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案7篇 "心理健康教育大師之活動教案"

來源:巧巧簡歷站 2.86W

本文以“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案”為主題,旨在分享一套全面、實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案。這套教案涵蓋了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通過寓教於樂的方式,幫助他們瞭解和管理自身情緒、壓力、人際關係等方面的問題,促進心理健康的成長和發展。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案7篇

第1篇

1、理解故事內容,明白任何事物、人物都不是完美的,是有缺點的。

2、喜歡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的長處,承認自己的短處,懂得揚長補短。

ppt、“中班揚長補短朋友表”圖片、文字、記號筆、長處卡人手一份、故事《老鼠嫁女兒》

這個老鼠新娘叫美叮噹。她到了嫁人的年齡,最後嫁給了誰呢?

(1)老村長找到了誰?他有什麼本領?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圖片和文字。太陽(照);雲(遮);風(吹);牆(擋);老鼠(鑽)

小結:其實大自然中沒有最強的,他們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我們人也一樣,你們也有長處和短處。

3、幼兒輪流説説自己的長處(教師情感激勵,引導孩子自信講述)

3、“就拿陳老師説,我的記性不好,講故事總是記不住。”誰講故事很棒?那請你來幫助我。幫助別人是很快樂的!互幫互助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4、輪流互幫互助,取他人的長處補自己的短處,幼兒依次上台,拉成一個圓。

教師小結:用我們的長處來幫助別人,你的短處可以請別人幫忙,我們可以用一個成語“揚長補短”。

1、出示“揚長補短朋友表”。老師專門做了一個“中四班揚長補短朋友表”。在這裏可以展示我們班小朋友的長處,有什麼困難、不會的,可以在這裏找到幫助你的人,揚長補短。

2、填寫長處卡:這是一張長處卡,請你們將自己的長處記在上面。老師準備了幾張圖片,有跳舞、畫畫、講故事等,有你的長處可以直接貼在長處卡上,若沒有,可以用什麼方法記錄呢?(寫字、畫畫)

水幫助了你,你就在她的卡後貼上笑臉,還要説一聲謝謝。學期結束,誰的笑臉多,誰就是愛心大使。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案7篇

第2篇

1、家庭是社會的組成部分。在社會中,凡是有人羣的地方,都有矛盾的存在,家庭也不例外。通過填寫“家庭寫真”問卷和小記者的採訪,使學生了解自己的家庭,認識到家庭矛盾的存在是難免的,是很普遍的。

2、通過情境設置與角色扮演,使學生了解一些影響家庭和諧、引起家庭衝突的原因,並學會解決家庭矛盾。

3、通過共同討論使學生認識到家是愛的港灣,只要對家人充滿愛心,任何矛盾都是可以化解的。

4、當前,獨生子女家庭日趨增多,家庭問題也不斷湧現。相當一部分家長日夜操勞,給兒女吃好的,穿好的,過份溺愛孩子,只要孩子學習好,考上大學就行。不少學生在家裏除了學習之外,對家務事不屑一顧,連“舉手之勞”都沒幹過,過着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這與素質教育是相違背的。通過短劇表演,啟發學生體驗學生父母的辛勞和苦心,向父母奉獻愛心。

1、通知學生收集有關描寫“家”的語句,每個同學準備三句,越多越好。

2、挑選四個小記者,準備對每個小組的同學進行有關家庭衝突的採訪。

3、準備三至四個貼近學生家庭生活的情境,讓幾個同學編排小品表演。

(一)教師講述:提到家,相信絕大部分同學都會倍感温馨。家到底是什麼呢?現在的你也許這樣認為:在家中得到滿足和幸福的時候,家是樂園;每當與家人發生衝突和矛盾的時候,家又成了牢籠。不管是樂園還是牢籠,家是我們一生都難以割捨的地方。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地面對家呢?通過本課的學習,你也許會找到答案。

(三)教師發給每個學生一份“家庭寫真”問卷,讓學生按自己的實際情況填寫,使學生從瞭解家人的個性及貢獻開始,瞭解自己的家庭,逐步學會對家人表示感激,為家庭作些奉獻。

