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師抄方心得體會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5.1K

心得體會是指把實踐中的反思內容用文字書寫下來的應用文體,通過寫心得體會我們是可以自己的思想得到不斷的豐富,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跟師抄方心得體會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跟師抄方心得體會8篇

跟師抄方心得體會篇1

跟師心得 通過一年的跟師學習,我崔榮副主任醫師默默地為我鋪墊了一條開悟中醫之路,當時自已並未明白,只是在刻苦鑽研中醫學。跟師學習患者比較多,常常白天跟老師看病,晚上自己鑽研,到家九點多鐘,看着滿街的夜燈閃爍,川流不息的車輛,匆匆行走的路人,想着家中焦急等着吃飯的愛人,心中不免感歎,但一想到這一天跟師學習中我又明白了一箇中醫的道理,見識了一個新的疾病,加深了以前淺薄的看法,糾正了過去錯誤的認識,心中的歡喜及對老師的由衷感謝無以言表。如今2年的跟師學習結束,自始至終,我認為跟師學習並不在於老師一字一句的教,而是在無形中潛移默化中徒弟感受老師的思維和智慧的火花,思之又思再思,三思之後仍無法明白,我找其他同事探討,仍無答案,找一合適機會請教於老師,此時老師字字是真言,無數次跟師學習中是病人的詢問,老師的回答使我頓悟,回答病人的問題時老師用最樸實的語言而非專業術語,病人明白了道理同時也學到了一些保健治病的常識,這一點使我受益終生。下面我把自己2年來跟師學醫積累的心得體會寫下來,供同道參考、借鑑。

一、在跟師前,首先要對老師有一個全面瞭解,做到“兩要”,這是跟師學習取得成功的必備條件。一要了解老師所在醫院及所在學科的發展現狀,其師從何人,是家傳還是師承,對哪家醫論有所精研,其醫療特色是什麼,注重哪家理論等。掌握了這些情況,就能瞭解其學術源流及學術思想,其繼承和發展了哪些理論與觀點。這樣,總結其經驗時,就有所依據;二是要了解老師的學術特長和經驗特色。並圍繞這方面問題,廣泛收集資料,要積累和掌握詳實可靠的第一手材料,這是我們將來進行學術經驗整理的基本素材和依據。

為了做到上述“兩要”,在日常跟師學習工作中,就要做到“六多”:

多發問:對於學習中遇到的一些關鍵性問題,要多向老師請教,深入提出問題,把問題儘量搞清楚。例如一個經驗方,都有哪幾位藥組成?配伍特點是什麼?用量變化如何?煎服法有什麼要求?如何加減化裁?對什麼情況適用?什麼情況不適用?有何禁忌?根據什麼制定的處方等。切忌想當然。在學習過程中,多問是使問題深入的重要做法。老師雖有多年經驗,但並不一定每次都將問題講透。有些問題,老師自己認為是司空見慣的事,但對於其他人不一定知其中之妙。因此,我們要追根問底,深究其妙。在此過程中,學習者還要經常向自己發問:掌握了老師哪些經驗?臨牀上是否會用?要勤於向患者發問:患者服用藥物後症狀是否改善、有何變化、有無不適反應,這樣才能細緻地體會到老師治療經驗的精妙之處。

多聆聽:在跟隨老師臨證或聽其講述時,要多聽聽老師對每個問題的看法和想法。從中掌握其思維方法、治學思想和學術觀點,摸清辨證、用藥規律,這是第一手材料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多閲讀:對老師臨證診病,處方以及其論文、著述等,要多看,反覆體會其學術思想在臨牀上的應用。同時,要根據其學術淵源,翻閲對其影響較大的前賢的醫論、醫著,以溯本求源,掌握理論依據;閲讀與本學科相關的的現代醫學書籍,熟練掌握中西醫理論,將知識進行融會貫通;閲讀與自己所學專業相關的各種文獻材料,瞭解醫學源流。

多記錄:要將聽到、看到的內容隨時記錄下來,這是蒐集資料的重要手段,一種是即時記錄,即隨聽、隨看、隨記錄;另一種是追記,即將聽到、看到的內容,通過回憶記錄下來。在此基礎可分門別類,加工整理。2年來我共記跟師筆記10餘本。

多使用:跟師過程中要勤於臨證,每次遇到相似病歷,敢於處方用藥,甚至可以照搬老師的方法,發現問題及時請教,這樣醫技會迅速提高。

多思考:將上述問、聽、看、記、用的內容分門別類,有條理、有系統地在腦子裏反覆分析、歸納,以找出其規律性東西,這就是老師經驗中的精華部分,要花費一定時間,在原始材料的基礎上,予以昇華和提高。《論語·為政》雲:“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整理老中醫經驗,既是工作,也是學習。要想將老師經驗承襲下來,必須在“學”和“思”上下工夫。

多交流:溝通、交流是多問的延伸,跟師過程中多與老師溝通,將一些臨牀問題請教老師,可以增進師生關係;亦與身邊醫師進行學業交流,成功例子一起分享。最後作為現代中醫,應利用多種信息交流方式,如微博、郵件等,將一些學習心得、體會,老師經驗總結及不解之惑與醫學同道進行交流、分享。

以上是我的一些經驗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裨益。

跟師抄方心得體會篇2

中醫臨牀學習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如何把自己所學的理 論知識運用到臨牀實踐中並很好的掌握,是每個進入臨牀階段的學生 期盼達到的。但是學生進入臨牀後發現臨牀學習與理論學習有很大的

