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大課心得體會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46W

心得體會需要我們擁有良好的思路,不斷提升個人的思想境界,心得體會就是將學習或者生活中得到的體會用文字書寫下來的應用文體,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疫情防控大課心得體會7篇,供大家參考。

疫情防控大課心得體會7篇

疫情防控大課心得體會篇1

思政課到最後,是馮教授關於“青春”話題的解讀,這讓我感觸頗深。90後00後被貼上了很多標籤,賣萌搞笑追求個性胡鬧等等,就像教授所憂思的一樣,很多家長並不相信九零零零後長大了,甚至認為這是垮掉的一代。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20__年初,爆發的新型冠狀肺炎病毒,讓世人改變這一看法。疫情以來,“曾經是你,現在是我”説的是三代人的擔當與傳承,展現的是當代青年的心有大我,行有大德。這場抗疫戰爭,九零後零零後佔了全部戰疫人員三分之一,1.2萬人次。父輩的孩子,已經可以穿上防護服去和病毒打一場艱苦的戰爭,去死神手下搶人,做危險的逆行者。除了一線人員,平時的年關,我們青年人去天南地北胡吃海喝呼朋喚友,這次,如果我們沒有去一線的能力,便響應國家號召,守在家裏“封印”自己“憋死”病毒。每個人都在為這次戰疫作出貢獻。亦有去做志願者的大學生,給拾荒者送口罩的小朋友,當代青年用自己的行為告訴世界中國的未來由我們守護。為了打贏這場防疫戰,舉全國之力去降低人口流動。城鎮封閉,延遲復工,延遲開學,網絡教學。為了這場戰爭,我們付出太多代價,但是總體觀察整場疫情,我們當代青年心繫國家,到處可見“武漢加油”“中國加油”字樣。當代青年用自己的活力與青春,讓這場沉重的疫情戰不在沉悶。

?火紅的薩日朗》跳的是積極開朗,方艙考研哥訴説的是不放棄,蹭網上課、上山找信號講的是對知識的渴求。中華民族優秀兒女從不服輸,我們一直在找尋陰霾中的陽光。什麼是青春?青春並非指年代而是心態。青春是生命源泉迸發的朝氣,青春意味着勇氣泉湧,超越惶恐,敢試敢闖,不圖從容。

疫情防控大課心得體會篇2

疫情突發,對新病毒認識需要過程,有效藥物和疫苗研發需要時間,醫護人員和防護物資需要支援,這是疫情發生的階段性規律。疫情初發階段,面對病毒的兇猛攻勢,人們焦急地看到,第一仗確實並不佔優勢。好在傳染病發生規律是清楚的,只要明確了傳染源、傳播渠道、易感人羣,採取強有力的措施隔離傳染源,切斷傳播渠道,管控好易感人羣,就能阻止疫情蔓延,奪回主動權。

面對嚴峻考驗, 所有中國人緊密團結起來,社會主義國家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得到充分彰顯。中央統籌調度全國醫療資源,派出50多支醫療救治隊馳援湖北;通過中央醫藥儲備向武漢緊急調運物資,防護服、口罩、手套、防護鏡等醫用物資不斷充實;組織鍾南山、李蘭娟、張伯禮等多位醫學領域的院士專家,深入防控疫情第一線……一個個逆行的背影,一聲聲武漢加油的吶喊,一輛輛滿載保障物資的汽車,危難之時,最可貴的正是能夠團結起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共克時艱!

病毒有潛伏期,就會有爆發期,這是疫情發展的規律。疫情進入高發期,令人痛心地看到,確診人數不斷上升,波及全國各個省區市。這種變化是預料之中的,這正是困難所在,是全國從中央到地方採取一系列非常措施的原因所在。現在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理解這些非常時期的非常舉措,從我做起,從身邊事做起,以無言的自覺自律為社會和他人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同時也要樹立信心,科學地認識到,也是由於各方面防控手段跟上以後,我們在疫情的預防、治療、檢驗以及醫療人員配備、醫療機構的納入等各方面措施得到加強,特別是核酸檢測試劑的投入使用,使得原來沒有被辨別的病例和部分隱藏的病例進一步得到確診,這是患者數量不斷增加的另一個客觀原因。