(四)教師講述:從同學們填寫的“家庭寫真”看,每個人都有與父母不和的時候,俗話説:“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清官難斷家務事”。家庭矛盾的存在是難免的,是很普遍的。與父母有衝突是我們長大了的標誌之一,我們既不要忌諱它,同時又要積極想辦法解決。

1、四個小記者分組進行採訪,瞭解各人與父母有哪些衝突,由什麼原因引起。

(3)父母按自己的願望來塑造孩子,總是對孩子不放心,甚至監控孩子的行動。

(8)孩子學習得過且過,考試成績不理想,達不到父母的要求。

由幾個同學按事先準備好的情境需要認真扮演。全體同學針對情境中的情況進行討論,歸納出解決矛盾的步驟與方法。

情境一:某學生的房間。桌子上堆滿各種書、資料、文具,牀上被子、毛巾亂成一團。該生因找一本參考書正在着急地亂翻。這時母親進入房間,指責該生懶,平時不收拾東西,雙方發生衝突。

情境二:晚上,牆上的掛鐘時針已指向九點,某學生仍在津津有味地看電視,此時已臨近段考。父母催促該生做作業和複習功課,該生充耳不聞,父母忍不住嘮叨幾句,雙方發生衝突。

情境三:某學生的父母讀中學時遇上“xx”,失去了上大學的機會,把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全力以赴關照孩子,希望他將來考上大學。但該生平時得過且過,每次考試成績均在60-70分之間,有時甚至不及格。常因成績不好與父母發生衝突。

情境四:某學生從九年級開始感到回家成了一種負擔,一想到進了家門舉手投足都要受父母的監控就心煩不安。該生父母是勤奮的知識分子,總是按他們的想法來塑造孩子,反對孩子看與考試無關的課外書和電視電影,禁止孩子與同學聚會等等。某天晚上,該生下晚自習回到家後即安靜地在房間裏寫日記。母親探頭探腦地走進來,裝作漫不經心的樣子往日記本上瞟了幾眼,扔下一句話“時間不早了,該幹正經事了”。父母的過分操心和干涉,使該生感到討厭、無奈和壓抑,常和父母發生衝突。 教師結合學生的表演和討論向學生強調:一般來説,在孩子與父母的衝突中,父母的出發點都是為孩子好的。正如俗話説,“可憐天下父母心”。由於所處的時代與環境不同,思想感情不一致,兩代人意見不同發生衝突是極平常的事。父母往往由於自身的經驗,習慣於堅持自己的看法,作為兒女,應仔細分析父母與自己衝突的原因,對於正確的意見應該接受,對於不正確的意見應心平氣和地解釋。如果我們能主動承認錯誤或忍父母一時之氣,等父母氣消之後再主動與父母商量解決矛盾的辦法,通過恰當的方式讓父母更多地瞭解和理解我們,就會收到好的效果。

在家中與父母發生衝突時,作為兒女,應做到以下幾點:

(2)用行動減輕父母的負擔,用理解撫慰父母的煩惱和憂愁。

由幾個同學按事先準備好的情節站在父母的角度通過語言、動作、表情再現父母為孩子付出的辛勞。全體同學體驗父母理家的難處,交流感情。

情節一:做教師的母親從早上6:00起牀,操勞一日三餐,上班、料理家務、關照孩子,直至晚上9:30才開始備課,改作業。

情節二:父母為了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捨得付出一切,而自己則一切從簡。(為孩子買學習用品、資料、請家教,選擇好的學校,給孩子買新衣新鞋……等;自己多年未添置新衣,捨不得外出旅遊……等)

教師歸納:我們每個人都有家,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家温馨和睦。在“我與家”這一課結束前,我提醒同學們好好珍惜自己的家,千萬別隻顧從家中索取而忘了向家人奉獻。家是很具體的,假如一個媽媽既不操持家務,又不管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我們就會懷疑她是否愛家。我們大家也是一樣的,假如你天天只會從父母那裏要這要那,不斷地索取,而從來不會體諒父母的苦心,為父母分擔力所能及的家務,能説你是愛家的嗎?肯定不能。如何愛家,如何回報父母呢?請同學們課後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訂一個“愛家計劃”,然後根據計劃落實到行動。最後我祝願同學們家家和睦,人人幸福。

