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書》讀後感五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67W
  《傅雷家書》不是一本普通的家書,他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以下是本站和大家分享的《傅雷家書》讀後感五篇的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傅雷家書》讀後感五篇

1《傅雷家書》讀後感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書信作為萬里相隔的親人之間維繫感情的方式,自古至今有着非同尋常的意義。而一對父子之間的通信,能產生如此大的影響,得到如此多的認同,這就是《傅雷家書》不同於普通家信之處。

我長期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所以無法體會到那種互通家書時因距離而產生的淡淡的憂愁和絲絲的甜蜜。我很嚮往這種感覺,因此,我拜讀了這本《傅雷家書》。

《傅雷家書》摘編了1954-1966年傅雷暨夫人寫給兒子傅聰、傅敏等的中外家信185封,其中大部分是寫給出洋在外並最終成為著名鋼琴演奏家的大兒子傅聰的信件。洋洋萬言,字字湧動,閲者無不為傅雷的精神感動。信中有對過去教子過於嚴格的悔贖,有對兒子進步的表揚和鼓勵,有對音樂和藝術的指導和探討,有對黨和國家建設及運動的看法和意見,有對兒子生活的噓問和關心,貫穿全部家書的情義,就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看一部家信錄,就是看一片傅雷的又熱烈又恬靜、又深刻又樸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冰心世界,我們不光明白了傅雷之所以能夠成為一代翻譯名家的原因,更會從中學到如何育子成才的人生真諦。

我對書中這樣一段話感慨良深:説到不完整??你提到的perfection(完美),其實perfection(完美)根本不存在的,整個人生,世界,宇宙,都談不上perfection??我們一輩子的追求,有史以來多少世代人的追求,無非是

perfection,但永遠是追求不到的,因為人的理想、幻想,永無止境,??由此我想到一個故事。以前有一面破碎的鏡子,碎成了好多片,其中有一片想去找到剩餘的,以重新組成原有的鏡子葉的面貌。一路上它由於自己有稜有角,滾得很慢,從而領略到了一路的可餐秀色。當它千心萬苦地找到了所有碎片,破鏡重圓時,它成為了一個整圓,滾得很快很快,一路上的風景在剎那間掠過。其實我們都在追求完美,而恰恰是我們現在的不完整,把我們帶到了追求完美的境界,促成了其他一方面相對的完整。而真正當有一天,所謂的完美在身上發生時,我們倒有可能失去很多。

掩卷後對書回想起來,最大的感觸就是傅雷對藝術甚深的造詣。傅雷對於藝術尤其是樂曲的領會,頗有一番自己的見解。這便使我不禁想到,大凡在文學上有所

建樹的人,在藝術領域也有着較高研究。也許便是因為文學和藝術是相同的吧。不同的優秀的文學作品,讓人讀完了會產生不同的心理效果;而風格迥異的各類樂曲,也會帶來相似的結果。秀美的散文,帶來的是有如欣賞了歡快的詠歎調後的愉悦;沉重的小説,帶來的便是如同悲慟的交響曲給人的震撼;詼諧的雜文,帶來的會是歌劇般幽雅的場景和事後無盡的思考。細讀完這本《傅雷家書》,感覺是像戲曲那樣給人以不俗的氛圍和回味的餘地。

《傅雷家書》全書是一個父親在循循善誘,讀來很親切,既飽含了對兒子的深情,也有着父親獨有的不可抗拒的威嚴。

讀《傅雷家書》,感受的是一顆純潔、正直、真誠、高尚的靈魂。父子之間的感情因為藝術的崇高而得以昇華,成為一份取之不盡的人類精神的養料。

2《傅雷家書》讀後感

每一封家書都是文化遺產,《傅雷家書》更不用説了。家書,顧名思義,是指家人、親人之間往來的書信。大約在文字產生後,家書就出現了,可以説是源遠流長。隨着文字語言的逐漸豐富,紙張的發明,家書逐漸流行起來,一直到今天,家書都是維繫親情紐帶之一。一封封書信,在表達濃濃親情的字裏行間,映照出美好的人際關係、高尚的生活準則、優良的行為操守與道德傳統,拳拳的愛國熱情。這些內容,都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組成部分。以《傅雷家書》來説,傅雷所寫下的近百封家書,總的主題是,教育孩子,立身行事,要以中華文明為準;立志成才,要以報效祖國為要務。整本家書,可以説是對中華民族優秀道德的

