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教育演講稿8篇 "探究理想教育:從教育方式到教育目標的完美結合"

來源:巧巧簡歷站 1.27W

本文主題為“理想教育演講稿”,探討理想教育的內涵和育人目標,以及如何落實理想教育的實踐策略。通過思考與探索,我們希望能夠推進教育改革,建設更為美好的未來社會。

理想教育演講稿8篇

第1篇

為什麼一定要把大多學校建在喧鬧的城市,讓孩子集體遠離自然,遠離寧靜,遠離安全?為什麼讓這麼多的教師集體創造巨大的失誤,讓教師承擔風險,承擔失敗,承擔譴責?

歷史的過往常常給我們留有最美好的懷念,記得我上學時,還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夠上得起學,那時我們在校時間沒有這麼長,我們每天下午回家都是麗陽在天,一派明媚,早早的回家,之後去幫媽媽幹活。媽媽不會催促我去作業,只怕她自己的活路幹不完,那時也沒有上晚自習的説法。

我們也沒有現在學生這麼多的負擔,更沒有這麼多的興趣和惡習,我們照樣考上了大學,我們什麼苦也能受,我們什麼事也能幹,我們沒有家長如今的厚愛,也沒有如今的温飽,我們經歷過貧寒之苦,經歷過衣食之虞,但我們懂得與家人同甘共苦,一段貧困的歷史滋養了一代結實的人。

社會發展的速度讓我們也深感驚異,彈指間,天上人間,我們已經發展到讓我們的孩子有了不再向往學校的時候,甚至到了厭惡憎惡憎恨的地步。我們這些從歷史的那頭走到這頭的人,知道感恩,懂得惜福,面對當今這些斬斷歷史而“暴富”的子弟,這些缺少“鈣質”缺少“情商”的受教育者,在我們內心激起了多少愛與恨的情感波瀾?為什麼我們的教育會如此的悲哀?我們的教育如果收穫了這樣的結果,那我們的教育的出路在哪裏?

我們的教育就是等同於分數的教育,我們首先是教育目的誤導了教育行為,記得我們國小時學習的一篇課文《毛主席語錄》,文章內容就是當時我們的教育方針,我記得最真切:“我們的教育方針: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

學生也這樣,以學為主,兼學別樣,既不但學文,也要學工,學農,學軍,也要批判資產階級。學制要縮短,教育要革命,資產階級統治我們學校的現象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記得我們那時有學校的農場,我們不時的去農場勞動,我們還為農副公司撿過杏仁,這是實踐了我們當時的教育方針。

現在還有多少人能想起毛主席的這段語錄?還能想起我們有這樣的教育方針?我們今天之所以教育失敗,就是因為我們遺忘了教育方針。當我們一味的培養智育人才的時候,我們失卻了其他教育內容,因而也失卻了人才身上應該具備的其他素質,我們的孩子因此被教養成“五無”之人——無情,無能,無望,無奈,無責任心。我們的教育方針就是我們的一個教育理想。

我們的學制太長。我們小時候國小5年,中學4年,大學專科2年,本科4年。如果完成這個完整的學業過程,就是20xx年或20xx年,孩子7歲上學,18歲或21歲就可以走向社會和生活,而現在呢?國小6年,中學6年,專科3年,本科4或5年,在不斷提高學歷的今天,還有3年碩士學習,想想,完成這個過程需要多長時間?一個孩子7歲入學,進入社會和生活,他多大了啊?我們把孩子靜養太久了,他們進入社會的腳步邁的太遲了,鍛鍊的最佳時機錯過了,所以致使今天的孩子無法做到“三十而立”,所以就有了“啃老族”,也有了“父母在,不按揭”令人心寒的心聲。我們的學制如此長,我們的孩子學了那麼久,最後的結果竟是如此。縮短學制,提前磨練,也許就是一種教育的理想。

我們的班額太大。現在叫囂城市化,因為城市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於是,我們以農村包圍城市的方式,以速戰的進程很快使城市人口密集,外地務工者,周邊農民雲集城市,城市學校的擴建,師資力量的壯大,遠遠沒有農民進城的速度高,這些民工子弟就學自然就成了“加賽”。我們小時候一個班有30幾個同學,現在各省市規定的標準班額中國小基本在40到45人,高中是50到55人,但是,我們現在的絕大多數國小國中班級,每班平均65人左右,高中普通學校也近70到75人。