家是這樣一個地方,在一日之中,我們的胃在這裏得到滿足,我們的心靈也在這裏得到滿足。家不僅是身體的住所,也是心靈的寄託之處。

家是一部書,當你打開它仔細閲讀時,會感到五彩繽紛、回味無窮。

家是港灣,當你累的時候,讓你停泊、休息;也是人生旅途上的加油站,當你遇到困難、受到傷害時,給你加油、充氣,讓你重新鼓起生命的風帆。

家象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春天,充滿温馨與希望;夏天,充滿熱烈與沉重;秋天,充滿收穫與祥和;冬天,充滿寧靜與緬懷。

家是一條温暖的河,平時風平浪靜緩緩流淌,當生活的變故激起浪花時,它就會調整流向,給我們乘風破浪的力量。

家是實現渴望的地方,人生不能沒有渴望,有了温暖的家來烘托,我們就會放飛渴望,兑現渴望。

家永遠是我們心中的驛站,既能讓我們遮風避雨,又能送我們揚帆遠航。

愛是父親的王國、母親的世界、孩子的樂園,是愛的中心地。我們心靈中最美好的願望都環繞着這個中心地。家會隨心一起走,無論是飛越了天涯或是走過了海角,只要輕輕回頭,就會看見我可愛的家。在可愛的家庭中,在人生的四季中,我們正處在歲月的春天。為了演好“我與家”這部人生喜劇,需要把愛心帶進子女這個角色,給養育我們的父母送去一份份温馨和希望。

1、落實“愛家計劃”。中學生隨着知識的增加,對家長的貢獻和自己應該報答父母的道理很容易認識,但他們往往會只説不幫。所以本課不僅要求學生訂“愛家計劃”,還要落實到位,進行小結和評比。對做得好的同學給予表揚、獎勵。引導學生明白什麼樣的愛家行動是值得肯定的,是應該大力提倡的。

2、請家長到校座談。把同學們收集的有關描寫“家”的語句及填好的“家庭寫真”給家長看。從家長方面瞭解家庭衝突和矛盾。要求家長不要過份溺愛孩子,要讓孩子吃點苦,同時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不要過份干預兒女,不要按自己的意願去設計兒女的未來。此外,請家長協助督促孩子完成“愛家計劃”。教師協助家長及時調整不恰當的期望值。

每個學生都生活在不同的家庭裏,課前應先做好調查,尤其要注意家庭關係較緊張的以及單親家庭的學生,避免傷害有家庭陰影的學生。在對學生進行家庭調查以及討論、表演時,要給予學生“放棄”的權利,切不可勉為其難。

第3篇

林某學習基礎差,上課聽不懂,下課不想學,導致對學習沒有信心。而且學習目的不明確,容易受網絡、遊戲的影響,把本來應該集中在學習上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愛好上。再加上父母對孩子過於溺愛,不忍心對孩子嚴格教育,對孩子的管教和約束力度不夠,導致林某出現厭學心理。於3月11日晚,林某在網吧裏玩一種用刀捅人的暴力遊戲時,由於他技術欠佳,每次都被人捅倒。坐在林某旁邊的一名年齡相仿的少年陳某也在玩同一遊戲,陳某忍不住對林某冷嘲熱諷。在網絡上殺紅眼的林某當即火冒三丈,因他平常專打血腥暴力的遊戲,操起網絡刀劍或槍炮,衝上去就殺他個天昏地暗,鮮血淋漓,不殺死對方就決不下網線。沉浸在暴力遊戲中不可自拔。結果抓起網吧老闆的菜刀,砍斷陳某的脖頸、砍斷網吧老闆手臂,致使一死一傷殘,鑄成悲劇。最後直到警方趕到現場,林某才驚醒:"我是不是殺了人。會不會坐牢?"

