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先進心得心得體會精選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69W

為了準確無誤的表達出自己的內心情感,一定要寫一寫心得體會,心得體會就是將實踐中進行的思考用文字記錄下來的書面表達,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學習先進心得心得體會精選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學習先進心得心得體會精選8篇

學習先進心得心得體會篇1

我是一名普通的國小生,我被你們偉大的精神而感動。當然,不只是我,全國的人民都在為你們而驕傲,而自豪!

20__年的“非典”是一場不可磨滅的災難。在那危難時刻,是你們身披白色戰袍,手拿藥瓶針管,不斷地與病毒抗戰,終於讓人民恢復了平靜幸福的生活。

20__年,又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新型冠狀病毒又向人們伸出了魔爪。又是你們,冒着生命的危險,拋卻親友的勸告,丟下自己的親人,不顧一切地衝向戰場,義無反顧地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捍衞人民的生命,勇敢地與病毒鬥爭,爭取勝利的曙光。你們對工作兢兢業業,對勝利攻堅克難,一絲不苟地履行着自己的責任與諾言:國有戰,召必回,戰必勝!

親愛的白衣天使們,你們的美麗是無人可以媲美的——潔白的戰袍給人以聖潔;剛勁有力的雙手給人以力量;不屈不撓的決心給人以希望。每當我在網絡上看到你們穿着厚厚的防護服,臉上被口罩勒出一道道印痕時,我不由得從心中湧出一句話:“白衣天使,你們辛苦了,你們是最美的逆行者!”

我想,你們一定會説,你們沒有忘記曾經許下的諾言:

把危險給自己,把安全給人民;

把忙碌給自己,把閒適給人民;

把思念給自己,把安心給人民!

親愛的白衣天使們,千言萬語的讚美都想送給你,但千言萬語只想化作一句話:請你們一定也要好好保護自己。你們安好,我們就無恙!武漢加油!中國加油!白衣天使們加油!

學習先進心得心得體會篇2

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全黨同志正滿懷豪情、意氣風發,奮力書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篇章。為大力表彰宣傳信念堅定、對黨忠誠、擔當作為、幹事創業的新時代典型,激勵和引導廣大黨員幹部進一步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上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見賢思齊、鋭意進取,努力創造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歷史的業績,黨中央決定,追授鄭德榮、鍾揚、李泉新、許帥、姜仕坤、張進、張超等7名同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鄭德榮等7名同志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模範踐行者,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的光輝典範,是新時代黨員幹部信念堅定、許黨報國、為民造福的傑出楷模。黨中央號召,廣大黨員、幹部向他們學習。要像他們那樣堅定“四個自信”,始終堅持“革命理想高於天”,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

要像他們那樣對黨絕對忠誠,始終愛黨、信黨、護黨、為黨,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要像他們那樣勇於擔當作為,始終堅持實踐實幹實效,鋭意進取、攻堅克難,平常時刻看得出來、關鍵時刻衝得上去。要像他們那樣踐行根本宗旨,始終堅持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緊緊依靠人民,把為人民謀幸福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全心全意為羣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要像他們那樣堅守道德操守,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清清白白做人,乾乾淨淨做事,帶頭弘揚清風正氣,自覺踐行共產黨人價值觀。

筆者認為要學習這7名英雄人物,要大力倡導、發揚他們這種傾盡一生,奉獻給國家奉獻給全國人民的偉大精神。我們要向他們看齊,以榜樣的力量振奮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黨的偉大事業不懈奮鬥。理想之光不滅,信念之光不滅。正是有了一代又一代共產黨員前赴後繼、不忘初心,中國共產黨才能從最初主義紛呈、政黨林立的局面中脱穎而出。

共產黨人必須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因此,黨員幹部要鄭德榮等7名同志為標杆,先學一步,深學一層,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打牢轉變作風的思想基礎。學習他們為理想而奮鬥甚至犧牲生命的崇高精神,永遠是激勵我們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力量源泉,是戰勝一切艱難困苦的制勝法寶。

學習先進心得心得體會篇3

“時代楷模”、中國科學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原校長、作物遺傳學家盧永根是一名有着近70年黨齡的老黨員,一生節儉樸素,被譽為“布衣院士”。這裏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時代楷模盧永根的先進事蹟學習心得,方便大家學習。