最好闡釋。傅雷家書給我們瞭解過去歷史,開啟了一扇窗户,很好地為我們保存那個時代的記憶,正是由於它的存在,才將中華民族優秀道德清楚闡釋出來,它不僅是傅雷對孩子的教育,也是我們立身行事的準則。傅雷家書除了教人們立身行事,還洋溢着濃濃的親情,字裏行間透露的親情令人感動。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們雖不是偉人,不像傅雷那麼出名,也不能説出讓人立身處事的大道理,但他們事事為我着想,不管做任何事,都會先為我考慮,為我打算。傅雷家書中有着許許多多做人處世的大道理,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誨又何嘗不是立身行事的準則呢?我的父母不像傅雷那樣講道理,然而他們總是為我好。讀了《傅雷家書》後,我學會了許多做人的大道理,還感受到了親情的偉大。

3《傅雷家書》讀後感

這絕不是普通的家書,它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着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

人的自愛其子,也是一種自然規律。人的生命總是有侷限的,而人的事業卻永遠無盡頭。通過親生的兒女,延續自己的生命,也延續與發展一個人為社會,為祖國,為人類所能盡的力量。因此,培育兒女也正是對社會,對祖國,對人類世界應該的盡的一項神聖的義務與責任。我們看傅雷怎樣培育他的孩子,從家書中顯而易見。他在給兒子傅聰的信裏,這樣説:長篇累牘地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年輕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傳佈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不論在做人方面還是其他各方面。貫穿全部家書的情誼,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具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傅聰在異國漂流的生活中,從父親的這些書信中汲取了多麼豐富的精神養料。時時給他指導,

鼓勵與鞭策。使他有勇氣與力量,去戰勝各式各樣的魔障。踏上自己正當的成長道路。傅聰這種熱愛祖國,信賴祖國的精神,與傅雷在數萬裏之外對他殷切的教育,是不能分開的。 再看看這些書信的背景,傅雷是在怎樣的政治處境中寫出來的。有多少人在那場黑暗的災禍中受到傷害,傅雷缺在其中顯出了他不變的本色。

優秀的父親,出色的兒子,不平凡的家書。

第一封信,從我在第八封信中還對你預告,這種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後還會有的。可以看出,這封家書應該是寫在兒子精神消沉時。從你也不必為此擔心,更不必硬壓在肚裏不告訴我們。心中的苦悶不在家信中發泄,又在哪裏去發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訴苦向誰訴呢?我們不來安慰你,又該誰來安慰你呢???那麼將來在遇到因回憶而痛苦的時候(那一定免不了會再來的),拿出這封信來重讀幾遍。可知,傅雷此時寫這封信想鼓勵兒子振作起來,以平和心態去面對人生重點挫折,樂觀地迎接情感的創傷,做一個勇敢的人。

第二封家書,是寫與兒子成功之際。世界上最高的最純潔的歡樂,莫過於欣賞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傳達出來的藝術。”“我們因為你替祖國增光而快樂!更因為你能借音樂而使多少人歡笑而快樂。

作用:

