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英語一年級教學反思3篇 "Insights from Teaching English to First Graders: Reflections and Improvements&qu

來源:巧巧簡歷站 3.24W

本篇文章將從國小英語一年級教學的角度出發,反思目前該年級英語教學的問題以及存在的困境,並提出針對性強的建議,助力優化教學質量,打造更好的學習環境。

國小英語一年級教學反思3篇

第1篇

國小一年級的英語教學中,從國小生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物品的單詞學習到日常會話,比較全面具體。內容涉及的範圍也比較廣泛,有水果、顏色、動物、文具、身體部位等等。但是雖然説具體廣泛,使用起來還是有一定的難度。根據課程時間的設置,每三週兩個單元的內容要授課完畢,並且還要進行測驗。課時的緊縮,使我們只能挑選其重要的單詞進行教學再輔助於句子的教學,因此教學存在一定的難度也是意料之中的。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根據自己授課班級的特點與接受程度進行教學方法的設計了。

本學期我第一次教授一年級的學生,學生年齡都在六七歲之間。他們感覺的.情緒性和無意性很明顯,對自己感興趣的知識能記得很牢,反之,則很快忘卻。他們的有意注意的持續時間短,常常對學習過程、學習的外部活動和學習的形式感興趣。例如,喜歡做遊戲,喜歡玩。他們的學習動機以直接近景性學習動機為主,對學習的直接結果比較關心。他們年齡雖小,但同樣渴望成功。對國小低年級學生而言,被老師表揚是莫大的成功。第一次給國小生上英語課時,學生們就會不停地用“hello!”熱情地向教師招呼。他們所表現出來的對英語的熱情似乎很高。然而剛開始的好奇與興趣之後,學生就為掌握英語單詞和基本的對話發愁了。如何有效的激發和維持學生學英語的持久興趣,顯然單純地枯燥地模仿和機械記憶是不行的。國小低年級英語教師應從國小生的心理特徵出發,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注意有意注意與無意注意交替進行;注意課堂教學形式的多樣化和有效性;注意多給學生成功的體驗,以促進他們內在潛能的發揮,從而使整個教學過程具有雙向性和互動性,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樂趣,在遊戲中獲得知識。這節課我教授的是第九單元ab部分,主要是一句happy new year和三個單詞。本節課總體效果一般,主要是由於對red packet的音不能把握,我把packet這個音與語文的拼音聯繫起來,這樣大部分同學能夠正確發音了,但是仍有部分差一點的學生分開來讀拼音是會的,放在一起讀出來就又改不過來了。於是,我在學生跟讀單詞的時候對他們特別進行個別輔導,及時糾正他們的發音,並且在以後的複習中我也要重點操練,讓他們多説多讀。總的來説,由於經驗不足,上課之前沒有預見到這個單詞會對整堂課的時間影響那麼大,而且一部分學生自己當堂會讀、會説還有一定的困難。我還得多學習。

國小英語一年級教學反思3篇

第2篇

因為年齡的關係,低年級的英語閲讀要求固然不能跟中高年級的相提並論,但又不能斷然分離——它既要注重學生閲讀興趣的培養,又要解決學生對圖片、單詞和簡單句子的正確理解。這裏所謂的“正確理解”針對不同階段的學生也有不同評價方式:高年級的學生多是根據圖意或短文內容(以後者更為常見)判斷所給句子的正誤,選擇正確的答案,回答相關的問題,或者是要求學生讀懂圖意後,寫5至6句話;中年級的學生則多是根據圖意或短文內容(圖片出現的相對會稍多一些)判斷或選擇相應的一些短語、句子或對話,書寫方面的要求比較少,一般侷限於單詞或短語範圍的;而就低年級的學生,他們則需要根據圖片的意思,正確説出和辨認出相關的單詞或簡單句子。

在過去的教學中,很多老師都受到“英語口語”這四個字的影響,都很少在一年級的英語教學中涉及到“英語閲讀”這個似乎只屬於是中高年級的“專有名詞”,一般認為只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們感受一下英語學習的快樂、養成一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就已經完成任務了。其實,讓孩子儘早地接觸“英語閲讀”範圍內的東西(如單詞、短語或簡單句子)是幫助學生更好地銜接中高年級的後繼學習的一個重要基礎。正如本學期的一年級期末考試題中的最後一部分要求學生把圖片與相應的單詞用線連接起來,在學生們的完成過程中,他們必然是經過了三個階段——先看圖片,然後再根據圖片的內容在一堆單詞中通過讀音和字母的辨認,最後找出他們認為正確的單詞。掌握得比較好的同學,大都能找對;而找錯的同學,也能帶着“應該是哪個”的問題再重新找一次,把正確和錯誤的答案相互比較一番。因此不管他們找到的結果如何,這都是一個很好的'閲讀英文單詞的過程,是屬於一年級學生的英語閲讀過程。學生們通過這樣的訓練,逐漸從單詞積累,到短語積累,最後到句子的積累,如此這般到三年級全面接觸英語學習的時候,他們所累積到單詞、短語和句子想必已經達到一定數量。正是因為這樣的累積,學生們對單詞記憶、課文理解和句子辨認等都不再陌生和畏懼了。