差別,一時很難掌握,總有每天看病抄方匆匆忙忙但收穫甚微的感覺。跟師學習這麼多天,下面結合我的學習經驗談談在臨牀中如何跟師。

一、要注意培養動手能力。

中醫的動手能力,即中醫的望、聞、問、切四診的鍛鍊。中醫的四診絕對不是簡單地一照、一查,就可以

取代的“高級技術”。必須把過去的知識,與當下的病症結合起來;與患者即時、

隨機地進行交流才能獲得。同時,能夠被準確表達,記載於書本上的“明知識”只是一小部分,人類更多的知識,是那些只可意會而難於言傳的東西。俗語説:“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通過跟師學習,通過老師的言傳身教,才會掌握中醫的精髓。在望診上尤其重視望舌,臨牀實踐證明,在疾病的發展過程中,舌的變化迅速而又鮮明,它猶如內臟的一面鏡子,凡臟腑的虛實、氣血的盛衰、津液的盈虧、病情的淺深、預後的好壞,都能較為客觀地從舌象上反映出來,成為醫生診病的重要依據。若見淡白舌,多是氣血兩虛或者陽虛

;若見紅舌,多是熱證。若見紫舌多是血行不暢。臨牀需仔細觀察,以便獲取準確信息。再如“治小兒外感熱病,看舌之後必察咽喉”,咽喉為“至陰之地”,對於鑑別寒熱虛實有重要意義,如咽喉紅腫,為有實火;紅而幹,為陰虛;不紅不腫,為陽虛;咽喉劇痛而不紅不腫,為真寒假熱,咽喉紅腫疼痛卻全身表現為寒證,則為真熱假寒等等。問診應講究技巧,跟師學習就要學會老師問診的方法和技巧,

這是一個長期的訓練過程。初上臨牀時往往按西醫詢問病史的方法求全求細,可是問過之後頭腦中卻一片茫然,後來不斷地模仿老師問診才有所體會。中醫問診有主有次,有取有舍,全憑醫生的理論水平和臨牀功底。問診主要是確診某病某證或排除某病某證。至於脈診,首先要掌握脈象特徵。如浮脈的脈象特徵是脈位表淺,輕取即得,重按稍減而不空,如水漂木。反映的是疾病的病位在表。沉脈的脈象特徵是脈位較深,輕取不應,重按使得,如石沉水底。反映的是疾病的病位在裏。掌握了脈象特徵之後再在臨牀中細細體會,最好在切脈經驗比較豐富的老師指導下進行,先從浮、沉、遲、數、弦、細、洪脈等幾種常見的、簡單的脈象入手。其次要經常體會。學習切脈好比打球,強調“手感”,必須持之以恆,經常有意識地訓練,久而久之,必有所悟。我第一次跟着老師上門診時,老師指着一位高血壓的老人要我診脈,看是什麼脈象,書本上的二十幾種病理脈象的脈象特徵我都能脱口而出,《瀕湖脈學》我也熟讀過,可是一旦上臨牀就“心中了了,指下難明”,怯怯地説“脈好硬,像繃緊的繩子一樣”,老師笑着説“像繃緊的繩子不就是弦緊脈嗎?”我才恍然大悟,弦脈不就是“端直以長,如按琴絃”嗎?從此以後對於弦脈就不陌生了,而且體會到見到中老年人弦脈,特別是左關脈弦勁有力,直上寸口,多半是肝陽上亢,甚至肝風欲動的前兆,必須大劑量平肝潛陽、鎮肝熄風之品方可防患於未然。

二、要做好病案記錄。

每天跟師出門診都做好病案記錄,記錄的原則是能詳則詳,包括舌脈,以備以後查閲。一些常見病可以簡單記錄,對於疑難病、罕見病則要詳細記錄,包括老師藥物用法都要詳細記錄。

認真做好病案記錄是收集原始資料最好的途徑,每當我臨牀遇到棘手的疾病時,總把以前記錄的病案重温幾遍,往往茅塞頓開,找到一些好的解決辦法。

三、要勤于思考。

跟師門診要用心去問病史,用心切脈,用心記錄及思考老師的處方。我在四診之後考慮這個病是什麼證型,該用什麼主方,怎樣加減。然後看和老師的辨證思路是否一致,選方用藥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則知道自己的辨證思維和老師的基本一致,如果不相同則要考慮自己的差距在哪裏,甚至請老師指點迷津,我的思路錯在哪裏,我的哪些藥用得欠妥,哪些藥用得得當,老師為什麼要這樣用等等。有時候老師特殊的用方用藥,或者特殊劑量則更要仔細揣摩。

四、要學會與患者相處,

視患者如親人,體貼患者,這樣患者才會更好的配合你,讓你做檢查,回答你提出的問題。最後,要“用心讀書,用心看病,用心總結,用心做人”。這些讀書、臨證、做人的經驗是我們在課堂以及書本上很難學到的。

跟師抄方心得體會篇3

8月開始,萬壽路社區衞生服務中心中醫科先後有7名同志分別參加了北京市第四批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以及海淀區首批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的學習,跟師至今,已近一年時間。通過這一年的學習,中醫科的醫生無論是在基礎理論、臨牀技能還是醫德、醫風上,都深深受到了帶教老師一言一行的影響,頗有感觸與體會。

