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鑑讀後感參考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6.86K

撰寫一篇讀後感能夠加深小夥伴們對名著人物的認識,在一篇讀後感的寫作中,絕對不能偏離文章內容,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昆蟲鑑讀後感參考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昆蟲鑑讀後感參考7篇

昆蟲鑑讀後感篇1

讀完了《昆蟲記》,我還是放不下手中這本蕩氣迴腸的“聖經”。

對作者法布爾的瞭解,我知道的並不是很多。不知是不是因為他出生在法國,所以名字中有一個“法”字。這位名震昆蟲界的博物學者誕生於一户貧窮農民家中,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到他今後的成就。從他小時候起,就對昆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許是上天的註定,法布爾從那時起便開始了他的昆蟲之旅。

在他獲得博士學位後,他向好友借了一筆錢,舉家遷至亞維農北部的一片荒地,觀察昆蟲行為。做昆蟲實驗,法布爾憑着自己堅強的毅力,花了四年的功夫,整理了二十多年的資料,開始寫《昆蟲記》。於1879年出了第一卷。以後每三年才出一冊。1920xx年,第十卷問世。法布爾此時也成了一位白髮蒼桑的老人,他被推舉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可惜委員會尚未來得及作最後決定,他便與世長辭了。也許是有一點可惜,上天是有一點不公平,但法布爾卻永遠留在人們心中。

那《昆蟲記》又是怎樣的一部鉅作呢?通過下面幾位人物的評論,便可大概説明。

法國詩人羅斯丹這樣評論:“這個大科學家像哲學家一般的想,美術家一般的看,文學家一般的寫,《昆蟲記》可謂是一部昆蟲的史詩。”

魯迅先生説:“法布爾可謂是講昆蟲故事,講昆蟲生活之楷模。”

現代中國學者華的評價是:“《昆蟲記》不僅飽含着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藴含着某種精神,即追求真理,探求真相。這就是法布爾精神,如果沒有這樣的精神,就沒有《昆蟲記》,人類的精神之樹將少掉一顆智慧之果。”

是的,法布爾幾乎將自己畢生的心血都傾注在這部《昆蟲記》上,不管是原著還是學生版,文中都無時不體現出詩般的語言,作者法布爾以孩子般天真的眼光去看待這些昆蟲。他在對任何一隻昆蟲的描寫中,沒有將它看做卑微的蟲子。而是將它們當作一個個寶貴的生命去看待。法布爾本着孩童的那顆好奇心,從多個角度觀察,描寫昆蟲,從而使人覺得這些不是嚴謹的科學問題,而是詩,是童話。

在豐富的想象力下,法布爾同時也保持着科學工作者特有的嚴謹態度,為了觀察這些小傢伙,觀察到深更半夜是常有的事,有時犧牲很大。例如為了弄清松毛蟲糞便中的毒素,他不惜將自己的手臂做賭注。他用紗布將那些糞便裹在自己的手臂上三天三夜,以至於手臂爛掉,差點截肢……但正是在他這種對自己不負責的“職業病”下,才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題。

我很欣賞法布爾的精神,現在想想,從前也有過類似的舉動。

鼠年馬月前,我收到太陽能板的啟示,以為晚上用強光照射眼睛就能“充電”,這樣就會有夜視儀的效果。於是,晚上我跑到馬路邊,專門盯着別人的車燈看,殊不知別人將我當成了“傻子”、、、、、、回家時,我信心滿滿,眼睛對着周圍一陣“掃射”,卻什麼也看不見。我對自己説:“別擔心,這只是升級的正常現象!”剛想完,就一腳踩空,滾到低矮的田裏去了。

?昆蟲記》如今已有數十個版本,被翻譯成多國文字暢銷世界。雖然,對昆蟲瞭解的知識在現代遠遠超過了法布爾,但百十多年來,他的《昆蟲記》依然沒有被逾越,可謂是一大奇蹟。也許以後也不會,這部灌透無盡汗水與心血的名著,是個經典。

昆蟲鑑讀後感篇2

?昆蟲記》是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不僅是一部文學鉅著,也是一部科學百科。

?昆蟲記》中詳細介紹了許多昆蟲,介紹了它們的本能,習性,勞動,婚戀,繁衍和死亡。

?昆蟲記》是一部很吸引人的著作,因為這部科學百科同時也帶有文學色彩,文中的一字一句,都體現了作者的感情,同時也展現了的昆蟲的獨一無二的個性。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服;小甲蟲“為它的後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的動作慢了,它甚至回像嬰兒般哭鬧”。多麼可愛的小生靈!難怪魯迅把《昆蟲記》奉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法布爾對昆蟲有着濃厚的興趣,因此他的《昆蟲記》也讓我在讀時彷彿自己就是一隻在旁觀的昆蟲。每一隻昆蟲都有人一樣的情感。如:“已經慌了神的蝗蟲,完全把‘三十六計走為上策’這一招忘到腦後去了。”

