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派心得體會精選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16W

為了能夠給讀者留下好的印象,寫體會的時候一定要認真斟酌,在心得體會的寫作中,必須及時亮明自己的觀點,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校長派心得體會精選6篇,感謝您的參閲。

校長派心得體會精選6篇

校長派心得體會篇1

寒假即將結束,我懷揣對新學期的憧憬參加了20xx年開發區文教局舉辦的校長培訓班。在為期兩天的培訓中,我如飢似渴的學習着。收穫頗豐。

從原市紀委紀檢監察員張澤民的講座中,我懂得了要廉潔自律,遠離誘惑,要守住三顆心,做個明白人。以廉潔書寫幸福的人生。

叢陽國小張新雲校長的讀書驅動提素養給我們的閲讀指明瞭方向。我們學校也要努力創設濃郁的讀書氛圍,提高學生的閲讀興趣,要從國小開始重視閲讀,重視積累。着重培養學生閲讀的五個能力。

北京大學樑欽元教授“讓自己的生命順適通達,嘹亮清楚”以其祖父的生平事蹟向我們展示了“不言之教,由仁義行”的獨特魅力。更使我明白了國小要着重培養學生學習習慣,學習興趣,要讓學生能主動去學習,這就需要我們老師要尊重學生的心理活動,培養學生的遇事思考習慣,讓學生能自己發現錯誤,從而改正。正像樑教授説的:“教育的本質是讓人更出色,而不是去挑學生的錯”。

給我觸動最深的是第五期校長論壇“責任擔當、追夢奔跑”活動。聽完幾位校長的講話,以及最後石局長的總結,我對這八個字是這樣理解的:“責任”就是我們每個人,不管是老師還是校長首先要明確自己的責任是什麼。如果你是是校長,你的責任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學校,讓自己的學校快速發展;如果你是老師,你的責任就是要教育好學生,讓我們的學生全面發展。“擔當”就是在明確責任的基礎上,把自己的責任擔當起來,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追夢”就是追逐我們的夢想,我想我們小西堡總校的夢想就是克服一切困難,使我們每一所學校都強大起來。為了這一夢想,我們一定要在今年“奔跑”起來。

我已經做好了準備,準備着迎難而上,準備着追夢奔跑!

校長派心得體會篇2

近日,我有幸參加教育部中國移動中國小校長培訓,坐在辦公桌前接受遠程教育教育校長培訓,感到十分榮幸,這樣不僅節省了時間,還節約不少經費。原教育部長賙濟、教育專家魏書生、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院錢志亮教授等講座我觀看後,受益頗豐。使我進一步明確了辦學方向,理清了思路,思想認識也有了很大提高,進一步堅定了今後改革的決心。下面就我的近期培訓和認識談幾點心得體會與大家共勉。

1、不斷加強自身學習,轉變觀念,樹立新課程理念。

作為一名校長,認真學習新課程有關理論的學習,正確把握課改的基本目標、基本方向,正確領悟新課程體現的新理念、新思想。要認真學習新的課程標準和新教材新教法。要認真學習實施新課程背景下學校管理制度創新的有關文件和文章,積極吸取外地的先進經驗。要充分發揮導向作用,正確引導廣大教師樹立正確的課程觀、學生觀、教育觀、評價觀,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2、打造高效課堂,一是有效課堂的概念——科學地理解;二是有效課堂的前提——專業的教師;三是有效課堂的條件——精心的備課;四是有效課堂的實施——有效地講課;五是有效課堂的評價——全面地評課等。

3、積極探索新課程實施的方式和途徑。

要認真組織學習新課程理念和標準,深刻領會其精神實質,努力更新教學觀念。認真研究新課程與原有課程的聯繫與區別,提高對新課程、新教材的駕馭能力,把握好新課程與原有課程的繼承和發展的關係,把握好傳統經驗與有效做法的承接和貫穿關係。