這種“超員”負荷,給我們的教育教學管理帶來了極大的困難,也就是説,我們在教學中也時刻承擔着風險,我們教育失敗的可能性太大了,因為班大,我們顧不過來,我們對好些孩子學習的失誤無法及時督導和補救,我們不是積累成功,我們在很大程度上積累了失誤,因而造就了差生,造就了學生學業的失敗,因為學業失敗,孩子們的學習興趣鋭減,成長的信心消逝了。

我們在今天這樣一個“金字塔式”的選拔教育模式下,在過程中已經使大部分孩子淪為學習的落魄者,這撥學生成了“金字塔”穩固的基座。這種現狀,大班教學是罪魁禍首,那麼小班額或標準班額一定就是我們教育的理想了。

我們的.生活需要城市的繁華和繁榮,但學習卻恰恰需要一種安靜和安寧。現在我們把大多數鄉下學校合併在城區,而城區交通擁擠,人口密集,街市喧囂,環境污濁,我們的孩子被隔離在自然之外,被圍困在這座堅固的石林之中,美其名曰享受優質教育資源,概念是城市教育一定比鄉村教育好。

但真理也不是絕對的,何況這樣的缺少真理的的説法?我們的學校多在城區中心,我們的教學大樓就矗立在車水馬龍的街道邊上。我們的學生在教室聽課的時候,大街上的汽笛聲,建築工地的機械聲,商鋪勁爆的音樂聲,店鋪開張的禮炮聲,聲聲入耳。

我們的孩子遠離了寧靜的同時,也遠離了安全,他們上下學時,交通擁擠,道路堵塞,人馬混亂,搶時間,搶車道,常常造成安全事故,致傷致殘致亡的學生不在少數。除了人身安全外,還有精神靈魂的安全,好些學生進城急急忙忙趕超城市水平,他們遠離父母的監管,他們進網吧,學消費,租屋逃課,提前荒廢學業,甚至有些學生由於各種心理問題,輕生自殺的也屢見不鮮。我們的行話是:環境育人。狂躁的環境培養不出優雅的人,非自然的環境滋養不出正常的人。

給學校一片樂土,給一片淨土,給一片適合人生存成長成才的園地,讓我們的孩子別在文字符號裏欣賞四季美景認識花鳥魚蟲,別在急管繁弦中求得勤奮進取,別在危機四伏的環境裏追求健康成長,能夠真正育人的環境一定是我們的又一個教育理想。

理想教育演講稿8篇

第2篇

海倫?凱勒有這樣一句非常形象而生動的話:“當一個人感覺到有高飛的衝動時,他將再也不會滿足於在地上爬。”正是有了遠大的理想,正是有一種信念,她接受了生命的挑戰,創造了生命的奇蹟。她,盲聾啞集於一身的弱女子竟然畢業於哈佛大學,並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奔走呼告,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機構,為殘疾人造福,被評選為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理想和信念像熊熊燃燒的烈火使她才走出黑暗,走出死寂,理想和信念像巨大的羽翼,幫助她飛上雲天。

從某種意義上説,人不是活在物質世界裏,而是活在精神世界裏,活在理想與信念之中。對於人的生命而言:要存活,只要一碗飯,一杯水就可以了;但是要想活得精彩,就要有精神,就要有遠大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理想和信念,使貧困的人變成富翁,使黑暗中的人看見光明,使絕境中的人看到希望,使夢想變成現實。

浩瀚的沙漠中,一支探險隊在艱難地跋涉。頭頂驕陽似火,烤得探險隊員們口乾舌燥,揮汗如雨。最糟糕的是,他們沒有水了。水就是他們賴以生存的信念,信念破滅了,一個個像塌了架,丟了魂,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隊長。這可怎麼辦?隊長從腰間取出一個水壺,兩手舉起來,用力晃了晃,驚喜地喊道:“哦,我這裏還有一壺水!但穿越沙漠前,誰也不能喝。”沉甸甸的水壺從隊員們的手中依次傳遞,原來那種瀕臨絕望的臉上又顯露出堅定的神色,一定要走出沙漠的信念支撐他們踉蹌着,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動。看着那水壺,他們抿抿乾裂的嘴脣,陡然增添了力量。

終於,他們死裏逃生,走出茫茫無垠的沙漠,大家喜極而泣之時,久久凝視着那個給了他們信念支撐的水壺。

隊長小心翼翼地擰開水壺蓋,緩緩流出的卻是一縷縷沙子。他誠摯地説:“只要心裏有堅定的信念,乾枯的沙子有時也可以變成清冽的泉水。”