確診數字上升的同時,好消息也在不斷傳來:多位確診患者已經治癒出院,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研發不斷取得進展,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將在近日投入使用,全國各地醫護人員集中精鋭力量馳援武漢,中央600多億元疫情防控專項資金、各方社會捐助、各地物資調配正源源不斷湧向疫情發生地……科學家們正在與病毒賽跑,隨着病毒的真面目逐漸暴露在陽光下,相信阻擊的手段會越來越精準、越來越有效,阻擊戰也將轉向殲滅戰。

疫情兇險,不僥倖不輕敵不恐慌,堅定必勝信心,這是戰勝疫情的鐵律。當前,疫情防控正處於關鍵時期,形勢嚴峻複雜,存在進一步擴散的風險。危機時刻,最能考驗一個人的素質。遏制新型肺炎疫情,有責任感的人不僅僅是受保護者,更是疫情防範鏈條上的積極踐行者。非常時刻,每個人作出一些犧牲,哪怕自己多了許多不便,減少了不少獲得,這些暫時性的付出,也是為了早日迎來陽光燦爛的日子。

全面抗疫已經到了白熱化階段,除了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堅決勝利,別無選擇。歷史無數次證明,偉大的中華民族是在風雨中發展進步的,越是偉大的民族,經歷的風雨滄桑也就越多。面對危難挑戰,中華民族從不畏懼,在一切難關面前,偉大的中國人民必將更加團結一致、眾志成城。災難擊垮不了我們,反而會讓我們緊緊擁抱在一起,凝聚最強大的戰鬥力!

疫情防控大課心得體會篇3

奧運之父顧拜旦曾説過:“生活中重要的不是凱旋而是奮鬥,其精髓不是為了獲勝而是使人類變得更勇敢、更健壯、更謹慎和更落落大方。這是我們國際奧委會的指導思想。”國家領導人在俄羅斯索契看望參加第_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中國體育代表團時曾説:“重大賽事最令人感動的未必是奪金牌,而是體現奧運精神。這正是中國人講的自強不息。”

中國以文明大國身份謙和而體面站立在世界人民面前,拼搏奮鬥、自強不息這是奧運精神與中國精神的完美契合。站立在奧運的賽場上我們沒有在金牌崇拜裏迷失,不以金牌的多少論英雄,更多得是去享受它所帶給我們的魅力、激情和快樂。

賽場內,有杜麗、孫楊首日失金的遺憾、有張夢雪奪金的從容淡定;更有新晉的“網紅”泳壇諧星傅園慧“我已經很滿意了”的自我的肯定和灑脱。以平常心面對成敗,這是運動員展現出的大國風範。

賽場外,我們為奧運健兒鼓勁吶喊,期待捷報頻傳,但我們更加期待他們為世界展示中國拼搏向上的競技風采,帶給一場場運動美的視覺盛宴。無論成敗,我們都將最熱烈的掌聲和最衷心的讚美聲獻給拼搏的健兒。這是數億中國人展現的大國風範。

奧運的征程還在繼續,享受奧運精神,展現大國風範的理念將繼續並永遠在每個國人心中沸騰、燃燒。

疫情防控大課心得體會篇4

疫情的爆發,是我們所有人無法預見的,疫情防控,中國以及世界的關注,讓我們看到了中國的力量,全面部署,全面加強疫情的總體指揮,各地部門堅決服從黨中央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讓疫情患者不必那麼寒心,展現了中國大國的擔當,負起了偉大治國,十幾天建立起來了雷神山,火神山醫院,專業的醫療隊伍,源源不斷的志願者,所有領導人全身心的投入,讓我們看到了一堵温暖的牆在我們面前建立起來,面向未來,必須具備風險意識,必須通過改革完善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提高風險化解能力,居安思危,既要科學的打贏這場戰鬥,更要長遠的考慮未來的完善體制。

白依天使,不計報酬,無論生死,為拯救生命,為民族擔當,他們是國家的脊樑,更是人民的恩人。這是一羣無畏勇敢的人們,他們不顧安危,奔赴在抗疫一線。

萬眾支援,勇做戰“疫”的“守護者”。我們的祖國在危難之際,有一羣無私奉獻的人,他們盡己所有捐贈着醫療物資。在災難面前,他們都是大美之人,都是敢於為國家奉獻的人,他們是最美的戰“疫”守護者,我們這個充滿愛與力量的國家,在戰“疫”面前,大家精誠團結,萬眾一心共抗戰,眾志成城戰疫情,無私無畏的大愛續寫着中國故事。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縱使我們每個人的力量如同小流,但只要團結起來也可匯成大江大海。

疫情的防治考驗着我們,這不僅僅是一場醫療人員的戰鬥,更是一場全人類的戰鬥。對抗疫情,我們不能心存僥倖,必須清醒冷靜。唯有眾志成城,才能形成戰勝疫情的力量。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不只是醫生與患者的事情,是舉國上下,包括我們這些大學生的自身責任的事情!讓我們攜手共進,共同打贏這場防空阻擊戰,我便可以早日重返校園,為祖國為人民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們共同努力,加油!