學習時代楷模盧永根心得

電子與通信學院學生黨支部組織學生黨員、發展對象和部分入黨積極分子在電子樓創客中心集中收看“時代楷模”盧永根先生事蹟發佈儀式節目。

專題片由203月盧永根院士夫婦捐贈880多萬元的感人故事講起,追憶了盧永根愛黨愛國、追求科學真理、作為徹底的無產階級戰士的一生。盧永根——華南農業大學原校長、中科院院士、優秀的作物遺傳學家,8月12日因病逝世。對待科研,一絲不苟,認認真真,將自己的畢生積蓄以夫妻名義捐出,將自己的遺體無償捐獻給醫學事業,為教育事業無私奉獻。近日,中宣部追授盧永根同志“時代楷模”稱號,褒揚他是永葆初心矢志奮鬥的布衣院士。

在場學生認真觀看了節目,有些週末回家的黨員學生在家收看並分享觀看時的照片與感想。節目結束後,不少學生在羣上分享觀後感,有的學生説:“盧永根同志用自己的一生回答了人生的意義,他走了,不帶走一片雲朵,他走了,留下一片赤誠。”有的説:“一生報效祖國,畢生積蓄回饋社會,我們要向盧永根同志表達崇高的敬意。我們要向盧老學習,學習他信念堅定、忠誠如山,做一位有愛國情懷的中國人。”

時代楷模盧永根事蹟學習

他,是中科院原資深院士,曾任華南農業大學校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副主任。他一生致力於水稻的遺傳育種研究,帶領研究團隊共選育出作物新品種30多個,累計推廣面積超過1000萬畝。

他,因為畢生艱苦樸素、勤儉節約,被稱為“布衣院士”。年,他在患重病期間,將畢生積蓄880多萬元全部捐給了教育事業,被中央電視台評為“感動中國人物”。他在生前還決定,將遺體無償捐獻給醫學科研和醫學教育事業,為黨和國家最後一次作出自己的貢獻。他就是“時代楷模”盧永根,永葆初心、矢志奮鬥的布衣院士!

“舉右手,面向北方。延安,就在北方。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身,這些……還記得。”這是“布衣院士”盧永根在當選為“20感動中國人物”時,回憶他於1949年8月9日在香港正式加入中共地下黨時的話語。

1949年盧永根在香港加入中國共產黨後,在黨組織的安排下進入華南農學院學習,開始了他畢生傾注心血的農學研究事業。

盧永根深知教育和培養人才的重要性。在擔任華南農學院院長期間,他破格晉升8名中青年學術骨幹,打破了當時論資排輩的風氣,轟動全國。

盧永根一生致力於水稻的遺傳育種研究,長期奮鬥在科學研究和高等農業教育第一線。在紀錄片《南粵楷模》中,中國科學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劉耀光回憶説:“在科研方面,他經常教導我們要實事求是、誠實,對待科研的態度要嚴謹,不能搞花架子。”

在生活中,盧永根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節儉樸素的優良作風,家中仍在使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舊沙發、舊鐵架牀、舊電視。他説:“不捨得(扔),這些東西沒有用光用爛,還能用。我認為生活過得好,不是單純地追求所謂舒服,我很注重建立一種比較好的生活方式。不可能萬事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

生活中近乎苛刻節儉的他,對捐資助教卻毫無保留。晚年罹患重病後,他將畢業積蓄880萬元捐贈給華南農業大學,設立“盧永根·徐雪賓教育基金”;而後又親手簽訂了遺體捐贈志願書,他將此看作院士最後的科普工作,是他作為一名徹底的唯物主義者的最後堅守。

他逝世後,華南農業大學校方表示已經按照他本人生前遺願和家屬意願,喪事從簡,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

盧永根院士的卓越品質充分展現了一名共產黨員、教育工作者和農業科學家的可貴精神和高尚情操。

學習時代楷模盧永根體會

在全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之際,中央宣傳部15日在北京向全社會宣傳發布盧永根的先進事蹟,追授他“時代楷模”稱號。