第4篇

依戀父母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情感表現。父母對幼兒的撫養照顧、關心、愛護,能使幼兒在心理上有一種安全感,在情緒上得到滿足和快樂。但幼兒過分依戀父母,則會對其交往產生障礙,使其形成過分依賴的不良性格。

1、通過活動調整幼兒過分依戀父母的行為,鼓勵幼兒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通過《寫給家長的話》,讓家長知道如何用正確的方法,糾正幼兒過分依賴家長的行為。

教師自制卡片(內容同幼兒用書、卡片大小同賀卡大小,共5張);紅色、綠色彩筆若干。

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些好看的卡片。咱們一起來瞧瞧!過程2:觀察並講述卡片

出示第一張卡片,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觀察、講述。

這張卡片上有什麼?(小妹妹躺在牀上,她在拉媽媽的手)

為什麼她要去拉媽媽的手呢?(因為這個小妹妹不敢一個人睡覺,她想讓媽媽陪她,所以拉着媽媽的手不放)

你們在家是爸爸媽媽陪着睡還是自己單獨睡呢?(幼兒根據實際情況回答)

我們要做勇敢的小朋友,晚上不要爸爸媽媽陪,要自己睡覺。

玩“抽一抽,講一講”的遊戲。請個別幼兒上來抽出還沒講述過的卡片,然後在教師的引導下講述此卡片內容。

(1)這個小男孩可勇敢了,不要媽媽陪,自己就睡着了。我們要不要學習他?(要)

(2)濤濤可喜歡他的玩具小汽車了,可他不願意自己玩,老是纏着媽媽陪他玩。他這樣做對嗎?(不對,因為媽媽每天上班可辛苦了,回家還得做家務,所以小朋友在家要自己玩玩具)

(3)晚餐的時間到了,妞妞端着一個小碗:“我要自己吃!(妞妞做得可棒了,”她不用爸爸媽媽喂,自己就開心地吃起來。我們小朋友也要向她學習,自己吃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晚飯過後,爸爸開始看書了,可是小明一直過來吵爸爸,讓爸爸陪他玩。小明這樣做對嗎?(不對,因為爸爸有工作要忙,小明不應該打擾爸爸的工作。)

教師:看看你們書上,也有這些圖畫呢!請小朋友們翻到《離不開父母的孩子》一課。

教師:請你們把乖寶寶的氣球塗成綠色,把不乖的寶寶的氣球塗成紅色。

建議:在活動中,強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同時用我種引導性語言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此活動後,在信息欄裏公佈《寫給家長的話》,內容為:幼兒若過分依賴家長,可採取以下方法幫助其糾正:

三、讓幼兒擁有一定的自主權,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悦。

第5篇

1、讓學生知道在學習和生活中常常會遇到挫折,人人都不可避免。

2、初步掌握戰勝挫折的方法,培養學生戰勝挫折的能力。

3、每個人都應該以積極、健康的心態正確對待挫折,用勇於挑戰自我的勇氣和毅力戰勝挫折,取得成功。教學重.難點:培養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教學具:準備國小生跳樓事件的報道材料.

1、老師帶着同情、惋惜的感情講述兩個小故事。a.本市某國小的一位高年級學生,頭天下午放學時,告訴老師有人欺負他。老師説“知道了”,沒當場解決。第二天該生便在自家跳樓身亡。事後,家長、老師在日記中瞭解到他是因常受別人欺負想不開而尋短見。b.一所農村國小的低年級學生,因長期完不成作業,受到老師批評,放學回家用紅領巾把自己系在門柄上勒死,教案《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案》。

2、引導學生圍繞下列問題思考:(1)兩名學生的死給家庭、社會帶來了什麼?(2)他們的死都和哪些因素有關?(3)如果你是老師,在對待學生時會不會有稍微的疏忽和冷漠?(4)兩名自殺的學生都有一種怎樣的心理?這種心理狀態健康嗎?

1、教師引導學生用下列情形對照自己(1)當家長批評或者責罵自己時自己有怎樣的表現?(2)當老師對你的態度稍微有一點冷漠自己有怎樣的表現?(3)當你遇到其他方面的壓力或困難時,你有怎樣的表現?

