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個人心得體會優秀範文四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11W

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秋季第四個。秋分不僅是秋收冬藏的終點,還是春耕夏種的起點,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2021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個人心得體會優秀範文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2021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個人心得體會優秀範文四篇


中國農民豐收節個人心得體會1
 
  炎熱的夏天從我們身邊悄悄的離去了,秋天來了。它是一個火紅成熟,豐收在望的季節,倘若讓我設計一個節日,我會設計一個豐收節,這是為什麼呢?請聽我娓娓道來吧。
 
  秋天稻田已長出來了,像陽光一樣金燦燦的,一陣風兒吹過,滾滾稻浪連綿起伏,淡黃,金黃,深黃……
 
  遠遠近近,深深淺淺,蔚為壯觀。一位農民伯伯在稻穀中抬起頭來,他那古銅色的臉上掛滿了汗水。也掛滿了燦爛的笑容。
 
  果園裏,樹上碩果累累,風兒一吹,果實搖搖晃晃,散發出誘人的香味,令人垂涎三尺。看,那紫色的葡萄一串接一串,擠擠挨挨
 
  晶瑩剔透。紅彤彤的蘋果就像害羞的小姑娘,羞紅了臉。
 
  淡黃淡黃的橘子也露出淘氣的笑容。黃澄澄的梨子像一個個葫蘆娃守護着美麗的果園。一位農民伯伯揹着籮筐來了,採着鮮美的果實
 
  籮筐裏已是沉甸甸的,還有一位農婦,她是一個勁的採呀採,過了一會兒地上已堆的像一座小山了。她看看地下的果實,再看看五彩斑斕的果園,笑容充滿了她的臉。
 
  菜園裏,白菜,扁豆,絲瓜……蔬菜在秋風姐姐的催促下也換上了金裝。南瓜熟了,就像一面面金鼓,農民伯伯抱着它,就像抱着個大元寶,樂的合不攏嘴。
 
  瞧,農民伯伯有的忙着採摘果實,有的正為裝滿竹簍的果實,搬運呢,有的正為蔬菜施肥,還有的出神地望着無邊無際的稻田似乎在想什麼……
 
  啊,好一幅豐收的景象呀,雖然農民伯伯各幹各的,但是他們的臉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難道這不是一個雄偉壯觀的豐收節嗎?農民伯伯一定很期待這個喜氣洋洋的豐收節吧!
 
  中國農民豐收節個人心得體會2

 
  國以農為本,民以食為天。三農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糧食安全是治國安邦的頭等大事。中國農民豐收節,是第一個在國家層面專門為農民設立的節日。經黨中央批准國務院批覆,將每年農曆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對廣大農民的深切關懷,對抓好農業生產保障糧食安全的殷切期望。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中國農民豐收節是農業的嘉年華 農民的歡樂節豐收的成果展 文化的大舞台,以這樣具有歷史意義的大事為契機,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農業強國的進軍號角已然奏響。
 
  億萬農民慶豐收,成果展示曬豐收,社會各界話豐收,全民參與享豐收連日來,全國各地紛紛舉辦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 民族特色的農耕文化豐收文化活動,展示各具特色的農業物產,展現新時代新農民的精神風貌,讓全社會感受到豐收帶來的快樂。豐富的地貌,多樣的氣候,成就了中華大地不同風情的土特農產。勤勞的人民,勤奮的文化,也涵養出中華民族質樸渾厚的民族氣質。中國農民豐收節以農民和豐收為要義,既有身份職業特徵也有產業地緣,既有現實地理特性也有文化風貌韻味,這一節日受到社會各界的熱烈讚譽和廣泛支持並不意外。
 
  中國農民豐收節不是一般的節日,既是億萬農民慶祝豐收 享受豐收的節日,也是祈願五穀豐登國泰民安的國家意志的體現。從歷史脈絡看,千百年來的農耕社會孕育出多姿多彩的農耕文化,上至帝王祭祀社稷,下至黎民祭拜灶王,五穀蕃熟,穰穰滿家被視作國泰民安的標配。從文化現實看,在國家層面上設立一個全民族共同參與共慶豐收的節日,有助於更好傳承和展示中華優秀農耕文化,凝練生成重視農業 尊重農民 慶祝豐收的新時代先進文化。
 
  中國農民豐收節的設立,也是對中國農民偉大創造精神的充分肯定。截至今年,從農村發端的改革開放,已走過整整40年。40年來,從安徽小崗大包乾點燃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改革熱火,到浙江温嶺民主懇談增進協商民主的實踐經驗,億萬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 創造性的充分釋放,推動農業生產 農村面貌 農民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農民豐收節不僅是一個鮮明的文化符號政策信號,也是一個鮮明的改革旗號,將極大調動起藴含在農業農村農民中的偉大創造精神,提升億萬農民的自信心 榮譽感獲得感,為促進農業農村加快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中國農民豐收節個人心得體會3
 