盧永根,華南農業大學的校長,中科院院士,在2017年3月,這位被病魔纏身的老教授將十多個存摺的存款轉入華南農業大學的賬户,夫婦兩人一共捐出了8809446元,用於獎勵貧困學生和優秀青年教師。盧老説:“黨培養了我,將個人財產還給國家,是作最後的貢獻。”組委會於盧老的頒獎詞:種得桃李滿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是春風,是春蠶,更化作護花的春泥,熱愛祖國,你要把自己燃燒。稻穀有根深紮在泥土,你也有根,紮根在人們心裏。盧老是用自己的行動來詮釋他當初對黨許下的諾言,作為一名團員,一名共產黨的助手和後備軍,我一定以盧老為榜樣,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2017年3月8日傍晚,一名國家的好兒子,人民的好書記,廖俊波出差途中因公殉職,年僅49歲。出身於普通家庭,畢業後當過中學老師,鄉鎮幹部,在縣鄉兩級做過主要領導,始終牽掛羣眾,惦記着羣眾辦實事,解難事,用自己的“辛勤指數”換來羣眾的“幸福指數”。一位始終將人民放在心裏的百姓父母官,組委會給予他的頒獎詞:人民的樵夫,不忘初心,上山尋路,紮實工作,廉潔奉公。牢記黨的話,温暖羣眾的心,春茶記住你的目光,青山留下你的足跡。誰把人民扛在肩上,人民就把誰裝在心裏。又是一位為黨獻身的偉人,除了心痛以外,我再次感到自身肩上的重擔的份量。

“有速度的青春,滿是激情的神明,熱愛着崗位,幾回會出生入死,和死神爭奪。這一次,身軀在黑暗中跌落,但你護住了懷抱中,最珍愛的花朵,你在時,如熾烈的陽光;你離開,是燦爛的晚霞。”這是組委會給予楊科璋烈士的頒獎詞。205月30日1點13分,楊科璋在滅火救援中緊急救出一名約兩歲的孩子,但因煙霧太大,能見度低而踩空墜樓。從五樓墜樓時楊科璋緊抱孩子,最終護住了孩子,但是自己卻獻出了年僅27歲的生命。這就是祖國的戰士,黨的同志,如果有一天,我遇到了一樣的問題,我依舊會像他一樣履行對黨,對團的承諾,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綱領。

都説中古地大物博,但又有多少人知道那個地處祖國西南邊陲的玉麥鄉,從1964年到的34年間,桑傑曲巴家是這片土地上的僅有的一户人家。卓嘎,央宗姐妹倆在父親的帶領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半個多世紀來,父女三人以放牧衞生,守護着祖國數千平方公里的國土。“日出高原,牛滿山坡;家在玉麥,國是中國。中國是老阿爸手中縫過的五星紅旗,中國是姐妹倆腳下離不開的土地。高原隔不斷深情,水雪鎖不斷春風。河的源頭在北方,心之所向是祖國。”黨的好兒女,堅決要維護自己的領土,用自己的青春去守護家園,打心底敬佩她們。

此次《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中海油劉鋭,黃大年,王鈺,黃大發等人,在此我就不一一例舉她們的偉大貢獻和令人深思的舉動了。還有一個特別的致敬團體---塞罕壩林場建築者。55年來,河北塞罕壩林場的建設者們聽從黨的召呼,在“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荒漠沙地上艱苦奮鬥,甘於奉獻,創造了荒原變林海的人間奇蹟,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鑄就了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是的,前輩們用他們的實際行動來響應黨的建設,作為一名共青團員,我們更應該牢記並且積極響應團的建設:

一、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全團的要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基本路線統一思想和行動,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團的各項工作都必須服從和服務於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必須把堅持改革開放和四頂基本原則統一起來,使黨的基本路線在團的工作中得到全面貫徹。

二、堅持先進性和羣眾性的統一。教育、引導青年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發揮團員的模範作用;廣泛團結青年,與青年保持密切的聯繫。

三、堅持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共青團根本的組織原則。要充分發揚民主,切實保障團員的民主權利。要實行正確的集中,加強組織性和紀律性,保證團的決議得到有效的貫徹執行。

