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二泉映月有感8篇 《聞雨輕音,二泉映月》

來源:巧巧簡歷站 9.94K

“二泉映月”是一首古代民間歌曲,流傳至今已有數百年的歷史。它描寫了月夜二泉映照下,悠揚的琴聲如泉水般流淌,引人陶醉。此曲旋律簡單卻虔誠,如同流淌在時光之河的清泉,一直温暖着人們的心靈。

讀二泉映月有感8篇 《聞雨輕音,二泉映月》

第1篇

“十多年過去了,師父早已離開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雙目失明。他整天戴着墨鏡,操着胡琴,賣藝度日。”伴着《二泉映月》那悽婉的曲調,讀着《二泉映月》一文中記錄阿炳多舛命運的這段文字,我彷彿看見一位衣衫襤褸的盲藝人揹着樂器,拄着竹棍,蹣跚前行,沿街流浪……我的心絃也不禁顫抖起來。

可憐的阿炳才一歲時,母親就被迫自殺,八歲前他一直被寄養在族人家中。這是多麼不幸啊!而命運有時就是這樣冷酷無情,三十出頭,他又成了瞎子。阿炳孤零零怎麼能承受得了這一切?他的心中一定充滿了絕望,充滿了怨恨。然而,事實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生活的窮困和疾病的.折磨,泯滅不了阿炳對音樂的熱愛和對光明的嚮往。”阿炳化磨難為動力,用音樂向命運作出抗爭,創作出享譽世界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

我想:面對無涯的苦難,阿炳能進行不屈的抗爭,那麼,泡在甜水中長大的我,為什麼不能向困難挑戰呢?當被難題困住的時候,我常常缺少耐心,不願尋根究底,最後總是煩躁不堪地草草了事。當病魔纏身的時候,我整天無精打采,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致,還常常拿父母當出氣筒……

想想阿炳,看看自己,我的心潮澎湃不已。我想大聲地對自己説:“挑戰困難,我也能行!”

讀二泉映月有感8篇 《聞雨輕音,二泉映月》 第2張

第2篇

今天晚上,我正在做作業,收音機裏傳來一陣好聽的樂曲,我不由地放下了筆,陶醉其中。我好像看到了柔和的月光灑在湖面上,微風吹來,波光粼粼,一位老人正坐在亭子里拉着二胡,一切都那麼和諧,讓我無比舒適。曲子播完後,是主持人甜美的聲音,向我介紹了這首曲子。原來,這首曲子就是有名的《二泉映月》,它是瞎子阿炳創作的。阿炳身世坎坷,飽嘗人世的辛酸與屈辱,但他又才華橫溢,《二泉映月》就是最好的.證明。

做完作業後,我便上網百度,連續聽了好幾遍。這首曲子有時激昂,有時舒緩,有時抑揚頓挫,有時又如泉水流暢。我感受到了阿炳身處那水深火熱的舊社會,心情非常悲傷,但似乎又充滿了對新生活的憧憬和嚮往。我也隨着它哭泣,傷心,失望,很有想哭的衝動,遲遲不能回到現實,一遍又一遍。

鋼琴曲《致愛麗絲》,古箏曲《高山流水》,薩克斯曲《回家》,琵琶曲《十面埋伏》都讓人心情澎湃,感動不已,但二胡曲《二泉映月》給了我一種完全不同的新感受,它是中國的貝多芬,中國的《命運》!

第3篇

今天, 王老師教我們《二泉映月》這篇課文。 課文中,最令我敬佩的是阿炳面對挫折頑強不屈的精神。 是呀,面對挫折,只有不屈服於災難的人,才能立足於世界。 雨打花,撒落滿地,但是,落花不會因為你的悲傷而重現枝頭。滔滔長江藴含着一個又一個冤魂,但他們不會因你的惋惜而起死回生。 面對挫折,無論如何長吁短歎,就算你哭三天三夜,鑄成的大錯也無法挽回。悲傷是無用的,只有化悲傷為奮鬥的力量,才能享受成功。 坎坷也好,挫折也好,對於人來説要戰勝它們,勿寧説戰勝自己。困難算什麼?失敗又算得了什麼?古往今來,哪個名人不是先嚐盡挫折的.苦澀,然後才獲得成功的果實。

發明大王愛迪生髮明電燈時,經歷了上千次的失敗,終於發明了電燈;我國鉅著《左氏春秋》,是左丘明雙眼失明後完成的;而越王勾踐卧薪嚐膽,僅用三千士兵攻佔了吳國。在世界浩瀚的歷史海洋中,面對挫折不屈者比比皆是。人生旅途中,難免會有困難。面對困難,你可以傷心,可以憤怒,但卻不可以沒有信心。

直面挫折,戰勝自我。這是對意志的磨鍊,是對勇氣的考驗。莫邪之劍只有經過烈火的煅鑄才能成為名劍。絢麗的彩虹只出現在風雨洗禮之後。讓我們笑對挫折吧!成功永遠藏匿在挫折的背後!