疫敵再兇再險,但我們團結的力量便可讓病毒徹底消滅。零三年的非典挺過來了,零八年的汶川大地震挺過來了,只要我們眾志成城,新型肺炎的烏雲終會消散,這場防控阻擊戰“疫”就一定會取得最後的勝利。待到春暖花開之際,陽光明媚之時,我們再共同約定,一起行走於祖國的大川南北。

抗擊新型冠狀肺炎的疫情,總結歷史經驗,增強必勝信心,對我們國家,民族,每個人都是一種磨難,習近平總書記説,中國上下五千年經歷了太多磨難,多難興邦,這場疫情,我們必須鼓舞人心,不能人心惶惶,我們目前的科技發展以及醫學的進步,完全有能力戰勝它。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這次疫情,告訴我們許多道理,我們要尊重自然,遵守規律,切忌亂食野生動物,勤洗手,多通風,終會戰勝困難。

疫情防控大課心得體會篇5

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勁的關鍵階段,全國各地人民羣眾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疫情形勢出現積極變化,防控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在這場戰“疫”中,黨員隊伍發揮了積極作用,“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正如入黨誓詞中“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那樣,再次帶領全體黨員重温了入黨誓詞。

對黨忠誠,是參加這場戰“疫”的“准入門檻”。本次疫情來勢洶洶,絕非善茬,人傳人更是令人生畏。一線醫護人員的工作成效直接作用於疫情防控成效,如果一旦有出工不出力、思想上重視行動上藐視的醫護人員,那麼將直接影響疫情防控和患者救治。於是,我們看到了一封封“請戰書”、一支支“逆行”隊伍。只有懷着絕對的“對黨忠誠”,他們才會義無反顧的投身戰“疫”中,才會在“大家”和“小家”中選擇保衞“大家”而離開“小家”。因此,有這樣一批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醫護人員奔赴一線,我們何愁戰“疫”不會勝利。

積極工作,是阻擊這場戰“疫”的“定海神針”。“我總的看法,就是沒有特殊的情況,不要去武漢。”再次臨危受命,出任國家衞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教授一邊在提中肯建議,一邊義無反顧地趕往武漢防疫最前線。正是鍾南山教授這樣的“泰山北斗”出場,才給了全國人民吃了一顆“定心丸”。近日,鍾南山教授基於數學模型、最近的疫情發展和政府採取的行動,給出了“疫情可能會在4月份結束”的預測,這極大鼓舞了全國人民的士氣。網上有句順口溜:“幾時能動?鍾南山説動才動!”可見大家對鍾南山教授的信任。因此,有這樣“定海神針”的人物在積極工作者,我們何愁戰“疫”不會勝利。

犧牲一切,是打贏這場戰“疫”的“錦囊妙計”。取捨,是最難的選擇。面對這場戰“疫”,最好的“藥方”就是一個字——“宅”。然後,就是為了這麼一個字,上至國家,下至個人,都犧牲了很多。這場戰“疫”給服務業、實體零售業、交通運輸和文化旅遊業造成了巨大沖擊,經濟發展受到嚴重影響;由於疫情,企業經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發展停滯,有的不得不面臨歇業倒閉的境遇;由於疫情,有的人們需要配合實行封閉式管理,在家居家觀察。然後,在疫情面前,要始終堅持把人們羣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因為只有犧牲小我,才能成就大我,才能助力打贏這場戰“疫”,只要我們牢記入黨誓詞,用實際行動來踐行入黨誓詞,我們何愁戰“疫”不會勝利。