四、堅持把竭誠服務青年作為團的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更好地吸引和凝聚青年。

五、堅持黨建帶團建。把黨的要求貫徹落實到團的建設之中,使團的建設納入黨的建設總體規劃。

六、堅持不懈地抓好基層建設。基層組織是團的一切工作的基礎。團的領導機關要確立基層第一的觀念,發揚務實求實的作風,深入基層,服務基層不斷增強基層活力。

在維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的同時代表和維護青年的具體利益,圍繞黨的中心任務,開展適合青年特點的獨立活動,關心青年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切實為青年服務,向黨和政府反映青年的意見和要求,開展社會監督,同各種危害青少年的現象作鬥爭,保護和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在維護中國的獨立和主權,堅持獨立自主和平友好、平等合作相互學習的基礎上,積極發展同世界各國青年組織的交往和支好關係,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推護世界和平,促進人類進步。

對於此次團課內容對我記憂猶新吧!對這些為中國科研事業,教有事業,等等都做公巨大貢獻的前率們,我們應該向他們致敬,銘記於心,並且以他們為榜樣,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不忘記當初加入中國共青團時許下的諾言,要努力實現對黨,對團的承諾,這才是一名共青團員應有的態度。

學習時代楷模盧永根感想

感動中國中,種得桃李滿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是春風、是春蠶,更化作護花的春泥,熱愛祖國,你要把自己燃燒。稻穀有根深紮在泥土,你也有根,紮根在人們心裏,説的便是盧永根教授。

2017年3月,盧永根教授在夫人的攙扶下來到銀行,將十多個存摺的存款轉入華南農業大學的賬户,盧永根夫婦一共捐出8809446元,這是他們畢生的積蓄,學校用這筆款設立了教育基金,用於獎勵貧困學生與優秀青年教師。盧永根沒有將財產留給唯一的女兒,他説:“黨培養了我,將個人財產還給國家,是作最後的貢獻。”盧永根的祕書趙杏娟説:“錢都是老兩口一點一點省下來的,對扶貧和教育,兩位老人卻格外慷慨,每年都要捐錢。”盧永根院士已經87歲高齡,而這也不是他心血來潮的決定。

在水稻遺傳研究領域,他提出的水稻“特異親和基因”新學術觀點,對水稻育種實踐產出了重要作用。在1949年,他從香港來到了嶺南大學農學院,並從此紮根廣州,作為一名老黨員,他的家國情懷影響了很多人,很多年輕人也正是在盧永根的感召下,學成歸國,這種愛國精神將持續影響一代又一代的青年。

盧永根院士的一生中,一直堅定為國奉獻,他用實際行動詮釋着一名科學家的愛國情懷,他的精神深深的感動了每一名《感動中國》的觀眾,點燃了我心中的愛國主義火焰,他的精神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是我們踐行初心的生動示範。

學習時代楷模盧永根有感

盧永根同志對黨和國家忠誠不渝,從教60多年來,始終將愛國奮鬥精神貫穿教學科研和立德樹人全過程,用一生至誠至真的執着行動和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忠實履行了人民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為我國教育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11月15日,中央宣傳部追授盧永根同志“時代楷模”稱號,引起社會熱烈反響。

盧永根同志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踐行者,是踐行“四有”好老師要求的師表楷模,是新時代崇高師德的傑出典範。為大力弘揚先進事蹟和崇高精神,充分發揮典型示範引領作用,教育部決定在教育系統深入開展向盧永根同志學習活動。

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要學習盧永根同志愛黨愛教,為國家事業矢志奮鬥的堅定信念,把畢生追求融入為黨和人民事業不懈奮鬥中,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踐行者。學習他潛心鑽研、為造福人民勇於攀登的赤誠情懷,立足本職,奮發進取,創造無愧於新時代的一流業績。學習他立德樹人、為培育英才鞠躬盡瘁的使命擔當,愛崗敬業、堅守崗位,爭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四有”好老師,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學習他艱苦樸素、為助教勵學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不斷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用模範行動和人格力量彰顯新時代人民教師的價值本色和精神風範。