積極推進素質教育,改進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加強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管理制度的研究,構建與新課程實施相適應的學生選課指導制度和學分制教學管理制度。逐步建立起以校為本、與時俱進、具有鮮明特色的校本課程,從而進一步提升學校的辦學質量和辦學水平。

積極組織實施新課程背景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研究的省課題研究項目。建立符合新課程要求的發展性評價制度和教育教學水平檢測體系。改革校內評價方法,推進學生學業成績與成長記錄相結合的綜合性評價方式,充分發揮對新課程實驗的引導和促進作用,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和教師業務水平的不斷提高。

4、積極實踐,勇於創新

在國家、省新課程實驗方案的基礎上,根據焦作地區和本校的實際情況,要大膽地嘗試,在實踐中不斷髮現問題,積累新的經驗,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認識和實踐能力,真正成為新課程改革的引路人、帶頭人。創造性地實施新課程,積極推進課程創新和發展。要引導廣大教師樹立創新意識,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

作為一校之長,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本着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探索、總結和反思,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幹別人不想幹的事,吃別人不想吃的苦,守住心靈的一片淨土,樂在其中,挖掘學生的潛能,當好未來人才的奠基石,讓我的工作無愧於“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一光榮稱號。在課程管理、課程評價、學生綜合素質展示、校本課程等方面大膽探索、勇於改革,要求師生互學,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建立平等和諧的人際關係。在原有學校傳統特色的基礎上,創出符合時代要求的新的特色學校。

校長派心得體會篇3

張桂梅在華坪的這些年,在黨組織的培養教育下,自己從一個普通老師成長為聞名全國的人,先後獲得全國十佳師德標兵、全國十大女傑、全國十佳精神文明人物、全國十大師德標兵、全國十佳知識女性、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黨的-代表、雲南省勞動模範、雲南省優秀共產黨員,雲嶺先鋒獎章等榮譽。作為一個充滿了正能量的模範和榜樣,社會各界千千萬萬的人們,都從她身上受到了精神激勵。多年來,一批又一批人來到華坪縣女子高中學習張桂梅,體驗華坪縣女子高中的精神風貌。她也一次次走出校,走出縣門,走出省門,通過受邀外出演講、出席報告會、參加各級黨委會議、領取各種獎項,把張桂梅式的人間大愛灑向五湖四海,影響着全社會……

在華坪縣女子高中,在張桂梅的影響下,經過十年磨礪,形成了跟張桂梅一樣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的一個教師團隊。教師緊緊團結在張桂梅的身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以及各項教育方針,自覺堅定理想信念,埋頭苦幹、無私奉獻,教師每天工作16小時以上,日夜陪護着這羣特殊的學生,立志要用實際行動把一屆屆貧困山區女孩送上好的大學,將這些貧困女生真正培養成為以繼承革命傳統文化,發揚延安精神,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做社會主義合格的接班人。這些老師當中,有的去昆明做手術出院回來,才請了兩天半的假就走了了講台開始上課。有的懷孕七個月了還堅持講課、守早晚自習。有的摔斷了腿骨,上醫院做完接骨手術後,讓丈夫揹着到教室繼續上課。各種讓人感動不已的事蹟,在華坪縣女子高中層出不窮。正是因為這樣的一個團隊,在張桂梅老師的帶動下,形成了女子高中如今的朝氣蓬勃與奮勇直前的局面。

華坪縣女子高中自創建十年來,已經有一千多人先後進入學校就讀,六百多人考上大學,走向社會,這些孩子已經圓了上大學的夢,在各自的大學裏堅守共產黨人的信仰,以能吃虧、能吃氣、能艱苦樸素、能吃苦耐勞的優秀品質被大學的同學親切的稱為“女漢子”。一名考上重慶大學的孩子,每週都到敬老院照顧老人,一次在給老人表演節目時她演唱了《紅梅贊》和《繡紅旗》博得了敬老院老人高度讚揚,回校後同學纏着她教這兩首歌曲。目前有兩名女高畢業的孩子進入大學後,由於品學兼優被部隊直接招錄,一名在武警廣東某部服役,另一名在陸軍某部野戰部隊服役。在入伍時部隊領導問她們部隊的苦你們能吃嗎?她們堅定的回答説:能,從女高畢業的孩子有什麼苦都能吃。這樣的例子在畢業的女高孩子中枚不勝舉,她們的舉止言行釋意了百折不撓、頑強拼搏的女高精神也使得優秀的傳統文化得到四處傳承。

