誰知曉,一入豪門深似海,寶玉,寶釵,湘雲,包括黛玉,整日待在大觀園裏,吟詩賞花,固然風雅,可這並不是生活的全部。而且整日的限制,使得大觀園裏的人情感封閉地可怕,越壓抑越多,爆發時什麼都攔不住。腐朽制度使賈府大部分人中都擁有封建思想,迫害極深,而賈寶玉是這些人中唯一思想與眾不同的人,他擁有超前的思想,但因為封建制度的迫害,賈府中無人支持導致他的思想,當他看到自己從小一起長大的奴婢被迫害,其他人都無動於衷,只有他自己悲痛交加,表達出他的無奈與悲涼。

在寶玉和黛玉的愛情中,雖然時間是短暫的,但他們兩個在一起是非常的相愛,但因為觀念的不同,所以導致了悲劇的發生,或許兩個人都是浪漫的人,浪漫的人天生就不該相遇,因為生活不是浪漫,生活會將浪漫消磨得一乾二淨,最終,紅玫瑰變成了牆上的蚊子血,白玫瑰成了胸口粘着的白米飯。所以,就讓浪漫在最美的是畫上句號,在彼此的心中,留下幸福的回憶。

兩個相愛的人天地相隔。有些人覺得寶玉在最後出家是無情的,可我認為他因為想逃離封建制度的壓迫,不想被世俗所繼續糾纏,他的選擇無疑也是一種明智的決定。

最後,我認為,紅樓夢反映封建制度對人民的壓迫,當時社會腐朽混亂,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人民需要反抗和發現新的思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