2、學生交流3、點撥三、看錄象激起興趣1、播放錄象2、學生閲讀材料3、學生討論四、揭短會經受磨難學生自願上台接受揭短,其他學生從長相、穿衣、習慣、為人處事、學習、紀律等方面揭他們的短。老師指導五、寫感受

小結:現實和未來都要求人們從國小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這些都與人的心理品質有關。可以説,如果沒有較高的心理素質,就很難適應21世紀的激烈競爭。另外,現代社會的快速進步和發展也使得國小生的心理健康面臨着更多更大的壓力和挑戰。社會的發展變化對學校培養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6篇

心理健康的一種持續的心理狀態,當事者在那種狀態下能作出良好的適應,具有生命的活力,且能充分發展自己身心的潛能。——英美國家的定義

這只是眾多關於心理健康的概念之一,雖然各種概念在細節的表述上有所差異,但它們都突出了“適應”和“潛能”這2個重要的地方:人是社會的動物,心理是否健康往往是通過社會性行為表現出來的.,“適應”這個社會與否就成為心理機制是否正常運行的標準。其次是“潛能”,之所以強調“潛能”是將人看成一個發展的個體,像同學門現在正接受教育,正不斷的成長就是一種發展的體現。

有位同學對我説:“沒有人是心理健康的,有的也只是把自己的脆弱掩蓋起來而已!”其實,所謂的良好心理狀態,並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只要人能在自身和環境許可的條件下發揮最佳心理功能狀態,就能稱之為心理健康。

那天,我在教室外碰到幾位男生在打打鬧鬧,其中一個開玩笑地指着另外一位同學對我説:“老師,他的心理不正常!”有時候,我們也會聽到“神經病”這樣的口頭禪,那我們現在來思考一個問題:到底心理健康與否的標準在哪裏?(學生討論)

智力正常:正常人的智商在90—110之間,同學們有測過自己的智商嗎?(學生回答)

估計同學們的智力都很正常,有可能還高於一般人呢。智力正常是心理健康的最基本條件,只有智力正常的人才能進行正常的生活、工作、學習。

有明確的自我意識,接受自我:在座的同學,誰能跟大家説説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呢?

(學生回答)説的不錯,看來大家都能正確剖析自己,看到自己的優點和缺點,這就代表你們有明確的自我意識能接受自己。那麼,你們對他人的優缺點又是怎麼看的呢?根據可靠的消息,我們班的班長是個大好人,你們説呢?(學生笑)但是我還不是很瞭解他,能不能請哪位同學來拍拍班長的馬屁説説他的優點?(學生回答)恩,大家都説的很好,看來我們班還是很有前途的嘛,有這樣的一位好班長。從上述大家的發言,看的出你們都能公正的評價他人和接受他人,這正是心理健康的另一個標準。

情緒樂觀穩定,反應適當、正確:每個人都有鬱悶的時候,鬱悶時我們會繃着個臉,面無表情或者皺着眉頭,但是你有可能把這樣的表情持續一天、兩天,你有可能連續一個月兩個月都是一張苦瓜臉嗎?(學生:幾個小時就好了~~)還有,你們現在每個人都很認真地在聽我講課,我突然把一位同學叫起來,劈頭蓋臉的把他罵一通,你們覺得,他這時候會有什麼感覺?他會覺得神清氣爽、心情愉快嗎?

(學生:不可能……)是啊,這時候他的心情一定是覺得非常的委屈,這就是情緒反應的適當與正確。

人際關係和諧:請同學來談談自己與他人的關係如何?(學生回答)心理健康的人往往有良好的人際關係,通過與他人的互動反過來促進心理健康。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後面會有專題來介紹。

符合年齡特徵:你們小時侯都玩些什麼遊戲啊?(學生討論)那你們現在還會玩這些遊戲嗎?(學生:不會~~)如果有同學還在玩幼兒園時的遊戲的話,請我單獨面談。(學生笑~)心理健康的最後一條標準就是人的行為要符合自身所處的年齡發展階段。

以上這些是心理健康的具體標準,同學們看看板書對照自己的情況是不是夠健康。我看,大多數同學的心理還是很健康的,偶爾有一些情緒低落,或者是自己認為很荒唐的想法,只要能自我調節過來就可以了。如果還是無法排解,可以找朋友傾訴,宣泄一下,或者來學校諮詢室,讓老師用專業的心理學知識幫助大家。

為什麼我們要強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要開設心理健康課程,要有學校心理諮詢室呢?

