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故事的心得體會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3.13W

實用的心得體會是肯定會給我們自己以及讀者帶去深刻的思考的,我們想要寫出一篇優秀的心得體會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抗疫故事的心得體會7篇,供大家參考。

抗疫故事的心得體會7篇

抗疫故事的心得體會篇1

“國家有難的時候,做好自己的本分,就是貢獻。你們保護好自己,就是保護了身邊的人,保護了一線的醫生和護士,謝謝你們。”

2月10日,深圳高中如期“雲開學”,上午8時,南山外國語學校(集團)高級中學校長馮大學在“開學第一課”的開場中,用簡單質樸的話語向學生敍述着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

在過去的近一個月中,漫天的信息充斥着每一個人,如何將大家從信息洪流中拎出,或許是一件並不容易的事情。如果此刻的你對疫情有着些許焦慮,不妨來看一看這位校長的“開學第一課”。

他説:加長版的寒假給大家帶來了別樣的感受,很多人從未像現在這樣真切地感受到我們不僅僅是以個人的身份生活,而是與所處的時代同呼吸,共命運。

他説:當你們有一天近距離接觸到這個社會最真實的傷口時,希望你有治癒它的決心和力量。

他説:直面不可迴避的現實,和痛苦一起相處,這是成長很重要的一門功課,或早或晚,我們總要面對。

他説:我們始終要記得自己對抗的是病毒,而非自己的同胞。

他説:遺忘是最不費力再自然不過的選擇,可我希望同學們不要走這條最容易走的路。

他説: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一束微光,匯聚起來,就能照亮前路。

他説:當我們不能做什麼的時候,請在內心的世界安放一張書桌,潛下心來求知向學……

抗疫故事的心得體會篇2

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人用自身的擔當與責任書寫着每個時代獨有的“英雄”。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無時無刻不牽動着華夏兒女的心,“最美逆行者”們在一線奮力抗戰。閃現出無數英雄,那無數令人感動的場景,讓我們深深地記住他們。“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感恩,感謝是我此刻最深的感受!

他,今年已是84歲高齡,卻一直在武漢防疫最前線。他,就是我們的大英雄——赫赫有名的鐘南山院士,帶着堅定的決心與病毒鬥爭,他勇敢無畏,挺身而出,永遠衝在前線,他曾説過:“把所有重病的人都送到我這裏來。”這一句話是多麼堅定自信,鏗鏘有力,這句話是需要一個多麼博學多才,不畏死的英雄人物才敢説出來。多麼讓人敬畏的老人。他,值得我們永遠的銘記和敬重。也讓我立志長大要做像鍾爺爺那樣的能為國家立解危難的人。

還有一個女醫生也十分讓我敬佩。她是中共黨員,醫科院院士,醫學部教授……可厲害了呢!這位就是李蘭娟院士。疫情洶湧之時,武漢危急,她做出一個大膽的決定“武漢封城”!這一有效措施防止了新冠病毒大範圍快速蔓延。一位73歲的老人,在危難面前,勇敢地擋在14億中華兒女的身前,這怎能不叫人感動!更讓人敬佩的是,在武漢時她不顧自己的安危,每天只睡三個小時,不分晝夜地帶領着他的團隊,研製疫苗,尋找病毒的根源。當看到她憔悴的臉龐,我心痛不已,她這個年齡本應該是像我奶奶一樣坐在家中安享晚年的時候,可她卻為了我們的祖國不辭辛勞,夜以繼日的工作。想到這裏,我的眼睛突然濕潤了。她,真不愧是我心中真正的巾幗英雄。

我的身邊還有這樣一羣不是醫生護士,卻衝在第一線的人――他們就是社區工作者。我的媽媽,她也是社區工作者的一員,從正月八年級開始沒有假期的奔波於各個小區做訪查排查統計工作,甚至很多晚上也要加班排查。我是多麼希望媽媽在這個時候可以留在家中,多陪陪我和姐姐,多麼希望她能休息休息啊。每天我和姐姐只能自己在家中學習,心中不免也會有埋怨和擔心。有一次晚上我任性的抱着媽媽不讓她出去工作。媽媽語重心長地告訴我,我們的祖國現在正面臨危難,我們不是醫生,不能為國家衝在前線。可是我可以盡我自己最大的能力,守住身邊參與疫情防控,才能保護更多人的安全。聽了媽媽的話,我的內心十分感動,我再也沒有任何怨言,慢慢的也更多的瞭解了社區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線,一個口罩就是她們全部防疫裝備,他們的身影出現在城鄉的每個角落,他們要敲開一扇關上的門,只為了排除每一個隱患。