學習先進心得心得體會篇4

學習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心得體會我們學校這段時間組織學習了張桂梅同志的先進事蹟。張桂梅同志是邊疆民族貧困地區教師的優秀代表,她的事蹟平凡而偉大,思想樸實而閃光,在她身上集中體現了偉大的時代精神和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展現了新時期人民教師的良好形象和共產黨員的時代風采。張桂梅同志的先進模範事蹟,充分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體現了她對黨和人民教育事業的無比熱愛和忠誠。張桂梅同志參加工作30多年來,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深深紮根於邊疆民族貧困地區,全身心地投入到教書育人的崇高事業中;她身患多種疾病,卻常常超負荷地工作,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終堅守在三尺講台上;憑着對教育事業的熱愛,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精心研究,積極探索教育規律和民族教育發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進行素質教育,總結出一套適合民族貧困山區教育特點的教學方法,教學成績突出;她沒

有子女,生活節儉,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費控制在3元以內,而拿出自己絕大部分工資接濟困難學生,給沒有學費的學生墊交學費,帶患病的學生去看病,天冷了給他們添置衣被,把母親般的慈愛全部獻給學生和孤兒;她不僅生活上關心學生,而且積極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健康的業餘愛好,從各個方面無微不至地關愛他們,與迷戀網絡的學生同吃、同住、同學習,精心引導,細心照顧,使他們戒除了網癮。張桂梅為之苦苦追求的夢想一天天成為現實,她讓偉大的母愛在奉獻中不斷延伸。作為一名戰鬥在一線的教師,我覺得和她相比較我深感慚愧,學習了張桂梅老師的事蹟後,我決心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立足崗位,開拓進取,努力做好本職工作,教書育人,培養一批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學習先進心得心得體會篇5

在我校的開學工作會議上,刀壩國小校長楊萬章組織全體教師學習了貴陽市南明國小王玉老師先進事蹟,我深受鼓舞,心得如下。

一、愛崗敬業、做學生的榜樣。

做為教師一言一行都會被學生看在眼裏,應該把自己的滿腔熱血投入到自己所熱愛、做從事的教育事業,對自己的事業充滿激情永無止境積極追求。俗話説“熱愛是最好的老師”。熱愛自己的教育事業會覺得其樂無窮,熱愛自己的事業,就會多了更多的激情,少了許多牢騷和抱怨,熱愛自己的教育事業再苦再累也無怨無悔,熱愛自己的教育事業,就不會去計較個人得失。

王玉老師的先進事蹟,向大家講述了一個個真實生動、感人肺腑的故事,教師這一平凡的崗位,辛勤的工作,豐碩的成果,在她身上集中體現了廣大教師“學高為師、身正為範”,默默耕耘、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體現了她對事業、對學生的摯愛,折射出她崇高的師德。作為教書育人的先進代表,她把自己全部的心血與熱情獻給了她鍾愛的事業,獻給了求知若渴的學生,用愛心與責任全面展示了人民教師的光輝形象,她堅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師德情操、無私的奉獻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奮進。

二、教書育人、做學生的學習先行者。

教師這一崗位是默默耕耘,一份付出,也是一份收穫,一份享受。教師的工作艱辛又繁瑣,平凡又偉大,教師的工作是良心活,它需要我們艱辛的付出,不屑的努力,持之以恆,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甘為人梯,熱愛學生,熱愛教育,在普通的教學崗位上,恪盡職守,嘔心瀝血,淡泊名利,執着追求,把所有的光和熱傾注到教書育人的事業中,做學生學習的先行者。

三、終身學習、做學生的引路人。

通過對王玉老師先進事蹟的學習,我堅信我們教師要有終身學習的思想,要向身邊優秀的老師學習,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多關愛學生,並正確引導,做學生的朋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實現以生為本的教育目的。在做人方面我更要發揮榜樣的作用,為人師表,表裏如一,身體力行,以身作則,以德施教,以德育人。要堅定信念,志存高遠,以人民教師的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做人民滿意的教師。

四、仁愛之心、做學生的知心人。

做為教師,應該有一顆博大的責任心,愛教育事業,最終落腳點在愛學生愛孩子。高爾基説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師愛是每一個教師的精神財富,也是人類的精神財富。教師要有無私的愛,以高尚的人格,淵博的知識,博大無私的愛去感染學生,成為學生心中的楷模。

