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張小娟先進事蹟心得體會感想

來源:巧巧簡歷站 2.41W


張小娟生前系甘肅省舟曲縣扶貧辦副主任。2019年10月7日晚,張小娟在下鄉扶貧工作結束返回縣城途中,因車禍不幸殉職,年僅34歲。2019年12月,張小娟被追授“全國脱貧攻堅模範”稱號、“全國三八紅旗手榮譽”。這裏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張小娟先進事蹟的觀後感學習心得,方便大家學習。


  張小娟先進事蹟學習

青春不語,蒼天含淚。時間見證了我們因為一位青年扶貧幹部離去的哀傷。

10月7日晚,國慶假期即將結束。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扶貧辦副主任張小娟結束了脱貧成果驗收工作,坐上回縣裏的車,打算加班寫驗收報告。不料途經隴南武都區兩水鎮時,車輛墜河,張小娟不幸遇難,年僅34歲。

學習張小娟先進事蹟心得體會感想

  張小娟是藏族人,1985年出生於甘肅省甘南州舟曲縣曲瓦鄉城馬村,父母都是普通農民。2003年,她考入中央民族大學,攻讀歷史學和旅遊管理雙學位專業,2007年畢業。2008年,成為舟曲縣立節鎮的一名駐村幹部。2010年,被選拔納入甘肅省優秀80後年輕幹部後備庫。2018年,被評為舟曲縣“最美扶貧人”、甘肅省脱貧攻堅先進個人。今年5月,舟曲縣成立了脱貧攻堅“三大行動”辦公室,張小娟被抽調過去擔任副主任。誰也沒想到,這朵生長在甘南扶貧一線的格桑花,剛剛盛開,就凋零了。


  張小娟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聽到張小娟遇難的消息時,很多她生前的同學和老師都難以接受這個現實。

“我聽説消息後,第一時間找人再三核實。我不敢相信這是我們的孩子,但這真的就是我們的孩子。”10月10日,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蒙曼告訴《中國青年》記者,她反覆確認,這位犧牲在一線的扶貧幹部,竟然真的就是自己的學生張小娟。

“唸書的時候,小娟屬於不前不後,不聲不響的女孩子,如果不是因為我帶了她們班去湘西實習,可能都不會留下太深的印象。”蒙曼回憶説。

張小娟大學室友烏蘭得知張小娟遇難的噩耗後,在朋友圈寫道:“那次相聚還想着以後白頭再聚首,沒想到竟然沒有以後。”

瞭解張小娟的人都説,她是一個愛笑的人。烏蘭告訴《中國青年》記者,她們大學宿舍過生日的時候,大家會買好多吃的,一起玩兒棋牌遊戲。每次小娟當殺手的時候眼睛都瞪得很大,表情很嚴肅。“小娟給我的印象很深刻,長得漂亮,小麥膚色,眼睛雪亮,黑白分明,烏黑的頭髮,笑起來很爽朗,很能感染他人。”

“那時候覺得她最大的特點就是愛笑,是大大咧咧的那種笑,好像永遠沒有煩心事似的。嗓門大,愛唱歌,尤其擅長《青藏高原》,每次唱K的時候,最後的高音部分總要請她來壓軸。”張小娟的大學同學張新宇説。

張小娟出身普通農家,家境一般。她在上大學期間,勤工儉學,努力賺錢補貼家用。在艱苦的條件下,她總是樂觀開朗,積極向上。在烏蘭的記憶中,張小娟特別懂事, “上大三的時候,她兼職給學生補課,補課很辛苦,課餘時間基本不在宿舍,發工資後還請我們吃飯,她是個既節省又大方的好姑娘。”

張小娟的大學室友賴虹回憶説,在本科期間,張小娟並不是班裏成績最突出的學生,但她讀書很認真,一到考試通宵背書時,總是滿頭亂糟糟,讓頭髮做發愁狀。“她在我心中永遠是22歲時,意氣風發,善良開朗的樣子。”

張新宇還記得,快畢業的時候,他問小娟,以後最想做什麼,她説就想一直坐在國圖那棵銀杏樹下看書,聽着風吹樹葉的聲音,等着太陽慢慢轉過來照在南邊那一排窗户上。“小娟描述的特別有畫面感,一切鮮活地就像昨天發生的一樣,而她的人生已經再也沒有了想象中的可能。”