第一封信,寫於兒子精神消沉時,勸慰他如何面對感情的創傷,學會泰然處之。

第二封信,寫在兒子取得巨大成功,被鮮花與掌聲簇擁的時候,激勵他保持謙卑、不懼孤獨,勇於攀登藝術的至境。

第一封信裏,他説人生必定充滿了情緒上的起伏跌宕,惟有庸碌的和超然的人才不會浮沉;第二封信中,他強調有矛盾正是生機蓬勃的明證,以此鼓勵兒子,要勇敢面對各種各樣的矛盾,在不斷解決矛盾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趨向完 美

作為一位偉大的學者,也是一位偉大的父親,傅雷的偉大之處就在於,他藉助兒子成功的機會,給予了他更多的藝術砥礪,向他昭示出更高的人生境界

兩封普通而又不尋常的家書:普通,在於它們是一位父親寫給身在異國他鄉的兒子的內心告白;不尋常,在於這兩封家書,從兒子的日常生活出發,既給予兒子藝術的教誨,更昭示出崇高的人生境界。傅雷和傅聰,已經超出父子、朋友的界限,成為藝術上、思想上的知音。 傅雷(1908-1966),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一生譯著宏富,譯文以傳神為特色,更兼行文流暢,用字豐富,工於色彩變化。傅雷先生為人坦蕩,稟性剛毅,文革之初即受迫害?

傅雷夫婦作為中國父母的典範,一生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培養的兩個孩子:傅聰--著名鋼琴大師、傅敏--英語特級教師,是他們先做人、後成,超脱小我,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裏行間,給天下父母子女強烈的感染啟迪??

傅雷家書只要講的是如何教育孩子。

4《傅雷家書》讀後感

一.綜述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在1954—1966年期間寫給孩子傅聰、傅敏的家信摘編,該書是一本優秀的青年思想修養讀物,是素質教育的經典範本,是充滿着父愛的教子名篇。他們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地培養的兩個孩子(傅聰著名鋼琴大師、傅敏英語特級教師),教育他們先做人、後成,是孩子培養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因此傅雷夫婦也成為是中國父母的典範。

對於《傅雷家書》的出版,可以説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它告訴我們:一顆純淨的心,一具正直、高尚、真誠的靈魂,儘管有時遭受到意想不到的磨難、侮辱、迫害;陷入到不齒於人羣的境地;而最後真正的光是永不泯滅的,還是要大家所共識,使它的光焰照徹人間,得到它應該收到的尊敬與愛戴。實現它真正的價值。

在看這些書信的背景,傅雷是在怎樣的環境中寫下的。一次驚心動魄的政治運動,一場又一場生死的較量,是多麼的驚人而今天終於得以糾正,得以昭雪,又是一個多麼得人心的一項政治措施。

讀《傅雷家書》,讀傅雷對子女的一種愛,更多的閲讀傅雷面對磨難的一種堅韌與樂觀。這是身為大學生的我們所需要的,也是將來我們步入社會,為人父為人為人母的需要。做學問做教育者,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已。

二.經典語錄

1親愛的孩子,你走後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可是沒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點鐘就醒,翻來覆去的睡不着,也説不出為什麼。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親獨自守在家裏,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樣,我和你媽媽老是想着你二三歲到六七歲間的小故事。

批註:這句話是傅雷寫給傅聰的,從這句話當中,我們可以看出傅雷對傅聰

的一種愛。對於長大的兒子,希望他茁壯成長,向外發展,最終走向成功,但又不忍孩子遠離身邊,這些都可謂是家長的共識。從八月懷胎到十月分娩,家長辛辛苦苦,一步步將兒女哺育成人,為的就是希望子女才有所用,能夠出人頭地,以後不至於露宿街頭。而兒女成才之際,亦是其離開屋檐獨飛之時。作為父母,既為他們而高興,也應此傷心難過。畢竟是骨肉之情。作為子女的我們,應該體會和理解父母的苦心,讓父母看到他們想看的一幕——