如何讓一年級的英語閲讀教學開展得更有效呢?如何讓孩子感覺英語閲讀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呢?我嘗試了以下的一些做法。

在第一學期開學的前兩個月的時間裏,幾乎每節課我都讓學生打開課本,初步培養學生開書看課本內容的習慣;即使是完成活動手冊的相關練習,我也會先讓學生開書讀或唱相關內容,然後再做練習。慢慢地,在課堂上要求打開書讀小詩或唱歌曲的時候,90%的學生在沒有老師的提示下,都能自覺地用小手指指着相應的內容跟讀或自己讀了。就這樣,學生們養成了指讀的習慣。伴隨着他們讀的次數,孩子辨認單詞的次數也隨之增加,孩子們就在這個“讀”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認了不少的單詞。在第二學期的英語期末口試中,有個別的學生不能背出小詩,為了體現他們,我翻到了小詩的所在頁,這些看着老師的課本,竟能準確無誤地讀所有的小詩!這可真給了我不小的驚喜呢!

而單詞的辨認“指讀”是不夠的。第一學期,為了減低學習難度,我把單詞配以框架形狀的形式出現,從辨認單詞的形狀入手,引導學生辨認不同的單詞。期間,以小組競賽、組內合作找單詞等不同的活動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通過觀察和思考來認識這些單詞的形狀。當然,這個辨認的過程,學生都會自然而然地留意單詞的拼寫形式,這為學生以後的單詞記憶做好鋪墊。第二學期的時候,我開始慢慢淡化單詞的形狀,把學生的注意力慢慢地轉移到了字母辨認上。這個辨認的訓練過程是與刺激的競賽遊戲緊密結合的,如bombgame,keepsilence,louderorlower等遊戲,只要讓孩子感到fun,他們就能投入到遊戲中去,從而感受到了這簡單的“閲讀快樂”。

另外,在處理單詞、小詩和storytime內容的時候,針對學生們的生理特點和學習規律,我都比較注重“picturereading”的運用。在單詞教學中,充分運用單

詞卡片,在學生初步認識單詞後,把圖片與單詞分開,讓學生多讀。

第3篇

今年我擔任了一年級的英語教學工作。第一次擔任起始年級的英語教師,首先覺得有點忙然,不知從何做起,然後又覺得身上的擔子很重。因為一年級國小生的英語學得好不好,開不開心都關係到今後高年級的英語學習。也許這一年將決定一個孩子對英語學習的態度及其英語學習能力。對於沒有任何經驗的我來説,一切只能自己慢慢地摸索。但經過將近半個學期的觀察與實踐,我發現:一年級要讓學生學得快樂,學得紮實,必須構建和諧的英語課堂氣氛,才能保證英語教學。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進行學習,也有着同樣的道理。因此在課堂上讓學生儘可能的多説英語,減少中文的使用量,是學習英語的必要條件。如果説在課堂上是連篇的中文,那英語是作為什麼來學習的?學習語言的目的是要使用語言。在第一堂英語課上,就要求學生在英語課上儘可能用英語進行交流。實踐證明,只有在教學中加強英語實踐,多使用英語,讓學生大量接觸英語,並沉浸在使用英語的氛圍中,才能有效地排除母語的干擾,培養運用英語的能力。這樣的要求對於一年級的國小生來説,是非常困難的。因為他們根本沒有接觸過英語,要讓他們用英語進行交流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目的是要讓他們慢慢地形成一種習慣,習慣用英語來表達,用英語來做事。在英語課堂上,除突發事件外,學生都可以用英語或者體態語言進行交流,中間可個別穿插一點中文。但將來隨着知識的積累,出現中文的頻率也會越來越少。當然在教學中,教師不能只是單方面要求學生運用英語,教師也必須起模範作用,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雖然剛開始學生根本不知道説的是什麼,但教師可以配上簡單的肢體動作,學生也能輕而易舉地知道它的`意思。現在學生也能聽懂很多指示語了在這些有意無意的練習過程中,我們總在進步,學生的水平也在不斷提高。

其次,一年級的國小生都是天真可愛的,看着他們也不會忍心去批評他們。當然他們對於一些一味的批評也是懵懵懂懂,即使你批評了老半天,他仍呆呆地看着你,似乎不知道你在講些什麼。所以構建和諧的課堂教學環境,就應“以學生為本”。教師要轉變觀念,變“教師為中心”為“學生為中心”,在英語教學中起到組織者、設計者和指導者的作用。在一年級的課堂上,最有效地就是讓他們來主宰課堂,把教師作為他們的朋友或者家長一樣來看待。這樣學生與教師的距離一下子就拉近了。在一年級的英語教學中,我們儘量使用表揚的方法,給他們的書上貼貼花,少批評,有時也可使用一些“糖衣炮彈”,這一招在我班上可是非常管用的哦。現在我一走進班級,他們都會開心地説“老師,我最喜歡上英語課了。”

最後,在教學中我們要整合教材,根據國小生的特點在課堂中補充更多的課外知識,通過動畫,歌曲,舞蹈等各種活動豐富他們的課堂。一年級的學生總需要我們用一些富有趣味的東西去澆灌它,那麼學習中的人才會發現學習的樂趣,激發學習的積極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