我的老師呂培文主任是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原外科主任,她1969年畢業於首都醫科大學醫療系,於70年代分配到北京中醫醫院外科從事臨牀及教學工作。中醫啟蒙於外科名老中醫趙炳南、房芝萱等老中醫,在中醫外科治療各類瘡瘍、乳房疾病及周圍血管病,如脈管炎、動脈硬化閉塞症、大動脈炎等疾病中,受到各名家老師的教誨,醫術上要嚴謹、認真、一絲不苟,要學無止境。1991年國家為了搶救祖國醫學遺產,使傳統醫學後繼有人,呂培文主任成為王玉章老教授的學術繼承人,繼承了王老行醫50年的絕技,如對乳房疾病的辨證論治、對慢性潰瘍的陰陽辨證及一些傳統外用藥的製作與用法等。呂老師已從醫40年,臨牀經驗非常豐富,而我有幸成為了她的學生,跟隨她學習中醫外科學的知識。作為一名社區中醫全科醫師的我,剛剛參加臨牀工作近3年,臨牀經驗的絕對不足,既往中醫外科知識的零接觸,那麼這三年的學習將對我本人來説是一次非常寶貴的經歷和過程。

學習中醫外科以來,我的臨牀思維更為開闊了。中醫內科和中醫外科雖同屬於祖國傳統醫學的一部分,但是有很多理念又有所不同。從中醫內科來説,常用的辨證思維側重於臟腑辨證,在於病人的整體,往往忽視了病人的局部;而呂老認為作為一名中醫外科大夫,臨牀辨證除了整體辨證之外,局部辨證也顯得非常重要,整體辨證與局部辨證要相結合。因為外科疾患最顯著的特徵就在於局部病灶的存在,一般都有比較明顯的外在表現。主要包括紅腫、發熱、疼痛、成膿、麻木、潰瘍、結節、腫塊、瘙癢、功能障礙以及皮膚部位的各種損害等。由於局部病灶存在的直觀性,能夠有效地提供了臨牀辨證的客觀依據。也有某些全身疾病,其病灶反映卻在局部。但由於疾病的病因不同,程度各異,因而轉歸順逆相差甚遠。因此,外科辨證雖多從局部病變着手,以局部症狀為重點,但也絕不能孤立地以局部症狀為依據,只有從整體觀念出發,局部與全身辨證相結合,外在表現與五臟六腑病變相結合,辨證求因,全面分析疾病的性質,綜合起來進行辨證,抓住證候的主要致病因素,才能為施治提供可靠的依據。

另外,呂老始終堅持中西醫結合,辨病與辯證相結合,臨牀要注重臨牀體格檢查,在辨證施藥的同時也要鞏固西醫基礎知識。呂老在臨牀上除了中醫四診"望、聞、問、切",還很注重臨牀的體格檢查,並有着深厚的西醫臨牀功底。凡是有需要的病人,不管是初診還是複診,她都一個一個地耐心檢查,仔細詢問及觸診。外科病患比較特殊,像糖尿病足、乳癰等有創傷的疾病,局部創面的流膿、惡臭,有的病人自己都受不了,但呂老師不怕髒和累,親力親為,認真細緻的檢查,對於病患的西醫檢查報告也是仔細的查看,就病情及相關注意事項進行講解,使病患對自己疾病有較為深入的瞭解,深得病人的感謝與感激。呂老師這種敬業和專業的精神,與病人之間良好的醫患關係,提醒我們年輕一輩的醫生,應該好好學習西醫基礎知識,注重臨牀最為基本的體格檢查,不要老是依賴各種輔助檢查,同時要與病患進行良好的溝通,為病人增強治療疾病的信心。

一年的跟師學習轉瞬即逝,雖然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對於外科疾患如乳腺增生、周圍血管疾病、濕疹等疾病的西醫診斷及中醫藥治療有了初步的認知和體會,但僅僅這些是不夠的,自己離老師預想的階段、與上級部門提出的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我將繼續努力,珍惜餘下2年的跟師學習,在中醫藥繼承和發展的道路上繼續前行,完善自我,不斷提升自身技術水平,不辜負院領導、同事們以及老師的期望,努力成為一名優秀的社區中醫師,做好社區居民健康的守護者。

跟師抄方心得體會篇4

中醫的理論體系發展至今大多是在前人總結的經驗基礎上,而如今在學習中最缺乏的就是臨牀經驗,以及上一輩對我們在學習中的指導和答疑,使學習完全理論化,太過於抽象而不能結合實際讓理論知識更加紮實。

在一年的跟師過程中,得到了陳明老師在學習中醫方面的諄諄教導。我現在還清晰的記得,在跟師的第一天,陳明老師和藹地問我在學習中的困難以及更多的想了解哪方面知識。由於陳明老師是中醫科班出身,因此推薦我們背誦《醫學三字經》,教導我們一定要多背多記,在中醫的學習過程中記憶是基礎,而且是最重要的,即使還不能完全理解書中所講的內容精髓,但一定要靠死記硬背,這樣在臨牀實習中才能更充分的體會到書中的旨意。在制定了學習計劃後,老師又帶着我遊覽了整個醫院,耐心的給我們講述了關於醫院的一些事蹟。