們快快樂樂的工作、快快樂樂的生活,這也算是也算是我們對父母含辛茹苦的養育之恩的一種報答。

2.“以演奏而論,我覺得大體很好,一氣呵成,精神飽滿,細膩的地方非常細膩,tonecolour變化的確很多。我們聽了都很高興,很感動。好孩子,我真該誇獎你幾句才好。回想一九五一年四月剛從昆明回滬的時期,你真是從低窪中到了半山腰了。希望你從此注意整個的修養,將來一定能攀蹬峯頂。評註:這是傅雷在聽過兒子傅聰的錄音後,對兒子的評論。這裏麪包括了,傅雷對兒子錄音的精細分析,以及客觀的讚賞。這裏麪包含了他對兒子的希望。這是一種教育方法。既要體現出自己對孩子的肯定,讓其有努力拼搏的決心,以及會成功的信心。也要提出自己的希望,給孩子指明瞭前進的路線,發展的方向。而我們當子女的,也應在父母指引的道路上,吸取父母的經驗,取長補短髮展自己的新道路。

3.“在公共團體中,趕任務而妨礙正常學習是免不了的,這一點我早料到。一切只有你自己用堅定的意志和立場,向領導婉轉而有力的去爭取。否則出國的準備又能做到多少呢?——特別是樂力方面,我一直放心不下。從今以後,處處都要靠你個人的毅力、信念與意志——實踐的意志。

評註:兒子面臨社會千變萬化,如何應對,作為父母百感交集。用自己走過的經驗,提醒兒子少走怨路,多踏捷徑。這是天下父母的想法。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是父母心中托起太陽的希望。走的彎路,父母不希望孩子重蹈覆轍,希望他們能比自己更上一層樓。青春期的我們,應該放下逆反的心理,聽從父母的教訓,理解父母的苦心。其實,這也是為了我們自己好,為了我們以後的生活更加輕鬆、快樂。

4.“望你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學問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當然那是要靠你堅強的信心,剋制一切的煩惱,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非克服不可。對於你的感情問題,我向來不參加任何意見,覺得你各方面都在進步,你是聰明人,自會覺悟的。我既是你媽媽,我們是體戚相關的骨肉,不得不要嘮叨幾句,加以規勸。

評註:要説還是母親的心細,父親在兒子前途上用心良苦,而母親卻在最細微的地方——兒子的感情問題着手,給兒子一個明確的道路方向。告訴他如何處理自己的感情與事業的問題,讓兒子明白着重點是那裏。我們也應接受傅雷妻子的教訓,明白自己的重點,明白自己的任務以及道路和方向,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把握住方向的分寸。這樣有助於我們成功。

5.“孩子,我謔待了你,我永遠對不起你,我永遠補贖不了這種罪過!這些念頭整整一天沒離開過我的頭腦,只是不敢向你媽媽説,人生做錯了一件事,

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寧!真的,巴爾扎克説得好:有些罪過只能補贖,不能洗刷!” 評註:離別之時,傅雷自責對兒子的管教嚴格,手段殘忍”,竟然成了自己的錯誤。哎,其實這是愛子情深啊!少時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傅雷在兒子年幼時,嚴加管教、一絲不苟,殘忍地虐待了兒子傅聰。聽來笑話,哪裏有父親虐待自己的親生骨肉的呢?俗話説得好,棍棒底下出孝子,而傅雷則是嚴父底下出才子。平時,父母對我們實行棍棒教育的時候,我們應該抱有理解的態度,體諒父母的心急如焚。因為他們這麼做都是對我們好,也是恨鐵不成鋼。畢竟父母們都抱有希望,希望子女們走向成功。

.書評

讀傅雷的家書,品味精粹優美的文字,感悟流露在心的真情。我們從他的家書中,看到了傅雷的愛子情深,管教有方。每一字每一句都體現了傅雷對兒子的一種愛。而作為子女的我們,《傅雷家書》告訴我們的是怎樣把握自己的心態,怎樣把自己的學業、事業發展完善,是自己最終走向成功。

