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感悟參考範文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95W

12月13日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這一天是為了悼念南京大屠殺中的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所有死難同胞。你知道關於國家公祭日的心得體會嗎?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2021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感悟參考範文5篇,以供參考,希望對您有幫助。

2021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感悟參考範文5篇

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感悟1

12月13日,是第__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也是南京大屠殺__週年。從1937年12月13日到__年12月13日,時間已經走過了__年。截止20__年12月日,南京大屠殺登記在冊的在世倖存者從1984年的1756人,改變為僅剩78人。在這個沉痛的日子裏,讓我們深切緬懷南京大屠殺的無辜死難者,銘記無數為新中國拼搏而獻出生命的革命先烈,砥礪前行。

黨員幹部要銘記歷史悲痛,發揚“犧牲精神”。每每聽到30萬,心都不由自主地顫抖一下,不去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永遠體會不到那種無言地傷痛,即便是時間已經過去__年,只要一踏進紀念館,鑽心刻骨的痛感就會襲來。讓人不由自主想到“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於是便有無數革命先輩化悲痛為力量,為保家衞國奮勇而上,不怕犧牲。即便是現在,也湧現出一批又一批不怕犧牲的黨員幹部,有蘆山“4·20”抗震救災行動中犧牲的楊波、有不放心村民冒雨回村遇難的“扶貧之花”黃文秀、有抗台救險遇難的李夏、有倒在扶貧路上的黨員幹部、有倒在抗震救災、消防救援一線的黨員幹部……他們不是飲彈倒地的解放者,卻是支起民族脊樑、扶起百姓安危的英雄漢。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幹部,要時刻不忘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如何來的,面臨民族危亡時要勇於發揚“犧牲精神”。

黨員幹部要銘記歷史悲痛,發揚“鬥爭精神”。無數革命先烈想到“萬人坑”中的累累白骨、聽到30多萬同胞的生命“曇花一現”,紛紛站出來,化悲痛為力量,拿出勇氣與敵人鬥爭到底。現在,我們處於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時刻,在這個階段,不僅伴隨着新的“危險”,而且也伴隨着新的“機遇”,廣大黨員幹部在面對“新危險”時,要勇於發揚“鬥爭精神”。雖然身處和平年代,但是廣大黨員幹部不能“隨遇而安”,有一絲一毫的“精神懈怠”,更不能幻想一切都“風平浪靜”。新時代的黨員幹部,要銘記歷史悲痛,化悲痛為力量,在面對嚴峻形勢時敢於出擊,面對危機時敢於鬥爭。

黨員幹部要銘記歷史悲痛,發揚“拼搏精神”。面對敵人的瘋狂進攻、瘋狂破壞,革命先輩敢於拼搏;面對新中國出現的“黑惡勢力”,黨員幹部們敢於與之拼搏……正是因為他們勇於發揚“拼搏精神”,才換來了今日之幸福。新時代的黨員幹部,在工作中會遇到各個方面的困難,而這就需要黨員幹部與之拼搏到底。廣大黨員幹部要拿出“若命運不公,就和它鬥到底”的拼勁兒,做個敢於拼搏的“勤奮者”、踐行初心和使命的“追夢人”。

國家公祭日,旨在讓所有人牢記歷史悲痛,明白今日之幸福來之不易,更是旨在提醒廣大黨員幹部要不忘初心,化歷史悲痛為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而勇於發揚“中國精神”。

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感悟2

國家公祭日是一個國家為了紀念曾經發生過的重大民族災難而設立的國家祭日,以國家公祭的形式來祭奠在慘案中死難的國民,增強人們對戰爭災難的痛恨,對和平生活的珍惜。許多國家都有自己的國家公祭日,每年都定期舉行國家公祭。

我們不能忘卻那個令人悲痛的日子——1937年12月13日。我們不能忘卻,南京在哭泣,中華在哭泣;我們不能忘卻,在慘絕人寰的屠戮中失去的30萬鮮活生命;我們不能忘卻,失去的民族的尊嚴……這一道難以癒合的傷痕,深深刻在歷史的記憶裏,提醒着我們曾經所承受的屈辱與不公。

時間不能撫平所有的悲傷,記憶依舊是如此的深刻而痛楚,所以,我們需要一個莊重的儀式,祭奠逝者,撫慰生者,來凝聚勇氣直面歷史,把悲傷化作前行的動力。以國家的高度,以立法的形式,設立公祭日,悼念死難同胞,恰好契合了民眾的意願。在這一天,我們感念逝者,還生命以尊嚴。唯其不可忘卻,他們才能在民族記憶和歷史長河中成為永恆。

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感悟3

泛泛而論,祭祀作為一種典型的儀式,通常是文明成熟的標誌。文明成熟,才有禮典。華夏文明發育較早,具有完備多樣的禮典儀軌,而祭祀是其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即所謂“禮有五經,莫重於祭”,並依此創立了專門的祭祀日。傳統節日中的清明節、端午節、重陽節等都與祭祀有關,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祭祀文化的成熟。祭祀不僅包括宏大的天子祭,也包括士庶祭,都成為國家活動和家族活動的主要組成部分。

不過,曾在中國延續數千年的禮典儀式現在已漸趨消亡,不再是常規性的重要活動,其規範也逐漸瓦解。這其中,有國家形態在近代發生巨大變化的原因,也有祭祀文化的生存土壤發生變化的原因,過去對天地鬼神的敬畏已不復現,對祖先的崇拜也由於家庭結構向原子化演變而削弱。