作為一名教師,我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用“四有”“三者”好老師的標準規範自己,用滿腔的熱忱把教育教學工作做好,更好的為社會服務,從而不負於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個光榮稱號。

學習先進心得心得體會篇6

今朝,全司高低正掀起一股發揚勞模肉體,爭當良好員工的高潮。這是與咱們這個期間恭敬休息、恭敬休息者、鼓舞立異這個局勢與時俱進的。

張金安之以是能戴上勞模的桂冠,決沒有是憑嘴巴喊進去的。他勤勞任務、毋忝厥職、義務心強——這恰是一個勞模必備的本質,也是一個平凡休息者由偉大到良好再到傑出的必備前提。進修張金安便是要逾越自我、辭別偉大、發明良好、尋求傑出!

説到勤勞,年夜少數人眼中的勞模便是沒有分白晝黑夜,汗流浹背,竭力任務,起患上比雞早、幹患上比牛多、跑患上比馬快、吃患上比鳥少的任務狂人。實在,我以為,除非凡狀況下,因為任務性子要加班加點,普通狀況是不須要如許做的。我覺得,勤勞需求苦幹,但更要巧幹;勤勞需求勞力,但更要勞心。正在咱們的八小時裏,最高服從、最高效益、最低耗費才是咱們真正尋求的工具。而咱們也驚喜地看到,張金安同道恰是以尋求高服從、發明高效益做為本人任務的指南。如許的勤勞才是真實的勤勞,如許的勞模才是真正的勞模!

再説忠實。張金安同道説過,不論是正在國企仍是正在平易近企,都要忠於企業。我以為這話説患上很好,這也是做人的根本底線。不論你正在那裏任務,你都要忠於本人的企業,沒有做有損於企業的事,這是立品之本。忠於企業,為企業辦事,是極力而為仍是經心而為?這就有差別了。關於年夜少數人來講,能夠是極力而為。由於企業沒有是我的,我能極力而為就沒有錯了,對於患上起本人的人為了。但我以為張金安是經心而為的。他起早貪黑,以企業為家,是一心一意撲正在任務上,把本人做為企業的僕人。我想,這也是良好員工與休息圭表標準的差別吧!有個故事説,一對於佳耦早晨進行婚禮,洞房花燭夜。主人散往後,媳婦坐正在牀邊,瞥見多少隻老鼠偷吃稻穀,她指着老鼠對於丈夫説:“快看,老鼠偷你家稻穀了!”丈夫尋聲追打老鼠。沒有久,伉儷入眠。昏黃入耳見異響,多少個老鼠又進去偷吃稻穀,媳婦躍身而起,撿起地上的鞋向老鼠猛砸:“看你還敢偷咱們家稻穀!”這便是僕人認識的加強。

説究竟,進修張金安便是要學他“老牛自知旭日短,不必揚鞭自奮蹄”的無私任務肉體;進修他以企業為家的僕人翁認識;進修他逾越自我,尋求傑出的良好質量。惟其如斯,咱們的企業才幹一年一個台階,由偉大走向燦爛!

學習先進心得心得體會篇7

李保國,河北農業大學教授,工作於基層太行山區,為山區林業發展、農民生產致富竭盡全力,奉獻終身永遠離我們而去了。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幹部,他的事蹟對我感觸較大,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活動之際,我們每一名黨員幹部要向李教授學習,學習他的高尚、無私奉獻的精神,我們用他的事蹟作為精神支柱完成今後的工作,把我們的家園變得更加美好。

學習李保國同志務實的作風和質樸的品質。李教授生前日復一日風雨無阻,奔走在百姓服務中,他用科學和知識帶領太行山區的人們走出困境。李教授每天都出現在田間地頭,大家總是不能一眼認出來,他身穿質樸的服裝和一名普通農民沒有兩樣。李教授總説跟什麼樣的人打交道就要用適合的方式方法,才能和他們打成一片,帶領他們走上科學致富的道路。李教授用最真誠的行動和熱誠的心為百姓服務,為太行山區奮鬥終身。

