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祕密花園》讀後感範文四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86W

讀後感需要着重表達的是我們在讀書過程中產生的一些感受,然而只有領會了作者想要表達的深意,才能寫出好的讀後感。下面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有關《祕密花園》讀後感範文四篇,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有關《祕密花園》讀後感範文四篇

關《祕密花園》讀後感範文1

寒假裏,我讀了一本書——《祕密花園》。這本書是白湟德夫人所寫。在這本書裏,她用一枝妙筆為我們描述了一個花園甦醒的全過程。這個過程是奇妙的、美妙的,有魔力的。故事中的小瑪麗和克林,他們總是待在房間裏,從來沒出過門的他們,在祕密花園的一個生機勃勃的春天,他們和這個古老的花園一齊甦醒。他們獲得了活力,健康,這也讓我們慢慢地懂得關懷、包容與同情。

還沒來到畫眉莊園前,瑪麗心中有着一些不好的念頭;她總是認為大家都厭惡我,我也厭惡他們,天氣是多麼令人厭煩……這使她變成一個病懨懨、又醜又壞的小女孩。可來到莊園後,她的心被瑪莎、喬本、迪肯、蘇比太太這些善良的人佔據;被小松鼠、小狐狸、烏鴉這些可愛的動物佔據;被花園、荒野這些美麗的景物所佔據。因此,壞念頭消失了,被遺棄的好念頭又蜀犬吠日到瑪麗心裏了。

而克林則是把自己關在房間裏,他時時刻刻想着自己背上的包,他快要死了,這讓他變成一個心裏壓力很大又不愛呼吸新鮮空氣的孩子。他不知道自己如果曬太陽會健康也不知道自己的的雙腳很強大能夠走跑。在迪肯與瑪麗的幫忙下,他像一盆枯萎的花又重新有了生命。

迪肯是一個“自然之子”。他從小在荒野上長大。雖然家裏很窮,但他懂鳥語,能夠和動物交流,他甚至能夠像印度人迷惑蛇一樣把小動物迷惑。他身上發着清新的氣味。他把愛與自然傳給瑪麗、克林讓他們也變成愛自然的孩子。

我們生活此刻忙碌多了,孩子們,家長們都遠離了自然。我們來自大自然,如果我們離開了自然我們也就離開了自己。讓我們重新回到大自然的懷抱吧!

關《祕密花園》讀後感範文2

那隻黑色的鳳蝶又一次出現在陽台外的花叢上。

是父親的園藝技術格外高超麼?的確,幾棵和五歲孩子一般高矮的美人蕉上,已經開出了兩、三朵桔黃色的捲筒狀花朵;那一片和雜草相似的紫茉莉,也堅持不懈地在傍晚綻放出一顆顆星星般的紫紅色小花;另外,栽在花盆裏的一棵石榴,已經在火紅的花季過後結出了兩個喜人的綠色小彈丸;還有,那棵好像綠色小樹一樣伸展着枝條的迎春花,那一株一尺多高、點綴着淡紫色絨花的含羞草,以及不斷抽發着新枝的杜鵑花……然而,問題在於:沒有任何一個高超的園丁可以在磚頭和石塊上種出一個花園。而在陽台外的空間中,卻正是堆滿了這些東西。

藉着花盆和苗圃裏的一點兒土壤生長起來的幾片綠色,不過是我們為自己的眼睛製造的一點安慰劑。可是,當那隻黑翅鳳蝶如同一位赴約的女郎,向每一朵花兒温情脈脈地致意時,這些家養的花兒卻還是不免(至少在我看來)有些洋洋自得。它們彷彿也意識到自己是這片荒漠中僅存的一塊綠洲,是夏日陽光下唯一的一線蔭涼,是大自然尚未在鋼筋水泥中泯滅的最後一個證據……

可是,當一個人類的孩子頭也不回地從它們身邊走過時,這些花兒的目光又是怎樣的寂寞啊!

我們的心靈不也正和這些花兒一樣,漸漸在寂寞中枯萎了麼?

有多少所謂的“壞孩子”是在父母的漠不關心中漸漸長大的?就像那個壞脾氣的瑪麗——

“當她是個多病、煩躁、難看的嬰兒,她被帶到不妨礙大人的地方;當她長成一個多病、煩躁、蹣跚學步的小東西,她仍然被帶到不妨礙大人的地方。”

或是那個“印度王爺”一樣對別人頤指氣使的柯林——

“我爸爸也不準別人和我説話。僕人不準談論我。如果我活下來,我也許會駝背,但是我不會活下來。”

在這些孩子的心靈深處,隱藏的究竟是荊棘還是玫瑰?他們需要的,也許僅僅是一線陽光似的微笑,或者,是一縷春風似的慰撫;一點雨水就可以讓荒漠變成花園,可是滋潤我們心靈的雨水又在何處?

當瑪麗走進那緊閉了十年的花園中的時候,當那些枯萎的玫瑰再一次被驚奇地注視的時候,這個孩子荒蕪了十年的心靈也第一次打開了它緊閉的大門。每一個孩子天生就有一個能夠與自然共鳴的靈魂,而一片泥土,一簇嫩芽能夠教他們領會的哲理,更勝過一個圖書館和一百個只會背誦枯燥課文的家庭教師。

瑪麗是如此的幸運,她在花園裏找到了一個新的天地,這片天地充滿了自由和創造的快樂;她也找到了一個新的朋友,這個叫迪肯的男孩簡直就是大自然的一個代言人;但是真正幸運的事還在後面,那就是在瑪麗發現柯林之後的發生的一切:一個小小的花園使得性格、經歷都截然不同的三個孩子聚在了一起,就像童話中才會出現的情形一樣——當玫瑰開放的時候,王子也從魔咒中解脱了出來。柯林重新發現了生命的樂趣和意義,他也終於重新成為了一個可以自立在大地上的人。

“我要活到永遠的永遠的永遠!”