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有句名言:“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夠使你倒下。如果你自己的信念還站立着的話。”是的,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也不要熄滅心中信念的火把。

受苦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力,所以我們不一定要向着勝利微笑,但面對暫時的困難,我們必須微笑,而且是會心的微笑。

人生在特定的階段有着特殊的使命。求學的階段,就是為實現人生目標邁出重要一步的時候,如果錯過這個機會,你將追悔莫及,所以狠狠心,女孩子們暫且丟下那些漂亮的衣服和浪費時間的打扮,男孩子們拋開那誘人的漫畫書和電腦遊戲,放一放那一段遙不可及的“青蘋果”之戀吧!夏天不摘秋天的果。摘下來,食之不甜,棄之可惜,所以還是等到收穫的季節裏再去品嚐豐收的喜悦吧!

擱置一下與前進無關的心事,抬頭望天,用心靈看世界,因為太陽常新。 輕輕對自己説:“如果沒有我,世界將少一個人欣賞這美麗的太陽。”就是這樣一種心境,讓你始終把精彩留給自己! 我們深諳,只有輪迴的四季,沒有輪迴的人生。十幾年的辛勤苦讀,為的就是這最後的衝刺——決戰的時刻。我們深信一句話,“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三千越甲,可吞吳”。請堅信,一切的陰霾都將消散,因為這個春季是希望之春,勝利之春。我們的心在此飛翔,在和煦的春光中夢一般綻放。走過迷茫,走過彷徨,充滿自信,越發堅強。用快樂迎接考試,用沉着對待學習,用平和看待成績,用無畏去面對坎坷和荊棘。

知足者常樂。但很少有人能知道需付出多少努力才能實現心中的夢想,我們只能不斷前進、前進,再前進,“一萬年太久我們只爭朝夕”!只爭朝夕,在你茫然的時候;只爭朝夕,在你沮喪的時候;只爭朝夕,在你懶散的時候,只爭朝夕,在你還擁有夢想的時候。

太陽每天都是新的,生活永遠充滿希望,現在就開始吧,把握每個瞬間,不要再猶豫;堅定自己的信念,不要再徘徊;放飛自己的理想,不要再躊躇。

第3篇

理想是什麼?理想是黑夜裏的路燈,發出明亮的光芒照亮你的路;理想是沙漠中的清泉,用清涼的甘露滋潤你的嘴;理想是大海上的路標,用箭頭指明你的家……理想會一直堅持,也會突然改變。

曾經有兩隻小鳥,它們都有一個理想就是找到一個最安全的家。一隻小鳥飛了一天,看到一個較高的樹枝它便想:再飛實在太累了,也不知啥時候能找到,就住這了。另一隻小鳥依舊不放棄,繼續飛着,它心中一直堅定地想:我一定要找到一個家。於是,它不停地飛。

我就是第一隻鳥經常有理想,但總是因為挫折與年齡的變化而放棄,然後滿足於現狀。在我三歲那年,我想當空軍司令;在我五歲那年,我想當大發明家;在我八歲那年,我想創業;在我十一歲那年,我只想當個小白領;如今,我只想吃飽穿暖,有家住。或許人生就是這樣,一下這樣一下又那樣,接觸的越多,懂的.越多,對世界瞭解越多後,原來對轟轟烈烈青春的追求,都會在平淡的柴米油鹽中消磨。

有人問我:‘你有理想嗎?你的理想是什麼?’我想了一下,對她説:‘我的理想有很多,也可以沒有。’她一頭霧水,十分不解。我笑了笑説:‘這要看你是否在朝着理想行動。’

同樣,也有很多堅持理想的人。結局卻十分不同,馬雲堅持理想,在失敗了幾十次後成功創辦了阿里巴巴,成為中國首富。然而,我媽一個朋友的兒子堅持創業,又是開工廠,又是開食品店,最後經歷了千辛萬苦,還是失敗了,帶着四百多萬的欠債回家了。聽到這兒有人又會問:‘那我們到底應不應該堅持理想呢?失敗的代價這麼大,可成功又是如此有成就感。’對此,我的回答是如果你的內心足夠強大,你可以堅持,雖然失敗了,但至少你奮鬥過。如果你心裏不太強大,那你大可以換一個小一點的理想,平平淡淡過一輩子也沒什麼不好。理想有大有小,不一定要這麼大。