學習李保國拼搏進取的創業精神。李教授指導平山縣葫蘆峪園區連篇高規格治理黃山,並探索出“大園區、小業主”的園區經營機制,成為了我國太行山區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的典範。他指導規劃的山區綜合開發“葫蘆峪模式”正在向保定等地的30多個縣、100多個鄉鎮廣泛推廣。李保國用科技的力量,領導基層幹部羣眾共同把荒山禿嶺變成了青山綠水,他用責任和擔當與基層幹部羣眾共同奮鬥,讓山區人民走上了創業富裕的道路,使成千上萬的人脱貧致富。我們要學習他的務實實幹、奮發作為的創業精神,在我們今後工作中也要將他的這種精神發揚。

李教授走了,他的精神卻永遠留在我們心中,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工作者,我們應該向李保國同志看齊,學習他的責任意識、擔當意識、奉獻意識、為民意識,以人民羣眾為中心,把人民羣眾的利益放在首位,我們用真摯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為羣眾真心誠意服務,讓李保國精神永存!

學習先進心得心得體會篇8

能成為院士談何容易?沒有真本事和創業精神,以及吃苦和怎麼面對困境的毅力,想都不要想成為,科學界一顆閃耀之星。在袁隆平院士八十壽辰的時候,雖然完成了人生的所有要達到的境界,卻還在老驥伏櫪孜孜不倦追求。國家領導人的祝賀,既是對袁隆平院士的身體關心,也是對知識分子的關懷,更是對科學知識的尊重。

袁隆平院士的才智和科研能力,我們無需置疑。但是我想袁院士身上,還有一層更閃光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那比所有的才華更重要。首先是袁隆平院士心懷祖國和人民,把人民的生活,看得比自己的身體還重要。也因此幾十年如一日,矢志不渝,默默奉獻。就是心底這種信念,支持他在科學路上不斷超越。有人曾嘲笑他自找苦吃,何不輕鬆點。袁院士坦然説:“為了大家不餓肚子,我心甘情願吃這個苦。”一句話,能讓我們不從心底感動?第二,能承受失敗打擊,但信心不倒。剛開始研究條件簡陋,尤其滇南育種遭遇大地震威脅,但上千次的失敗,都動搖不了袁院士,研究雜交水稻的決心,就是倒,也要倒在稻田裏。第三,袁隆平院士注重實踐,討厭信口胡來。他有一句經典名言:我不在家,就在試驗田,不在試驗田,就在去試驗田的路上。他始終堅信真正的權威來自實踐,使他在第一線義無反顧的堅守,鍛造出了戰略性的眼光,科學的光芒四處閃耀。第四,袁院士胸懷寬闊,甘當人梯。他重視培養雜交水稻科研人才,並深邃認為,團結協作是開啟成功之門的鑰匙。他捐出獎金,設立科研基金。他將實驗材料,毫無保留的分送全國一些科研單,位加速了“三系”雜交稻研究的步伐。由此讓我國雜交水稻界精英輩出,研究成果層出不窮,三十多年來,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而且,雜交水稻還被推廣到,全球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袁院士只要哪裏有需求,都親自前往指導,並不在意自己是不是科學家。第五,老驥伏櫪永不滿足。儘管袁院士已是高齡,但是在有生之年,他還要實現兩個願望:一是爭取九十歲時,水稻畝產達到一千公斤。第二把雜交水稻推廣到全世界,並已做好準備,幫助其他國家研發雜交水稻。

這都是袁院士才智以外,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自然他獲得多少獎勵,授予多少職位,都是應該的。沒有他的新型雜交水稻研發,中國和世界都將為糧食增產傷透腦筋。袁院士的這些精神,不是他故意作秀給人看的,而是發自內心對國家和人民的愛。再回過頭來看看我們自己,不要説具備袁院士的所有精神品質,就算能擁有其中一項,都算是經典人才了。我們常説沒有國家沒有人民,就沒有我們自己。我們以有強大的國家、強盛的民族而自豪,但是這種自豪怎麼來?就需要我們努力奉獻,不講條件,不講報酬,只要要相信國家這個大家庭,是會給你温暖的就行。讓我們永遠記住並學習,袁隆平院士深邃的對待國家和人民,對待事業的進取精神,馬不停地、只爭朝夕朝前奮鬥,把國家建設的更強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