在讀《昆蟲記》時,我甚至能想象昆蟲在活動的畫面,眼前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神祕的大自然。蟬再歌唱,蟋蟀再管理家務,蜘蛛再捕獲食物……神祕的自然中也有這麼有趣的事物,我對大自然的敬意油然而生,它也有心細的一面。

法布爾再探索大自然的過程中一定遇到很大的困難,但是再大的困難也沒有擋住他探索的道路,我歎服法布爾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環境息息相關,又讓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獨具匠心和細微的觀察。

?昆蟲記》不僅僅浸溢着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藴含着某種精神。那種精神就是求真,即追求真理,探求真相。這就是法布爾精神。在《昆蟲記》的引導下,我要繼續探索神奇的昆蟲世界。

昆蟲鑑讀後感篇3

弱肉強食,物競天擇,殘酷的從林法則在昆蟲的世界中一樣適用。法布爾用生動的筆觸描繪了昆蟲之間相互殘殺的情景。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蟬和蝸牛,兩者都是性情温順的昆蟲,但也因此遭到貪婪殘忍的昆蟲的欺壓。

先説蟬,儘管蟬是個寵然大物,但仍然拿那些居心叵測的小蜂科昆蟲沒撤。這種昆蟲用穿刺工具刺破蟬卵,把自己卵產進去,蟬卵就成了孵化出的幼蟲的食物。

法布爾歎息道:“寬厚的寵然大物啊,你轉過身來,把這些侏儒踩扁吧!”可是蟬做不到,它的善良,讓這侏儒肆意妄為。説白了,就是人善被人欺,被人利用,自己卻毫無辦法。

再説蝸牛,蝸牛時常被金步甲攻擊,尤其是有些缺口的蝸牛,正如法布爾所説,“金步甲需要的是我殘廢者。”這就是昆蟲世界,弱者得不到同情與憐憫。

這個社會也是如此,只有強者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這就如同“門可羅雀”這個成語一樣。

相傳,漢朝時,有位翟公,時任廷尉,聲名顯赫,有權有勢。很多人就來巴結他,翟府門口每天都堵得水泄不通。可是沒過多久,有人上書彈劾翟公執法不公。皇上見後震怒,並未詳細查證,就罷免了翟公。而翟公過去的門客,無人為他平反,反而疏遠了他。可是不久後,皇帝查明翟公是被冤枉的之後,今其官復原職。那些阿諛奉承的人又都跑了回來,但這次翟公不再像過去一樣熱情地招待他們,而是在門上寫道:“一生一死,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

不過我個人以為,翟公不必如此,畢竟人順境時的友誼,往往不是那麼牢靠的,因為投靠弱者,沒什麼前途,只有依附強者,才有可能更上一層樓。

昆蟲鑑讀後感篇4

做一個留心觀察大自然的人

——讀《昆蟲記》有感 這幾天,我讀了一本書叫《昆蟲記》,它能帶你走進奇妙的世界,

讓你做一個留心觀察大自然的人,讓你對昆蟲有更深的瞭解。 讀過之後,我感慨萬千。也有許多喜歡的篇章,但是我最喜歡的還

是《螢火蟲》這篇文章。我給你講一講裏面的內容吧!

螢火蟲有六隻短短的腳,而且非常清楚怎樣使用這些腳,它用

碎步小跑的昆蟲。雄蟲到了發育完全的時候,像真正的甲蟲一樣,長着鞘翅。雌蟲卻終身保持着幼蟲的形態,享受不到飛躍的歡樂,不過雄螢火蟲在沒到交尾的成熟期前,形態也是不完全的。螢火蟲還有斑斕的色彩,身體粟棕色,胸部呈紅色,環形服飾的邊緣上還點綴着一些紅顏的小斑點。

別看螢火蟲外表弱小,可它卻是個食肉動物,是獵取野味的獵

人,而其在獲取獵物的時候,手段是罕見的惡毒。它的獵物通常是幾乎沒有櫻桃大的蝸牛。螢火蟲那麼小,它怎麼樣獵取食物的呢?我來告訴你吧。螢火蟲在吃獵物之前,就像人們奇妙的外科手術一樣,先給獵物注射一針麻醉藥,是它安靜地睡在那裏。之後把蝸牛殼當成飯碗一樣,好好的品嚐一頓。

這篇文章告訴我們不要被食物的表面現象所迷惑。要留心觀察大自然。

昆蟲鑑讀後感篇5

輕輕合起《昆蟲記》這本小説,我的腦海中泛起了層層波瀾。

這本昆蟲生物學小説的作者是法國生物學家、文學家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在書中,他妙趣橫生的講述了上百種昆蟲的生活習性,其中作者將聖甲蟲比作“麪包師”,並誇讚這位麪包師所製作的麪包具有幾何形完美;螳螂擁有所有昆蟲中最強壯有力的手臂,是一位“捕獵專家”。這些昆蟲在作者筆下被描寫的活靈活現,讓我們好像打開一扇大門,進入了內容記錄“相映生輝”、細節論述“百花齊放”的昆蟲世界中。