同樣,人生也一樣,有長有短,有平淡也有激情。如果你有理想,並且有足夠強大的心理,那一定要堅持,不論是失敗還是成功至少你努力過,到老了後你不會後悔。

第4篇

總是讓心聲裝滿期待,總是讓理想連着未來,我們的心海,是一首純真浪漫的歌謠,是一條絢麗繽紛的綵帶,是跳動着不知疲倦的音符,是播種着充滿希望的未來!帶着一路風塵,帶着對青春的渴望和對五彩夢幻的追求,我們終於走到一起來了,面對未來和自我的.挑戰,只有讓理想在這裏放飛,青春才可以變得色彩斑斕!青春如夢,歲月如歌,時不消逝,何能復得?青春是人生中一段難以磨滅的插曲,它註定是“不平凡”的。它需要我們用心靈和智慧去詮譯,它更需要我們用勇氣和自信去充實。當我們背起行囊,來到了平頂山這個象牙塔,青春就該由我們來抒寫和舔彩了!

薩特説過:“青春這玩意兒真是妙不可言,外部放射出紅色的光輝,內部卻什麼也感覺不到。”

一恍之間,有人稱呼你為“小姐、先生”,而不再是“小丫頭、小鬼”。父母開始用徵詢意見的目光與你交流,甚至有人愛用“青春”這樣的字眼去形容你。人們總説“夢一樣的青春”,青春時代是一個短暫的美夢,當你再醒來時,它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了。但那些流下的汗水,純潔的友誼,熾熱的理想都保留了下來。飛揚的青春有飛揚的心,我們的理想可能幼稚了些,可能平凡了些,卻是不加修飾,不沾染風塵,最真最美的。

那些美麗的夢不能只是你幻想中的城堡,必須一磚一瓦地堆砌。理想的確是需要去夢、去想,但別忘了,我們是青年啊,是激情洋溢、躊躇滿志的青年啊,我們有旺盛的精力,有聰慧的頭腦,既然理想是有可能實現的,你甘心於只是夢和想嗎?你希望別人都在做幸福的守望者,自己卻一事無成嗎?你希望別人的汗水耕耘出金黃的麥浪,自己一伸手,卻打碎了一面鏡子,鏡子中是自己縹緲的理想嗎?

俞敏洪老師説過,一個人要實現自己的理想最重要的是要具備倆個條件,一個是勇氣,一個是行動,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放飛理想,不要怕路途艱險;放飛理想,不要説山遙路遠;放飛理想,讓汗水繪成人生的畫卷;放飛理想,讓成敗譜寫人生的詩篇!

讓理想,黯淡艱難困苦;用希望,沖淡失敗與挫折。讓清風,吹散漫天雲霧;用啟明,引導光明的出現!放飛理想,升起心中的啟明,讓心中的啟明引導你走出黑暗,托起生命中的太陽!

第5篇

有人説,語文是學科之母;有人説語文是民族之根。所以也就有人説,非博學多才者不能當語文教師,換言之,能當語文教師的,必定是不一般的人。照此推理,我,就是一個不一般的人。我自豪,因為我是一名語文教師!

評委老師好!在座的同行們好!我是xx街國小教師周xx。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專業化發展——我的教育理想》

我把語文教師專業成長的內涵概括為“四個一”——一種基本功、一種教育技術;一種創新意識、一種教育理念。

基本功?教育技術?簡言之,這是一種能力的總彙——一種説話的能力、一種寫字的能力,一種表達的能力,一種操作的能力。試想,若口齒不清,怎能教人以母語?若書寫隨意,又怎能讓享有“中華文化之魂”的漢字得以傳揚?當然,沒有人生來就會普通話,生來就會寫一手好字,但正如魯迅豪言:“倘能生存,我當然要學習!”是的,當語文教師首先就要做個學習型的教師,這是跨進教師專業發展大門的捷徑!現代社會要求我們最大限度地實現教育教學最優化,為此,我們又不得不進行現代教育技術的大膽探索和嘗試,嘗試將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不得不否認,在探索的過程中,我們摔過跟頭、舔過淚水,但當你直面那一張張純真的面孔時,當你直視那一雙雙渴求的目光時,誰還去計較艱辛?誰還去在乎淚水?看吧!陽光總在風雨後,如今的我們,不正熟練地運用着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學嗎?