在跟師過程中,能學到很多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在和老師的交談中,能瞭解到她在讀經典學習中有什麼好的方法,在自己淺層的理解上能更深層的瞭解,也能糾正自己理解有偏差的方面。在學習任何一門學科時,最寶貴的就是能得到前人的指導和教誨,在堅定自己學習目標的同時,也能加深自己的理解層面,擴展自己的知識領域。世界上大多數偉人都是站在別人的肩膀上成功的,之所以有了前人失敗的經驗,才能從更多其他的方面着手研究;也是因為有了前人成功的經驗,才能讓更多的人有信心堅定自己的目標,繼而取得更多更好的成功。就是因為有了前人的經驗,才能幫助我們更快更好的取得成功,從而在成功的基礎上繼續向更高更深的層面研究,正是這樣社會才能進步。在我的人生軌跡當中,跟師是一項重大的收穫,讓我對中醫學習有了更深的瞭解,也讓我明白了理論與實踐的距離,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重要性。在學習中醫的過程中,往往能感受到理論知識的抽象性,讓我們無法真正的理解其含義,而如果沒有紮實的理論功底,在實際臨牀中也無法充分理解其理論的含義。

因此在跟師的學習過程中,必須要打下堅實的理論功底,必須要記憶更多的理論知識,這一切都是為了更好的結合臨牀,更好的融入臨牀,在實習中更能充分運用所學的知識。這個月又可以參加外科醫師討論會了,大家都分成了小組,在每個小組裏大家除了可以一起學習外,也可以一起探討臨牀中遇到的問題,交流在處理疾病中的不同見解。在大家的交流中能瞭解更多人的想法,也學會從不同方面去理解同一個問題,

也鍛鍊了我們的表達能力。因此希望這種制度能夠延續下去,讓我們學到更多的知識。古語云:"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在學習過程中我們要用心去和老師相處,相互尊重,提倡一些傳統的好行為,日久自會見真情,老師定會將學問傾囊相授的。

跟師抄方心得體會篇5

20xx年是我工作的第一年,在醫院領導的熱情關懷下,我榮幸的參加了本院“中醫藥專家學術繼承工作”活動,成為了我們醫院中醫骨傷科名宿沈國海老師的弟子,在將近2月的跟師過程中,我本人感觸頗深,受益匪淺。

在臨牀實踐中,沈老師擅長運用中醫藥治療骨科各種急慢性疾病、尤其是頸肩腰腿疾病及疑難雜病。在跟師學習的日子裏,我深深地體會到沈老師是一位博學的老師,他善於把自己行醫多年的臨牀診療經驗上升為理論,用於指導學生的工作,使我開拓了思路,活躍了思維,開闊了視野,更新了觀念,逐步提高了診療技術,堅定了對中醫藥的信心。從沈老師的身上感受到的是,他對古老的中醫及其發展前景充滿了信心。隨着現代科技的發展,現代醫學在現代自然科學成就的基礎上蓬勃發展,而中醫至今已經幾千年了,是古代醫學。有人認為,中醫是幾千年前的產物,與今天的現代化格格不入,學習中醫是過時的,甚至是歷史的倒退。雖然,中醫經典理論是陳舊的,但典籍中不少看來是舊的內容,卻能夠發掘出新的功效。例如大成湯是1000多年前《仙授理傷續斷祕方》中的方子,在現代西醫治療基礎上治療病人急性創傷或重大手術後需要卧牀休息而大便不下療效就很好。師從沈老師後,我的學習態度也不一樣了。過去在學校是在“填鴨式” 的`學習方法下接受教育,死記硬背,不管是否理解,只求能把書本的內容全部背下來,待考試時一字不漏地默寫出來,便大功告成,學習是被動的,以分數作為目標,毫無樂趣可言。而今,跟從沈老師臨牀實踐,以醫好病人為目標,沈老師善於把自己行醫多年的臨牀診療經驗上升為理論,使我逐漸“開竅”。

中醫是一門經驗醫學,講究的是辯證論治,目前的跟師模式恰好是印證這個特點的模式,使自己少走很多彎路。並且,作為一位名中醫,沈老師具有博大包容的胸懷和高瞻遠矚的視野,對於現代醫學,他主張紮根中醫,西為中用,中西醫結合。正是由於沈老師這種開明包容、與時俱進的積極向上的心態,使他成為醫學界經久不衰的長青樹,在病人中有良好的口碑。尹老師常常教導我們“立業先立德”,作為他的學生,我不僅學到了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長,更領悟到了沈老師高尚的醫德和強大的人格魅力。

中醫的理論體系發展至今大多是在前人總結的經驗基礎上,而如今在學習中最缺乏的就是臨牀經驗,以及上一輩對我們在學習中的指導和答疑,使學習完全理論化,太過於抽象而不能結合實際讓理論知識更加紮實。

在5個多月的跟師過程中,得到了沈老師在學習中醫方面的諄諄教導。我現在還清晰的記得,在跟師的第一天,沈老師和藹地問我在學習中的困難以及更多的想了解哪方面知識。沈老師非常重視基礎功底,因此推薦我熟讀《人體解剖》《中醫基礎理論》,教導我們一定要多背多記,在中醫的學習過程中記憶是基礎,而且是最重要的,即使還不能完全理解書中所講的內容精髓,但一定要靠死記硬背,這樣在臨牀實習中才能更充分的體會到書中的旨意。