第4篇

阿炳,孩子時原和我一樣,是一個健全人。而當他二十歲時,卻因患眼疾雙目失明,他整天帶着墨鏡,操着胡琴,賣藝度日。但生活的窮困和疾病的折磨,是泯不了阿炳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光明的嚮往,在一箇中秋之夜,阿炳創作了《二泉映月》這首名曲,舒緩而又起伏,恬靜而又激盪,他以勢不可擋的力量表達出對命運的抗爭,抒發了對美好未來的無限嚮往。

阿炳是一個殘疾人,為何會創作出《二泉映月》《聽鬆》等這些名曲呢?是因為有他自己的夢想,有頑強的毅力和勇於拼搏的'精神。我是一個健全的少年,有明亮的眼睛,能夠欣賞美麗的世界,但阿炳卻不能,有些人甚至還有輕身的現象,遇到一點點挫折就往絕路上走,太軟弱了,唉可歎啊!

想想我自己,有一次真是有點慚愧。我去學畫畫,正要向老師家走,天下起淅淅瀝瀝的小雨,我想反正耽誤一次功課也沒什麼,老師又不批評,今天就不去了,最終沒去,現在想起來好後悔。

我和阿炳真是天壤之別,今天學了這一課,我明白了堅持不懈的道理,我也要學習阿炳那種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努力學好功課,將來幹一番事業!指導教師張紅精神品質卻深深地打動了我。

啊,阿炳,你那如泣,如訴,如血,如火的琴聲,感動了全世界人民;你那博愛之心感動了全世界人民;你那不屈不撓的精神感動了全世界人民。你多麼了不起!

阿炳,儘管人生道路上荊棘叢生,但是你能夠頑強地生存着,不斷地追求着。你獻給了世界人民最美好的東西——《二泉映月》《聽鬆》《大浪淘沙》《昭君出塞》。世界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你阿炳——華彥鈞。

第5篇

初賞《二泉映月》時,震撼於那種惆悵與感傷。複雜的情感交錯迷離,可始終以“悲”為首。奏出傷感與憧憬,寫下作者那辛酸的一聲。“以曲代話”,講述了阿炳大起大落的奇幻人生。欣賞之後,心久久無法平靜。閉目凝神,恍惚之間,在無盡黑暗中隱隱約約看見一根線條還在顫動。樂章以盡,心卻無法再靜。這也許就是這曲子的魅力吧。當時,我這樣想着。

這次,我懷着激動的心情再次聆聽。“這曲子第二次聽還會那樣震撼麼?”我疑惑地問自己。話音剛落,曲聲便起。我聚精會神,靜靜地傾聽着。一聲低緩沉重的開頭,使我心頭為之一顫,實在令人心寒。繼續聽着,心中便會莫名而生一種滲透人心的淒涼與悲慘。似乎心隨曲調而變而動。這種“隨之”的感覺又是那麼的微妙。又好似這一樂曲將“二泉映月”這個華美的名字詮釋了。閉上雙眼,全神貫注地聽着。浮現於眼前一片蒼涼的景象。一位雙目失明的中年人,身上掛着各種樂器。月光柔情,傾瀉而下,冷冷的月光在那人的身上更顯顯悽美。他滿面皺痕,飽經風霜的臉上明顯地流露出惆悵。那時徹底的惆悵。那對未來無比嚮往,對美好無限憧憬的雙眸久久凝望着殘月下的那一潭清秀的泉水之上,水面倒映着殘月。冷月、寒水,更激起他內心的.自責與愧疚。就這樣,在一條狹窄的小巷間,一個脆弱、無助的身影久久停留在那倒映着殘月泉水旁,許久、許久。

也許是這曲子的魅力,使心更靜得聽着。合着眼的周圍都黯淡着,光也只是微微的。凝神,用心靈向遠方望去,此起彼伏的一波波線條越來越近了。隨抑揚頓挫的曲聲,而高低起伏地躍動着。下方是一片湖,一圈圈暈隨線條有節奏地擴散開來。線條隨曲調,水暈隨線條。這樣,他們默契地合作,組合着。

這一切都源於曲聲曲調。這微妙的旋律,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了作者的傷悲與愁思。這又是為了襯托出他對未來的美好憧憬與嚮往。這樂曲更是以無言的話寫下阿炳坎坷的一生,並藉此告誡後人不能重蹈覆轍。

二泉映月——多麼華美的名字,可誰又知道在這華美的外表內隱含着無比的辛酸與至極的愴痛呢?

第6篇

瞎子阿炳,原名華彥鈞,生於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8月17日),無錫惠山人,出生在無錫城中雷尊殿旁的一和山房。

瞎子阿炳的一生譜寫了許多的名曲,如《聽鬆》《寒風春曲》《大浪淘沙》,《梅花三弄》《龍船》《昭君出塞》,其中《二泉映月》最為出名。

?二泉映月》是阿炳在惠山二泉邊有感而發的一首二胡曲。這首曲子所擁有的是瞎子阿炳自己痛苦的回憶和對殘酷現實的抗爭,還有對美好未來的無限向??

