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的學習心得2篇 計算機學習:突破瓶頸,深度探索

來源:巧巧簡歷站 5.3K

計算機的學習心得讓我們深入瞭解了這個信息時代的核心工具。通過學習計算機,我們不僅能夠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還能夠開拓思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文將為大家分享一些關於計算機學習的經驗和心得,幫助大家更好地利用計算機為自己的學習和工作提供支持。

計算機的學習心得2篇 計算機學習:突破瓶頸,深度探索

第1篇

我一直認為,4年根本不夠學習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因為面太寬了

這方面我想先説説我們系在各校普遍開設的《計算機基礎》。在高等學校開設《計算機基礎課程》是我國高教司明文規定的各專業必修課程要求。主要內容是使學生初步掌握計算機的發展歷史,學會簡單的使用操作系統,文字處理,表格處理功能和初步的網絡應用功能。但是在計算機科學系教授此門課程的目標決不能與此一致。在計算機系課程中目標應是:讓學生較為全面的瞭解計算機學科的發展,清晰的把握計算機學科研究的方向,發展的前沿即每一個課程在整個學科體系中所處的地位。搞清各學科的學習目的,學習內容,應用領域。使學生在學科學習初期就對整個學科有一個整體的認識,以做到在今後的學習中清楚要學什麼,怎麼學。計算機基本應用技能的位置應當放在第二位或更靠後,因為這一點對於本系的學生應當有這個摸索能力。這一點很重要。推薦給大家一本書:機械工業出版社的《計算機文化》(new perspective of computer science),看了這本書我才深刻的體會到自己還是個計算機科學初學者,才比較透徹的瞭解了什麼是計算機科學。另外在廈門大學趙致琢老師的著作《計算科學導論》當中的很多經典理論都是在同類書籍中很難找到的。看看他也許你才會明白一個最基本的問題:為什麼計算機科學叫計算科學更為準確。這本書在世界上也可成為精品級的著作。

一個一流計算機系的優秀學生決不該僅僅是一個編程高手,但他一定首先是一個編程高手。我上大學的時候,第一門專業課是c語言程序設計,念計算機的人從某種角度講相當一部分人是靠寫程序吃飯的。在我們北京工業大學實驗學院計算機系裏一直有這樣的爭論(時至今日csdn上也有),關於第一程序設計語言該用哪一種。我個人認為,用哪種語言屬於末節,關鍵在養成良好的編程習慣。當年老師對我們説,打好基礎後學一門新語言只要一個星期。現在我覺得根本不用一個星期,前提是先把基礎打好。不要再猶豫了,學了再説,等你抉擇好了,別人已經會了幾門語言了。

彙編語言和微機原理是兩門特煩人的課。你的數學/理論基礎再好,也佔不到什麼便宜。這兩門課之間的次序也好比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無論你先學哪門,都會牽扯另一門課裏的東西。所以,只能靜下來慢慢琢磨。這就是典型的工程課,不需要太多的聰明和頓悟,卻需要水滴石穿的漸悟。有關這兩門課的書,計算機書店裏不難找到。弄幾本最新的,對照着看吧。組成原理推薦《計算機組成與結構》清華大學王愛英教授寫的。彙編語言大家拿8086/8088入個門,之後一定要學886彙編語言。實用價值大,不落後,結構又好,寫寫高效病毒,高級語言裏嵌一點彙編,進行底層開發,總也離不開他,推薦清華大學沈美明的《ibm—pc彙編語言程序設計》。有些人説不想了解計算機體系結構,也不想製造計算機,所以諸如計算機原理,彙編語言,接口之類的課覺得沒必要學,這樣合理嗎?顯然不合理,這些東西遲早得掌握,肯定得接觸,而且,這是計算機專業與其他專業學生相比的少有的幾項優勢。做項目的時候,瞭解這些是非常重要的,不可能説,僅僅為了技術而技術,只懂技術的人最多做一個編碼工人,而永遠不可能全面地瞭解整個系統的設計,而編碼工人是越老越不值錢。關於組成原理還有個講授的問題,在我學這門課程時老師講授時把cpu工作原理譽微程序設計這一塊略掉了,理由是我們國家搞cpu技術不如別的國家,搞了這麼長時間好不容易出了個龍芯比intel的還差個十萬八千里,所以建議我們不要學了。我看這在各校也未見得不是個問題吧!若真是如他所説,那中國的計算機科學哪個方向都可以停了,軟硬件,應用,有幾項搞得過美國,搞不過別人就不搞了,那我們坐在這裏幹什麼?教學的觀念需要轉變的。

計算機的學習心得2篇 計算機學習:突破瓶頸,深度探索 第2張

第2篇

計算機網絡課程的實驗不同於以前做過的c語言上機實驗和數據結構上機實驗,後兩者都是編程的,要求的是個人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熟練的應用,簡單地説就是一個人的戰場。而計算機網絡課程則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課程,很多時候它更要求我們注重團隊之間的交流與配合,而不是獨自完成。

第一次實驗是雙絞線的製作,通過這個實驗讓我學到了如何製作雙絞線,也是我大學期間第一次做操作性這麼強的實驗。以前的實驗都是編程,而這一次的實驗卻是完完全全地讓我們自己動手。剝皮->排序->理直->剪齊->插入->壓線,雖然實驗過去了有一段時間,但是還是能清楚地記得做法。雖然最後我們的實驗沒有成功,但是這並不代表我們沒有收穫。

第二次的實驗是linux的使用與dns服務器的配置與管理。在課堂上,由於機子的問題,linux不能成功打開。於是就學習了一下dns服務器的配置和管理。通過學習,我知道了如何添加dnszone,如何添加主要區域,正向搜索和反向搜索,添加dnsdomain,如何設置dns服務器的動態更新,如何修改區域傳輸的通知列表等等。關於linux,下課後仍然不死心,自己在網上下了個linux操作系統,然後在同學的指導下一步步地裝好了。雖然説最後沒怎麼用,自己也不會用。但是當打開操作系統的那一瞬間,那個華麗麗的界面還是讓我深深地震撼了一把。不得不感歎linux真的好高級。我相信,不久之後,我一定可以熟練操作linux系統的。

第三次試驗是有關聊天軟件和點歌軟件的配置和運用。在這個實驗裏,我們開始有了更明確的分工,一個同學做客户端,一個同學做服務端,在做這些之前,要首先修改我們的ip。但是後來我想,其實根本沒必要修改ip,實驗課程裏面要求我們修改ip,不過是讓我們對此更熟悉而已。在這次的實驗中,我扮演的是服務端的角色,按照實驗要求一步一步地操作,我們成功地用rtx軟件語音聊天。也成功地用dj點歌服務為對方點歌。其實這次實驗給我的感覺,有點像運營商與用户的關係,運營商通過相關設置,讓用户可以訪問其客户端進行相關的操作。這次的實驗為之後的模擬網站發佈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隨後的幾周,我們又進行了網站發佈,模擬小型局域網的實驗。通過這些實驗,讓我們對身邊的計算機網絡有了更為客觀、形象、具體的認識。而不是僅僅限於書本上的文字表達,或者是思維中模糊的想象。這門實驗課程,不僅是對理論課程的鞏固,更是對理論課程的擴充。除此之外,在實驗過程了,我們學會了相互合作,相互幫助,瞭解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也知道了怎麼樣和團隊成員之間協調。要想實驗成功,必須要確保每一個環節,每一個團隊成員負責的版塊都沒有出錯,合起來,整個實驗的最終目標才可以實現。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