在跟師過程中,能學到很多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在和老師的交談中,能瞭解到他在讀經典學習中有什麼好的方法,在自己淺層的理解上能更深層的瞭解,也能糾正自己理解有偏差的方面。在學習任何一門學科時,最寶貴的就是能得到前人的指導和教誨,在堅定自己學習目標的同時,也能加深自己的理解層面,擴展自己的知識領域。世界上大多數偉人都是站在別人的肩膀上成功的,之所以有了前人失敗的經驗,才能從更多其他的方面着手研究;也是因為有了前人成功的經驗,才能讓更多的人有信心堅定自己的目標,繼而取得更多更好的成功。從而在成功的基礎上繼續向更高更深的層面研究,正是這樣社會才能進步。

在我的人生軌跡當中,跟師是一項重大的收穫,讓我對中醫學習有了更深的瞭解,也讓我明白了理論與實踐的距離,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重要性。在學習中醫的過程中,往往能感受到理論知識的抽象性,讓我們無法真正的理解其含義,而如果沒有紮實的理論功底,在實際臨牀中也無法充分理解其理論的含義。因此在跟師的學習過程中,必須要打下堅實的理論功底,必須要記憶更多的理論知識,這一切都是為了更好的結合臨牀,更好的融入臨牀,在實習中更能充分運用所學的知識。

古語云:“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在學習過程中我們要用心去和老師相處,相互尊重,提倡一些傳統的好行為,日久自會見真情,老師定會將學問傾囊相授的。

中醫臨牀學習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如何把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臨牀實踐中並很好的掌握,是每個進入臨牀階段的學生期盼達到的。但是我進入臨牀後發現臨牀學習與理論學習有很大的差別,一時很難掌握,開始總有每天看病抄方匆匆忙忙但收穫甚微的感覺。跟師學習這麼多天,沈老師不厭其煩的為我解決了這些問題,下面結合我的學習經驗談談在臨牀中如何跟師。

一、要注意培養動手能力。中醫的動手能力,即中醫的望、聞、問、切四診的鍛鍊。中醫的四診絕對不是簡單地一照、一查,就可以取代的“高級技術”。必須把過去的知識,與當下的病症結合起來;與患者即時、隨機地進行交流才能獲得。同時,能夠被準確表達,記載於書本上的“明知識”只是一小部分,人類更多的知識,是那些只可意會而難於言傳的東西。俗語説:“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通過跟師學習,通過老師的言傳身教,才會掌握中醫的精髓。

二、要做好病案記錄。每天跟師出門診都做好病案記錄,記錄的原則是能詳則詳,包括舌脈,以備以後查閲。一些常見病可以簡單記錄,對於疑難病、罕見病則要詳細記錄,包括老師藥物用法都要詳細記錄。認真做好病案記錄是收集原始資料最好的途徑,每當我臨牀遇到棘手的疾病時,總把以前記錄的病案重温幾遍,往往茅塞頓開,找到一些好的解決辦法。

三、要勤于思考。跟師門診要用心去問病史,用心切脈,用心記錄及思考老師的處方。我在四診之後考慮這個病是什麼證型,該用什麼主方,怎樣加減。然後看和老師的辨證思路是否一致,選方用藥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則知道自己的辨證思維和老師的基本一致,如果不相同則要考慮自己的差距在哪裏,甚至請老師指點迷津,我的思路錯在哪裏,我的哪些藥用得欠妥,哪些藥用得得當,老師為什麼要這樣用等等。有時候老師特殊的用方用藥,或者特殊劑量則更要仔細揣摩。

四、要學會與患者相處,視患者如親人,體貼患者,這樣患者才會更好的配合你,讓你做檢查,回答你提出的問題。

跟隨沈老師上了大半年的門診,發現理論跟實踐真的很不一樣。以前在學校上專業課程時老師總會舉一些真實的病例來幫助我們對理、法、方、藥的認識,那時覺得其實辨證挺容易的,有“學醫三年,謂天下無不可醫之病”,因此很自信能做好一個醫生。比及跟沈老師上臨牀,才發現臨牀證型幾乎和書上完全不同,還未“治病三年”,便已有了“謂天下無可用之方”的念頭,還好沈老師勤勤懇懇,誨人不倦,才使得我漸漸平復了那緊張的心情,但覺醫生辨證真如將領帶兵打仗,必須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一方面必須要了解病邪之虛實寒熱而另一方面又必須要知曉病家的正氣強弱和感邪輕重,以便能從容的遣方用藥,只有這樣才能藥到病除,使祛邪不傷證,扶正不礙邪。這時才體會到做醫生如臨深淵,手如握虎,絲毫不敢大意,畢竟我們系病家生命之所在。

古代醫家曾雲“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而知之謂之巧”因此老師在看病時往往很注重病人出現在面前時的第一印象,包括衣服的厚薄、面色的榮枯、脣甲是否紫紺、咳聲的高低以及連續或間斷,最重要的是關心病人最難受的症狀。但畢竟要四診合一以便獲得更多有價值辨證依據。