“畢業後的一個春天,我們在學校附近小聚,席間得知那天正好是她的生日。就在魏公村的轉角處,同學們買了一大束太陽花送給她。她欣然接受,緊接着便展露出了標誌般的笑容。誰知道那一面竟成了永別。”張新宇悲傷地説。

年少時的分別,雖然也會難過,但同學們覺得天大地大,相見有期。她留給大家的最後印象,就是像那束太陽花一樣,永不凋零的笑容。

  張小娟先進事蹟學習有感

  “把人生奮鬥匯入時代洪流,以青春之我貢獻青春之國家……應該成為我們超越小我的最大夢想。”“對於來自脱貧攻堅最前線的我們而言,實現我青春夢想的方式,就是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好這不平凡的工作。”

2019年5月4日,甘肅舟曲縣“舟曲扶貧”公眾號發表了一篇題為《攻堅路上,青春綻放》的文章,這篇文章的作者是舟曲縣扶貧辦副主任,她的名字叫張小娟。

10月7日19點40分許,甘肅省隴南市兩水鎮發生一起車輛墜江事故,舟曲官方“花開舟曲”公眾號發佈的信息中稱:當日,舟曲縣一輛載有6人的五菱宏光小型客車在行駛至隴南市武都區兩水鎮煙墩溝白龍江大橋南口時,不慎墜入江中,截至10月12日12時,事故除1人獲救外,造成3人遇難2人失蹤。

據悉,這次事故的遇難人員中就包括張小娟。當天,張小娟結束了一天的下鄉扶貧督察驗收工作,在返回舟曲途中不幸遇難。時年34歲的藏族女幹部、共產黨員張小娟用自己的行動為青春的誓言做了最為悲壯的註解。

  張小娟先進事蹟學習體會

  “10月7日下午5點多,我給小娟打了個電話,我問她到哪裏了,她説當天的工作已經結束,正準備返回。”張小娟的丈夫劉忠明告訴記者。

8點多,劉忠明再次給妻子打了電話,他一連打了三次,電話一直沒接通。但劉忠明並沒多想什麼,因為在他的概念中,一進入工作狀態,妻子的電話十有八九是打不通的,平常即使在家也有接不完的電話。

8點半左右的時候,劉忠明接到了一個同學的電話,問小娟是不是下鄉了,同學含糊地説,可能出了點事。

下鄉能有什麼事?舟曲這邊下鄉路大都是曲折狹窄的山路,路很不好走,劉忠明的第一反應肯定是車禍,他的腿一下就有點軟了。

兩水鎮屬於隴南市武都區,但去往舟曲縣的幾個鄉,這裏卻是必經之路。從舟曲到兩水鎮,大都是依山傍水的曲折山路,有五六十公里。當劉忠明趕到事發地時,他並沒有看到妻子和出事車輛,隨後劉忠明得知,妻子等人坐的車當天墜入了江中。

熟悉的白龍江、熟悉的山路,突如其來的事故,卻是劉忠明怎麼也沒料想到的。

“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婚姻

劉忠明告訴記者,妻子張小娟和他是高中同學,但直到大學畢業後兩人蔘加省上的一次優秀年輕幹部選拔考試才認識。那次考試張小娟考了第一名,劉忠明考了第二名。在2010年“8·8”舟曲特大泥石流災害中,他是醫生,已經在鄉鎮上工作的張小娟是救災志願者,在救災工作中,兩人真正相識、相知,逐漸走到了一起。2011年底,兩人幸福步入婚姻。

“小娟是一個陽光、開朗、生活態度特別積極的人,對任何事任何人她從來不會抱怨!”劉忠明説。

在劉忠明的眼裏,妻子是個很大度、大氣的人,她的朋友圈很大,無論她到哪個單位,都和那裏的同事處得特別好。包括在家裏,張小娟也是最能融洽家庭關係和調節氣氛的那個人,讓一家人一團和氣。比如一大家人去外面吃飯,只要妻子在場,她總能很好地活躍氣氛,讓大家高高興興地吃上一頓飯。平時無論多忙,每次妻子下班回到家,總會讓婆婆休息自己去做飯。

“小娟和我媽、我姐她們關係都處得特別好,那種好有時讓我都不由得會嫉妒。以至於有一次我甚至向母親抱怨妻子才是她親生的。”

“結婚8年,小娟和我媽沒有鬧過一次矛盾。我和小娟沒有黑過一次臉,説良心話,我們倆連吵架的時間都沒有,她太忙了!”劉忠明告訴記者。

相關資料顯示,張小娟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2008年參加工作,她先後在鄉鎮工作,任過副鄉長、鄉紀委書記,2016年擔任縣扶貧辦副主任……