隨着張桂梅老師的“名氣”越來越大,全省各地的學校、機關、企業、街道、社區經常邀請她出去做報告。面對鮮花和掌聲,張桂梅老師依舊保持着她作為一個老師的本色、一個女性的本色、一個優秀共產黨員的本色,把她幾十年來從教、辦學、扶助孩子的感人事蹟,一件件、一樁樁如數家珍地講給千千萬萬的人聽。掌聲伴着感動的淚水,鮮花化為前行的力量,天南海北的人們被張桂梅老師的事蹟所打動,華坪縣女子高中成為了改革開放進程中的新時代號角,吸引着人們去學習,去奮鬥。雲南省委、麗江市委、華坪縣委先後發出了向張桂梅老師學習的號召,新華社、中央電視台、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國教育報、雲南日報等權威新聞媒體也對張桂梅老師的事蹟展開了深入報道。張桂梅,一個人民老師的楷模的形象,一個新時代平民的人生航標的嶄新形象,正在全國人民的視野中,越來越鮮活,越來越生動。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張桂梅和她的華坪縣女子高中,在改革開放的新徵程中,伴隨着時代的腳步一路前行,正發生着日新月異的變化。在與時俱進的變化中,只有全身心投入基層教育事業的初心沒變,為了孩子們爭取一個美好未來的執着沒變,為了黨和人民的重託奉獻一切的宗旨沒變。如今的華坪縣女子高中,每天清晨五點鐘,張桂梅總是會按時起牀,孩子們一路小跑的腳步聲總是會在女子高中的校園裏響起,這樣一羣人,在每一次朝陽升起之前,爭分奪秒地跑過昨天,跑過今天,奔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校長派心得體會篇4

學習張桂梅同志愛崗敬業、愛生如子的高尚師德。她為了不讓一名女孩因貧困失學,堅持家訪11年,遍訪貧困家庭1300多户,行程十餘萬公里。她長期拖着病體工作,超量的付出透支了原本羸弱的身體,換來女子高中學生學習的好成績。她不遺餘力踐行着“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台上”的諾言,用實際行動鋪就貧困學子用知識改變命運的圓夢之路。多年來她一直住在學生宿舍,和孩子們吃住在一起,陪伴學生學習生活。她在教書育人崗位上為貧困地區教育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她身上充分體現了人民教師潛心育人的敬業精神和立德樹人的使命擔當。

學習張桂梅同志執着奮鬥、無私奉獻的至誠情懷。她心懷大我,對自己近乎苛刻的節儉,卻把工資、獎金和社會各界捐款100多萬元全部投入到貧困山區教育中。長期義務兼任華坪福利院院長,多方奔走籌集善款,20年來含辛茹苦養育136名孤兒,被孩子們親切稱呼為“媽媽”。她把全部身心獻給了祖國西南貧困山區的教育和福利事業,在她身上充分體現了人民教師以德施教的仁愛之心和至善至美的師者大愛。

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要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永遠忠誠於黨和人民,要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爭做新時代“四有”好老師,自覺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和堅定的職業信念,將立德樹人、教書育人作為自己的神聖職責和使命,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要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珍視教師職業榮譽和肩負的職責使命,始終保持熱愛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堅守,將滿腔熱忱獻給黨和人民教育事業。要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積極投身教育扶貧,幫助貧困家庭子女接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努力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貢獻力量。