雖然骨科方面毛病急診的診斷較為容易,一般通過詢問病史,觀察患處即可做出初步診斷,當然對於多發傷、車禍傷等重大傷患時,要注意完善各項檢查,以免漏診。可是對於慢性疾病的診斷卻頗為困難,比如一個膝關節活動不利三年甚至三十年的病人,是韌帶損傷?是半月板損傷?是骨性關節炎?剛入臨牀時我曾為這些鑑別診斷頭痛不已,沈老師耐心的教導我,除了常規拍x片需要動手做各種膝關節檢查,來一一排除。除此之外,沈老師又教導我以十問歌為基礎再結合骨科疾病臨牀發病相關特點通過問診來收集相關病史特徵,從而得到疾病的證型和病機。 尤其應注意問患者飲食二便是否健康,因為骨科病人多需服用傷藥,而中醫傷藥多有敗胃之嫌,所以若遇宿有腸胃疾患者,開中藥時定當謹之慎之,隨證而用,切勿拆東牆補西牆,傷病未治好又壞了胃,如此種種知識,沈老師淳淳善誘,教導於我,時雨之恩,莫敢言忘。

雖然現在還有很多不懂的知識點,但我相信跟隨沈老師繼續學習,耳濡目染老師整個看病過程加上請教老師,我的經驗也能慢慢累積起來。

俗話説“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每個中醫學生從剛邁進校園時的一張白紙變成對中醫有一定了解、一定看法、掌握一定臨牀技能的過程,不但靠的是在中醫藥校園和中醫院裏的幾年寒窗。更需要上臨牀後帶教老師的經驗指導,從長遠來看,中國未來20年、30年甚至更久遠的中醫發展、中醫的繼承與創新的方向、中醫院的診療水平、中醫科研以至中醫的管理模式和重大決策,都是由正受現代中醫教育的一代學子們擔當。可見中醫教育不僅決定中醫人才的素質,也決定着未來中醫的命運。

中醫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要求嚴謹細緻,實踐性強,辯證論治,靈活多變,尤其是中醫講究天人合一,各個地方水土人情不同,同一個病表現的症狀及證型也是迥異,各家各派一技之長的絕招,醫療經驗、手法的繼承等都不是從書上可以學到的。因此我能跟隨沈國海老師參與臨牀,得他傳授,實在是我的運氣,臨牀上沈老師常常結合具體的病案,加上他自己的用藥經驗和中醫理論向我講授具體病案的生理、病理變化、臨牀症狀、治療原則等。通過這種口傳身帶的教授,使我對於望、聞、問、切這幾門最基礎又最難的中醫診斷手法也有初窺門徑之感,例如我知道了一些傷科脈象的特點及代表含義:如浮脈代表新傷、瘀腫、疼痛劇烈,沉脈代表腰脊部的損傷,遲脈代表主瘀血阻滯和傷筋攣縮??不一而足,這些都和沈老師的辛勤指導分不開。

沈老師這種臨牀言傳身教不僅培養了我的主動學習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了中醫學的思維方法。而如今中醫師帶徒與傳統意義上的師帶徒又有所區別。傳統意義上的中醫師帶徒,師傅對徒弟的教育往往從入門開始,徒弟行醫風格有着明顯的師傅遺傳的痕跡。而沈老師對我的指導更講究跟師臨牀實踐中的心領神悟。比如説中醫的舌胎、脈相的診斷都非常微妙,只能在長期實踐中不斷摸索才能掌握其中奧妙。

跟師抄方心得體會篇6

我現在還清晰的記得,在跟師的第一天,陳明老師和藹地問我在學習中的困難以及更多的想了解哪方面知識。由於陳明老師是中醫科班出身,因此推薦我們背誦《醫學三字經》,教導我們一定要多背多記,在中醫的學習過程中記憶是基礎,而且是最重要的,即使還不能完全理解書中所講的內容精髓,但一定要靠死記硬背,這樣在臨牀實習中才能更充分的體會到書中的旨意。

在制定了學習計劃後,老師又帶着我遊覽了整個醫院,耐心的給我們講述了關於醫院的一些事蹟。在跟師過程中,能學到很多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在和老師的交談中,能瞭解到她在讀經典學習中有什麼好的方法,在自己淺層的理解上能更深層的瞭解,也能糾正自己理解有偏差的方面。在學習任何一門學科時,最寶貴的就是能得到前人的指導和教誨,在堅定自己學習目標的同時,也能加深自己的理解層面,擴展自己的知識領域。

世界上大多數偉人都是站在別人的肩膀上成功的,之所以有了前人失敗的經驗,才能從更多其他的方面着手研究;也是因為有了前人成功的經驗,才能讓更多的人有信心堅定自己的目標,繼而取得更多更好的成功。就是因為有了前人的經驗,才能幫助我們更快更好的取得成功,從而在成功的基礎上繼續向更高更深的層面研究,正是這樣社會才能進步。在我的人生軌跡當中,跟師是一項重大的收穫,讓我對中醫學習有了更深的瞭解,也讓我明白了理論與實踐的距離,理論與實際

相結合的重要性。在學習中醫的過程中,往往能感受到理論知識的抽象性,讓我們無法真正的理解其含義,而如果沒有紮實的理論功底,在實際臨牀中也無法充分理解其理論的含義。因此在跟師的學習過程中,必須要打下堅實的理論功底,必須要記憶更多的理論知識,這一切都是為了更好的結合臨牀,更好的融入臨牀,在實習中更能充分運用所學的知識。這個月又可以參加外科醫師討論會了,大家都分成了小組,在每個小組裏大家除了可以一起學習外,也可以一起探討臨牀中遇到的問題,交流在處理疾病中的不同見解。在大家的交流中能瞭解更多人的想法,也學會從不同方面去理解同一個問題,也鍛鍊了我們的表達能力。因此希望這種制度能夠延續下去,讓我們學到更多的知識。古語云:“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在學習過程中我們要用心去和老師相處,相互尊重,提倡一些傳統的好行為,日久自會見真情,老師定會將學問傾囊相授的。