下面,我們來説説心理健康的意義和作用,先給大家介紹一個心理學實驗:美國心理學家布雷迪做了這樣一個實驗:他把兩隻猴子綁在並排的椅子上,其中一隻猴子稱為“執行猴”,心理學家訓練它每過20分鐘按動槓桿一次,否則,它和另外一隻猴子都會遭到電擊。在這種情況下,那隻可憐的“執行猴”得了胃潰瘍,而那隻無所事事的猴子卻什麼事情也沒有。從這個實驗,我們可以看出,因為那隻“執行猴”長期處於緊張和焦慮之中,心理上的不健康最終導致了生理問題的出現。所以,心理健康的最基本作用在於,有利於生理的健康。

促進智力的發展,發揮潛能:同學們,試想一下,假設你們在考試之前已經做了完全的準備,可是一上考場你就兩腿發軟,頭暈眼花,雙手冒汗,腦袋一片空白,請問你 又如何能取得好成績呢?只有在良好心理狀態下你才能最好地發揮自己的能力。

健全人格的保證:同學們,你們希望和心理健康的人交往嗎?(學生:是的。)那你們為什麼不太願意和心理不健康的人交往呢?是的,因為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不好相處,為什麼呢?因為,心理健康的人格健全的保證,如果心理不健康,會影響到一個人的人格發展。

既然心理健康那麼重要,那我們應該採取那些辦法來解決心理的

第7篇

香皂,洗手液,水龍頭,消毒水,75%酒精,抹布,盆,拖把,手套。口罩(學生自帶),冠狀病毒圖樣頭飾,護士帽,醫生胸貼。貼有 120 標籤的遊戲車。

師:有些小朋友在家,有些小朋友出門了,出門的小朋友有沒有戴口罩啊?

師:戴口罩的小朋友棒棒的,懂得保護自己。這個春節我們迎來了一個不一樣的怪獸,他的名字叫冠太郎,是和灰太狼一樣“我可能還會回來”的冠太郎,你們想不想看一下這個怪獸。

幼:不想。(這時候就要激發孩子的英雄主義了,小朋友都有保護父母或者同伴的英雄主義); 2、故事講訴:

師:好的,那我們一起來看這個怪獸長什麼樣(放病毒圖片)。

師:一隻叫冠太郎的怪獸本來住在一些生長在野外的可愛小動物身上,2019 年 12 月,有一羣人突然來到他的家,抓走了可愛的小動物,把他們做成食物。子民們無家可歸,作為國王的冠太郎必須帶領他們的子民找到新的家園。誰呢?找哪隻動物好呢?小朋友覺得找誰好?

幼:小貓,小狗,人。師:我們一起看怪獸冠太郎會怎麼辦,(放病毒接近人圖片),冠太郎召集他的子民一起出發,他們來到一座大山前,山上有幾個洞口,這座山是誰?是正在殺小動物的人,還有吃動物的人,山的入口原來是人的嘴巴和鼻子。於是啊,冠太郎派出了他的先鋒部隊從鼻子和嘴巴進入人的體內,先鋒部隊在人的口水和肺部安家了。

“報告國王,我們已經做好新家園的一切準備,可以讓我們的子民進來了。” “好的”這時候冠太郎帶着他的子民住進了人的身體裏。於是冠太郎的子民在人的身體裏生了很多的小寶寶,人的肺部被攻佔了。

這邊,人的身體糧草很多,冠太郎子民吃飽了後,寶寶越來越多,住不下了怎麼辦? 怪獸冠太郎再一次召集他的子民, “這個人已經發燒了,我們需要找新的家園,國王我們進攻別的人吧”子民提議。

“好的” “冠太郎國王,我們進攻誰會成功呢?” (放不鍛鍊挑食的人圖片) “當然是不鍛鍊抵抗力不強的人了” “還有不愛洗手的,髒髒的” “還有” “我最愛扎堆在一起玩的,我可以帶我的家人從一個人身上跳到另一個身上” “我喜歡門窗關的緊緊的,我最怕通風了” 子民們提議。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