各級教育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要精心部署、認真組織開展向張桂梅同志學習的活動,要將學習活動與決戰決勝脱貧攻堅相結合,與慶祝第36個教師節相結合,通過組織專題學習、集中研討、座談交流等方式,充分利用各類媒體及報刊、展板櫥窗等宣傳陣地,線上線下和校內校外聯動,迅速掀起學習張桂梅同志的熱潮。要把學習活動同加強學校思想政治建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起來,引導和教育師生厚植家國情懷,要深入宣傳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大力弘揚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赤誠情懷,進一步激勵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為決戰脱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努力奮鬥。

校長派心得體會篇5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教育更是發揮了重要作用,教育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對一個國家來説教育是一件大事,對一個家庭來講更是一件大事。由於家庭因素及其他原因,一部分適齡兒童無法正常入學,對上學的渴望也只能是一種奢望,但張桂梅,一個62歲的老太太,瘦弱多病、無家無子,卻用行動讓1645名貧困女孩邁向了大學之路,實現了華麗轉身,她就是人間的“天使”。

做好一件事情並不難,難得是一輩子做好一件事。對張桂梅來説,她這一輩子都在為貧困孩子的教育操心和操勞,為建立一所免費女子高中,面對旁人的不解、質疑甚至是謾罵,她都不予理會,牢記自己的初心,勇挑教育的重擔,為改變貧困山區教育落後面貌,尤其是女孩受教育程度低的現實情況,她四處奔走,拉贊助,搞募捐,最終在她的不懈努力之下免費女子高中成立了,這不僅僅是一所學校,而是無數貧困女孩改變命運的希望之門,在她的辛勤付出之下,女子學校取得了可喜成就。

張桂梅,由一名普通的中學老師,義務當政府新建的華坪縣兒童之家的院長,再到雲南省華坪縣女子高中黨總支書記、校長,這一個個身份的轉變和疊加,對她來説不僅僅是一個稱謂的改變,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身患疾病的她,面對當地組織的關心和照顧,都化作了她為當地教育事業做努力貢獻的動力,她不為名利,不圖回報,只為讓每一位貧困的孩子能夠通過讀書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她用一雙勤勞的雙手撐起了貧困孩子未來的天空。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張桂梅用自己的教育初心,通過19年的努力實踐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教育奇蹟,她知行合一,身體力行,用行動向我們廣大黨員幹部上了一堂生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課,是用行動讓貧困女孩華麗轉身的“天使”。

校長派心得體會篇6

為了提高我們的業務素質、專業水平、理論素養和實踐能力,進一步開闊視野、更新觀念、開拓辦學思路、提高管理決策水平,推動素質教育有效實施,為了白銀市教育的發展大計、為了白銀市教育更加美好的明天,白銀市教育局領導給我們創造條件、提供機會,在全市範圍內選派36人組織安排到千里之外的素有“江海明珠”美譽的江蘇南通進行為期40天的掛職鍛鍊;這樣長時間大規模的派出交流學習,足以説明教育局領導對我市教育改革、發展的信念之堅定。我們肩負光榮的責任掛職學習,感到機會難得,所以倍加珍惜。

9月21日我非常榮幸地來到了南通特殊教育中心掛職鍛鍊學習。在南通特教中心學習的日子裏,我住在學生宿舍樓裏,吃在學校食堂裏,辦公室設在教導處,和學校領導班子的辦公地點在同一層樓,學生晚自習就在我宿舍前面的大廳裏,所以,我有很多時間和學生接觸、和生活老師接觸,向學校領導瞭解學校情況也很方便。這些日子裏,我感受着南通特教中心優美潔淨的校園環境、悠久的辦學歷史、驕人的辦學業績、濃厚的校園文化底藴、質優齊全的硬件裝備,感受着學校領導們的熱情周到、平易隨和、睿智幹練,感受着學校老師們的愛崗敬業、奮發向上、關愛學生,感受着學校視障、聽障、智障孩子們積極樂觀、勤奮努力、殘而有為。可以説,在南通特教中心的日子裏,無時無處不令我敬佩且感動。