張小娟到扶貧辦工作後,劉忠明最大的感受是她更忙了,工作時間不用説,每次回到家仍舊有接不完的電話。加班幾乎是家常便飯,經常是加班到一兩點才一臉疲憊回到家。對此劉忠明有時也會有些抱怨,但妻子負責扶貧業務工作非常辛苦,心疼妻子之餘,他只能在生活中更多地支持妻子。

“小娟每次加班都要很晚才回家,女同志回來至少梳洗一下才休息,她總是悄悄把包一放,連把臉都不洗就睡了。有時我還在和她説着話,她已經睡着了!”劉忠明向記者回憶。

劉忠明告訴記者,妻子張小娟是10月5日開始加班的。6日早上,妻子連早飯都沒顧上吃就從家裏匆匆出發了。當天張小娟因工作沒顧上回家,直到7日事發。

從10月7日晚到達事故現場,劉忠明和其他事故家屬在江邊整整守望了一夜,那一夜他跪在地上無數次在心裏為妻子祈禱,“我求老天給她一條命,讓她活下來……”

他甚至希望妻子不會被發現,那樣妻子也許只是被衝到江邊的某塊石頭上昏睡過去了。

10月8日上午,張小娟的遺體被搜救人員發現並打撈上來,當天,還有兩名遇難人員的遺體也被打撈上來。

當劉忠明在武都區殯儀館看到妻子遺容的那一刻,他失聲痛哭,他再也等不回來自己的妻子,他失去了自己最愛的人!

“她是那種讓人從心底裏喜歡的人”

“小娟是那種接觸起來就讓人舒服,讓人從心底裏喜歡的人。”一提起“張小娟”這個名字,舟曲縣婦聯主席任秀紅眼圈就紅了。

任秀紅告訴記者,她最初是從別人口知道張小娟的。2016年張小娟調入縣扶貧辦擔任副主任後,任秀紅才在工作中和張小娟熟悉起來。

在縣上召開的一次扶貧工作會議上,張小娟所做的扶貧政策解讀,無論從文字的組織、表述,還是對政策的理解、解讀都非常精準、精彩,贏得了大家一致認可,這讓任秀紅印象深刻。

扶貧工作千頭萬緒,在任秀紅和舟曲縣的廣大幹部和羣眾眼中,張小娟就是扶貧工作的“移動數據庫”和“活詞典”。“她業務熟練,對待工作從不會拖延,有問必答,很快就能提供相關內容”。任秀紅説。

東山鎮一位幹部回憶:張小娟下鄉檢查工作非常認真,不容許有一點兒錯誤存在。有一次,張小娟去該鄉一個村裏檢查大數據管理工作,早上吃過早點後,張小娟就一直在村上查看數據,直看到晚上9點多,她才吃了點泡麪。

“日復一日地上山下鄉、進村入户,我們必須掌握最真實的貧困狀況、廢寢忘食地分析貧困人口結構、分析脱貧退出的難點短板,我們必須確保扶貧工作靶向精準。”

“我們引以為傲的,是能夠脱口而出的各類扶貧數據,是爛熟於心的各種政策依據,是村村落落全部走遍的記錄,是如數家珍的村情户情介紹……”

上面這些文字是張小娟寫的一篇文章中的話,是張小娟對自己工作的真實記錄。

認識或熟悉張小娟的人這樣評價、回憶她:

“小娟是那種很愛學習、喜歡鑽研問題的人。她熱心開朗,別人遇到困難她總會去幫助。”張小娟的好朋友桑桃花説。

“上學時,張主任和她弟弟在學校學習成績就特別好,張主任是他們那屆甘南州的大學聯考文科狀元!”一位年輕的幹部對記者説。

“張小娟的兩個孩子生病都來我們醫院看,每次都是孩子的父親帶着來看病,張小娟總是匆匆忙忙露個面看看孩子就走了!”縣某醫院的一位醫生告訴記者。

“她是縣政協委員、常委,我聽過她作為政協委員為婦女兒童工作呼籲的發言,她講得特別好!”一位幹部向記者回憶説。

……

“小娟能幹事、敢幹事,也能幹成事;她真正稱得上是德才兼備的一名年輕女幹部,這樣的幹部真的很少見!”任秀紅對張小娟這樣評價。

“孩子是我們的希望”

“再崎嶇的路,也是過得去的!”