當柯林這樣放聲呼喊的時候,他也許不知道,他已經道出了深藏在祕密花園中的一個永恆的祕密:這個祕密只有花兒們知道,只有知更鳥知道,只有春天知道,或許,那隻黑色的鳳蝶,它也知道。這就是為什麼生命能夠戰勝死亡,為什麼玫瑰枯萎之後還會再開放,為什麼在鋼筋水泥的包圍中,仍然有一片片寂寞的綠色在頑強生長……

你還沒有猜出這個祕密是什麼嗎?那麼,就輕輕走進藏在你心中的那個花園吧,你會在凝視花開的那一瞬,找到最終的答案。

關《祕密花園》讀後感範文3

有一句古老的寓言——真友誼像磷火。這句話在《祕密花園》中得到了證實。

在親人得霍亂死後,主人公瑪麗僥倖存活了下來,被送往了英國的舅舅家。在那裏,她不習慣那兒的生活,性情變得有些孤僻。她的女僕——瑪莎讓她去花園裏活動。她,有些開朗了。後來她有幸結識了瑪莎的弟弟——迪克。在他的指導和帶領下開始了對祕密花園的耕種,迪肯的細心體貼讓面色蒼白的瑪麗臉上泛起了健康的紅潤,也使她由霸道孤癖變得隨和親切;園子裏知更鳥的鳴叫更讓她聽得出了神,使她忘記了憂愁,忘記了痛苦。現在,她,越來越開朗了。

接着,她在第二次尋找哭聲時找到了源頭——莊園小主人柯林。他和以前的瑪麗很像,瑪麗深切得體會了忍耐的滋味。雖然聽着柯林傷心的哭泣,但是她耐心地寬慰他;面對柯林的粗暴無禮,她又暴躁地訓斥他,最終以自己的樂觀感染了柯林,使柯林猛醒,使他走出了陰影,走出了自卑,走出了自己是“駝背”的天經地義的事實。

是啊,友誼多美好。如果人人都願意無償奉獻它們,它們就能像花園裏的陽光,像迪肯的神奇魔法一般,向人們傳遞着一句古老的寓言——真友誼像磷火。友誼不就像靈丹妙藥一般嗎?它與痛苦不一樣,那是付出,而不是收穫;那是堅持,而不是放棄;那是勇敢,而不是膽怯;那是冬日裏的陽光,而不是秋天中的落葉。

友誼就像愛的橋樑,人如果沒有了友誼,就像沒有了黑夜裏的光芒。我們無法改變世界,但是我們能改變自己,把温暖送到人間。

《祕密花園》給我的不只是一個故事,還是一個啟迪,一個一生都用不完的道理。

關《祕密花園》讀後感範文4

看《米蘭的祕密花園》這本書,是因為隨意翻看了書本里的插圖,覺得很漂亮。當真正讀這本書,真是深受震撼,讓我的心靈得到了淨化。這本書的作者是著名兒童文學家程瑋,講了一個出生在中國,生活在德國的女孩米蘭擁有一個祕密花園,她可以在花園裏傾訴苦惱,甚至還能解決煩惱。花園的主人愛麗絲,為她講了“禮儀”這個詞眼。

書中巧妙地用對話的形式講述了各種禮儀,如説話的技巧,做客、請客的禮儀,吃飯的禮儀以及怎樣送禮物,同時還講了中西禮儀文化的異同。例如同別人説話時,眼睛要注視着對方,表示你對他的重視,對他的尊重。去別人家做客,第一件事是按門鈴,如果沒馬上應答,也不能很快按第二次,應該耐心等待,再按第二次。衣着整潔做客是對主人的一種尊重,同時還要帶上一份小小的禮物,禮物不需要特別貴重。吃飯的時候要等主人先動筷子吃才能開始吃,吃飯的時候最好不要發出聲響,嘴裏有食物的時候不要説話。不要挑剔主人家的飯菜,這是對主人的不尊重,這樣才能做一個受歡迎的客人。請客時,要細心的瞭解每位客人的口味,客人帶來的禮物,要面帶微笑地表示感謝,在中國是不能當面拆開禮物的,而西方是要當面拆開禮物表示自己很喜歡。朋友之間的禮物可以是一束鮮花或是一盒巧克力,送的禮物一定要精心包紮,表示這是一份特別的禮物,只有接收的人才可以打開。最後告訴我們不管做什麼事,面對什麼人都要微笑、謙虛、温和。

是啊,我們中國是文明古國,富有優良的文明禮儀傳統,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而作為老師的我們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僅只是“傳道授業解惑”這一職責,還肩負着人類心靈的塑造。那麼我們老師則是這些文明禮儀的發揚者和傳授者,我們更應該以身作則,時刻注意自己的儀容儀表,言談舉止。如,不穿奇形怪狀的服裝上班,不染髮,不穿拖鞋上班等等。對於要求學生要做到的,我們也應該做到,起到榜樣的作用。如升旗的時候,國旗下的我們要嚴肅認真、精神飽滿、高唱國歌,不負於“禮儀之邦”這個美譽。課堂禮儀對老師的教學影響很大,它直接關係着一個班的榮譽與凝聚力,體現這個班的班風班貌。所以課堂是我們傳授文明禮儀的最好時光,我們學校專門開設的夕會課就是最好的禮儀傳授課。

《論語》中説:“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説“不學會禮儀禮貌,就難以有立身之處。”所以説禮儀是一種待人接物的行為規範,也是交往的藝術。讓自己成為一個有魅力的人,就從禮儀開始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