  農曆秋分,神州大地迎來第一個中國農民豐收節!民俗古風、現實意義和未來願景在這個豐收的節日緊密地交織在一起。
 
  糧食、土地、農業歷來是生民之本、國家之基。祈盼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是古風民俗中一個悠久的主題。遙想在生產力低下的古代,人類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有限,在辛苦勞作之後迎來好的收成,心中升騰的喜悦可想而知。
 
  因此古人在喜迎豐收時,常舉杯慶祝,感恩祖先。如詩經中《周頌·豐年》一詩中寫道:當“豐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廩,萬億及秭。為酒為醴,烝畀祖妣”,即糧多倉滿,釀出美酒,敬獻祖先。
 
  豐收之後古人也乘着酒興,載歌載舞。如南宋詩人陸游在《遊山西村》一詩中,既“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又欣賞“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可能那時慶祝豐收與“春社”的風俗連在一起。
 
  當古老的土地迎來第一個中國農民豐收節,慶祝的規模、形式和深刻意義則超越千古、意義深遠。
 
  這是中國農民第一個豐收節!現在與社會各行從業人員相比,今天的農民不再是一個簡單的稱謂,而是一個充分選擇的職業。中國今天所推進的改革實踐就是發軔於農民的敢試先行,以及改革進程中廣大農民的能人輩出。隨着改革的深入,將有更多的農民在改革中繼續貢獻聰明才智和首創精神,在廣袤的土地上用勤勞和汗水收穫先輩不曾想到的那份屬於農民的驕傲!
 
  這是中國農村的第一個豐收節!伴隨着城鎮化的進程,山清水秀的農村景色令人神往,心底的鄉愁是離開故鄉後幾代城裏人割捨不斷的情懷,鄉村振興戰略則是舉國上下的努力方向,而當今無數的第一書記成為農村脱貧致富奔小康的主力軍。也許若干年後,象當年熱衷“農轉非”一樣現在的城裏人爭着到農村落户興業。
 
  這是中國農業的第一個豐收節!從歷史沿革的角度來説,中國農業正在跨越現代化的門檻,逐步減輕甚或終將徹底擺脱自然和地理條件的制約,農業現代化構成中國現代化總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未來的現代農業社會中,葉肥苗壯可能無需過多依賴自然恩賜的規範操作,五穀豐登則是不必流淌很多汗水的智慧成果。
 
  第一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作為沿續中華優秀傳統的文化符號,致敬農民、振興鄉村的里程碑,載入中華文明史冊的華章,其份量確實很重很重!
 
中國農民豐收節個人心得體會4
 
  又是一年秋分時節,太陽直射點緩緩落腳至赤道,20__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即將到來。
 
  “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
 
  當前,我國正處於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時期,不斷提高羣眾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尤為必要。因此,開展“送技術”活動的落腳點就是促進經濟發展,讓羣眾得到實惠,這就需要黨員幹部協助抓好產業規劃、積極向所結對聯户的農户(居民)提供產業發展、致富項目信息、協調信貸、技術培訓等幫助,扶持羣眾依靠發展產業發家致富,讓他們能在自我努力中找到自身的價值。
 
  黨員幹部在走訪瞭解、摸清實情基礎上,要綜合分析“三農”發展狀況,從制約農業發展、農民致富的“源頭”做起,採取“出路子、供信息、幫錢物”等行之有效的幫扶措施,幫助脱貧致富。同時,要聯繫相關部門開展專項技培訓,幫助困難羣眾提高脱貧致富能力。只有讓“輸血與造血”的幫扶並舉,才能立足於農村的長遠發展,幫助他們走上致富奔小康的康莊大道。
 
  推而廣之,如果更多的官員、更多的基層政府都能“俯身彎腰”,真正放下身段、撲下身子、放下架子,帶着真情實感去融入羣眾中,做到“望聞問切”,多看看羣眾的菜籃子、米袋子,多問問柴米油鹽,多瞭解廠礦企業的生產狀況,才能想羣眾之所想,急羣眾之所急,才會受羣眾歡迎,被基層接受。
 
  總之,送錢送物不如送培訓技術。服務“三農”,需要技術要領直接到人搭建起平台,為農户提供技術指導和市場信息,進行“零距離”服務,農民只要在田間“點菜”,農技人員就上門“送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