當我們在抱怨着在家裏呆着無聊煩躁時,多想想還奮戰在最危險的一線英雄們,他們為了戰勝疫情連家也回不去,我們真該知足和感恩了,現在我們能做到的就是不出門,不給國家添亂,不讓英雄們的付出白費。

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英雄”,此時此刻戰鬥在一線,救死扶傷,迎難而上的醫護工作者就是偉大的英雄。感謝一直戰鬥在一線的抗議英雄們,相信有你們,相信只要每個中華兒女眾志成城,我們祖國一定會戰勝這場無硝煙的戰爭。

抗疫故事的心得體會篇3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的回信“刷爆”各大網絡平台。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鬥爭中,你們青年人同在一線英勇奮戰的廣大疫情防控人員一道,不畏艱險、衝鋒在前、捨生忘死,彰顯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廣大青年用行動證明,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

在此次疫情中,“90後”手撕“標籤”,實現了從“垮掉的一代”到“戰疫先鋒”的轉變!除了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以外,還有許多“90後”黨員在防疫一線書寫了青春誓言,今天我想分享一位“90後”小白選調生,在一個近10萬人口的城中村堅守奮戰51天的故事……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怎麼又要上班了?三十那天你剛值班,今天才八年級。”

“新垵村外來人口多,又是大村,疫情防控壓力大,雖然還沒通知結束休假,但我還是提前回村裏吧!”

“洋誒,你去吧,別擔心阿公阿嬤,我們會聽你的話,不亂串門,呆在家裏。”

“阿公阿嬤,等疫情結束了,我再好好陪你們。”

這是新陽街道新垵村選調生村官周曉洋在奔赴戰“疫”一線前與爺爺奶奶的對話。説完,他的身影便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

周曉洋從小被爺爺奶奶撫養長大,對爺爺奶奶的感情異常深厚,一年到頭忙碌的他本想好好陪陪兩位老人家,但是在疫情面前,他選擇第一時間回到工作崗位。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新垵村緊鄰新陽工業區,是一個擁有近10萬人口的大村,具有進村入口多(20餘個)、外來人口多(近9萬人)、人員流動性大等特點,成為新陽街道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們村必須設置入村卡點,對進村人員進行體温檢測,但是現在村民對疫情過度恐慌,難以發動,入村卡點缺人啊……”黨委書記邱錦容在疫情工作部署會上説到。“書記,讓我去入村卡點!我是黨員,又是年輕人,先安排我。”這句主動請纓的話語在這名“90後”的嘴裏顯得鏗鏘有力。

從那一天起,新垵村的入村卡點多了一把“紅色測温槍槍”,只見周曉洋左手攔車,右手舉“槍”測體温,一邊核對來廈返廈人員的身份證,一邊耐心解答羣眾疑惑……“村民朋友們,出門千萬條,口罩第一條。”周曉洋的聲音在嘈雜的環境中顯得格外清晰,閩南語和普通話的無縫切換,更是讓他的聲音“聲”入人心。

“少年誒(年輕人),每次我要出門的時候,都會想起你説的這句話,我就把口罩戴上了,我年紀大了,這句話好記。”一位經過卡點的阿伯説到,“阿伯,戴上口罩就安全多啦,但還是要少出門。”説完,周曉洋又馬上投入卡口的工作中,為了讓新垵更“心安”,他用行動踐行自己的話語。

“陳主任,我建議用採用‘無接觸’信息採集法,收集來廈返廈人員的信息……”在村“兩委”會上週曉洋説到。

隨着元宵節後返工潮的到來,新垵村各卡點的人流量激增,採用紙質登記信息導致各卡點大排長龍。面對這種情況,周曉洋想到了自己所學的教育專業,以前他曾用問卷軟件,給中國小生設計網上試卷,於是他將這個技術用到此次疫情防控中,自主設計了“無接觸”信息採集表,將紙質登記表的信息“搬”到手機上,只需來廈返廈人員輕輕“掃一掃”,就可以通過填寫相關信息。不僅如此,後台工作人員也可以隨時掌握“第一手”信息,實現了登記、導出、分析無紙化。

讓數據多跑步,讓羣眾少煩心。“有了這個掃碼登記表,我們方便多啦,也不用排長隊了。”剛剛回村的“新廈門人”開心地説到。此方法不僅提高信息採集的速度,減少統計的工作量,而且減少人員接觸,大大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風險。此方法在新垵村首創推出後,迅速在新陽街道各村(居)推廣,很好地緩解了返工潮給入村卡點帶來的壓力。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夜幕降臨,入村卡點的工作結束後,周曉洋開始轉入“第二戰場”,在別人休息的時候,他正在整理一天下來的圖片和文字,51天連續奮戰,126份文字材料,他將心血傾注到文字中,賦予其力量,一字一句刻畫出新垵村幹部羣眾全力抗擊疫情的模樣,他的文字總能給人以温暖和力量。

每當同事和村民提醒他要注意休息時,他總是説,“我不累,全村上下齊心抗擊疫情,每天都有那麼多值得記錄的瞬間,我作為一名‘啦啦隊員’,一定要為大家加油鼓勁!”