從書中我體會了父母對兒女含辛茹苦的養育,他們辛辛苦苦的工作,為我們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讓我們在一個舒適的場所學習,用功努力,讓我們將來能有一個良好的生活

環境,過上不愁吃不愁穿的生活。而我們還總是不懂道理,青春期的逆反的心理一天比一天強盛,置父母的苦口婆心於不顧,一意孤行。其實到最後吃虧的還是我們!沒有道德的修養、沒有精深的專業技能,我們以後又如何面對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

我們常説嚴父,而嚴父的正是基於對子女前途的憂慮而產生,是一種更悲劇性的付出。因為,當子女們年紀尚小時,往往無法理解這份隱藏在嚴肅外表下的感情,這就很可能導致在父輩與子女之間刻下了一道深深的洪溝。只有到兒女心智足夠成熟,甚至直到自己也為人父的時候,才能真正理解父親。傅聰在自己的某封回信中這樣寫到我一天比一天體會到小時候爸爸説的第一做人,第二做藝術家,??”可見他也漸漸理解了父親的一番苦心。

傅雷先生正是基於對兒子的深情,才藉着書信與筆墨表達出平時未曾出口的關懷。然而,這樣深摯的關懷,又怎會僅僅停留在表情達意的層面上呢?

再來看看傅雷,他為人坦蕩,稟性剛毅,文革之初遭受迫害,於一九六六年九月三日凌晨,與夫人朱梅馥雙雙憤而棄世,悲壯地走完了一生。他的高潔品德在與傅聰的信中表露無遺,由於傅聰一直在外國學習、表演,傅雷總是提醒他祖國、民族的重要。某次傅聰想回國探親時,他以減輕政府的經濟負擔為由拒絕,而事實上,他內心裏極渴望與兒子團聚的。這也許是那一代知識分子的良心——對自己的個人生活不過分要求,可是對工作及祖國的熱愛是無限度的。

本書中展現出的正是傅雷的那些優秀品德,也許在現今的社會中已經絕跡,但正如普希金所説:而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為親切的回憶。所以,正是基於此,這份回憶便更增其可貴。細讀這本書,讓我們再慢慢體會那份親切的回憶。

5《傅雷家書》讀後感

《傅雷家書》是翻譯家傅雷和妻子寫給兒子傅聰的信集。每一封家信都彙集了父母的心血和對兒子深切的關愛。作為鋼琴家,傅聰不得不在世界各地奔波,傅雷夫婦的信時時提醒着傅聰如何聰明地做人處世,引領孩子不斷前行。

當傅聰忙於演出、練習而時常熬夜,以致精神疲憊,傅雷勸告傅聰勞逸結合,多到郊外或博物館。人壽有限,精力也有限,要從長遠着眼,馬拉松才會跑得好。傅雷用形象的比喻,勸誡傅聰愛惜自己的生命。 一個人對人民的服務不一定要站在大會上講演或是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業,隨時隨地地點點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訴人家,無形中就是替國家播種、施肥、墾殖。這是傅雷在啟發他的孩子,報效國家是每個人的權利和義務,即便自己是普通人,也可以為國家、社會作貢獻。每個人都是社會前進的車輪,我們的所作所為、點點滴滴,都與國家息息相關。因此,我們應該積極地為祖國作貢獻,創造美好的明天。 傅雷還告誡傅聰,永遠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會落伍,永遠能夠與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相契相抱。只要我們心繫祖國,不斷適應社會發展,就一定能為自己和國家造福。 傅雷還常勸誡傅聰不要放棄,多虛心向身邊優秀的人學習,成功時保持虛心,這些都造就了傅聰的成功。文革之後,傅聰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千里趕來,這是赤子之心的最好體現。一個人一生要面

對許許多多難題。傅聰身上具備的優良品質,是在傅雷的教導中獲得的。作為新一代青年,我們要在生活中時時刻刻警醒自己,為創造美好的將來而努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