作者專注的創作精神尤其值得我們學習。他出身貧窮,多年來只能通過打工解決温飽,當時的法國科學家們看不起他的貧苦出身和自學學歷,漠視、厭惡和傲慢逐漸在他們心中合拍成對法布爾的偏見,但法布爾從未因自己出身貧苦而妄自菲薄,也從未因這種厚此薄彼的偏見而自愧不如,他自始至終一心一意的投入在昆蟲研究中,從而為後人留下了10卷極具科學價值的書籍,有力的回擊了這種自視甚高的傲慢與好丹非素的偏見。

著名作家巴金也評價道:“它(昆蟲記)熔作者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於一爐,以人性觀察蟲性,將昆蟲世界化作供人類獲得知識,趣味,情感和思想的美文。”

人們對於昆蟲世界不真切的認識來源於人們對待陌生事物所具有的慣性——理所應當。這些文字的發表正是法布爾為了打破人們心中對昆蟲的刻板印象,告訴了人們不能憑一貫的思維方式就妄下定論,要付諸於實踐,用觀察與研究去探尋真理,才能找到屬於這個問題的真正答案。

小説不長,卻意義深厚,這位生物學家將他堅持不懈的性格,披荊斬棘的品質與對昆蟲和人性的研究融為一體,合成了這本流芳百世的書籍。如今,再翻開這本書,看到的不會僅僅是昆蟲的世界了。

昆蟲鑑讀後感篇6

小時候,那一隻只蝴蝶、蜜蜂、蟋蟀使我感到十分好奇,現在,在老師的推薦下,我讀了法布爾寫的《昆蟲記》。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這一段了:

因此,有一種嚴肅的美存在着,它屬於理性範疇,它在各個階層中都是相同的。它在所有太陽的照射下都是相同的,無論這太陽是單一的還是繁複的,是白色的還是紅色的,是黃色的還是藍色的。這種普通的美就是秩序。世間萬物都被製作得恰到好處。這句話非常的偉大。他的真實性隨着對事物奧妙的探索而更加的顯現。這種秩序,這種普遍的平衡基礎,是一種盲目的機制生產的無法避免的結果嗎?它是否如百拉圖所説,進入了一個永恆的幾何學家的規劃之中了?它是一個至高無上的美學家的美嗎?而這樣的.美正是世間萬物存在的理由。

這是我讀完這一段後的感受:

這本書明明是寫昆蟲的,而這本書的作者卻借昆蟲這種小生物,完整地剖析出了人生的大道理。昆蟲的生命是那麼弱小,那麼卑微,那麼微不足道,但是每種生物都有自己的精彩,昆蟲不是不引人注目嗎?可他們無處不在:土地上,山崗上,花園裏,甚至石頭的裂縫裏都有他們的影子,你能説他們不存在嗎?所以每個人都是平等的,都有自己的光彩,只不過某些人更鮮豔、亮麗些而已。別灰心,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昆蟲鑑讀後感篇7

這個暑假我閲讀了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寫的《昆蟲記》,它帶領我進入昆蟲世界它讓我更加了解昆蟲,更加熱愛昆蟲。

這本書大致介紹了自然界的各種昆蟲,從生活習性到闡述的道理,從方方面面介紹着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例如螳螂是一個十分厲害的心理專家,但又特別兇殘每天都有很多的公螳螂被母螳螂吃掉。蟬一位傑出的歌唱家,靠自己自食其力但總是不招人待見。而螞蟻則常常被人們視作勤勞的象徵,但螞蟻卻常常將其他昆蟲努力得來的糧食洗劫一空。如果世界上沒有蜜蜂,我們就吃不到可口的蜂蜜,如果世界上沒有蝴蝶,就再也聞不到花香。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長着兩排十分鋒利的像鋸齒一樣的東西。狼蛛張着兩顆十分厲害的毒牙,十分兇猛,可以非常快的至獵物於死地。

從小樹立遠大理想,理想可以是一個人前進的動力,不論今後理想是什麼,都要把個人理想當成今後的目標,向目標前進;要刻苦努力的學習,積極參加課外實踐活動;要遵守校規、班規,團結友愛,同學間互相幫助;要積極的鍛鍊身體,勞逸結合;從小養成優良品德,這是一個人做人做事的根本。只要人人心中有國家、有集體、有他人,我們的社會就會變得更加美好。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一點一滴做起,養成文明禮貌、團結互助,誠實守信、熱愛勞動的好品行,努力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昆蟲記》讓開闊了我的眼界,增長了我的知識,還使我懂得了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同時還懂得了要考出好成績必須像法布爾那樣要有嚴謹的持之以恆,吃苦耐勞、堅持不懈的科研精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