抗疫故事的心得體會篇4

3月5日,國家衞生健康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關於表彰全國衞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授予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重症救治醫療隊等113個集體“全國衞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稱號,授予丁新民等472位同志“全國衞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稱號,追授徐輝等34位同志“全國衞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稱號,其中,菏澤市援鄂醫護人員蘭素萍光榮入選。

蘭素萍是曹縣人民醫院心內科三病區護士長、主管護師,作為我市第三批援鄂醫療隊隊員,她於2月9日奔赴湖北一線,在武漢漢陽方艙醫院參與救治工作。

據瞭解,蘭素萍踏上征程當日,恰好是她孩子的生日,一句簡單的“生日快樂”,一個匆匆的擁抱,一場簡短的出征儀式,這位母親就奔向了前線。在一線,蘭素萍被任命為山東省援鄂醫療隊控感組組長、山東省醫療隊護理團隊總護士長、菏澤市護理組組長,其任務是防止同事出現“職業暴露”,防止院內感染的發生,防止醫務人員受到感染。

抗疫故事的心得體會篇5

非常榮幸有這個機會,能來到高鐵站做疫情防控志願者。作為志願者,我們在進站口負責檢查行程卡與核酸檢測證明,並幫助人們使用自動售票機來減少人工售票處的客流量,以防止人員過多聚集。工作是繁瑣的,有時候也會遇到不理解的人,但我們也會收到更多人的真心對待,在感受到無數欣慰與感動的同時,也感受到了每一個志願者身上煥發出的人格魅力與志願服務的無限熱情。

這次志願工作真真切切的提升了我的思想認識,相信我們一定會克服困難,新冠疫情一定會過去的。

抗疫故事的心得體會篇6

身為一名醫學生,在本次全體性的疫情防控思政大課中,我真的學到了很多。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提出重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方式,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的觀點。可是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野味交易,野味產業規模日漸龐大,這都是在破壞人與動物,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正如馬克思所説:“人靠自然界生活”,亦如恩格斯所説:“人本來是自然界的產物”。

那些由傲慢、無知帶來的災難,都應該成為銘刻在歷史上的一頁,提醒後來人,不要重蹈覆轍。我們每個人能做的,就是保護好自己和身邊人。吃乾淨的事物,睡充足的睡眠,過有序的生活,做自律的自己。在這次戰役中,我們更看到了中華民族強大的凝聚力。中國共產黨員一馬當先,衝在前線,義無反顧,醫護人員堅守一線,與病毒抗爭,挽救生命。我們看到了“戰役裏最美的青春”,看到了無數湧現出的平凡英雄。

在這堂課中,那句“曾經是你,如今是我”深深打動了我。當國家有需要時,他們挺身而出,毫不猶豫!時代賦予他們的責任和使命,面對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新生一代毅然前行,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頑強拼搏、日夜奮戰。他們的這種對責任的擔當深深影響了我。所思所想遠不止於此,我會將今天這一課納入我人生的篇章,這是人生的一堂課,青春與責任的擔當。“生於種花家,何其榮幸”,在不久的將來,我也會投身於醫護工作中,我也會在其中書寫我的青春夢,我的中國夢!

抗疫故事的心得體會篇7

我作為青年突擊隊的一名隊員,加入到g25高速公路疫情防控的志願服務工作中,希望自己能為抗擊疫情貢獻一份微薄之力!這些天我看到高速返鄉回來的人員,有的焦慮、有的平靜、有的開心……但不管怎樣大家都很配合我們,不願為工作人員帶來麻煩。炎炎夏日,我在高速路卡口的這幾天就曬出了口罩印,且身心疲憊,可想而知在一線防疫的醫護人員和志願者們的近況,我開始敬佩他們,因為有無數個像他們這樣平凡而偉大的英雄的存在,我們才能抬頭遇見清淨與温暖。

在這短短几天內,我明白了什麼是“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因為有人替你負重前行”。我們無疑是幸運的,因為總有人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替我們默默守護,守護安寧,守護健康,替我們撐起一片藍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