跟師抄方心得體會篇7

跟隨李熙貴老師一個月以來,本人感觸頗深,受益匪淺。現將相關情況總結如下:

中醫診治疾病講求“形神合一”,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主。類比之下,單純的針刺操作技術就好比是“形”,是具體可見的;而針刺手法則好比是“神”,是無行可徵的,就像是中醫講求治神一樣,需要醫者較高的個人修養和造詣。

對於每個醫生來説,掌握單純的針刺手法技術是不困難的,但是,會扎針並不能等同於會治病,很多時候,即便是我們辯證準確,選穴合理,針刺治療之後卻不能得到令人滿意的療效。原因到底在哪兒呢?我個人認為,最重要的是我們的手上沒有真功夫,我們的針刺是有形卻無神的。當然,臨牀中這種針刺可以治癒疾病,可是,多數是簡單的疾病或程度較輕的疾病。由此看見,鍼灸的學問博大精深,遠不止會用針、會辨證、會治療那麼簡單。真正的鍼灸是需要手法的。近些年來,隨着科技的進步和人們對於鍼灸研究的深入,許多新型的針刺療法不斷衍生,其目的無非是豐富鍼灸的知識體系,提高臨牀療效。可是,諸多新方法很多沒有被我們所真正掌握就被應用於臨牀治療之中。可是會用不等於取得佳效,良好的臨牀療效不是諸多療法作用堆加的結果,相反,這些新療法的不正當運用卻影響了療效,更加重了病人的負擔。新型療法有它們的作用和意義,但我們不要忘記,鍼灸本身就是一種雙向的良性調節技術,過多過頻地使用新療法就是喧賓奪主,沒有將鍼灸的巨大作用發揮出來。仔細想想,我們連自己手頭上的針都用不好,卻着眼於穴位注射、電針等新療法,那樣豈不是辜負了老祖宗千百年來給我們傳承下來的這份寶貝?所以,我個人提倡,應該讓鍼灸迴歸傳統。追本溯源,研習古代傳統針刺手法才是發展鍼灸,振興中醫的正確取向。

鍼灸講究手法,恰當的運用手法的針刺才能取得最佳的療效。針入肌膚,調節人體氣機,協調陰陽是鍼灸治病的原理,而得氣和氣至病所是治病的關鍵。我們用針使針下得氣後,卻不能讓氣隨意行,氣至病所。我們能使針下沉緊,卻做不出“燒山火、透天涼”等能使病人感到或熱或涼的顯著效果,原因就是我們對於課本上的傳統針刺手法根本就沒有掌握,更別提很好的運用了。所以,我們要充分認識到正 的鍼灸不是“插秧療法”,它是需要手法的。

目前,鍼灸在國內外醫學界備受關注,有人提倡鍼灸傳統針刺手法已經過時了,我認為鍼灸絕不能摒棄傳統針刺手法,因為它是鍼灸的精神內涵的精華部分。鍼灸屬於中國傳統醫學的一部分,而中醫的根基便是中國上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所以,忽略傳統的鍼灸根本就是軀殼而已。摒棄傳統針刺手法就是忘本,是與中醫發展背道而馳的愚蠢之舉。説到傳統針刺手法,被譽為“西北針王”的鄭魁山老先生(已 故)便是一大代表和傳承人。他生於中醫鍼灸世家,從小博覽羣書,積澱了豐厚的中國古文化,繼承了多種傳統針刺手法,盡心研習鍼灸技術,行醫數十年,推陳出新,在應用和傳播傳統針刺手法和家傳手法的基礎上,創立了鍼灸“八法”,穿胛熱、温通法、温補法、過眼熱等多種手法,豐富和發展了傳統針刺手法這一寶庫。幾十年以來,他提倡傳統針刺手法的運用,治癒了無數病人, 享譽海內外。

作為一名醫學生,我們肩負着治病救人,振興中醫的責任。為此,我們要認真學好中醫基礎理論知識,打好基礎,積累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學好本專業的操作技術,不斷去實踐,多臨牀,多總結,重視我們的傳統針刺手法,用心的去研究它,讓我們的鍼灸迴歸傳統,讓中醫迴歸傳統,讓中醫鍼灸朝着正確的方向發展,不忘根本,勇於創新,這樣才是真正的振興中醫。這樣的我們才是真正的中醫醫學生,而不是中國傳統醫學的“掘墓人”。

跟師抄方心得體會篇8

眾所周知,中醫是我國的國寶、國粹,幾千年來為我國人民的身體健康及民族繁衍起到了重大作用。鍼灸學更是我國的文化魁寶,它是一門博大精深、體系完備、內容豐富的學問,數千年來它以其獨特的特點在我國醫學史上佔有重要的位臵。鍼灸療法具有適應證廣、療效顯著、應用方便、經濟安全等優點,它不僅受到中國人民的喜愛,也受到世界各國人們越來越多的喜愛,很多人希望瞭解它學習它,但是也許由於它的博大精深,很多人覺得無從學起,不知從哪入手。