疫情防控大課心得體會篇6

今天下午,我與全國大學生共同上了一堂新課堂同心戰疫。通過這次特殊的線上授課,我有了許多認識與感想。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蔓延以來,在黨組織的領導下,基層羣眾也聯合起來,投入疫情防護的工作中。而一些身為醫護人員的黨員也積極投身一線的救治工作中去,不眠不休無私為人民羣眾服務,與死神搶人。中國之所以在短短數月內控制住疫情,依靠的是國家的統一指導,基層工作者的無私奉獻和國民眾志成城抗擊困難的堅定信念。

在以往我經歷的二十年裏,這是我第一次參與到如此殘酷的疫情中,可這次疫情也讓我看到了中國偉大的民族凝聚力,無數白衣天使,人民警察在一線,在武漢,在所有疫情嚴重的地方拼搏,他們對得起自己身上穿的衣服,他們是國家和人民當之無愧的守衞者,“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疫情中有無私奉獻的醫生,警察,志願者,但更多的是像我一樣的普通民眾。

在此次疫情中,中國共產黨採取了堅決有力的措施,抑制疫情擴散,力保人民羣眾的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使疫情向好發展,全國多個省市已連續多日沒有出現新增感染病例,這體現了我黨在重大公共衞生危機面前不畏艱難險阻,一心朝着打贏這場疫情攻堅戰不斷努力。

作為學生的我們,要把這次的疫情當作是一種學習的機會,去學習前輩這種處變不驚,捨己為人的精神,我們要利用好這個機會,靜下來想一想自己的人生規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強大,是我們每個人的使命。另外,還要學會如何做好防護措施:第一,儘量不出門,如果必須去公共場所記得佩戴口單;第二,要經常洗手,第三,不要過度疲勞,這樣會降低免疫力。

疫情在全球的蔓延速度之快,威力之猛,使得世界不斷聚焦中國防控疫情的成功經驗,認為中國採取“最勇敢、最靈活和最積極的”嚴格防控措施,有效遏制疫情,為世界公共衞生事業作出重要貢獻。中國戰“疫”的速度、決心和力度是世界的榜樣,應當學習中國的應對措施。看完這個全國大學生疫情防控思政大課後,一定會注意疫情,增強疫情意識我們雖然不能“親近戰場”但是我們永遠是國家、武漢、的後勤部隊。中國加油!武漢加油!鍾院長加油!希望疫情早點結束,早點能夠回學校,早點回到我們學校上課。最後為逆行的勇士們祈福,平安歸來!加油武漢!加油中國!

疫情防控大課心得體會篇7

我在疫情期間,與全國大學生一起通過網絡上了一節別開生面的思政課。短短几小時的網絡課,卻讓我有了許多新的感受。下面是關於全國大學生疫情防控思政大課觀後感心得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今天下午的《疫情防控思政大課》令我受益匪淺,刻骨銘心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讓我想到了一個詞——“多難興邦”。多難興邦一詞出自《左轉》—-“或多難以固起土,啟其疆土。或無難以喪其國。失其守宇。一個國家是否強大,就要看當國家面臨困難時領導者做出的判斷和指引,困難能讓我們強大,這就是“多難興邦”啊。主講老師們講的都很有道理,深深打動了我的心,在這個特殊時期,感謝領導能關心到大學生的思想政治,讓全國的大學生感受到了祖國對我們的期望!中國加油!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一封封請戰書,一枚枚紅手印,寫滿了不畏生死,勇往直前的熱血,它是一代人的“出師表”,它是一代人的“生死決”。

疫情當頭,一批批醫務人員請纓出戰,有:“我是黨員,我先上”的先鋒同志,有:“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有:“若有戰,召必回”的解放軍軍人,等等。他們是偉大的,他們展現了華夏兒女的拼搏精神,他們突顯了炎黃子孫的責任擔當。疫情當頭,我們同舟共濟,共克時艱。

大愛無疆,國士無雙,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73歲高齡的李蘭娟院士,他們本該享受安逸,卻再次選擇掛帥出征。他們的實事求是,他們的敢醫敢言,有他們,我們更安心。他們才是我們該要追逐的“明星”。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還”

一代代新青年,一股股新力量,他們是國家的前途,他們是民族的希望。疫情當頭,他們奮力趕往一線,有“基建狂魔,與時間賽跑”的青年突擊隊,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青年志願者,有“言傳身教,共抗疫情”的上陣父子兵,等等。他們臉上的勒痕是永不褪色的榮耀,他們留下的汗水是不忘初心的結晶,他們才是大學生該有的樣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