那麼,何謂創新意識?何謂教育理念?作為語文教師,應該具備理性與感性兼有的特質。要讓文字活起來,要讓人物動起來,就得要讓自己先興奮起來。我固執地認為,一個頭腦遲鈍、思維凝滯的人,是不能把控語文課堂上富有生命力的那一刻靈動的。記得波羅果夫有句名言:“感情和氣質,讓人高尚。”感情何以豐富?氣質何以高雅?心境何以淡定?志向何以高遠?我認為,這一切,皆從意識中來。語文教師要具有很強的語文的意識、語文的理念,在此基礎上,才能談得上創新。二十世紀著名的.文化大師葉聖陶對於語文教師的創新意識曾這樣詮釋:“執一不二,光知守不知變,不求變,不善變,是極不適宜於做人之道的。”美國最負有盛名的管理學大師托馬斯也精闢地説過這樣的話:“距離已經消失,要麼創新,要麼死亡。”在他們極力倡導的“日新又日新”的理念中,我似乎領悟到了一點點為什麼語文教育又稱“人學”的道理,那就是我們以教育認識自己、革新自己、成就自己,甚至,超越自己!

我的演講即將結束,但我的內心卻波濤洶湧。在各位專家面前,我更知道語文內涵之廣,非我能評;語文教育之深,非我能述。因此,我只能借助幾句我平日裏摯愛的文字,為我表情達意——也許,永遠沒有那一天,前程如朝霞般絢爛;也許,永遠沒有那一天,成功如燈火般輝煌 ;也許,只能是這樣 ,攀援卻達不到峯頂 ;也許,只能是這樣,;奔流卻掀不起波浪……但,我更想説:我已經作好了風雨兼程的準備!在語文教師專業化成長的道路上,為了實現我的教育理想,我將豐滿了羽翼,振翅欲飛!

第6篇

每個人都懷揣着一個屬於自己的理想。理想是什麼呢?我覺得是對美好未來的無限憧憬,也是年輕一代生命的標籤,更是“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豪邁情懷。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回眸自己的一路成長,還記得每一個理想帶來的悸動,在生命中留下了怎樣的足跡麼?

年少的時候,我也曾理想着有一天能夠成為一名科學家、發明家,甚至文學家,能用自己的知識和智慧去開啟科學的大門,能用自己優美的妙筆去描繪祖國美好的明天。但是,理想的種子最終沒能開花結果,而是隨着歲月的流逝逐漸湮滅了。

從國中開始,我就有一個深深紮根於我心中的理想——成為優秀人民教師。當我得知自己被師範專業錄取時,我有些許的高興,因為我似乎離理想更近一步了。當真正走進大學學習生活,追逐理想的過程並不是那麼順暢。我明白要做好一名教師,良好的管理能力,出色的教學能力是不可或缺的。所以,我努力尋找鍛鍊自己能力的平台。我永遠記得開學那天晚上,我第一個走上講台競選臨時班長,本來就很膽小的我,鼓起多大勇氣只有我自己知道,可結果落選了。我失望,但我沒有絕望。一個月後,我依然去競選正式班委,結果也是落選了。我沮喪、我迷茫、我惶恐,但我有絕不言棄的決心、堅持不懈的'毅力。有一天,從食堂門前走過,發現某社團有支教活動,我想這是個鍛鍊教師教學能力的好機會,我毫不猶豫報名面試,結果還是落選了。但我褪去了沮喪與失落,因為多次落選,也就習以為常了。落選後,我心想:我一定要在這個社團留下我的足跡。後來我參加了這社團幹事招新,終於成功了一次,大學忙碌而充實的生活也就拉開帷幕。

回首兩年多的大學生活,這段路雖然坎坷、艱辛,但奮鬥的過程卻讓我很開心很充實。儘管在實現理想的過程中,會有很多挫折、磨難,但我決不會,怨天尤人。因為我相信,只有經歷地獄般的磨練,才能練出創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的絕唱;只有在困難、挫折面前永不言棄,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有人説在現實的面前我們的理想是多麼脆弱,當我們和困難挫折拼搏一番,你會覺得,困難挫折不過如此。