聽着這首《二泉映月》,我不知為何眼眶紅紅的,有些許的悲傷。聽着這首曲子,我似乎感覺好像阿炳就在我的身旁,為我講述着一個又一個悲傷的的故事,隨着樂曲的升騰跌宕,那個阿炳説出了對殘酷現實的抗爭。他不願如此,他不願在茫茫人海中被淹沒,過着這樣有吃飽了上頓沒下頓的生活,為什麼我要如此窮苦,為什麼!為什麼瞎子阿炳希望自己的生活能過得好些,希望頓頓有飯吃,有衣服穿,眼睛能好起來,希望以後的生活平平淡淡,家家幸福人人歡樂。

阿炳在音樂上的成就,遠遠超越了家傳師承的範圍,博採眾長,廣納羣技,把對痛苦生活的`感受,全部通過音樂反映出來,《二泉映月》就是其中的一首。他的音樂作品,滲透着傳統音樂的精髓,透露出一種來自人民底層的健康而深沉的氣息,讓人感到一股只有中華民族才有的精神,情真意切,扣人心絃,充滿着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他向我們展示了勤勞刻苦的精神,他向我們展示了什麼叫不可思議,什麼叫奇蹟。其實這世上沒有奇蹟,沒有不可思議,只要勤奮刻苦,即使你不聰明,也有可能比別人聰明。相信自己,永不放棄,這就是阿炳教給我們的精神。同學們,讓我們相信自己,永不放棄,就可以完成自己的理想!

第7篇

?二泉映月》中,阿炳在我腦海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翻開資料,一行行關於阿炳的資料映入我的眼簾,阿炳,原名華彥鈞,民間音樂家,江蘇無錫人。因患眼疾而雙目失明......

生活的.窮困和疾病的折磨,泯滅不了阿炳對音樂的折磨和對光明的嚮往。在一箇中秋夜,阿炳在鄰家少年的攙扶下,來到了二泉。就在這時,一首不朽的樂曲《二泉映月》誕生了,阿炳也終於明白了師父那番話的含義。那跌宕起伏的樂聲是阿炳的心聲,好像是阿炳在傾訴,在吶喊:“我好不幸,命運對我太不公平了,什麼東西也看不見,還沒有錢,為什麼?為什麼?”最後,阿炳站起來了,振作起來了!讀到這兒,我又想到了一個和阿炳一樣身殘志堅的人——海倫.凱勒。她也是那樣不屈不撓,我應該向他們這些人學習學習:堅強地面對生活、面對未來,同命運抗爭,不屈服於命運和逆境,開闢出屬於自己的天地!因為逆境是人類最寶貴的一種考驗,是人類最寶貴的財富。

如果我們也向阿炳學習,還有什麼事情做不成呢?一定要記住:儘管人生道路上荊棘叢生,但是我們一定要頑強地生存着,不懈地奮鬥。因為,一個人能不能成功,不在於命運,而在於有沒有不屈不撓、執著追求的精神。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第8篇

?二泉映月》講述了生活在社會最底層、飽經風霜的民間音樂家阿炳在第二次傾聽無錫惠山“天下第二泉”的泉聲後,用思想和靈魂譜作出的動人樂曲。有位偉人在聽完這曲樂曲後連連感慨道:“這樣的曲子應該跪下來聽!”我不明白他為什麼會這樣説,但在邊朗讀課文邊聆聽《二泉映月》樂曲後,我頓時深深感悟,便極為贊同這位偉人的觀點了。

課堂上,語文老師特地從網上下載了樂曲,當樂曲播放進入高潮時,同學們也在老師的啟迪下讀到了高潮。每個悲慘的音符、每行優美的文字不知不覺浸滿了我的.心田,惹紅了我的眼眶。我同阿炳一道傾訴,傾訴人間的悽苦!傾訴人間的真情!傾訴人間的無奈!

我在網上瘋狂地蒐集阿炳的並如飢似渴地閲讀,我似乎看到了阿炳在落敗的街頭賣藝,破舊單薄的冬衣裹不住羸弱的身軀,枯草似的長髮隨風搖曳。為了掙得幾個銅板養活家人,阿炳緊閉雙眸,搖身晃腦,奮力地操持着老舊的胡琴。曲畢,零星的過路人百無聊賴地隨意扔下一兩枚小銅板,雙目失明的阿炳聽到銅板落地的清脆響聲,趕緊雙膝趴下,顫顫抖抖地伸出瘦骨嶙峋的雙手在街路上吃力地摸索着。我忍不住熱淚盈眶,不禁為阿炳吶喊,吶喊舊社會的不公!吶喊早點遠離!吶喊新生活早點降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