在南通特教中心我按時參加學校每週一次的行政例會,聆聽他們在教學管理、學生管理、後勤管理等各方面的做法和思考,翻閲學校在管理方面積累的資料,並深入教導處、教研組、教科室、學科組、團委、少先隊,瞭解他們如何開展教學科研活動,如何開展“感恩教育”、“素質教育”等特色教育,如何發展殘疾學生的職業技術教育,如何聯合社會力量對殘疾學生進行愛心幫扶助殘。我還走進學校盲部、聾部、培智部課堂,聽取了語文、數學、律動、歷史、思品、音樂、美術、體育、雙手畫、美工編織、信息技術等各類國家規定開齊開足課程和校本課程的課堂教學。在這些日子裏,我由表及裏地瞭解了九旬老校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藝術,帶給我很多收穫、啟迪和思考。正如李局長在慰問信中所説:學習的過程是艱苦的,但也是愉悦的。我深深地感覺到自己在學習中收穫的幸福,擷取掛職學習中感受最深的幾點與大家分享。

一、 先進完善的裝備設施人性服務學生成長

在當地各級政府和領導的關心、重視下,20xx年8月,南通特教中心易地遷校。新校總投資6800萬元,佔地面積50多畝,建築面積2萬多平方米,8個建築單體間用長廊相連。教學區建有標準的康復訓練和學習專業用房——如律動室、盲生專用計算機室、聾生專用計算機室、音樂教室、器樂教室等;運動區建有400米塑膠跑道的標準田徑場、健身房、排球場、足球場、網球場、乒乓球場、室內籃球場、羽毛球場等;生活區每間學生宿舍配備有獨立衞生洗浴間、飲水系統、喚醒及緊急疏散裝置等;每間教室裏都配有投影儀、寬屏液晶電視機;每個老師都配備一台教學用筆記本電腦。

教學樓間,張謇話廊的教育思想、貝多芬、海倫·凱勒的精神激勵着學生殘而有為;感恩話廊的思想引導學生用心感悟,懂得感恩,懂得權利和義務的對等性,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每間教室裏張貼名人名言掛圖讓學生感悟自強不息。整個校園洋溢着濃厚的文化氛圍,處處都在告訴殘障學生:“我要自強不息,感恩回報,通過努力,創造奇蹟”。

二、敬業愛崗、大愛無疆的教師盡心服務學生成長

作為一所寄宿制特殊教育學校,為了全面關懷學生學業和身心健康,教師們全身心投入工作,即使夜間和雙休日也仍有不少教師以校為家。他們陪伴學生集體用餐,輔導學生晚自修,耐心細緻地解決學生的心理和行為問題。對於特殊家庭的孩子,老師更是倍加呵護。例如有位盲學生母親早逝、父親腿有殘疾,生活不便,家庭除了繼母打零工的微薄收入,沒有其他經濟來源,這名學生就想輟學回家,幹活補貼家用,當老師瞭解了情況後,發動全校教工為她募捐,並積極聯繫當地電視台等媒體單位向社會各界和廣大市民呼籲愛心救助,在學校的多方努力和社會各界的愛心幫扶下,這名學生重返校園,回到課堂。在南通特教中心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南通特教中心的老師們關心殘障孩子、熱愛特殊教育,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真正做到了胸懷大愛、奉獻特教;用自己的辛勤勞動將扶殘助殘這一美德發揚光大。

三、領導團結協作,爭取社會各界關心支持特殊教育,全心服務學生成長和發展

南通市特殊教育中心的領導始終抓住發展的機遇,不斷提高特殊教育學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學質量,致力於培養造就盲聾學生,最大程度地滿足全市殘疾兒童少年成才的需要,造福殘疾人。同時他們也非常注重多方聯繫社會力量,努力營造全社會關心幫助特殊教育的良好氛圍,積極鼓勵個人、企業和民間組織支持特殊教育,廣泛動員和鼓勵社會各界捐資助學,爭取社會各界關心支持特殊教育。