雖然現在還沒實現這個理想,但我在努力拼搏的路上,我堅信我的理想一定會綻放光芒。

第7篇

俗話説:“人無志而不立”一個人假若沒有遠大的理想,是不可能有所作為的。理想是我們奮鬥前進,勇於創新的動力,理想是人生的指路燈,理想是戰勝困難的力量源泉……

山溪的理想是大海,囚鳥的理想是藍天,樹木的理想是大地,雄鷹的理想是飛上更高的藍天,海燕的理想是穿越茫茫的海面。而我的理想,雖不及別人的理想有多偉大,但在我心中是我最嚮往的理想了——當一位可以拿最佳導演獎的導演,其實,我的理想有“千萬個”,比如當法醫啊,當偵探啊,當旅行家啊,當演員……

但最令我心動的也只有導演了,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因為看了一部電影《悲傷逆流成河》,這部電影我很喜歡,因為這部電影打動了我,起初,是同學推薦我看的,我在寒假的時候看了,半夜三更,哭的跟個傻子一樣,看完了電影版,去看了書版的,原本抱着希望劇情快樂一點去的,沒想到書版的更悲傷,看完了書後,我知道了,導演是要把一些東西,通過電影委婉的表達出來,讓人自行體會其中的含義。其次,是因為自己喜歡的人,令自己難忘的事,身邊人的有趣事拍成一個又一個電影,留作紀念,等到十幾年後,等再拿出來看,就會讓人很懷念了。

我做了一個夢,有一天,我成為了一位著名的導演,站在領獎台上,説着獲獎感言,看着一個又一個對演藝事業充滿了嚮往的`人被中國熟知,被全世界熟知,我就心滿意足的笑了。

曾經,我常常求着媽媽陪我去看剛上映的電影,去看他們好的採景地點,我有時也會讓文科生的姐姐幫我寫幾個小片段,然後找到幾個朋友,拍成一個微電影,發到了家庭羣,受到了七大姑八大姨的一致好評,我的心對導演更加堅定了!今後,我會努力學習,去看一些著名導演的電影,去看幕後採訪,多學習他們是如何處理一些小細節;還要去各式各樣的影視地點,看他們是如何處理矛盾和突發情況的。除了這些,我還要努力學好各科,考上中戲,讓所有人都認識我!就像張藝興的微博名一樣,一定會努力努力再努力的!

有人説,人生猶如大海上的一葉小舟,那麼毫無疑問,理想就是我們前進路上的路燈。有了這盞燈,我們就不會迷路,不會氣餒,堅定果斷的向前,最終才會乘風破浪,直達成功的彼岸!

第8篇

人要會做夢。優秀的教師要永遠伴隨着自己的夢想。當生活沒有夢時,生命的意義也就完結了,教育就沒有了意義。”

各位老師,這是朱永新《新教育之夢》一書中的一段話。是啊,人生本來就如夢。當我們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就註定了我們的人生是“教師人生”。

“教師人生”要求教師不再把教育僅僅作為一門職業、一個手段、一項工作、一件事情來看待、來處理,而是當作自己人生的一部分來對待、來體驗、來充實、來完善。

“教師人生”需要生命的活力,需要生命的激情,需要生命的靈動。“教師人生”需要感動。感動自己,感動學生,感動家長,感動社會,感動中國,感動未來。當然,“教師人生”還需要責任,需要體驗教育的快樂,感受教育的幸福。

此刻,我站在這裏,站在“做學生喜愛、家長滿意教師”的演講台上,我內心誠惶誠恐,我不敢亮嗓高喊:我是學生喜愛、家長滿意的教師!我的`耳旁縈繞着一串串的問號(?),你是一位學生喜愛的教師嗎?你是一位家長滿意的教師嗎?前日翻開王蒙主編的《吾愛吾師》一書,我的心一下子就緊縮了,手在不知不覺中顫抖。我有些害怕,與書中的這些教師比起來,我的差距實在太大了。為師者應以什麼樣的形象出現在學生面前?冰心先生回憶葉聖陶先生時,説他總是“謙和慈藹,淳樸熱情,一股純正誠懇之氣撲面而來”;著名作家汪曾祺之師沈從文對學生“總是用一種善意的含情的微笑”,這一份笑容是發自內心的,發自對學生真誠的喜歡、對教育的全身心投入,也出自他們很高的學識與修養。正是有了這份真誠的笑容,學生們先“親其師”而後自然會“信其道”。

我,一個選擇“教師人生”的我,難道不應該在學生的回憶裏留下一點什麼?不應該在家長的口碑中樹立點什麼?感謝學校這次演講,讓我重新認識了一下自己,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享受教育,我的教育理想。希望通過對自我和“眼中的我”認識的四點反思,來闡述我的享受之樂,理想之道。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