這是10月5日下午13點14分張小娟在舟曲縣立節鎮下鄉途中發的一條微信,微信還配了途中拍的一張在高處俯瞰盤山路的照片,照片中的山路蜿蜒曲折,很壯觀也很險要。這是張小娟生命中發的最後一條微信。兩天過後的10月7日傍晚,在走過最崎嶇難走的山路後,她的生命定格在了扶貧路上。

  張小娟先進事蹟學習感想

  青春不語,蒼天含淚。時間見證了我們因為一位青年扶貧幹部離去的哀傷。

10月7日晚,國慶假期即將結束。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扶貧辦副主任張小娟結束了脱貧成果驗收工作,坐上回縣裏的車,打算加班寫驗收報告。不料途經隴南武都區兩水鎮時,車輛墜河,張小娟不幸遇難,年僅34歲。

張小娟是藏族人,1985年出生於甘肅省甘南州舟曲縣曲瓦鄉城馬村,父母都是普通農民。2003年,她考入中央民族大學,攻讀歷史學和旅遊管理雙學位專業,2007年畢業。2008年,成為舟曲縣立節鎮的一名駐村幹部。2010年,被選拔納入甘肅省優秀80後年輕幹部後備庫。2018年,被評為舟曲縣“最美扶貧人”、甘肅省脱貧攻堅先進個人。今年5月,舟曲縣成立了脱貧攻堅“三大行動”辦公室,張小娟被抽調過去擔任副主任。誰也沒想到,這朵生長在甘南扶貧一線的格桑花,剛剛盛開,就凋零了。

“她笑起來很爽朗,很能感染他人”

10月7日晚,下鄉扶貧的甘肅舟曲縣扶貧辦副主任張小娟與該縣融媒體中心的4名記者一同乘車返回縣城途中,車輛經隴南市武都區兩水鎮兩水橋時,翻入白龍江。目前,同車司機已脱險,張小娟與其中2名記者被打撈上岸,已確認遇難,另有2名記者失聯。

10月9日中午,紅星新聞從舟曲縣委宣傳部獲悉,同行的4名記者為3男1女,平均年齡約28歲。在8日晚8時30分被打撈上來的人員中,除張小娟外,另有1男1女兩名記者。

“打撈上來的3人均已死亡,其他2人還在救援中,但難度較大。”舟曲縣應急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紅星新聞,由於張小娟等人墜入的白龍江水流急、水深,搜救難度較大,“武都區公安、消防等力量正在全力搜救另2名失聯的記者。”

“十年扶貧十年奉獻。我的姐姐張小娟,幾乎將所有的愛與心血都傾注在扶貧事業上了。10月7日,她永遠地倒在了工作崗位上。”張小娟的親人在得知噩耗時,通過微博連發多條博文悼念張小娟。張小娟弟弟告訴紅星新聞,他的姐姐是舟曲有名的扶貧人,一直在一線,“一年中,她至少有一半的時間奔赴在各個貧困村,大部分週末也用於加班。”

此外,一名正在舟曲縣某鄉工作的鄉鎮幹部也告訴紅星新聞,她曾在工作中接觸過張小娟,“業務能力很強,很優秀的一名同事。”她説,張小娟一直都是他們鄉鎮幹部的榜樣,自扶貧工作開展以來,張小娟就經常奔走在各個山區,“據我所知,這次返程她是搭記者們的便車,絕不是網友臆測的帶着4個記者下鄉作秀的人,這對她來説是誹謗,也不公平。”

據舟曲縣人民政府官網以及微信公眾號“青春舟曲”發佈的《盛開在扶貧一線的格桑花——張小娟》資料顯示,1985年出生的張小娟任舟曲縣扶貧辦副主任,2008年參加工作,先後在立節鎮、縣政府辦、曲瓦鄉任職,相繼獲得“舟曲縣脱貧攻堅先進個人”、“舟曲縣三八紅旗手”、“舟曲縣優秀黨務工作者”、“第十六屆中國九色甘南香巴拉旅遊藝術節暨第二屆藏鄉江南舟曲民俗風情楹聯文化藝術節先進個人”等多個榮譽稱號。2010年,張小娟被選拔納入甘肅省優秀八零後年輕幹部後備庫;2016年,張小娟當選為政協舟曲縣第十五屆政協委員(常委);2018年,張小娟獲評甘肅省脱貧攻堅先進個人;2019年,張小娟獲評甘南青年五四獎章。

熱門標籤