我在南通特教中心掛職學習期間,就看到學校領導積極聯繫南通麥蒂酥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和總經理來到南通特殊教育中心,與學校舉行了校企合作簽約儀式;公司決定與特教中心聯合辦學,不但為學校提供專業設備,還委派技師給殘障學生傳授糕點製作技能,最終還將選擇部分學生留企工作。10月11日,當校長聽説中德視障教育合作項目的項目經理從北京來到了蘇州時,又積極主動聯繫,親自將項目經理、項目主任和德國專家請到學校,請他們為學校盲部的教學環境、教學設施等細節處理進行點評、幫助提出整改完善措施及方案,積極為今後爭取合作項目打好基礎。

多年來南通特殊教育中心注重加大特殊教育宣傳力度,已在全社會廣泛形成共同關心支持特殊教育、尊重特殊教育教師和殘疾人教育工作者的輿論氛圍,社會各界捐助特殊教育已成為風尚。據統計,從1991年至今,南通特教中心共接受各種捐助173項,金額累計97萬多元人民幣。

南通特殊教育中心領導秉承張謇先生“養成盲啞生之技能,使為生利之國民”的思想,深刻認識到特殊教育學校的職業教育是殘障學生的就業之基,就業是殘障學生的立身之本和發展之源,堅持以殘障學生的生存和發展為本,積極探索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學校專業方向與社會崗位需求相適應的辦學思路。在市場需求調研基礎上,聘請知名專家、資深教授、企業老總、專業教師等組成學校“專業指導委員會”和“企業僱主委員會”,對人才需求、產業發展前景、學校專業建設等充分論證,針對不同類別殘疾學生特點細化專業方向,明確培養目標。學校開設的服裝裁剪、盲人按摩專業在南通就業形勢喜人,畢業學生基本都有事可做。每年6月份,學校還請勞動局工考辦為盲、聾職業中專部的學習成績合格的畢業生組織中等職業技術等級考試,考試通過後勞動局發給學生推拿按摩、服裝工藝製作職業技術等級證書,學校發給學生畢業證,畢業學生憑藉兩證到企業上崗。

四、精細科學的人性化有效管理深入人心,攜手前進共謀特教發展大計

南通市特殊教育中心的領導堅持認為張謇教育思想是特教學校的立校之本、強校之策、興校之魂,他們在工作中始終秉承張謇的特殊教育思想,凸顯感恩主題文化教育、推行有效層級管理,強化學校常規管理,提高教育教學效果。

我在學校看到了詳盡的細緻入微的各項規章制度,比如學校固定資產管理辦法、財務管理制度、後勤服務管理制度、網站管理制度、微機房使用規則、廣播站制度、臨時用工管理考核辦法、門衞管理制度、學生宿舍管理辦法、學生白天生病應急處理預案、學生晚間生病應急處理預案等等,真的是層層管理、各司其職。

在南通特教中心學習期間,我覺得南通特教人的一些具體做法,充滿了温暖的人情味。比如每學年第二學期末南通特教中心都會隆重舉行散學典禮,為畢業生頒發畢業證書,為考取大學的中專部學生頒發獎學金,並請考取大學的成績優異的學生髮言,結合自己的情況為同學們介紹學習方法,激勵、鼓勵在校生不斷進取、充實自我、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每年的教師節學校校長室、工會都要組織全體在職員工及退休教師歡聚一堂,併為過整十生日的教師獻上鮮花和蛋糕,用這種人性關懷的方式感謝老教師為特教發展奉獻了自己的青春歲月,激勵青年教師傾注滿腔情,勤懇做特教。每當學校有新教師上崗,學校都會隆重舉行“青藍合同”師徒結對儀式,師徒簽定合同,新教師宣讀誓詞,舉行莊嚴的拜師儀式,新老結合,共謀特教事業的發展大計。

南通特教中心的發展是南通城進步、文明的縮影,是南通城改革開放、崇文尚教的生動體現,也是南通特教中心全體同仁敬業愛崗、求實創新、無私奉獻、精誠努力的結果。

此次掛職鍛鍊學習,受益匪淺。南通之行,將永留我人生的史冊,成為我教書生涯中美好而温馨的回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