我作為一名護理人員,跟隨朱寶醫師從事了幾年中醫中藥和鍼灸的臨牀診治工作,耳濡目染中醫中藥的神奇療效,正如《黃帝內經》中記載“一針甫下,沉苛立起”,不由地深深迷戀上了這門古老的醫術。在幾年的實踐中,我院三名護理人員通過自己的學習和臨牀醫師的指導,初步掌握了鍼灸、拔罐、蠟療、燻蒸、按摩等幾項中醫適宜技術,並在臨牀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療效,現在根據我們的學習經驗談一下幾點鍼灸療法的體會。

一、遵從中醫整體觀念,強化鍼灸療效

中醫學非常重視人體本身的統一性、完整性及其與自然界的相互關係,它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構成人體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在結構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協調、相互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響的。同時也認識到人體與自然環境有密切關係,人類在能動地適應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鬥爭中,維持着機體的正常生命活動。這種內外環境的統一性,機體自身整體性的思想,稱之為整體觀念。在臨牀鍼灸治療中,整體觀念顯得尤為重要,不僅在要考慮患者的生理、心理因素,還要注意季節氣候、晝夜晨昏、地區方域對患者的影響。

平衡鍼灸創始人——平衡鍼灸專家王文遠教授認為:人體本身就是一個自我平衡系統,具有自身的調節修復功能。因此,在鍼灸的過程中要使患者去舒適的體位,積極與患者溝通,使患者充分了解鍼灸療法和療效,解除患者心理上的顧忌和怕痛的心理,積極配合醫生,以期通過人體自身的調節與平衡取得更好的療效。

此外,還要注意患者的狀態和體質,飢餓患者不宜針刺,若需針刺,應取穴少,輕刺為宜;過飽者不宜針刺,若需針刺,上腹部不宜深刺、直刺;出大汗、大出血及年老體弱者,針刺手法宜輕;劇烈運動後不宜馬上扎針。再次,人體在不同的季節影響下,也以不同的生理功能來適應。如春夏陽氣升發在外,氣血容易浮於體表,故皮膚鬆馳,腠理開泄,人體就以出汗散熱來調節。秋冬陽氣收斂內藏,氣血閉於內,故皮膚緻密,出汗減少,體內必須排出的水液就從小便排出。因此在春夏季節鍼灸後的患者皮膚鬆馳,腠理開泄,易至風邪入侵,務必叮囑患者不要急於洗澡和吹風,以免加重病情。

二、掌握配穴原則,靈活取穴

1、先後次序的靈活應用由於人體每一個穴位的主治功用不同,因此取穴時有主穴和配穴之分。在我院朱寶醫師的指導下,我們掌握了鍼灸學的普遍應用的“八要穴歌”:肚腹三裏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心胸取內關,小腹三陰謀,坐骨刺環跳,腿痛陽陵透。這八句話,共四十個字。每一句講了一個穴位,一句五個字,即講了一穴位,又講了它治療的部位。對於初學鍼灸的我們在配穴方面有很大的啟示。

朱寶醫師還特別強調取穴的先後次序,在臨牀應用時,應根據病人分清主次,靈活掌握取穴的先後順序。如發作性痛症,易先刺遠隔穴位,運用導氣手法,通過經絡的遠隔誘導作用,使疼痛改善後,在刺痛處穴位,就可避免病變部位因疼痛過敏引起的肌肉緊張,造成進針困難,加重疼痛。又如胃痛時常先刺遠端足三裏穴,再刺中脘;三叉神經痛先瀉合谷,再取頭面部穴位。可見,取穴的先後順序的不同直接影響着臨牀療效。

2、循經選穴的原則臨症選穴配伍,朱寶醫師倡導按照“循經選穴”的原則,以臟腑經絡理論為指導,根據病機和症候,在其所屬或相關的經脈上選穴配方。在明確辯證的前提下,直接選取與病情相關經脈上的穴位進行治療,臨牀上常取經脈循行遠隔部位的經穴作為主穴,這些穴位是經絡之上下、出入的處所,具有遠近聯繫的功能,對本經頭面、軀幹、臟器等疾病,有直接的治療作用。前面所提到的“八要穴歌”正是臨牀循經取穴法的高度概括。在臨牀應用中以本經取穴和他經取穴多見。如手厥陰經病變出現的心絞痛、心悸取內關,手太陰經病變的咳嗽取尺澤,咯血取孔最等。此外還有中病旁取,遠近取穴法等多種取穴法,臨牀上根據病情酌情應用。

3、疼痛選穴以“以痛為愉”的原則在循經選穴的基礎上,直接選取患部經脈循行所達的穴位,以局部選穴為主。如眼病取晴明,耳疾取聽宮,膝痛刺犢鼻等。

4、靈活補瀉,辨證施治在補瀉手法的應用上,朱寶醫師重視針刺手法,認為恰如其分的運用補瀉手法是鍼灸療效的關鍵,認為進針得氣後,應根據個體生理、病理狀態的不同和氣血盛衰辨證施治,採用不同的用針強度、頻率和持續時間,將補針和瀉針分為輕、平、大三類,即輕補、大補、平補、輕瀉、大瀉、平瀉、平補平瀉等七法。對不同的病人甚至同一病人,都不應該是一成不變的,應根據病情變化辨證施治。如一例膽絞痛患者的治療,初期採用大瀉法針刺陽陵泉止痛後,改用平瀉法刺其他穴位,使經氣保持暢通,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我們初步掌握了鍼灸理療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經驗,但是在如大海般浩瀚渺茫的中醫世界裏,這些都只是皮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