近年來,雖然敬天敬地敬祖先再成時尚,但強調的也多是文化符號的意義,或者成為給地方經濟發展搭建的平台,其本來意義已有所消散。相對而言,民間儘管失去了傳統祭祀規範的許多內容,但仍然存在基於親情的祭祀活動,而在國家層面的祭祀活動,儘管仍然零星存在,比如為“9·18”事變悼念、為“5·12”大地震悼念,但沒有制度化規定。

那麼,今天需不需要設立國家公祭日?答案是肯定的。如果説過去因敬天敬地敬祖先而創造的祭祀文化,反映了一個文明的成熟,那麼今天是否會忘記歷史,也在考驗一個民族是否成熟。

國家公祭日提供的莊嚴感,有助於恢復歷史的莊嚴,特別是在虛無主義消解歷史的價值判斷之時。歷史的榮耀和悲情,需要我們正確體會;國家公祭日提供的輿論平台,有助於幫助我們連接歷史和現實,為我們找到歷史中的正確定位;國家公祭日有助於我們回顧審視歷史悲劇,維護基於歷史形成的判斷,防止歷史被人為歪曲。而這些對於歷史的衝擊,一直在發生。

南京大屠殺警示意義是世界性的國家公祭日就是通過直面歷史上的悲情時刻,以達到以史為鑑、警示後人的目的。在漫長的中國歷史上,不乏對於悲情時刻的記錄。以什麼樣的歷史悲劇作現實的鏡鑑,有不少選項。為什麼確定的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而不是其他?

其一,南京大屠殺象徵着中國苦難近代史的高潮時刻。中國自近代以來所遭遇的外部壓力,給整個民族留下了許多歷史疤痕,而八年抗戰最為艱苦,中國軍民付出的犧牲最大,中國向現代性轉變的進程被阻滯得最為嚴重。

其二,迄今為止,84年過去了,日本作為那場侵略的始作俑者,始終沒有作出應有的歷史反思。最近兩年,還通過篡改歷史、為侵略正名等方式,為修改和平憲法、重啟軍國主義之路製造聲勢。

其三,日本近年來的這些行為,不僅讓中日關係降至冰點,還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正義性、對二戰後形成的國際政治和安全體系構成了潛在威脅。

還原歷史真相,需要一面真實折射歷史的鏡子。警惕歷史反覆,告誡顛覆歷史的行徑,需要一面真實的鏡子。傳遞和平聲音,需要一面真實的鏡子。而無論從反法西斯主義還是從人道主義的角度看,南京大屠殺都不僅是歷史留給中國人的傷痛,也是留給全世界的傷痛。如同奧斯威辛集中營,其警示意義是世界性的。

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感悟4

今天是20__年12月13日,也是第__個國家公祭日。設立國家公祭日,讓遠去的硝煙重新浮現,讓人民遭受的苦難再度重温,舉國公祭,為的是在不斷堅守和平發展 嚮往和平的同時,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人們對和平的祈願,許願牆上的種種心聲表達得淋漓盡致,對於過去我們不是抓住不放,是想在歷史的慘痛經歷中不斷珍惜現在的和平,懂得珍惜,並對過往的屈辱和苦難時刻警惕,不斷砥礪人性道義,審時度勢,銘記歷史 牢記使命,用濃濃的愛國情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1937年12月13日,日軍入侵南京,進行了40多天毫無人性的大屠殺,共殘害了30多萬生靈,每一個華夏兒女都無法將這一天這一天承從記憶中抹去,這一天滿是屈辱和苦難,時刻提醒着我們肩上的的責任 心中的使命。

那麼當歷史翻過這一頁,留給中華兒女的是遠去的黑暗和光明的未來,如今的中國,可以毫不誇張的説,每一位國人都應該以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自豪,中華民族像羔羊般任人宰割的時代已經遠去,中國現在已經成長為一個有能力保證人民過上和平生活的偉大國家。

一代又一代的知識分子們無怨無悔,甘心奉獻個人的青春鑄就強國強軍的偉大事業,這種精神,是愛國的 是理性的 更是值得每一箇中華兒女學習的。我們要把這種愛國精神落到行動上,時刻牢記時代使命,在奮鬥前進的路上永不停歇。把國家 民族放在人個的前面,努力為國家各項事業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奮力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感悟5

今天是第__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全國人民以各種形式哀悼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殺戮的死難同胞。我們不僅要銘記這個日子,更要汲取引人奮發圖強的力量,堅定民族復興的信念併為之奮鬥。

歷史不可忘。1937年30萬同胞慘遭殺戮,給歷史留下永久的傷痕,舉行國家公祭儀式正是為了紀念這場重大民族災難,為了緬懷抗日救亡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是為了讓國人發憤圖強、保家衞國。在艱苦卓絕的14年抗戰中,中華兒女也向世界展現了寧死不屈的民族節氣。這些都是我們民族精神的寶貴財富,是我們砥礪前行的精神源泉。

和平不敢棄。舉行公祭日是為了讓我們銘記這段歷史,是為了讓歷史不再重演,更像是一面鏡子警醒世人和平的珍貴,進一步向世界傳遞國人反對戰爭、珍愛和平的理念。南京大屠殺的加害者們更不應該逃避,而我們,我們銘記歷史也是讓仇恨的種子繼續蔓延,而是為了更好的前進。中國一向都是維護和平的堅定者,“中國夢需要和平,只有和平才能實現夢想。”

前進不能止。吾輩當自強,這段歷史我們不能忘,更不敢忘。昭昭前事,惕惕後人。愛國不是光喊口號,當邁出最真實的奮鬥者的步伐,築夢中國是每一箇中華兒女的歷史使命,中化民族正在民族復興偉大中國夢的關鍵時期,我們當始終保持前進的步伐,踏實堅定,擔當責任,實實在在用自己的力量去開創更好的未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